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钞批卷第六本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安居䇿修篇第十一
于第三作法不同门中分二。一者设教对缘。二者用法分齐。两段不同。其第一设教对缘门义。已如上释竟。
自此已下。第二明用法分齐。上四安法约时通三位者。砺云。约时有三节。即前中后也。约法有四。开制不同。故有此四。谓对首心念是制。忘成及界是开。时便隔碍横局(谓三时各不相通)。法者竖通二三。谓对首等四法。通于前后二时。或亦通于中安。即是三时。故曰二三也。约处通二界者。即作法自然也。今约此时处人法。分别多种安居也。初有二种安居。即前后也。或为三种安居。即前中后也。或为四种安居。谓前后各有对首心念也。或为七种。即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与园。各有一足双足。合前成七也。或为十四种。即前安居具有上之七法。后安居亦具上七法。成十四或为十六者。即前后二时。各有七法。唯中安居。但开对首心念二法。合成十六或为二十一者。即上七法通三时。成二十一或为四十二者。一时中具七种。三时成二十一。更通作法自然二界。为四十二也。或为六十者。对首心念二法。通三时为六也。更通二界为十二也。更通五众成六十也。或为一百者。忘成及界与园。有五法。除对首心念二法。将此五法。通前后二时为十。通二界为二十。通五众为一百法也。或为一百二十者。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为四。通二界为八法。更通三时。为二十四。通五众。则二五一十。成一百。复五人四。四五二十。应是一百二十。或为一百六十者。前安有七法。谓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与园。一足。二足等七也。后安亦七。二七成十四。中安唯开对首心念也。三时成十六法。通二界为三十二。通五众成一百六十。或为二百一十者。谓三时各有七法。成二十一。通二界为四十二。通五众。为二百一十也。立谓。虽有多种不同。今取十六种安居。将为分明可用也。十诵佛制五众安居四分亦尔者。砺同佛既制五众安居。具戒有数岁。下三众不数岁者何。答以大戒有。师徒位别。依止分齐。教诫尼等。下三众无此。故不数岁。故房舍揵度中。下三众等。以生年为次节也。以初二法容预作等者。谓对首心念二法也。言故月一日结之者。深云。此对首心念二法。从四月十六。至五月十六日。中间有三十一日。用此二法。故言月一日结也。后二曲开者。后二。谓忘成及界。此二法是曲开。但前后二时开用。谓四月十六。五月十六开用。忘成及界。中间二十九日。不开忘成等。此古师义也。故疏云。有人不许中安居。有忘成及界也。前之二法。既圣教可通三时。忘成及界。此之五法。作法开成。本无三说。故中安居所以不开也。恐不及前。故损五利。恐不及后。一夏虚坐。有斯两意。开于二中间不开。如此约数。则一百六十种。以前二法。历三时两处。及以五众。则六十。复以五法。依前后二时。则一百也。又有人言。忘成及界等五法。但开后者。则唯一百一十法。又若三时并不开忘成五者。则六十法耳。如前已明也。言一百一十法者。谓前中二时。各有对首心念二法。成四法也。通二界成八。通五众成四十。后安有七法。通二界为十四。通五众为七十。配前四十为一百一十法也。并非圣言以意用也者。谓上二师。所计无据也。和上云。邓州有昭律师。作一百余纸文书。废中安居法也。上释作法不同门竟。
