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子吼品之三

第三明缚解者。由前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所以第二广破邪执。师子吼为众生故执因中有无因果。已问答竟。众生何故不见。由有缚故。所以不见。若能解缚则令得见。故有此文文来也。

经云以是二因应无缚解者。意难如来既立二因。能因无缚。正因无解。若正即是佛性者。正因无缚。缘因无解。众生何故不见也。

经云五阴念念生灭者。谓即此生阴即是正性。即无有生。若无有生即无缘修而令得解。故无缚解也。

经云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者。谓阴是烦恼既生已即灭。不更受后阴生阴。何能缚也。

经云如因子生芽者。子喻五阴芽。喻中阴虽能生芽其子不至芽如阴灭。已约识有生识何能缚。此约理体以之为难也。

虽残光东照终不归东者。光喻余气临尽之时。名之为残。随处而灭更不归东。如经理无西逝。逝犹往也。终不从西往东也。

经云如烧生暗灭者。生喻中阴。灭喻死阴。

灯灭暗生者。中阴身灭后阴生也。

经云如蜡印印泥者。谓泥里蜡印。名为印泥也。

文非泥出者。谓假印而成也。

又非无因者。由印与泥和合能生。故云不余处来也。

责定行决者。谓大理是断狱之官判其是非。故云行决也。

中阴受身或云七日或四十九日者。谓此亦长短不定。或值父母缘阙未受会时。亦经多时。或即得生处故也。

经云得善觉观者。谓善恶受身随其业缘。父母交会之时。起于嗔爱之想也。

此是我见者。谓是己有于我起也。

第二明解又四者。谓只是涅槃四法。一者亲近善友如经释出也。

空中无刺者。谓刺喻烦恼五阴。今五阴既灭。犹如于空。云何可缚也。

经云阴无系者者。谓宰主阴既生灭。云何能缚也。

系缚等三者。谓如屋如拳合掌等。三合即是生散即是灭合。是缚散即是解也。

还是名色缚于名色者。以众生与名同故也。

子烂故无缚者。约断名之为烂。烂只是坏耳。

报在故有缚者。且约父母生身未入无余。名之为缚也。

经不悔心满者。为大涅槃心修。名为不悔。此之八喻皆有法合令其修习。即是缚也。

非者都非其类者。有四大山。后四方来者。世间都无此事。故云非类。令王观密故也。

上看下为养者。养字平声呼如母养子等。

下看上为样者。如子侍样父母等也。

尽其始末者。从初发心终至涅槃。亦是遍喻大小也。

善法五阴相续者。亦是无漏五阴以未全断。故云善法五阴也。

善阴恶阴由业所得者。现在恶阴由过去业力生于恶国。非谓现在之力。此是后之余报也。

香山譬初身者。谓初果身也。

此关习报两因之义者。习因由现在修因善法名为习因。至初果时即是习果报因。由过去造业现在受果酬过去因也。

见谛无漏而不现前者。入观则有出观则无也。

今取此人尚不可得者。即取下上之人为度众生故。能持戒等也。

水中丈夫者。谓世界初制犹未有地。故云水中也。

三有二十五有者。只是开合之异耳。

一念三相者。既具三相。生不定生。亦有终灭也。

经云佛性之性不生涅槃者。但了烦恼名为涅槃。非谓涅槃从生因得也。

涅槃有因而非果者。有了因故。非生因之果也。

又复是果而非所得者。是了因为了之果。非生因之所得也。

又佛性为涅槃因者。谓了因也。

复不能生涅槃之果者。谓非是生因所得果。乃是了因之所显也。

经云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者。谓修道不同名为不一。同虚空性即是不二也。

一切众生同梨耶识者。地人计一为遍。今难若已是遍不须修道。若已得果等。是于遍前之七识何故不遍要待梨耶。妄性是一真性则异。故云亦一亦二。何故云一也。

应多人得者。谓共过也。

正当此难者。谓今难意也。

我解彼解等者。约人明异戒体是同。故不异也。

众生等有者。谓等有正因之性。故不异也。

五种不同岂可一者。随人证得差别不同。故不一世人。只知于同而不知其异。由如于火家。家有之用之。名异也。

发境之智既无亦无观境等者。谓无因性因因性也。

云何非因非果者。谓亦无正因之性也。

必当得故者。约正因性也。

从观故者。谓从观智明有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五种佛性也。

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等者。雪山喻正因佛性。草喻八正道。牛者喻修行众生。食喻观智。谓有因性因因性等。成醍醐者成于果性果果性也。

