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之二(卷第二十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师子吼品之二

起卷是第二劝修,初劝修,后论义。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见如来,应当修习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解说。

上云十住闻见至佛眼见,若欲闻见眼见,应当受持十二部经,故有劝修。

师子吼言下,第二、论义,六番问答。初一番明见义,中间四番明能见之行,后一结成。初文者,先问,次答。初问文者。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世尊,一切众生不能得知如来心相,当云何观而得知耶?

上云:如来妙绝凡夫,云何见闻?是故兴问。

次善男子下,答中二:初明实不可知。

善男子,一切众生实不能知如来心相。

次若观察下,明。亦有,可知。上就究竟证为眼见,分证为闻见。今约凡夫修习中,取闻见得道力强,眼见色身则弱。上德王品说见佛初生、出家,不达妙本,悉是曲见。今睹如来生行七步,知是方便,则得见佛。各有所据,不得一概。于中三:先标章,次解释,三、结。初标,如文。

若欲观察而得知者,有二因缘:一、眼见,二、闻见。

就解释,文有六番:初、身口二业,次、形声两胜,三、身通心通,四、受身说法,五、身口忍,六、身形声说。前五可见。

若见如来所有身业,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观如来所有口业,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

若见色貌一切众生无与等者,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闻音声微妙最胜,不同众生所有音声,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

若见如来所作神通,为为众生?为为利养?若为众生不为利养,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若观如来以他心智观众生时,为利养说?为众生说?若为众生不为利养,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云何如来而受是身?何故受身?为谁受身?是名眼见。若观如来云何说法?何故说法?为谁说法?是名闻见。

以身恶业加之不瞋,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眼见。以口恶业加之不瞋,当知是则为如来也,是名闻见。

若见菩萨初生之时,于十方面各行七步,靡尼䟦陀、富那䟦陀鬼神大将执持幡盖,震动无量无边世界,金光晃曜弥满虚空,难陀龙王及婆难陀以神通力浴菩萨身,诸天形像承迎礼拜,阿私陀仙合掌恭敬,盛年舍欲如弃涕唾,不为世乐之所迷惑,出家修道乐于闲寂,为破邪见六年苦行,于诸众生平等无二,心常在定初无散乱,相好严丽庄饰其身,所游之处丘墟皆平,衣服离身四寸不堕,行时直视不顾左右,所食之物物无完过,坐起之处草不动乱,为调众生故往说法,心无憍慢,是名眼见。若闻菩萨行七步已,唱如是言:我今此身最是后边。阿私陀仙合掌而言:大王当知,悉达太子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在家作转轮王。何以故?相明了故。转轮圣王相不明了,悉达太子身相炳着,是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老病死,复作是言:一切众生甚可怜悯,常与如是生老病死共相随逐而不能观,常行于苦,我当断之。从阿罗罗五通仙人受无相定,既成就已后说其过。从郁陀仙受非有想非无想定,既成就已说非涅槃,是生死法六年苦行无所克获,即作是言:修是苦行空无所得,若是实者我应得之,以虚妄故我无所得。是名邪术,非正道也。既成道已,梵天劝请:唯愿如来,当为众生广开甘露说无上法。佛言:梵王,一切众生常为烦恼之所障覆,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复言:世尊,一切众生凡有三种,利根、中根、钝根。利根能受,唯愿为说。佛言:梵王,谛听!谛听!我今当为一切众生开甘露门。即于波罗奈国转正法轮宣说中道:一切众生不破诸结非不能破,非破非不破,故名中道。不度众生非不能度,是名中道。非一切成亦非不成,是名中道。凡有所说,不自言师,不言弟子,是名中道。说不为利,非不得果,是名中道。正语、实语、时语、真语,言不虚发微妙第一,如是等法是名闻见。

第六文中,于闻见文末云:为梵王说中道者,约显露教说四谛,五人得初果;约密教说中道,无量菩萨得无生忍,乃至补处。又钝根闻生灭四谛,中根闻无生四谛,则不闻说中道;利根闻说无量无作四谛,即说中道。明中道有五番:或双舍论中道,或相成论中道,或双照论中道。私云:两舍是两教,相成是别教,双照是圆教。在文可寻。

如来心相下,第三、结成,如文。

善男子,如来心相实不可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见如来,应当依是二种因缘。

尔时,师子吼下,第二、有四番问答,明能见之行。初番,先问,次答。问又二:先举僧宝问,次举佛说难。初文者。

尔时,师子吼菩萨白佛言:世尊,如先所说,庵罗果喻四种人等:有人行细,心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亦正实;有人心不细,行亦不正实。是初二种,云何可知?

即四依人问,心是内本,行是外迹,言初二种者,以初二滥后二,故不可知。

如佛所说下,第二、正举佛难。

如佛所说,唯依是二,不可得知。

直置僧宝尚已难知,况乃如来但见色身、闻说法,云何依此二事知是如来?

佛答又二:先答僧,次答佛。初答僧为三:一、结问。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庵罗果喻二种人等,实难可知。

以难知下,次以四缘故知。

以难知故,我经中说当与共住;住若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当以智慧;智慧不知,当深观察;以观察故,则知持戒及以破戒。

具是四事下,三、结成,可知。

善男子,具是四事,共住久处智慧观察,然后得知持戒、破戒。

戒有二种下,第二、答佛问,复有六番:初番,持戒究竟、不究竟。

善男子,戒有二种,持者亦二:一、究竟,二、不究竟。有人以因缘故受持禁戒,智者当观是人持戒,为为利养?为究竟持?善男子,如来戒者无有因缘,是故得名为究竟戒。以是义故,菩萨虽为诸恶众生之所伤害,不生恚阂,是故如来得名成就毕竟持戒、究竟持戒。善男子,我昔一时与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故战栗如芭蕉树;至我影中,身心安隐,恐怖得除。是故当知,如来世尊毕竟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善男子,不究竟戒尚不能得声闻、缘觉,何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二种:下第二番,为利、不为利。

复有二种:一、为利养,二、为正法。为利养故受持禁戒,当知是戒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虽闻佛性及如来名,犹不得名为闻见也。若为正法受持禁戒,当知是戒能见佛性及以如来,是名眼见,亦名闻见。

后四番悉如文可寻。

复有二种:一、根深难拔,二、根浅易动。若能修习空、无相、愿,是名根深难拔;若不修习是三三昧,虽复修习为二十五有,是名根浅易动。

复有二种:一、为自身,二、为众生。为众生者,能见佛性及以如来。

持戒之人复有二种:一、性自能持,二、须他教敕。若受戒已,经无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恶国,遇恶知识、恶时、恶世,闻邪恶法,邪见同止,尔时虽无受戒之法,修持如本,无所毁犯,是名性自能持。若因师僧白四羯磨然后得戒,虽得戒已,要凭和上、诸师、同学、善友诲谕乃知进止,听法说法,备诸威仪,是名须他教敕。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见佛性及以如来,亦名闻见。

复有二种: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槃。

师子吼言下,是次番问答。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何因缘故受持禁戒?

