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明修行方便一总结前文。

△答最初方便竟者约解论方便竟也。

▲二叙今来意此下约行论方便也圆觉经中信解真证为本起因即文殊章次则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即普贤也下十章经正同此下经文也然彼有三根初通明观行上根修证次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后道场加行下根修证斯皆被圆机也若寻今经亦有斯三何则如前七处徴心破心破见及破十八界七大性等皆了本空元如来藏及四性推捡无生若上根利智入心成观即会藏心苟或于兹未入更须此下别明止观(观音观门)等被之方入得非中根耶次后建立坛场六时行道诵持神咒等正助相兼即下根也今论即解之行不别而别即中根也然更复知前所明解未必全解行在其中今所明行未必单行解亦兼之但约旁正以分经也。

初经家总叙。

△轻安者今阿难疑消心怿似得支林功德故也喜悟藏心即喜极故流涕恨无行法即伤叹故成悲也。

▲二阿难别叹。

△方便者梵云沤和俱舍罗此云善权方便以善巧方便提携奖导出生死暗冥故云引出沉冥胡云摩尼此云如意。

△赈给者赈惠贫乏给济孤独也。

△永覆无明者无始至今汩无明海不遇如来孰由开晓。

▲初正叙。

△含育者性具十界故曰含能随缘变造十界事法故曰育。

△彰得失者已悟为得未修为失。

▲二喻显。

△天王即天子也春秋时周室衰弱诸候僭滥称王仲尼正名称周为天子王以别之也。

▲二正请修路。

△本发心路者本时发心所修之行是趣涅槃之道路。

△得陀罗尼即请一心三观故曰总持。

△入佛知见即一心三谛之理眼智开发故云知见。

经家叙意。

△未自在不达一法界妙止观而修名未自在又未入初住名未自在。

▲二举义许宣。

△二决定者三世诸佛决定须修止观二法取无上果也。

▲疏初略示经意。

△真如观者实相观也占察经中明二种观法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实相观理唯识历事从理则唯达法性更无余途从事则专照起心四运叵得亦名本末相映事理不二今经首楞严定体达九界即是佛界名事究竟然必含二种观法如今经直观三谛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唯达法性更无余途即实相观历彼三科七大四生推捡无生方显藏性即唯识观专照起心四性叵得也此二种观法皆是圆修但发轸有异分二种也今观如来藏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云真如观也然复应知止观通于大小权实若在今经即是圆顿止观仍通五即初心虽则双学未能相即名为随顺即名字止观修成法尔相即名为俱运即观而止即一止而三止全止为观即一观而三观非三而三体即一故不一而一三义宛然三一互融方成一妙止观以止止散则无法而不寂以观观昏则无昏而不朗斯止观成即是观行相似止观若眼智开发谛观一如法界独朗名真三昧即前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下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又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此分真究竟止观也。

△一切所依赖者一切诸佛皆以止观而成正觉也下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云云)。

▲初止。

△起随顺行者了法皆空起无相行顺寂灭理因心果心悉无相故向理心绝是相皆泯也如众器入于炎炉混而为一也。

△止一切境界者唯心之外更无一法可得也。

△奢摩他是止结云观者显即观之止也然止观俱以观结者盖显旁正也天台云断惑之时观慧为正止但旁助永嘉云惺惺为正寂寂为旁皆此义也。

▲二。

△观烦恼根元者欲要断除先须识知分齐一一明白方能破断如人捉贼须知贼之居处面貌等方可捉获。

初标义劝。

△因地发心者即最初行所依心即初起觉悟智也起信云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即制令此心成不生灭与果相应也。

▲二约义显非。

△普贤观者即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也既云因果皆是实相岂得以生灭为因心耶。

初举喻总彰生灭。

△疏妄心如器等即暗立比量也应云妄心是有法定是坏灭为宗因云以是因缘所作性故同喻如器世间异喻如虚空又云真心是有法定无坏灭故为宗因云非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器界空非所作故无坏灭然今云空无坏灭且约一期不随物有凋变故也如下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即非究竟不坏也。

