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 智周 撰
疏第四卷
疏正行无上等六者。按彼论第三云。一最胜正行。具十二最胜正行。一者广大。终不欣乐世乐自在。志高远故。二者长时。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三者依处。普利有情。为依处故。四者无尽。回向菩提。无穷尽故。五者无间。由得自他平等胜解。于诸有情。起施等度。速圆满故。六者无难。于他善所。但深随喜。令自施等。速圆满故。七者自在。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令修施等。速圆满故。释曰。以定殊胜。变金等物。施与众生。无边尽故。如虚空藏。从喻为名。依于此定。而行施等。名为自在。得此定者。胜全八地。分劣初地。余地可知。八者摄受。无分别摄。令施等净故。释曰。不见施受及物。即本后智。或通加行。九者发起。上品忍中。释曰。此上品忍。能起见道世第一法。以时促故。略而不论。非无体也。十者至得。在极喜地。释曰。由至此地。初得无为。故名至得。十一者等流。在次八地。十二者究竟。在第十地。及佛地中。菩萨如来。因果满故。由施等十。有斯十二。得到彼岸。二作意正行。若诸菩萨。以闻思修所成妙慧。数数作意。思惟大乘。依布施等。契经等法。名作意行。又此三慧。思惟大乘。如次能令善根增长。能正悟入所闻实义。能令所求事业成满。三随法正行。略有二种。一无散乱。谓无六种散乱转变。二无颠倒。谓无十种颠转倒变。菩萨于此六十等中。应遍了知。名随法行。四远离二边正行。若于色等。执我有异。或执是一。名为一边。为离此执。说中道行。谓观无我。名离边行。五差别正行。于十地中。十到彼岸。随一增上。而修集者。名差别正行。六无差别正行。于一切地。皆等修集布施等十。名无别行。此六正行。于十度中。随修差别。一一具之。
疏所缘无上十二种等者。按彼论第三云。一安立法施设所缘。立到彼岸等差别法门。释曰。安立施等所有教法施设。即所缘。二法界所缘。谓真如。释曰。亦持业释。三所立所缘。四能立所缘。如次前二。释曰。到彼岸等差别法门。要证法界。方展转流出十二分。故教为所立。如为能立。五任持所缘。谓闻慧境。任持文故。释曰。任持者。谓即闻慧。能任持文教。令不忘。故名为任持。六印持所缘。谓思慧境。印持义故。释曰。印持者。谓即思慧。印持于义。令决定故。虽闻思慧。皆缘教义。以互少故。随举多者。闻思能缘文。与闻何别。闻能缘义。与思何异。答闻以文先义后。思以文后义先。故成差别。七内持所缘。谓修慧境。内别持故。释曰。谓即修慧。缘于四谛三性等理。名之为内。于谛等境。各别证知。令不谬解。故名别持。别持之所缘。依主释也。以持属慧。依境得名。前闻思等。亦同于此。八通达所缘。谓初地中。见道境也。释曰。持业依主。二释无违。通达属于能所二故。九增广所缘。谓修道中。至七地境。释道境二种。渐俱胜故。持业依主。通二释也。十分证所缘。谓七地中。世出世道。品类差别。分分证境。释曰。分分谓道。道之所缘。名分分证。依主释也。十一等运所缘。谓第八地境。释曰。从此以后。无有功用。任运缘如。今说初得。故唯此地。等即平等。运谓任运。转前心后心。一类无别。名为等运。等运之境。名彼所缘。依主释也。十二最胜所缘。谓第九十如来地境。释曰。此之三地。得四辨才。逮真灌顶。果明圆满。故名最胜。持业依主。二释无违。能缘所缘。俱最胜故。
疏三修证无上至十种修证等修者。谓修修习。证谓证得。因修而证。故名修证。按彼论第三云。一种姓修证。缘无阙故。释曰。亲善友等。四亲近行。名之为缘。此缘不阙。故本种姓。修而有证。此修能证。故名修证。皆以一缘。而释一证。然此种姓。体非修证。修证之因。故名修证。从果立号。余九准之。二信解修证。不谤大乘故。释曰。由不谤故。乃能信解。而修有证。三发心修证。非下劣心。所扰动故。释曰。由下心不扰。方能发心。而修有证。四正行修证。波罗蜜多得圆满故。释曰。由度满故。其行乃行。修而有证。五入离生修证。起圣道故。释曰。由起圣道修证。此入离生。离生之义。如前已释。六成就有情修证。坚固善根。长时集故。释曰。由坚固善。长时修证故。成就有情。七净土修证。心调柔故。释曰。由心调柔。证于净土。八得不退地受记修证。以不住着生死涅槃。非此二种。所退转故。释曰。不同凡夫二乘。为二所退。九佛地修证。无二障故。十示现菩提修证。无休息故。释曰。由利乐事。无休息故。修证得彼。示现菩提。
疏通摄至境行果者。三无上中。初是因行。次二境果。皆通因位佛果之者。寻上自悉。
疏罗汉有恐怖等者。按彼经云。阿罗汉有恐怖。释曰。对治未满。所以有怖。问何时怖耶。答若不愚法者。见前变易生死。对治未立。所以有怖。愚法之人。未来有余涅槃之后。心想生时。而方有怖。经云。何以故。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释曰。明前怖畏之所以也。其徴意云。佛于昔时。经中常说。罗汉离怖。今此何故。言有怖耶。解经答辞。略有二释。一云。谓于一切变易生死。无对治行。怖畏想住。正明怖畏。缘已无行。而生畏心。名无行怖。心在畏中。名之为住。惑未进断。亦名为住。二云。无者空也。而于一切法空行中。住怖畏想。不行修证。于法空行。深生怖畏。若如前言。由无治行。畏依作者。理乃不然。阿罗汉等。未回心前。未有变易。何得于此治行之所。怖想住耶。若得变易。即趣大竟。更何怖畏。若云不愚法者。闻有变易。虽未回趣。豫于彼怖。斯有何失。若准此理。前释亦通。然义不遍。不摄愚法人。故后释宽。知者思之。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亦有二释。一云。喻显于畏变易之因。喻之如人。能趣未来变易之果。名为执剑。当果临至。故云欲来。来必切身。名为害己。二云。怖畏法空。如剑欲害。不敢前修。
疏有归依者。恶法未尽。故有归依。故彼经云。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故。则有求归依。如是罗汉。以怖畏故。依于如来。释曰。如世众生。无所依仗。多有怖畏。非一名为彼彼。余文可知。
疏正法住等者。经论二藏。生善名住。即此二藏。除障名灭。木叉毗尼。此二律藏。略广分二。解脱调伏。二本异故。故初受得。名别解脱。后名调伏。出家受具。学三藏人。沙弥大僧。如次配也。复有义。前四教法。后二行法。前中住灭。而是经法修善之法。故名为住。断障之法。名为法灭。木叉毗尼。并为律藏。木叉梵言。此云解脱。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云解脱。又复戒行。既绝业缚。名为解脱。律教诠彼。从其所诠。故云解脱。又此律法。能生解脱。亦名解脱。毗尼梵音。此翻名灭。戒能得于究竟灭果。故名为灭。又复戒行。随分灭过。亦名为灭。律从所诠。故说为灭。又此律法。能生律行。亦名为灭。二行法者。沙弥大僧。如次二别。更有多释。不出于此。故不言也。
疏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等者。谓二乘菩萨。既言二乘。受变易生。得入初地。明地二乘。所有功德。皆是大乘。不尔。云何受变易生。得入初地。
