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释药草喻品

将释此品,应知从所破以题目。何者?以从难故,开难即是,是故从难也。

一、颠倒功德者。论云: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然,求人天妙境果。释云:昔谓五戒、十善以为真因,谓人天果报以为究竟,名为颠倒。专以小善而自庄严,名颠倒功德。由烦恼炽然故,求人天果,名为上慢。意令人天成二乘故,说火宅治也。二、论云:应知声闻人一向增上慢,谓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如是颠倒取对治。释云:以二乘在昔自谓所得为究竟,同如来故。若同如来,何以无多有田宅、臣佐、史民、仓库盈溢等?故作穷子譬。三、论云:大乘人一向增上慢,无别声闻、辟支佛乘,颠倒取对治。释云:论意若从能雨,则无差别;今从所雨差别,则有二乘等。何故唯信于大,不信有二乘等?故说一雨差别譬。四、论云:如记。此从今开权边,立以对治名,故云化城也。五、论云:散乱心实无有定,过去有大乘善根力而不觉知。彼不求大乘,于狭劣心中生虚妄解,以为第一乘治。如记。六、论云:有功德人说大乘法,取非大乘,说王解髻中明珠与之譬。应知意云:昔已结大,中妄流转,取人天果及以小乘,故云取非大乘也。七、论云: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诸善根,说第一乘。释云:此是未有大功德人。何者?由父在世,不能难遭想,故云无功德也。所以唱灭方生恋慕,始种善根,后方得度,故设父去留药等譬也。

理似不成者,意云:今此三品,皆云譬喻,但作对治,从昔立名,于经文不合,应知论从一边以说,故云似也。又论中七譬,唯有化城髻珠从今立名,余五并从昔立名,故云不指大车边等。是以论中立名,有于傍正,从权是傍,从实是正。

余即可知者,以下三从对治为名,亦无释矣。

他云唯出生者,慈恩云:经云是名药草等,据此则知皆从一地一雨出生矣。今则难之,若据是名之言者,譬喻信解皆云是名半车等,岂独三草二木耶?今述其同,不可云出也。

药草则二乘不无者,在昔在今俱皆有故,在昔但是于权药草,在今则成显实药草之王,故疏云通皆用等。

一、不知同者,他云不知理同,即是不知一地一雨所润也。

二、不知异者。他云不知教异,即是不知草木各有差别。而迦叶能知理同教异,乃名奇特,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故举云雨草木述成,迦叶领解也。

是瑞非瑞者,在昔但成凡草,在今并成药王。

生无生慧者,此亦一往,且置别教,从于两教二乘难开者说。

领述边说者,从迦叶领如来述,俱名药草。

草木兼昔者,在昔唯权,在今专实,故云通皆有用。

疏:有漏诸善者,小草能治四趣之恶故也。

言通意别者,药草之名,通于三草二木,故云言通。题云唯在四大弟子,名为药草,故云意别。

言别意通者,别指无漏为最等,名为药草故;意通者,通七方便,俱名药故。此二对用,消今品并得,但是互说耳。疏云:蔚,于句反,亦增盛貌也。

以昔助今者,昔结大乘,冥薰不失,得我今显。

观心至利益者。玄文云:观于我我所,如云如幻,即是地上清凉益;信敬惭愧,诸善心生,于空假中,意而有勇,即是因益;念念与即空相应,是中上草小树等益;念念与即假相应,是大树益;念念与即中相应,是最实事益也。

