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释涌出品

四悉通释者,用下品意,共成四悉故。

疏:师严道尊者,谓化道在师云道也,故化道尊高也。疏:四方奔踊者,只是三千大千内四方也。

此命犹通者,命深位菩萨此土弘经,新入声闻他土弘经,及远表寿量,故云通也。

下三共成。初感应者,今品正是感应道交生物欢喜,故引下三悉助成世界意也。又此感应具足其二义:一、地涌为感,如来为应;二、师弟俱为应,机缘为感也。

疏:惠利无疆者,谓犹师久证实故,故化道无疆也。

三世益物者,皆为众生作种、熟、脱也。

冥显如来至量者,此但是密显,本不可量耳。

理无早晚者,谓理虽无早晚,约事非无之本。师弟居下虚空为早,今日师弟住于虚空为晚也。师弟皆得早晚名也。

本迹尚迷者,今日弟子之本迹尚迷,况复能知如未久成之理也。

今空者,始从宝塔踊空者,皆是今之师弟所住也。

疏咸令得知者,谓示众令知释迦及以涌出,俱有远本耳。

舍那始成者,不云鹿苑者,此取大机始终所见也。

第二、意兼后品者,谓召过以示现,成今世界;弘经以益,当属于后品,闻寿量已,方弘经故。

世界即是三悉之由者,由涌出现,后方善生疑破入理,是故世界为三悉由也。

十六品半者,此举迹本二门流通,总有一十六品半经,明流通力大也。

举法举人者,即法师举人,举法以劝流通也。

引今引往者,达多品仙人弘经,释迦获益等,东方妙音,西方观音。若显四圣若秘,谓八部六道身。又解,现作声闻为显,四秘菩萨行为秘,亦是显益,亦是密益也。总身即初住八相佛化也。别身谓现三十三身等,或逆如调达严王等,顺如余弟子。往佛如威音王佛,日月净明德多宝佛等。今佛谓净华宿王智佛,宝威德上王佛等。自微自着,如不轻中但宣二十四字,皆当作佛等为微,现获六根清净,及现生后报等为着也。又辅佛行化,有始有终,故云自微自着也。

现益者,如诸品结得道人;并当益者,如五千及不轻品经云彼时四众乃至二百亿劫常不值佛,千劫堕狱后方得菩提等,八部中有龙有鸟即畜益。

女益者,如药王品中云:若有女人闻是法华经后,不复受女身,及生阿弥陀佛国等。

亲益者,谓一云波阇比丘尼等。

疏益者,自眷属外,俱为疏也。

事益者,得三悉益,名缘因益,及住前五品、六根也。

理益者,谓了因劫国记及正因记也。

称之不已者,以流通功德深故,称叹无已。

又半品四信至不定者。南岳及天台大师判下四信,文属流通,北地师分为正说,故云不定。

二、处流通意别者,本门双流通,迹门单流通也。

无二世利者,由无过去善根,并无现未益矣。

无始法尔者,只是从发心已来,至于今日,皆随有缘故耳。

平等意趣如前者,如信解中破他云不可用平等意趣释文是。

但在世界为人者,此文三意,但当前释品文四悉中二悉意耳。何者?至正说中,迹疑方除,久本方显,是故今文但得二悉之益。

经先尽者,若尔,今古相望,应去声呼;若前后相望,即平声呼,今从去声。

经:虚空者,华严云:佛子!如依虚空,起四风轮水轮:一名安住,二名常住,三名空竟,四名坚固。此四能风轮,持大地令不散坏。是故说地依水,水依风,风依虚空,空无所依,能令世界而安也。

下方者,生公云:住在理也。注云:众生佛不以结成为碍,故曰空中住也。

重重事等者。于华台上八相成佛,华叶上千释迹一时成佛,身土示现重重无尽为事也。

为未了者者,谓身土互融,作用无碍。

重重相入者,施此化仪为未了者,令视事用,即见其理,方能称理而有事用也。

约一论遍者,谓一尘、一刹、一身、多身等,皆不出法性故。

亦曾有迹者,谓中间亦曾垂迹耳。

于理未彰者,以时机未堪彰灼,不显久本也。

以彼表无者,意云:夫色法者,眼见之处,云名为有;下方眼既不见,故可表无也。

非上界者,在空中,但齐四天空,故上属界也。

疏:四即四谛者,合戒、定、慧,只是道谛,道谛所治四谛义是。

六、全是万者,约刹那心论六度,故使尔耳。

不通迷故者,此初住已上所用之法,不通住前迷故。

疏:五十小劫者。慈恩云:此经所说劫者,或昼、夜、月、时、年。此以昼、夜合数,不废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或复五十日、五十月,及以时、年。赞德逾深,时长可悉受,赞神力亦等。赞时神力变其本心,圣通延促光景。众生爱法,以是忘疲;况圣冥加,辄生劳厌。故诸四众,谓如食顷。法食资持,神通制御,故经多劫,年命不亏。今家意者,若尔,经何不只云五十昼夜,或时、年等?谓如食顷,有何不可?何须云劫,以乱大劫?又何不直云经五十劫,而云小耶?是则应云小夜、时、月、年等。若尔者,何以为大昼、大夜、时、年、月耶?小本对大,大即八十,小一增减。故知定经五十增减,谓如食顷矣。

即八自在中,一者,四能自在,谓大、小、长、短等。

今昔之力者,久证菩萨,即狭而见广,即短而见长,谓昔也。今日三周菩萨,但于即长而见短焉。又由昔有善根,今日成熟,不如前释。

故且抑其一分者,文但云借其力令狭见广,不云借其力令于短见长,但云隐长而见短,且举一边,故云抑也。

经有四导师者,亦表四德:上行表我,无边表常,净行表净,安立表乐。有时一人具此四义,出二死之表,名上行;逾断常之际,称无边行;超五住之垢累,故名净行;道树德圆,故曰安立行也。

经:世尊,少病等者,应知今日佛身胜故。无病恼等者,昔日佛身既劣,应有小病等。又大论云:身病为病,心病为恼。众生病故,诸佛则病;众生病愈,诸佛乃愈。将问众生受化之难易,故先问诸佛病恼之多少也。生疲劳者,明镜尚不以频照为疲,如来岂以数应为劳?斯乃附世相之仪,寄劳疲之言,伸令问之致耳。

以酪等三至薄者,彼大经中,先用无常、无我等,治于邪常等四,名之为涂。邪常等四病除,得无常等益,得此益已,即于方等弹斥,般若淘汰,名之为熨。至法华、涅槃,开渐即顿,名洗乳令服。今文亦以三藏为涂乳也。

二苏时异,佛慧必同者,意云:二苏佛慧尚同,何况华严、法华佛慧有二耶?