疏如取为缘等者。如者指斥。取即是爱。爱增名取。诸论说故。取是着义。助业感生。目之为缘。理实诸惑。皆能润生。而爱力增。故偏说也。有漏业因者。谓善恶业与漏俱故。得有漏名。亲生自果。立为因称。三界名有。体是有为有漏法故。即第八识。而为自体。此上喻也。无明住地。即所知障。缘执有情。菩提实有。助业以牵变易生死。名之为缘。无漏业者。谓后得智。有分别业。正感生死。故名为因。阿罗汉等。受变易人。此即法也。
疏为大乘故说此六处者。正法住等。是起行处所。故名为处。处之不同。而有六也。故名六处。问六是小法。非实大乘。云何得言为大乘说。答且正法住。谓依经论二藏。习生空善。随应近远。皆作大因。是名之为大乘说。余准可悉。
疏失开敷之二能者。即第二能也。
疏所行二利灭道所摄者。灭理所证。令他智起。亦名悟他。苦集有漏。非究竟利。故不取也。故唯识论。说彼法佛。通二利故。
疏能诠之教二即称权者。教中说彼二乘之者。非有彼体。以权说故。故称为权。
疏非别简三唯无二极者。非言一故。即乃总简。无有三乘。但只简去二乘之极。大非无也。
疏又以果一简因三等者。教为理因。行为因故。理果俱果。教行并因。简彼行教理果名一。
疏不破执彼二身极者。对能执人。说身为二。非所执身。有两种也。声闻缘觉。为二能执。
疏既尔即应舍顿学渐者。问难意如何。答先所习者。而是顿法。出宅舍之。而更授法。所与非渐。是何法耶。若还是顿。舍与无差。何须与舍。若是别法。非渐更何。由此为难。
疏为求牛车至皆与牛者。二子虽求羊鹿出宅。然佛本意。令出取牛。设羊鹿者。牛乘之渐。疏谈佛意。云为牛车出于宅也。
疏此以所诠至非要真如者。意明牛车。亦名理也。
疏密亦通会行果二同者。三乘行果。会令同也。又会同彼教理二种。得有开敷秀出之义。初解为本。
疏胜鬘正说一乘因果者。问胜鬘一乘。以理为性。即合显会。正说理教。何不然耶。答对二乘执权行及果。是故说彼因果一乘。非即以彼为一乘体。明言彼得。非为究竟。可为大渐。是故名为显会行果。密会教理。准之可悟。或即因果。即名为理。理性所诠。俱名理故。法华显密。仿此应悉。故不繁云。
疏此正取至故不相违者。教虽非是正一乘体。一乘方便。亦名一乘。取之无失。问何不言理。答言因果者。已摄理矣。因果之中。定有理故。故不待言。
疏初二解通定不定姓者。问简别通二。理诚不爽。无别理故。破别云何得通定姓。定姓之果。自坚极故。答略为二释。一破别之一。唯对不定姓。不定姓人。定得大果。令于小果妄执为极。不肯进发。可须破之而令升趣。定姓所得。即以为极。今亦破之。令何所往。是以破别。唯对不定。二亦对定姓。夫最尊至胜。无所能逾。可名一极。定姓所得。理即不然。何名一极。非自不得他之胜说。即将己得。名为一极。故后解胜。
疏得二意乐者。问既佛二乘菩萨三别。何非三意。答自他为二。二乘菩萨。他义等故。
疏为不定姓等者。问第六既具三乘种姓。正是不定。何故不被。答据与记故。故不取之。若尔。亦应不取第二。此会不说菩萨记故。答不定有二。一者。已行大乘之行。而欲退之。二者。虽有大乘等性。未曾行大。初即第二。后即第六。法华本意。为第二故。故除第六。是以经云。声闻菩萨。闻我说法。成佛无疑。菩萨即是第二不定。议曰。设取第六。亦应无过。若据分明。别别记者。十中第二。何不除之。若依总相受记之义。第六应得。据此理言。十中一一。随应皆取不定姓也。应化随宜。亦准斯义。疏中唯取初二八者。以所余者。约于别义。以明一乘。非并不定。故不取之。今以理准。纵通不定。亦应无过。岂不定中。无解脱等。是以不定。未必局唯初二第八。问法苑乘章。但取第一。与此不同。而何乖异。答彼据论言。为二声闻。不说菩萨。所以不取。此依菩萨。性是不定。是以取之。
疏此唯摄入者。破二归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言九部法。入大乘本。皆摄入也。上下非一。
疏彼通出生者。按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善法。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等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又云。如世尊说。六处谓正法住。乃至受具。为大乘故说出生摄入。如文次第。问彼理为乘。如何出生。答如十二分教。依于法界平等所流。为依名生。此亦相似。中有稍异。智者思之。
疏第五问答等者。问引摄一类。说于一乘。设不引之。此为毕竟。实趣自乘。无余灭度。为不尔耶。答传有两释。一云。必无趣灭。会得回心。以有大乘种姓排故。二云。若不遇缘。亦入无余。由此如来丁宁示勉。令回心也。不尔。何假大师殷勤。议曰。初释为善。何以验之。答虽有劝文。无文说言不诲入灭。又如八地已至不动。如来亦劝。令遣进趣。岂可畏此入寂故诲。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十地经云。菩萨住此不动地。一切心意识等不行。诸佛作是言。汝得此究竟忍。顺一切法故。我等十力四无畏等。汝今未得。当勤精进。烦恼众生。汝当愍念等。又按楞伽经云。诸佛世尊。为示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注云。诸佛劝加八地菩萨言。如来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汝未得之。不应住此无以为证。此不动地。畏不升进。而尚劝之。小圣犹未发菩提心。云何不动。问十地经云。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菩萨尔时。即入涅槃。弃舍利益一切众生。准此但恐入于涅槃。诸佛方劝。菩萨既尔。故知二乘。如来不劝。定入涅槃。以斯明矣。答彼经不言。入无余依。不可为证。彼据寂灭无分别法。名涅槃也。故彼经云。汝今适得此法明。所谓一切法寂灭。无分别法明。又云。法界常住。诸佛不以得此法故。说名为佛。二乘亦得此无分别法故。又云。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等。当念如是烦恼。准此等文。非无余依。若不尔者。二乘无余。此不可起。大乘中者。时未至故。更取何法。名为涅槃。故前说善。但说趣寂入无余依。尚自难悉。况不定姓。而入无余。智者思之。
经一切十方诸佛亦如是者。疏判如文。复有义云。此文合属。第四合住。斥疏科误。何以知之。据论释第五依中。而引三世。不引十方。十方故知属第四也。又十方中。言亦如是。夫言亦者。而亦于前。若属第五。前未有言。而亦何者。议曰。疏释无妨。若以论不引故。证非第五。第四令住。论亦不引十方之文。云何即判。属于第四。俱不引故。十方非一。法戒皆同。显多佛同。置亦何过。或亦第三。依何义也。举他亦自异他为证。又取为则。何简十方。独取三世。或属第四。非无斯理。
疏横竖有殊者。横为十方。竖为三世。
疏说法为方便皆为后得一乘故者。此意释云。小大方便。皆是佛乘之阶渐故。总对佛乘。名为方便。有义小乘方便。但为自身。令得解脱。对自小果。名为方便。大乘方便。为济自他。对于大乘。名为方便。议曰。本释为胜。故经结云。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若小乘方便。不对大者。云何结云。皆为佛乘。
