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庵 观复 述

三二戒俱脱能生功德二。论已说下。初结前标后。言从戒者。即以方便远离为从。从根本戒故(从字去呼)。言俱解脱者。虽自体解脱别解脱分二。而俱约木叉。名解脱故。今显二戒功德。即禅定等。

二依标解释二。初举经。二论释二。初二戒俱脱二。论曰下。初结前从戒相。论既云从戒是戒相。即知前根本是戒体。故次谓无作波罗提木叉也。其戒相。十二年后。方广分别说。岂况临终之时。故不可广说也。然住法记有二意。初以戒相。对前法体。一往分二。二若论遮性。各具体相。此则彼以法体为性戒。从戒为遮戒。故彼谓举遮护性也。今谓。此非论意。论正以前法体。即如来法身自体解脱。名木叉。即此经无作体。此体非为性重戒故。涅槃云。戒有七种。于身口有无作色(具如次引)。前经但云珍敬木叉。明知。但举所护无作体。所以前但是戒体。从戒正是戒相。此非一往分之。以无作体。非唯局性重故(若初标法体局性戒。则遮戒应无无作体)。亦非制遮护性。若尔乃以微细防护分粗重。故非此理。则知今明喜犯以护戒体尔。是知古德谓前木叉中。总包五篇。并嘱轻况重。二皆有理。以无作体。包五篇故。从戒是轻。由喜犯故尚诫。又况重者乎。而住法。任运抑扬。不知其可也。

二示今从戒义二。初戒是下指戒双标。指正顺是从义。以方便远离戒。正能随顺。彼根本戒为所顺(顺名)。解脱。故能顺亦受此名。故上云亦是毗尼相顺法故。又能顺此后际解脱。亦名随顺解脱故。清凉云。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次明顺无作故。顺后际解脱故。

(若无作即大乘法身性。体即无为。若无表戒。体通有为。后际解脱。禅定功德。通有为。灭苦功德。通无为)。

二依标别释二。论从根下。初从根本戒。即顺彼也。言无作者。即戒体也。此所发戒体。若昙无德宗。依成实论。以非色心为体。非变碍故。不名为色。非虑知故。不可名心。即非色非心心不相应行摄。若萨婆多宗。以无表色为体。杂心师。亦以表色有变碍。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则表无表戒。皆色为体。故涅槃中。菩提王子意疑。比丘善心受戒。至恶无记。应名失戒。故经问云。若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种。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体。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为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果(此约与色为果故。验必有无色体也。旧云作无作。新云表无表)。清凉云。表无表戒。皆色蕴故。南山云。若依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品。必不为恶。则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此则所发之体。义通一切。今论正取法身自体解脱。为无作体也(然此法身是戒身。亦正是所发无作戒体摄。二谛尘沙无作义也。若正约大乘。本有理果)。若宣演引杂心论云。作者身动。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说名无作。此则作无作之名尔。然上所引。皆明体也。论言如向说者。即上方便戒。护根本者是。此约方便戒。从根本戒故。得名波罗提木叉也。若消经解脱之本者。之之一字。是拣显之辞。拣从戒非顺余本。乃顺解脱之本。故名木叉也。但约拣显。故云之本。非约依主释之本。次义从戒为解脱之本。却约果依因本。乃依士释也(因与果为本。胜依劣得名)。二从根本所起成就戒二。论从根下。示初本。此之科名虽含三际。正约从成就戒。因带根本所起为言。以根本即前际。初禀无作。体其所起。即中际方便远离。戒其成就。即后际解脱果故。此正约从戒顺后际解脱。故为后际之根本。

二结名二。论戒是下。初正明。所言体者。即是本义。以中际是后际解脱本体故。约中际能正度。由此中际从戒受木叉之名。

论此言下。二重释。上但言正度。此正释正度义。三业恶为所度。三业善为能度。三业解脱为度所到处。即彼岸也。所以善翻恶而脱。皆就三业说者。如上云。当知三处木叉。无复有余解脱。下云所修行三种戒中。有如是得失(得则翻恶为善。生解脱德)。故知。三业恶脱。即解脱彼岸。然此皆约中际。正能度三业恶令脱。即别解脱义。清凉谓远离羁缚业缘。即此义也。问。此中合约随顺解脱。名木叉。何名别解脱耶。答。若约正顺义。顺所起成就戒。与后际解脱为本。即随顺解脱义。今结名中。约中际从戒得名木叉故。约别解脱说也。其后际解脱。即次能生功德。乃有为无为二解脱果故。下皆云解脱功德也。然上来释戒相等。多顺小乘者。如大疏说藏摄。而引小乘释毗奈耶藏。演义问云。今明大乘。那引小教。有答云。理实三藏。大小不同。今就引接教说。古来同此。今更一释。谓持心虽异。名意大同。故得引小(释上论与二记迥异)。

