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沙门 怀远 录
破六入二初翻名释义。
△境入处者六根不能亡缘返照为境所入从此引心起惑造业轮回罔极涅槃云六入空聚夜间当有六大恶贼来也金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所止故知六根是过患本然若了达亦是解脱之元故下云知见无见此则涅槃。
▲初总徴。
△复次者次前五阴以别徴也。
△本如来藏等者本即拣非始有如来即性德理智前云无始菩提涅槃是也藏者含藏极果理智及一切法故曰藏也。
△妙即三德难思真即拣非伪妄。
△如以不动为功。
△性乃无改彰德也。
初举喻显妄。
△即彼目睛者即借前瞪目见华喻也经文欲具合云即彼目睛瞪发劳者见空中华。
△能结所结者能即无明妄见所即根境诸法。
△约喻指法者兼目与劳是喻同是菩提即指法。
△瞪发劳相者约喻结归也虽结能喻意在所喻心境也。
▲二约尘辨无。
△发见居中者发生见性居于根中也。
△明暗尚如影像者能发尚同身之影镜之像全不可得况所发耶。
▲初标无生。
△非明暗即非他生。
△非根出即非自生亦即非自他共生。
△不于空生即非无因生也下皆做此。
▲二破生处。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者下云由尘发知今若心无明暗见性岂存以自望自者根自当处有见也。
△世俗即浮尘也浮尘能生胜义也。
二破耳中初举喻显妄。
△同彼直视者此由塞耳故头中作声恰似彼直视故见空中华也余皆例知。
▲二破生处。
△有闻成性者空中若能有闻已自成听闻性不合名空也。
▲三破鼻。
△前则闻境者空生闻性在浮尘中前进嗅香回合嗅鼻。
△或可回嗅汝鼻者回犹反也意云从空出来反须嗅鼻以鼻已是所闻境故。
▲四破舌初约尘辨无。
△因甜苦淡者甜苦即动境淡即静境故云二种也。
▲五破身初举喻显妄。
△劣者喻真者以在迷时无明力强能熏真性真即随缘成诸染法故真隐妄显也。
▲二破生处。
△广其道理者违顺秪是合境今开为二境破之是广历而破尽洗疑情也。
▲六破意初举喻显妄。
△意根是第七识梵云讫梨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意者恒审思量名之曰意相宗所说但能缘内计第八见分为内我若小乘但说一切诸法皆从六识建立不说七八二识然心亦多种相宗说七识为心根是不可见法非同色法可见即胜义也若肉抟心即形如莲华上有七叶即浮尘也然今经不论色与不色尽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皆同空华无体可得即是藏性故也。
△览尘斯忆者缘览梦中所见之尘忆想不忘名忆喻生尘忘记名失忆喻灭尘疏云睡故成梦等意显睡中必有心境经文巧略也。
▲二约尘辩无。
△内缘者意根名传送识第六缘外取境七识传归赖耶故不缘外。
▲二破生处。
△将何为寐者将何为心知寐尘耶合更破寐文略也。
△灭即同无者灭境现时此心已同生尘谢也。
△令谁受灭者教谁受知此灭尘耶。
▲三结虚妄然斯且是偏破众生著有之病也须知即破即立虽或偏破而未尝不立虽或偏立而未尝不破文有出没义必常备破即是空立即是假立破相即是中三谛三观举一即具不可暂亡说者读者不可不了一经首末皆不离此也。
三破十二处初总徴梵云阿野怛那此云处谓识生族即蕴以积聚为义处以生门为义界以种族为义。
▲二随计牒破。
△一切都无者能生色根既消即所生一切色相皆泯也。
△行相如色者但以空字替却经中色空。
△观空非色者见空时无色也能生色既灭所生见即亡故曰见即消亡。
△亡即都无者色见俱无也。
△谁明空色者合且云谁明空质。
▲二破声处二随计牒破。
△在祇陀林则无有我者在祇陀林之人则不见世尊也若声往耳处彼钟鼓处应即无声如佛入城祇陀林中即无世尊也。
▲三破鼻处。
△铢者二十四铢为一两。
△不从外入与鼻合者鼻舌身三并合中知境若离外则不知也。
△粗显而破者意云烟虽未远气可远彻今约烟破义粗浅也然但腾阿难计辞自然破得有力此由阿难计其香气生于木中即破云则此香质因爇成烟意云木自烧爇成烟因何得有香气阿难云此烟便是香气岂更离烟别有香耶于是破云若鼻得闻合蒙烟气也烟若便是香气则鼻闻时其烟应须蒙合汝鼻烟且击旋未至遥远四十里内何故已闻。