开亦不偏者,彼但开出一别菩萨,合亦只合一大机。

尚存权迹者,纵合别教,亦不同寂场始成,故权迹也。

不用六方便者,七方便中但用于别教也。

身土四句者,谓一一身中一切土,一一土中一切身,一一土中一切土也。

处处得入名竖广者,此约开权而说。自此以前若显若密,无非法华之力显密在机,若据佛意无非实本迹二门,专约今经以论横广竖广也。

若本若迹,皆论久远者,迹门以大通为久远,本门则以久成为久远也。

三节等者,是三周各有正说,述成与记而已。

义含横广者,彼经显虽横,挍密无不同,故云义含也。

除序,文殊释疑者,应知序中弥勒但是随见而问,不名为说;文殊答问,即当于说,虽即是说,不由佛加,故不同彼。

寂光所对等者,此经是即秽而净,同居即寂光故;华严是即净而秽,华藏世界同居宛然故。

此中横对四土者,如下分别功德品中,见此娑婆纯诸声闻,共为僧等四土具足。

还以彼多者,还以彼实报土处,对此法华寂光,寂光理通,多即一故。

仍须委明至之意者,以机未堪,故未显说耳。

一、约权教者,三教为权。

二、约实道者,始终禀圆教补所人也。由是后番入实补处,所以不知前番等觉菩萨矣。

用前二义通者,以向一约权教已下文是。

即不识病者,以地涌菩萨本时横遍法界,识病逗药,竖穷三世,重重不绝,是故弥勒不识,故无对治益。

非十住所见者,生公意云:十住,住是所依,应是十地也。

佛答其由者,如下经云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文是。

故远近二由者,佛召净出现为远由,疑念为近由也。

此难彼易者,自法华前未曾说,过去常,唯今经说,故云难也。

经谁为其说法等者,问其中间从谁教等流。

疏:初两句结叹者,如是诸菩萨,结也;神通大智力,叹也,谓叹其福智也。

经本末之因缘者,以发心为本,今目涌出身相,福慧为末也。

释出请意者,上已述众多疑,疑于地涌菩萨,悉皆不测,必有胜师,故请为决。

经:佛今答之者,答在不久,寿量方显也。

疏抑待弥勒者,意云我为开塔故来,非为证寿量故集,故不答耳。

事迹不轻者,弥勒本问:诸菩萨从何所来?何因缘涌出?从谁发心?从谁教化?修行何法?如来成道久近若何等?故云不轻也。

疏:先述赞者,善哉!善哉!即述也,乃能问佛等赞也。

奋迅者,奋,振也,扬也;迅,疾也。

四德非前非后者,过去为前,未来为后,谓四德不当三世也。

不别而别者,不别只是不思议四德故,而别从义对三世故。

一切万德者,谓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也。

况四既非四者,只是常住法身耳。

三亦非三者,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无住故。

三、四名相者,一德皆具四德,一一并有三世之相,今离于四以对三世,且从别耳。

疏云:以深胜者,深故释底,胜故非非,相最胜也。

疏不答何因缘集者,若答集之因缘,即是显久远本,弥勒岂更疑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耶?

经以佛功德者,只指伽耶始成为功德耳。

仍以胜表本者,仍用地涌胜身表,知是本成眷属也。

假即空故者,谓自行、化他,皆具三意:空、假约观,权、实约教;自行契理,故云冥也;化他三意,如文。

空即假故者。以慈悲垂应故。如是初心下。明中道药也。以由证不二之理,能施横竖之药也。

以治病故者,明诸菩萨自行也。

以延寿故者,中道常寿故。

经云:为佛道故,勤行精进者,明诸菩萨具足福慧也。精进是智,三昧是福。

疏:入重玄门者。等觉证极,玄理究竟,名为一玄。从等觉位劫,渐次向于下位,次第修集药法,广逗众病,又名一玄。欲受妙觉佛职,理非容易,令观智深细,故须却入倒修。于凡事广,如璎珞中明。此顺仁王,不立等觉,故云十地也。

疏今日世尊下,请答者。若准前白佛下,分文;从今日下,请答。是故记文云:从白佛下,应更分为二:前但名腾疑,从此下,名致请也。

经:然诸新发意菩萨者,贤位中菩萨也。

释寿量品

初文所以不明四悉者,前品初已说竟,故今不明也。

纵诸师以破光宅者,诸师由有一分同今,故云纵诸师;光宅全失,故云以破光宅。

疏云:不足以异其体者,意云:虽分身无数,法身本来不动矣。

而以理况事者,意云法身之理,非寿量及以分身能显故也。

常寿作寿者,他意云:今寿量是法身寿量也。

疏:普贤显其无成者,谓普贤入于初住时,已是于圣。今由居于贤位,验知圣亦不名为圣,故可表于伽耶成亦非成矣。

但似不答所问者,只缘直以法身非寿而答弥勒,则与今家不同。今家直云报身长寿以答弥勒,则知地涌菩萨所化已文结后,方可以理融之。弥勒本不疑于法身,故不可专约理释。

长寿之由,其唯法报者,谓由契法身,故有报应之用矣。

法华论意者,示现三种佛菩提故: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现而为示现故,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善男子,我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净不变故,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等故。彼此虽俱约三身以释,皆指过去报寿为长,题今寿量品目也。

等是。至为乘始者,且以在初为始折之,若据部中融通,复何始之有?

说大经时者,如大经三十六、四十文广明也。

乘妙中说者,即位妙所乘也。乘有教、行、证,五品乘教至十信,十信乘行至十住,十住乘证至妙觉,妙觉即乘终。十住真位谓乘始,五品六根似位亦乘始也。

此违论文者,论具明三身,以释今品也。

疏:竺道生者,圆镜引云:夫色身佛者,皆应现而有,无定实形。形尚不实,岂有寿哉?此约化身明寿不实也。然则万形同致,古今为一,古亦今,今亦古矣,无时不有。

○三世时也。

○无所不在

○十方处也。

○若有时不有,有处不在者,于物然尔,圣不尔也。△此法身无生灭,众生见生灭也。

○是以极谈长寿,言伽耶是也。△此牒长短也。

○伽耶是者,非复伽耶。△此用长寿破伽耶。伽耶四十年,长寿无量劫。不离伽耶有长寿,伽耶亦是无量劫也。△伽耶既非,彼长何独是乎?△此用伽耶破长寿。不离伽耶之短,别有无量劫长。伽耶既非长远,寿量岂独劫也?△意云:法身非长短矣,长短斯非。△以伽耶之短,为久远之长,则非远。指久远之长,即伽耶之短,则非短。故言长短斯非。此双忘。△长短存焉。△即短是长,化诸菩萨。即长是短,为化凡夫。体非存忘,而修短兼,故云长短存焉。此双照也。△虽此注释不及记家一一对消,故今不用此释,但述令知同异耳。

故说佛慧彼此悉同者,华严、方等、般若,圆与今同也,此亦未暇简于兼带也。

引春秋事者,在六国时,谓韩、齐、楚、魏、燕、赵,并秦以为七雄。赵将伐燕,苏代为燕语赵王曰:臣从外来,小蚌出曝,而鹬啄之,蚌合狡其嘴。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得蚌。晡,蚌亦云: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乃并为渔父所得。今赵、代、燕久以相蔽,臣恐强秦为鱼父也。愿王熟计之。赵王乃止。彼以暗散与止观相扼,如赵伐燕,任之无益,须更别教破其暗散,如苏说赵。故云但借相扼之言耳。

使常、无常家者,前三师明常,后二家明无常也。

疏云弥陀是也者,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彼是胜应之身,机息应谢,以观音为补所耳。即是实有量,言无量也。

乃感四佛者,四方佛也。

水山斤者,能知水计解数,山知起斤数,知地尘数空界,知其大尺数量也。

还揽此三分为四句者,于一身上皆具四句,只更加一亦常亦无常句耳。

晓长本已者,长本是事,了此事已则识远本,法性之理平等无二,故无复长短。

疏云:法华略明常者,且约迹门开权为正,故言略耳。

名异义同而为多并者,涅槃明佛性,佛性得称常;法华明一乘,一乘岂非常?涅槃明三德,三德故是常;法华衣、坐、室,三法岂非常?

