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玄奘法师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已说二十随烦恼相(至)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此释第六位不定心所也。先问。次举颂答。次释总名。言不定者。善等属善位。染等属染位。触等定遍心。欲等定遍地。此四于善染心地皆不定故。通三性故。立不定名。
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至)如是事业是我恶作。
追悔为性者。有二义。一谓先不知。已造恶业。后方追思懊悔。我何故作此耶。此悔不可无。二谓先不曾造此恶业。后亦追悔。我何故不作此耶。此悔不可有。悔善反此。故恶作以追悔为性。瑜伽云。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快追变为体。亦惟悔心。故多不定。障止为业。追悔是果。恶作是因。今言悔者。是借果以明因耳。
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至)随痴相说名世俗有。
意识昏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昧。谓暗昧。略。谓简略。言此心所一起之时。能令此身肢节废懈。坐亦睡眠。他摇动时亦不觉故。又令此心暗昧简略。不能明利精审。此睡眠之体也。由其昧略。故能障观而为业用。言心极闇劣一门转故者。闇劣释昧字。一门释略字。谓意识于窹时内外门转。若在此位。唯内门转故。下复释暗劣一门之义。谓睡眠未起。此心正在定时。惺惺历。历未曾昏闇。睡眠一起。则此心昧然不知矣。故曰昧简在定。睡眠未起。此心正在窹时。千声万色无不奔赴。睡眠一起。则此心略然而不能广缘矣。故曰略别窹时也。如此推审。令显睡眠非无体用。必依于心。虽立睡眠为无心位。此亦假借无心位以显睡眠非即无心。而能令彼至无心者为睡眠。故以睡眠为无心。非实睡眠无心也。以眠必与心相应故。如余盖缠心相应故者。瑜伽云。盖谓五盖。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昏沉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缠谓十缠。无惭。无愧。睡眠。昏掉。恶作。嫉妒。悭吝。忿。覆也。立量云。睡眠昧略。非无体用。心相应故。如余盖缠。盖缠既与心相应。睡眠亦与心相应故。一师言。恶作睡眠。唯痴为体。无别有性。说是随烦恼及痴分摄故。一师言。此二不唯通染。亦通善故。非随烦恼及痴分摄。应说此二染分以痴为体。净分以无痴为体。一师言。不然。睡眠是无记性。不是痴与无痴二性摄。应说恶作以思慧为体。睡眠以思想为体。立量破云。染污随眠。说为痴分。是痴等流。如不信等。此二是无记。故非痴分。一师言。此说亦不然。若以思慧思想为恶作睡眠性者。岂思慧缠缚而为悔性乎。抑思想缠缚而为眠性乎。无是理也。出正义云。应说此二各别有体。非思慧思想为体。以与余心所行相各别故。然论说为世俗有者。是随痴相说。非是无别体而名世俗有也。
寻谓寻求令心匆遽(至)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寻求者。逐于外而粗求。伺察者。伺于内而细察。匆遽者。草匆急遽也。意言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粗转细转为性者。粗者。聊且之辞。细者。绵密之谓。言寻伺二者。总于一境分粗细而立二性也。此二于意言境深推曰思。浅推曰慧。深推则神凝。故身心举安。浅推则躁动。故身心不安。若离思慧。此二差别便不可得。问。徐而细者为思。急而粗者为慧。何为并用。答。若正用徐思。则急慧随思。能令身心皆安。若正用急慧。而徐思随慧。能令身心不安。故可并用。
二各二者有义寻伺(至)故置此言深为有用。
二各二有三解。一师言。寻伺二法。各有染净二类差别。名二各二。第二师斥云。不然。若谓寻伺各有染净。悔眠亦应通染净二。应说此二如前烦恼随烦恼。故曰二。各有不善无记二性。故又曰各二。或是各有现行种子。名二各二。第三师复斥云亦不然。以此二各二言。在不定四后说故。应言二者。正显有二种二也。一种二。谓悔眠二种二。谓寻伺。此二种二。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是显此二各有二种。谓染不染。以非如信等唯善。非如贪等唯染故。或唯简染前师说为随烦恼故。为显不定有二性义。故说二各二言也。
四中寻伺定是假有(至)而论亦说世俗有故。
此论假实也。四中。唯寻伺二种。定是假有。悔眠二种。一说是假。一说是实。问。若尔。何故瑜伽说为世俗有。答。随他相说。非显无体。正如内种是实有体。而论亦说为世俗有。岂内种亦是假耶。立量云。悔眠是实。世俗有故。犹如内种。
四中寻伺定不相应(至)前二亦有互相应义。
此论自类相应也。四中寻伺二法定不相应。体类同而粗细异故。故瑜伽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今依此二。建立三地。有义此三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与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名无心地。问。若依彼种现起有无立三地者。岂不杂乱。答。若欲界初禅未入定时。则寻与伺俱未离染。名有寻有伺。得定之时。若寻离染。伺未离染。名无寻唯伺地。二禅已上至无色界。若寻与伺。二俱离染。名无寻无伺地。此依离染不染分三地。不依彼种现起而说有寻伺无寻伺。故无杂乱。故瑜伽云。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若无寻无伺。则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不为过失。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后论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辨地相。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名无心地。若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地欲。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有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故此寻伺与前悔眠容互相应。悔眠亦有互相应义。