众生下合之可知也。

经云亦不得名萨婆若智者。谓道是一又是因义不得名果也。

经云十二因缘一切平等者。平等即是佛性十二因缘。即是三道。三道是三因。一切众生皆共有之。故云平等也。

经文云诸界有道等者。界即三界十八界等。有谓二十五有。道即三道。以为所观。能证果智故也。

桥等亦然者。桥喻佛性。不妨多人也。

置毒乳中随其五味者。谓无始时来清净之乳有了因之毒。名之为置。在此佛性乳中虽流转五道人天不同。能解二死之人故也。

一明处缘者。谓俱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也。

二明时缘者。即二月十五日。

三明人缘者谓是六人能庄严双树。即六大弟子及如来等。此之时处皆为机缘。所以最后就俱尸那城而般涅槃也。

非善知识皆不能得者。若无纯陀迦叶文殊师子吼等诸大知识亦不得识也。

侍伴等者。谓五十二众诸菩萨等以为良伴也。

佛所居处不应言小者。凡谓隘陋如来所见三德之城妙庄严处。初是生善之缘。后举三辟如贱人舍下。是灭恶之缘故也。

君子所居何陋之有者。谓所居则他也。

一报发心者。谓报发十善之心也。

经云四法者名为三昧者。即无缘慈入首楞严定。经八万岁度众生也。

三报弘誓者。已酬昔愿今得成佛也。

经云成就忍心者。即是信忍似道之法耳。

诿引众生者。谓诸外道皆是大权身。同堕恶引于实人待机成熟未复拘尸。皆能发心也。

及通慧二人者。舍利弗智慧第一。目连神通第一。故云通慧也。

六大居士者。须达即是六大国长者之一数。

闻则衣毛遍竖者。谓机动之相也。

经云至王舍城者。然须知来意。今约驱逐外道者。皆是引昔初成道时一为机缘未熟。未向俱尸二为众生着。于邪见故。以往化六师。皆是大权身。同未受也。

孟浪飘瞥者。瞥字(芳灭反)谓不审贞之貌也。

○释师子吼品之四

亦是却夺他家父母者。既不许妻娶。即是却他儿女之父母也。

其外道师犹未信伏者。谓受他之徒见佛归心。已获道果。六师大推遍至六城。为众生故如来知时机未成就。周遍随逐于双树间入于涅槃也。

救无量人令出耶济者。如来若不驱遂即令无量人堕于邪法。故以度之也。

种种说法者。谓说于放逸之行。名为种种也。

亦云传参国事者。谓诸离车传知大国。余为边地主也。

瓶沙王夫人者。谓是频婆娑罗王之异名耳。

经云虽于空所多有所说者。自法华之前说般若时。为诸菩萨大集空谛于欲色二界中间说摩诃炫。名为空处。虽是未尽之辞。故云不得名为师子吼也。

其上举向为譬今还难之者。向是临之异名。亦云六扄。是外道所问由如弥猴遍游六扄见于外色。我亦如是。在于眼中。能见外色。若准破意。凡所见处须遍六根。只是一识能有六用。汝所计者如猴所见一扄之色不见条扄。遍历六处如向中见。不能遍也。今不如是识能遍缘六根内外俱见也。

不及少者者。根见劣故。故知无我也。

我在眼中何不见内者。何不见根内事。故知不齐也。

经云谁能见邪者。谁者谓无宰主既无我者。故云谁见也。

但横见言有者。谓实无有我。但是横计耳。

其即更问者。今文无难意。故如来取意答等也。

云何利钝遇智不等者。异则不遍。故知无我也。

业既狭小我则不遍者。谓六道善恶不同。各从一业。故云狭小也。

无常之我亦应在于常我之中者。若互在其中我则不遍也。

外更请问者。心欲调伏故。以重请问也。

经云所说之法则非空也者。谓是真我。故不空也。

趣取一事者。此意随四双之中。但举一双表于四德。

河西云二株枯干表应化身灭者。谓表非灭现灭故也。

菩提树亦一觚生一觚枯者。谓亦表如来成道非生现生也。觚字(嘴音)树之初生曰觚。亦云觚者枝也。谓一枝枯等也。

应有所以者。谓表四德破立之意也。

又是出家之处者。谓北天竺人多敬信佛法故。佛在彼以表于净。若约五行北方属水。水即净也。

邵伯坐甘棠树得仙者。谓是世法犹有是德。况出世邪。故书云。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也。