论能生下。二能生功德。上云后际解脱。因中际从戒生。今云依因此戒。即依因上从戒。得生禅定智慧解脱功德。此中即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法华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皆果法也。今云诸禅即四禅。诸定即四空定(此通大小因果。今约果法义。如下引释)色无色解脱功德。即有为果。及灭苦智慧。即论云彼二相顺相违解脱功德。相顺亦有为。相违即无为功德。以灭有苦。契无为故。此依藏本。若灵芝本。阙相顺义。既经云灭苦。即灭三界有苦。契寂灭解脱故。

四劝修戒利益三。初标章。二举经。三论释。于中三。论曰下。初徴示。皆可知。

论一者下。二别释有五。初持通能所。能持即方便。所持即自体。以能护所故。劝不失得戒自体。二劝勿缺方便。是能持相。三顺劝离过。成三业善法。即上三业解脱。能生功德也。四反劝可知。五总劝。既知上得失。故云是以当知戒为第一等。上能生即禅定智慧。今所生即安稳处。离三界苦。得涅槃乐。非戒不成也。言三种戒中者。即上三劝。三业离过成德。乃止恶行善。故云三种戒。余皆可知。

二修习对治止苦功德三。论已说下。初结前标后。由业感苦。故次来也。论是中下。二开章标示。以乐治苦故。能治约三昧乐也。

初根欲苦中二。初总徴。此双徴下二科。此二是色心总报。蹑前苦治。故次来也。

二别释二。初根放逸苦二。初举经。二论释三。初总示能所治二。论曰下。初所治根。即眼等五色根。识所依故。能发识故。俱舍颂云。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根。长行云。增六识身。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各立为根。今虽护五根。不入五欲。而次论意通于六根。而言苦因果者。即此根放逸是苦因。此苦因当体。即是苦果(住法。通以因为集业。果谓感报。而论但约此根放逸。是苦因果尔)。

论依净下。二能治。言依戒净三昧者。即经云已能住戒。蹑前已住。名三昧故。即标下戒护也。言方便摄念者。即经当制五根。且令当制。即是方便。制即摄念。能制五根。标下念护也。下以此合为戒念护尔。上总三乐为能治。此中别以净戒三昧方便摄念。制根苦也。而住法谓净戒者。即蹑前文。对经初句。三昧方便等。即指当经对经次句。非唯失于论旨。抑亦破句节文。彼又云净戒摄念。即下戒念护。三昧方便。即下智护。然下云三昧方便者。乃在戒念护中。何得谓智护耶。此乃公违论文。

二徴释后意。初徴有二意。一徴云。眼等六根。今何说五耶。二徴云。由意根放逸。五根方入五欲。何但说五根耶。故释中亦二意。初以五根皆色。意根非色。故先制五色根。次科即制意根。意即是根。是心法故。后示下释第二徴意。文虽但云五根。义实在意根中制。故有二治。皆不离意根。以经皆云纵者。即作意起故。论下释假令纵之云。不作意起故。反显纵则作意起也。故论谓后示意根中。有五根等。以五根入欲境。皆由意根通缘故。二对治皆治意根中五根。由所治名动念不动念。动念则作意起。不动念则不作意任运起也。故下以戒念护并智护中治重者。同治动念。以智护中治细相习障。即治不动念也。故第二徴释。不同初义。分意根在后科。但约当科释也。文虽说五。意乃通六。虽有二义。下释文中。正用后义也。若住法记云。五根是别。互不相通。意根是总。通缘非碍。相续过去二种五尘。皆意所缘。则显意中通摄五根。总别既殊。对治各异。故不可合。所以分二种治法。动念对治。即当科戒念护。治根苦也。不动念对治。即后科三种三昧。治欲苦也。评曰。既分总别名治。亦是当科治五根之别。后科治意根之总。即违论谓意根中有五根二种对治故。则二对治。皆治意根中五根。何曾分总别二治耶。又以动念不动念。皆为能治。分为二科者。且彼前既以净戒摄念。为戒念护。乃是能治。摄念既为能治。动念岂亦是能治耶。又以不动即三种三昧。正治意根。总具五根者。亦违论二种对治。皆意根中五根。如何独此治意中五根耶。故上二科。全失论旨。

