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疏卷第八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梵行品初第二十(卷第十四)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梵行品
诸师谓梵行四心为体,圣行三品为体。引经云:说四无量是梵天道,名转梵轮;说四谛是第一义天道,名转法轮。又师言:慧、定、戒为梵行体。七善悉知,知即慧也;四心是十二门,禅即定也;后明持戒得失,即是戒也。若然,与圣行何异?异者,梵是化他,圣是自行。圣以慧为正,戒、定相成;梵以戒为正,慧、定相成。圣是圣人所行,梵是净道。道通凡、圣,圣先戒后慧,梵先慧后戒,是为梵、圣异也。又师言:因果是梵行体。梵者,言净是涅槃因,能得涅槃,故以因果为梵行体。义皆不然。若四心为体,斯梵天道,非大涅槃;若三品为体,虽异圣行,不出二乘,非大涅槃。因果为体者,尚存因果,云何名净,非大涅槃?若非大涅槃,是谁梵行?名义无取,故皆不用。今言梵者名净,净义有三:谓净净、不净净、非净净、非不净净。云何净净?所谓七善、四无量心、三品、六念,如是等法,悉是出世涅槃净道。今以梵行遍净诸净。文云: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是名净净。云何不净净?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调象、调狂、治眼、治疮,慈游世间,悲入汤镬,慈善根力无所不现,使诸不净悉皆得净。是名不净净。云何非净净非不净净?所谓大乘大般涅槃,非因非果,非自非他,非染非净,毕竟清净,即是如来常乐我净。文云:慈若有无,是有是无,是声闻慈。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是如来慈。如来慈者,乃是非净净非不净净。若此三慈,纵横并别,非妙非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乃得名为清净梵行。从三得名,名梵行品。文为二:初明梵行,次叹经。初梵行为三:先七善,次四心,三持戒。初七善中二:初徴,次释。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
释中三:标、释、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
标则标章、唱数、列名。此七善者,前三通自他,次两专自行,后两是化他。若傍正言之,正是化他,傍是自行。
释中二:初明别七善,次明圆七善。别七善中即为七章。初释知法者,法通自他,以知法故能自行化他。此章亦有标、释、结。初标如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
次释中二:先列,次释。
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所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
释中,十二部经为十二段,初云修多罗者。
善男子,何等名为修多罗经?从如是我闻已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
旧云无翻五义训释,或云契经是用此代彼,或云契经是正翻,开善云但通无别,庄严云有别即是偈颂,长行引成论云祇夜颂修多罗。
何等名为祇夜经?佛告诸比丘: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何等为四?苦、集、灭、道。如佛昔日为诸比丘说契经竟。
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即便问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已,即因本经,以偈颂曰:
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
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
生死既已尽,更不受诸有,是名祇夜。
祇夜者,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等句,庄严云等颂,光宅云重颂,是颂长行之偈。
何等名为受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天、人受佛记莂: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儴佉,当于是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受记。
受记者,梵云和伽罗那,论云解义经,此翻受记,即授六道、三乘等记。
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是名伽陀。
伽陀经一云不等句,二云不等颂,三云直偈,即孤起偈。所言除修多罗者,除别相被颂长行。又言及诸戒律者,又除戒律中有此偈,知前有长行无长行者,即是孤起。
何等名为优陀那经?如佛晡时入于禅定,为诸天众广说法要。时,诸比丘各作是念:如来今者为何所作?如来明且从禅定起,无有人问,以他心智即自说言:比丘当知,一切诸天寿命极长。汝诸比丘,善哉!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静。如是诸经无问自说,是名优陀那。
优陀那论云:无颂之。长行经云:无问自说因缘,此偈出法句。
何等名为尼陀那经?如诸经偈,所因根本为他演说。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已笼系,随与水谷而复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
是名尼陀那。
尼陀那论云:本末次第,即因缘经。
何等名为阿波陀那经?如戒律中所说譬喻,是名阿波陀那。
阿波陀那论云:即譬喻经。
何等名为伊帝目多伽经?如佛所说:比丘当知,我出世时所可说者,名曰界经;鸠留秦佛出世之时,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时,名曰法镜;迦叶佛时,名分别空。是名伊帝目多伽。
伊帝曰多伽论云:一竹伊帝曰多伽,开善翻如是语,庄严翻为本事。言我所说名界经者,各有界别,欲明各有封印,名如是语。
何等名为阇陀伽经?如佛世尊本为菩萨修诸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罴、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诸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