四药治见者,只是四教各治见惑耳。

亦斥古人至遍者。若从迦叶领解为言,古人亦不知十三偈具领齐探始末,况复今从佛述成边,通述七方便,俱皆入实。若依古判,则成不遍。

权中小分者,七方便俱属于权,但述二乘故成小分。二他者,既云教作,即是探中二他也。

天性犹通者,通于正因也,故云天性结缘别也。

破无小者,只是卷初引论云上慢之人,谓无二乘,文是今文,具明权实,不可偏存。

前释尚总者,前双述下文中,但云权实,故名为总;今对四教,是故名别。

则知一摄一切者,谓迦叶等当分,既入初住,则迦叶一身摄进退等法尽,故云也。

令知如向所列者,应云如上文列横竖等是。

及具有边者,只是界界互具耳。

或同或别者,谓五乘七善之人,或与迦叶同自领,或有不及迦叶及以过者,自能遍领,名为别也。

同以一地至冠之者。将一地一雨而观于进退等,明无差也。

地譬赖耶者,涉法师云:大地能生,喻阿赖耶识,能生五乘善根种子。今家通以五阴喻常住理,彼论八识从迷而立,若偏取第八识,则不当也。

对于一实者,在昔则名为差,相对意也;在今唯是无差,绝待意也。生公曰:云为法身,法身周密弥满也。注经以云譬应身,应身则殊形并现,顺机不偏,此则弥布遍覆之义。

何通俗哉者,叹注家得旨也。亦如净名虽为白衣居士,道理胜于出家之人。

疏云:如龙等者,华严经云:种种云电及雷雨,龙王自在悉能作,而身不动无分别,无分别即心不动。

初是因缘释者,文中无四悉语,虽无其语,既云权实,则是感应道交,故云因缘也。凡诸文中,若无四悉之言,但点感应之名,则四悉义足。

横竖例知者,应于亦横亦竖及进退句上,为三谛义。谓即空故,亦横亦竖及以进退,差即无差;即假故,横竖等宛然无差;即差故,即中故,非亦横非亦竖等,皆非差非不差也。

能知如来功德者,能知如来随宜说法等,即是功德也。疏法王亦尔下,合夫人王文也。众恶已尽,合外无所畏也。发言诚谛,合内不二言也。

经:如来是诸法之王者,说权实法,自在无碍,同夫统御王之义也。一、法体虚,通名自在;二、化用无边,名自在也。

疏:由二教显二智者,谓由如来二教显佛二智,亦是众生二智。又由如来证得二智,能为众生说二教也。

欲知智在说者,说教既遍,彼智必无偏矣。

横竖无遗者,若于如来,非但横竖无遗,亦非横非竖也。

始终一者,施人天教为始,悉令同至智地为终也。

共显不二者,权即实故,实即权故,故不二也。

此从境说者,从境发智说。

大事大乘者,事属因果所显,乘属所乘实相,实相即地也。

疏:此举智释教者。由前教故有智,亦由智故了教,故得互相显也。

而同照之者,应知照有通别,通则通照七方便人,别但照二乘及以菩萨,同入一实,虽分二别,佛意恒通。

能有所趣者,权皆趣于实故。

关中唯远者,善不受报,阙于当分,增长各有归趣也。

疏:念处道品等者。等取十二因缘,以开念处;出十二因缘,为支佛观境故。

福德庄严者,未破无明,所有智慧,俱属福德。由开境得庄严名,自法华前,终无此事。

一者善体者,一毫之善,无非法界,与无上菩提等,故云善体。

二、从本期者,发大心时,期极果故。

还通二途者,还通顺机、从体二也。

体性俱存者,开化城入宝所已,化城体性即宝所体性,故云终途。始詑于初步即至化城,是宝所之三百,故云俱存。

取意实释者,只是于权文中取意,从于实智以释也。

疏:四到、三道,人、天所执;六蔽,六度菩萨所执;四住,二乘所执;五住,是通、别所执。故云各对诸乘。又四到是声闻所执;三道对缘觉观因缘,因缘束成苦、业、烦恼;六蔽对六度菩萨;四住通菩萨;五住别、圆。此约于理起计,名细;于事生十恶,名粗。故云所执不等。于二释中,初释为正,后释亦通。

疏:此智照此药者,须约四教。四教四门,互为彼此。若当分自照他境,不照他境,名不照彼等。

应非但照一切而已者,只于一时遍照一切,亦未名为究竟。须于一药即见一切药,方名一切。谓睹一见心,即识一切见心,悉皆具足,方名一切也。

真法本无下,合上权实差无差等。真法本无差,由心有数,无差即差。

全心是法下,即非差非无差句也。

复宗者,问:何故不叹迦叶探领耶?答:若叹齐教,即是叹探领,以法同故,故不别叹耳。

如后所开者,应云如今所开,以望于前,云如后耳。

疏云:若究竟其根荣者,地生其根,雨资其荣。

义兼众生心地者,谓非但佛心地为能生,众生心地亦是能生,故云也。

习因报果者,今家以山川等譬五阴报果,古人以山川等譬习因,故云不同。

二种世间假实者,五阴是实,众生是假。又阴是假,一一阴皆由四大和合而成,成已方名实法。亦如山川溪谷,为三千大千世界所成,故得互论假实也。

○㶚,水名,在京兆。

○浐,水名,在京兆。

○滴,水名,在京兆。

○澧音丰,在西京感阳县,今文正是丰字。若,卢启反,水名,在武陵。

○涝,力刀反,水名,在京兆。

○潏,水名,在京兆。

习因开为缘了者,以五乘俱譬习因也,则以人天为缘因,二乘等为了因,全阴是五乘习因增长,如草木坚性与地坚性更无有异,故云不离。

阴习者,合前阴入、习因、法性三法也。

疏云:如善法者,有通有别:通则七方便皆名善法,别则别在三乘。

从发大心者,三藏菩萨四弘六度为先,名发大心,得名上草;未断惑故,不能治惑,未名为药。

若从修习者,辩七善与七方便小异。从修习及以当体,名七善;从进趣功能,名七方便。

质大者,譬一实之应;质微,喻赴偏小之机。实应无外,云密;偏小近应,人法不融,故言疏。

凡云三密等者,便破他人。约自受用,报论三密。化他圆境云:先明形益,遍示法身,如大云起,谓佛身密。生法师云:法身弥伦,慈荫若云。下经亦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大音声,举佛口密,以合云声,云声则雷也。破如记(云云)。

以心所当之者,用通大地中定慧二心所当之也。然阙天乘,即以欲界求定慧对之。

略述诸论者,且如成论空宗经部所明,习因习果,若在前世,通名报因,能牵来果,以报因之名,名为报因,所牵之报,名为果报,谓后受五道身,方名报果。此乃三义在前世,一义在今。若毗昙数论有宗所明,习多欲为习因,堪感于报因为报因,后受鸽雀身是报果,于果报身中多欲是习果,习果酬过去习因,报果酬过去报因。今家前后,多用成论,此中文意,同于毗昙。

华果敷实者,此依毗昙、法华经。前既未敷实,名习因、报因;后乃闻经,即名习果、报果。如证初住为报果,中道遮照为习果。又因习得果,名为习果;酬往报因,名为报果。又从二住去,位位皆具因果(云云)。