三依别开释二。初戒念护治动念之重失二。初有戒念之益三。论戒念下。初总示根益。经从勿令至苗稼。其身戒制色根。正念制意根。故通名戒念护也。

相似即喻身戒下。二别释也。心戒念义也。身即五色根。由戒故净。即乘前任戒也。戒为能牧。根为所牧。如牛种种色。即五根不逸。正念成就。而不行者。上身不逸。由心不行。乘前当制五根也。以制心念不行。则五根不逸也。故以执杖。喻正念成就。

正明意根中。有五根对治。心杖既执。即五根之牛。不犯五欲苗稼。二记以种种心为五识。非也。以五根皆瞥尔落谢。意识于中执受。令种种心不行。唯执正念。不受外境。亦三昧成就相也。正是意根。况论以色心分戒念。义甚显然。

论以戒下。三双结。初句蹑前身戒清净正念成就(前经云当制五根。带方便为言。令正念成就也)。故名戒念成就。成就即具三昧。故次云三昧方便。及正念功德等。谓既成就戒念。即三昧现前故。修三昧之方便。及三昧中正受功德。皆无灭失。此则三昧之方便。乃能入三昧也。三昧之正受。乃已入三昧。于三昧中。所作正受。具功德也(即定中不受余受。名为正受)。不同上方便属于摄念也。此中正同十地论文势。故彼论云。是菩萨入此三昧。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此三昧。与受不同。非正约三昧此云正受说)。言不犯苗稼相似法者。谓若犯苗稼。即后反结实。是趣欲境。失于功德。今喻不犯。后必结实。即不失功德故。周礼注云。种谷曰稼。如嫁女以有所生故。此则苗稼不定喻欲境。亦不定喻功德。不犯则喻不失功德。犯即喻失功德也(旧谓但喻欲境。住法谓喻功德。二皆未能尽理)。

二无戒念之失。论复示下。初总标失藏本。具云复示无戒念失(一句)。上上损心故(灵芝本无损心二字。以失上上故。为一句)。即上句标失。下句示义。二别释义。三论气分下。初气分难治。兼下二科。皆释上上损心也。

次说下。二无对难治。于中无治。即对经无辔难制。难治即对经牵坠坑陷。复示下。三重障须慎。言相似。即对经如被劫害。不相似。即对经殃及累世。此不相似。复显因果。深苦云又也。余可知。住法云。上之三段。初明现世增广。次明来报坠堕。后明受报无穷。苦显上上损心也。

二智护治动不动重轻障二。论向说下。初乘前标后。前住戒制根。成就三昧。为戒念护。今说三昧之观。故云智护。经中者字。非是牒人。故次云三昧观也。

二约智治障二。智者下。初治现行粗重动障。三昧即心一境性。为正定。复言观者。即三昧之观。依主释。即净戒三昧之观也。亦即定之慧。故云智也(住法云三昧即慧。非也)。彼即纵五根也。故纵即戒定不成。多重障也。此纵逸约作意起故。以观治之。亦治意根中五根。余可知。

二治细相习不动障三。论重者下。初蹑徴。可知。

是中下正释。言细相习障者。即微细相熏习气也。虽不作意。亦任运起者。此非深观。莫治所治。即前不动念。以不作意起故。深观现前。自性即灭故。

论于此下。初释。经假令纵之。有二义。初云于此处有时则有。无时则无者。此微细相习。起灭不定若观稍劣。细习力故。即于此处。任运纵之。名于此处。有时则有。若观智稍胜。细习力脱。只于此处不任运纵。名无则无。而不作意纵之。而云假令纵之者。但观劣故。经假令之言。含纵无纵也(住法云。即五根处。时有时无。不常有故此非也。若时有时无。则有时则有。时则有无义。今论不尔)。言不作意起者。第二义也。此细相习障。不同前粗重作意起故。但由观劣暂起。故纵起尔。此对前粗重释也。言势无自立者。既由观劣故起。非作意起。([作意起者])势有共立。观劣起者。势不独立。虽暂起还灭。故经云皆亦不久。言性是无对者。观胜则性无对故。既观起性习灭故。复云不相见也(此同断惑智在生时惑。在灭相。惑智不相见。今亦尔)。若尔何以经云见其磨灭。次下即释也。

是中下。三徴释。言示现见时说者。今云见者。依观现时说也。以观智昧劣故任运起。今观智现前。彼即无对。故次云彼无现故。又灭见故者。彼既无可见。则彼灭于见时也。故云灭见正见。经见其磨灭也。

