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起普眼菩萨章。自下广明行相有九章。经初四乃通明观行上根修证。令普眼一章乃开示观门同佛也。

言普眼者。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幽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此章依文殊文解。及普贤之行。入二空观。并仿修法界观。然则科谓之通明观行者。通指三根之人。别明观行者。上中下三根。各各不同。根有上中下不同。机即是顿机也。然疏中。谓此诸章前前不假后后。后后必蹑前前也。

四明聪讲师曰。盖闻。菩提之为极。神妙寂通。圆智湛然。道绝形识之封。理毕生灭之境。众生无始之病。起自四大五蕴六根。喻如人之两足。有足则能行。无足则不能动。是以圣人有以见动足以丧志。举足以失方。于是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普眼观众生动而未静。欲息空花之病足。广谈如幻之法门。故有此章之来意也。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

如何思惟。方为正念。

云何住持。

如何住持。方得无失。

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亦同法华。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修何方便。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正思惟。

般若经。以不堕无为为正方便。以断妄想为正思惟。今曰无正方便者。是堕于无为也。无正思惟者。是不断妄想也。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前章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众生未悟故。普眼请佛。假说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请问之内。先标请修行渐次者。良由前章普贤所问幽微深远。世尊之答又称理而告。先使消除心病。然后万行齐修。又恐前问世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亦无渐次。便谓但知之则已。何必更修。今普眼欲使教门圆足。故此请问。思惟即思慧。住持即修慧。伫听等即闻慧。此乃从凡入圣。反妄归真。必假三慧。故楞严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今问云。于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意云。必由方便等得入。故疏云反显请也。此指文殊章及普贤章开解行之人。此三昧。即普贤章离幻法门。迷则不悟。闷则不入。若据悟入二字。深浅不同。豁然明了曰悟。修行契证曰入。所以道大开曲示始悟终入也。牒请等科。例前可解。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普眼菩萨至而白佛言者。请法式仪例如前释。大悲世尊至修行渐次者。此位菩萨。因闻幻化空花如幻三昧。虽闻未知如何思惟。虽思未知如何修行。虽修未知如何取证。故特启问如来思惟修证之法。依经本有六问。摄六归二。且存二问。经曰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立二云何。是止。是二问诸宗立说不同。唯慈室云。两番云何显是正请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摄开悟。故今列二正问。以兼修行渐次。并假设方便开悟也。云何思惟云何住持者。十六观经。韦提希夫人。请修净业。亦有二问。与此大同。彼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正受住持。名异体同。但观经云正受即三昧。非令住院之住持。此云住持。即秘密藏住。如幻三昧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今问思惟修习亦是正心行处也。佛因韦提希问。答以三种净业。即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此经思惟修习。岂越于此三业。彼云教我正受。佛答以十六妙观。观即住三昧也。经云。诸佛如来。以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今之云住持。岂离法界身。此经能证者。虽作止任灭。亦是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即与向下作止任灭。义意不迷。金刚亦云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今住即住理。二乘住真谛。菩萨住俗谛。佛住中道第一义谛。亦与诸佛住处名常寂光。寂光即三德也。岂非三德秘藏也。又经云。以大圆觉为伽蓝。安住平等性智。岂作世间伽蓝解会也。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者。未悟即是未开思修人。未入三昧正心行处人。更作方便曲巧善权。此是再三勤恳之意。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至默然而听。正方便。法华谓之秘妙方便。十六观经。有异方便。即是如来善权诱引之辞。通谓之方便。盖佛本无身无说。亦无众生。亦无成佛不成佛。一真法界实相理地。只谓众生迷真逐妄之久。不能觉悟。刚强难化。诸佛慈悲心切。假说方便。立圆觉名。圆无自性。人人本具此圆觉。即佛知佛见。法华谓之开佛知见。可谓一潮以通百浦也。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正念者。无念也。无一切念。诸幻自远。修圆觉者。应当如是。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文有四。此第一起行方便也。正念者。即文殊开解。远离诸幻者。即普贤章开行。所以前云第三普眼菩萨。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入观。乃指此文。何谓正念。即无念谓之正念。有念是魔业。无念是法印。分别魔军炽。忘机佛道隆。又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谓一切诸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即无一切境界。是知无念为正念。若考诸经。皆各有方便。且华严。以修诸行门皆无所得而为方便。金刚。以无住为方便。禅门以离念为方便。此经以正念为方便。良以。外存一法。则内起缘念。内有缘念。则外见有法。远离诸幻。即普贤章四重遣遣之文也。

四明聪讲师曰。正念者。即正心行处三昧也。诸家解说不同。多以无念为正念。今谓未然。若论本来无念。何用正之。只缘见今有念。其念虚妄不正。必须以正正之。如世人屋。屋若不邪何正之。有正之必为邪也。众生无始妄心。六尘缘影。此妄邪念。念念是病。圣人假设法药。以正哄邪。其邪必正。如来净圆觉心本无邪正。只为不守正性为邪。妄熏动正随妄转。水逐波流。假说方便为筏。以八正为船。渡难度者。其念若正。五蕴空华六根重病。任运自离。故云远离诸幻。但知离幻之方。求知幻药实用故。后具出方药。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此翻为止。即定也。圆觉疏曰。奢摩他行者。至静为行。

坚持禁戒。

一切禁戒。皆当坚持。因戒入定故也。

安处徒众。

我之徒众。皆令安处。我心无恼。可以辨道。

宴坐静室。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二观行也。文有二节。今先戒定也。奢摩他此云止。即定支。静何谓之止。盖止绝一切妄想。观诸法性空。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乃至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能除之心。此谓之止也。坚持禁戒者谓一向绝缘的不毁犯曰坚持。防禁根门。戒约身口。曰禁戒。戒则防非止恶。独标如来奢摩他行者。以简不是小乘及菩萨之定。大抵学道之人。莫不皆由三无漏学而成圣果。此文已具。谓奢摩他即定。坚持禁戒即戒。下二空观即慧。若持三归五戒。便出三途生在人天。若修定者。即超六欲。若修慧者。便出三界。如二乘人是也。古云。戒出三途。定超六欲。慧出三界。又云。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就法说。若就喻说者。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问。诸经皆言戒定慧。今经何言定戒慧耶。答有二故。一者行人若用乱心持戒。不堪入此观门。故先言定后言戒。二者此经教人。先了悟觉性。次修菩萨行。所以持戒居定之后。此属行。安处徒众者。即同见同闻同学论量佛法之众。宴者默也。静室喻圆觉。意谓。若行人欲入二空观之时。必先依倚十方诸佛之定。及十方诸佛之戒。约束禁制身口六根。然易伏猛兽。难降寸心。学道之人。初虽有悟门。而无量劫来习气种子尚在。于十二时中。当以诸佛清净之戒。守护无令犯人苗稼。然后安处。在于同学之中。心地默默。常如在静室之中。圭峰云。坐为摄身。身住则心安。心闲则境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