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注。大方广者。无量无边之广也。盖圆觉性体周遍法界。如大方之广故也。圆者。圆照具足。觉者。虚明灵照。修多罗者。按诸注疏。乃总括诸经之辞。了义经者。赞此一经。是究竟了达之义。
西蜀复庵晖禅师类解讲义曰。经题十有一字。以八义释之。一约体用。二法义。三能所。四名义。五立名。六取舍。七问难。八总收。第一体用者。于中又有从体起用。及摄用归体。谓大字一字属体。方广二字属用。此从体起用也。其次圆觉二字属体。上大方广三字属用。此摄用归体也。第二法义者。欲释诸经论。必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今经题中。圆觉二字属其法。大方广三字属其义。谓当体虚明广大常住本觉法上。有此之大义方义广义。其次经之一字属其教法。上修多罗了义五字。是叹教法胜能之义也。第三能所者。谓修多罗了义经六字。属能诠之文。大方广圆觉五字。属所诠之义。又有总别。修多啰三字属总。谓指一代时教。了义经三字属别。谓别叹此圆觉经。谓此经乃是一代时教中。诸部宣说胜谛决了究竟之义。非是宣说世俗因果不了之义。所以云。修多罗总指诸部。了义者别叹斯文也。第四名义者。又分为二。初唐。后梵。谓大方广圆觉了义经八字。即此方唐言也。修多罗三字。即西域梵语也。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觉性无边。强名为大。常则竖通三际。遍则横遍十方。方以就法为名。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持则任持自性。于生死海中而此性不曾生灭。广则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无外。博则普遍。圆以不偏得名。满足周备为义。觉以不昏得名。虚明灵照为义。此皆就唐言释名义也。其次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与契合合机合理也。经者有贯串义。有摄持义。谓贯穿诸佛所说之法。摄持一切众生之类。故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也。第五立名者。且诸经得名。或佛自立。或结集人立。或兼斯二者立。今经题目。据下贤首章中有其五名。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二名修多罗了义。三名秘密王三昧。四名如来决定境界。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以此推之。是知此经之名乃佛自立也。第六取舍者。经中虽有五名。首题唯取其二者。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指功能。乃言像之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以要标题。且存两号。遂存前二略去后三。此译人巧意也。第七问难者。又分为二。初难本题。后难别题。难本题云。修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有异。今双置题目。岂非重叠耶。答上则总指诸部。此则唯目当经。对总叹别。故非重也。次难别题中。又分为二。初难法义。后难三大。难法义云。且大方广佛华严经。彼经题目。以大方广三字为法。佛华严三字为人。今经何故却以大方广三字为义耶。答彼经对人故称法。此经对法故称义也。难三大云。华严经说三大。起信论说三大。与今经说三大。是同是别耶。答配属三大。约法则同。释义随宗则别。起信论就凡上建立三大为宗。华严经就玄上及事上建立三大为宗。(凡一字皆具十义)今经就本觉体上建立三大为宗。故不同也。所以起信约凡以为心。圆觉约佛以标名。华严不逐机宜。直显一真法界也。又起信大分约因位说。圆觉与华严大分约果位说。第八总收者。意谓。此二十八纸能诠之文。乃是吾佛大圣人。于一代时教诸部中。特为顿机之者。宣说决了究竟真实常住之义。欲使后代顺佛法修行之人。诵此能诠之文。解此所诠之理。如说修行。于一切处。决疣溃痈。挑痾去毒。遣障除疑。证自己广大灵明真实常住圆觉之体。于此体上。发起如是大义。如是方义。如是广义。从此超凡入圣。一得永常。尽未来际。自利利他。受用无尽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大方广圆觉者。此经乃穷理尽性之书。洁净精微之教。部虽属于方等教。味唯归一圆。瞿昙示因地之良规。妙德启修行之正路。故褒之以大方广。实之以修多罗。今言圆即大也曰规。觉即方也曰矩。盖圣人用此模范。众生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也。又圆是圆融。觉是觉性。真觉之性。圆融之道。如大海水澄湛圆融。楞严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圆则寂也。觉则照也。照而常寂故曰圆。寂而常照故曰觉。觉取照义。圆取寂义。照而寂。寂而照。寂照同源。故曰圆澄觉元妙。此非独取广大无边之义为圆觉。须知众生旅泊三界。生死结根。无明业识。非圆觉寂照之功幻翳空华孰能销殒。故圆觉之义。义尽于斯。修多罗者。此翻契经。契理契机。故曰契经。了义者。法华以前。圆觉之外。皆不了义。盖权实未融故也。今既闻开显。同法华之圆。并为了义。所以事理圆融。因果顿足。佛法之妙。岂复有过于此。经者径也。经由圣人心口。故得万古同遵百世不易。准佛地论解。则能贯能摄。此方儒书。则训法训常。余如常释。不复繁引。