已下明第四遇缘失不门也。本时妇者。疏云。斯梵难也。凡心染爱。无始缠怀。今暂割削。遇缘还起。故有境来。知非是净。或因斯缘。容有犯重。说为难者。此是因中彰果也。若已犯者。不名为难。言伏藏者。立明。伏藏何故。说为命梵二难者。由此伏藏。若有主属主。无主属王。比丘此住。见之生贪。致犯大盗。斯曰梵难。复为官所投。容丧五阴。斯名命难。问无主之藏属王。须达何为辄取。既是圣人。经生历死。得五不作戒。岂容行盗。答地上属王。地中无属。给孤独取者。谓是地中之藏耳。今文中所言者。应是有主之地。地中伏藏也。有云。此伏藏者。正有非人守护。非人能诱调比丘。令其作恶。故今文云。皆因人来诱调等也。律中。时有比丘。在一住处安居。时有鬼神。语比丘言。此中有伏藏。比丘自念在此安居。必为梵行。作留难白佛。佛言应去。砺云。淫女伏藏等。命梵二难。何故听移夏直去。不许受日者。以命梵二难。无定期限。故听移夏。如下文为和僧故。亦是无有期限。佛听直去。二者鬼神恶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饮食等者。斯是命难也。律中但云。即应以此事去。不言不得岁也。有师解云。既开无罪。用夏何为。如明了论中。有难随意。但不得岁也。若依律中。二处安居。二处受衣。准知无夏不得受衣。得受明知有夏也。又五分云。食粗不足。父母亲戚。苦乐等缘。我若住者。恐失道意。及梵命。和僧听破安居。无有罪也。十诵命梵者无罪。不言得夏。僧祇有二难者。接界通收。此应得夏。直去不得。以无界摄也。毗尼母中如文所开。大如四分前解所也。明了论中。安居有难者。住处多有博易往还。见此生贪。致犯大重。即此为难。但破安居。亦不失夏。夏计行功。不亏法故。安居在处。出故名破。
准此结成等者。立云。有难移夏。至彼不更加法。但须勤觅处所。得即依住名为结成也。若得住处夏法随身者。立谓。既言移夏。即是移法。故曰法随身也。结成后去至及法等者。谓至彼住处。自有法起。名为结成。从此已后。故言后去。若闻本处难静。亦不得返来。言须有缘及法者。既不得返来。今若有生善灭恶之缘。即作受日之法。故曰及法也。
五分食不足父母亲戚苦乐等者。捡五分云。有一比丘安居鬼伏藏。作是念。此藏足我一生用。若久住此。或能失意。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此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若见国王尊贵。乃至父母亲戚苦乐等。恐失道意。皆亦如是(文直作此说)。立云。父母有官王贼难。被人言诉。是名苦也。非比丘力能如何。若住为比丘难。故须去也。乐者。谓亲眷聚会。追送还往饮酒等事。婚姻吉庆。受获官职等。能诱比丘。破戒还俗。故须去也。四分亦尔者。立谓。四分同上十诵见论移夏。但言无罪。不言得岁。下文将受赏劳衣。例知准应得夏。住处多有博易往还者。古人言。利动君子。今处多博易。焉不动心。
摩夷云移夏不破等者。立云。此名本母。一切诸论。能生法相。论是义本。故曰也。准此无夏不成有受理应得夏者。立明。证上移夏。听二处受衣。乃至自恣处取衣。明知成夏。以十诵律中。破安居人。不得衣分。今听取。分明知夏非破也。
不得过三悔等者。立有二解。初言詺安居为坐夏也。谓一夏中。不得过三度。忘不受日出界即破夏也。若齐三未破。又解。忘不受日出界。至彼坐时。不得过三度。忆不还也。后解不然。若言坐忆开三。忽若行忆。复是开不。有何义意。坐开行闭。故知不尔。故今正解。乃是彼文。詺安居为坐也。乃是一夏之中。听齐三忘也。捡彼论云。问夏中忘不受七日法。一宿出行得坐不。齐忆即悔得。一坐中不得过三悔。过三悔不得岁。
因事出界水陆道断等难不得返界失岁不者。羯磨疏有此问。意云。若不受日。拟夜当来。当日出界。逢难经宿者。律中辨失。并约经宿。必有斯缘。无文开得。昔高齐十统盛集明德共评斯理。并怀慈济。通侥幸故。立云。高齐者。即北齐也。齐是国号。帝姓高也。崇敬三宝。别立十德。号为僧统。刊定佛法。曾评此事。判不失夏。既无佛教。终成人语。未可即依。必如其所言。亦须据勤随。若勤觅方便。不得还者。依汝判得。若泛尔有难。因即不还。终归破夏。
界外宿明相出得会夏不者。此问意。暂尔出界。回来至门边。明相已出。成夏不。