二欲放逸苦三。次说下。初标章。二举经。三论释二。论曰下。初示苦本。此心性差别。欲放逸。亦同前根放逸。是苦因果。然前根此。若对前二义中初意。今心性差别为主。是五色根所依。即是意根。此意根摄一切心差别(例如十二处。则意根摄心心所等)。若对前第二义。前五根已在意根中对治竟。此云五根心为主者。既前意根中。已明五根对治。则显此心居然为主。此即别开一意根。显心性差别而治之(例如十八界。于一意根。开成七心界故。今明心为主也)。

二明对治二。初总遮生过二。论应知下。初正明。自即心。他即根。故制心则自佗过息。勤遮者释经好制也。何故下。二徴示。心性差别。即是障法。能障三昧故。以三昧是心一境性故。

二释能所障三。论何者下。初双徴。三昧下。二别列。三双释二。初三种障法三。初心性差别障二。论心性下。初通示。是中下。二别释。言修无二念三昧者。者之一字。即修三昧人。谓诫修三昧人。于此贪等差别。知可畏故。专修一心。而制三也。于中四喻相似者。毒蛇喻嗔。恶兽喻痴。怨贼喻贪。大火喻等分。清凉云。经论多说四者。取其三毒。为不善根故。言等分者。杂集云。住自性烦恼。远离猛劣。住平等烦恼故。随境势力。烦恼现行故。释曰自性烦恼。谓胜境贪心则增。劣境贪心则劣。不同上三。于劣境亦起上品贪等(由上三无。问胜劣境。皆起猛利三毒故)。或与境等。名为等分。又于所起。无偏胜劣。故云等分。问。今论云贪等四种。何不如次配贪嗔痴等分。而以嗔痴贪配次第耶(此举住法[记]义。为难)。答。以论释文。多顺义便。不依文次。如常标举。则云贪等。若合喻。须顺相似法。故下配三种三昧。亦从义便。不依文次。若以贪配蛇等。于义不顺故。言复示下释经甚字。并未足喻也。

二轻动不调障二。论轻动下。初通示。二别释二。初释轻动不调二。论于中下。初轻动障。言转识者。即前七识。依根动故(前五识依自根。第六依第七意之识。故第七末那即意。意即识故)。如猿得树。依树转故。后速疾故者。即经轻躁(躁者)。疾也。独言转识者。以第八无覆无记。无轻动义故。不依根故。

但观下。二不调障。百喻经云。昔有贪夫。于野求蜜。既得一树。举足前进。欲取蜂蜜。不觉草覆深井。因跌足而亡。旧有此事。今举事以取法。不取为喻也。故论不云相似法。但作法直释。却以狂象合之。言有曀者。以但观蜜树。不见深坑井。即为蜜所曀也。言不见未来者。以前见蜜名见在。不见深坑。名不见未来。又由坑在前而不见。验知己有曀。为坑所障碍。故云坑障碍义故。言二种障碍者。见蜜不见坑。为坑所陷坠。不如意处。即生处碍也。既不见深坑而坠。即虽见蜜而不得。反受困苦。故云困苦不成就也。意谓。修行者不调自心。只成困苦。不得成就也。言狂象相似法者。以喻合事也。象无钩而不调。故坠阱而困苦。修行者无调柔三昧。则欲心修因。只成困苦。尔生处即沦坠。故云相似法也。然则经文。先并举其法。次并举其喻。而先合观蜜等者。文连次故。次合动转轻躁者。法喻易知故。腾跃即象无钩。踔掷则猿得树。故切韵云。踔者猿跳也。难可禁制。谓象无钩猿得树。法中即无二三昧也。