▲四破舌处初举事处故。
▲一破色处。
▲初举事以徴。
△于意云何者于汝意中还如何也为复色尘为缘生得眼见为复眼根为缘生得色相耶。
△生门为义者颂曰聚生门种以徴。
△酥酪者烹乳成酪烹酪成酥炼酥为醍醐醍醐味之美者也。
▲二随计牒破。
△黑石蜜者黑板糖其坚如石含则消也。
△何成知味者凡云知味须一一了知是甜是酸等今若混而为一岂名知味预犹关也。
△必无所知者必无所了知也。
△云何名味者云何名为知味也。
▲五破身处初举事以徴。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者意问以手摩头之时则有所了知或涩或滑名之为触为复以头为能触以手为能触故云谁为能触。
△按摩之法常式皆然者遗教经中佛令比丘晨朝常式摩头劣觉内身俾令进道也劣内则削除须发省外则瓦钵坏衣令除贪以速证也。
▲二随计牒破。
△若在于手等者能触若在于手斯则手自有触头则无触手若无头以显触自不成故曰云何成触也能触在头亦然大抵一法不能成触两法能触难明推令无迹以显性常也。
△一触所生者头手共生一触也所生既一能生必合若合为一一岂成触。
▲六破意处初举事以徴。
△无记者非善恶也。
△意中所缘匪离善恶无记也此名小三性若遍计依他等名大三性。
▲二随计牒破。
△法则非尘者若则是心斯法则不是所缘尘境也。
△非心所缘者既不是法尘则非是心家所缘境也。
△为知非知者意问此离心在外之法尘为有知为无知。
△异汝非尘等者意问离心有知之法为异汝心为即汝心若异汝心又能有知即非是法尘全同他人心量也以他人异汝兼有知故若云离心有知之法即是汝心此乃心外更有心也故云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破十八界初总徴。
△各一种族者眼等六根是一种族色等六尘是一种族眼等六识是一种族又种族别者眼根眼境眼识是一种族耳根耳声耳识是一等(云云)。
▲初牒计双徴。
△如所言等者前徴心处阿难曾引为难故今云如汝所明也又阿难小乘唯明此义故。
△眼色为缘者眼为增上缘能发识故色为所缘能牵识故。
▲二随计牒破。
△识将何用者识本别了诸物今无色空有识何用。
△汝见又非等者意云不唯无境秪此能生识根自无相状虽属色摄且非青黄等可见之色是不可见色故云无所表示能生既无依何以立所生识界或可汝见若无青黄等色即同龟毛兔角毕竟无体以由尘发知故意云不但无色空故识无其用抑亦无色空故根自不可得故云无所表示也。
△汝亦识其色相迁变者今色灭而识不迁又却能了色相迁变故知识性不从色生也以不随能生灭故。
△质破者难破也又质者责问之辞。
△从变则变者色变识变也若随色变则无识界也识虽不变本非空生故不能了空犹眼与声也。
△合则中离者离别也若言根境共生此识斯中间藏须有知不知别也若许两别则知自合根不知合境故云离则两合又离则两合者若实别者即知与不知二法合成一识故云离则两合。
△开义者知与不知合中间须有离开之缝也。
△无者二物合则混为一体更无中间识位可得也。
▲二破耳声界二随计牒破。
△必无所知者若定无所故之境能知之根尚自不成况依根生识岂及有耶。
△杂色触尘者色香味触杂成浮尘相也。
△双质二根者胜义浮尘也。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者若无闻根如何显境下云因根有相故。
△又许因根有相者谓斯声境心藉闻成既许因闻以成声相声相复能生识此则闻声之时即是闻识也。
△不闻非界者若闻声时不闻识者即不可云识从声生也又若不闻识亦不闻声若不闻声即无生识之界故云不闻非界。
△谁知闻识者识既已为所闻将何为能了知知是闻识耶。
△则内外相复从何成者若有中间之识则可分有内根外境中既不存内外安立他皆效斯。
▲三破鼻根界二随计牒破。
△名身非鼻者但名身根非是鼻根。
△名触即尘者但名触尘即非是香尘。
△元触非鼻者本自属身觉触非鼻闻香也。
△伊兰即臭树。
△栴檀即香木。
△质不生香者此二物体不生香臭也。
△香不因根无有香界者须藉根缘方有香尘也下云因根有相识不知香。