疏云:为一明一者,为一圆机,明三外一圆乘耳。

一乘共别者,胜鬘一乘共部,属方等故;法华一乘别部,属醍醐故;余味亦尔。

疏云:华严寂灭道场者,经云: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旧经称菩提场为寂灭道场。大经云:佛告迦叶菩萨:我于往昔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住在雪山,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时有一仙天子,谓帝:世有大士,为众生故,修诸苦行。设见珍宝满此大地,不生贪着,亦不愿求生于天上。唯愿一切得受快乐,清净无染,志求佛道。释提桓因语言:大仙,菩提之心,难发易坏。我今要当自往试之。即自往身,作罗刹像,去其不远,而便立住。所现形人,甚可怖畏,宣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闻是已,心生欢喜,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即便前至是罗刹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于何所得是半偈?是半偈义,乃是三世诸佛之正道也。然汝所说,名字不终,义亦未尽。汝今为我说此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罗刹答言:我今定为饥苦所逼,实定不能说。我即问言:汝所食者,为是何物?罗刹答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我所饮者,唯人热血。我复语言:汝但为我说是半偈,当以此身奉施供养。罗刹答言:谁当信汝?我即答言:梵、释、四王、诸佛、菩萨能证是事。罗刹复言:汝若如是,当为汝说。我时即脱所著尘皮,为此罗刹敷置法座,白言:愿坐此坐。乃于其前叉手长跪,而作是言:唯愿和上,善为我说。罗刹说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于尔时深思此义,然后所所,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上高树,自投树下。尔时罗刹还复释形,顶礼我足,忏悔罪咎。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是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疏云大经超九劫者,应误超九劫。如婆娑所叙,释迦为菩萨时,遇底沙入火光三昧,翘一足,忘下说。

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

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偏无等。

说偈赞叹,经七日七夜,由是得超弥勒九劫。

更令短促者,亦应更云已闻开权显实竟。纵更有一机宜,闻说于三,岂可令前会不成耶?显远亦尔,虽不轻说迹,但叙往昔通经,不可更令释迦远寿而同于短。此答无方之问,应知迹本二门,无有不会也。

故云前诸义坏者,亦应更云非但道同义坏,亦乃会三显远,其义不成。何者?亦应犹佛道不同置,令二义不立,故云诸义坏也。

疏云是我方便者,意云会三归一,开近显远,皆是方便以为物机,诸佛咸尔,非独释迦,故云也。

不必长短悉斋者,如玄文云:一切诸佛,不必要如释迦过五百尘点。明其寿量,或过或减,或有全无者,但云近成,只指开权显实为本,显本是同寿,不必要须齐等。

约近迹应等者,只是本时初一番体用俱名远迹,中间体用俱名近迹,长短随机不可一例。

亦有本近迹远者,此约体用说者也。何者?说证法身,其义未久,名为本近;说应经历,则是迹远。

诠教也者,谓能诠教也。宗,谓所诠宗旨也。

问桥者,方等陀罗尼经云:我于往昔作一比丘,时有居士设大施会,施于一切所须珍宝、衣服、饮食。我时贫穷,故诣会所。而于中路见有大桥,于其桥上见众多人匆匆来往。时诸人中有智者,我以愚意问彼人言:是桥何人之所造作?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载?此木为是青松、白松?如是次第设于八千八百问已,尔时智者便语我言:咄!痴沙门,居士请汝,但涉路去,至于会所,可得悦意。汝今徒问如是等事,于身无益。今且速去,还当语汝。我时闻此,便往会中,食已荡尽,财物无余。见已懊恼,结恨唤叫:是何苦哉!是何苦哉!无获如失旨,执教如问桥,故云无益也。

疏云:不以过去久成至其文则少者,彼经云:如来正觉久已成佛,今方示现成佛道者,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作是示现。又云:众人皆谓我始于道场菩提树下降伏魔宫,然已非无量劫中久降伏也。斯例则多,故云其文则少。

疏云:普贤观者,彼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净波罗蜜,灭有相所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四德皆常,常即究竟,故云波罗蜜。

○常我一德,如疏引。

疏:本佛迹佛功德者,功德谓报应也。又诠量者,平量也。

法报非迹者,以未开迹法报,乃是应化家体用本,若开显已,此之法报方知是迹,故云也。

本迹各三者,本地三佛俱本,迹中三佛俱迹也。

四身者,谓法、报、应、化也。

十身者,如华严中明十身卢舍那,谓于众生身、作已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支佛身,六、菩萨身,七、佛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

三十三身者,如下妙音、观音所现也。

化应一往者,从兜率天下至八十入灭,有始有终名应,无而歘有为化,从应有化,名为体用。

故不应云业报等者,明华严十身但得名身不得云如来,故不可云业报如来也。

又言法身者,即十力、四无所畏等法为法身,以虚空身为平等法身也。

化身接于业报者,业报之身,无而欻有,故属化接。

或己或他者,现胜应身为己,现劣应为他;示正报为己,示依报为他;说法亦尔。如下,释真,即法、报二身。

二、身合者,即自受用报也。

疏云乘是法如如智者,此即举所如如于能如也。

疏云实是法如如境者,此即举能如如于所如也。

疏云:尽源为果者,尽无明源,穷法性源也。

此用金光明意者,彼经一时列四如字,谓二如属智,三如属境,今文离彼四如故也。

疏云:相解者,解字上声呼。

论文一句者,谓如法相说也。

不动而至者,凡其法身如来者,理体始终无动,无动而至,还由智照自因之果,境体满足,得如来名。

云以如者,以由用也,故下云用此境智也。

亦得名报者,有说名应,酬因曰报。疏云:水银譬报,真金譬法,能涂诸色譬声闻应也。次功德和下,令功德即报身,亦是缘了庄严法身,故能起种种应。

疏:此翻净满者,净名在因,满即果也。

三、二莫辨者,华严新经中,但明二身以法为报,故不可辨其三、二之别也。

报通二义者,自受用报、他受用报二也。

若其相即俱说者,法即报应故,报应即法,故俱不说。应身不说者,如云本为众生求菩提,若得菩提果时,豁然无所有,即其相也。

情通妙契者,情通于智,妙契于境也。

义意撮要者,经意显现,可经本结本经耳。

台叶互为主伴者,应叙世界海、世界种族等消此语。

华台华业本迹之殊者,应知梵网中虽云别为一缘,但云华台为本,华业为迹,本迹彼此恒同,则以千释迦为迹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为迹中迹,复须与彼重重无尽相即也。