疏:虽一地者,牒前差别也。虽皆一地所生,而生不自知,皆依于地,故云虽也。又应云虽一雨所润,以冠二句。又虽言通昔,故云虽也。

名有通别者,别则初住已上至等觉,皆名道中,住前为道前。又等觉为道中,妙觉证后为道后,等觉已前至薄地为道前也。

然皆能生者,若初住已上能自生,复能令他生也。

非谓五乘至如者,只是理同,未是证得,故云也。

终无定五者,终无定住,五乘不进至极也。

须名四味者,对于华严,通名四味;据熟二乘,但用三味耳。

应以差别对润同者,谓能润云雨,喻无差别;所润所生,即差别也。

疏:合云有声者,即是上文雷声远震也。

疏三十子别禀声益者,通彼人天,今从别说,故云也。疏云合上世界者,亦只是山川等和合成于世界耳。

经而唱是言者,以号令天下,知是佛出世,异九十六师也。谓佛初生,已发斯唱。故大经云:佛于林微尼园生,生已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最尊最上。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所成,随顺世间法故,示为婴儿。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由,如世尚亩,能生百谷。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永断老死,是最后身,如日西没。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如夜无明。东行七步,示为众生而作导首,如东为诸方首,喻佛为天人尊也。四维七步,示现断灭种种烦恼,四魔种性,成于如来应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物之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火,令诸彼众生,受安隐乐。

本业至四谛者,与此经对四弘同也。谓未度苦海者,愿令度之;众生为集业烦恼缚,今愿令解之;未安道谛者,令安道谛;未住灭者,令住灭谛。灭前二则是大悲愿,后两即是大慈愿。大悲谓拔苦果及断苦因,大慈谓与乐因及与乐果。

经:今世、后世者。今世谓漏尽明,后世谓天眼明,兼得过去宿命明,通达不谬,故云如实知之。

经我是一切智者,谓一空,一切空谓一切智知;一假,一切假谓道种智知;一中,一切中谓一切种智知,故云一切知也。

疏云:三业共智慧行者,大集经云:身、口、意业,从智慧生,一切所作,无不随智。所得身形,殊胜微妙,离诸身过,拥护正法,有大神力、无所畏力。以是力故,于诸佛土,普示其身,放大光明,照无量界。众生遇者,离烦恼热,受大快乐。是名身业随智慧行。今经云开道者。

○远离六十四种恶口之业,谓粗语、妄语等,经中具列。

○凡有所说,说实说真,说利众生,说随众生,心实不说,众乐闻说,令众生永离烦恼,是名口业随智慧行。今经云说道者。

○能知一切众生心,又知一切众魔及声闻、缘觉心、缘处,了一切法,通达无碍,是名意业随智慧行。今经云:知道者。

经云:知道者者,道通邪正,善恶在心曰知也。开邪正路门,开示通塞为说也。

经:尔时无数者,四味众生皆来入实也。

疏云:如上说者,文中虽总举十法界,正是合上七方便人各有五阴,是故记云四趣无增长义。

通三、四味者,若取华严,则为四味;置于华严,但成三味。

如说般若者,大品云:如来放光照诸地狱,入大地狱时,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知他心,三者、说法。以神通力,令火灭汤冷;知他心,以慈、悲、喜、舍随意说法。是诸众生,于菩萨所生清净心,从地狱出而得解脱,渐以三乘之法得尽苦际。

说方等经者,方等陀罗尼经第一卷云:尔时婆薮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诸罪人辈,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尔时文殊语舍利弗:此诸罪人,佛未出时,造不善行,经历地狱,因于华聚放大光明,承光从于阿鼻狱出,听方等经而得解脱。

且指地前者,将地前唯住前也。别地前亦名生身菩萨,定无一生得入净满世界,以其地前动经恒沙劫修行,方得入地故尔。

且指三藏菩萨者,亦应云:通菩萨乘出,不知衍门无生之法,及不能留惑润生出假之苦;别菩萨乘出,不能广学恒沙法门,及不知中道之苦。

约义仍有者,诸经论中,八重之外,犹有如此开合之义。

疏:佛名非断非不断乘者,已断尽竟,得双非名。

疏:非凡非圣者,菩萨、佛不同凡夫及小乘贤圣也。

但是凡圣俱合者,合人、天、入二乘为一,缘觉为一,菩萨、佛为一,故云三也。

但以名狭者,若但以三乘,其名则狭,摄五乘不遍,复不可以二乘摄于人、天乘,故云不得。

正出注雨相者,今正合上第二注雨譬,上六章门是法雨之相状也,今文仍阙。提譬帖合上第三山川溪谷譬,今应合入卉木譬中,以卉木等必须有所依故也。

即行相者,谓一实行对七方便行也,又以一实教对七方便教也(云云)。

对理德之相者,三道即是理性三德之相故。

性本无名者,不一曰诸,即是性中具于缘了之名,修中具于三德之名。

思之照之者,请读者思之,行者照之,方晓修性体一,始终无二。

疏:缘生中道之行者,只是缘于性德之境,而修三因之行,亦是性德为修得缘,故云佛种从缘记,即其义也。

行即因也者,应云缘、了二行,对中道境为三因也。

开合多少者,开九为多,合三为少,三唯是一,一亦无一,复云非多非少也。

寄修以释者,性不自离,故寄修释。若不寄修,无由识性,故寄修得释于性德。

理则性德缘了者,性即无住本也,缘了即立一切法也。

事则修得三因者,性德实相,是无住本也。缘了修得三因,即立一切法也。

迷则三道者,流转即生一切法也。

悟则果中胜用者,由果满故,起一切用,即立一切法也。是则第一第三二句,并由迷中道故,即法性之无明成染缘,生一切法也。第二第四二句,并从即无明之实相净缘,生一切法也。如是四重下,结束前四句也。以染净二缘,俱由在迷实相而立。释签第七,所释虽广,大体亦不逾此。

