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开元莲寺比丘 戒环 解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之余
△七受请开渐。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至)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
三转者。示相转劝修转作证转。令入见修无学三位也。示相者。示四谛之行相使知向方。即见道位也。劝修者。示四谛之功利使知修行。即修道位也。作证者。示我已证汝亦应证。即无学位也。又三转者。泛应三根。若下根须三。中根可二。上根唯一。若上上根则目击道存不容声矣。有所谓十二教法论。有所谓十二行法轮。教为能转行为所转。依示劝证三转四谛。即十二教法转也。依见修学三悟四谛。即十二行法轮也。旧谓于一转中令闻法者。发生真圣慧眼及智明觉。三转各四为十二行。亦不离见修无学也。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
谓此等未能正证。则虽转唯滞言诠。
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示所转之相即四谛法也。皆谓之苦者。四谛因苦而设。为灭苦之道故也。生老病死等八现前逼恼。曰苦。烦恼结业召致未来八苦。曰集。此通三世。谓过去集致现在苦。现在集致未来苦也。结业尽则生死八苦永尽。曰灭。治结业则修三十七道品。曰道。三十七品见净藏净眼文。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广四谛说十二缘也。自无明缘行至生缘老死等。示生起相。即广苦集二谛而说也。自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示修断相。即广灭道二谛而说也。四谛为下根。聊陈粗相所本在迹。十二缘为中根。细观四谛所本在心。谓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由妄尘瞥起俄然晦昧名无明。于无明体一念初动名行。晦昧摇动则失彼精了。粘湛发知故转智名识。十二缘中。此三为根本。余九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缘耳。智本无知由识故知。形为妄心谓之名。乃六贼之主也。性本无生由识故生。形为幻质谓之色即四阴之依也。则名色者识初托胎凝滑之相也。由凝滑而具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与境交名触。领纳前境名受。有所受故受心生而受斯取之。由受取故惑业相结善恶有状名有。由诸有结为三界之生因名生。有生则老死苦恼随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将欲灭之。以何为要耶。当知彼无明者非实有体。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由知见立知。妄尘瞥起。故有无明。若知见无见则智性真净复还妙湛洞彻精了。名无明灭。则自行已下莫不皆灭。盖本既不存末无所附。此修断之相也。夫四谛十二缘名一而义多。有所谓小乘生灭四谛。则依分段生死名苦。烦恼及业名集。择灭名灭。生空智品名道。有所谓大乘无作四谛。则依变易生死名苦。所知障名集。无住涅槃名灭。法空智品名道。或曰八谛。即合上言之。又有无量四谛。则依一乘圆顿而说。即诸苦集明第一义。外求灭道了无所得。是谓四圣谛也。十二缘亦如之。故谛缘之法虽属二乘实通大乘。其要皆为断生死本灭无明因。使复还本明妙性而已。凡为道看教。当深明乎此。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至)具八解脱。
此于初会闻法获盖之利根也。不受一切法者。悟谛缘空了无所著也。盖心本解脱有受故累。性本明定有着故昏。是以不受一切法故。遂于诸漏心得解脱。又得禅定三明六通。然则圣凡一体迷悟同源。人者苟能悟患累之由。达汩昏之始。果亦于法不受。则禅定解脱六通三明皆可得矣。
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至)不可称数。
此于次第闻法获盖中下之根也。利根一闻千悟。中下多闻少悟。故至于第三第四时。乃获盖也。从是已后非一席说。又有小根获盖其数不计。
△八因小请大。
此正叙请说法华也。然前所请皆愿转无上轮。而大通止说谛缘之法。又待此请者。诸佛说法皆自渐之顿。藉权显实。盖导之无渐则骇而不信。非惟教不陵节。亦欲学不躐等故也。
尔时十六王子(至)佛自证知。
十六王子闻法获盖。于是出家复求大乘。皆已成就谓已成就大志故请说大法。我等志愿下自陈大志望说大法也。如来知见即所谓一大事也。
