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之六(卷第三十)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师子吼品之六
起卷第四。劝修。文为二:一、举法劝,二、举人劝。初举法中,先问,次答。问为三:一、问佛性力故,应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别?二、问既有佛性,应自得菩提,何用修道?三、问既有佛性,即能吸得菩提。初问,先领旨,次作问,如文。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业不定得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应当修习八圣道者。
何因缘故,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即当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须修习八圣道耶?
世尊下,第二问,又四:一、领经;二、作譬;三、合;四、结难。如文。
世尊,如此经中说有病人,若得医药及瞻病人、随病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遇声闻及辟支佛、诸佛菩萨、诸善知识,若闻说法、修习圣道,若不遇、不闻、不修习道,悉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
世尊,譬如日月,无有能遮令不得至頞多山边,四大河水不至大海,一阐提等不至地狱。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无有能遮令不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
世尊,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修习道,以佛性力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修习圣道力故。
若一阐提下,第三问,又为三法、譬、合,如文。
世尊,若一阐提、犯四重禁、五逆罪等,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须修习。以因佛性定当得故,非因修习然后得也。
世尊,譬如磁石,去铁虽远,以其力故,铁则随着。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是故不须,勤修习道。
次佛答,为二:初正答,次总结。初为四:一、答同得涅槃难,二、答吸取菩提难,三、答不须修道难,四、重答吸取难。答初,有譬、合、结。譬中,先总大意。河边七人,咸备手足,手足虽同,而有度与不度。次别列七人。初七人者,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内凡,后四是圣人。外凡穷恶阐提,次将立而退,故为二人。内凡有三方便:同为一者,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者,声闻不侵习,支佛侵习,菩萨侵习,复化众生,佛习气尽。若不作此解,无以取异。上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何故不同得涅槃?欲令分明,更作一河,七人不同。此经前后凡说六河,谓生死、涅槃河,烦恼、佛性河,善法、恶法河,两两相对。生死论得出、不得出,涅槃论得入、不得入,烦恼论能断、不能断,佛性论能见、不能见,恶法论能离、不能离,善法论至极、不至极。此中正明恒河譬生死。迦叶品以大涅槃为河,河中七人,离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后品明七众生。此中合四果为一,第四离三乘为三人,后品离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至下当更分别。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怖寇贼,或为采华则入河中。
言洗浴者,譬出家受戒,自身清净。怖畏寇贼者,譬烦恼。采华者,二解:一云七净华,即是求因;二云游诸觉华,即是求果。出家应是出河,而言入河者,欲明生死、涅槃非迢然别,须于生死中而求涅槃。
第一人者下,别列七人。
第一人者,入水则没。何以故?羸无势力,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更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没,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即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
没即阐提。过去之善,宿因既羸,现在无信,故不习浮。第二人是将立而退。身力大者,过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习浮,能断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内凡。没已出者,昔日经没。第四人即是四果,譬以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谛,非今用譬。文云:不知出处,故观方。以昔不知出处,故不观;今知出处,故言观方。又不知大乘出处,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观方过于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为自证,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萨。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浅处住者,心安生死。从其心边,故言浅处。第七人即是佛。
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先合总譬。