故无明至无住者。谓无明不住,无明即真如,是为果中胜用,生一切法也。实相不住,实相即无明,是即成流转,生一切法也。又无明即实相,净缘生一切法,谓修得三因是。又实相即无明,染缘生一切法,即性德缘了是。合前四重,其义雅当也。

随缘不变者,真如随无明缘,上至等觉,俱名随染缘生一切法。又四圣名随净缘起生一切法,六法界名随染缘起生一切法也。又实相随净缘起于种种胜用,名生一切法也。对今四重者,随缘即是立一切法,不变即无住本也。此则傍消诸经论中义矣。一一合今,差则无差,无差即差也。

起住二门者,此用华严经意,成今净缘,生一切法差无差也。从三昧起,即立一切法住,正受即无住,本唯在于净,不通于染也。

染净二类者,此用十门中染净不二及因果不二门意,释此文也。

疏例一相可解者,亦应云诠行之教,诠理之教。解脱下,释出例前相也。

尚须识权者,令禀权教人,须当教权也。

对此终穷者,意令须知一切权法,悉以开入一实故也。

双结所归者,只是双结二边,归于一相一味,故云所归也。

前六科等者,明前六章并是如来果位法门故也。

今咸辩者,如来能知七方便人种相体性,当分增长及咸归趣实也。

又前乃唯约于能者,前唯在如来果法,故云唯约能也。今明如来能知,故云咸辩所知之人法也。

疏:功德即增长者,一、从被机,即当分增长;二、从化意,终令至于究竟智地也。

疏:法谓闻一音之法者,一从被机,自法华前而七方便自谓为极;二从化意,始终唯是一法,终归究竟也。

生时此种者,即指发心修行之始为生时也。

且从当体者,言且者,以一中皆三因,今从歒对,当体相对,故云且也。

事理等者,一、诸佛在事,众生在理。又初住三因,虽名一分理,显即众生在事也。又三能在佛,名果、名悟、名脱;在众生理性,名迷、名缚、名因也。

缚脱等者,等取释方便品十门中余六门也。

波是水种者,水、水重,然不得意。波字加为喻,可喻理性中无明及以法性,如对论种也。波、水为喻,喻于种类中三因之性,故不同也。

合彼性三者,合于性三,为今类中法身也。

此三从别者,修二性一,故云此三;一又具三,故云各异也。

相对离合者,若性中离三法身,亦只指苦道是法身德。若合性三为一法身,以对于修,亦只指此苦身为法身德。若类中离三,即指此苦心,夫有身者,本性清净,为法身德。不论于苦即是理,心净与果净体同,即是类义,故与翻对有异。又离谓修性各三,合谓修二性一。又只语通夫有心者之言,即是法身类种。此释甚妙。

即是理净与事净为类者,理谓众生理,事谓果佛,即是众生理性三身与果地三身为俦类也。

诸界广说者,须约十法界,对于四教,以明种类具具等。

别教唯有种类者,别人以地前从空入假,显于法身,为登地已上二身种类也。

唯不从覆者,别人却覆苦道,法身方显,圆人覆即,是故云不从也。

达分者,先用智权,达三界生死烦恼,方得三脱。

隐显并别者,别人法身显,在初地已上,地前隐;又初心法身隐,缘了显并别,如别序中已引。

取极下界者,专约底下三道以论种等。

不必一念者,此专约十界受果报已定者,而明相性体三不同,以显差即无差等。不得一念心中互具十界而辩,则指九法界为差,佛法界为无差也。

或对三谛者,二谛是差,中道无差;又次第三谛名差,圆融三谛为无差。

三慧者,作意守境,为念闻慧;厝心思惟,即思慧深入,是修慧也。

向之四说者,种、相、体、性四也。

境多少者,界外二教为多,界内二教为少,外增内减也。又十法界,传论多少增减,人天对四趣为增等,观体巧拙准此。

举事显慧者,事谓三慧境,法谓为作四谛之念,为作缘度等念,故举所取境显慧,有能取境用。

所取、能取者,能取是慧,所取是境,合二为因,闻法为缘,故云也。

且先标者,谓三慧取境,是先标文。

更须闻法者,谓虽有能念所念而成于慧,要须闻法为缘,薰修令慧成就至极,故云须缘也。

虽三而二者,谓前所取境及念体,不出于心为因,必假第三闻法为缘,故但成二。

重释因缘者,此唯缘境智,自论因缘,不对闻法也。

防自他计者,第一境属他,第二慧体属自,恐于此二起其四计,故用第三闻法为缘。前二为因,则是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而生于慧,防于计自他,故云因缘和合也。