罽宾国三藏法师佛陀多罗奉诏译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译师也。梵语佛陀多罗。此云觉救。罽宾者。即北印度也。由西域有五印度。此觉救三藏。乃是北印度罽宾人也。初于东都白马寺译此经。不载年月。译之一字。乃是度语之称。又译者易也。大抵变易以成华言。郑氏注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因是命通言语之官曰象胥。盖象胥有才智者也。又说东方官曰寄。南方官曰象胥。西方官曰狄鞮。北方官曰译。今据经多从西来。今用北方之官名者。但汉时多与北狄交通。然北方译官。兼善西方之语。佛法初自西来。乃用北方之官翻之。自此佛经咸称译也。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述疏钞科节疏主也。圭峰即终南之别山。定慧禅师。即唐宣宗追谥之号。此经前后造疏解者。有京报国寺惟悫法师。先天寺悟实禅师。荐福寺坚志禅师。北京道诠法师。今圭峰定慧禅师。皆曾备讨。各有所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他词。志可利于群俗。然圆顿经宗未见开拓。性相诸论迢然不干。故圭峰之疏俱不依也。大凡佛说一代时教。皆有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分。今经从如是我闻至平等法会。名序分。自文殊至圆觉。共一十一章经文。并是正宗分。最后贤善首章经文。属流通分。今先序分科者。科含半义。乃是包括酌量一部经文大意。故曰科也。
四明聪讲师心镜曰。沙门或云桑门。肇云。出家都名。阿含经云。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故号沙门。郊祀志云。沙门汉言息心。削发出家。绝情洗欲。而归于无为也。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梵语佛陀多罗者。唐言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一部。不载岁月。译者易也。以彼方言。易成华语也。
如是我闻。
御注曰。阿难谓。如是经教。亲从佛闻(以后依此。于正经之下注写者。并是御注)。
一时。
佛说此经之时。
婆伽婆。
藏经曰。佛之异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经首必具六种成就。若六缘不具。教法不兴。谓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今此一段文。具前四也。如是者。乃信成就。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若信则言是事如是。若不信言是事不如是。又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是知。信之一字。乃信顺之辞。如人有手取物则得。华严经曰。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人天涅槃路。我闻者。乃闻成就。我有四种。一凡夫实我。二外道神我。三菩萨假我。四佛之真我。今当假我也。闻从耳根发识。既是耳闻。今何称我。废耳之别。从我之总。故曰我也。又唯识家解如是二字。作指定之辞。谓指定下来所说之教法。阿难二十年中。为佛侍者。亲从佛闻。所以云如是玄义我亲得闻。亲光菩萨。将此六种成就。谓之经前五事。信散在闻时主处众中也。一时者。乃时成就。谓此时不定俱是师资会合听说之时也。婆伽婆者。乃主成就。此具六种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当总名婆伽婆。大抵教家有五不翻。一秘密不翻。即神咒等。二多含不翻。即罗汉须菩提等。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提树苾刍等。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等。五生善故不翻。如佛般若菩萨等。若云觉。此方人轻薄不生善故。今婆伽婆。于五不翻中。当多含故不翻也。然婆伽婆即是佛。若出其体。乃是圆觉也。