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发,身披法服。
畏烦恼贼,合前怖畏。发意欲度,合前入河。出家剃发,合前洗浴。身披法服,合前采华。
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别譬七人。初合常没,即一阐提,此中略合。
既出家已,亲近恶友,随顺其教,听受邪法。所谓众生身者即是五阴,五阴者即名五大。众生若死永断五大,断五大故,何须修习善恶诸业?是故当知,无有善恶及善恶报,如是则名一阐提也。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恶业重故,无信力故,如恒河边第一人也。
有六因缘下,广合。
善男子,一阐提辈有六因缘,没三恶道不能得出。何等为六?一、恶心炽盛故,二、不见后世故,三、乐习烦恼故,四、远离善根故,五、恶业障隔故,六、亲近恶知识故。复有五事没三恶道。何等为五?一、于比丘边作非法故,二、比丘尼边作非法故,三、自在用僧鬘物故,四、母边作非法故,五、于五部僧互生是非故。复有五事没三恶道。何等为五?一、常说无善恶果故,二、杀发菩提心众生故,三、喜说法师过失故,四、法说非法、非法说法故,五、为求法过而听受故。复有三事没三恶道。何等为三?一、谓如来无常永灭,二、谓正法无常迁变,三、谓僧宝可破坏故。是故常没三恶道中。
五部僧者,二解:一云五众,向五众边更互说过;二云是五部律,佛灭度后一百余年,育王设会,上座他鞞罗立义摩诃僧祇,大众不同,分为二部。后上座部更生二部,谓雪山、萨婆多。雪山绝后,萨婆多更习僧祇,生于三部,谓弥沙塞、昙无德、迦叶遗。就婆多、僧祇为五部,如来预见互相是非。大集经亦预指五部,如宗轮论转,广明分部以为二十,非今文要,故不引。
第二人下合,将立而退。
第二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信心者,信施、施果,信善、善果,信恶、恶果,信生死苦、无常、坏败,是名为信。已得信心,修习净戒,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常行慧施,善修智慧。以钝根故,复遇恶友,不能修习身、戒、心、慧,听受邪法,或值恶时,处恶国土,断诸善根。断善根故,常没生死,如恒河边第二人也。
即外凡人,亦能断善,而不同恒没。
第三人者下,此合内凡得住之人。
第三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信于如来是一切智常恒无变,为众生故说无上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非灭,法、僧亦尔,无有灭坏。一阐提等不断其法,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当远离然后乃得。以信心故修习净戒,修净戒已,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诸众生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如恒河边第三人也。
小大两位俱在中者,岂非通教三人共位?若作别义,大乘教异,不应同位。文云:信如来是一切智,常恒无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云:此是三乘初业,不愚于法,如胜鬘说。此文多有所关。若信如来常不变易,众生有佛性,则似别义。以大涅槃心,修方便行,入方便位,下文须䟦得果,即是其义。
第四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得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遍观四方。四方者,四沙门果,如恒河边第四人也。第五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出,如恒河边第五人也。第六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复前进遂到浅处,到浅处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谓菩萨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如恒河边第六人也。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慧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恐怖,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
第四人者,合四为一,但断正不侵习。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少许习。第六人是菩萨,能侵多习,复化众生。第七人是佛,习究竟尽。为此义故,分四人之异,此是通义。既具两文,未可专是,今作一种推之,只是通义。且指分段生死为河,以大涅槃心发意求度,而有七种差别不同,同有佛性义,同成涅槃义,亦成答问,宜作此说。
是恒河边下,第三、结譬,酬其应同涅槃之问。手足俱备,答其佛性是同;习浮、不习浮,得度、不得度,答其不同得涅槃之问。文为二:初、明不修不得非如来咎。譬合如文。
善男子,是恒河边如是诸人,悉具手足而不能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如来常说诸法要义,有八圣道、大般涅槃,而诸众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圣道、众生等过,当知悉是烦恼过恶。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得涅槃。
次明修者必得,举三譬譬之,又二:先譬,次合,如文。
善男子,譬如良医知病说药,病者不服,非医咎也。善男子,若有施主以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见道路,非日过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渴乏,渴者不饮,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生果实平等无二,农夫不种,非地过也。