前云:持菩萨戒,得见佛性,为作要求?为不要求?要求者,是市易法;若不要求,行而无愿。未知云何,故有此问?

佛答:有两,初发起十四句。

佛言:善男子,为心不悔故。何故不悔?为受乐故。何故受乐?为远离故。何故远离?为安隐故。何故安隐?为禅定故。何故禅定?为实知见故。何故为实知见?为见生死诸过患故。何故为见生死过患?为心不贪着故。何故为心不贪着?为得解脱故。何故为得解脱?为得无上大涅槃故。何故为得大般涅槃?为得常乐我净法故。何故为得常乐我净?为得不生不灭故。何故为得不生不灭?为见佛性故。是故菩萨性自能持究竟净戒。

法性自尔,而相邻接。任运法尔,非作要求。若心不悔,持戒不浅。

次持戒下,心任运成,得见佛性,住大涅槃(云云)。

善男子,持戒比丘虽不发愿求不悔心,不悔之心自然而得。何以故?法性尔故。虽不求乐、远离、安隐、禅定、知见、见生死过,心不贪着解脱、涅槃、常乐我净、不生不灭,见于佛性而自然得。何以故?法性尔故。

第三番问答,问中又三:先领旨;次作难;三、结。初如文。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因持戒得不悔果,因于解脱得涅槃果者。

戒则无因,涅槃无果。戒若无因,则名为常;涅槃有因,则是无常。

次难中,初难:戒是众行之本,有果而无因,应是真常;涅槃居在诸行之末,有因而无果,应是无常。

后偏结一边可见(云云)。

若尔者,涅槃则为本无今有。若本无今有,是为无常,犹如然灯。涅槃若尔,云何得名我、乐、净耶?

佛答:先叹,次答。叹中为三:一、叹因深,二、叹持力,三、诫听。初如文。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曾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能问如来如是深义。

善男子,不失本念乃如是问。我忆往昔过无量劫,波罗奈城有佛出世,号曰善得。尔时,彼佛三亿岁中演说如是大涅槃经。我时与汝俱在彼会,我以是事咨问彼佛。尔时,如来为众生故三昧正受,未答此义。善哉!大士,乃能忆念如是本事。

次文中,善得时长,释迦日短者,以缘宜故也。例如日月灯明,六十小劫,此间食顷(云云)。

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二、佛答。初答持戒无因之问,有法、譬、合。法中为二:一、唱有因,二、遮无尽。初有因者。

戒亦有因,因听正法;听正法者,是亦有因,因近善友;近善友者,是亦有因,因有信心;有信心者,是亦有因,因有二种:一者、听法,二者、思惟义。

以听法善友等,为作戒因。

从信心因于听法下,二、遮。

善男子,信心者因于听法,听法者因于信心,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恐无穷之难,故指二法互为因果。

次譬如下,凡举三譬,初为遮无穷作譬。

善男子,譬如尼干立拒举瓶,互为因果,不得相离。

诸师多言尼干净行,不以瓶着地。三木为拒,以支一瓶,瓶由拒立,拒藉瓶成。二、梁武云:尼干口啖牛粪,身裸秽根。有何净行而可称耶?拒者,今之渴乌取水者是,亦名栒虡。井上施之,更拒上下,即是互为因果之义。而言尼乾者,指其家有此拒。

次举十二因缘譬。

善男子,如无明缘行,行缘无明,是无明、行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乃至生缘老死,老死缘生,是生、老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若克定三世,譬此不便,取轮回不穷,更互义成。

三、举小乘中八相为譬。

善男子!生能生法,不能自生。不自生故,由生生生;生生不自生,赖生故生。是故,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大生直名为生,小生言生生。成论人破毗昙大小生义,解此文云:一期之寿是大生,念念生灭是小生。由一期有念念,由念念有一期。解文不了,而复不许用毗昙义,此不应然。破立适时,借譬何爽。私谓古人以一期与念念,更互相生。何以不得?然不及刹那八相,只一刹那是生,是生生故。一刹那中,大相是因,小相是因因。小相是果,大相是果果。是则更互为因,更互为果。如一信心,即此信心。是听法心,即听法心。是于信心,虽同一念,而更互相因。既互相因,即互成果。

信心听法下,合譬。

善男子,信心听法亦复如是。

答:前初难,明戒有因。

从是果非因下,答后难,明涅槃是果而无因。答后又三:初唱两章门。

善男子,是果非因,大涅槃也。

一是果,二非因。

次何故名果下,释是果章门。

何故名果?是上果故,沙门果故,婆罗门果故,断生死故,破烦恼故,是故名果。为诸烦恼之所诃责,是故涅槃名果。烦恼者,名为过过。

是出世果,故言上果;是习果故,故是沙门、婆罗门果;是佛果故,故言断生死;是绝待果故,故言破烦恼。烦恼名过过者,体是死因,一过复得苦果,故言过过。又无明能迷理,复能障智,故是过过。

从涅槃无因下,二、释非因章门。

善男子,涅槃无因而体是果。何以故?无生灭故,无所作故,非有为故,是无为故,常不变故,无处所故,无始终故。

无生灭者,无世间因;无所作者,无报因;非有为者,无生因;常不变等三句,是无相待因。

三、善男子下,结无因义。

善男子,若涅槃有因,则不得称为涅槃也。槃者言因,般涅言无,无有因故,故称涅槃。

次第四番问答。问为三:初领旨仰非,次举六无为难,三结。

师子吼菩萨言:如佛所说,涅槃无因,是义不然。

若言无者,则合六义:一、毕竟无故,故名为无,如一切法无我、无我所。二、有时无故,故名为无,如世人言:河池无水,无有日月。三者、少故,故名为无,如世人言:食中少咸,名为无咸;甘浆少甜,名为无甜。四、无受故,故名为无,如旃陀罗不能受持婆罗门法,是故名为无婆罗门。五、受恶法故,故名为无,如世间言:受恶法者,不名沙门及婆罗门。是故名为无有沙门及婆罗门。六、不对故,故名为无,譬如无白名之为黑,无有明故名为无明。