经云百兽孚乳者。去声呼之。鸟生曰孚。兽生曰孚。喻如众生得大涅槃。饮此法味获得常乐也。

破着悟道者。谓破于邪当及无常等。今悟常非常非无常等。理亦是生善破恶入理之意也。

金光明云若二二说足满六时者。即是二月为一时。六时谓十二月也。今取前二月之时也。

二法身者即是真应者。真即常住法身。应即五分法身。故云二身也。

河西云常身无常身者。与真应意同也。

亦是如来身密自在者。谓三轮不思议化。于身轮中而得自在宜也。

八日与十五日随机不同也。

经云无有亏盈者。谓众生机息不入涅槃。名之为盈。化缘未毕而入涅槃。名之为亏。今化缘已周同入圆常。常住妙本。即非亏盈也。

言庄严者。此但能见佛性具于四德。即是庄严故也堪可依凭者。此之弟子皆是四依出世。能与世间而作依也。

经云从佛所闻者。即是阿难多闻士知常与无常自然能解了。是名具足多闻也。

经云天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者。初名半头。天眼来至会。即真天眼能见佛性也。

又云善修少愿知足者。今依三谛具足杵薮五住一切烦恼。故云善修也。

又云圣行空行等者。谓令依第一义空而修三昧也。

又云一念之中能作种种神通者。依首楞严种种示现。依正不同故也。

又云善修大智等者。谓一心三智称实相境无非法界。故云心无差别也。

或是略说者。于此六人取其德行具之。故云六耳。自法华未开权解实。千二百人皆能庄严双树故也。

对上六师故举六耳者。亦是为对外道。今知邪常解非常非无常等(云云)。

又此比丘即是菩萨者。今从昔说。故云比丘法华开犹皆名菩萨也。

虽非正难亦得称问者。谓前现明因人因果人意。如经常住于此等。若入涅槃众生无益。即是难也。

经云性无住住者。谓如来之体性同虚空。何有能住及有所住。故云住住也。

经又云凡言住者者。为众生故有烦恼。故名之为住。此约无住而论于住也。

经云夫无住者名曰虚空者。此约体而论无住也。

又云无住者名处非处力者。此约用名为无住也。

又云无住者名檀波罗蜜乃至修四念处者。此约因果论无住也。

道品亦然者。谓无作道品十力无果等。能成因果也。

经云以真女身得菩提者。如法华中。龙女是户推亦须变成男子况是实女现身犹有五障。故云无有是处也。

反以差别简空者。谓虚空之性。差即无差也。

私云恐是六地者。谓是通教菩萨。至六地不退也。

方便道中还归寂定者。谓非灭现灭入大涅槃。名为寂定也。

即四悉意须入寂定者。如经。为欲度脱诸众生下即世界男意。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下是生前意。未熟今得熟故下第一义意。涯贱善论者。令生尊贵下是对治意也。又从为与文殊师利下世界意。为欲教他下生善。为以圣行等下第一义。为欲可责放逸弟子下对治意也。

经云以是因缘下结上四悉之因缘故也。

非专一品应时时调均者。谓初修定时不宜修定。即须修慧。若修慧不宜即须修舍等。故云时时也。

初本中言皆有者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至劫坏时任运而得也。

取造事心专者。谓专修一境不约通大心数定也。

更复缘余者。谓六尘境等也。

如是余缘亦是一境者。以中定缘余六尘等境。皆是法界上定故也。

以定一于一切名一切智者。以心一故一于余境。今诸境一及行论。心皆一故也。

改缘易观者。能以不思议心为大涅槃。而修是实说起于散。此心转也。

令诸行一者。皆是一行三昧故也。

及取善修之定者。谓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名为善修。古人何故取大地定。故云通三性也。

乃是禅定门户入住出相者。谓色定能入八定能住能出等。故云善入出住。住即是门户诠次也。

正作静摄不作照知者。谓不能即寂而照即照而寂。皆是偏定慧耳。

故非偏慧者。即双照二谛显于中道。常无常故也。

二法均平故者。谓不迟不疾迟疾得所。故云均平也。

十住进求胜地者。谓是地前入空之时未能定慧均等。故未见性也。

化人智用者。谓十行之时出假化物。偏起俗谛。定慧未均。故不见性也。

空假双亡是平等相者。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故云别教意未能融通。三谛即三而一也。