四明聪讲师曰。如是者理无不如之谓是。事无不是之谓如。亦是信顺之词。文如理是也。我闻者。阿难称我者。非人我之我。谓万法皆备于我之我。本是耳闻。盖我是耳之主宰故也。一时者。一者多之所宗谓之一。又一之所起谓之时。天上人间长短不同。天竺国不分春夏秋冬。只云三际。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为热际。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名雨际。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名寒际。今言一时者。已包四季故也。婆伽婆者。说经教主。即佛也。亦曰婆伽婆。亦曰薄伽梵。佛顶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具足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应当总号薄伽梵。诸经多称为佛。盖译师取与不同。非有他也。今定说经。定是何身所说。佛有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有二种。理体法身。用中法身。报身亦有二种。有自报他报。应身亦有二种。有胜应。有劣应。今定用中法身亦曰他报。亦曰胜应。三身一体也。亦云即生身为尊特身佛。盖释迦。来此南阎浮提八十返。亲近父母生身。五十年说法。三百会谈经。只此丈六四八之相。华严云。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吾名悉达。但大小乘机见不同。大乘住地菩萨。用业识见之。即此丈六即尊特身。即用中法身。龙女所赞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也。二乘凡夫。只用六识见。是父母生身。三十二相。说小乘法。同一座席。二见不同。但此尊特身有二种。一者示现尊特。如光明法华。圆光一寻能照无量。凡穷一相皆不可得。如应持不穷其顶。目连莫究其声。外道欲量佛身。南山斫丈六竹量之。佛头在丈六竹上。古云。斫尽南山竹。仍旧长丈六。二者现起尊特。如十莲华藏海微尘相好。又十六观经。真法身高六十万亿。眼如四大海水。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皆是现起尊特也。不思议德。岂容凡夫以有思惟心之所测度也。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佛入大定中。神通光明无穷无尽。故名曰藏。
三昧正受。
三昧者。正受中自得之妙。正受者。不受诸受。名曰正受。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乃处成就。谓佛入法性源。现无边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所以大疏云。经宗既诠实境。教主须明真身。居受用土。为诸大士说圆觉经。然此经说处。及说教之主。与别经不同。金刚经处。即是舍卫国给孤独园。说主乃是丈六化身。今此经则不然。说处即定中。乃是依真实之境。说主即法身与报身不分。乃是真身说也。神则妙用难测。通则自在无壅。大光明藏有三义故。一拣滥。二破名。三显理。何谓之拣滥。谓一代时教中。佛所说有如来藏。有自性清净藏。有法身藏。有法界藏。恐滥彼故。今谓此是大光明实性神通之藏。何谓之破名。佛恐后人不知法体本来平等。于平等中强生分别。以谓十方诸佛如来大光明藏。大包天地。光明烜赫。无所不照。无所不包。无所不摄。无所不容。有如此之名相。若作如此见解。遂作两个故。破有执心。即相无相故。无大字名相。无光字名相。无明字名相。无藏字名相也。何谓显理。此一义妄尽觉明大开眼。于一切处。圆陀陀。净裸裸。赤洒洒。头头是。物物全。尽十方世界。无不融通。如大日轮升空。天下洞明。此所谓显理。虽然如是。更须亲行一步始得话圆。所以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遍照也。三昧者梵语。此云正受。即唐梵双举。此即入定。正受者。不受诸受故曰正受。正以拣邪义。受以领纳义。若眼领纳色。耳领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以至一切时领纳。爱喜乐舍等者。此名邪受。唯是入定之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眼不领纳色。乃至身意法。以至一切时。爱喜乐舍等法。然后不妨眼炽然见色。耳炽然闻声。乃至鼻舌身意炽然等。所以贤首云。虽空空绝迹。不妨义天之星像灿然。湛湛亡言。岂碍教海之波澜浩瀚。只如上至十方诸佛。下及六道众生。皆有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且如何得入。但向十二时中。息诸妄想攀缘颠倒分别之心。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便入得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脱或不然。只知门外走。宁识在其中。
一切如来。
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光严住持。