尔时转轮圣王(至)王即听许。
△九受请说顿。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至)佛所护念。
过二万劫乃久嘿斯要以待机也。则二万劫前且说方等般若之教。偈云。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是也。释迦现寿八十。而四十年说般若等教。大通现寿五百万亿那由他劫。则宜于二万劫说也。
说是经已(至)皆共持讽诵通利。
欣乐大法敬奉宣明。
△十闻根不等。
说是经时(至)八万四千劫。
菩萨必信声闻或信众生不信。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已。未曾休废者。所谓炽然说无间说也。
△十一沙弥演妙。
是时十六菩萨沙弥(至)三菩提心。
为疑惑之众曲讲也。十六王子表在缠八识。十六菩萨表出缠八智。然有十六者。示以八正伏八邪也。于八万劫各度多众者。表既得大通之道。则八万法门无所不通故。非唯八正为妙智。虽八邪亦妙智也。非唯八正之能度。虽八邪亦能度也。所谓圣性无不通逆顺皆方便。唯其如此。故各能演妙至于穷劫。各能度众至于恒沙。不如是。不足为大通之道。
△十二大通印证。
大通智胜佛(至)而供养之。
可其所说赞其德行。使众亲附也。
所以者何(至)三菩提如来智慧。
三乘得妙。则同归一乘。
△三示今缘五。
一徴昔会今。
佛告诸比丘(至)于今不尽。
徴昔所化会今之缘也。所化之众常与师俱者。为化缘深故。以是得值亿万多佛。其缘未尽。今复相值。
△二历陈名迹。
诸比丘我今语汝(至)二名须弥顶。
陈十六王子成佛名迹也。天地设位道运乎其中。圣人法之以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故八方之佛各依一方而示一德。所以开物所以成务。原始要终。则天下之道无不冒矣。东方震为动。欢喜亦动也。阿閦云无动。须弥顶又无动之极也。经云。毁誉不动如须弥。此佛出应群动而其体无动。又在动国。示即动而静也。二佛并化其德相资。故虽二名可以合释。或曰。八卦乃中夏之书。引配竺教岂佛意耶。李长者用释华严。吕观文用释此章。或者非之。子复蹈袭何也。曰竺夏一天下耳。疆畿所及方位所同。而卦乃天地自然之理。独不同哉。伏羲画之以示人。吾佛象之以设法。各默得其同耳。今经虽无八卦之文。显有八方之象。借事明理乌乎不可。而必拘墟诋呰。非达士也。昔五百应真各解佛言。而问谁当佛意。佛言。皆非我意。众曰。不当佛意将无得罪。佛言。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有福无罪。吾唯守此。以当或者之非。
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
东南巽为柔顺。师子音者所说无畏。师子相者所示无畏。此佛以慈柔应物。以无畏说法。
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
南方离为虚明。虚空住者。体到虚以应群实也。常灭者。了一切法当体虚凝。即寂灭相。不复更灭。是谓常灭。
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
西南坤为资生。帝相者神出而应物。为帝梵净也。此佛以神应物。物资以生。而其德常净不累于物。
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
西方兑为毁折。阿弥陀云无量寿。世间苦恼即生死无常也。此佛于毁折之际示无量寿。则了无生死。以救度世间生死苦恼。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䟦旃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
西北干为刚健。多摩罗旃檀香清远潜通以比神通。须弥相亦无动义。此佛神通应物。如乾道不息。寂然不动感而通。
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
北方坎为险陷。云自在谓无心而利物。云自在王又自在之至也。此佛以无缘慈覆阴。利泽险难众生。而无心无著。如云之自在。
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
东北艮为万物成始成终之所。始终之理在物为成坏。在人为生死。乃世间之所怖畏也。此佛于生死畏中。以一真凝常之道。开觉群物。使达其无始无终。而入于不死不生。则世间怖畏坏灭矣。
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至)三菩提。