△因界则非从香建立者纵许香能生识文且不能自知香境以此而知依因识界不从香有故云则非从香建立。
▲四破舌识界二随计牒破。
△谁知根者者舌既已成味境将何了知根是味耶。
△味自不生者既舌非苦等众味则知味自不生于舌也独有汝根安能生识心如羸人非杖不行或可舌性无苦等境尝味之根尚自不生况所生识故云味自不生等舌性即舌根也味自不生者尝味之根尚自不生也味自生识应不自识故云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也俱生即如物有始终俱苦俱甜等。
△变异者始生苦而后甜始生淡而后酸等。
△元无自性者既属两势自性本无也。
▲五破身识界二随计牒破。
△必无离合等者意云身若自能生识必不假离合二境为对待缘也。
△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者此二句先定有知无知异也。
△知身即触者若许触能有知则应身即是触也以身有知故知触即身亦然。
△即触非身等者既有知之身即是于触故无身也有知之触即是于身故无触也故云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将汝一因者触上有知为一因也上约有知夺破触位体不可得无生识义今更约离合破无触尘无生识理若触合身之时即全是身之体性将何为触能生识耶空无质故不能成触今若离身亦复然也。
△内无外无者根无故触无也。
▲六破意识界二随计牒破。
△所思者所思惟境也。
△发明者由所思境引发显明意根故也以由尘发知故今正破第六识兼七八破也。
△七八二识俱第六根者唯识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即第六识以七八二识为所依根故云六有二也。
△亦同名意者起信有五意识故七八二识俱得名意也。
△同意即意者能同是第六所同是七八也。
△云何意生者云何可言意根生第六耶。
△云何识意者若云所生之识同能生意有了别者又如何分那个是识那个是意耶法通六尘故须料简离合等离合即身境动静即耳舌之境生灭即通指诸尘俱是生灭之法或生灭是甜淡字笔之误也。
二重约七大会相者前已广约三科会相即性今更约七大会之故曰重也又此七大即前三科也地等五大即前十二处根大即六入识大即十八界但以为门不同宜乐有别故重说也。
△小乘法相者或可法相是指权宗。
△内外者内谓正报色身发毛爪齿皮肉筋骨名地暖气名火动转为风痰泪精血大小便利为水外即依报所有地水火风也。
△诸法自相者如火处不容水等各自立故。
△寂而不圆者不杂故寂有水处无火故不能圆遍。
△共相者生住异灭遍一切处皆有故此则圆而不寂唯有涅槃圆而且寂双拣共相自相也。
二显实教。
△体无不在者竖穷横遍故。
△物无不是者一切浮尘幻相皆藏性故大外更无一法可为形待故云当处得名。
▲初正显七大。
△摄空有等者空大即空法地水火风即有法色法尘法根大根法识大心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性也随众生等相也然以七大共摄诸法且是一往配对直须大大各具诸义方为今经大义含摄如地当体是有有即色尘亦即根也以浮尘胜义同是色故又色空等无不以识为体即是心法诸法当处灭尽即是空法随缘即相不变即性一大既尔余悉例然然此犹是约事相道理以摄末是不思议理举一全收圆融顿摄须知大大皆是不思议理圆具诸法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即是圆融三谛三谛摄法更无所少约性理造随缘事造虽论二造不思议一如此方为绝待妙大下云性真圆融皆如来藏不得此意难会深经。
▲二引证。
▲三结判然此七大性遍相遍性既具德相亦具德如水八德随风起波波亦具八良由理具方有事用故此七大虽各周遍而不混杂故云均名七大其犹一室千灯其光各遍一室互互相在而不杂乱一经文心唯在兹也。
初申难。
△中道了义者约体明教也不思议理即边而中中理本来具一切法是故法法皆不思议一色一香莫非中道故也了义者究竟之教又文字性离即是中道故曰中道了义。
▲初指意标示。