及立更互者,亦恐于前境智互计因缘。如云:境为因,智为缘;智为因,境为缘。防此计故,故用第三闻法为缘,境智为因,二义则定不可互立。

合大开小者,合佛及三菩萨为一,开二乘、出缘觉为二。

三乘通四界者,开菩萨,出佛乘也。

离七,准释者,开五乘为七方便。生公云:众生所念不同,或施或戒,故云念何事也。思、修亦尔。

生公至诸度者,为以三乘因念檀耶?思修亦尔。生公云:以期三乘果念檀耶?以期人天报念檀耶?思修亦尔。

然六度至三乘者,意云若约六度上以明三乘三慧,则成六度通漫,不能分得三乘之别;若将三乘三慧,则能摄得六度。

准此可知者,既一解脱而立多名,虽名无量,无量唯一,故云准此。

离着入寂者,明二乘当分,自具二脱,离着即有余,入寂即入无余也。

疏既结前诸句者,结前解脱相、离相等句也。常寂灭相下,结前亦尔。

佛世尚然者,涅槃扶律明常,名为郑重等。

光宅至辨异者,未能异于二乘及以前师矣。

前叹释迦者,指如来复有无量功德文也。

疏亦是引发下根者,谓称叹迦叶横竖同照,而能遍领,智与如来更无有别,令于下根䇿发慕仰,同其悟解也。

而亦经涉五时者,述于迦叶领解之相,经涉五时竖领。

义含一切者,横领也,即是迦叶横竖进退等悉领也。

疏:佛恩普被者。佛恩普被,犹如大云靡所不覆,犹如大雨靡所不润也。

疏:靡不生成者,生即当分增长,成即至后增长也。

疏云:知遮丑者,耻小慕大,谓六度菩萨及通菩萨,慈悲益物,遮于沉空滞寂,乃以尘沙之丑。

疏述其庄严之恩者。别菩萨果体未显,先修二因。至初地时,定、慧方一分满,以严法身。今蒙开显,悉入圆常。是故述领庄严之恩。

迦叶童子者,年十二时自叙文也。

尚非自报等者,新经既云法身及自受用报并不说法,乃将遮那为他受用报,则成法身说法,何故乃云法身不说耶?又新云遮那者,只是他用报异名耳,如云释迦牟尼。

安弃丈六者,既云三身相即,何名毗卢遮那?即是其外不即丈六为报身,而偏云即遮那是报身矣,故云偏尊相海。

如空为华者,空喻法身,华喻报应也。

经云:电光晃耀者,云将降雨,晃耀电光也。

疏云:九十五种邪光者,今经应蔽三教邪光也。

经:叆叇垂布者,叆,味也;叇,重黑色也。大慈深厚,所现之力,犹如叆叇。俯就于物为垂,随形而见为布。

疏云:有心往取,实不可得者,举应持菩萨竹杖量佛以释。

经:其雨普等者,表法无偏也。遍益为普,无私称等。四方俱下者,表法遍故,从四等心益四类生也。流注无量者,表法无竭也。谓智慧无碍,辩才无滞也。率土充洽者,表机遍益也。如龙降雨,普润大千;佛降甘露雨,无机不益也。

疏:此则成上者,取能雨遍则成于上也。

疏:又成下山川者,取所被益边,则成山川譬也。

酒防意地者,只是十善五戒,俱须断酒以防意地。既防意地,则意三不起,身又开三,口更开四,则成十善。五戒通名十善,是故人乘亦具十善也。

疏:譬如文者。只是下一譬如文耳。

疏:次便举譬帖者,只是下两句,与譬帖合文是。

出世即无上士者,世界是士人所居故也。

来善者,乘中道而入三有,故名来善;息化入秘密藏,故云去善。

七善无不皆归一乘者,谓七方便无不归也。

经解脱涅槃者,此举涅槃通号,今经即三德秘藏大涅槃为解脱也。

经:如为一人者为实,施权亦不偏为一人,开权亦不偏为一人。

疏:无机为彼者,皆须约昔以明无机,今方始有。

经贵贱等者。谓三乘为贵,人天为贱;菩萨为上,二乘为下;菩萨为持戒,声闻已下为破戒;二乘依教不犯,为威仪具足;菩萨或道或俗,形服不定,为不具足;发菩萨心为正见,发二乘心为邪见。终不及约七方便人传传判也。

三、皆未称者,古三师皆未称经文耳。

无禀承者,但禀承不正,是故非之。

人见大草等者,通斥疏中三师解也。此斥意者,三师既以俱约一教地位而释,验三菩萨通皆求世尊处,且成通后,余二通前通后例然。

精进为最者,通前导后故。

通进遍入五中者,通教非但进遍入五,一一皆遍,互相入故,异三祇也。

不可二木唯在三祇者,他人不立于四教以辩菩萨,岂可二木唯属三藏菩萨耶?

岂得名为如是菩萨者?若非别念不退位,岂得如是菩萨之名?夫转法轮,皆在八相佛故。

疏:高广为胜者,别人自行竖入为高,化他用十六门横被为广。

疏:三、菩萨各作三树者。初祇为小树,二祇为中树,三祇为大树。通别依七、八、九、三十心,次第配三树也。

或不经生而成正觉者,只是成通教正觉也。

论主意未必然者,论主未必判大乘用小乘边际定持至等觉,但恐长行注解人不当耳。以唯识论但有十师长行注解,故云但恐论释义不正也。

已有彰灼明文者,自法华前,皆云菩萨发菩萨心故。

一切皆尔者,二乘两释者,执重从难,菩萨易入,故但一解,故云皆尔。

今昔之意者,昔但当位增长,今则至后增长也。

说虽地雨居后者,至今法华方云:三草二木,皆依一地一雨所生也。

长必始在者,施人天教,皆由地雨而立也。

亦应委说至之意者,为实施权,即当位增长;开权显实,化意增长。

二种云雨者,谓随分一音及果地一音,随分在因,故云诸教因果也。

即酬答也者,应契于机,故云酬答也。

五百罗汉者,共结集婆娑论也。

七菩萨者,华严经中,文殊、普贤、善、才、法、慧等四为七。

经润于人华者,用一乘教如来种智心,开于五乘七善之因华,令至一切智地之果,故云成实也。

无复二三者,谓二乘三乘。

释授记品

业似先迷者,彼意云:二乘昔日行业,似迷于实也。

心府后顺者,至今法华方顺入实。

既拂殊音者,佛昔权音,今与一实也。

今云事似先迷者,破云业即是心,如何业即云迷,心即云顺?又须责于心府后顺之言,为大通结缘之后顺,为退大之后顺耶?为至法华方名顺耶?法华即是,不应云顺。

心机本顺者,今意云:由大通结缘之后,大机本顺也。

须除通释者,先迷后顺之言,人、天、菩萨昔日通有,今明别记二乘劫国,故须除此。

疏:今经云何者,问今经何故授记耶?