疏:三、佛非一异者,一只是一异也。

还分远近者,昔修得为远,今始得为近也。

疏:应如来同缘理为命者,应身缘理,本随物机,机尽归寂,能缘亦绝,即命断。

迹能双用者,只胜劣为迹中用也。

有含藏用者,谓有含应化之用也。

所藏之物者,以应化为所藏,由有所藏,方能垂于十界之化,故云外资也。

疏云:云自彼者,即指众生虚妄,名为云云。长短由机,故云自彼。应体本常,有何长短?故云应即体也。

金刚前未名报者,且置因位耳。

其实更须分别者,始从初住已上,惑分分灭,智分分生,名为无常,不同凡夫,故云也。

凡夫得为三身之本者,因凡夫三身修得极果,故云也。

两谤者,光宅义也。

疏:但取正智圆满至为报身者。不取智与境合为常者,以法身理与众生共,故不取也。

疏:三、佛各一句者。法身双非句,与报身常句,应身两句,凡夫及金刚前共为无常句。

须简八倒体者,凡夫以横计常、乐、我、净为体;二乘以无常等四为体,若对双非出假;菩萨以爱、见、大悲,即常、乐、我、净为倒也。

疏出过二乘者,且约偏理以对实理,云过二乘,具足应过三教也。

相照四句者,谓智照境,境照智,境照于境,智照于智也。

疏两存者,但是约机说常,即同常宜;说无常,即同无常也。

疏:凡夫通途四句者,以理性三佛为三句,凡夫体是无常为一句也。

名通者,通、偏、圆四句故。

义通者,三身之义,通于偏圆故。

理通者,始从凡夫、二乘,乃至极果,体无二故。

法通者,谓修行法,故云修途必詑于初步,是知发足即践宝所之路矣。

方释妨者,不同古人三身定计,先识通已,方显今别三身互融。

疏大经举三譬等者,彼经长寿品云:譬如一切诸常法中,虚空第一。如来亦尔,于诸常中最为第一。二、譬如四河者,彼品又云:如八大河,一名恒河。△流入东海

○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夷罗,五名跛提。△已上四河,虽亦称大,望余四河,但成小河,并是恒河眷属,俱入东海。疏中具四河,不云八者,意以四正河接眷属。

○六名辛头△流入南海

○七名博叉。△流入西海。

○八名悉陀△流入北海已上注解,并旧婆娑论。

○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

三、阿耨达池者,彼品又云: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来亦尔,出一切命。

○四河,如前列四正河是。

疏:迹本深广者,谓俗谛理极名为深,具恒河沙三昧为广也。

且约次、不次者,即总而别,故有前文寄次第三谛以明本迹;即别而总,故有后文一心双非、双照不次以明本迹。

即总而别者,由于最初证得三身为总,从实成后,垂三身化,故云即总而别。来至今经,开迹显本,复云即别而总也。言总者,只是一心中具三身耳。

胜翻成劣者,他人但以法身为今释迦本者,则今释迦久成之胜,同众经之劣。何者?以众经皆说法身故也。

指注雨譬者,示现种子无上,说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无上,岂过此也。

指大通事者,论云: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释曰:由大通佛所闻法,发弘誓愿,行一乘行,由此行故,今日得至宝所矣。

指化城譬者,论云:三者、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释曰:由于化城接引至宝,所增长力无上,岂过此也?

指系珠譬者,论云:令解无上,说系宝珠譬喻。释曰:亲友今日还示昔珠,故云无上。

指多宝现者,论云:示现诸佛实境界,种种宝间错庄严。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无量者,方便示现一切诸佛国土清净,出世间无上善根所生等。

指髻珠譬者,论云:示现无上,故说髻中明珠譬喻。释曰:如经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先所未说而今说之等,无上岂过此也?

七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踊出无量菩萨摩诃萨故。释曰:如经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乃至悉是我所化等。

八、成道无上者,三菩提,如前引论。

九、涅槃无上者,谓父去还来,表灭非灭,即是涅槃无上。

十胜妙力无上者,以经力大,能令众生皆得入实故。

即正经之残者,慈恩至此,或将寿量为流通,或不属流通,即名为义残,分别去为文残,广破之。

疏:佛旨论诫者,说章意也。旨,谓意旨也。

疏:奇特大事者。大论云:为尊重法故,殷勤至三。今佛诫有五,请者至七。若非奇特之事,岂能殷重顿越常仪?

疏:非告诚实者。佛昔于七方便人言虚意实,且从言虚边云非告耳。

若对果门者,此中应具辨三语:以本实为自意,今迹门为随他,本迹相望为自他;若约迹门为自,三教为他,相望为自他也。

疏:不知过去无央者,应云不知过去益物,久久远远不绝,现在遍满法界,未来永永不穷等。

疏:秘密者,注家云:无始之寿,晦而未彰,故曰秘密也(云云)。藏法师云:实长现短,目为神通。亦反本还源,称之为力也。

疏:一身即三身者,即一身即三身,法华之前未曾说,故名为秘;三身即一身,以本证得,众所不知,故名为密也。

疏:三身之用者,以本地三身为体,迹门三身是用也。

疏:通是无壅者,由中道实慧,称法界之境,故无壅也。

疏:于诸教中者,诸教通前四味也。

更约今昔简者,昔谓本地三身,今则迹中三身也。

及以渐教者,方等、般若也。今正明本地三身,故不得用此三释渐教中三身也。

法忍菩萨尚自须闻者,疏中云:他方菩萨已得无生忍者,自应得闻。记意云:今经明常与余经异,于此菩萨亦有此谓,此土历五味来者亦有此谓也,唯除地涌菩萨。

后果得之者,后于一部法华经中有此四字也。

非寂光外别有娑婆者。问:娑婆世界即是寂光,何不直云常在寂光,而云常在娑婆耶?答:娑婆者,以因时于此所行因成果,只于处垂应众生,但始终不离娑婆,故示众生迹垂之所,不云寂光耳。

疏:知其始末者,谓发心为始,得一切种智果为末。

非无近果者,谓七方便人俱有果报故。今望圆佛,始从人天乃至圆人等觉已还,俱名华报,唯妙觉佛为果报也。

其土既尔者,除寂光、法身之外,余三土等皆名业报。

人天乘通名缘因者,人天中虽有通大地中慧数,未能破惑,但属缘因耳。

疏:二、佛现寿者,劣应有量,胜应无量也。

释签者,彼明发菩提心,名为佛界。破戒堕狱,于彼感佛,则是地狱有佛界机,良由近发佛心强故。又如地狱强,名地狱界。乘宿称一句了因,感于圣应,即地狱界有佛界机。互有余八,广如玄文第六卷初明之。

则可引类而已者,意云:若指往昔燃灯亦有生法名字不同,今日释迦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可相类而论,于竖不得即指燃灯为释迦身也。

种种食者,资身具也。

种种形者,十法界不同也。

种种相者,端丑不同也。

种种修短者,如为瞿师罗长者现三身等。

种种根者,利钝不同也。

种种生者,果报不同也。

种种业者,因不同也。

大经佛性有五名者:师子吼,亦名般若,此二属慧;亦名首楞严、金刚三昧,此二属定。佛性通定慧。

望自身寿即横者,以分身在十方,皆现寿命不同。如应持菩萨往东方问彼佛寿,彼佛令还问释迦。阿难解云:如我解佛所说,彼佛即是释迦文是也。

彼玄文寿命妙中者,彼文云:迹不同者,三藏佛父母生身八十二尽,身灰智灭,毕竟不生。通教佛弘誓之身,化缘若讫,亦归灰断,灭已不生。此两佛但齐业齐缘,不得非长非短之慧命,不能作长短大小之寿命也。别教登地破无明,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一身湛然安住,无量身百界作佛,亦示九界身,得论年纪大小,大即大乘常寿,小即小乘无常之寿也。圆教登住亦如是。此等皆因中菩萨非常非无常,能作常无常大小之寿,况后心乎?况妙觉乎?