乃不迟不疾者。菩萨入真之时。谓一空一切空故。入假之时一假一切假故。入中之时一中一切中故。故云不迟等也。

不诤等者。定慧均调。谓不与空有共诤也。

达分三昧者。若论小乘。即是初果名为达分。今论大乘。谓体达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也。

始终常乐者。亦是因果俱乐也。

经云般若者名一切众生者。谓能分别一切众生非众生等。即是智也。

亦见者。谓智也。

正是智者。谓照也。

今明不尔者。谓总斥前释。不论优劣乃者。一心中行也。

前河西云行人观身内四大者。此释全非。何者今约用观。观一切色。地水风等皆见于地皆是于水等遍一切处。何用将身内涕唾等。以释之也。

○释师子吼品之五

定慧相资亦相即者。此云相资。意在相即故也。

亦非破问者者。师子吼既依经为问。如来亦不破其问者但为五时之教渐次不同。所以今约别教次第为问耳。

余例可知者。谓前之二教也。

经云是义不然者。意谓今是圆常之教。即定而慧。即慧而定。何得论破。定慧体一。何破之有。

但是治内之流滞等者。此借百论序。肇公之意。非是破外之闲邪。但是治内之流滞。今正教既腾邪风靡息。以之为闲也。今用中意但冶于偏小闲邪相对而来耳。

一论体同者。约不思定慧戒智相即。故云体也。

其犹水火等者。自法华之前方便教中。谓烦恼与菩提为怨。菩提中无烦恼。烦恼无菩提也。

新于异处者。谓离烦恼别求菩提也。

若有智慧无复烦恼者。谓烦恼即法界故。烦恼即是法界。智慧亦是法界。故无明闇也。如人起爱随于一境念念生贪。若能用心观察都无纵迹。未不可得何闇之有也。

不应余解者。谓烦恼与智慧为别等也。

经云谁有智慧等者。谁谓宰主。宰主既无烦恼安有也。

虚己亡物者。自法华前物机犹隔不能毕竟。空理荡之故也。

彼我双存者。二乘治空。菩萨出假。此二皆不能虚亡。故云双存也。

为不到彼所能破者。所谓所证能即智慧约到不到等。若初念不能后亦不能者。初谓能破。后谓所破。既无于能。亦无所破也。

经云若初到便破是则不到者。只到是破。故云不到。不到初后念。初后不二。故云不到也。

是故无所破者。全烦恼是智慧故。无能所也。

若独若伴俱不见色者。八正喻之如伴。前之偏小皆修八正皆破烦恼。未能见于佛性真色也。故云伴亦不能等也。

是缺减故者。非是一心中具也。

智性自断者。谓毕竟空也。

烦恼之性亦自是断者。谓智及惑皆不可得。自性皆空也。

正以生灭夺之者。性即是智。智性自灭。云何灭他也。

二定具世间者。世间即是通大地定。定能持心令不颠堕。若无定持应涉异路也。

此义则疏者。相资犹是定慧二法。故之是疏。相即一体无二故也。

经云菅草执急则断者。执宽则伤手如偏执。定慧皆伤。常住之体不见佛性。定慧体一名之为断。即得见性。此草出浙东山中。叶似甘蔗苗。郭注云。茅属者独以其类耳。

近人以甘为之者。甘谓甘土仰锅包盛物。铸写用之。非是釜器也。

缘一实相者。谓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也。

复应巧作化他四悉者。如经。既云自行即具化他。亦约生善灭恶之意故也。

经云复心何缘名为无生等者。问意上文十相名为无相。名涅槃已次竟。复更有十法名为涅槃。为得何法为涅槃也。

经云不入五见故名屋宅者。依身起见名之为着。今观身即常。犹如屋宅。是所依处也。

果果之异耳者。谓是涅槃果上之异名也。

经云一者信心具足者。此之十法与上文修大涅槃。四法同。只是开合之异耳。何者三者亲近诸善知识。即是开初信戒等三也。四者乐于寂静等三即是思惟其义也。八者护法。谓是如法修行。既能修行。盖问正法。九者菩萨见有同觉同戒等者。是开化他并及自行十法具足。得大涅槃也。