次毕竟无,但是语势,非是正意,正取有时无故为难。言有因者,有习因、了因。言无因者,无生因、报因。故举有时无,以之为难。如池沼之雨旱,如日月之笼散,因之有无,似同于此。少无者,以少故无,非是全无。不受无者,只是不受为无,非无彼法不受。恶亦如是,不对亦尔。后之三无,但是互无之意。

三、结,如文。

世尊,涅槃亦尔,有时无因,故名涅槃。

佛答为二:先明无因,次明有因。初答无因为三:先非五就一;次六喻并非;三、结无因。初非五就一者。

佛言:善男子,汝今所说如是六义,何故不引毕竟无者以喻涅槃,乃取有时无耶?善男子,涅槃之体毕竟无因,犹如无我及无我所。

汝以毕竟无以为正难,尚不全是,有少分是,是故就之。况以五喻,宁得会耶?

次并非六喻。

善男子,世法、涅槃终不相对,是故六事不得为喻。

六、是世法不可对于出世之法而复重非毕竟无者,以其随断无我、无我所故,与涅槃乖;涅槃有我,故重说之。

三、善男子下,结意,如文。

善男子,一切诸法悉无有我,而此涅槃真实有我。以是义故,涅槃无因而体是果。

是因非果下,二、答涅槃是因而非于果。文为二:初标章,次释标者。

是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生故。是因非果,非沙门果,故名非果。何故名因?以了因故。

明涅槃是因,以佛性为因,即是了因。复简出非因,即非生因。标其非果,非沙门小果。前云沙门果者,指佛果为沙门、婆罗门果。

因有二种下,释文为三:一、明有生了二因。

善男子,因有二种:一、生因,二、了因。

二、举三譬譬之。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灯能了物,故名了因。烦恼诸结,是名生因;众生父母,是名了因。如谷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是名了因。

三、三番举法门合之。合中悉用亲为生因,疏为了因。此虽明不可思议之法,略须分别前一番事理相对。

复有生因,谓六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了因,谓佛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六度是事为生因,佛性是理为了因。

次散定相对。

复有了因,谓六波罗蜜佛性。复有生因,谓首楞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后横竖相对。

复有了因,谓八正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生因,谓信心、六波罗蜜。

而初文中云菩提者,此欲明因取果,又举果成因。问:涅槃无因,而义说生因、了因,亦应义说生、了二果?答:了因所成,即是了果;生因所出,即是生果。何不得并别有二果?生果即是无常,了果即是于常。世人谓屈此并,此乃不思议法门,何所不得?且用首楞严通之。譬如术人于众前死,得财物已,而复还生。今经二鸟双游即是,其义近是。下文云:佛身二种:一、常,二、无常(云云)。

师子吼下,第三、有一番问答,结成本宗。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见于如来及以佛性,是义云何?世尊,如来之身无有相貌,非长非短,非白非黑,无有方所,不在三界,非有为相,非眼识识,云何可见?佛性亦尔。

此问从前眼见闻见如来佛性生。夫佛性之性,绝色非色,云何可见?

佛言:善男子,佛身二种:一、常,二、无常。无常者,为欲度脱一切众生方便示现,是名眼见;常者,如来世尊解脱之身,亦名眼见,亦名闻见。佛性亦二种:一、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复有二种:一、是色,二、非色。色者,如来解脱;非色者,如来永断诸色相故。佛性二种:一、是色,二、非色。色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萨,十住菩萨见不了了故名非色。善男子,佛性者复有二种:一、是色,二、非色。色者,谓佛、菩萨;非色者,一切众生。色者,名为眼见;非色者,名为闻见。

佛答答此为二者,皆悉再答,悉开两意,故有可见、不可见,如文。

佛性非内非外下,是品中第二大段,前作佛性说,此作中道说。文为三:一、略标中道,二、广破边执,三、结叹佛性。初标中道,有三句。

佛性者,非内非外。

初句云非内非外者,旧解云:不定在众生身内,故言非内;复不离众生,即此识神而得成佛,故言非外。观师解云:非在众生身内,故言非内;亦不在众生身外,故言非外。今皆不然。旧说取舍如步屈虫,次说如鸟除二翅。何者?众生五阴是因缘生法,即是空,不在俗谛,故非外;此法即假,不在真谛,故非内;此法即中,故不俱在二谛;此法遍一切处,故不独在中道谛;此法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岂作单能说之?上文云:一切觉者,名为佛性。诸师单说非一切觉,则非佛性,不名中道;三点具足,名一切觉,是名佛性,乃是中道。只以即空非外,不在俗谛。只依此意,任运破诸师所说。

虽非内外,然非失坏。

标第二句云:虽非内外,而不失坏。此还成上意。旧云:非外故不失,非内故不坏。若定在外,应东西散失;若定在内,应同于死,身有臭坏。故言非失非坏。观师云:其本无成,所以不坏;其本无得,所以非失。今明二师解初句未成,释后句无托。此句释成上非内非外,而复即中,故言不坏;而复双照,故言不失。

故名众生,悉有佛性。

标第三句云故名众生悉有者,观师云:虽非内外,亦不有无,而假名为有。今明释上不失不坏,即遍一切处,故名悉有。

师子吼言下,第二、广破边执。文为二:先破因中有果执,成上非内;次破因中无果执,成上非外。此执若除,不失不坏,佛性中道悉皆可解。就破因中有果,更为四:一、据佛教,二、据世情,三、据缘因,四、据正因。初据教者,近据前文,故名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远据前品,贫女宝藏、力士额珠,此皆内有,宁言非内?世情者,世人求酪取乳、求油取麻,若无油酪,人何故取?举缘因者,内若无正,何须外缘?如谷无牙,不须水土。举正因者,由外有缘,使正得生。此皆据于因中有果,显众生中悉有佛性,性应在内。就初据教,有六番问答。初引品初及如来性品为问。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乳中有酪。金刚力士,诸佛佛性如清醍醐,云何如来说言佛性非内非外?