自以三身而优劣者,法身为大,般若为次小,解脱为最小,以随机所现也。

今师三释者:一、约理藏释,二、约行因释,三、约真伊字义释也。

以今准昔,亦复如是者,中间皆已开迹竟,方得云双林,是示现灭度,为益物故尔。

疏:清净等者,谓根熟者为清净,未熟者为不清净也。

疏:悉入法律者,谓大乘教法,诠量轻童,令众生入,依而行之。

疏:转无上轮者,即醍醐法轮也。

疏:性行合空者,合于毕竟空也。

疏:令他得入至要者,唯圆实道为至要也。

疏:彼将坠恶道者,一、退堕凡夫三界为恶道,二、堕二乘地为恶道。又但是未破无明,俱名恶道也。

但引因类本者,此由疏中只是引彼地前乐小,久行因位,类今本门乐小,非即是今本门乐小之人。

疏:下文云诸子幼稚者,恐误。此是上迹门譬说之文,或当指于不肯服药之人为幼稚耳。

圆人贤位者,从五品已上,俱名贤位也。

经云我少者,少字去声呼,但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等,不说尔前,故云我少。

疏如迦旃延子者。大论云:彼迦旃延子所说,菩萨观知净饭王后,能怀菩萨从兜率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从于中阴将入胎时,知是父母,不生嗔恚爱,知依父母生身得道位之正慧也。

○及出胎已,行于七步,口言:是我末后之身相。师占之曰:太子具足之三十二相,在家当得转轮圣王,出家当得成佛。渐渐长大,见老病死苦,厌患心生,夜半出家,六年苦行。

疏如华严、大经等者,华严云:在母胎中,常演说法。十方世界诸大菩萨、释、梵、四王,皆来集会,悉令获得无量神通、无边智慧。菩萨处胎,成就如是辩等胜用。大经云: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阿修罗中最尊,最上!南行七步,示现欲为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四维七步,示现灭四魔而成正觉!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物之所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苦,令彼众生得安乐!然华严亦行七步,大经亦尔。入胎恐繁,不录。

疏:万德种智圆明者,万德缘因满,种智了因满也。

大小仍存者,如方等中,一边斥夺于小,一边复有新得小益者,俱得大小之益,故云大小仍存。

五分法身义同生身者,以五分身者,生灭身上同生身灭也,胜应则生身同法身不灭也。

如今之说弥陀等者,由释迦说有弥陀,众生则念,故成释迦之事。

及弥陀事者,由生念故,即是显弥陀之弘誓念,念者生彼,故成弥陀事也,故云说兼自他矣。

如一众会者,或集十方佛共熟一机,或一佛熟多机,等往十方等亦尔。

非直现土者,谓一一土中一切身,一一身中一切土,一一土中一切土,一一身中一切身,重重互具,而相融入,所谓刹说尘说,大小无碍(云云)。

疏示己、他者,文中阙释。示己、他身,应云:现胜、劣应,是示己身;现余九界之像,名示他身。

通别二人至一实者,通别俱堪接入后教中道,故云一实。

当机为实者,在法华为当机也,法华前未名当机也。

于踊出众,非虚非实者,久已证,故不同今日之虚实也。

自欲得故者,如神力品初,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而供养之等。

此虚彼实者,我于余国作佛,得闻是经,即是彼实也。

于有退者,如法师品,闻一句一偈,皆与授记,当得菩提是。

影向至有实者,只是影向前机,同虚同实耳。

于迷教者者,斥弘经法华人也。若迷今迹本二门大旨,作余解释,故无前品重之益矣。

以横例竖者,以藏、通二人俱入真谛为横,举此二教入真,例于初入、次入等,只成横例于竖。

疏六句显应身至法身者,从如来如实知见至如来明见等,此是应身,如来即是久成法身。故此六句皆云如实知见等,即是于应不离法也。

非实等四者,从非虚非实、非如非异至如斯之事四句,其义则同。下二句,论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经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

无非法界者,寂光土也。

法身常住者,常身所依,故云如实也。

中境不出三界者,应云不出二种三界,且从重说。

别指二土者,同居方便也。变易且在方便,实报已破无明,为五住退出故且论。

故一切见唯结成有者,诸外计四句等,俱属有句。

但成别俗者,今此有无,成别出假俗谛之句,故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俗也。

空无所起者,即色是空,故无所起也。

况复单?复具足者,单四见者,谓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复四见者,谓有有有无见、无有无无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见、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见。具足四见者,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见、无有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见、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见。其单四见中,两亦双非二见,准上诸教句中,结入二边。两亦双非,尚堕二边,余二单句,任运自堕。其复四见与具足四见,凡属有见及两亦句,悉入有边;凡属无见及双非句,悉入空边。此三种四见,既俱堕二边,今皆非之。

四教四门者,此示单四句相;门门四门,此示具足四句相也。

一一悉中,复有四悉者。如世界具四者,释论云:阴、入隔别,是世界;因缘和合故有人,是为人;正世界破邪界,即对治;闻正世界得悟于理,即第一义。为人中四者,杂业因缘得杂触、杂受,即世界;于一事中,或听即为人,或不听即对治;无人得触,无人得受,即第一义。

对治中四者,药病异故,即世界所治之人,即为人能治人。药是对治实性,则无能所治,即第一义。

第一义中四者,四句皆实:不同,即世界;佛得理善,即为人第一义;能通,即对治;言语道断,即第一义。三教各四,并皆是权。

故别具足,更须非之。圆门等者,一切诸见,总结成有,故云圆等,况别教存复具耶?