经云异法从缘生者。从缘所生之法。名之为异也。

五举况结问者。谓举浅以况深为问也。

一语端者。端谓端首发言之始。亦是问答之由渐也。

经云是义云何者。意问如经中说。若施畜生既得百信。纯陀施佛其义云何。

重明无穷者。如经云。如来纯陀施福必应无尽也。

特是宜尔者。具对机宜。说十力中业最大也。

初开权者。即是施小之开。非是开会之开。为有烦恼者。说业法定也。

第二显实者。谓业涯重。故云不定也。

经云除断如是邪见者。自法华前未入实者谓偏小等。皆名邪见。而得定果。如迦叶菩萨自叙我等。自此之前皆名邪见人也。

一恶业不定者。如殃掘自得于果。何用别求菩提也。

若不晓此一行不成者。谓皆须明了愚智二业轻重能为涅槃。心修于重业中发露忏悔能成圆行也。

唯待缘合者。谓善缘合重业能悔等。即得转受。若恶缘合涯业重受等。一向须受也。

一信心者。谓深信三宝也。二叹喜者。生改悔心也。三发愿者。期心决定也。四供养者。能三业供养三宝。能转于业也。

恶亦例尔者。谓信于恶友无有悔心期心作恶。名之为愿也。

恐物情疑者。如小乘中如来现受九恼等。皆谓定受。若准今文皆悉为众生。故身作此业耳。

经云其因平复者。即是于定业中而论不定也。

次第六度相摄者。谓六度一一相摄。广释如大论也。

且举一端者。谓举忍为法界。余之五度无非法界故也。

无生后报者。谓等觉菩萨唯一品无明故云无也。

则不名现报者。谓犹生于变易故也。

故虽一生乃名现报者。谓一念智断为一生耳。非是更受生也。

一云只法身佛有此现报者。此不应尔。法身究竟何得有报也。

即指应身者。此亦不尔。今此约果佛身作现报以。酬誓愿之力故也。

以此业难成者。经无量劫修行始得故也。

对前可知者。轻重不同。论转不转。故云不定也。

经云眷属多者。谓修三十七品以为眷属也。故云道品善知识。犹是成正觉故也。

经云譬二人一则肥壮等者。谓修道品则有身戒。心慧能出烦恼。渐泥身无道品名之为羸。则堕烦恼无现生后受也。

经云毒不能伤者。犹修无作戒定能严法身。故毒不伤。若无道品良药为无明毒伤于慧命。名之为死也。

经云一则有目等者。谓犹修道品则有智目定足能涉二死之路。若无定慧坠堕三途。则无现生后受也。

经云但共饮酒者。酒喻无明。多食譬修涅槃。观智少者但修人天之善。故云成患。患即无明也。

经云一则铠仗具足等者。谓修定慧能破烦恼怨敌。若无戒定不免怨贼也。

经云一有副轴等者。谓车辐也。若无此辐则不能涉远。辐释为胜也。

经云一有资粮等者。谓戒定慧以为资粮。若不修之不能涉远至于宝所也。

梵行中具三法者。谓戒定慧三品广如上释也。

故名曰边者。边只是邪不正之义。名之为边也。

或言穷恶欲边者。谓阐提断善也。

经云守自境界者。谓观心实相。名之为自。生死为他也。

经云不断我见等者。约见修二道。论身戒心慧也。

经云供给衣食之恩者。谓若身有戒能养法身。若无于戒即无惭愧。虽得衣食不能往恩。皆恩如小儿等等也。

火是天口者。谓外道事火。名为天口。故以敬之也。

经云若一大嗔则能坏身者。由起无明烦恼。能坏常住法身也。

经云生实相则枯者。谓虽有五阴之双。若无身戒心慧受生死苦。喻之如枯也。

○释师子吼品之六

一领经者。谓领前文三种病人。若无瞻病医药。当得菩提也。

四结难者。谓不修习道佛性力故。当得菩提也。

咸备手足者。谓此七人悉有缘了二因也。

无以取异者。佛性虽同不无深浅。若约此解。则七人不同知七人。若异何得云不须修道也。

善法论至极不至极者。治自内凡。终乎等觉。名之为极也。

恒河譬生死者。谓阴入等身也。

即是求因者。因即是戒。故以净华表之故也。

即是求果者。谓从因以至果。名之为游。华即是因。觉即是果。名为求也。

非迢然别者。谓能体达生死即是涅槃。名出为入也。

现在无信者。信喻习浮故也。

昔日经没者。即约外凡。故没内凡即出也。

不知出处故观方者。谓未入圣位也。

但为自证者。谓修习故也。

从其心边等者。心祈涅槃。名之为去。能入生死。故云浅处也。

经云观贼近远故者。界内为近。界外为远也。

经云五阴者即是名五大者。谓阐提所计。地水火风空等成于五阴者四大只是色阴。犹有四阴。云何计五大为断常邪。