戒场及余小界者。立明。小界谓在大界之中。有别小摄僧之界。如围轮别住之例。若本依大界外伽蓝者立明。此是界狭蓝阔。本依蓝安。后乃结界。小于蓝也。虽入中。不破夏。由本依蓝故。若依大界内伽蓝等者。立明。蓝狭而界阔也。本依蓝安。出门破夏。言小界亦尔者。有人云。小界还是戒场也。立谓。是围轮之界。本依此小界而安。后出小界之门。虽在大界内。亦破夏也。又解云。此句是反上句也。谓上既界大蓝小。依蓝结夏。出蓝即破。今是界小蓝大。依界结夏。出界即破。故云小界亦尔。应言界小亦尔。若根本通依大界不知二界相别等者。立谓。此明不论大界及戒场。但要心依如蓝大界内而坐。不知戒场及中间小界。处所分齐。故通往彼此。不破夏。并所要之地。故胜云。不知二界相别者。谓大界安居。不知界内有戒场。通依界结。戒场及界。来往行处不失。立又一解。此句正是料简。前蓝大界小。界大蓝小之文。谓本依大界与蓝。不知蓝与界分齐。后往彼此。但使不出本所要之处。皆不破夏。言随本行处不失者。立明。若本依小蓝。今则出蓝。虽在界内。是一失。若本心依界不依蓝。今出界虽在蓝内。又是一失。上是蓝小界大。下是界小蓝大。此言但是结前文意也。又解云。若本依界安居。出界则失。若本依房。出房又是一失。将此一解稍好。并缓依法界急随房处者。立明。如祇为难。结三由旬。若依此界则缓。若依房则急。以房狭小故。护夏是难曰急。界谓作法之界。广狭由僧。护夏不难曰缓。
当白檀越求移者。谓檀越四事供给。于身有益。在恩既重。故去时须白。破僧和僧律开去者。明此界众僧。因我故破。或彼界僧诤。须我往灭。随有此缘。俱听直去。到下文更明。
上释有难移夏义竟下。明得法有缘不来义也。为父母兄弟本二私通至意留等者。立明。当时或缘父母等病患。生善灭恶等。受日而来。限满欲还。至意留住。不为余事。但信乐比丘。留之供养。灭恶生善。云师若去者。我当即死。或能邪见。退失道心。若此相邀。圣开且住。不名破夏。若泛然留住。住则破夏。虎狼诸难同前得成者。同上父母至意留之得成夏也。今虽有难。要勤觅还计。如不得还。非情过故。由本有法故。得夏也。泛然闻难。虽复道断。犹有余道。得去不去。破夏须知。
准即破夏者。佛遣和了。当日即归。停住轻慢佛教。故得破夏之罪。上释第四遇缘成不义竟。已下第五明迦提利法也。
广如自恣后法者。立谓。到下迦絺那衣法中广解。
人解有言破夏者。此谓古师执意云。界本是所依。人为能依。所依之界既失。能依之人。夏亦破也。此妄引圣言等者。此言斥古师也。南山师意云。汝道佛令安居竟解界者。非谓夏竟。要制解界。本为异界。同受功德衣。故令夏竟。解结共受。非本为夏进否。汝判夏未竟解。夏亦随破者。是妄引圣文耳。古师引律文云。安居竟应作四事。谓解界结界。自恣受功德衣。既令夏竟而作。今夏未竟而作。故知破夏也。钞主难意。将自恣来。例律自恣文中云。后安居人。夏虽未竟。可从前安居人自恣。住待日足。律令夏竟。方作四事。后安未满。即非夏竟。如何自恣。不判破夏。自恣既非破夏。解界亦不合破夏也。言广文十诵者。彼律第五十三云。问曰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是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不。答一切比丘。皆得受之。文兼二会须两相通者。立云。取自恣解界二文。相会以通疑执也。此明安居未竟自恣。既不破夏。安居未竟。解界。亦不破夏。须将自恣不破。夏之文。以会通解界不破夏之文也。故知自恣与解界。二文俱非破夏。故曰二会也。有人云。文兼二会者。谓夏未竟自恣。有破有不破。解界亦有破不破。自恣。竟即出界是破。若住待日足即不破。解界亦尔。谓夏未竟解界。若出本所依处则破。若不出所依处则不破。既俱有破不破。故曰二会此解弱。砺羯磨疏云。自然界中。安居中。结作法。即破安居。又云。若尔先在自然界摄衣。忽结衣界。亦应失衣。答不类。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虽结不失受法。谓其安居无成局界。以双只入界。亦成安居(云云)。无作法中安居亦尔。复有古师云。本依界故成安居。若解本界。便失夏也。以失所依。即日虽结。亦不成就。故文云。安居竟应解。未竟而解故非也。又问云。在处成安居。出经宿破。何以解界。即日便破。答出界外者。所依界在。要经宿破。今解本界。失本所依。是以不待宿也。复有人云。夏中虽解。但不出界。不破安也。将摄衣界。以破前师之执。破云。如在摄衣界中。护衣缘故须解。亦应失本所依。即日明离。然未经宿。不说离衣。夏亦同尔。何得即破。