阇陀伽论云本生,然本生、本事不异,即合第九为本生,第八为如是。语开异者,第八名本事,第九名本生。
何等名为毗佛略经?所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是名毗佛略。
毗佛略者,论云广,今经方广亦云鞞佛略,直广是小乘中名,方广是大乘中名。
何等名为未曾有经?如彼菩萨初出生时,无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亦如猕猴手捧蜜器以献如来;如白顶狗佛边听法;如魔波旬变为青牛行瓦钵间,令诸瓦钵互相掁触无所伤损;如佛初生入天庙时,令彼天像起下礼敬。如是等经名未曾有。
阿浮陀达磨即未曾有。
何等名为优波提舍经?如佛世尊所说诸经,若作义论,分别广说,辨其相貌,是名优波提舍。
优波提舍即论义,亦云大教,亦云解义。大乘中没解义名,光宅以前和伽罗那名解义,谓解受记义(云云)。
菩萨若能下,是第三、总结。
菩萨若能,如是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
次释知义者。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义?菩萨摩诃萨若于一切文字语言广知其义,是名知义。
即知十二部经所诠之理。今明此解极略,应言解十二部经空平等义,又于一句解无量义,又解毕竟清净义。若解三义,义势则周。
第三知时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时?善男子,菩萨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名知时。
如是时中,任布施者,即是化他,余句多是自行。
四、释知足下,两善是自行。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足?善男子,菩萨知足,所谓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是名知足。
五、自知者。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自知?是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来、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问、如是答,是名自知。
谛视善不善,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六、云何知众下,两善皆属化他知众者。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众?善男子,是菩萨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于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是名知众。
应备知十法界众,文中略举人及二乘,于一一众施三业化,但略举身、口;又化他多用身、口,少用意,是故略之。
七,知尊卑者。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人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为善。复次,信有二种:一者、常往僧坊,二者、不往。菩萨当知,其往者善,其不往者不名为善。往僧坊者复有二种:一者、礼拜,二、不礼拜。菩萨当知,礼拜者善,不礼拜者不名为善。其礼拜者复有二种:一者、听法,二者、不听。菩萨当知,听法者善,不听法者不名为善。其听法者复有二种:一、至心听,二、不至心。菩萨当知,至心听者是则名善,不至心者不名为善。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思义,二、不思义。菩萨当知,思义者善,不思义者不名为善。其思义者复有二种:一、如说行,二、不如说行。如说行者是则为善,不如说行不名为善。如说行者复有二种:一、求声闻,不能利安饶益一切苦恼众生;二者、回向无上大乘,利益多人令得安乐。菩萨应知,能利多人得安乐者,最上最善。
应备知十界尊卑,文亦简略。不信是阐提,即地狱界,此则极卑;不往僧坊,无事中福德,即饿鬼界;不礼拜是憍慢,即畜生界;不听法,不受法训,谄曲佷㑦,即修罗界;不至心听,散善不专,即人界;不思义者,虽至心听,不能思义,即是天法界;不能修行,但有闻思,无有修慧,是二乘方便道,浅劣皆卑;但求小乘,无大志愿,虽复发真,此亦为卑;若求大乘,此乃为尊;次第相望,乃至圆别,是佛菩萨界。如是节节迭为尊卑。
善男子去,即第二、明圆七善。举两譬者,如意珠譬圆生善,甘露譬圆灭恶。一善一切善,无善不备;一灭一切灭,无恶不除。故举两譬:先譬,次合。譬可见。
善男子,如诸宝中,如意宝珠最为胜妙;如诸味中,甘露最上。
次如是下,合譬。
如是菩萨于人天中,最胜最上不可譬喻。
云于人天中最尊最胜,若直以世人天解者,未为允当。于贤圣人天中尊胜,乃应今文。
善男子,是名下,第三、总结。
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住七善法,菩萨住是七善法已得具梵行。
能具七善,即梵行中之一品。
第二,明四无量心者,亦名四等。无量从境,四等从心。何者?前境非一,故名无量。在境虽多,我心一相,故名为等。通而为言,境亦名等,心亦无量(云云)。文为二:初明四心,后明心果。初辨四心,又二:先明次第四,后明圆四。次第又三:一、略标,二、论义,三、领解。初标,如文。
复次,善男子,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
次迦叶下,论义。先问,次答。问开五难:一难,四心应三;二难,四心应一;三重难,四心应三;四难,四心应二;五重难,四心应一。合而言之,亦成三难:第一与第三,难四令三;第二与第五,难四令一;第四一难,难四令二。且依经文而分五难。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断瞋恚,修悲心者亦断瞋恚,云何而言四无量心?推义而言则应有三。
第一、以两心无异,同能治瞋,应同是一;喜能与乐,舍能除痴,是故但三,不应有四。
慈有三缘下,第二、皆同有二,难令唯一。
世尊,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若从是义,唯应有一,不应有四。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
先唱三缘,次释三心。三缘深浅,但为一义。然约境虽异,缘心无别。如缘贫穷,即众生缘。知此贫人应须衣食,即是法缘。若知众生须知如来受第一乐,则无所须,即是无缘。能缘既一,不应有四,故只是一。缘五阴名众生缘者,五阴从何而生?缘所须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若缘如来不须此物,即是无缘。欲明缘境心遍,乃至上缘于佛,况复余境?