佛言:善男子,我亦不说乳中有酪,酪从乳生故言有酪。

佛答:明乳即是空,故不定说有;但言酪从乳生,乳即是假,故从因缘有,如文。

第二番问答

世尊,一切生法各有时节。

问:一切法各有时节,乳中有酪,待时而生,如谷有牙,春来方出。

佛答为三:初作即空夺破,故言乳时无酪。

善男子,乳时无酪,亦无生酥、熟酥、醍醐,一切众生亦谓是乳,是故我言乳中无酪。

二、作纵答。

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种名字?如人二能,言金、铁、师。酪时无乳,非生熟酥及以醍醐,众生亦谓是酪非乳,非生熟酥及以醍醐,乃至醍醐亦复如是。

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种名字?如文。

三、从因有二种下,更示。

善男子,因有二种:一、正因,二、缘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缘因者,如醪暖等从乳生故,故言乳中而有酪性。

乳即是假,是故言有。

第三番问答

师子吼言:世尊,若乳无酪性,角中亦无,何故不从角中生耶?

若乳无酪,何不从角而生?此举非因为难。

善男子,角亦生酪。何以故?我亦说言:缘因有二种:一、醪,二、暖。角性暖故,亦能生酪。

佛一往纵答,角亦生酪。

第四番问答

师子吼言:世尊,若角能生酪,求酪之人何故求乳而不取角?

即取此为难。求酪之人,何不取角?

佛言:善男子,是故我说正因、缘因。

佛答:乳是正因,是故取之;角是缘因,是故不取。

第五番。举非果为难

师子吼言:若使乳中本无酪性今方有者,乳中本无,庵摩罗树何故不生?二俱无故。

佛先纵答,乳亦生树,如文。

善男子,乳亦能生庵摩罗树。若以乳灌,一夜之中增长五尺。以是义故,我说二因。

次则夺答。

善男子,若一切法一因生者,可得难言乳中何故不能出生庵摩罗树?善男子,犹如四大为一切色而作因缘,然色各异,差别不同,以是义故,乳中不生庵摩罗树。

若一因生者,可得如难,须两因乃生乳,非树之正因,因缘各异,何得生树?寻文可见。

第六番问答

世尊,如佛所说,有二种因:正因、缘因。众生佛性为是何因?

直问:众生佛性复有几因?

善男子,众生佛性亦二种因:一、正因,二、缘因。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

佛答:亦具二因,正谓众生,缘谓六度。庄严家据此文,明假名是正因佛性。观师不用云:缘因不但唯有六度,复有境界及道品等,皆是缘因、正因。何得但是假名,亦有五阴及心神等?今明庄严揽阴成众生,此据外;观师取五阴,此即据内。岂可然耶?上文云:佛性非内非外,不失不坏。今谓众生是正因时,众生假名,为定在内?为定在外?内外求不可得,还是非内非外。虽非内外,而有六度生其阴躯,则不失不坏。一切众生悉有于阴,还是向义,不应余解。虽作此消文,可更思之。

师子吼言:我今定知下,二、据世情执有为难。佛答为二:初正破执,次示正义。初文二:初作三番,次更重破。初三番者,初番问取乳不取水,据乳有酪为问。

师子吼言:世尊,我今定知乳有酪性。何以故?我见世间求酪之人,唯取于乳,终不取水,是故当知乳有酪性。

佛答为二:先非问,次并难。初如文。

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

何以故?一切众生欲见面像即便取刀。

次难中云汝言求酪取乳不取水者,并云如人求面而取于刀;不举镜者,欲作横竖并之。又镜亦得为刀,仙人孙博屈刀为镜,申镜为刀(云云)。

第二番即执刀有面为问。

师子吼言:世尊,以是义故,乳有酪性。若刀无面像,何故取刀?

佛言:善男子,若此刀中定有面像,何故颠倒,竖则见长,横则见阔?若是自面,何故见长?若是他面,何得称言是己面像?若因己面见他面者,何故不见驴马面像?

佛答:若定有面,何故颠倒、竖长、横短?若有己面,何故狭长?实不狭长而见狭长。若因己面见他面者,何故不见驴、马等面?

第三番,仍并通佛并。

世尊眼光到,彼故见面长。

眼光到刀中,则见己面像,不见驴马面像。又眼光到刀中,同刀竖而长,同刀之横阔,是故见之。

佛答为三:一、夺破,光实不到;二、纵破,假到则多过;三、结夺。初夺,如文。

善男子,而此眼光实不到彼。何以故?近远一时俱得见故,不见中间所有物故。

光若到下,纵破,有四过。

善男子,光若到彼而得见者,一切众生悉见于火,何故不烧?

一、若光到火,火应烧眼,眼既不烧,知光不到火。

如人远见白物,不应生疑:鹤耶?幡耶?人耶?树耶?

二、若光到远那忽生疑

若光到者,云何得见水精中物、渊中鱼石?

三光若到者,不应见水精中物。水精碍眼,不见内物。渊中鱼石,水应碍眼,眼何得到?

若不到见,何故得见水精中物,而不得见壁外之色?

四光若不到能见者,何故不见壁外?若见壁外,应见外物。

是故下,第三、结夺。

是故若言眼光到彼而见长者,是义不然。

善男子下,二、重破。上未委悉,故更重破。文亦为三:一、纵;二、夺;三、结呵。初纵为三:一、应责酪驹;二、应怀子孙;三、应含五丈。其既举世情为执,佛亦用世情破之。

善男子,如汝所言,乳有酪者,何故卖乳之人但取乳价,不责酪直?卖草马者但取马价,不责驹直?

若乳有酪,卖乳之人应责酪直:纵若有酪,亦应五味一时;若无醍醐,那独有酪?卖草马者应责驹直:驹复有驹,有驹无己;如其不然,知马无驹。

善男子,世人无子,是故聘妇。妇若怀妊,不得言女。若言是女有儿性故故应聘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儿性亦应有孙,若有孙者则是兄弟。何以故?一腹生故。是故我言女无儿性。若其乳中有酪性者,何故一时不见五味?