疏云:答:若见有记记人者,谓计有我是能授人等。

一、破方便教者,如别序中放光记,入地狱中乃至二乘、菩萨等,如此近记;今与八相远记,故破此近也。

二、破始记者。今经中通途记者,未有劫国,浅位之人多生染着,故与二乘劫国破其染心也。

三、为显衍门者,今经是衍门之极,所入实者,分到寂光,虽有劫国,但为诱物,故云无记相。

四、为未合记者,但堪通途,未宜劫国,闻于行因等事,长远其心则息。

五、为宜闻破著者。以二乘昔日乐着授记来,至今经与其记已,着心即破,获开佛知见等益。

略同二谛者,三悉属俗,第一义属真也。

疏云:若通途记者,法师品初云: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夜叉、乾闼婆等八部、四众、三乘,如是等类,感于佛前,闻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云云)。

疏如常不轻者下。经云: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云云)。

疏:若缘因记者,如华、香、璎、珞等十种供养,并是行收,故属缘因。

或迟如声闻者,望前不与,今方与记,而复三周不同,又复劫国长远,故云迟,此释为正也。

疏云:未来者,经云:尔时所化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等即现在及未来弟子也。

疏:未得善权者,未得入假智故。

化道同者,取意以说,既与十方化道同,是前权后实,此据授补处记,十方亦非不觉也。

初、三、二句者,是后四句中初句及第三句耳。

疏:未能演说贤圣行者,应在外凡位也。

疏:柔顺菩萨者,位在内凡也。

有人救云:决定亦记者,圆镜云:今经为对二乘人不自信作佛,及小菩萨为声闻人不得成佛,亦欲破彼不了义。经云:有定性趣寂,及无性人不得作佛,故与授记。

论云:不记定性者,由是不了义说,若依今经,须与记也。

此亦不然者,今破也。若依今,须在有余土始与记,于今不可尽得也。

他计者,此是近代不了论意,云未者,不也之计人耳。然引之不足者,为引未极令极也。

非修行具者,若依论意,但是授八相记,非谓修行满足,授妙觉记也。

疏:无生现前者,皆约破无明位也。

疏:见佛性者,入初住时,三性一分开显也。

疏:见佛法者。开一切权法即实法,故云见佛法也。

疏记是记事者,即是授国净庄严等事也。

疏:决是决定者,定经若干劫,当得八相,于其国作佛,决不虚也。

疏:授记亦且用譬喻者。若无上三段,此亦应约譬以明授记,今文无譬谕也。

经:尔时,世尊说是偈已者,只是说药草喻偈已耳。

经:广宣诸佛无量大法者。此中以供佛及说法为行因,须菩提即以供佛为行因,迦旃延亦以供佛及供养舍利为行因,目连亦尔。经:悚栗者。悚谓愧悚,栗谓惊栗。前蒙总记千二百人皆当作佛,愧佛此言,而我滥与迦叶同解,已蒙佛记,莂我未论,惭而且惊,故云悚栗。又喜其决至其惧于未堪。喜惧交集,所以悚栗。

经除热得清凉者,非除烦恼为清凉,但是得记为除热也。

经常处虚空者,刘虬云:诸佛应世,所唯顺机,在天而天,乘空而空,处地而地,唯感所适,岂有定处?应知亦可表佛化意,长在第一义空也。

经渐具大道者,即以八相为大道,余文皆尔。

经云:阎浮那提金光者,阎浮,树名;那提,河名。此树生于河测,而其有金光彻水上,绝胜余金,为万国之所重,故以为名也。

释化城。喻品

应先知述化城之意,今日说于昔日,小乘涅槃是化,说化即开。

疏:神力所为者,此化城也。此喻亦从佛施设,取机得名。二乘但是禀教证入,不从二乘得名,故云神力所为也。

以大涅槃非化作者,与小涅槃辩异,以大涅槃体遍法界故,小乘涅槃是化作故。

理性即故者,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无见思可防也。

具众德故者,性中缘了具故。

疏云:权假施设者,权假故如化,施设故如城。

非宽者,思惑也。

敌急者,见惑也。亲障初果,故云见急也。

思不障果者,借使得断下八地思惑,亦不得果;要先断见,方能得果,故云思不障果。

是教道故者,此明五时次第化导引入,非谓别教教道也。

若通方义立者,未分四悉,故名通方也。

得入苏息者,证真理为生善,以第一义位在极果故。疏:生安隐想者,取小证故。

疏:生灭度想者,谓究竟故。

不证有余等者。誓扶习气而生三界,八相度人,不于生身灭惑取证,故云一脚不入。若断正使,舍报出界义同,故云一脚入。

久发心至如妻者。妻者,齐也。明所化机与菩萨昔日齐发心,故云久也。

通教以二乘为恶道者,以通菩萨至七地时,畏堕二乘地,犹如畏三恶道。

疏:用城防险者,别人所断三惑,见思最险也。

圆教非极是化者,初句非极同别,是化意别,此对小立名也。

亦可是极是化者,谓人天小善,尚是宝所之路,况二乘三百由旬而非是耶?既得是极,即是真化故也。

又亦可是极非化者,谓发足已步于修途,一善成归于真实,即是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涅槃,二惑体同,当体即是,岂可更立化城之称耶?