慈之所缘下,第三、举三缘难。
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是故应三,不应有四。
众生境浅,法空则深,无缘两无,是故极深。既有三缘,宁得有四?只应有三。成论人云:缘生是生空,缘法是法空,缘如来是平等空。此失文意。文云:缘众生者,缘于父母妻子,愿与其乐,何时云空?
人有二种下,第四难。
世尊,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是故应二,不应有四。
人有二种:见行利根,爱行钝根。利人好瞋,为教钝者十遍不解,是故生瞋。为此义故,须修慈悲以舍瞋心。钝见利者恒生嫉妒,所以令其修于喜舍,即除嫉妒。若尔,只见有二,不应有四。
夫无量者下,第五、以名字离合作难。
世尊,夫无量者名曰无边,边不可得故名无量。若无量者,则应是一,不应言四。若言四者,何得无量?是故应一,不应四也。
既言无量,岂得唯四?既其但四,不应无量;若无量者,唯应是一。
次如来答,为二:先破定四之执,次答无四之难。初有三:一明教门广略不定,二明反常不定,三明治惑不定。既其不定,何必须四?初约十二因缘不定为答。
佛告迦叶:善男子,诸佛如来为诸众生所宣法要,其言秘密,难可了知。或为众生说一因缘,如说何等为一因缘?所谓一切有为之法。善男子,或说二种,因缘及果。或说三种,烦恼、业、苦。或说四种,无明、诸行、生与老死。或说五种,所谓受、爱、取、有及生。或说六种,三世因果。或说七种,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及以爱、取。或说八种,除无明、行及生、老死,其余八事。或说九种,如城经中,除无明、行、识,其余九事。或说十一,如为萨遮尼犍子说,除生一法,其余十一。或时具说十二因缘,如王舍城为迦叶等具说十二无明及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一因缘,为众生故种种分别,无量心法亦复如是。善男子,以是义故,于诸如来深秘行处不应生疑。
或十一乃至二一因缘,随机利益,不可为定。除生一法者,河西云:萨遮尼犍,聪明鍱腹,头戴火冠,来至佛所。其心高逸,不听佛法,密迹杵拟,怖方听法。其父是梵志,母是尼犍,俱共出家。以从非法父母生故,唯此为耻,余无所惮。佛将护之,故除生一法,唯说十一。为迦叶说,以辟支根利,复无忌讳,具说十二。
善男子,如来方便下,第二、反常不定,或谓口密不定。
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不净说净、净说不净,我说无我、无我说我,于非众生说为众生、于实众生说非众生,非物说物、物说非物,非实说实、实说非实,非境说境、境说非境,非生说生、生说非生,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色说非色、非色说色,非道说道、道说非道。善男子,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生,岂虚妄耶?