光严者。光明庄严也。住者常住不住。持者受持无失。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一切者普该之言。如来者。其义有四。一约法身者。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二约报身者。谓过去修因。来成佛果也。三约化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四约理智。如谓本觉。来谓始觉。因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而有始觉。本始不二。故曰如来。又十方诸佛。悟此真如之理。故曰如来。六道四生。迷此真如之理。故曰如去。不得称来。今如来者。即指化身也。光严者。重重交光。照耀炳着。妙相之上。安住任持。永绝攀缘。不曾遗失。所以序云具足圆觉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佛与众生本同一性。故诸佛光严住持处。即众生净觉心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明圣同。此文明凡同。是字乃指定之辞。诸则不一之义。众生者。以色受想行识五蕴众缘和合而生。故曰众生。又云有多生死。故曰众生。清净者。离烦恼障。离所知障。垢不能染。妄不能变。故曰清净。觉是法。地是喻。此谓之法喻双举。谓一切众生。迷真失湛。徇相执名。妄见众生。然妄体元空。全是本觉。此之本觉体上。能出生一切河沙功德。喻如大地能生一切物等。问。众生分上。何不称住持耶。答。诸佛证此境故。得称住持。众生不证此境。但具佛性。故不得称住持二字。但指其分上有此清净本觉之地。所以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首楞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在禅家。谓之终日焚香。不知身是道场。在周易。谓之百姓日用而不知。在孟子。谓之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在老子。谓之不善身之所保。亦同意也。又法灯和尚云。无根兮得活。离地兮不倒。日用尚不知。更向何处讨。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既证寂灭。圣凡体同。方见本来真际。了无差等。
圆满十方。
觉性圆满。遍法界故。
不二随顺。
虽顺诸缘。觉性常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者。身即所执之妄身。心即所执之妄心。寂灭是毕竟空义。圆则不遍。满则具足。谓上文举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又举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乃是立宗。盖此经以心境空寂。凡圣平等为宗。忘情等佛观行速成为趣。恐行人不知觉性本来平等。生分别之心。以谓凡是凡。圣是圣。若如此解。何时了悟。故云有心分别。一切皆邪。无意攀缘。万途自正。又云心异则千差竞起。心乎。则法界坦然。此之执心。能作诸佛。能为众生。能作天宫。能为地狱。是知着其相。则凡圣有霄壤之隔。故不平等。若以性观之。则凡圣染净之相。而诸法当体悉皆空寂。便见圆觉本际之性。本来平等。本来无欠少。非唯无四圣之高。亦无六凡之下。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道。如瓶已满更不再添。佛佛道齐。法法平等。此之觉性在东全东。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包于天地。充塞六虚。遍满法界。六通四辟。大小精粗。无乎不在。此谓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庄子齐物篇亦云。其形若槁木。其心若死灰。忘物忌智。则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又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不二随顺者。随则不乖。顺则相应。且说有二。二是两个。不二是一个。二即是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凡夫迷圆觉之体。失圆觉之用。起惑造业。轮转大苦海中。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头出头没。无有解脱。此时被妄法之所染着。不能趣于涅槃。无量劫中。只在生死此岸。所以望于二乘涅槃。彼岸为二。其二乘之人。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希求出离。如救头然。如獐独跳。不顾后群。虽然得出生死。脱离三界。又一向灰身灭智。沈空滞寂。随解脱坑。卧涅槃城。有其三义。一者心狭劣。二者怖三界。三者缺大悲。只解如是去。不解如是来。又被空之所留。滞在空里。望凡夫生死。此虽为二。是二人大过不及。皆不处乎中道。唯吾佛大圣人。证无住处大涅槃。以大悲故。常在生死。而不住涅槃。以大智故。而不住生死。常在涅槃。在此岸不妨常在彼岸。在彼岸不妨常在此岸。此是佛之用处。谓之不二随顺。若学者说时。即于十二时中。妄想攀缘。念念无明。生死根本。不是执凡。便是执圣。不是执真。便是执妄。不是执有。便是执无。与他凡夫二乘一般。唯是一切处一切时。不着凡圣真妄有无。然后在真全真。在妄全妄。打成一片。