疏观阴界入至得解脱者。由作三观。能厌离苦。得解脱也。问厌苦等者。是何位也。答有二释。一云。厌苦者。谓见道前。七方便也。离苦得解脱者。由起方便。故得解脱。即果位也。二云。厌苦。同前见修二道。名为离苦。得真无漏。实能断苦。少离全离。俱名离故。得解脱者。即无学位。离系缚故。
疏一佛乘者依四种义者。此论文也。开示悟入。名为四义。
疏遮无二种法身之体等者。问经中但言无二三乘。论言遮体。体义亦得通于有为。何以得知。经论据理。言无二耶。答此经上下。非不有文。然不明着。按萨遮尼乾子经第二云。说三乘者。示地着别。法相差别。非乘着别。而佛法中。无乘差别。何以故。以法界性无差别故。地差别者。示诸众生三乘作业。渐次令入。法相差别者。示现众生如来种智。渐次令入。又云。佛说三乘者。依世谛说。说一乘者。依第一义说。第一义者。唯是一乘。更无第二故。以斯明证。故法华言无二三乘处法身说。理极成矣。
疏由杀生业之所感故者。总报命根。虽因善业。短命别报。故杀业招。
疏若于今世法坏法没等者。问法若坏没。佛已出竟。若不坏没。不名为浊。云何经言。佛出浊世。答有两释。一云。世间仁义礼智之法。亦名正法。此法不行。名法坏没。二云。即佛法坏。名正法坏。虽佛出时。非法已灭。亦名见浊。据增胜言。且云法坏。名为见浊。理实佛在。外道邪见。非不名浊。余皆准此。
疏像法渐起者。像犹似也。浊诸邪教。倚托正法。以惑生灵。信者信有。名为渐起。如末磨尼法子三阶。即其事也。
疏若饥馑劫等者。唯言饥疾。体即触收。故色蕰中。触尘为体。若兼所造。即通四尘。除声与法。若言饥病劫。劫即时分。依四五蕰。无色色欲。三界别故。
疏四悉擅者。世界者。世间之异名。为有情及器。俱名世间。并可坏故。能达此二。从缘和合。无别实性。犹如于车。辕轴辋等。和合而成。无别车体。世界亦尔。言各各为人者。所化众生。根生不同。别别治之。名为各各。如多贪者。不净观治。即为其药。余观非药。余病余药。绮互相望。为药不药。第一义者。谓一切法性。一切言论。一切法非法。一一不可分别。离此等故。名第一义。
疏由此二因至离不同等者。能感之因。二共招果。名之为合。所感之果。分内外别。名之为离。
疏萨遮尼乾子经十二浊者。他受等土。有十二净。化土异彼。即名为浊。不同五浊。望于减劫。烦恼尤重。方得浊名。欲知十二浊之行相。对彼净义。义即易知。故彼经中。第二说云。十二最上清净佛土。如来于中。成佛菩提。一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清净劫。离诸劫浊。二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妙时。诸佛法行。不失时节。三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法器。受佛正法。四彼国众生。毕竟能成净妙智海。清净一切诸烦恼垢。五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柔濡之心。其中常有调伏众生。六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最胜妙乘。能以一乘。究竟取于无上涅槃。七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器世间。无有余相。八彼国众生毕。竟能成如来正教。无诸一切外道邪法。九彼国众生。毕竟能成直心正心。无诸谄曲。十彼国众生。毕竟能成无垢功德。一切清净白法。十一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诸圣人法。其中常有胜福田众。十二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妙道场。过去诸佛。于中成道。与十二浊。次第相翻。所以名浊。然第七净无余相者。无砂砾等。第四第九。望无烦恼。总别分二。第三第八。望善法器。及离恶缘。以为两种。浊中准此。辨相差别。
疏其劫至即五浊者。问示现与实。既复不同。云何相摄。答望佛实无滓秽之法。现居于此。故得示名。对凡下圣。即非是示。故得相摄。若尔劫增惑微。命不至短。皆非凡浊。云何对凡。得相摄耶。答若据增相。劫初等时。实不名浊。论体异净。而得浊名。故惑等微。亦得为浊。据此相摄。理亦无违。或约名同。而相摄也。
疏十二浊中通能化能障等者。三乘差别。名为能化魔及魔业。名为能障。
疏障据类同等者。同碍于圣。名类同也。
疏此唯据行浊等者。此之六浊。唯处众生恶行以立。不同五浊。通依余法。
疏严故者。严政严肃之义。故以此严。治威仪浊。
疏垢谓六垢者。起必粗猛。损烦尤深。污染增强。故偏名也。不取本惑。及中太随。方此不及。
疏缘他正法名体等者。二体无别。名既不同。故各别释。缘他身中。所有正法。道德体起。名之为嫉。有义。忌他外财为嫉。忌他正报为妒。悭贪为贫穷因。嫉妒为下贱业。
疏初犹未信名损惊怖等者。问唯前疏解。但疑自果。无毕竟灭。名损惊怖。非不信大。名之为损。今何异彼。答准理观疏。疏有二意前后两处。各别申也。余德多同。疏后意也。即此文是。或可前言。疑于自果。不言于大。而即生信。故知疑小。亦未信大。由此前后。亦不相违。
疏我在必得除我灭后者。问若尔何处。说增上慢。重回受化。答此虽不说。按大方广宝箧经。善住天子。问增上慢比丘。初退后来。以此而言。今增上慢。何即不返。
疏般若论佛说四事无虚妄者。按天亲论云。不妄说小乘者。说小乘苦等。唯是谛故。不妄说大乘者。说法无我。真如故不妄。说授记者。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授记故。如彼义。如是说。不颠倒故。不妄记菩提。论不释也。以可悟故。
疏初疑与记上生者。诸本不同。与记生正。
疏依初解第三疑等者。解第三疑。而分两释。若依初解。此第三疑。于因记上。而生起也。问若依初解而言答。言除佛灭后。现前无佛。若依后释。增上慢人。佛前起退。如何得言。除佛灭后。答毕竟能令信佛所说。故亦无过。
经有怀增上慢者。谓心有所怀。即是有所得也。言增上慢。古有两释。一云。慢中增慢。名增上慢。二云。增谓增胜之名。未得增胜之法。谓之已得。恃此自高。名增上慢。议曰。后解善矣。思可知之。
经优婆塞我慢者。注经云。虽知无我。而以无我为我。亦为慢也。有释注云。谓我能解无我。故名我慢。议曰。注义无违。释注有过。然注意云。法实无我。愚者于此无我法中。妄以为我。自恃高倨。故名我慢。不说愚者。能知无我。云虽知无我。
疏戒中既言除上慢等者。此会违也。故外难云。尸罗不净。三昧不现。今于或漏。云何得定。云增上慢。故今会云。尸罗不净。据犯重说。律中犯重。既除增上。故知增上。得定何失。是以律中。为四句云。一心实境不实。心将为是。境实不是。乃至第四心境俱实。自所得法。实无学法。自心作无学法。自心亦作无学之解。余悉准知。唯第三句。成大妄语。可犯于重。今增上慢。既初句收。故不犯重。可复得定。又五千中。有是破惑。有增上慢。言戒缺漏。谈彼犯者。言增上慢。据不犯者。或增上慢。依犯小罪。亦名缺漏。故并无失。