释迦牟尼。云能仁寂默。谓其德仁济群类。其道寂默无为。以示化堪忍故号能仁。此继东北方而持标者。大觉虽具成始成终之德。而其道圆应不滞方隅。无始无终。为众德之总故也。盖自无动而出应群动。能柔能刚说是无畏。虚己应物现寿运神。乃至济险灭怖。无非释迦随宜之行。故历言八方佛德。而以释迦总之。斯乃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无方无体之至德也。非成无上正道何以与此。故曰释迦牟尼于娑婆国成阿耨菩提。
△三成就所化。
诸比丘等为沙弥时(至)渐入佛道。
明昔因今缘。使知功行已深而成就之也。举为沙弥所化。明昔因也。于今所化。明今缘也。应以是法渐入佛道。即成就之也。
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释上既旷劫蒙教。今犹渐入者。以如来智慧难信解故。然众生莫不有如来智慧。而难解若此者。尘习自障故也。以今人观之。幸闻正法不无宿因。安知吾徒非智胜之遗尘。非未来之弟子。然缘障尚稠道果渺邈。即旷劫蒙教。今犹渐入者也。若能勤进犹可庶几。设复退堕。又安知未来之期。比前尘劫不复过于是数耶。然则所谓难解者。非佛智之难机自难耳。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至)声闻弟子是也。
上明蒙化之因。此指所化之人。
△四广度遗余。
我灭度后(至)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上云未来声闻。谓曾蒙化者。此云复有弟子。言未蒙化者。其因缘展转终当遇佛。而依一乘得度也。余国作佛者。示灭于此而应缘于彼也。更有异名者。华严云。如来名迹应众生心各各不同。于一四天下乃至十方。各各十千是也。
△五结会终实。
诸比丘(至)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前明始权此会终实也。涅槃时到言化缘将毕。众又清净言根机已熟。众清净者。已于藏教断惑除结也。信坚固者。已于通教心相体信也。了达空法谓已悟般若。深入禅定谓妙造玄源。如此则诸病已除医方亦遣。故废二权特明一实。得灭度者。得真常道果也。
△四喻明权实六。
一立譬本。
比丘当知(至)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为乐小者权说小果。彼便信受如滞化城。
△二正引喻。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
譬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也。五百由旬旧说尤多。今取二乘断三界结惑。离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是过三百由旬而至化城。然尚滞变易生死。若回心向大。进至七地断尽习气。是过四百由旬近于宝所。又进八地已上断尽无明。离变易生死证无余涅槃。是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也。旷绝无人等譬生死长远。无真知见妄起怖畏。
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
譬三乘求佛。
△三善知方宜。
有一导师聪慧明达(至)欲过此难。
导师指津之人。譬释尊也。通斯进之塞斯止之。通譬断惑塞譬起障。又善则通恶则塞。乃可无难。
△四众心懈退。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至)今欲退还。
譬二乘求道难进易退。
△五设化权济。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至)亦可得去。
譬因二乘断三界结惑。后息以小果而进之智地也。随意所作即任力所能。渐得入道之义。
是时疲极之众(至)快得安隐。
称愿息之心故也。
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乐小忘大。
△六废权立实。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至)为止息耳。
化非真有故斯须即灭。唯宝所为真。权非实有故终竟而废。唯一乘为实。
△五合显权实五。
一合引喻。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
△二合知方宜。
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三合众懈退。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至)乃可得成。
若但闻一乘而无权济。则厌大而不欲见佛。惮烦而忧其道远。故须权济也。上言恶道长远。此言佛道长远者。上以正见观众生。此以倒见观佛道故也。佛道初不远人本无修证。特由生死背驰复之之难。故见其长远。惑业积障治之之难。故见其勤苦。则长远勤苦由倒妄起。何关于道哉。苟无生死无惑业。则当体凝净何复何治。长远之见勤苦之功了无所施矣。昧者不知出此。而致咎佛道遂生懈退。大觉所以叙其倒见。而诱进之。