方合得他随顺不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佛一性中。名不二境。以无著无染之法。接化众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于者依也。教家谓之境声。就境上得此于字之声。不二境者。即上文说中道随顺不二之境。诸者随类普应曰诸。净土者。乃对秽土之称。然此土有四。一法性土。法身所居。二受用土。于中又分为二。一自受用土。唯佛自见。二他受用土。唯地上菩萨见。地前小乘不见。三变化土。丈六化身所居。今经统唯二种。谓净土及秽土。佛说此经之时。地前大众。见佛化身居于娑婆世界瓦砾荆棘坑坎堆阜秽土之中。说圆觉经。地上大众。见佛他受用报身。居于琼林玉树宝殿金台净土之中。为其说圆觉经。所闻之法则一。所见之人各别。岂非吾佛于中道不二境中。随顺普应乎。注云地前大众。得佛加被。方见报身。不蒙加被即不见。又前所说凡圣一体者。此是从自受用土。入法性土。今此应诸菩萨现诸净土者。此即从法性土。现他受用土。故次文云与大菩萨等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入于神通大光明藏。至现诸净土者。神者名天心。通者名慧性。大者即法身德。光者即般若德。明者即解脱德。此之三德。会无量三谛法。归秘密藏。包一切善法曰藏。三昧翻调直定。正受者即正心行处也。三昧梵语。正受华言。今华梵双举。其实一切圣贤。皆用三昧正受。为出入之门。以无分别智。缘无相理。故曰正心行处。光严者。即了因智慧也。住持者。即缘因福德也。一切如来。皆用缘了二因。庄严本有正因。而成佛也。是诸众生者。诸之一字。不一之辞。该一法界。皆云众生。佛亦谓之无上众生。性净之理。故曰觉地。在佛曰果。在众生曰因。今将佛果对众生因地。并具圆觉妙明之性。无身心相。故曰寂灭。亦无差别相。故曰平等。经中凡言十方。即是十法界也。今言十界界界融通。入妙圆觉。故曰圆满。只一本觉真如佛性。随染净缘。故曰不二随顺。于不二境。正明现土。即秽为净。即娑婆秽为寂光净。行法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乐波罗蜜灭受想处。净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又十六观经。佛与韦提希夫人现诸净土。或有国土纯是莲华。或有国土如玻璃镜。或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岂非即此灵山。便是报国无上报事。不须坏此灵山突出寂照。恐人狐疑。不免谆复晓之(以后开列诸菩萨名位。注解详说之)。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
梵语菩提萨埵。秦人好略。略去提埵二字。只云菩萨。翻大道心成就众生。亦可云。菩提翻道。又翻觉。此十万众。皆邻真亚圣地住圣贤。或权或实。或显或晦。同入寂光。启扬圆觉。此经不入二乘之手。不列声闻缘觉众也。最后流通。却列凡夫众。须弥山王。并吉槃荼。火首金刚等。以知同在灵山。但凡圣所见有异也。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久成正觉。即龙种上尊王佛。降尊就卑佐辅牟尼。又翻妙德。又曰妙首。昔因女人而发道心。又昔为妙光菩萨。化八王子次第而成。最后第八王子乃然灯佛。彼时释迦为儒童。买五茎莲华。供养然灯。并布发掩泥。然灯与之授记曰。汝将来于五浊世为佛。号释迦牟尼。以然灯往望妙光。九代祖师。瞿昙乃玄孙也。
普贤菩萨。
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乃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菩萨也。闻灵山说法华经。法会将终方至。驾白象王入我娑婆。即法华经劝发品也。
普眼菩萨。
遍观为义。普观法界众生。皆具入圆觉性。
金刚藏菩萨。
金取铦利为义。刚则刚健。喻般若之慧。能断众惑。包覆因果善恶曰藏。
弥勒菩萨。
翻慈氏姓也。阿逸多字也。昔为国王。驾白象游城外。其象见野象。而欲性狂发。王几失命。乃惩治调象之人。象人答曰。其象本自可调。为见野象欲心发生。不然请王令调之象。至王前烧红铁弹丸曰。汝于王得罪。令吞铁丸。令象开口吞之。丸从后出跪而伏调。王见是事发慈悲心。故以姓号慈氏也。王曰汝既能调。如何令之有失。曰臣能调象身。不能调象心。其象心非臣之所能调。王曰世间孰有善调心者乎。曰唯有佛善能调心。王往问佛。佛曰世间调心。各有方法。调象调牛马若干诸类。欲调之无遏所欲。随其所好而渐调之。如禽畜乌鸢蝼蚁之属。皆可调之。净名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其难调者。唯世人心尔。古云。高可射。深可钓。唯有人心咫尺间。只尺人心难可料。所以须菩提。首问净心。此经示二十五定轮。三种妙观。正是调心之术。人心散即用止止之。止则息攀缘之心也。昏即用观观之。其昏即朗。止观乃明静之法。明静即寂照。散即止寂也。昏即观照也。以此为药。无明之病不远而复也。
清净慧菩萨。
澄心如月。虚己若潭。月皎潭清。神清慧朗。斯之谓欤。
威德自在菩萨。
圭峰云。三藏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扰。妄惑不能侵故也。今云人之动静。莫过四威仪。行住坐卧。道在乎动静之间。此之圣流。行如象王。威如师子。进退以礼。折旋俯仰。威仪详序。以模范后贤故。斯名不朽也。