疏米籺名糠者。按捡字书。不见此字。然切韵中。有麧字者。麧糏头也。音下没反。有义。三乘之名。如米外糠。一乘之理。如糠内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三乘之义。故云糟糠。人从所执。得糠等名。展转喻也。
经佛威德故去者。注经云。风起则尘沙自飞。日出即白黑自别。此谓非遣。而为遣也。
疏正法久住者。即证行也。如正像法。有证行教。名正法住。
疏如我出世至各分别空者。然所说法。有总别名。如华严等。即是别名。言界经者。乃是总称。总为一代所说经称。如世之乐。云门等者。乐之总名。阳春白雪可为别目。余佛所说。亦准斯释。义如名解。故不释之。
疏宣说诸佛弟子等者。按瑜伽论二十五云。是中宣说诸佛。诸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劳䇿男劳䇿女。近事男近事女。若共不共。最胜功德等者。释曰。式叉摩那。此云正学。正学大比丘尼。此之七众。为求涅槃。断恶修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同外道等。故名为共。因此远克出世涅槃。故名不共。如此胜义。一切智者。同意所许。甚奇希有。最胜功德。是名希法。议曰。疏云八众通大小乘。言诸佛弟子。大乘弟子比丘等下。小乘弟子。合之为八。故杂集论第十一云。若于是处。宣说声闻。诸大菩萨。及如来等。甚奇等法。名为希法。故知通取大小弟子。余德唯依小乘弟子。言佛弟子。此乃标举。比丘等下。明别七也。理各通也。任情取舍。
疏应颂至唯依主释者。应者应当应合之义。义理应当。更诵明之。诵不是应。从于应理。以得其名。名应之诵。故依主释。应为主故。讽咏。以二句等颂。讽咏诸法。讽与颂别。即可讽之诵。故亦依主。自谓能。说谓所说。所说从于能说立名。即自陈之说。所说之教。待缘而起。依能起缘。而以立名。即缘之起。希有即是所说法。为能诠即希有之法。二利无缺。名之为方。大教为此二依利处。名之为广。或理体甚深。方整无缺。名之为方。教能宣此。名之为广。并依主也。
疏或即讽诵至此诵是言者。即依此分。讽咏诸法。复为其颂。二三等句。名可讽诵。如摄大乘。亦乘亦大。持业之义。诠于理边。名之为教。言辞讽咏。不对其理。此之教者。但名为言。若尔何故。不复讽诵。有应颂耶。答只缘诠理。不诠别故。故此二中。而不互有。
疏契理即经者。契属于教。经亦是教。故持业释。契理之经者。契属所契。经从所契。以得其名。故依主释。若记谓开示。即是能记。别谓因果差别等法。即是所别。能记从彼所别得名。名为记别。差别之记。依主释也。又若记者。谓能区分。明白指陈。记即是别。是持业释。若譬者是况。喻者晓义。即晓喻之譬。是依主释。喻依于譬。名譬喻故。若譬是类义。喻是况义。譬体即喻。是持业释。体无异故。若本者是世。事者即是过去人法。事依于本。而得本名。即本世之事。依主释也。若过去世事。即是本者。本即是事。持业释也。本生二释。类此可悟。
经如其所得法等者。正释如疏。今助一释。如我所得法报二身。定慧严法。用济众生。
疏未曾修善至唯生得者。若为求出世。所修之善。名为方便。若不尔者。虽加功行。但名生得。有义。未曾修行。无所得善。为菩提本。问鹙子等类。曾六十劫。行菩萨道。此所修善。何非方便。及菩提因。若非因者。衣珠之喻。应不得成。若是方便。即以曾修。云何言未。答略为三释。一云。言未修者。据今生说。纵已前修。非无相故。衣珠之喻。据有相因。二云。据未曾起无漏善法。无漏善法。菩提本故。三云。未曾于余佛修。前二义胜。
疏箭内稀故者。俱舍论云。此胎中箭。渐次转增。释曰。若子处胎。胎损害母。如中于箭。箭能损身。从喻为名。名胎中箭。以上初凝。故名内稀。此谈形相。
疏云何六十二见等者。此义。经论章纪。而有广明。疏撮纲要。以成其颂。若博学者。据而易知。不待剖释。如初业人。睹而难悟。要资缕说。故对始修。略开展也。
颂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者。释此四遍常也。谓诸外道。得于静虑。起宿住通。能忆二十成坏劫事。遂执世间及我俱常。见有死此而生彼者。但是隐显。非是断灭。故执为常。四十八十。忆有短长。常义一种。此为三也。四由得天眼。见诸有情死生之时。诸蕰相续。遂执世间及我俱常。
颂梵至一分者。释此二句。明一分常。一有从梵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作如是执。我等皆是梵天所作。梵王是常。我等无常。二或在梵世。或复传闻。梵王有如是见。言大种常心。是无。常或翻此说。闻如是理。我以梵王为量。信其所说。故执世间一分常住。三有先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得通起执。在彼诸天。不游戏等。在彼常住。我等无常。四有从意愤恚天没。来生此间。余同第三。
颂有色至有想者。释此四句。明有想十六。论有四四句。第一四者。一我有色。死后有想。我体是色。名为有色。能取法相。名为有想。即欲界全。色界一分。除无想天。若许无色亦有色者。即前三天。唯除非想。总名有想。死已皆生此有想处。名死后有想。二我无色。死后有想。以除色蕴。余四为我。余同于前。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总以五蕴。为我之体。余同前说。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有想。即遮第三。更无别见。余亦同前。此四依于寻伺等至。皆容得起。第二四句者。一执我有边。死后有想。若执色为我。体有分限。或在身中。如指节量等。若非色为我。亦有分限。所依所缘。有分限故。余同于前。二执我无边。死后有想。若以色为我。遍一切处。此所不知。皆谓其有。非其所见。能知无边。三千界等。有分限故。下准此知。以智不能知其边际。故名无边。非是远知无边边故名无无边。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执我随身。舒卷不定。身无量等。我亦无量等。余准上知。四执我非有边非无边。即遮第三。此四依于寻伺等至。第三四句者。一我有一想。死后有想。前三无色。二我有种种相。死后有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三我有小相。死后有想。执少色为我。想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小想。在欲色界。除无想天。若无色界。许有色者。并取前三。四我有无量想。死后有想。无量色为我。想为我所。余如前说。此四亦依寻伺等至。第四四句者。一我纯有乐。死后有想。在前三静虑。二我纯有苦。死后有想。在地狱中。三我有苦有乐。死后有想。在畜生鬼界人及欲天。四无苦无乐。在四定以上。余如前说。亦依寻伺等至容起。