初明机相等者,以四悉檀接八万四千法藏,今文明久远,四悉接本迹二门八万四千法藏也。

一一悉中,能所皆足者,只是感应具足耳。

疏:各得增诸善根者。如药草喻中,二乘增长有二,今亦准彼:一、当位增诸善根,二、远趣佛果增长也。

疏:因缘譬喻者,前三后一因缘也。

消经而已者,今依圆教,四悉消今经而已。

要因烦恼而得有身者,且约由烦恼感得此身以答。究而言之,亦由于身而有烦恼。但是随前机宜作此说,即是无前后之前后也。

广如玄文料简者,为人、对治,各具二悉;傍、正之殊,故分两别。何者?以生善中,生善为正,治恶为傍;对治中,破现恶为正,生宿善为傍(云云)。

疏:忆想者,谓有观慧,依理名为忆;未见中理,但名为想。四悉皆云种种者,权实双明,故云种种。

第一义通初者,以第一义治惑落边而生于解,讫至等觉,犹名忆想。若别而言之,入真已去,任运流入,不复更受忆想之名。今文须具通、别二意也。

且约大同者,证真同故,观苦忍故,故云且约也。

疏:我坐道场等者。大论云:我为众生求菩提时,了无一法。实意正云不得一法。

而皆入实者,以实外无法,故云不虚也。大论云:如佛所说,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云云)。

经我本行菩萨道者,法华论云: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云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故。

复倍上数者,论云:示现如来常命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故。亦不云是因以况果,故须用今意以消经也。

名藏义通者,旃延所说,本在于藏,彼大士结满于通,故云义通也。

是灭生之灭者,意云:唱此寂灭,令众生灭于烦恼,方称寂灭,故云也。

即生之灭者,意云:若云,即简生灭。

还指于生者,若已了者,即生是寂灭,众生闻此,即不修道,故须唱灭。此简异前也,不须唱言灭也。

以寂照为妙觉者,彼经云:如来无色无心,而寂照一切法。自佛已下,一切菩萨照寂。

以通初后者,今借照寂,寂照之名,通于六即位也。

此约事理者,离非生非灭,是理也;亦有生灭及迷解等,约事也。

大经师子吼难等者。难言至他耶者。问意云:慧能断惑,何须用定?举偏、别之难,以研圆融之说。何者?惑者咸谓烦恼与智慧,其犹水、火、怨、贼,须修智慧,故破烦恼。自别教已还,莫不如此,故师子吼狭。此设难研于异闻,即消疏中智慧能破,佛已圆破。何者?智慧?何者?烦恼?盖是法界之解惑。解、惑同体,无二、无别。若惑时举体是惑,惑外无智慧,何所论破?故云:谁有智慧?若解时举体是解,解外无烦恼,复何所破?故云:谁有烦恼?经言: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出法界外,更无有法;出外,有非法界。故举明时无暗,暗时无明,喻此圆法。此即消疏中为到故破已下文也。

凡夫能破者,佛意正言凡夫智慧全与惑俱,即是常倒烦恼也。

若不倒破,初念应破者,起修之始智,名未到等。

定慧共别者,谓定慧共能破为共,定慧各能破为别。此中不须立无因句,又四句皆约定慧以明不到耳。

应法恒尔者,以法报为应体也。以法报偏故,应体亦偏,故云恒尔。故举喻云:如刀有能研之切,刀与研法,常存无改。

具身多少者,约四教五味,明三身有灭不灭多少不同,且如别教次第具三身,余则准知。

具如止观等者。若从益物约行,四益圆融,非无次第。必已生善恶居先,未生善恶居次。皆先灭恶,次明生善。故于四念,勒而观之。粗惑浮疏,细惑沉隐。故分已生未生之别。先以三观,勒观已生,令速不生。又更勒令未生不生。是以粗惑任运先除,且得名为已生不生。入六根净,进修三观,复伏细惑,名为除断。粗惑前去,真谛先成,即名真谛。为已生善,未得假中,名未生。故勒精进,竭力尽诚,令未生善,速得开发(云云)。

但除现计者,阴是现生,除计名灭,故云可知。

中灭变易者,中道灭变易,二土烦恼假观,接在此中也。

常无常等者。谓用常治无常,无常治常,令于常及以无常,皆达非常非无常之正理,故云不近。余乐等句,准此可知。

疏应身非灭,现灭易解者。应依于法,故非灭;不生难遭,故现灭。即是其相。

疏:是故如来至唱灭有益者。应云:先叹佛难值;次从斯众生下,正明有益。初又二:初叹难值,次释难值。

疏:灭于见思者,此应具明五住之惑,而但云见思者,略耳。

疏:种善根者,具含真中二种善根,方得见于三佛也。

经云:皆实不虚者,一、三世益物不虚,二、非生现生,非灭现灭,益物不虚,故云皆。

疏上未来文少者。以未来文少,将常住不灭四字释现在文,故不别出。第三段上分文,则云三世益物。释中但释过、现二世,未来四字则在现在,非灭现灭段中耳。

疏云:过去文为二者,上本为二:初、出执近之情,二、废近显远。今不譬执近情。上废近显远又二,如疏引。

疏:今具譬之者,上机感,又二:先机,次应;今如有良医下,先譬应也。

前之三种者,前一属断见外道,后二属常见外道也。

若释大经晓八术者,彼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诸药从远方来。△此譬佛应世也。法身地起,应义同远方而来,佛非三界之徒,所以称容也。

○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及生贡高轻慢之心八术者,只是先用无常等四,治于凡夫外道邪常等四;次用常乐等四,治二乘无常等四之病耳。广如大经中明。

无明本有等者,此是即法性之无明,损于三身,由被损故,名为不复。今还令见即无明之法性,方名复本也。

三、明居极者,宿命、天眼、漏尽究竟之三,故云居极。

疏深知二谛者,双遮双照,故云深也。

疏:聪达者,叹良医德。智慧在耳曰聪,在心曰达。喻佛一心三智,天耳佛眼也。

疏:如明练方药者,更助一释。方谓佛教,药喻谛理。识教达理,称为明练;应机设教,皆令悟理,如善治众病也。

恶复别属者,意云恶属底下恶,众生不通于善,所以专恶,不得入于正因;若语十通心所,即接恶也。

为让前后者,只是缘因居中,让于正了,是故十信具足三因,但名缘耳。

以正从傍者,性中三因缘了为傍,缘中正了为傍,了中正缘为傍也。

为欲望昔等者,谓由昔闻一句法以为了因,由此之力得至今日,此因开发名为了因也。

修性不二者,以修了性,以性发修,修无所移,性常寂尔等(云云)。

闻众怪说者,谓闻他说二乘不作佛,无情无佛性等,如此说者皆不当理,故名为怪也。

法数增减等者,应一切法上论其增减,具如玄文十妙及以境智离合不同以论增减,今文且约三因在、性在、修显在以论也。

与夺他释者,与而而言之,则前三教名同体异;夺而言之,但有其名,无二因之体也。

疏:入十善法者,仁王经意也。

疏以有事缘至应化等者,第二、譬施化所宜。上所宜本又二:初、施化所宜,二、得益欢喜。今但譬所宜,不譬欢喜。上所宜又二:初、非生、现生,二、非灭、现灭。今但譬非灭、现灭,以有事缘远至他国,即非灭、现灭。

疏:诸子!于后至现在益物,又二者,譬上第二、现在益物。上本二:初、明机感,二、明应化。今此亦二:初、诸子饮毒譬,譬上机感。上本二:初应,次机。今饮毒等,即但譬上机;饮毒,譬上德薄垢重。

宛转于地者,退大轮回,如宛转堕在三界,名于地也。又准譬喻品中,亦应宛转见思、无明二地,今且宛转见思地也。

疏是时其父下,第二、譬上第二、应化。上又二:初、非生、现生,二、非灭、现灭。今具譬之。今初,譬非生、现生。上本二:初、现生,二、得益。今具譬之。诸子!饮毒下,第二、譬现生得益,即是从如来所演经典下是也。上本二:初、现形、声,二、得益不虚。今此亦二:初、饮毒下,譬形、声,二、得益;不失心下,譬得益不虚。今初,饮毒下,譬形、声,二、得益,为二:初、譬上形、益;