世人为子嫂妇,妇若有子,不得名女。女则无子,有子非女。若女有子,子复有孙,有孙无穷,一腹所生,并是兄弟,世岂然乎?如其不然,知女无子。

若树子中有尼拘陀五丈质者,何故一时不见芽、茎、枝、叶、华、果形色之异?

树子中有树,应具五丈,已是亭亭云外,交柯接叶,布护八方。如其不然,知子无树。

乳色味异下,二、是夺破。

善男子,乳色时异、味异、果异,乃至醍醐亦复如是,云何可说乳有酪性?

色异者,乳白酪黄;味异者,乳甜酪酢;治异者,乳治热,酪治冷。既无此等,云何有酪?

譬如服酥下,第三、结呵。

善男子,譬如有人明当服酥,今已患臭;若言乳中定有酪性,亦复如是。

明当服酥,今已患臭,亦当明当醪醹,今已饱饫,得酪食用,何有是事?

譬如有人下,第二、示正义。文为四:一、举譬示正义,二、引偈证,三、下约众生,四、高推佛境。初举三譬,又二:先譬,次合。

善男子,譬如有人有笔纸墨和合成字,而是纸中本无有字,以本无故假缘而成。若本有者,何须众缘?譬如青黄合成绿色,当知是二本无绿性。若本有者,何须合成?善男子,譬如众生因食得命,而此食中实无有命。若本有命,未食之时,食应是命。

初譬中,示于无性假缘而有,譬如文。

一切诸法下,合譬。

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有性。

以是义故下,第二、引偈证成。

以是义故,我说是偈:

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善男子,一切诸法因缘故生,因缘故灭。

但取初二句证无性是。若定有性,不应本无而今有,亦不应本有而今无;本有应常有,本无应常无;既其不定,云何而言乳有酪性?下二句相仍而来。此偈是第四、出以证今义。

若诸众生下,第三、约众生身空以示正义,自有法、譬、合。重譬如文。

善男子,若诸众生内有佛性者,一切众生应有佛身如我今也。众生佛性不破不坏、不牵不捉、不系不缚。

如众生中所有虚空,一切众生悉有虚空,无挂阂故,各不自见有此虚空。若使众生无虚空者,则无去来、行住、坐卧,不生不长。以是义故,我经中说:一切众生有虚空界。虚空界者,是名虚空。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十住菩萨,少能见之。如金刚珠,

众生佛性诸佛境界下,第四、高推在佛,如文。

善男子,众生佛性,诸佛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是故常为烦恼系缚流转生死;见佛性故,诸结烦恼所不能系,解脱生死得大涅槃。

观上经文,纵夺破竟,明佛性即空。次举三譬,明佛性是假。次引偈,证佛性即空即假。次明众生身空,喻于佛性遍一切处。引诸佛境界,明佛性即中。观文甚会,亦与上文佛性名为第一义空,空名智慧等,义甚相应。私谓:章安依经具知佛性遍一切处,而未肯彰言,以为时人尚未信有,安示其遍?佛性既具空等三义即三谛,是则一切诸法无非三谛,无非佛性。若不尔者,如何得云众生身中有于虚空?众生既有,余处岂无?若无,不名虚空。思之!思之!师子吼下,第三、据缘能发因中之果。若都无者,何用缘耶?又有五番问答。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一切众生有佛性,性如乳中酪性。若乳无酪性,云何佛说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缘因者,一醪、二暖。虚空无性,故无缘因。

初番问意,若乳无酪性,何用缘因?虚空无性,不俟二因。

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何须缘因?

答:如文。

第二番转缘因,作了因名。问中有三譬,次引乳譬合,如文。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以有性故,故须缘因。何以故?欲明见故。缘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闇中先有诸物,为欲见故以灯照了。若本无者,灯何所照?如泥中有瓶故,须人、水、轮、绳、杖等而为了因;如尼拘陀子,须地、水、粪而作了因。

乳中醪暖亦复如是,须作了因。是故虽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后得见。以是义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佛答为四:一明性即是了因,二明了应自了,三应能两了,四举正因为决。

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即是了因。若是了因,复何须了?

初言性即是了者,了本了其令出。若己有性,性自是了,何须他了?乳已有酪性,性自是了,何须酵暖而了出之?

次若是了因下。

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常应自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

正言酵暖为了,应能自了。若不自了,何能为乳而作了因?初若自了者,应能自了而出于酪,不须了乳令乳出酪。

若言了因有二下,第三、应能两了。

若言了因有二种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义不然。何以故?了因一法,云何有二?

只酵暖自能了出于酪,复能了乳出酪。

若有二者下,第四、举正为决。

若有二者,乳亦应二;若使乳中无二相者,云何了因而独有二?

欲明酵暖能两了者,乳亦应能作于两正,自作酪正,复为酵暖作正。

第三番问意,前虽四难,正执第三自了了他故。

师子吼言:世尊,如世人言,我共八人;了因亦尔,自了了他。

言我共八人者,如数他为七,己足为八,此是自数他;数他亦如是,自了了他。

佛答为二:先破执,二示正义。初破又二:初破。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尔,则非了因。

若尔,则非了因。

次何以故下,释。

何以故?数者,能数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无了相。无了相故,要须智性,乃数自他。是故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

夫智能自数己色,复数他色;色不能自数,数他了因。如色何能自了,复能了他?别有一法,自了了他,故言了因,即非了因。

一切众生下,第二、示正义。

善男子,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修习无量功德?若言修习是了因者,已同酪坏。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则无增长。我见世人本无禁戒、禅定、智慧,从师受已渐渐增益。若言师教是了因者,当师教时,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若是了者,应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长?

欲明非本定有,藉缘能有。

第四番更复转难,还引佛言,明有乳有酪,故知是有。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了因无者,云何得名有乳、有酪?

佛答为二:先泛举三答。

善男子,世间答难凡有三种:一者、转答,如上所说:何故持戒?以不悔故,乃至为得大涅槃故。二者、默然答,如有梵志来问我言:我是常耶?我时默然。三者、疑答,如此经中,若了因有二,乳中何故不得有二?