若夏内解界今言无妨等者。疏云。本依自然。结夏尚成。由人结作法。牢强于中。何得云破。以不离界故。然立心行者。行护从急。若后结远于自然。但依自然分齐。既无难缘。不可从开。若结狭本有说依新意以依处安居随本自然为定由本作法意在羯磨。安居随处。不要加结。有人言。随后作法是圣教本。如依自然护衣。后结作法。既失前界。亦随广护也。但结结夏情限不同故须分别者。立明。此犹料简上文。谓安居不必尽依大界。或蓝或房。或山岩石窟。随处而坐。岂唯独依作法界耶。故知今解法界。定非破夏。无难依本处有难准僧祇等者。结宽本为避难。有难可得从宽。今若无难。不得出本分齐。言有难准僧祇等者。彼文云。夏中前结安居已。忽有难起。王贼破戒。虫小洒不得。欲至余处。三由旬内。若彼坊寺。有比丘者。若呼来出界已。白二羯磨结之。复欲就余处者。当舍已更结。如是舍后结前。随适意处。若卒难至。即听直去。明知有难得三由旬开之。若狭还依本等者。立谓。狭称可伽蓝而结也。若本于自然。蓝中结夏。后若结作法。称蓝而结者。唯得依本而坐。言若宽同前二缘者。立明。同上祇中有难无难两缘也。若有难得越本分齐。至三由旬。若无难唯得依本处也。上来五段不同。并释第一安居䇿修义竟。
二明受日者。上既安居。是制住法。今此受日。是开去法。对住有去。对制有开。故次明也。砺云。然受日法。若作法时限。诸部差别。七日一法。应通诸部。羯磨受法。五分一同此律。十祇二律羯磨少。别祇有事说。十律有三十九夜。无半月法也。
妄自诳心至可悲之甚等者。立明。非缘称缘。此是诳心。对他而受。亦诳前境。言虚损信施可悲者。立明。如有施主。施安居人。或施十夏。衣物药食。今比丘受日不成。在夏已破。不名安居。妄受他施。或数为岁。云我十夏。妄得利养。名虚损也。如下善见论云。自长己夏。受施犯重。即是其义。今受日不成。妄计为夏受利是也。
从五众受者。立谓。佛制五众安居。各自相对受日。非谓比丘。对下四众也。羯磨疏云。计互作非所足。何得从受。此立法通文如五众安居例。此各从所位也。又云。十诵今从四众。岂是正教。文非可用。有人云。但告四众。知我行往。何如不告。故犹胜也。今解不然。立法须定。安有比丘。对尼为证。义即败也。若欲通消。但得心念。必欲令和。口告处所。终不以此为受日法。砺云。下三众。虽制安居。若有缘出界。无受日法。以不数岁故。不论受日法。去亦须白。
不同古师唯七日后方羯磨等者。立谓。昔人云。前受七日用竟。以受十五日。后受一月。一夏之中。不得过此三法。今不同之。砺云。昔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日。后一月日。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摄迦提。又月望衣。开收十日等。今解不尔。如功德衣。就时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衣为准。俱开一长。更无缘故。是以此二。即为定开。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别。缘既长短。先后不定。宁得定令先短后长。故今正解。受日三品。逐缘长短。前后所须。若有长缘。先羯磨受。或先短缘。先受七日。三品缘事。各先各后。若尔何故。文言受过七日法。答此谓前事不及七日还者。事过故。又复羯磨法过故过。非谓已受七日竟。名过七日也。更问何以不言过十五日者。答此半月一月二法。对七日。并具二过故(事过法过)。若十五日一月日。相望。但有事过。无有法过。故不言过十五日也。宣一同受一月法时。何不言过半月者。答七日别人。余皆众法。但云过七日。明知余二俱白二也。同是众法。故不说分也。又问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数之。答依律文也。半月加法。依十五日。则不问大小。数日还返。如十诵中三十九夜也。若受一月。则依大小。不可数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摄在其内也。