佛实具足常、乐、我、净,亦说无常、不净;生死实是无常、不净,亦说常、乐、我、净。
善男子,或有众生下,第三、治惑不定,谓身密不定。
善男子,或有众生贪于财货,我于其人自化其身作转轮王,于无量岁随其所须种种供给,然后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贪着五欲,于无量岁以妙五欲充满其愿,然后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荣豪自贵,我于其人无量岁中为作仆使,趋走给侍得其心已,即复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性戾自是,须人诃谏,我于无量百千岁中教诃谏喻令心调顺,然后复劝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来如是于无量岁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虚妄耶?诸佛如来虽处众恶,无所染污犹如莲华。善男子,应如是知四无量义。
作转轮王施财是舍,与五欲乐是喜,作仆使趍走是慈,诃谏是悲。
善男子,是无量下,第二、答无四之问,又二:前总后别。总又二:初举二事,次总非前问。举二事者,前举体异,次明用异。初体异者。
善男子,是无量心体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处。
得报不同:慈得遍净,悲得空处,喜得识处,舍得不用,处处异故,治惑不同。
如是无量伴类下,第二、明用异者。
善男子,如是无量伴类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
贪取人物,慈与人物,瞋与人苦,悲拔人苦,嫉忌人乐,喜与人乐,痴长憎爱,舍亡爱憎。
以是义故下,二、总结前非。
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非一二三。
非一者,非第二、第五;非二者,非第四;非三者,非第一、第三。
如汝所言下,第二、别答五问,即为五章。此初,答第一治惑难,唯三无四。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断瞋,悲亦如是,应说三者。汝今不应作如是难。何以故?善男子,恚有二种:一、能夺命,二、能鞭挞。修慈则能断彼夺命,修悲则能除彼鞭挞。善男子,以是义故,岂非四耶?复次,瞋有二种:一、瞋众生,二、瞋非众生。修慈心者断瞋众生,修悲心者断非众生。复次,瞋有二种:一、有因缘,一、无因缘。修慈心者断有因缘,修悲心者断无因缘。复次,瞋有二种:一、于过去久已积习,二、于现在今始积习。修慈心者能断过去,修悲心者断于现在。复次,瞋有二种:一、瞋圣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断瞋圣人,修悲心者断瞋凡夫。复次,瞋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断上,修悲断中。善男子,以是义故则名为四,何得难言应三非四?
今明虽同治瞋,瞋有轻重,是故成四有六。复次,如文。
是故,迦叶,是无量下,答第二、同缘难。
是故,迦叶,是无量心伴类相对,分别为四。
治惑不同,伴类有四,何得令同有三缘,但共为一?复以器下,答第三浅深难,难令有三。
复以器故,应名为四。器若有慈,则不得有悲、喜、舍心。以是义故,应四无减。
今明随用有四,岂逐行为三?或言器是境。
以行分别下,答第四、据人利钝难。
善男子,以行分别故应有四。若行慈时,无悲、喜、舍,是故有四。
欲明虽有两人,而有四行,不得为二。
以无量故下,答第五、名字难,为二:初列四章门,次广解释。
善男子,以无量故亦得名四。夫无量者则有四种:有无量心有缘非自在,有无量心自在非缘,有无量心亦缘亦自在,有无量心非缘非自在。
何等无量有缘非自在?缘于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虽得不定,或得或失。何等无量自在非缘?如缘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乐,非无量缘。何等无量亦缘亦自在?谓诸佛菩萨。何等无量非缘非自在?声闻、缘觉不能广缘无量众生,亦非自在。善男子,以是义故,名四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是诸佛如来境界。善男子,如是四事,声闻、缘觉虽名无量,少不足言;诸佛菩萨乃得名为无量无量。
欲明无量尚有四句,何妨得有四种无量?
迦叶白佛下,第三、领解,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实如圣言。诸佛如来所有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世尊,颇有菩萨下,第二、明不次第,即圆四心,又二:初、料简小慈,次、显大慈。此之大小,小亦不小,不可以凡夫为小、二乘为大,二乘为小、菩萨为大。何以故?凡夫、二乘俱不住于大涅槃故。今以次第慈为小,不次第慈为大,此两俱住大涅槃故。有人以似为小、真为大,此亦不然,次第似真俱小,不次第似真俱大,故简小大有两问答。
世尊,颇有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不?