转答即随问答,默答即置答,疑答即不定答。

后正用转答,如文。

善男子,我今转答。如世人言有乳有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有乳有酪;佛性亦尔,有众生,有佛性,以当见故。

师子吼下,第五番,不许当有之说,故设此难问,为二:先仰非。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是义不然。

次正问为三:法、譬、合。

过去已灭,未来未到,云何名有?若言当有名为有者,是义不然。

如世间人,见无儿息,便言无儿,

一切众生无佛性者,云何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佛答为二:先譬,次合。譬为四:一、明过去有。

佛言:善男子,过去名有。譬如种橘,芽生子灭,芽亦甘甜;乃至生果,味亦如是,熟已乃醋。善男子,而是酢味,子芽乃至生果悉无,随本熟时形色相貌则生酢味,而是酢味本无今有。虽本无今有,非不因本。如是本子虽复过去故得名有,以是义故,过去名有。

二、明未来有。

云何复名未来为有?譬如有人种植胡麻,有人问言:何故种此?答言:有油。实未有油,胡麻熟已,取子熬、烝、捣、压乃得,当知是人非虚妄也。以是义故,名未来有。

三、重明过去有。

云何复名过去有耶?善男子,譬如有人私屏骂王,经历年岁王乃闻之,闻已即问:何故见骂?答言:大王,我不骂也。何以故?骂者已灭。王言:骂者、我身二俱存在,云何言灭?以是因缘丧失身命。善男子,是二实无而果不灭,是名过去有。

四、重明未来有

云何复名未来有耶?譬如有人往陶师所,问:有瓶不?答言:有瓶。而是陶师实未有瓶,以有泥故,故言有瓶。当知是人非妄语也。乳中有酪,

未来有,即是当有,答问即足。而复更明过去者,当由异部不同,众计非一。萨婆多计三世皆有,曾有、当有、正有。昙无德计过去、未来是无,唯现在为有。已上破有竟。今若用之,但是假名,随俗之用。且法王所为,岂可以人情测?前云种橘牙甜,熟酢,后之酢味,本在前甜,证过去有。今时此橘初酢后甜者,或是国土物异,或是取烂熟时为后,此时味酢。

众生佛性下,合譬。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欲见佛性,应当观察时节形色,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实不虚妄。

正明当有,即众生当得。

师子吼下,第四、据正因执有,凡四问答。初番又四:一、法;二、譬;三、合;四、结。

师子吼言:一切众生无佛性者,云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正因故,故令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正因?所谓佛性。

初法中言正因佛性者,即中道正性。

尼拘陀下,举譬,又四:一、正举譬。

世尊,若尼拘陀子无尼拘陀树者,何故名为尼拘陀子,而不名为佉陀罗子?

二、傍举瞿昙姓

世尊,如瞿昙姓不得称为阿低耶姓,阿低耶姓亦复不得称瞿昙姓。

三、合譬。

尼拘陀子亦复如是,不得称为佉陀罗子,佉陀罗子不得称为尼拘陀子。

四、犹如下,以譬帖姓为难。

犹如,世尊,不得舍离瞿昙种姓。

难意,若尼拘陀子无树性者,云何得名尼拘陀子?应名佉陀罗子。乳无酪性,亦不名乳,应别生余事。

佛性亦复下,合。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以是义故,当知众生悉有佛性。

佛答为二:初、举八事不可见。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有尼拘陀者,是义不然。如其有者,何故不见?善男子,如世间物,有因缘故不可得见。云何因缘?谓远不可见如空中鸟迹,近不可见如人眼睫,坏故不见如根败者,乱想故不见如心不专一,细故不见如小微尘,障故不见如云表星,多故不见如稻聚中麻,相似故不见如豆在豆聚。尼拘陀树不同如是八种因缘,如其有者,何故不见?

尼拘陀子,若有树性,何故不见?

次若言细障下更破二事,又二:先总非,次何以故下正破。

若言细障故不见者,是义不然。

破中又二:先破细,次破障。初破细者。

何以故?树相粗故。若言性细,云何增长?

夫树相甚粗,何得不见?若本细者,后不应大;后若大者,初亦应大。

次破障者。

若言鄣故不可见者,常应不见。本无粗相,今则见粗,当知是粗本无其性。本无见性,今则可见,当知是见亦本无性。子亦如是,本无有树,今则有之,当有何咎?

若尼拘陀子障尼拘陀树不可见者,障常应障常不可见。

第二番问答

师子吼言:如佛所说,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尼拘陀子以地、水、粪作了因故,令细得粗。

问中还举两因,了因了无,正云何无耶?良以了细成大,所以可见。

佛答:有五重:一、明本有本无皆不须了。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何须了因?若本无性,了何所了?

若尼拘陀下,二、举非果为难。

若尼拘陀中本无粗相,以了因故乃生粗者,何故不生佉陀罗树?二俱无故。

难于本无尼拘陀子,本无尼拘陀树粗相者,亦无佉陀罗之粗相,何故不生佉陀罗树?

若细下三难,粗应可见。

善男子,若细不可见者,粗应可见。譬如一尘则不可见,多尘和合则应可见;如是子中,粗应可见。何以故?是中已有芽茎华果,一一果中有无量子,一一子中有无量树,是故名粗。有是粗故,故应可见。

四、举烧相为并。

善男子,若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性而生树者,眼见是子为火所烧,如是烧性亦应本有。若本有者,树不应生。

若树本有性,后生树者,亦应本有烧相,后时可烧;子性被烧,不应生树。

五更取意破,其先生后灭。

若一切法本有生灭,何故先生后灭不一时耶?以是义故,当知无性。

文举一切法生灭一时,且就尼拘陀子生灭一时者,云何先生而后方灭?既生灭一时,遂得先生后灭,亦应先灭后生。

第三番问答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尼拘陀子本无树性而生树者,是子何故不出于油?二俱无故。

举非因为问:等是无性,何不出油?

善男子,如是子中亦能出油,虽本无性,因缘故有。

次佛答云:亦得出油压子汁,出汁即是油。

第四更问:亦应得称为胡麻油?

师子吼言:何故不名胡麻油耶?