四皆不与第七八俱(至)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此论八识相应也。此四皆不与七八二识相应。悔眠唯与第六相应。不与前五。以非五大地法定遍心故。一师言。寻伺二法亦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即七分别故。七分别者。一任运分别。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二有相分别。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三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瑜伽云。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伺察分别者。谓于己所寻求。己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言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者。若善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不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工巧处诸变化所有分别。杂集复说任运分别是五识故。既七种分别俱属寻伺。故知寻伺与五识相应。一师言。寻伺二法。唯意识俱。不通前五。论说此寻伺是意识不共法。故不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唯与忧喜二受俱。从未曾说与苦乐二受。相应故。以忧喜属第六心受。苦乐属前五身受故。问。舍受遍故。可不待说。苦乐非遍。如何不说。如初禅意地亦有乐。纯苦意地亦有苦。何缘不说寻伺与苦乐俱。答。虽是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故总说为喜而不言乐。虽纯苦处有意地苦而不离忧。故总说为忧而不言苦。是故寻伺唯与忧喜相应不与苦乐俱。此引苦乐二受以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又说寻伺以名句文身而为所缘。是比量境。五识不尔。现量境故。此以所缘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次通前二义。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是显五识多分由寻伺而起。以五识起时。必由意识故。非说寻伺与彼相应也。又杂集所言。与彼瑜伽义亦各异。彼杂集说任运分别即是五识者。以五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瑜伽所说有七分别者。是说五识中同时分别意识。与寻伺相应故。故彼所引为证不成。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有义恶作忧舍相应(至)眠等位中皆起彼故。
此论与受相应。恶作与忧舍二受相应。懊悔之时。喜乐不生故。睡眠与喜忧舍三受相应。无苦乐者。不属身受故。寻伺四俱。除苦。初静虑时喜乐俱故。一师言。此四皆与苦受相应。纯苦趣中意必有苦故。四皆下。论别境相应。此四皆与五别境俱。不相违故。何故睡眠亦有此五。答。如人昼有好乐等。梦中亦有好乐等故。悔眠下。论善十一相应。悔眠二所与十善俱。睡眠唯欲界有。故无轻安。寻伺与十一全俱。初静虑中得根本定。亦有轻安故。悔但下。论烦恼相应。悔与痴俱。余通十惑。悔与下。论随惑相应。悔与中二大八十随相应。以通不善。遍染心故。不通小十。以彼小十各为主故。恶作追悔时。不随他主故。余三皆与二十相应。以彼皆有昧略浅深推度故。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至)不能寻察名等义故。
此论三性相应。此四三性皆通。问云。悔通善恶。可尔。何故亦通无记。答。于无记业亦追悔故。一师言。悔眠二法唯生得善。寻伺二法通加行善。瑜伽云何等名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生得善。即俱生善也。加行善。即分别起。善也。一师言。初二亦通加行善。后三皆通染净二种无记。恶作虽非染性。以解粗猛故。四无记中。不通异熟不通变化。唯通威仪工巧二种无记。以彼行相粗猛。非定果故。非定故不与第四变化通。非果故不与异熟通。盖无记法有四种。一异熟无记。即业所引生蕴处界等。此唯是染。二威仪无记。即行住等。三工巧无记。即养生等。此二通善通染。四变化无记。即三摩地。此唯是善。眠除第四。无三摩地。通前三种。以定所引生异熟生心无睡眠故。寻伺除初。无异熟生。以彼异熟微劣。不能寻察名句文身故。寻伺心中亦有定故。
恶作睡眠唯欲界有(至)梦能普缘所更事故。
此论界系也。悔眠二法。唯欲界有。上界则无。寻伺在欲及初静虑有。已上七地皆无。次论现起。悔眠二法。生在上界。必不现起。若在下界。必能缘上。寻伺二法。若生上界。亦起下界寻伺。若生下界。亦能起上界寻伺。次论所缘。下界寻伺能缘上界。上界寻伺亦缘下界。一师言。悔眠若在下界。不能缘上。以恶作行相粗近。睡眠性是昧略故。一师言。悔眠在下亦能缘上。有邪见者悔己所修定法故。是知悔能缘上。梦亦能缘所更事故。是知眠能缘上也。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至)有为善法皆无学故。
此论位摄也。悔非无学。离欲界时。至不还天。便舍此悔故。后三皆通学无学等位。以此三种原属不定。若有学人求解脱者。此三便属有学。若无学人学究竟者。此三便属无学故。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至)余门准上如理应思。
此论修断也。悔眠二法通见修二断。不通非所断。通见修者。以邪见身见等既通二断。悔眠由彼势力引生。故亦通二断。不通非所断者。以彼悔眠非无漏道亲所引生。又非如忧根亲求解脱故。不通非所断。问。若尔。何故前文睡眠说通三位。答。若约已断名非所断。则无学所有睡眠。亦是非所断摄。寻伺二法。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生无漏。从彼无漏又能引生寻伺。以与无漏展转引生。故通三断。一师言。寻伺通非所断者。是见道已断。名非所断。以彼于五法中唯属妄想故。五法者。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也。一师言。此寻伺二。不唯分别。亦正智摄。说正思惟即无漏故。彼正思惟。能令定心寻求伺察故。又说彼为言说因故。此二皆是后得智摄。谓诸菩萨未至究竟位时。于药病等未能遍知。故为他人说法。必假后得寻求伺察。然后决了。非如佛果位中寻伺说法是无功用此但是有功用耳。故此寻伺必通无漏。瑜伽虽说二法必是分别。而不说此二法定属妄想。以第四后得智中亦有分别故。故知寻伺二法。在妄想即名妄想。若在正智即名正智。此寻伺所以通非所断。余门分别准上应思者。余门者。即相质二门也。
如是六位诸心所法(至)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
此总问心所离心不离心也。六位者。即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也。此六位心所。是离心之外而别有自性乎。是即心之分位差别而别无自性乎。论主反诘云。设居此二。亦有何失。答。若堕此二。二俱有过。何则。若说心所离心别有自性者。则犯圣教相违过。以圣教说万法唯识。不言心所。又说心远独行。如摄论颂云。心远行独行。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