善男子,如来普为一切众生,广开分别十二部经;众生不受,非如来咎。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汝言众生下,第二、超答第三问,又二:初、牒问褒贬。
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缘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须修圣道者,是义不然。
若能修者,必得不疑,是故褒叹。若不肯修,自恃有性,欲令吸取者,故贬之为非。
次譬如有人下,是正答,中二:初答修者必得,故举汲井喻之。
善男子,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渴乏遇井。其井极深,虽不见水,当知必有。是人方便求觅罐绠,汲取则见。
井,譬五阴身;渴乏,譬厌苦求乐心;井深,譬身性理远;虽不见而必有汲取,譬因修见性。
佛性亦尔下,合,如文。
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复有之,要须修习无漏圣道,然后得见。
次胡麻下,譬不修则不得。
善男子,如有胡麻则得见油,离诸方便则不得见,甘蔗亦尔。善男子,如三十三天、北郁单越,虽是有法,若无善业、神通、道力则不能见;地中草根及地下水,以地覆故,众生不见。
合如文。
佛性亦尔,不修圣道,故不得见。
如汝所说世有病人下,第三、追答第二问,又二:初、呵其引经谬。
善男子,如汝所说,世有病人,若遇瞻病、良医、好药、随病饮食,及以不遇,悉得差者。善男子,我为六住诸菩萨等说如是义。
解六住不同,一云是十住中之第六住,二云是十地中第六地。此地般若现前,有自差之义。佛呵云:我言遇与不遇,病自差者,为六住菩萨说,不为凡人示其僻引。
次譬如虚空下,正答,凡举三譬。
善男子,譬如虚空,于诸众生非内非外,非内外故亦无挂阂,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有人云:此举世间眼所见空,以之为喻。有取真谛空为喻。有云:即是理内非内非外之空。中论云:虚空非有非无,非内非外,此譬佛性。
善男子,譬如有人,财在异方,虽不现前,随意受用。有人问之,则言:我许。何以故?以定有故。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非此非彼,以定得故,言一切有。
次文中云财物者,财在他方,虽不现用,往取则得;譬佛性虽未能见,修之即会。
善男子,譬如众生造作诸业,若善若恶、非内非外,如是业性非有非无,亦复非是本无今有、非无因出。
后文中云造业者,造譬初心,业譬修习,果譬见性。其中有六句:一、非内,二、非外,三、非有,四、非无,五、非本无今有,六、非无因出。
非此作此受下,二、明修者必得。
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彼受、无作无受,时节和合而得果报。
有五句,次第释之。一云:非此阴作业,此阴受果。若此作此受,则是一阴,一即是常。又不由此阴而有后阴,此则为断。第二句,初句非字冠下,则非此作彼受者,非此阴作业,彼阴受果。河西云:人作天受者,则有因而无果,有果而无因。有果无因是常见,有因无果是断见。亦应有彼作此受,无者可解。彼作彼受,同第一句。第四,无作无受,都无因果,是则不可时节和合,是第五句。
众生佛性下,合譬,初合造业六句。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亦复非是本无今有,非内非外,非有非无。
但合五不合非无,因出初合第五句,非内非外合第一双,非有非无合第二双。
非此非彼下,合第二、修者必得感果之相。
非此、非彼、非余处来,非无因缘,亦非一切众生,不见有诸菩萨时节、因缘和合得见。时节者,所谓十住菩萨摩诃萨修八圣道,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尔时得见,不名为作。
前有五句,今备合。初非彼非此,即合两句:非彼,是合非彼作彼受;非此,即合非此作此受;非余处来,即合非此作彼受;非无因缘,合上无作无受;亦非一切众生下,合前时节和合而有。
善男子下,第四、重答第三问。前问答有法说、譬说,今直答譬,初非其问,次答初非者。
善男子,汝言如磁石者,是义不然。
夫磁石不能吸铁,
次何以故下释不吸意,又二:先释、次譬。初文者。
何以故?石不吸铁。所以者何?无心业故。善男子,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无有作者,无有坏者。
石无心识,宁能吸取?如葵藿无心,而随日东西;芭蕉无耳,闻雷出华。皆异法出生,能随能听。琥珀吸芥,亦复如是,安得以此例佛性耶?今释异法出生、异法灭坏者,异法有故,异法出生。诸法皆为因缘所起,因缘于诸法,名之为异。有异因缘,便有诸法,故言异法有故,异法出生。亦如水土为芽,缘牙与水土,何时有心领解生法,云我与汝生,汝可受生?但有此异缘,芽则得生。亦如水因缘故,火便尽灭,水火亦无更相领解我起汝灭。
善男子,犹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坏名为焚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随日而转,而是葵藿亦无敬心、无识、无业,异法性故而自回转。善男子,如芭蕉树因雷增长,是树无耳、无心意识,异法有故异法增长,异法无故异法灭坏。善男子,如阿叔迦树,女人摩触,华为之出,是树无心亦无觉触,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善男子,如橘得尸,果则滋多,而是橘树无心无触,异法有故异法滋多,异法无故异法灭坏。
善男子,如安石榴砖骨粪故果实繁茂,安石榴树亦无心触,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
次举葵藿东西向日,岂应有心而作此事,故更为譬作譬,凡举五譬。
次磁石吸下,又二:初还以譬合譬。
善男子,磁石吸铁亦复如是,异法有故异法出生,异法无故异法灭坏。
次众生佛性下,更以法合。所譬之法即是佛性。文为三:一、明因不吸果;二、明佛性无有住处;三、广辨佛性。初文又三:初、正合磁石之譬。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举十二因缘,显无吸之义。
善男子,无明不能吸取诸行,行亦不能吸取识也,亦得名为无明缘行、行缘于识。