辨音菩萨。
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曰辨音。
净诸业障菩萨。
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菩萨身口意三业。如珠玉无瑕疵。泯绝诸恶。奉行众善。
普觉菩萨。
自觉亦能觉他。念起即觉。是也觉。非也觉。觉是觉非。所以针艾随身。膏肓之鬼自惧。
圆觉菩萨。
理无不圆。事无不觉。故曰圆觉。
贤善首菩萨等。
近圣曰贤。顺理曰善。故曰贤善首。一会法众十方人俱。故曰等。
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上文皆处成就。此即众成就。与者并也。大者拣小义。即指登地大菩萨。菩萨是不全。梵语全云菩提此云觉。萨埵此云有情。谓此人既能自觉。亦复觉他。有情众生但行二利之人。总可谓菩萨。摩诃即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之人。皆是指诸上菩萨也。皆入三昧者。谓佛既入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而十二菩萨。与诸眷属。亦皆入定。同止住释迦如来凡圣平等因果不二法性之会。今将正宗分中十一章问答。束之为二。谓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也。今先纶贯一经涂辙。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者。盖文殊表解。普贤表行。夫欲运心修行。先须信解真正。解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纵使精勤。徒为劳苦也。又若是愚教始教终教。多先且修行。后方顿悟。若华严与此经仪式则不然。先且顿同佛解。然后修行。盖先要了悟自心。所以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是知有信须得解。有解须得信。何以知之。华严三圣观云。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如今有一般人。虽有信心。无正解。乃是中无主。既然是中无主。一被邪魔外道顽朋败友相诱将去。到底只染得外道知见。增得一切无明种子。又一般人有邪解悟。事事会得。却无信心。一向拨无因果。增长邪见。是知信解二字。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此不可阙。今此第一文殊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章。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第三普眼章。依文殊之解普贤之行。教示上根之人。运心入二空观。兼仿修法界观。行人入观方有疑念故。有第四金刚藏一章起疑。既是有疑。必推究轮回根本。故有第五弥勒一章。既知轮回根本。必须断之。既断轮回根本。方证入圆觉。才证入便自然有阶差地位安排。故有第六清净慧一章。安排地位从凡入圣。如是六章经文中。二空观只了得上根之人。其次更有一类中根之人。虽闻佛说开悟已竟。只是根劣。于二空观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威德菩萨。为中根之人。请问三观。虽蒙佛开示三观行相。未知有几种修习。故有辨音菩萨请问。蒙佛开示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机。行人既入三观诸轮。方犯着四相。故有净诸业障菩萨请问。断除四相。既除四相。四病未亡。故有普觉菩萨请问。令依师离作止任灭四病。四相既除。四病已去。如是一类中根之人。一时悟道。更有一类下根之人。根劣障重。又于三观诸轮。不能证入。于是故有圆觉菩萨请问。蒙佛开示道场加行三期修练。被及下根。所谓一法巧被三根也。问华严经科云。举果劝乐生信分。此经科云。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何故彼经就果上发信。此经就解上发信耶。答。彼经以事事无碍为宗。故就事上发信。此经以理为宗。故就体上发信。不同也。
聪讲师曰。十二开士。皆唱导之师。故曰上首。与诸眷属者。则十万人俱是也。后叹德云。皆入三昧。即大光明藏也。谓法界圆融。真如清净。因人果人。同住一处。故曰同住平等法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本起者。佛从凡夫时。最初所起之心。因地者。佛之初地。法行者。佛之妙行。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伸请也。于是者。盖指平等法会之处。运前起后之辞。梵语文殊。此云妙吉祥。从座而起者。乃是从法座。而起悲济之用。悲愍众生起教之故。顶礼佛足者。以至贵至尊之顶。礼世尊至卑之足。此敬之至。右绕者。表顺佛法之理不背。三匝者。表归依三宝断三毒等。长跪者。表安危不易。叉手者。表人境交参。