▲初示其浊因。

△坚相为地者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

△四缠者经云二上二下即交缠也由此四大交缠故分一真成六根也。

△为觉者鼻舌身也。

△为察即意根也。

▲二喻其浊相。

△真妄等性相违背者真本清净寂无相故妄唯染污相差别故。

初劫浊。

△汝见虚空者见即妄见虚空即无明遍迷法界所成也。

△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从十岁时百年增一年增至人寿八万岁从百年减一年至人寿十岁名一增减(云云)意云虽长亦不离时分所摄。

△非劫末之劫浊者拣异三灾坏时劫浊也寻常所论见以五利为体烦恼以五钝为体众生但览见慢果报立其假名也命以连持一期色心为体催年促寿曰命劫但四浊聚在其时名劫经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今此但取妄初起时名为劫浊即业转也。

▲二见浊。

△抟聚也依六触因缘生六受境有违顺等别故一一受有苦乐等不同四大本非留碍由见闻觉知拥令留碍妄见本非六根由四大旋伏令成见闻觉知也由此交织诸相炳然见境领纳故云见浊四微形相者色香味触也。

▲三烦恼浊。

△忆识诵习者意识缘三世境也能分别识性从见闻觉知所发故云性发知见所分别相从六尘现故曰容现六尘离六尘无所忆识诵习之相故曰离尘无相离见闻觉知无能忆识诵习之性故曰离觉无性。

△六识分别三世遍缘者意识能缘三世依正之境复能执受忆过去境即独散意识缘落谢尘。

△识现在尘即明了意识随前五所取缘现量境。

△诵习未来即未形非事预思念也即独敬意缘比量境想像所取之境亦有六想扰乱真性名烦恼浊前四粗即二障烦恼也。

▲四众生浊行以迁流造作为性若以妄情所著唯惟久住世间业行变移巡环诸界故曰迁流国土。

△行者六思思即业也业具善恶不动等别去动被业牵住留但情执情业相参故云交织。

▲五命浊。

△元无异性者总报之主唯一本识故云无异六尘隔别见听爰分根尘异故识乃分离取六尘境。

△性中相知者唯一本识为体故。

△用相背者眼唯了色且不别声等故曰背也。

△命是报法者由前世业法之所感故遂有修短之殊夫受身者由命暖识三不相离也命即气息报风连持不断色心可久命不连持色心则变暖即遗体之色识即心主也。

△同异失准者同不定同用相背故异不定异性相知故。

△业系苦相者即果报相也由业系缚妄识受苦乐报也。

初劝拣妄依真。

△远契者凡圣因果悬殊故云远。

△先当择去生死根本者生灭妄心即生死本圆满湛然无生灭性即常乐本然无生之心亦非远求但了一念即是藏性三千具足咸空假中离一念外更非别有真心可得方是妙行之基也虽云择去但能体达现前一念事理相即即真修本此则体远名择也。

▲初正示用心。

△以湛旋者湛即定也旋即伏也以定旋伏虚妄动乱之法成本真性故曰伏还元觉若得此性为发觉心即可修证取常乐果。

△境界不生见闻不起者若无境牵分别自息。

△由澄诸念等者由定澄寂诸杂念虑则觉知妄识烦扰动乱动乱才息寂静妙慧自然发生故曰静慧发生。

△于中显现者于观心中现也。

▲二举喻贴释。

△一切变现者水澄则万像此鉴真证则现用自在寂而常照法尔如然然亦兼观行相似如天台智者观行位人于大苏道场了了见于灵山听众俨在日前但以出观有间故也。

△永断无明之言通分真究竟分真言永断者拣异伏惑未断也。

初标义总劝。

△先止后观法应如是者圆人虽则止观俱运不别而别则止伏观除法尔如是以止如缚贼观如杀贼故又初心学时未能相即法尔止先观后功成之后自然寂照常俱然亦随机其或昏沉多者亦通先学于观故知初学乍先乍后不妨大途但期功成相即为要耳小乘亦说止观齐修不应便是圆顿。