大小二:初者,从大通佛所本结大,后退取小,以小接之为一初,中间唯为结小缘为一初,成熟咸在法华,故云一也。

疏云:为是人非灭唱灭者,过去唱灭也。

疏云:见闻佛出,皆有喜敬者,如大集经云:首陀婆天唱如是言:是劫当有六万佛出。众生闻者,心皆欢喜。及此经明大通佛出,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皆是喜敬事也。

经善安稳归者,大论云:佛从安稳道来,名如来。今云善安稳归,归即来也。

二、通三别者,如七重二谛,通于四教;五重三谛,唯在别、圆,不论藏、通,故成通、别。

疏:父见子等下,二、譬声益,为二:初、依诸经,方譬受请;而作是言下,一、譬说法。此有劝诫:初、而作是言下,劝门。

从人从时者,明今师判五味教,一从声闻人渐次经历而得五味之名,在华严时全生如乳等,从时可知。

香不可见者,非眼所得故,又定属福,故云功德,即是道香德风薰一切也。

疏中观如合者,证中时三观具足如合也。

故举共别者,共谓共二乘为渐,别谓不共独在菩萨及以佛乘即顿。速除苦恼下,二、是诫门也。

疏:其诸子至不失心下,第三、譬上得益不虚。本有三:初、标不虚,二、释不虚及结。今但譬不虚。

疏上现灭中有二者,今初,譬非灭现灭。上本二:初、明本实不灭,二、明非灭唱灭。无有唱灭之由,由但在第二唱灭利益章中。今譬,先明唱灭之由,不譬第一本实不灭。今初,从余失心下,譬唱灭之由,即第二章中广释有便起憍恣。

如付法藏者,只是四依,展转付属,流通未来也。

或取大声者,彼经云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大觉世尊将欲涅槃等。

或用神通者,亦如大经中明金棺乘空,徐徐而行,于俱尸那城,出入四门,绕城七币,普示一切,令增哀慕等。

疏:明合譬者。上开譬有二:初、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应化;二、治子实益譬,譬三世利益不虚。今具合上二譬。今初,合三世应化。上文有三,今但合过、现。从亦无有能下,二、合上第二、治子实益譬不虚。已上并是依左溪科文具录也。

疏:如优婆笈多者,笈多即鞠多是。付法藏传云:佛在舍卫给孤独园,时有尼干,名曰萨遮。

○此鞠多前身也。

○佛记之曰:我灭度后满一百年,此人尔时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慧灯独照,广化众生。及佛灭后,其反生长者家,在俗得三界出家,进具羯磨竟,得第四果。商那和修临涅槃时,告鞠多言:佛以正法付大迦叶,大迦叶付吾师阿难,阿难以法付累于我,我当灭度以法付汝,汝可精勤拥护世眼。鞠多受教,于摩[穴/友]罗国云集众会而为说法。波旬念言:鞠多教人出吾境界,我今当往坏其众意。乃雨金宝及以华璎,又作白像七宝严饰,及为女人端正奇特,举众观视无听法心。三七日之中,乃至无有一人得道。鞠多入定观魔,便以真珠华璎着其顶上。鞠多观知是魔所作,及知佛心令其调伏,化三尸谓人、蛇、狗而为华鬘,谓波旬曰:汝与我鬘深成原施,今还以用相酬报。魔大欢喜,舒颈而受。至其颈上,乃是死尸,臭烂难近,魔尽神力莫能去之,乃上求诸天及以梵王。梵王谓曰:十力弟子所作神变,吾今凡陋,何能解之?汝应却还求彼尊者,方遂脱免。尔时,波旬至鞠多所,五体投地,白言:大德,我娆世间不可称数,然佛未会以恶言轻辱于我,汝今云何于天人前而见陆毁?尊者语言:汝大愚痴,而将声闻用比于佛,何殊芥子以等须弥?魔言:今我由汝故起信心作大饶益,今可为我解是三尸。尊者答言:汝于正法更莫娆害,当为汝解。魔言:依教。即为解之。魔还天宫,明日复下,以大音声普告一切:汝诸仁者,欲得富乐生人天中,及求涅槃第一安稳,当诣鞠多听受妙法。时,突罗城男女大小,闻尊者摧伏恶魔百千万人,皆共云集优婆鞠多上师子座,随其所应说种种法,百千众生得须陀洹,万千人得阿罗汉,从是已后所化无量。

如遗教者,彼经云:汝等比丘,莫坏忧恼。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因缘,即当来成佛机也。

经云亿载阿僧祇者,准此土算经,黄帝为法,数有十等,谓亿、兆、京、垓、梓、壤、沟、涧。正载此十,各各立上、中、下:下数十万为亿,中数百万为亿;上数万万为亿,下数十亿为兆;中数百亿为兆,上数亿亿为兆。余八例知。今经略举十、中、初、后耳。

经:余国有众生者,横通十方,为余国也。

疏上但寄常住不灭者,上四字在现在文后,故云寄也。即本时他者,即本时他受用土也。

疏:天人充满者,且寄别教位,以明今须在圆。

疏:贤圣位者,具如序中。天雨四华,表四十二位真因极果,破惑证真,故云而散。佛上及诸大众等,名虽借别,义必在圆。

若净若秽者,非谓但唯在方便土,亦乃通于净秽,故云也。

经:我智力如是者,明智体也。慧光照无量者,显智用也。

经云:如医善方便者,方便语通,通三世故。今且让为治狂子,为现在故,对过去也。

释分别功德品

余二傍来者,法力在随喜品已下,故云也。

疏:四、闻法,如随喜品者。论云:如随喜品说,应知一切法门。

疏五、读诵等者,论云读诵、持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故,即偏引六根经证(云云)。

疏持者,追指法师等者,论云:持者有三门示现,如法师安乐行、劝持品等广说。法力、应力、应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菩提故。

说者,论云: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一者、广长舌,令忆念故;二者、謦欬声者,说偈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弹指令觉悟者,修行觉悟故。

疏苦行如药王者,论云: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

疏教化如妙音者,论云: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者,妙音菩萨品。

疏欢难如观音等者,论云:示现教化众生,护众诸难者,观世音陀罗尼品。

疏示功德如妙庄严者,论云: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护法,可知。

一、证者,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乃至得无生法忍。余如疏及记。

婆娑一十六字者,俱舍疏云:见道已前,此世俗智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三类智后,常有得起,更无非得也。及入无余最后心者,谓未来有一类异熟威仪心,作入涅槃心。此心未起,常有非得。非得此心,名法前非得;此心起已,必入涅槃,便同非情,故无法后非得,无所依故。又无生智未起已前,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此智起已,必定不退,故无法后非得也。非无始来恒成熟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者,此十六字,为遮非想见惑难故。谓唐三藏译婆娑了,有人颂疏以非想见惑难三藏,言合唯有法后非得。其难意者,非想见惑无始来无,法前非得;见道断已,毕竟不退,于过去见惑,理应合有,唯法后非得,何故无耶?故三藏于婆娑加一十六字,为通此难。其十六字意者,谓非想见惑未断已前,名为未舍;于未舍位,必无有人起未来悲想见惑入过去尽,以未来见惑种类无边,起不尽故。及入见道断见惑时,于未来悲想见惑即有法前非得,故过去悲想见惑约种类说,不可唯有法后非得也。

疏若智若断者,出大品经,如前释。璎珞经云:初地菩萨入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乃得无生忍也。

地前至初地成别者,谓外凡闻经入内凡,内凡闻经入初地,为无生忍故,当别义也。

许属别接者,此且与而言之,故云许也。

况复无文至上下者,一等分于上下,何不依仁王经,一位分为三品耶?