又从座而起至三匝。此表洗身业。长跪叉手。表洗意业。而白佛言已下。并表口业也。此一段文。皆是结集人缀缉也。大悲世尊。方是文殊赞佛也。大以拣小为义。慈能与乐。悲能救苦。问。何故不云大智大悲耶。答。盖文殊请问意。为末代众生。行利他之行。不是自利。故赞云大悲。且如小乘之人。有智无悲。大乘之人。悲智双运。唯佛全行利他之行。得称大悲。譬如有人落水。若小乘之人。见之便不肯救。由小乘人已知无量劫来。轮转生死海中。受大苦恼。自一脱离三界之后。更不敢再入。所以不救。若菩萨人见之。便先自着脚。然后救之。乃自利利他也。若佛见之。即便入水。令速出离到安隐处。故谓之大慧也。世尊者。具上九号为世所尊。故曰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者。愿以希求乐欲为义。法众即十万大众也。文殊白佛者。告佛慈悲方便宣说。当初未成佛时。创初根本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也。大凡圆顿之教。修行仪式。必先发三重因地。何谓三重因地。一了悟觉性。二发菩提心。三修菩萨行。谓先顿悟自己分上本有灵明广大真实圆觉之性。顿信本无无明。顿信本无生死。此谓之大悟觉性。然后方发菩提心。梵语菩提此云觉。既了悟觉性。却于行住坐卧。折旋俯仰。起居问讯。动容㗛语。一切处。一切时。常起觉悟之心。此之悟心。要得念念与最初所悟本觉相应。所以本生和尚云。只这动转施为。还合得本来主人公也无。若也合得。十二时中无虚弃底道理。若合不得。吃茶说话往往作茶话会。若得契合。此谓之发菩提心。此心便是大智之心。其次方修菩萨行者。谓于一切处。念念慈。念念悲。利乐有情。饶益群品。教化成熟。不舍摄受一切众生。修菩萨行。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先是文殊了悟觉性。遂乃南游一百十城。参见五十三人善知识。凡见一善知识。皆先自云。我已先发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修何等法。行何等行。云何发心。又如起信论云。了二觉。发三心。修五行。亦同今来经文。谓问我佛世尊。于无量劫中未曾成等正觉之时。创初根本因地。如何发起一念修习心地法门。如何行清净离相称性法行。何故文殊始初发问。便问此事。却为最初发心修行一着。最为要紧切。宜子细寻得真正路。然后方行。所谓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若还不辨邪正。忽被朋友引去。薰得邪见无明种子。才到眼光落地之时。沦入地狱。百劫千生无由解脱。如人种瓜。须是预先子细寻取好种。若错用苦种之时。纵是得瓜。还成苦味。何以知之。圭峰云。夫欲求果者。必先观于因。因若不真。果还是妄。又楞严云。因地不直。果招迂曲。所以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由彼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宗门中谓之打底。不遇作家。到老番成骨董。纵饶精进勤苦。一时错了。所谓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以此推之。是知文殊大智。首先问佛最初发心修行一着。开示利益后代众生。岂小补哉。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
诸病者。诸幻也。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非唯说世尊最初根本因修心地称性法行。更告佛说一切菩萨。于大乘觉悟心中。发清净菩提之心。大以拣小。乘以运载。能运载一切众生。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妄不能变。垢不能染。离烦恼障。离所知障。故曰清净。远离诸病者。谓著有着无。见妄见真。分能分所。并四相四病。但是离心之外皆是病也。上初一段文。正是教示行人。了悟觉性。此发心离病一段文。当第二发菩提心。第三修菩萨行。即下普眼章也。意令能使末世求于大乘之人。依此开悟。依此修行。于本始觉中。不堕落邪见。如何谓之邪见。但本心之外。见妄见真。皆是邪见。由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倘乖清净之心。必堕偏邪之见也。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至求大乘者不堕邪见者一问。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此问观法故云法行增深观)如来本起因地有二种。一本门因地。如法华本门寿量。如五百千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一尘为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此非凡力所及也。二迹门因地。远推自大通前覆讲。及遇阿私仙舍身为床座。采薪汲水为求妙法。及中间遇然灯。买五茎莲华供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