△无明发业者分别无明也由无明故即发诸业即十二有支中无明支也。

△爱取即贪惑也。

△六识能作者六虽通作第六正作前五助作。

△第八能受者八为总报故受善恶报也又能纳受善恶种子故初正显六根六尘为烦恼本。

△则不能知虚妄根尘者不知烦恼本即便是不知虚妄根尘也以是烦恼处故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

△云何降伏者贼处不知云何捉获。

初释名辨相。

△众生世间者众法和合中生故曰众生即假名世间。

△器界即依报国土。

△五阴即实法世间。

▲二简位方定。

△上下无位者指着上下莫非皆是四方之上下无别上下也。

△中无定方者四维也维角也维在两方相接之中间本无定位如东南维若以东方南方夺之即无维之正位可得其可定准者唯四方也。

▲三反成功。

△宛转十二者以世涉方方方皆具三世三四即成十二也以方入世世世皆具四方即四五亦成十二也亦可四三是结数意云若将三世涉于四方即方方具三世即有四个三世故云宛转十二疏三初指古释壳公资中金陵皆有义释又证真抄以方世相涉为一叠又十二中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为第二叠又一一善皆具性相体力等十如是成千二百为第三叠又码瑙以两始一圆释之三明今意今云六根取境有千二百者(六根取境不离三世四方一念之心三世具足)一念既不过三世三世之境不离四方由是方世相涉任运世数有千二百以为取境功能之极数也今疏祇将算法之喻为能表法尔取境之数成千二百是所表也何故祇三变止千二百耶以约三世论变故也以轮回之法不出三世以世涉方既成十二即第一叠约圆数变第二世法尔成百二十第三一变自然成千二百国清慧光大师以世涉方成十二次约每方三世各具九世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三世既各具九即每方三九成二十七世加本每三即每方各具三十世四方成一百二十次每方三十世中一一各具九世成二百七十世加本三十每方即有三百四方成一千二百一十百千出律历志(云云)。

△当为百千者现未也。

▲三显异同彼约持经功德是圆教相似位人因经之力有胜根用未发真故犹名肉眼虽称肉眼有天眼用故见大千内外彼有二释一约三业安乐行有十善一善具十即成百善每善具十如是即成一千又兼化他即有二千约如来室衣座各二千即成六千二约一心具十法界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六根即有六百约定慧庄严即千二百根根皆悉由定慧二严故各千二百也有优劣者显其能盈能缩能盈故千二不为多能缩故八百不为少盈缩自在不可数局也今明凡夫取境虚妄功用故名功德然迷成世间用悟成出世用迷悟染净虽殊皆本具故也二约优劣别示初眼根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约疏注成图子令人易晓。