经云有六因缘者。文中有十九事。初六二两后三等。但随起一法。即随阐提拨无因果也。

一云五众者。谓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之众。除在家二众。故云互说过也。

如来预见此互相是非者。如律中云。不能均融齐一。如折金杖不失金用等也。

如宗轮论广明分部以为二十者。彼有颂文云。十八及本二皆说大乘出。即是二十部意也。

将立而退者。谓得念处观欲入暖位。名之为立。犹遇恶友而失念处。故云退也。

三乘初业不遇于法者。今意未知指何处为初业。若指四念处为初业。即是不迷于小。若取中间大通佛时殖缘为初业。此是不迷于大。若取久远为初业者。复经生死取于小果(云云)。

此文多有所关者。谓五时八教一期化仪又被末代。四教不同。皆知常住佛性。修方便行而取小果等(云云)。

合四为一者。谓声闻人也。

经云即使前进者。犹支佛修习故进也。

既具两文者。谓作通别两教释之也。

且指分段生死为河者。若约通教。即度分段云之河。若约别教。地前亦同度于分段。故云且指。若论登地。即指变易生死之河。若约涅槃。心修圆教说者。山初住时亦指变易生死为河。若准义推。通教为正也。

经云如来常说诸法要义者。要者不出文中。一体三宝常住佛性。谓众生不修也。

自恃有性欲吸取者。谓既有佛性不用修习。由如慈石任运吸取。佛性亦尔。端坐方得者。如河不知慈石有隔即不能吸。佛性由烦恼覆故。未能得菩提也。

井深譬身性理远者。以长时不失故。名之为远也。

此地般若现前者。古人将十波罗蜜对于十地。故云第六对般若也。

不为凡人者。意呵汝何故引将菩萨已对凡夫。凡夫一向不差故也。

经云因非无出者。以从因缘。生出善恶业也。

非此作彼受者。谓非此身作天受也。

有因而无果者。谓有人因无于人果犹天果。故有果无因者。有于无果而无天因。俱是外计也。

彼作彼受同第一句者。此虽有此彼之异。只彼身作业彼自受果。故云非此即是彼也。

时节和合者。谓因缘和合得果也。

合前时节和合而有者。谓要次第一第二。第二待第三等。名为和合而有也。

经云无心业故者。谓无于菩提之心。无有道品之业。故不能得也。

经云犹如猛火不能焚薪者。谓木中虽有猛火之性。未能焚薪。要须待缘而得也。

皆异法出生能随能听等者。谓世法因缘生。异出世法也。

诸法皆为因缘所起者。起只是生。若善法因缘所生。谓常乐我净遇法所生。即有诸烦恼等出生也。

因缘于诸法者。实而论之。只是一因一缘。愚法因缘者。谓无明为因。烦恼等为缘。善法因缘者。谓发心为因。修习道品等以之为缘。皆是异法也。

经云十二因缘不得名常者。谓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名之为常。经中处处有文。同非一家圆观三道。如何消释此文不得名常之语耶。

如来举显佛性举隐等者。如经法界等。今是法身隐名佛性。显名如来。俱无住处。故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也。

经云各不相似者。谓即同而异。四大若异。即有违文。不成于身也。

还用六法存也者。不委他解。是何六法论于存亡耶。

乃是众盲之佛性者。谓各执不同也。

若智臣所见佛性。谓一名四解不失其体也。

或言常遍或言芥子等者。即是所计我大色少。遍于色中。我少色大。犹如芥子等也。

开善假名有用无体者。谓有五阴之假名。有假我之用。而无实体也。

众生亦应得此真我者。若能体此假我即无我。无我即是真我也。

经云如影随形者。谓是众生理性具于四无量心。与果地四心等。故云随形也。

经云名一字地者。由心具四等。能知理性。具足初地功德等。亲众生如罗睺罗也。

第四力者者。力名力用。谓知众生根缘差别不同故也。

一云十二因缘是观智者。他是上文中四智所观。故云观智。不知十二因缘。正是境界性也。

别有所出下注(云云)者。如四教中及净名疏圆观三道三佛性等广释也。

经云顶三昧者。一切三昧之上名之为顶。亦是十住菩萨之上定。故云顶也。

经云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