颂即有色边等生无想俱非者。释曰。此之两句。明生无想论。及非想非非想论。各有八句。合成十六。且无想八论。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四者。一我有色。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得无想定。见他得定生彼。遂作是计。二我无色。死后无想。执命根为我。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无想。执色命根。总以为我。于此二中。起一我想。余同前明。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无想。即遮第三。无别有物。依于等至寻伺皆起。有边等四者。一我有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其量狭小。余如前说。二我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等。余如前说。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无想。执色为我。或有卷舒。余如前说。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无想。遮第三说。依起同前。俱非八论者。亦二四句。一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执色为我。见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住如是执。唯依寻伺起。乃至广说。二执我无色。死后如前。执无色蕴。以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计。唯寻伺起。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如前。执色无色为我。见诸有情。想不明了。作如是执。唯依寻伺。四执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如前。遮第三句。有边等四句者。一我有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乃至第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皆执无色为我。已得非想非非想定。容有此执。一由彼定。时分促故。以一一蕴为所缘。执我有边。二由彼定时分长。总以四蕴为所缘。执我无边。三由彼定时分或短或长。一一蕴或总为我。故成第三句。第四即遮第三说故。
颂人欲天色界四无色断灭者。释曰。即此两句。明七断灭论。一我有色粗四大种所造为性。死后断灭。毕竟无有。见身死后。有而无故。若自他我。皆是粗色。死后断灭。现在此身。或复他身。皆得断灭。此即欲界人中之我。二我欲天。死后断灭。三我色界天。死后断灭。四我空无边处。五我识无边处。六我无所有处。七我非想非非想处。皆死后断灭。
颂从无想天没寻伺计无因者。释曰。此明二无因论。一从无想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不能忆彼出必已前所有诸位。便执诸法本无而起。诸法如我。应无因起。便执我及世间。无因而生。二由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无因而起。乃至广说。
颂忆上下傍俱坏劫有边等者。释曰。明四分边论。一由能忆下至无间地狱。上至第四静虑。执我于中悉皆遍满。便作是念。过此有我。我应能见。故知有边。二由能傍忆无边。执我遍满。故执无边。三由能忆下上如初。近远傍如第二。不得边际。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起无边想。四由能忆坏劫分位。便生非有边非无边想。诸器世间。无所得故。
颂怖无知至矫乱者。释曰。二句明四不死矫乱论也。不死谓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由答不死天无乱问故。得生彼天。今毁之言。名为矫乱。一怖无知。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问我。不得定答。若定答者。勿他鉴我无知。因即轻笑。我应语言。于天秘密义。不应皆说等。二行谄者。作是思惟。非我净天。一切隐密。皆许记别。谓自所证。及修净道。作如前语。三怀恐怖。而无记别。勿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解说。以此怖心。而为其室。以自安处。故名怀怖。作如前语。四有愚戆。专修正行。不能矫言。但作是思。诸有问我。我当返诘。随彼所问。我当一切随言无减。而印顺之。
颂人天至静虑涅槃者。释曰。明五现涅槃论。一见现在受于人天五欲之乐。便谓涅槃。二厌五欲。现住初定。以为涅槃。引在身中。名为得乐。见他现在住定亦尔。下皆准知。三厌寻伺。住第二定。以为涅槃。四厌诸欲。寻伺喜故。现住第三定。以为涅槃。五猒诸欲。乃至入出息。现住第四定。以为涅槃。以上诸颂。明六十二见行差别。
颂遍一至前际者。释曰。遍谓四遍常。一分。谓四一分常。无因者。二无因。边谓四有边。矫乱。谓四矫乱。过现二世。皆名为前。现在待于未来世故。故亦名前。即四矫乱。虽对现起。形未来故。故名为前。或闻先教。因起斯执。据教名前。
颂所余四十四皆后际摄者。释曰。数计可知。皆计未来。名为后际。
颂遍至皆遍见者。释曰。边见之中。有断常别。谓四遍常。四一分常。有想十六。无想八论。俱非八论。合四十论。名常边见。七断灭论。名断边见。常断二遍。合四十七。
颂即彼二无至因皆邪见摄者。释曰。总十五类。非我后起。皆名邪见。略展疏颂。余多文义。备如章辨。
经或以胶漆布等者。问优婆塞经。不许用胶。此何即许。略有两释。一云。不许用皮骨等胶。得用木胶。二云。开遮有异意也。
经若使人作乐等者。问有经云。音乐不施。坏净心故。今者何故。持以供养。答邪淫之乐。盖损净心。真正之乐。赞德长善。故施不施。斯有别也。亦如此方郑卫新声等乐。谓之为邪。大夏大韶等古乐。谓之为正。邪则灭国亡家。正则光德诫贞故。按春秋感精符曰。公卿大夫。使八能之士。击黄钟鼓。以德贺于人主。又云。舞八乐。皆以肃敬为诫。又按韩诗外传云。汤作护。护者乐名。救护为义。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徴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又按。魏文候问子夏新乐之意。子夏答。新乐之发也。淫于色。害于德。又史记云。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又礼记云。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闻健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以此况彼。理可明矣。