四明相摄者。看羯磨疏此一门义。并述古师之非。云有相摄。谓若受七日用竟。方听羯磨受日。若受七日。用未尽。或未用。若更羯磨受日。前七日法则谢。若前羯磨受日用未尽。后不得受七日。以羯磨法强在故。七日法不起也。且述彼师立义如此。今次消文。律云不及七日还听受十五日等者。是古师执律文也。谓若前羯磨受日用尽。方得受七日法也。以一身中无二法现故。云不及即日还听受七日也。又不及七日。还用羯磨法。然今七日未尽。何得已羯磨受。明知相摄。钞主解言。不无此理也。但本是一缘。不得有长短二法。可如前判。今前后别缘。各依受日。前法被事。事未是息。何得失法。如为患事。须服苏油。两缘未差。口法随在。律列受法。三品不同。并约众缘。不可随受。故不及即日。例用七日收。明知以法收缘。依缘法则随有也。此上是羯磨疏破如此也。
若前羯磨用尽方得受七日者。亦是上古师。一家意也。钞主恐滥。一缘二法同用。故下云。三十七日不许通用。疏中明法不失约日满。要至界宿也。言比多有之谓受一月不足等者。钞主通古师义也。谓汝言。不得一身二法者。谓于一缘上。不得二法相怙。满三十七日用也。必是异缘。何为不得也。
善见自长己夏受施犯重者。立谓。有人将物施僧。问觅十夏人。此比丘实有九夏。而言十夏。得物犯重。
治生造佛不应礼广如后文者。立如。随相中盗戒明。立解错也。自疑是贩卖戒中明也。
准此若为大寺诸处缘者。立明。上所列佛法等缘。皆是为己身耳。今准为寺僧家佛法等缘。受日日出界外。理得无疑。问今时为寺家。向列县言诉。得受日往不。答案四分中波斯匿王边国人民反叛。王自领军。往征讨。王先所有供养。佛及僧衣被饮食。所须之物。有不信乐大臣。便夺不与。诸比丘欲往白王。自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言。有如是事。听受日去。又波斯匿王往征。有不信乐大臣。嫉妒恶心。欲凿祇洹通渠。比丘欲往白王。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听受七日去。今准此文。故知为僧事相诉。得受日也。及自经营佛像等者。非谓僧家造像。亦非为俗人造。但为自身求福故造。若非法亦不得受日。由为利故。
布施听去者。立谓。俗人欲作僧得施。不闲方法。请比丘指示。亦云欲施比丘物。受日来取也。十诵问为谁受七夜者。谓彼律中优波离问也。为七众与福受日等者。谓七众为请主也。下文列二百四十二缘。并是此缘。皆七日缘也。言遣使不遣使者。谓前人遣使不遣使。俱得去也。此是十诵文。四分则不尔。要遣使唤。方得受日故也。若中路闻死者。立谓。受日本为往彼看病。既闻彼死缘谢却还。曰反戒者。谓前人反戒。邪见生故不须往。又解。由闻彼死却还。曰反界也。难起者。谓路逢八难须退还也。
父母大臣不问信乐不信乐者。谓父母恩重。生育阴身。大臣力势。能作损益。虽无信乐。往化使信。若先信乐。故宜须往。
如上安居命难中说者。胜云。但此衣钵药草。是命难。准梵行难亦开。亦可指前二者。鬼神恶兽等。及不得随意饮食等。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去文也。准过知足戒等者。立谓。如三十中。失三衣戒。失三唯得受两。失两得受二。若过取名不知足。言知足者。砺解有二。一在家人知足。二出家人知足。言在家知足者。谓白衣为失故施。失三与三。随他白衣元施之心。即此知足。慎在家人。故曰在家人知足。言出家人知足者。失三受二。失二受一是也。今引此文。明失三衣。尚得受两。何况长衣丰厚。那不且死三衣方更乞求。故不听受日也。言舍制取听者。畜长是听。三衣是制。今阙三衣。而多畜长者是也。