只是外凡作初地者,应云外凡闻经作内凡,内凡闻经作初地耳。

不杀盗者,专不杀等,但是人天因,不可与十信同矣。

不可将判住行向者,圆住已上皆断别惑,故不可以十信判住上等位。别地前三十心又无断惑之义,别住前十信又未断,故不可也。

语因而失果者,但云损生,不云增道,故失果也。

疏:约法身论生者,皆以法身一番增损为一生。

得一生实相者,得入、住故也。

扶律明一乘常住者,彼正是扶今经中常住也。

起平等见者,依今经起观,常照一切教法,若大若小,无非平等法界,为观境也。

而常分别诸佛化仪者,于平等见中,而复常了诸佛化仪,一一无非先顿后渐,会渐归顿等。

前分别门者,意云:从佛说是诸菩萨前名授记段,从此下名领解段。何者?若约闻说得益酬思义边,应在授记段接,故为授记段内第三文;若从所表义边则属领解,既涉二途故云亦是。

薄修行愿者,明诸声闻三周及闻本门已,亦修净土之行,故云薄也。

别立品目者,始从无生忍,乃至八世界,诸位不同,故以次第及番番等而以喻之,故云分别功德品也。

疏:初二行颂时众得解者。此是讽颂之偈,非重颂于上文,但是通述领解耳。次九行亦是颂上分别耳。后八行亦尔。

经昔所未曾闻者,只今迹门亦未曾闻,何况已前也。

无领记后犹属正者者,意云若准迹门,三周正说及授记已前,所有闻经无不皆属流通故也。今品亦尔,所以弥勒领解偈后尽属流通也。

疏:因功得微密者,随喜但在内解,互用未彰于外,故云微密也。

疏:复须外护者,严王为二子为外护,普贤专自为外护,三七日行法华三昧人也。

疏:一念信解者。谓信即实而权,即权而实,即非权非实。又信内心、外色,若依,若正,心、佛、众生,皆无差别,无非法界。故名一念信解也。

疏又信佛法等者,初是俗谛;不得下,真谛;而见一切法下,中谛;即一下,融通。疏亦是行于非道下,亦先明三谛;次无所有下,结意融通。

言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者,谓观九界,令趣佛法界也。

行于佛道,通达一切道者,只于佛界通达一切界,佛外无法,故达即妙用也。

疏:不得佛道等者,法界无名故。

疏:凡有所对,悉亦如是者。大体只令达今不异昔,昔不异今,权不异实,实不异权。何以故?不出一念故。

实位弥下者,以易得故尔,以第七信铁轮正位。

此中则局者,知远本故,显实理故,故得为能狭之本。

中证不殊者,明别教竖论般若,向后方修,登地乃证,已同圆故,非所狭之限,故今除耳。

具在玄文等者,玄文云:若实过释迦寿者,即过释迦尘点为喻;若实成者,即以四百、三百、二百、一百尘点为喻。广说如彼说。

直谓始终一揆者,谓因果无二,故云一揆也。经解其言趣者,言谓言教,趣谓三身三谛之理也。

疏今品具之者。经文既互解其趣,即是善其方言;若通,即能敷说,故云具之。

纵有气分者,别人至回向时,方有中观气分,故云不顺中理也。

方便观成者,别人空、假二观,为入中方便,至回向时,二观方成也。

后心能见帝网之土者,别人回向后心中观成时,方能见耳。

是则一心一切心等者,具足应云:于一心中见一切土,一切土中见一切心,全心是土,全土是心,心土不二,心土宛然。又于一身中见一切心,于一切心见一切身,身全是心,心全是身,身心不二,身心宛然,常空假中。又一心即法界,一土即寂光,由得理谛,故能互具。

十方诸佛身中现者,此属于自,遍见属他,即是自身佛现故也。

不了此境,自尚成他者,若称今所立不思议,始终唯一佛法界,以违真如故,只成六道之心,故成他也。

复了宗旨者,今文以圆融三谛为所观境,一乘妙观,观于久成,身土不二为宗也。

众别两行者,谓四重十三篇也。众行从三十下在,是众行法也。前云下篇三品者,是五篇中三十波逸提下三篇耳。

尚事理双美者,十种戒中,前四属事,后六属理也。

但此土器劣者,如梵网经本有六十品,什公尽将来此土,大乘机劣,将置舫上,舫渐重欲没,上除即轻,唯诵得心地一品而已。

开遮轻重者,如十重、四不同。若大乘妄犯济物,一向则开。又如大开坏生等,于小则遮;两舌赞毁,小轻大重。

缘体者,小乘受戒,须具十六缘,方得受戒。如年满二十,结界如法等。大乘只以有心者为缘体者,小乘以非色非心为戒体,大乘以心为戒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制缘者,小乘因事渐制,初如须提那子等;大乘护心顿制也。

舍义有无者,小乘行许七遍,大乘唯有受法,无舍法也。

坐次分者,在大乘、小乘,各有坐次。如在大布萨坐,依菩萨律仪;在小,依小法事等,及开小、忧小等。

忏法天隔者,小乘犯四重,但许孚悔,罪仍彰果。小忏五篇不等,大乘许悔重,见光、见华,罪便得灭。又大乘四十八轻,对首一同。

七众同否者,如大师菩萨戒疏,每一条皆云:大小乘俱制,七众同犯。亦有不共制,有不同犯等(云云)。

而迷观道者,意云执小教人,而迷大乘观道也。

次以位行验者,为是实得,为是上慢等。

鸟鼠者,出百喻缘经,即蝙蝠是。谓鼠又能飞空,言鸟复能潜穴。彼譬毁禁之者,身挂方外之服,如道;心游四趣之穴,如俗;道俗俱非,类如鸟鼠。今借比丘称大乘者,趣无归;执小教者,暗于大小观相。

疏都是十信位前者。此依今经现文以判。若据对三慧,则五品兼于十信;以诸文中,五品对闻,慧属外凡。今应存于进、退两释。

经多罗树者,声论云:梵音多罗馥力。多罗,此云重;馥力,此云树。树高七尺,叶似芭蕉。正法华中亦云七多罗树,皆云四十九尺。此声论古人相传云高七仞,其实高者七、八丈,形似棕榈,华如黄米,子大如针,人取食之。应依论文有据为胜。

经云:须曼者,具存梵音,名苏末那,此云善称意华。

经云:瞻卜者,具存梵音,名瞻博迦,此云黄华。西域多林,华小而香。

龙䑛者,因龙舐而得华,故名龙舐。在香山无热池侧。

经云:薰油者,薰谓香草。然彼土多取诸杂香华及诸香草,和苣藤为油,名为薰油。苣藤为麻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