△汝先厌离等者已经法华开会即舍小向大故又前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等是厌小殷勤启请十方如来等是求大。
初立理总非。
△若彼大性等者若地性之体非是和合即不能与本等三大和也若不可和又何得言四大和合能成诸法若四大体是可和之法即同所成之法有变异也则生灭连连不能止也然须知大性非和合非不和合而和合而不和合非和非不和是双遮而和而不和是双照遮照圆融三谛一体名如来藏方是妙大方是今经正旨耳。
初破地大初举事标。
△常说极微色边际俱是邻虚异名今经以极微色边际俱为有方分微者随经所出也。
▲二立理广破。
△合色非空者意云若合色时自见合色非是合空也。
△教观俱有者立言名教修之会理名观。
△内外无凭者域中方外俱无此说也或可内教及外道教俱无斯说也。
▲三会通实理。
△汝元不知等者谓三谛之理无始本具阿难与一切众生无始本迷故云汝元不知前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等。
△性色者不是虚妄缘起之色此是性中本具妙有之色故曰性也真空性色但有二名体是一也。
△清净本然等者这故本无九界妄染故曰清净表则理具十界故曰本然此是理具非论事造故皆云性然理必融事事理不二方为一真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等者即随缘事造十界依正也然理如水具波性事如水起灭成波众生有业能感藏性随而应之也。
△疏第一义谛者中道实理也。
△即真而俗等者俗故十界俱假故云性空真色真故生佛寂然故曰性色真空寂照一体名为一心。
△显即中之真俗者非是单真单俗是不思议即中道之真俗也举真时即俗中之真言俗时即真中之俗言中时是即真俗之中故云举一即具三也。
△无所不在者时处悉有也。
△种性者三障即是三德也障为德种如波为水种水为波性。
△体德者谓此心性具诸佛之身土身土互融相即无碍如指水性本具众波故曰清净本然。
△体量者心性非内外遍虚空同诸佛等法界如一波之水体遍百川故曰周遍。
△成妙三观者若能体达依正之法性色真空是即空观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体达性空真色是即假观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色空不二是即中观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斯则三观一心非纵横并别名为妙观以此观冥三谛之理谛观一体无二无别故天台云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十界漏无漏异者如前九次第定中说。
△色法净秽者依正之色也正则十界五阴不同依则四土净秽有异也。
▲结责中。
△无知者九道众生无佛知见故曰无知。
二破火大初总标无性。
△寄于诸缘者艾镜日合方有火故又钻动本坚方有火故举事标徴。
△出火镜者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炷之也淮南子云阳燧者出火方诸也论衡曰于五月丙午日午时炼五方石圆如镜中尖洼天晴向日出火。
△地最胜者除天之外地类之中最为胜也。
△日种者甘蔗王不从胎藏中生但日炙甘蔗开割而生南山云星名从星立姓也。
▲二依理推破。
△自能者犹云独能也。
△纡犹于也。
△非缘岂有者从空无因生也。
三破水大初标无性。
△流息不定者决之则流堰之则息搅之则浊澄之则清举事标徴。
△出水珠者淮南子云方诸见月而津为水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时于北方炼五方石形如杯盂向月得津有云方诸是承灵盘也。
▲二依理推破。
△不流明水者所经之处若不流水明知此水非月降也或明洁之水也。
四破风大初标无性。
△无体者或可作体性义解谓无常性也或无则瞥尔无迹也。
▲初举事徴。