善男子,非胡麻故。善男子,如火缘生火,水缘生水,虽俱从缘,不能相有;尼拘陀子及胡麻油亦复如是,虽俱从缘,各不相生。尼拘陀子性能治冷,胡麻油者性能治风。善男子,譬如甘蔗,因缘故生石蜜、黑蜜,虽俱一缘,色貌各异,石蜜治热,黑蜜治冷。

佛答:随缘各异,受名不同,不得名麻油,得名尼拘陀油,众生佛性亦尔,众生中有佛性,草木中无佛性,而有草木等性。

师子吼言下,第二、破因中无果。执既非外,义唯一番问答。问为三:一、领旨;二、正难;三、结难。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如其乳中无有酪性,麻无油性,尼拘陀子无有树性,泥无瓶性,一切众生无佛性者。如佛上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义不然。

领旨仰非者,领无果之旨,不复致疑。因中既其不得有果,众生之中亦无佛性,此义可信。众生即执定无为实,既其定无,不复得言一切有性,故云是义不然。不然者,岂非执无?

何以故下,第二、正难,又二:先难,次答。初文凡作七番:一、据业行,二、据断善,三、据发心,四、据退转、不退转,五、据修万行六度,六、据退万行,七、据僧宝。初就行业为难者。

何以故?人、天无性。以无性故,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以业缘故,不以性故,菩萨摩诃萨以业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人天无性,但有业缘,五戒得人,十善得天,天得作人,人得作天;菩萨亦尔,但以业缘而得成佛,非谓佛性。

次就断善作难者。

若诸众生有佛性者,何因缘故,一阐提等断坏善根堕于地狱?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等不应能断。若可断者,云何得言佛性是常?若非常者,不名佛性。

若众生有性善不可断堕于地狱,以佛性力应止地狱。夫佛性是常,常何可断?既断于善即知无常,若无常者则无佛性。

三、据初发心难者。

若诸众生有佛性者,何故名为初发心耶?

若本有性,应本发心;心既始发,知本无性。又佛性无发,发则非性。

四、据退不退为难者。

云何而言是毗䟦致、阿毗䟦致?毗䟦致者,当知是人无有佛性。

若本有性,不应毗䟦致,只应阿毗䟦致,唯应不退;既其有退,既其有退,知无佛性。

五、据万行难者。

世尊,菩萨摩诃萨一心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慈大悲见生老死烦恼过患,观大涅槃无生老死烦恼诸过,信于三宝及业果报,受持禁戒,如是等法名为佛性。若离是法有佛性者,何须是法而作因缘?世尊,如乳不假缘必当成酪;生酥不尔,要得因缘,所谓人功、水、瓶、钻、绳;众生亦尔,有佛性者,应离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本有性,何须万行?修万行者,知无佛性。

六、据退万行为难者

若定有者,行人何故见三恶苦、生老病死而生退心?亦不须修六波罗蜜,即应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乳非缘而得成酪,然非不因六波罗蜜而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当知众生悉无佛性。

佛性是常,何得有退?既见三恶而有退者,知无佛性。

七、据三宝为难者。

如佛上说僧宝是常,如其常者则非无常,非无常者云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僧若常者,云何复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佛所说,三宝是常,僧既是常,只应常住,何得进修,令后成佛?进修则无常,无常故无性,何故云一切众生悉有?

世尊,若使众生从本已来无菩提心,亦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方有者;众生佛性亦应如是,本无后有。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应无佛性。

次佛言下。正答七难,但不次第。第一、答第一业行问。第二、答第三发心问。第三、答第六退转万行问。第四、答第二断善问。第五、答第五万行问。第六、答第七僧宝问。第七、答第四退不退问。此答第一问。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佛性之义,为众生故作如是问,一切众生实有佛性。

止有八字,具答问意。举人天由业,不关佛性,亦应由业致佛,不关佛性。佛答,人天不须佛性,只由于业,致有往反,不关佛性。佛性常故,作佛亦当知有佛性。

汝言下,第二、超答,第三、发心。先牒问。

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言有初发心者。

次正答。

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

汝言何故有退下,第三、超答第六退转万行。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实无退心。心若有退,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迟得故,名之为退。

明实无退,只是迟得,谓之为退而不答。万行为下,答可酬之。

此菩提心实非佛性下,第四、追答第二、断善问。

此菩提心实非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断于善根堕地狱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辈则不得名一阐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为无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实非佛性。

明菩提心非佛性,阐提不发菩提心,而佛性不断。

善男子,汝言下,第五、答第五万行之问,为二:一、正答。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假缘如乳成酪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言五缘成于生酥,当知佛性亦复如是。譬如众石,有金、有银、有铜、有铁,俱禀四大,一名一实,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众因缘、众生福德、炉冶、人功然后出生,是故当知本无金性。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

二、更取意难

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前无此言,一解云:前应有此问,翻者脱落。二解云:本无此问,直是取意。

善男子,汝言僧宝下,第六、答第七问,有四复次:初、有二种和合。

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众生无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种: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义和合。世和合者名声闻僧,义和合者名菩萨僧。世僧无常,佛性是常。如佛性常,义、僧亦尔。

次十二部经和合。

复次,有僧谓法和合,法和合者谓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常,是故我说法、僧是常。

三十二、因缘和合

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者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中亦有佛性,十二因缘常,佛性亦尔,是故我说僧有佛性。

四、诸佛和合

又复僧者,诸佛和合,是故我说僧有佛性。

皆明僧常,乃是一体之僧,非今事僧。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下,第七、追答第四、退不退问。文为二:先牒问诫听,次正答其难。问云:若有佛性,岂合䟦致、阿䟦致异?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谛听!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答文为四:一、明退转行;二、明不退愿;三、双明退、不退两人;四、重明不退行。佛答意者,不关佛性有退、不退,只由志愿强弱不同,致退、不退,虽退非失,迟得名退。初论退行,又为四:一、明十三法;二、明六法;三、明五法;四、明二法。初十三法如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财;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调柔;八者、愁恼;九者、不乐;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轻己身;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

次六法中。

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一者、吝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善男子,有人得闻诸佛世尊是人天师,于众生中最上无比,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法眼明了,见法无阂,能度众生于大苦海,闻已即复发大誓愿:如其世间有如是人,我亦当得。以是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复为他之所教诲发菩提心。或闻菩萨阿僧祇劫修行苦行,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已思惟: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是故有退。