无明为因,诸行为果,乃至生因死果,无明岂能吸诸行耶?亦如佛性不能吸菩提。
三、有佛下,正显不吸。
有佛无佛,法界常住。
次,善男子,若言佛性下,第二、明佛性无住处,有法、譬、合法可见。
善男子,若言佛性住众生中者。善男子,常法无住,若有住处即是无常。
如十二因缘下,譬,又二:先正举譬。
善男子,如十二因缘无定住处;若有住处,十二因缘不得名常。
次举如来帖譬。
如来法身亦无住处,法界、法入、法阴、虚空悉无住处。
如来是举显,佛性是举隐,
次佛性下,合譬,如文。
佛性亦尔,都无住处。
譬如四大下,第三、广明佛性,为四:一、明非当非现而说当有;第二、明非即非离;第三、简邪正;第四、广出体性。初非当非现,约众生当得故名当有,有譬有合。
善男子,譬如四大,力虽均等,有坚、有热、有湿、有动、有轻、有重、有赤、有白、有黄、有黑,而是四大亦无有业,异法界故各不相似。
然四大无的一业能感地大,复有一业能感火大,余二亦尔。但听业缘,总能感得。佛性亦尔,时至即现,故以四大为譬。譬云有轻有重者,风、火轻,地、水重。又言赤、白、黄、黑者,此配其色,火赤、风白、地黄、水黑;若配五行,火赤、金白、地黄、水黑、木青。又小乘中明风无色,大乘明风有色。五行中金白,金在西方主白,又主秋气,秋气白,秋风萧飋,故言风白。未详,合如文。
佛性亦尔,异法界故,时至则现。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退佛性故名之为有,阿毗䟦致故,以当有故,决定得故,定当见故,是故名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譬如有王下,二、明佛性非即非离,有譬有合。
善男子,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呼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
初文中言莱茯根者,尔雅作芦菔,郭注为萝茯,萝茯为正。牵象示众盲者,他作一存一亡释之。头足等皆非象亡也,不离头足等是象存也。佛性非六法亡也,六法之外无别佛性,还用六法存也。如此释者,不得出于即离两句,况得绝于四句离百非耶?此文双弹即离,非头足为象,此弹即也。离是无象,此弹离也。头足之中既无有象,不可即也。头足之外既无别象,不可离也。非即非离,非内非外,而得言象。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非即六法,非离六法,非内非外,故名中道,名为佛性。若取六法为佛性者,乃是众盲之佛性。若离六法为佛性者,如指虚空为佛性,如诸婆罗门所谤,为仙豫所害。取不即不离中道为佛性者,如大王者臣所见佛性。若得不即不离意,广历诸法,悉是佛性。四无量、六度等悉如文。
于合文中又二:先总合。
善男子,王喻如来应正遍知,臣喻方等大涅槃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
次是诸众生下,别合。于中又三:先正合,次更举本盲帖合,三结。初正合中六,一一皆三:先合六譬,次举譬帖,三结。悉如文。
是诸众生闻佛说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虽灭,次第相续,是故获得无上如来三十二相。如来色常,如来色者常不断故,是故说色名为佛性。
譬如真金,质虽迁变,色常不异,或时作钏、作蛇、作槃,然其黄色初无改易;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质虽无常而色是常。
以是故,说色为佛性。
或有说言:受是佛性。何以故?受因缘故,获得如来真实之乐。如来受者,谓毕竟受、第一义受。众生受性虽复无常,然其次第相续不断,是故获得如来常受。
譬如有人姓憍尸迦,人虽无常而姓是常,经千万世无有改易,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以是故说,受为佛性。
又有说言:想是佛性。何以故?想因缘故,获得如来真实之想。如来想者,名无想想。无想想者,非众生想,非男女想,亦非色受想、行识想,非想断想。众生之想虽复无常,以想次第相续不断故,得如来常恒之想。
善男子,譬如众生十二因缘,众生虽灭而因缘常,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以是故,说想为佛性。
又有说言:行为佛性。何以故?行名寿命,寿因缘故,获得如来常住寿命。众生寿命虽复无常,而寿次第相续不断,故得如来真实常寿。
善男子,譬如十二部经,听者、说者虽复无常,而是经典常存不变,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以是故说,行为佛性。
又有说言:识为佛性,识因缘故,获得如来平等之心。众生意识虽复无常,而识次第相续不断,故得如来真实常心。
如火热性,火虽无常,热非无常,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以是故,说识为佛性。
又有说言:离阴有我,我是佛性。何以故?我因缘故,获得如来八自在我。有诸外道说言:去来见闻悲喜语说为我。如是我相虽复无常,而如来我真实是常。
善男子,如阴、入、界,虽复无常而名是常,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彼盲人各各说象,虽不得实,非不说象;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
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
有诸外道下,第三、简邪正,为二:初、简邪我非。
善男子,有诸外道虽说有我,而实无我。
外道所计,或言常遍,或言如芥子,并是邪执。
次明正我,又二:初明假我,次明真我。初明假我,文为二:初法。
众生我者,即是五阴,离阴之外,更无别我。
次明譬中有六。初后有合中四。无合开善,假名有用,有名无体。庄严名用体俱有,此两皆不可。若名用体皆有者,何谓为假?开善虽无体,既有名用,亦复非假。观师引中论无我无无我,无我破常,无无我破断,亦破即离。为破此等,故言我与无我。虽说此二皆是假名,故文中举六譬,譬于假我。
善男子,譬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离是之外,更无别华;众生我者亦复如是。善男子,譬如墙壁草木和合名之为舍,离是之外,更无别舍;如佉陀罗树、波罗奢树、尼拘陀树、郁昙钵树和合为林,离是之外,更无别林;譬如车兵、象马步兵和合为军,离是之外,更无别军;譬如五色杂綖和合名之为绮,离是之外,更无别绮;如四姓和合名为大众,离是之外,更无别众;众生我者亦复如是,离五阴外,更无别我。