每方二百全每维二五十见不见以图子照之左右旁观三分之二合云三分之二半以左右各见二百五十故盖经文略举全数故也。

▲二耳。

△动若迩遥者耳取动境似有近远其实无远近境使之然。

▲三鼻。

△阙中交者出时不能入入时不能出故阙一分。

▲五身。

△合有违顺离但舍受故曰离一合双。

▲六意。

△默容者但北度生解也下云意如幽室见遍缘十方三世世出世法故曰容容即含摄也。

△三性者偏计依他圆成实也或小三性亦通。

三令简圆根修证初总劝详择。

△反穷流根者穷到欲流之根本即三谛妙理是流之根或即真流义通浅深根即唯究竟也。

△六受用根者受领六尘造作善恶之业也。

△谁合者须境与根合方觉知也鼻舌身三并合中知眼耳意三是离知也。

△深即意根造业最深。

△浅即前五眼鼻身为不圆通据下文殊料简唯耳根为圆通也。

▲二别示功能。

△织妄业流者空见相织结成根尘造虚妄业也。

△日劫相倍者圆根一日修习胜不圆根一劫也。

▲三许为发明。

△六湛圆明者约本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

△发明者随汝所欲之根我即为汝开发明示令汝轨则修之取上果也。

▲四须简所以。

△一一修行皆得圆满者妙智修之无不获证何须简择下云顺逆皆方便。

△自在慧者实相智也此智照法无不真实不为物拒故云自在初申请阿难意问六根若实一体不合更有六根之异若六体别云何入一余皆解脱一况显未亡法执。

△须陀洹此云逆流即初果断八十八使见惑也。

△见所断者见道门中所断也。

△修所断者修道门中所断俱生惑也。

△何况下正况自乘根中修惑尚在况此根中根本无明分齐数量耶。

△生住异灭即微细惑不达一法界性谓六谓一即微细法执初破一。

△履行也。

△奚何也。

▲三结。

△非一终六者亡一存六也。

△非六终一者亡六存一也一六俱亡方为至说以圆常性中本非一六故曰终不汝根元一元六或可意云不应言非是一终是六亦不可云非是六终是一。

一释成。

△非一非六者约名约体俱非一六一以对六而称六亦待一而立一六相形名言罔息体则不当是一是六而亦能一能六寂照同时拟议叵及。

△执一者闻说解六根结又执六根是一体性。

△四流一见二欲三有四无明。

△虽得六销疏中三解初六根虽亡一体实有次境空故六销根有故存一三惑亡故六销执理故犹一初眼。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者妄见初起明暗未形斯约惑性冥具说也向下见精映色方彰明暗之相也。

△粘者和合执着之义由妄执故动觉湛性发成妄见也。

△见精即第八见分最细故曰精。

△色即第八相分由能见故境界妄现由相织故结成六根。

△觉明相杂者强觉影明也。

△清净四大者染中说净也能照境发觉有增上胜力非同染碍粗相故曰清净。

△眼体者眼谓胜义体即浮尘即胜义所依之体也。

△浮根奔色者即胜义在浮尘中流趣奔色也。

△舌根恬变即动静也。

△身根疏二具八法者能造地水火风所造色香味触然根根皆具八法也。

△意根疏以六根等四句是作比量成立意根亦是色法也以经文云根元且为清净四大故应云意根是有法定色摄故宗因云以是六根中随一摄故诸所摄根皆色法故同喻如前五根前五二具八法是色法故意根亦具八法亦应是色。

然此下总结示初结由迷发现。

△有明明觉者本有真明之明觉非满慈所执之明觉也既执所明性明即隐故云失彼精了下云所立照性亡或可有明指真明觉属妄谓本有性明故妄执影明妄觉也六根皆有照用故云发光。

三正示入一之门。

△随拔一根者但于六根之中随除一根系着达见性海余皆一时解脱不循尘境即脱粘也反照心性不起妄用故云内伏伏归真元。

△发本明曜者既能反照不已即破无明三谛开发智光自显也。

△曜性发明者理智俱发也。

△一脱圆消者一根见性诸根遍旋也。

初略标示。

△不由等者不逐缘生不由境起即本性知见也疏意云不是因前尘所起妄知见也。

△明不循根者明显发也此本性知见不从六根显发但是寄六根而显发又明者性明也此性觉真明寄根发也。

△互相为用者根根皆具六用也。

▲二约人辨用。

△四大净色者修观系缘四禅四大净色观成从肉眼处发也。

△言半头者大论云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卢头色界四大造色半头清净佛天眼四大造色遍头清净是为差别头分也(云云)。

△见障内外者障内障外所有细色无不见也。

△为目连所降者佛欲上天此龙吐黑云暗雾隐翳三光以身绕须弥七匝尾挑海水头枕山顶目连化龙绕十四匝尾出海外头枕梵宫龙瞋雨金刚沙被目连变为轻软宝华又被化细身入龙身内从眼出从耳入等钻啮其身于是降伏。