疏:观心不起者。一心三观,皆如幻化。故大品云:幻空,幻假,幻中。今唯在圆也。

题通意别者,譬喻题通大小,意在大车;信解之名,通于大小,别在天性付财也。

药草化城者,题别者,别在二乘中草及以二乘涅槃;意别者,别在地雨及以宝所,故云化城。

但叙城后,即向宝所者,若入城已后,则令经于二味。导师云:汝等去来之言,当于二味时也。

经如来无碍智者,地持论云:佛有三智:一、第一义清净智,谓断惑空智也;二、一切智,知有法也;三、无碍智,于上、中、下法欲,则知无有障碍。今以二智释经,知无量劫即一切智,犹若今日即无碍智。究而论之,唯用一心三智以释经也。

不可苦引此土小教者,彼时具有大小教,是不可纯用小乘法相,以消此文。

疏云弥勒即出家日得道者,弥勒成佛经云:坐龙华菩提树下,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敷师子座者,表众行休息,当成果也。雨华,表万因归实,现修因也。生座,明人能修因至果也。击鼓,表功成果遂,无向自说也。

经于无量亿岁者,若据佛法不现前,但经十劫;今云无量者,序从因以至果,经尔许时耳。

经善哉吉无上者,赞佛能善来三界,教化众生等。

经:世雄无等伦下三句,叹佛后请佛度脱。

经为分别显示者,谓云何能得无等伦,能得百福自庄严,及无上智,诸佛为分别显示。

经若我等得佛等者,若我等得佛,则能展转教化,令他得佛,故云亦然。

经头面礼佛足者,阿含经云:礼佛一拜,有五功德:一、所生端正,二、财富具足,三、得梵音声,四、人中天上常得尊贵,五、得生净土。

经:其所散华,如须弥山者。问:座高一由旬,树高十由旬,华如须弥山,华高座下,宁不碍耶?答:佛自在力,能令小容大,大小不相碍。净名尚云:须弥纳芥子。况佛神力,而不能令座高华下耶?然经但云:其所散华,如须弥山。不云高如须弥。须弥四宝所成,故华如四宝色耳。此亦是一见,终不如不思议之力也。佛本行集经云: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此诸世界,悉皆大明。幽暗之中,日月光明所不至处,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乃至诸天音乐,雨种种华香,满一由旬。华香积至,胜彼雨华,例亦应然。圆镜作此消也。

经舍深禅定者,以诸梵法尔,常在定起,于欲界身来供养佛,故云也。

疏:初、十六子,请转满教者。经云: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是东、东南二方请。转半教者,请辞云:度脱众生,开涅槃道,乃至度苦恼众生。是东、南方请云: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是七、方请。转对半明满者,请云唯愿天人尊转无上等轮等。然方等部中,虽具大小题名,皆从部主以题也。

上方请带半明满者,请云:世尊转法轮二行偈,先小,次一行大。

疏云后十六子请废半明满者,从经云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已下是。

疏云:今古节目者,谓今佛与古佛,皆先渐后顿悉同也。

经云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者,五浊增,即众生依正二报渐少。如罗云尊者语婆罗门云:今时乳味,不及佛在时水。

经云:失乐及乐想者,既无善因,必受恶果。若生鬼畜中,谓失乐犹有乐想;生地狱中,乐想俱失。

经云:住于邪见法者,明失善因也。大经云:五事没三恶道中:一、常说无善恶果报;二、杀发菩提心众生;三、喜说法师过失;四、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五、为求过而听受。

经云:无量劫习法者,摩诃衍门,始自色身,终乎种智,从因至果报也。

疏云应说三乘,如序品者,应如别序中云为求声闻人说应四谛法等。

示其相状者,三苦八苦是苦相状,八十八使九十八使是集相状,三十七品是道相状,解脱涅槃是灭相状。又华严十地品云:菩萨摩诃萨无尽慧藏,此菩萨如实知色苦,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道,受想行识亦然。引大经释,成于小也。

疏云教即劝转者,示等非不因教,但从强而对之。

疏云大论至此说者,大论为对小乘,亦明三转法轮故也。

疏云:问:初为五人者,谓转四谛,陈如先得初果,阿湿卑、摩诃男二人又闻法方乃得之,婆提、婆数二人第三方得,此谓三根也。

色无色般者,生彼界已,法尔有三根,但非闻法而成三根,如迸火星为喻也。

疏云:眼、智、明、觉者,眼总知三世,智知过去,明照未来,觉能知现在,即三明异名也。

度入彼心者,谓入彼心中,生于眼智等,即名为行也。能转名狭体宽者,四谛等法,但是如来一权智耳。

体宽者,体含十二教故,故云十二四谛,是教法轮也。

所转名宽体狭者,谓十二教是名宽,虽有十二名,亦只是一权智被机之法而已,名体狭也。

行是所诠者,若行望理,教、行俱属能也。

宽狭则异者,教体则狭,十二定故;行虽十二,若约四谛分,一谛之下皆生眼等四,则有十六,三转成四十八,故行宽也。

数同名异者,谓将示教利喜,约四谛以论三转,皆生眼智明觉,则成十二行也。示教利喜与劝等,二名虽异,而能所皆具十二,其数同也。

或三人各闻三转者,一人各闻一转,共成三也。

疏云:沙门不闻者,瑜伽论云:一者,胜道沙门,谓已证得贪、嗔、痴等,无余永尽故;二者,说道沙门,为调伏贪、嗔、痴等,宣说正法;三者,治道沙门,为调伏贪、嗔、痴等,勤行四正;四者,坏道沙门,犯尸罗,行诸恶法。婆罗门有三:一者,种姓婆罗门,生彼家,父母圆备;二者,名相婆罗门,诸世间由相等想,假名言说;三者,正行婆罗门,所作事决定究竟,已能驱摈恶不善法故。