△大衣无正翻义云杂碎衣亦云合成衣然有三品九种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两长一短(同七条以七条亦两长一短故)十五条十七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条名上品衣四长一短。
△坏色不正色也或云离染等。
▲二依理推破。
△其衣飞摇者风能飞举摇动衣若有风必须离体。
△云何倒拂者既被拂之人而自出风又自受拂即应风却倒转自拂面也。
五破空大初标无性空若无色显发即无形状然空亦是色名所碍色有六种谓光影明暗极迥及空一显色下见空名迥色上见空名空一显色。
▲初举事标徴。
△田主者即王种也弈世君临仁恕为志弈世犹继世也仁恕即以心度物也。
△净志者守道居正洁白其操也谓居守正道而无邪也。
△坐估者即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也行卖曰商坐卖曰买贸者交博迁谓迁易也以有博无贩贱卖贵唯利所从故无远近也。
△农者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也肆陈也畴垄田亩稼穑者种曰稼敛曰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嫁不通飞伏异路刹利净行是贵姓如净流毗舍首陀即贱姓如浊流耕种垦植畋猎渔捕名毗舍劫盗贩卖无悲恩心名首陀捷疾即婆罗门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旃陀罗即第四姓摄也。
▲二依理推破。
△应见虚空出土入井者土从井出时应见空从土中出而入井也。
△土因空果者因除土得空故云空果。
△空何不出者既云空土一体应土出时方合见空同出也。
△医空虚实者医实空虚也。
▲三类通前义。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等者意云空既遍而非生灭地等四大亦周遍而本非生灭也若斯之言宜约观慧说之(云云)。
△无方大用者无缘慈悲随十界缘作冥显两益乃至春生夏长冬寒秋落等皆大用也亦可立量类通云地水火风是有法定皆是大故为宗因云性周遍故同喻如空大性空大既周遍即如来藏当知四大亦周遍圆融即如来藏下根识效此。
▲三正会通今理。
△性觉真空者即俗之真也以对真空故改性空为性觉也以觉为俗觉有照义故也。
六破根大疏二初辩异立名。
△大教始有空名者大乘中说五轮即地水火风空也空性周遍时处悉有故名大。
△根境识有周遍义者圆觉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等又光明亦有六大皆不彰灼唯此七大最显明也初标无性。
△见觉无知者略牒也合云见闻觉知无见闻觉知由色空境而显发也或可单牒见之一根意云见性本无见性可得也觉知皆性也。
△或同非同者与下句互出也。
▲二依理推破。
△必一明者定与明境一体也。
△本无边畔者若空与见各自分限则可云不一今既不可以分故非不一也。
△见觉空顽者略举空境也见自觉知空自顽钝非和合法也斥劝研详。
△生灭同异者若随境有生有灭则同若不同境之生灭则异也。
七破识大初标无性。
△六种根尘妄出者意云识无根源由根境假和合故有识生也若无根尘即无有识前文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二依理推破。
△相见相待者根境互相形待而有也下云由尘发知等。
△非相非见者不藉根境也。
△非相灭缘者无四境即灭所缘境也。
△欲何分别者能生空既顽暗所生之识必无了知或可既无根境纵发得识了别何耶。
△有非同物者或可若有岂非同物象耶。
△可状成有等者空若可相状者显有形状也若言其无又成类灭。
△了别见闻等者或可即指此见闻觉知有照了之义故曰了别见闻等也。
三承前开示获悟初略叙除疑。
△微妙开示者盖蒙如来约心见二门广破疑情又以三科七大会相即性于是豁然顿悟常心获破无明入初住位或在信解行位等身心荡然疑情毕遣无明若除即获色心无碍故曰荡然。
▲初悟心广大。
△各各自知者始觉智起故曰自知。
△心遍十方即所觉之理常住真心也十方者通该十界自他一体也。