四分中有同界安居因我故斗等者。立明。此界之僧。因我在此故斗。又或彼界之僧有斗。须我和灭。佛听直去。不须受日。由前僧诤。不可计量。威之时限。今则义约而受。不失道理。故下文云。约缘而受。不伤大理是也。此下破僧和僧。律中有八句。分为二段。律文具列二段。前一段有四句。明此界僧。由我故破。为和故去。此移夏至彼。不须却来。言四句者。一见破。二闻破。以见闻位别。各有僧尼。故合成四。后一段中。异界僧破。亦有四句。一欲破。二者已破。各对僧尼。合成四句。谓前二句闻异界僧尼欲破。后二句。闻已破。须我和灭。此则亦听直去。至彼中前和了。可中后即还。若暮讫旦还。若停不还。经宿破夏。以其本处。元非有难。为是不同。前段移夏彼成。故祇律若二难并前段和僧。从初去日。即须勤觅安身处。勤勤觅处。未得随所迳宿处。不破夏。以非心慢故。反此破夏。若得住处。夏法彼成。不得辄反及出界。有缘须得受日如钞(云云)。此上砺释也。言约缘而受不伤大理者。立谓。观前诤人。是何等人。若是我门徒子弟。则受我和灭不假多日。僧观前缘而受者。不伤损大家道理也。
除余因缘衣钵药草等者。立明。其人不得倚傍上五缘。以为饮食。若专为饮食。以倚傍上五缘者。不成受日。若别有因缘。重病须药等。即得受也。纵为而乞律结正罪等者。谓乞麦得吉罗。故律中比丘。乞生种子吉罗。言曲命别情令他请召者。谓嘱俗人。令蚕熟请贫道来。乞绵等是也。此则能所俱非。乞绵尚犯舍堕。嘱请理又不成若父母余人同十诵中者。此谓依十诵不问父母信乐不信乐。使不遣使。但是力能反彼令信。及生善者。皆得去也。余人者。立云。是大臣及师僧等也。
二对事离合者。立谓。有多缘事。各各受日。名为离。众缘合受。一时牒缘入法。名为合也。言得合受日者。羯磨疏云。或张王两缘。各是七日。不可合用。作羯羯半月受也。以事是别人所行。止得前后受七日也。如是例诸。若俱三日。灭或复互。可同七日。彼此兼用。或张是别缘。王是众缘。法随依受。亦不得合用。言如忏僧残多罪同法者。立明。忏残法中。若犯十罪。同时行覆等六夜者。名之为合也。今明受日亦尔。一时牒多缘。共受往彼而用。亦得也。
三悬受等者。立谓。缘现故。得悬受也。言虚构成缘者。立谓。事既未实。悬构为缘。或云十日。或十五日一月等也。构者架也。或倚傍昔言彷像未实等者。立云。如有俗人来言。应请比丘。行道礼忏。亦未克时。后持比丘。忽自受日去。名未实也。言由事虚限滥日数妄置者。立云。见十诵受戒。老师行事如此。若安居竟。便受七日置中。拟后有缘当用也。今不同此。由未有事。名事虚。未委事之长短。辄受七日者。是限监也。以预前受日。待有事来方用者。岂非妄置。又解以倚傍昔言。即便受日。是事虚也。未知事之长短。是限监也。辄受七日。乃至半月等。是日数妄置也。
必有本缘何爽通用者。立谓。如受七日。为僧事出界。用三日竟回来。本缘僧事犹在。后更去。不须受日但用前日有何爽也。十诵白余残夜用者。依捡十诵云。诸比丘受七夜到聚落。七夜未尽。所作未竟来还。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受余残夜用。我受七夜法。二夜已过。余若干夜。受彼出界(律文如此)。立云。要是本缘未谢。今去还为本缘故也。言非谓异事等者。此言对古师故来。古师即首疏云。既有受法属己。但是事如法。互用无损。今冥破此师。故曰非谓等也。
不是前缘三宝及他杂缘等者。立谓。前为张家三宝事。后为是王家三宝事也。言及他杂缘者。立谓。布施忏悔。生善灭恶等也。
若一家通缘准理应得者。立谓。此明元来受日。为张家说法。并忏罪及施等。若元本知。有此众多事。受日来故。得通共用也。弥是生善者。上问意云。此界僧受日。往彼界。为彼三宝等事。及为他病患受日。为往东西求药等为得。以不谓此是正缘。圣教开许。故云弥善也。
律制二请者。即僧次别请。俱得受日。若准律文。又开别请。若准诸经。不许别请。以夺十方僧利犯盗故。
僧次应得别请不合等者。此谓元本是僧次请。今受他舍。则得受日往。由施主无简别故。若元是别请。今舍与我不得受日。由施主无心故也。
昔解一夏之中开于三法者。立云。古来诸师云。前受七日。次半月后一月。过此不得。今则不然。但使前缘若如法。皆得受也。砺律师亦破古师之执云。昔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日。次一月等。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前已辨(云云)。