疏五声。按汉书云。声荡涤人之邪意。至主其正性。商章也。物成就。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网也。徴秘也。物爽大番秘也。羽宇也。物覆藏字覆之也。
疏八音者。按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爰成方。谓之音。注云。方犹文章。问何用戒八。八节于何。答按国语云。金石以动。丝竹以行。匏以宣之。土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所集曰声。声相偶曰和。细大不逾曰乐。如是金摩之。石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节八风。即八卦之风。
疏干威羽毛者。按郑玄注云。干楯也。威斧也。武儛所执。羽翟也。旄旄牛尾也。文仙所执。
经箫者。按通俗曰。舜作箫。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易记曰。易夏至之乐补箫。箫长尺四寸。郑玄注云。火数七。又夏时。火用事二七十四。箫长由此也。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流。又箾。
经笛者。释名曰。笛声涤。又风俗通曰。武帝时。丘仲所作。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长尺四寸。七孔也。
疏琴者。又按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又尔雅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经箜篌者。释名曰。师延所造。靡靡之乐。后出桑间濮上之地。盖空国之候所存也。又续汉书。灵帝时。好胡服。作胡箜篌。又风俗通曰。箜篌一曰坎侯。按武帝祠太山太一后土。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也。侯以姓冠章也。
经曰琵琶者。按释名曰。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却曰琶。取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经铙者。释名曰。声錿錿也。
疏两司马执铎者。三礼图曰。铎今之铃。其匡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舌为金铎。又说文。铎大铃也。释名曰。铎度也。号令限度。
经歌者。按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克莫言歌声如柯也。问何事宜歌。答按礼记。子贡见师乙而问曰。赐闻声歌。名有宜。如赐者宜。何故也。师乙曰。夫歌者宜已而陈德也。动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远而信者。其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者。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宫。
疏间俱胝耳等者。按西域传云。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唐云闻二百亿。古译云亿耳。谬也。伊烂拏钵代多国。昔有长者。豪贵巨富。晚有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百亿。因名其子。名二百亿。洎乎成立。未曾履地。故其足[跳-兆+呂]。毛长尺余。光润细软。色若黄金。后频婆娑罗王闻之欲见。长者自家至城。凿渠通漕。以满芥子。御舟安止。以送于子。冀免象舟沈蹶之患。先礼世尊。佛以加夫呈足事。王善其礼。因而放归。便从如来。出家得果。余广如传。恐繁不录。
疏一切法中略有两种等者。已上按文。而以释之。已下指法。明于三性。用聊简也。非是别释。
经尔时诸梵王至请我转法轮者。问既为众生。而出于世。即可自说。何待请乎。答佛虽不须。为令请者。而生福故。故请方说。故七卷金光明经云。请佛转法轮。能灭谤十二部经罪。问何故天请。答有二释。一外道多事梵王。梵天既请。即外道心伏。二天以胜人。故明天请。问大通智胜子请在前。梵请居后。今何异彼。答注经云。前佛出于好世。子继父业浓。释迦出恶世。子继父业薄。故有差别。
疏挍猎者。挍有二释。一李奇云。以五挍兵步猎。颜师古云。以木相贯穿。总为阑挍。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疏纵獠者。獠音力予反。按尔足霄田为獠。郭璞云。江东呼猎为獠。即今夜猎。载炉也。照也。
疏郁头蓝子者。讹也。正云嗢达洛。此云猛盛。
疏阿蓝迦蓝者。讹也。正云阿波罗荼。此云逢遇。
疏相传解五人等者。今按佛本行经三十四云。一陈如。二䟦提梨迦。此云小贤。三婆娑波。此云起气。四摩诃那摩。此云大名。五阿奢谕时。此云调马。
疏所说沙门性等者。彼论明彼沙门性已。复明沙门性之异名。诸无漏道。为沙门性。怀此道者。方曰沙门。婆罗门等。即异名也。若依世俗。婆罗门等。与沙门异。依胜义理。真沙门性。经亦说之。为婆罗门。何以故。遣烦恼名婆罗门。若能勤劳。息诸烦恼。是沙门义。故据胜义。彼即此。
疏亦为梵轮等者。即沙门性。异名梵轮。从能转说。故彼论云。亦名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
疏于中唯见道等者。于此真梵所转轮中。唯依见道。说名法轮。所余皆非名法轮也。
疏谓正见至故名法轮者。正见等四。要依于戒。而缘境生。故似于辐。依毂而有。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众行所依处故。如世轮毂。为余所依。正定能摄正见等四。令不散故。如世轮辋。故唯此八。得法轮名。余法不类。
疏宁知等者。彼论问词。憍陈那等。彼论答也。憍陈如等。见道生时。地居天神。即传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故知见道。名为法轮。不尔。如何名为已转。修无学道。元未转故。此据为他。不约如来自转法也。先已得故。推于如来。为能转者。令所化者。生尊重故。故不说自。
疏天亲论至立法轮名者。此难意云。由有宗说。眼智明觉。显示三道。故名转十二行相。是故难云。十二行相。不唯见道。亦通修道。及无学道。云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
疏是故唯应至可应正理者。天亲菩萨依经部宗。或述自意。以申正解。按彼论云。三周修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等。是见道四。谓此应遍知等。是修道四。谓此已遍知等。无学道四。故成十二。释曰。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言教。四谛法门。各法轮体。可应正理。