△天堂来者因张骞寻河源至昆仑山见仙灵所居谓是天宫便谓此河从斯山出故翻天堂来。

△无热恼池者阿耨达池也此池在南瞻部洲从中向北有九黑山次有大雪山次有香醉山于雪山北香山南有此池广五十由旬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于四面各出大河东名殑伽河绕池一匝流入东海南信渡河西缚刍河北徙多河各流入海。

△既为风质者主空之神如风之无形也亦可风字笔误应云空质。

△随其所主者所主空既无碍能主之神亦无相也。

△久灭意根者已断见思不起三界惑染故。

△圆明了知者圆明之性周遍了知一切境界不假缘虑故曰不因心念。

△修意不同者大乘作求功德想小乘作止息想。

△盖染分者留净分不断要持种也。

△修得即那律迦叶牛呞余悉业报若约实说三人俱是发真。

▲二就法融体。

△内莹发光者自性用显也。

△如是浮尘者指有情世间也器界即无情世间。

△变化相者情无情类皆可变坏也念除即觉故曰应念化成也。

疏斥谬解。

△无情不能起行者此不了万法唯心一切唯识依正平等同是一念念即全真岂有不成之理若谓不成何异待华结果。

▲三举事例显。

△若令急合等者虽急合其眼若以手摸一一了知是头是足等故知不可云见在眼也或约二人谓一人急合却眼并不见他人头在何许足在那边以手扪摸一一了知故云头足一辩一辨者一一明辨也。

▲四指妄结真。

△缘见因明者缘生之见须因明有不假明境为缘自性所发之见故曰不明自发。

初举果常住。

△常住不坏者简权宗也彼说大圆镜智菩提皆是有为四智心品所成不能即理今皆常住岂同彼耶。

△离倒圆成者远离遍计依他之倒执即是圆成实性也。

▲三进退成疑。

△循环者进退推寻似环之不绝然终不见常心可得。

▲四结难求示。

△蒙吝者蒙暗也吝鄙也易曰困蒙吝。

二问答所以中。

△斥成矫乱者问声问闻但随言答并不决定不体声自有无闻性元无起灭故被斥成矫乱也。

初破其执断。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者分别有声无声自是境之有无非是闻性有有无也。

△谁知无者者闻性若逐声境将何为知知无闻性耶若有知性知无声境验知闻性不曾断灭结斥垂劝。

△声闻无辨者于声于声不能甄别谁生灭不生灭也。

一引睡人中睡人应无闻性者今举睡人以验闻性不灭若作喻说须是睡人全无性可得也今显人自或睡或窹闻性不尝断灭睡尚不曾暂无岂可寤时却有断灭耶。

▲二例死者。

△命光者命存则六根发照命谢则诸根闭塞又命在则息风恒起命谢即息不连持故曰命光。

▲三结斥迷倒。

△不循所常者不顺所有常住妙性也。

三结劝中。

△常光者本性智明显也。

△法眼者照十界法皆实相也。

△障翳般若者智明不显全明作暗也(此下入第五经)。

初述己犹迷生之与死不离无明故曰俱灭俱生。

△隔日疟者已除我执如好日未除法执似发曰。

△全界无明者通指五住惑也即根本枝末总含故曰全界。

△二障见思者烦恼障为界内见思亦名通惑所知即界外见思此根本无明亦名别惑也。

△名破烦恼障者分破也尚有八十一品思惑。

▲二请示结解。

△免轮回者二死轮回也。

△三有者细分二十五有然有界内界外三有若秪断界内与小不殊。

初世尊摩顶。

△将来眼者眼能照了喻智能达俗证真。

△手喻智顶喻理智会理时无明即明诸妄咸泯又顶喻无明欲破无明根结必须智照也。

▲二诸佛放光。

△六种震动者表破六根也即动踊震起吼击摇飏不安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