有营世务者,出家学道,经营俗法,巨有所妨。言俗法者,真修之外,皆名为俗。春秋中藏文仲有三不仁:使妾编蒲席,卖被异邦,弹汝国之大夫失德,与百姓诤利。俗人尚诫贪,况驱驰耕贩,尚应休道,策使弹呵,何足及言?又句句应论观慧,文烦不书,得意自在。夫观解者,非但执耒运斤,名为俗务;坐驰五尘六欲,即是世务;又专念空无相愿,亦是世务;又念苍生涂灰,慈悲慰拔,亦是世务。若能无念念于无念,非念非无念,一心中觉,方非世务。私谓如大师释经,句句之中,依文消竟,即句句观解,于文非要。但为法行者,随语起观,故处处明之。

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一者、乐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师过罪,四者、常乐处在生死,五者、不喜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是名五法退菩提心。

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一者、贪乐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云何下,第二、明不退之愿。

云何复名不退之心?有人闻佛能度众生生老病死,不从师咨,自然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提道是可得者,我当修习必令得之。以是因缘发菩提心,所作功德若多若少,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是誓愿:愿我常得亲近诸佛及佛弟子,常闻深法五情完具,若遇苦难不失是心。复愿诸佛及佛弟子,常于我所生欢喜心具五善根。若诸众生斫伐我身,斩截手足头目支节,当于是人生大慈心深自喜庆,如是诸人为我增长菩提因缘。若无是者,我当何缘而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发是愿:莫令我得无根、二根、女人之身,不系属人,不遭恶王,不属恶王,不生恶国。若得好身,种姓真正,多饶财宝,不生憍慢。令我常闻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若为众生有所演说,愿令受者敬信无疑,常于我所不生恶心。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愿多闻于义不了。愿作心师,不师于心。身口意业不与恶交,能施一切众生安乐,身戒心慧不动如山。为欲受持无上正法,于身命财不生悭吝,不净之物不为福业,正命自活心无邪谄,受恩常念小恩大报,善知世中所有事艺,善解众生方俗之言。读诵书写十二部经,不生懈怠懒墯之心。若诸众生不乐听闻,方便引接令彼乐闻,言常柔耎口不宣恶,不和合众能令和合,有忧怖者令离忧怖,饥馑之世令得丰足;疫病之世作大医王,病药所须财宝自在,令疾病者悉得除愈;刀兵之劫有大力势,断其残害令无遗余;能断众生种种怖畏,所谓死畏、闭系、打掷、水火、王贼、贫穷、破戒、恶名、恶道,如是等畏悉当断之;父母师长深生恭敬,怨憎之中生大慈心,常修六念、空三昧门、十二因缘、生灭等观、出息入息、天行、梵行及以圣行、金刚三昧、首楞严定;无三宝处,令我自得寂静之心;若其身心受大苦时,莫失无上菩提之心,莫以声闻、辟支佛心而生知足;无三宝处,常在外道法中出家,为破邪见不习其道,得法自在,得心自在,于有为法了了见过;令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舍身;为众生故乐处三恶,如诸众生乐忉利天;为一一人于无量劫受地狱苦心不生悔,见他得利不生嫉心,常生欢喜如自得乐;若值三宝,当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医药、灯明、华香、伎乐、幡盖、七宝供养;若受佛戒坚固护持,终不生于毁犯之想;若闻菩萨难行苦行,其心欢喜不生悔恨;自识往世宿命之事,终不造作贪瞋痴业,不为果报而习因缘,于现在乐不生贪着。善男子,若有能发如是愿者,是名菩萨终不退失菩提之心,亦名施主,能见如来明了佛性,能调众生度脱生死,善能护持无上正法,能得具足六波罗蜜。善男子,以是义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

愿作心师有二解:一云:只是前后两心,前心起恶,后心随流者,此非心师;前心起恶,后心能止,是则心师。二解:以假人制心,不随心作,所作假人,人是心师。今明太近。上文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心缘于法,法为心师,深浅自在。

善男子,不可以下,第三、双明退、不退两人,正酬其问,有譬有合,如文。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诸众生无有佛性。譬如二人俱闻他方有七宝山,山有清泉,其味甘美,有能到者永断贫穷,服其水者增寿万岁,唯路悬远,险阻多难。时彼二人俱欲共往,一人庄严种种行具,一则空往无所赍持。相与前进,路逢一人,多赍宝货,七珍具足。二人便前问言:仁者,彼土实有七宝山耶?其人答言:实有,不虚。我已获宝,饮服其水。唯患路险,多有盗贼,砂砾棘刺,乏于水草,往者千万,达者甚少。闻是事已,一人即悔,寻作是言:路既悬远,艰难非一,往者无量,达者无几,而我云何当能到彼?我今产业粗自供足,若涉斯路或失身命,身命不全,长寿安在?一人复言:有人能过,我亦能过。若得果达,则得如愿采取珍宝,饮服甘水;如其不达,以死为期。是时二人一则悔退,一则前进到彼山所,多获财宝,如愿服水,多赍所有还其所止,奉养父母,供给宗亲。时悔还者见是事已,心复生热:彼去已还,我何为住?即便庄严涉路而去。

七宝山者喻大涅槃,甘味之水喻于佛性,其二人者喻二菩萨初发心者,险恶道者喻于生死,所逢人者喻佛世尊,有盗贼者喻于四魔,砂砾棘刺喻诸烦恼,无水草者喻不修习菩提之道,一人还者喻退转菩萨,一人往者喻不退转菩萨。善男子,众生佛性常住不变。犹彼险道,不可说言人悔还故令道无常,佛性亦尔。善男子,菩提道中终无退者。善男子,如向悔者,见其先伴获宝而还,势力自在,供养父母,给足宗亲,多受安乐,见是事已,心中生热,即复庄严复道还去,不惜身命,堪忍众难,遂便到彼七宝山中;退转菩萨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经中说,一切众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阐提悉有佛性。

师子吼下,第四、重明不退之行。先问,次答。

师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萨有退不退?

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来三十二相业因缘者,得名不退,得名菩萨摩诃萨,名不动转,名为怜悯一切众生,名胜一切声闻、缘觉,名阿毗䟦致。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菩萨摩诃萨于其父母、和上、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成足下千辐轮相。若菩萨摩诃萨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手指纤长,二、足跟长,三、其身方直。如是三相同一业缘。若菩萨摩诃萨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若菩萨摩诃萨父母师长若病苦时,自手洗拭捉持按摩,以是业缘得手足耎。若菩萨摩诃萨持戒闻法,慧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