疏或诸圣道皆名法轮者。天亲菩萨第二释也。通取见修无学等道。皆是法轮。不同有宗。
疏于所化身中转者。释其转义。
疏于他相续至名已转者。此会于前已转之妨。
疏成实论至作一空行者。按捡成实。上下无如疏引之文。唯二十三。见一谛品云。问曰。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法得道。答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如经中说。行者观此五阴空无我故。如瓶中无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阴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如是观者。亦名为空。亦名知见。次三慧品复云。三慧次相依生。议曰。疏主但取论之大意。而以为言。非具录论。疏主造判。其所授证。多分如此。然更细捡。
疏前为后因等者。如闻为思因。闻思复总能为修因。见为修因。名等为后因。见修总能为无学因。名合为果因。余准此知。
疏见修无学随次第等者。智见现观。如次配彼见修无学。故彼论云。三周正转。随其次第。智见现观。名得方便。应知于入谛现观时。如实了知。是苦谛等。说名智位。从此已后。于诸谛中。复有所作。应当遍知等。由此观故。说名见位。于无学地。如实解了。我已遍知等。名现观位。
疏是梵增语者。略为三释。一如来非梵非不梵也。强目为名。故名为增。以一切法言诠不逮。皆是识变。假施名目。名之为增。二法本离言。而以名句。增益于声。有所诠表。故名为增。三增语是名。谓如来有是梵名。故说名为梵。
疏此四种若伏若断等者。教理行果。为四法也。
疏得方便至菩提因者。问见修二道。可名方便。得菩提因。无学满位。自是菩提。更对于何。名因方便。答略为二释。一菩提涅槃。俱名菩提。能证为因。所证为果。约于此理。无学道位。称因方便。二虽至无学。犹须初起已满知等四称行相。四种行相。与后之位。为因等也。由斯二义。故疏说云。前为后因。
疏依诠门至通三世有者。略有二解。一云。谓苦等谛。属于三世。苦等谛下。择灭之理。不属三世。由断依世苦等谛故。显得彼理。故苦等谛。为能诠也。故依能诠。说所显理。通三世也。二云。此辨第三灭谛理也。即能证智。断所断惑。而能显之。故名能诠。从此能诠。说有三世。所以谛谛有彼眼等四种行相。议曰。前说虽得。非疏本意。后解为正。如文可语。
疏然见道前至不同修道者。由修道前。有彼见道无漏法故。又亦自起无漏法故。故有漏道伏亦名转。见道以前。全无无漏。故伏不取。
疏彼以法忍至如次为四者。然俱舍论不释眼等。亦不配于法忍等也。按婆沙论七十九中。而有两释。初解即以法忍等四。配眼等四。如疏所引。第二解云。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惊察义。释曰。前解约见道。后解通三道。今疏彼言。即彼婆沙第一解也。由唯见道。作八谛观。有忍等四。修无学道。但观四谛。非作八谛。故无类忍及类智也。是故谛谛四行。便不足也。
疏此是佛为他三转等者。问但诸声闻。皆赖如来三转法耶。答不定。如遇世尊得四果者。佛为三转。若不见佛。而得果者。即非佛为。随其所应。蒙于如来一二转等。或总不蒙。由不逢佛。及逢于佛。得果别故。思可知也。若尔云何名为他转。答有二释。一据逢佛。二虽不逢。然遇如来三转之教。而得果故。摄教归佛。亦得称为佛为三转。
疏令他至深生信解者。问陈如得理。于佛所证。可生信解。彼地神等。既未得圣。如何于彼陈如所证。而生信解。答由佛唱言陈如解法。神信佛言。故于陈如所证生信。故婆沙四十一云。佛告他言。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何故告他。答世尊自显于九十六道法之中。最胜无及。复次显陈如等真实功德。亦令世间良福田故。故告他知。问会中亦有余天神等。何缘地神先唱告耶。答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何故先发。答彼恒随佛。作卫护故。今见如来转法轮已。欢喜自庆。我先施功。令得果满。故先告唱。复次地神。性经[跳-兆+參]故。复次次第近远法故。地神近佛。所以先告。
疏其轮能寂本性寂者。本性寂者。即是真如本体寂理。法轮境性。可名法轮。昔未转时。烦恼所覆。今转法轮。生圣道故。烦恼都尽。本性真如。其理便显。故言能寂。其本性寂。
疏希有法智天人证者。三乘所获。无漏正智。名为法智。此时天人。方能得故。名之为证。
疏独觉至得燸等法者。问有经亦说缘觉化生。而亦得圣。一何乖反。答若现神通。令他得果。理即可然。说法不尔。故大法炬陀罗尼经第二云。彼辟支佛。具足智慧。然复不能说法度人。问为总无说。为亦少说。答亦少说故。佛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诸法。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若有处言不说法者。而有二意。一不多说故。故名不说。二说法不能。令他得圣。亦名不说。问观佛三昧经第四云。诸辟支佛。掷钵虚空。作十八变。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答彼经不言一切辟支皆不说也。容有即得。
疏鹘卢支佛等者。传有二释。一此云父所爱。以最小子。父意偏钟。名所爱也。二此云啼哭。由闻诸兄悉先成佛。恒常啼泣。忧无生度。因立名焉。
疏独王一劫者。今贤劫数。总当两个八十增减。九百九十九个世尊。住八十劫。最后如来独居一个八十。名为一劫。
疏十二劫后有庄严劫者。问按药王药上经云。昔有三千人。称三十五佛名。乘此福祐故。一千人庄严劫成佛。一千人贤劫成佛。一千人星宿劫成佛。准彼经文。庄严劫者。乃过去劫。答应是诸经说不同也。或此疏误。法师上生疏中。亦说庄严。是过去故。故知疏错。
疏迦叶佛住寿七日者。问按万佛名经云。迦叶佛寿命二小劫。我释迦佛寿命最少。得一百岁。如何相反。答见闻有异。诸教不同。此例非一。
疏说法希等者。亦如日月灯明佛。从于初佛。经二万佛已后。灯明佛方说经。故为希闻。
经悬远值遇难者。如经中说。佛在之日。有婆罗门。其妻端美。爱染尤重。不肯出家。每自念言。世世有佛。后出非晚。时遇世尊。便白佛言。未来之世。更有佛耶。佛答之曰。未来佛者。数如恒沙。闻之便去。去未远。而自念言。过去有乎。若有者。吾何不遇。旋回问佛。佛言。过去佛亦无边。闻已便悟。过去有佛。我既不逢。未来佛者。焉知即过。便请出家。因得初果。
譬喻品
疏卷第五
论七种具足烦恼众生者。略有二释。一云凡夫。文言。具足烦恼性故。若有学圣。不得说言烦恼具足。二云。亦通有学。有学之人。何名具足。答具足有二。一约界言。二约惑数体言。若据界言。前二果人。欲界有断。不可言具。约体言之。下界烦恼未全除故。故亦名具。议曰。前正后谬。何以验之。论云。第一人者。而求人天妙境果报。故名颠倒。岂有学圣而求此耶。又前二果。分别全无。第二果人。俱生定[(白/儿)*夫]。初果不定。惑既有阙。云何说言。约体名具。故知谬矣。