言广有徴难如疏述者。羯磨疏云。有人言。安居立行。修道为宗。缓急开三。以济时要。何得重受。无此理也。故十诵中。为破僧故。听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受三十九夜已。破安居去。此明文矣。有人云。修道务急。何必制住。必有缘来。随意开得。今以义通。并以文证。初解通者。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后有三宝。要须经营。何得不开。明知亦得。若尔何故十诵但听初七。今解。初制不可怪也。或可一事上。不重二七。岂制异事。不许受耶。望法似重。望事望缘。前后不异。何得重也。不如为父母得重也。又如为父母受日。往彼限满。留连尚开。檀越今更受往即不许者。何如彼住不受便得。若言留住限满得夏是难。故开父母令我更返受日。乃至三宝经营未了。来受重往不往大损。何得不开。又如官事须二三日。曾受七日。何能不去等。尔直去。宁胜加受。夏制本意。无事游行。今大缘来。依法受往。非专檀去。何得独制。律中不及即日听受七日。此是通文。不专一事。岂非重也。如缘故列。父母兄姊。并开赴彼。兄已前请。父后复召。岂不开之。律中但云佛未听。我如是事去。因以白佛。佛言随听。如四分中一夏受日。开十八缘。或更有者。十九亦得。如非时入聚佛制嘱往。岂可前开。后者不许。若尔十诵何通。答彼不许二七夜者。谓一时不得双牒。二七夜。故不妨前后去者亦得也。律中列二十余缘者。立明。并是七日缘。由事未现。佛未听去。不言不得重去也。信乐父母则有四重者。立谓。父信母不信一也。母信父不信二也。父母俱信三也。父母俱不信四也。四句皆得受日往也。若看律文不然。谓尔时有信乐大臣。请比丘。大德来我欲见。比丘自念。被处远不及即日还。佛未听我如是事去。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有如是受七日去。若有益无益。及七日还。二有不信乐大臣亦尔。三有不信父母亦尔。四有信乐父母请亦尔。
五分若有请无请乃至听受七日者。立谓。五分与四分还别。四分要是有请方得去也。
十请律中列多七夜者。立谓。十诵中。忧波离白佛。为谁受七夜。佛言为七众与福故受。即列为忧婆塞列二十二缘。为忧婆夷列二十二缘。为沙弥亦列二十二缘。为沙弥尼亦列二十二缘。为式叉列二十二缘。为学悔则列二十三缘。为学悔尼列二十三缘。为比丘列二十三缘。为尼列二十三缘。合二百四十二缘。并是七夜事。若如法皆听去。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者。捡十诵云。时有异界僧诤起。彼知不灭。便遣使。往近住处僧所。请来断是事。即应往断。若僧先安居。应受七夜去。若七夜尽。应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来集一处受。是事断。如法如毗尼。如佛教断。钞意云。此由和灭事是难知。故开破夏。非谓不许重受也。观十诵律意。似如一事上。不开重受。文复不了。若于异事上。定知得重。义如苏油。为病异故虽同是七日。得加法并服也。然古师执一夏开三法受日者。正据此十诵文也。宾云。古师浪引十诵证。此盖部别宗殊。未须通会也。且如僧祇事讫。十诵三十九夜。与此四分全乖。何须引彼和僧。此开重受。故今正解。但有缘来。重受何爽。然彼有不请之文宽于四分者。十诵遣使不遣使。俱得受日往四分遣使方得故曰也。言文非明了理须通明者。谓十诵和僧。似一事上。不开重受。此则急于四分也。又有不请之文。复宽于四分也。今则通会二文。以十诵虽不许重受。文不明了。复有不请之文前宽。既二文互有宽急。今则通明重受无失。