△四合权济。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至)说二涅槃。
中道即大小乘之中间也。二涅槃即二乘涅槃。下云二地是也。
△五合废权立实。
若众生住于二地(至)我化作耳。
住于二地。谓滞二乘权果而不知进。故语之佛慧。令观察筹量而进取实果也。
△六以偈重宣五。初颂昔因八。
初颂大通成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至)心皆怀踊跃。
△二颂王子随佛。
彼佛十六子。皆与其眷属。千万亿围绕。俱行至佛所。
△三颂王子赞佛请法。
头面礼佛足(至)震动于一切。
圣师子者。赞圣力无畏也。世尊难值已下。颂出世本怀而请法。
△四颂瑞动诸天请法。
东方诸世界(至)转无上法轮。
△五颂受请开渐。
无量慧世尊(至)汝等应当知。
无明至老死。举十二因缘也。皆从生缘有明无生。即无众过患也。
宣畅是法时。六百万亿垓。得尽诸苦际。皆成阿罗汉。
颂初会闻法获益之利根也。风俗通云。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秭。十秭曰垓。垓为总大之数。即所谓那由他也。
第二说法时(至)不能得其边。
颂次第获益中下之根。
△六颂因小请大。
时十六王子(至)慧眼第一净。
小乘慧眼未免缘影。求其第一清净无如世尊。故愿得之。
△七颂受请说顿。
佛知童子心(至)如恒河沙偈。
知童子心。即前云。深心所念佛自证知也。说六波罗蜜等。即前云。过二万劫之事也。六波罗蜜即般若教。诸神通事即方等教。且分别实法为大乘之始而已。过是已后乃说法华。然有如恒沙偈者。妙法应机广略不同。故释迦则一期而说。灯明六十劫说。大通八千劫说。今经止于二十八品。常不轻于威音。则闻二十千万亿偈。喜见于日月净明德。则闻八百万亿阿閦婆偈。盖各随其缘之赊促根之广狭故。说有丰约。其实称性之法无所终穷。是以华严有三部之文。而一字法门书海墨而不尽。则恒沙之偈不为多也。
△八颂沙弥演妙。
彼佛说经已(至)恒河沙等众。
△二颂今缘四。
一颂徴昔会今。
彼佛灭度后。是诸闻法者。在在诸佛土。常与师俱生。
因法华缘。世世相值。
△二颂陈名迹。
是十六沙弥。具足行佛道。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
△三颂成就所化。
尔时闻法者(至)引汝趣佛慧。
明远缘深功。而成就之也。
△四颂结会终实。
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令汝入佛道。慎勿怀惊惧。
△三颂喻权实五。
一颂譬本。
譬如险恶道(至)经五百由旬。
毒兽譬生死。烦恼水草譬菩提资根。
△二颂善知方宜。
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慧。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
△三颂众心懈退。
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今顿乏。于此欲退还。
△四颂设化权济。
导师作是念(至)各可随所乐。
前止云化作一城。即通譬道果。此又云郭及舍宅男女等者。详譬果中德用也。国邑有城。重城为郭。城以郭为防。果以德为辅。舍宅譬依止之德。以毕竟空寂为庄严。园林譬庇赖之德。以无漏法树为周匝。浴池譬洁净之德。以八解定水为渠流。楼阁譬超达之德。以空无相无作为重门。男女充满。即所谓善心诚实男慈悲心为女也。然此譬二乘果德。而有似大乘之德者。乃以似量权进之耳。故总依化城为言。及乎即灭化城则此等皆灭。譬二乘之德曾无实证。终归坏灭也。世之学者以比智知道。以似量见性。缘无实证亦若是矣。
△五颂废权立实。
诸人既入城(至)当共至宝所。
△四颂合显权实四。
一颂合譬本。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
△二颂合知方。
见诸求道者。中路而懈废。不能度生死。烦恼诸险道。
△三颂合权济。
故以方便力。为息说涅槃。言汝等苦灭。所作皆已办。
此云已办乃权进之。及其住于二地。即实说未办。
△四颂合废权立实。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罗汉。尔乃集大众。为说真实法。
如科。
诸佛方便力(至)乃是真实灭。
此令观察筹量所得非真。勉之令趣实果也。
△五颂总结。
诸佛之导师。为息说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总结化城一品意义也。
妙法莲华经解卷第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