疏云:支佛虽悟,口不能说者,为不禀教,无师徒训诲故。

七重二谛者,如玄文第三卷中,明开论四教,及以别接通,圆接通,圆接别,成七重。今文中阙五重二谛,卷归无谛,故名为合。

疏云小乘四谛至为体者,应更云别教以无量四谛为体,圆教以无作四谛为体,故云如玄文等。

疏云:十二因缘至四谛者,华严?十地品云:菩萨如实知无明苦,知无明集,知无明灭,知无明道等。又云:无明有二种:一者、缘中痴,二者、为行作因。行亦二:一者、生未来世果报,二者、与识作因。识亦二:一者、能受生,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亦二:一者、令诸趣相续,二者、与六入作因。六入亦二:一者、能缘六尘,二者、能与触作因。触亦二:一者、能触所缘,二者、能与受作因。受亦二:一者、觉憎爱,二者、与爱作因。爱亦二:一者、于可染中生贪,二者、与取作因。取亦二:一者、能增长烦恼,二者、与有作因。有亦二:一者、能于六道生,二者、与生作因。生亦二:一者、能起五阴,二者、与老作因。老亦二:一者、令诸根熟,二者、与死作因。死亦二:一者、坏五阴身,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又无明缘行者,无明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行缘识等例尔。今引大以示昔小乘观相,若开显己,与彼圆乘无二。经云:无明缘行者,过去一切烦恼,俱为智障,通称无明为行之缘,故云缘行。行缘识等准此。行谓作业,即过去所成之业也。行缘识者,识谓现在初受胎时,一念之顷,染污心识,名为识支。酬行而然,故云行缘识。识缘名色者,由识詑胎,方具五蕴。色蕴曰色,余四属心曰名。心法阴昧,而名能诠之,故通曰称名色。名色缘六入者,身、意二入,在名色支时,己分有之,但未圆满,余四全无。然因名色而有余四,及令身、意二入圆满,是则名色能为六入生及圆满二种之因,故云缘六入也。六入缘触者,六入谓六根也。由根对境发识,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谓以尘触根也。触缘受者,受谓领纳。故俱舍云:受领纳随触。既生触已,随彼所触,生苦乐等受。

受缘爱者,由乐受故起贪爱,由苦受故起舍爱,由不苦不乐受故起无明爱。

爱缘取者,谓取上所爱之尘。又婆娑云:初爱名爱,爱增长名取。

取缘有者,由取成业,能招来果,谓之为有。

有缘生者,随其结业,而于来世六道受生,生故老死。大经云:既生不可不老,既老不可不死。斯之谓也。以老死故,则忧悲等。此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也。

玄文云:十二时者,无明是过去诸结时,行是过去诸行时,识者是相续心及眷属时,眷属谓三阴也。

名色者,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但有身意,未有眼耳鼻舌。身者,肉抟是也。六入未具:一、歌罗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奢呵,如是时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则是六根都具,故言六入。从此已去,有粗细相生。若细相生,即是胎内识心,未有想受。若粗相生,即是初出胎时,未能投火触毒。如一两月小儿,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危害,投火触毒,把刃不净,是时名触。若细相生,是胎内想心,未知苦乐。若粗相生,即一两岁,已能投火触毒,而未有所知,手中有物,未辩贵贱,能分别苦乐,避危害等,能生贪爱,不起淫欲,于一切不生染着,是时名受。若细相生,即胎内受心,于一乐缘而生想着。若粗相生,即三四岁,但知贪爱,未知五欲,具上三受,是时名爱。苦细相生,即胎内行心。行心有三:初名爱,中名取,后名有。若粗相生,而八九岁,稍知欲爱,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是时为取。即十余岁,稍后长大,转能贪求,行中稍增,追求之时,起身口意,是时名有。即十余岁,身成长大,尽属百年。如现在识,在于未来,是时名生。即未来果之初,还同现在识支时节,即初诧胎一念。如现在名色、六入、触、受于未来,是时名老死。还同现在名色之时,即未来老死支,识、名色、六入等是。并未来、未来二果,还是现在识、名色、六入等转名名之。若大经明果报,一念二种十二因缘。果报即二世因缘,谓现在、未来。于父生爱,于母生嗔,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刹那十二因缘者,约一刹那心作业成就,名刹那十二因缘也。若以贪心致杀生,彼相应愚是无明,相应思是行,相应心是识。起有作业,必有名色;起有作业,必有六入。彼相应触是触,彼相应受生是受。贪即是爱,彼相应缠是取,彼身口作业是有。如此诸法生是生,此诸法变是老,此诸法坏是死。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十二因缘生灭相。即此因缘也。中论又云:为利根弟子,说十二不生不灭。了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以通教人,于前生灭十二支,一一皆以三假四句推捡,达是无生。若别教明十二因缘者,华严云:心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