▲二了物咸真。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者总该三种世间无不咸是真觉故云皆即菩提此了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经云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举一心时亦三千具足举一色时亦三千具足依正平等彼此互收三千界成咸称常乐岂更分乎情器之异哉。
▲三反顾遗身。
△若存若亡似有还无也观身即假如尘若沤观身即空似尘亡沤灭非空非假中道一心如空如海斯则以三观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四妙获元心可见偈文。
疏初释叹佛。
△诸度所显者六度万行所显故即报身是智也法身是理理智相冥能起无方大用名曰应身即不动道场应十方刹故以不动配应身也。
△厌求者厌离烦恼忻乐菩提也若厌求心胜即睹胜应厌求心劣即见劣应若以中道感应所见无非尊特。
△通上下者谓妙湛尊妙总持尊妙不动尊也。
▲二释叹法。
△言叹行者拣教理也首楞严妙定正是行也义如释题中说。
▲三重结示。
△理果者三身显出并是果法别取法身对理法也能诠此三即教法也然下句亦含教理何者以行从理以立名教从理而受称斯三具足能克上句三身之果也。
△世希有者教行理三皆希有也教圆理实行顿故。
▲二述益上句破惑下句显理无始无明初获破断下云一切妄想灭尽无余然无明即明无别有断达九界事即佛界理故无僧祇可历也疏三初解初句。
△妄认四大等圆觉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三商较悟道。
△两教二乘等者天台四教中义也两教即藏通两教声闻缘觉也禀权菩萨即别教独菩萨法或兼藏通菩萨。
△圆教未发信者即五品初名字位未入十信之人也然两教二乘已断通惑钝根按位入者犹居相似若稍利者得闻今教升进入者必破无明。
初陈愿。
△三法周备者悲智愿也菩提心以此为体也。
△先陈已发者善财历诸善知识所皆云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知云何修菩萨行等。
▲二述意。
△深心者二利俱运悲智等修故曰深心又全性成修曰深心也。
△奉尘刹者遵奉承事尘刹如来说法利生也。
▲二重请证明五浊之界烦恼煎熬众苦逼迫菩萨洪慈誓欲度脱今出披阅见菩萨心为我如此若无惭荷不能策己增修诚过顽石经云诸大菩萨见众生作恶业时身毛孔中悉皆流血当知圣恩诚为难报乞除惑速成。
△审除者即观智觉察也希佛加被令我增明观智断余细惑也。
△十义者一是处非处力二业三定四根五欲六性七至处道力八宿命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自乘修惑者小乘八十一品俱生惑也所知即无明也或可阿难今经开悟已破一品无明今更愿速除余品细惑也。
△八相者一入胎二出胎三住王宫四逾城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然有大小大即一相具八相也轮者七宝之一也能镇已伏能摧未伏也(此下入第四经)。
科执相难性者满慈因如来为阿难广说三科五蕴七大诸法皆即菩提生灭去来元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于是遂执世间染碍之相以难性中无碍融通义也然此疑起由不能了妄元空见法实有故生疑也若了性具随缘有起起处全真故得事理无碍寂照常俱岂被相之为碍耶疑有二种如下明之。
▲初展礼申叹。
△善为众生等者佛具三智五眼普鉴十界根机一一开导令得佛慧者盖由善巧也。
△不空不有等者谓非寂非照而寂而照是中道第一义谛谛即谛理也。
▲二引喻述迷。
△微妙音者所诠第一义微妙难思音即教也又音声性空即是解脱非离音声别有第一义也。
△百步聆蚊蚋者斯反用庄子义也彼说黄帝时有三臣一名离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