疏总显下二十六品明此三义等者。然此三义。于下品中。有具不具。或全无者。具如疏示。既宽狭异。亦可相望以为四句。义虽匪难。助为光饰。故具之也。及文残等。为四四句。第一七喻三平等。为四句者。一有喻非平等。有五品。谓信解药草化城安乐寿量。二有平等非喻。有七品。谓授记授学法师宝塔天授劝持不轻。三俱有。有二品。谓譬喻五百。四俱无。有十二品。谓踊出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妙庄严普贤嘱累。第二七喻。对十无上。以为四句。一有喻非无上。有二品。谓譬喻信解。二有无上非喻。有十五品。谓宝塔踊出。第十无上。有十四品。除安乐一。三俱有。有五品。谓药草化城五百安乐寿量。四俱无。有四品。谓授记授学法师天授。第三平等。对十无上。以四句。一有平等非无上。有五品。谓譬喻授记授学天授不轻。二有无上非平等。有十六品。谓药草化城安乐涌出寿量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妙庄普贤嘱累。三俱有。有四品。谓五百法师宝塔劝持。四俱无。有一品。谓信解。第四上下二残相对。以为四句。一有上非下。有六品。谓药草化城五百宝塔涌出寿量。二有下非上。有十三品。谓法师劝持分别随喜法师功德神力药王妙音观音陀罗尼庄严普贤嘱累。三俱有。有一品。谓安乐。四俱无。有六品。谓譬喻信解授记授学天授不轻。
疏十无上有二十一品等者。问说大通事。明修大行。名行无上。譬喻牛车。亦大乘因。何非无上。答譬喻正明。在三界中。为说三乘。渐令出宅。非唯辨牛。故非无上。
疏十无上是七喻三平等残者。问残言为目十无上义。为目说彼无上处经。答乍观疏文。似目无上之义。准论据疏。目彼经也。明无上经。是明七喻三平等经之余经也。故论云。无上义者。余残修多罗。明无上义。准此论文。残俱诠经。不目无上。疏文稍略。读者多迷。故重言也。
疏上残下残等者。论文两处。而说残言。前后不同。故疏名之。为上下也。问诠平等经。亦在喻后。何不名残。答喻与平等。俱言治病。为意相似。故不名残。无上意别。得名残称。问无上居后。可名为残。亦有在于喻等前说。何得言残。答论以七喻平等无上。挑为其次。纵有一二无上在前而明。从多类言。总名残也。下残准此。
疏谓凡夫有学等者。简圣有学。故置凡言。有所欣求。而修作故。名为有学。不同常说。或此凡夫。实非有学。未得圣故。对三平等无学之人。故名有学。
疏如执化城至无所求者。举此意明七种譬喻。皆对有学。不对无学。城如下辨。
疏无烦恼人至义意如此者。总释论意。如疏可知。别解论文。依疏难解。故今牒疏不释之处。而乃释也。论云。三种染无烦恼人者。明所为人。言三昧解脱见等染慢者。明所治病。释上染也。三昧解脱见等。是起染处。染慢正是所起之染。故胜鬘云。阿罗汉辟支佛等。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所应断法不断。所应得法不得。是故无明住地。积集生一切烦恼。谓正受上烦恼。果上烦恼。智上烦恼。如次即是此中三昧解脱见等。等言等余。谓胜鬘经总别因果。有十四句。明起染处。等余十一。未得究竟。自谓满足。以斯高举。称之为慢。问本意明执生死等异。名三染慢。何假举彼三昧见等。答举于见等。而有染慢。证此三处亦有染也。若不引明。恐疑无学。无斯染慢。
疏乃见惑等后苦下生等者。后得心粗。缘根本智及于真如。皆悉不得。遂见如行位所作假解惑不生等。故心变作得涅槃想解。指此能变。以之为车。
疏今说至与之游戏者。如文可悉。复有义。见道以前。发菩提心。十信等位。未得无漏。并名世间。此位善等。名世间功德。无贪瞋痴。名为善根。有漏禅等。名为三昧。由彼正贪三界等故。说无贪等。着五欲等外世乐故。为说三昧。说之令依。名令游戏。因斯后得。入大涅槃。议曰。疏及余义。悉为难悟。疏难知者。经言火宅。宅有三子。告与其车。车亦言三。论释经意。总言与善。不定其数。何故唯取二乘能变想解为车。名世善根。而摈菩萨。若言如来本为二乘。说火宅者。何故子车。皆言有三。答佛为中根。犹未体悟。乃叙昔授二乘果意。故陈火宅诱进之事。论取经意。但说二车。为世间善。不尔。牛车既唯无漏。何名世间。正是所行。何名方便。余义难者。准经陈车。车在门外。见道前善。岂门外耶。又说火宅。普示诸子。与善令戏。但及大子。余何不沐。故难依准。本疏为善。
疏能入牛车即是菩提者。问准经牛车。乃是因行。何故今说。以为菩提。答牛车运载。理通因果。今据果谈。不违下说。
疏二乘至皆息等者。论据假解所变之法。经依解脱道中所证之理。名为涅槃。望义有别。至品当知。
疏前后诸智皆悉不能了一切法者。略为二释。一加行后得。如次前后。二根本后得。以为前后。
疏如二乘所起四倒者。略有两释。一谓我生已尽等。二谓无常等四。理皆可通。
疏今为对治至说此车喻者。问经中叵为中根说之。岂此中根。名求势力。答此之七喻。皆有二意。一为中根。佛叙昔为说二乘意。二为现在。凡夫之类。耽世乐者。说彼三界。名为火宅。令厌出离。今昔两人。皆是颠倒。求势力也。非望中圣。名求势力。故无过矣。余准此知。问第一人者。先求世间人天势力。今还与彼世间善根。此增其痼。何成治疾。答世间名同。体位全别。前世间者。天人等善。后世间者。二乘无学。后智中善。二既不同。故知无过。
譬喻品者。解如疏文。注经云。譬以标事。言心及事。
疏余品不单名譬喻者。余下六品。虽即是喻。亦名信解药草等故。此品唯祗名譬喻也。亦犹色法。有十一种。眼所取者。上祗名色。余即亦名眼耳等也。眼所取者。虽摽总称。即目别名。此亦尔也。
疏闻今一实解昔三权者。问昔三中一。与今一同。云何昔三。总名为权。答实唯有一。昔说有三。故称权说。非三中一。而亦是假。名三为权。
疏如阿罗汉疑黑盐等者。传释云。盐豉名黑盐。甲虫似彼。时有无学。乍见甲虫。谓之豉也。或西域有盐。为颗黑色。而似彼虫。问法执事疑。初地初断。八地永舍。鹙子云何言永尽耶。答昔疑己身不作佛等。此疑永尽。非言一切事疑皆尽。又但伏尽。名之为断。非断断也。未得无漏法空智故。
疏胜须云得佛余财者。余叹二乘能信佛语。于佛法身。起常乐我净等四想。是名正见。是佛真子。得法余财。亦有本言。得法余财。余财之义。略有二释。一云。二乘回心。得佛七圣财。是自二乘分外之法。名之为余。非是佛用不尽之物。名之为余。二云。地上得理。名为正财。今但得教。说为余财。教是理余。议曰。言佛余财。前解无爽。言法余财。后解为胜。受本言法。
疏佛口所生等者。说法之音。从佛口出。依声生解。解从根本。名口所生。
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者。法谓教法。随法行者。能行行人。随教行故。名随法行。由随教行。能生修慧。问依教行生。何非闻慧。答从初因说。故瑜伽云。随法行者。于因转时。法随法行。由闻他音。内正如理。而思惟故。释曰。初起因时。名因时转。
疏即思修至随应生故者。思慧从彼。如理而生。即缘理生。修慧从彼。法随法生。即缘教起。
疏法身有二小乘大乘二乘异故者。真如出缠。名大乘法身。或有处说。自受法身。总名法身。真实功德。所依处故。戒定慧等。五分法身。小乘执此。为佛法身。有云。大小皆有五分法身。虽有此言。而未见文。明大五处。恐为谬释。
疏此中有四至为一句者。瑜伽有六。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