明了论中得受疏解云等者。立谓。上来昔人。不许重受七日。谓前七日。次半月。次一月。今则不然。了论疏中有其九句。皆是重受。捡了疏云论偈曰。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释云。如安居时。由三义故出界行。一有因缘请。七日出界。二有难事起出界。三有因缘随意出界。此三各有三。故成九品类。言九品者。三三分之。初三者。一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更成七日缘。二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有难缘。三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随意缘。第二三句者。一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有难缘。二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七日缘。三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随意缘。第三三句者。一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随意缘。二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七日缘。三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有难缘。且列句如此。今约疏一一解释。言初句先成七日后成七日者。初受七日出界。为父母亲戚。和上阇梨。同学善友等病。及受施。和僧等。至第七日。须还本界。至第八日。若更有如上缘者。更得受七日往。若先请七日出界。已用三日。前缘若谢。应还本处。别有余缘。但得用后三宿出界外。此后三宿。皆成由此七日皆出宿故。谓先请七日出界。用三宿事即竟。后更有因缘。止得用余三宿。不得更别受七日宿。用后三宿尽。须还本界宿。后方得更请七日。由七日有定量故。二先七日后有难者。先有因缘。受七日出界。事竟应还本处。其本处有水火等八难事起。仍往余处住者是也。三先七日后随意者。先受七日出界。事竟应还安居处。其安居处。无好善友。或喧动妨修定慧。或无好药食。四大羸损。为此因缘。仍往有善知识等处住。名随意行是也。虽有此因缘。开随意去。经一宿即破安居。由有因缘。故不得罪。若无此缘。随意行破安居。得吉罗。虽破安居不失夏。夏计日月。不论安居不安居。四先成有难。后成有难者。先为有贼难出界。未经宿。贼于此日即去。比丘应即还来。更闻有火难起。仍往余处住是也。所以须就未经宿论之者。若经宿已破安居。不须复论。此人后去悉尔。五先有难后七日者。先有难事出界。难静即还本处。有檀越请因缘。仍请七日往者是也。此难缘还约当日。闻静即返。经宿更不须言。六先有难后随意者。先为难事出界。后为无善友即等往好善友处是也。七先随意后随意者。先为无善知识等。随意出界。未经宿。闻有善知识本处。即应还本处。又为喧动因缘仍往余处住是也。八先随意后七日者。先为无好善友因缘出界。后闻有善知识来本处即还本处。仍有檀越请缘。即受七日出界是也。九先随意后有难者。先为无善知识因缘出界。后闻有善知识来安居处。即还本安居处。其处忽有难起。即往余处住是也。今钞唯引初一句意。取重受义也。其真谛三藏者。记云。优禅尼国人陈梁二代至此方。译经论三十四部。合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谛或铺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济岸。或以荷藉水案而度之。如斯神异其例甚多。宾云。其人博识古今无比。遍达三藏大小乘经论。解十八部律。唐三藏唯伏此一人。发自西城。远来游化。初达杨都。值候景作乱。梁主被困饿死。即至陈朝。陈主深相敬重。请以翻译。始翻唯识论。名无尘论。时有天子门师。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