如来常住下,第二、明真我。
善男子,如来常住则名为我。如来法身无边无阂,不生不灭,得八自在,是名为我。众生真实无如是我及以我所,但以毕定当得毕竟第一义空,故名佛性。
此之真我,对破妄我,毕竟清净。即无我,无无我,众生亦应得此真我。
大慈大悲下,第四、广出佛性,又三:初、明佛性,有八。
复次,次如我上说下,还结是当三;我若说色,下结非五阴。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毕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必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萨摩诃萨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毕定当得大信心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因缘故,菩萨则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一切众生毕定当得一子地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子地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以第四力因缘故,菩萨则能教化众生;一切众生毕定当得第四力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第四力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十二因缘。何以故?以因缘故,如来常住;一切众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缘,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十二因缘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四无阂智,以四无阂因缘故说字义无阂,字义无阂故能化众生;四无阂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顶三昧,以修如是顶三昧故,则能总摄一切佛法,是故说言顶三昧者名为佛性。十住菩萨修是三昧未得具足,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一切众生毕定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前四如文。第五云第四力者,一云是十力中第四根力,知物根缘化道之要;二云别有名教:一、信力;二、忍力;三、定力;四、善权力。善权力者,化道便故,故言第四力。第六中云十二因缘即佛性者,于他两解并皆不便。一云十二因缘是观智,何得有境界性?二云是果性,此亦不可。今明十二因缘是佛性,别有所出(云云)。余二如文。
善男子,如上所说种种诸法,一切众生定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我若说色是佛性者,众生闻已则生邪倒,以邪倒故,命终则生阿鼻地狱。如来说法为断地狱,是故不说色是佛性,乃至说识亦复如是。
善男子,若诸众生下,第二、总结酬前问,又三:初、结问不须修道。
善男子,若诸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十住菩萨修八圣道少见佛性,况不修者而得见耶?善男子,如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已无量世修习圣道了知佛性,云何声闻、辟支佛等能知佛性?
次若诸众生下,结劝。
若诸众生欲得了了知佛性者,应当一心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涅槃经。见有受持乃至赞叹如是经者,应当以好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瘦医药而供给之,兼复赞叹礼拜问讯。善男子,若有已于过去无量无边世中,亲近供养无量诸佛,深种善根,然后乃得闻是经名。
三、佛性不可思议下,结叹,为二:初、佛叹。
善男子,佛性不可思议,佛法僧宝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不能知是亦不可思议,如来常乐我净之法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亦不可思议。
次师子吼叹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不可思议者。世尊,是大众中有八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是故有能信是经者名不可思议。善男子,如是诸人于未来世,亦当定得信是经典,见于佛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师子吼言:云何不退下,第二、以见佛性人劝修。有问有答,问如文。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不退菩萨自知决定有不退心?
佛答:有三:一、自试其心,二、为物受苦,三、用六度化他。初一是自行,后二是化他。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日食一胡麻经一七日,粳米、绿豆、麻子、粟、禾及以白豆亦复如是。各以七日食一麻时,作是思惟:如是苦行都无利益,无利益事尚能为之,况有利益而当不作?于无利益心能堪忍不退不转,是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日修苦行时,一切皮肉消瘦皱减,如断生瓠置之日中,其目却陷如井底星,肉尽筋出如朽草屋,脊骨连现如重綖抟,所坐之处如马蹄迹,欲坐则伏,欲起则偃。虽受如是无利益苦,然不退于菩提之心。
初自试者,犹是浅行深德,不俟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