急挫下。二示不动调伏。初对轻动故。挫之无动。次对不调故。摄入调伏。

失诸下。三失诸功德障。可知。

无二下。二三种三昧。前对三治。故须明三三昧。今配经文。故少不次(以此验知。前合毒蛇经。顺[顺]义合故。不约贪嗔等次第也)。

二多食苦对治二。论已说下。初结前标后。前根欲色心是所资。今食是能资。故来也。

二依标别释二。初举经。藏本正云趣得支身趣自除恼。趣略也。以饥疮未愈。略止饥渴尔。何暇生增减。而多求耶。而灵芝本。皆作取字。故以藏本为正。

二论释二。初立义二。论曰下。初示障。即少食无食三昧障也。二明数论食有下。初标列名数。言食者。俱舍云。夫名食者。必先资益自根大种故。食有四种。彼论颂云。有情由食住。段欲体唯三。触思识三食。有漏通三界。长行云。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何等为食。一段。二触。三思。四识。段有二种。谓细及粗。细谓中有食。香为食故。及天劫初食。无变秽故。如油沃沙散入支故。翻此为粗。如是段食。唯在欲界。离段食生上界故。唯欲界系。香味触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口鼻分分受之。触谓三和所生诸触。思谓意业。识谓识蕴。此三唯有漏。通三界皆有。又云。如何世尊说食唯四。就胜说四无失。故颂云。前二益此世。所依及能依。后二于当有。引及起如次。长行云。谓初二食。能益此身。所依能依。后二食。能引当有。能起当有。言所依者。谓有根身。段食于彼能为资益。言能依者。谓心心所。触食于彼能为资益。如是二食。于己生有。资益功能。最为殊胜。言当有者。谓未来生于彼当生。思食能引。思食引已。从业所重。识种子力。后有得起。如是二食。于未来生。有引起功能。最为殊胜故。虽有漏皆滋长有。而就胜能。唯说四食。前二如养母。已生故。后二如生母。生未来故(若大乘识。通八识。小乘唯六尔)。今论云。心心数法食。心即心王。心数即心所。就资益功德。增胜义边。正唯触思识三食也。然则前四心供养等。正约三毒供具受用贮积义说。非但以食为供。此中唯局于食。虽云心心数法。正约触等为食也(二记直指前四心供养。不善分别也如此)。

若多下。二通择障治。何故段食。不说治法。唯心心数法食方便对治耶。答。以段食唯在欲界。欲界无定。故多段食。则去禅定远。然段食不通上界易知。故但云去禅定远。其心心所法食。既通三界故。别约欲界说。心心所法食。违上界禅定故。以方便对治。而此方便。即是少食故。以欲界散心。同多段食。皆障上界禅定故。少食即得定。得定则生上二界故。然此论文。于方便对治。故下合云成就少食三昧故。以次段论便牒云。如是二种三昧。故知论脱也(而住法记。谓去禅定远下脱。若尔少食三昧。唯治多段食。即违下文。心心数法食多。三昧功德。不现前故。又宣演。谓后合云成就少食无食三昧故。此亦违后示第一义心三昧中尽。既复示三昧中。各不应加少言。由是二记。此一科太意俱失)。既心心所法食。欲界与定相违方便对治。反显心心所法食。不与上界禅定相违。正是色无色定。所依止故。以第一义心观中方尽。成就无食三昧。故论云复示等也。论文巧略。以欲界与定相违。反显上二界不相违。以第一义中尽。显上二界心心数法食不尽。此则以欲界并出界。显于上界尔。由此义故。世亲摄论云。一不清净依止住食。谓段食等四食。令欲缠有情。不净依止而得住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触等三食。令色无色缠有情。净不净依止而得住故。由此依止。已离下地诸烦恼故名净。未离上地诸烦恼故名不净。是名净不净依止。如是依止。由触意思识食而住。除段食故。评曰。摄论对今论。知色无色界。由少食方便。得禅定名净。未断上二界烦恼。为不净故。今论第一义心。方尽触等三食。名无食三昧也。是知少食三昧。治欲界多食。得上界定。而住少食三昧。以无食三昧。通治三界。得出世第一义心。尽有漏心心所法故也。

二释文。论如是下蹑前徴列。以六种功德。为能成就。二种三昧。为所成就。列名可知。

二依列配释二。此六下。初配前。然经文但有能成就六种。其所成就二种。意在文外。唯配六种。义显二种三昧尔。

二正释六。初受用对治功德成就。受诸饮食。约段食为受用故。当如服药。明受用时。行心即心心数法食。此是对治。既如服药。为治饥疮故。不应多食。住法云。律中具有四药。食味为时药。诸浆为非时药。酥蜜等为七日药。草木金石不住为食者。为尽形寿药。前之三药。通归饭食。今经意谓。受上三药。当如有病服尽形药耳。平等观功德成就。于好于恶。此通四食。勿生增减。即心平等。谓正心心数法。行心受段食时。即无增减。即心平等。此第一义心也。然好恶食。无增减事。如出耀说。恶生畏王。请一比丘。敕宫中精细饮食食之。食已辞去。王问食讫耶。答已讫。王意其粗恶。观色不悦。复请明日更食。比丘受已生。王自躬造细妙上食供之。食已问曰。食为甘美耶。答曰如食所食。王恚怒。躬自造食。道人但言如食所食。复请明日食。受已即以苦酒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