初问:有菩萨住大涅槃,有慈悲心,非是大慈心不?此正问次第梵行。
次佛答,为三:一、唱有,二、释有,三、结有。初唱如文。
佛言:有。
次释有中二:先出境,次明观。
善男子,菩萨若于诸众生中三品分别:一者、所亲,二者、怨憎,三者、中人。于亲人中复作三品,谓上中下,怨憎亦尔。
初境有九品,怨、亲、中人各有三品。或谓中人唯一但七,中人于我无怨无亲,不须开三,一往如此。然此中人不无愚智贵贱之殊,故可分三,便成九境,即有九慈。
次是菩萨下,正明修观。
是菩萨摩诃萨于上亲所与增上乐,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于上怨所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所与增上乐。菩萨如是转增修习,于上怨所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上乐;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若上怨所与上乐者,尔时得名慈心成就。菩萨尔时,于其父母及上怨所,得平等心无有差别。
若全未修,但欲与其三亲、三乐、三怨、三苦,三种中人不与苦乐。若初修慈,于三亲中与三品乐,于三中人与三品乐;于三怨人,上怨与下乐,中怨与中乐,下怨与上乐;第二修时,上怨与中乐,中、下两怨与其上乐;第三修时,三怨并与上乐,未是亲、中三种之乐;第四修时,即以中人、下乐并与三怨;第五修时,以中人、中乐并与三怨;第六修时,以中人、上乐并与三怨;第七修时,以三亲、下乐并与三怨;第八修时,以三亲、中乐并与三怨;第九修时,以三亲、上乐并与三怨。是名上怨与增上乐,尔时得名慈心成就。又直取二品乐与九种境:初入观时,三亲与三乐;第二时,中亲与上乐,下亲与中乐;第三时,下亲与上乐;第四时,下中人与下乐;第五时,下中人与中乐;第六时,下中人与上乐;第七时,上怨与下乐;第八时,上怨与中乐;第九时,上怨与上乐。是名慈心。或就今文中,但略有四番入观:初番,三亲等与上乐,此总三亲以为一番,别开三怨以为三番。是菩萨若明修观,实有九品修习不同,而今文中但明三品。
善男子,是名得慈下,第三、结有。
善男子,是名得慈,非大慈也。
世尊,何缘下,是第二番,亦先问,次答。
世尊,何缘菩萨得如是慈,犹故不得名为大慈?
答:为三:一、唱难成,二、释,三、结。初文唱。
善男子,以成难故,不名大慈。
次何以故下,释先法。
何以故?久于过去无量劫中,多集烦恼,未修善法,是故不能于一日中调伏其心。
次譬。
善男子,譬如豌豆,干时锥刺终不可着;诸烦恼坚亦复如是,虽一日夜系心不散,难可调伏。又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离可调伏。以是义故,不名大慈。复次,善男子,譬如画石,其文常在,画水速灭,势不久住;瞋恚难除譬如画石,善根易灭犹如画水,是故此心难得调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电光之明不得暂停;瞋如火聚,慈如电明,是故此心难得调伏。
凡举四譬,如文惑强慈弱,不得名大;达惑慈成,方名大慈。
以是义下,第三、结。
以是义故,不名大慈。
善男子,菩萨住初地下,是第二、显大。明圆四心,方是大慈。文为二:一、明大慈,二、明虚实。初大慈又三:一、正明大慈,二、明兼用,三、明善本。初正明大慈又三,谓唱、释、结。初唱如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
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瞋。
次释中意者,上来于上怨与上乐,未于阐提与其上乐;今此圆慈缘于阐提,但见实相,不见其过,故不生瞋,方是大慈。
三、结,如文。
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善男子,为诸众生下,是第二、明慈兼用者。
善男子,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已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若慈但与乐,悲唯拔苦,则非兼用;今明慈亦拔苦,悲亦与乐,舍中亦二,如文。
唯四无量心下,第三、明善本,为三:初、为六度本。
善男子,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
次为发心本。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
三、自相本。
善男子,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以是义故,名大无量。
迦叶白佛下,第二、明虚实开善,谓为实观。亦先问,次答。问为三:一、夺难;二、纵难;三、遮难。初夺难者,又二:先法,次譬。初法者。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除无利益与利乐者,实无所为。如是思惟,即是虚观,无有实利。
明虽欲拔苦,实未拔苦,皆是虚言;虽欲与乐,实不得乐,此是假说。
次举譬显。
世尊,譬如比丘观不净时,见所著衣悉是皮想而实非皮,所可食啖皆作虫想而实非虫,观好美羹作秽汁想而实非秽,观所食酪犹如髓脑而实非脑,观骨粹粖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