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将释疏文,略分为四:一、先略解题目;二、从佛出世下,释章安注文;三、委释下,指广;四、序者下,依文解释。初文具如玄文五重,略、广二释已辨其相,余三段如记,次第解释可见。又今疏文用于玄文,广义成今略义,是故今文时时引用,良由此也。
言为二所依者,谓文字为名、句所依也。故婆娑论云:一字为名,二字为名身;三字已去,为众多名身。又一句为名,二句为句身;三句已去,为众多句身。是则名、句为能依,文字为所依。又毛诗注云:宫、商、角等,上下相应,谓之文句者。曲谓随遂经文,曲细分别。
句逗者,逗留也。说文云:逗,止也。方言:逗,住也。即以句止之处名为逗也。
名诠至差别者。若于今经,具通别二义,始从如是,终乎而退,同于诸经,无不诠于自性及以差别。别而言之,一一名,一一句,并异诸经,故云已今当说,最为第一也。
不论至等体者。与论辩异也。今意但以句逗分一部经文,及随文解释,不同诸论。或以色为教体,或以意地所思、行蕴所得为句教体。如唯识法相宗,具以声名为教体。彼论云:声属十二处中声所接,五蕴之中色蕴所接,四辨之中属辞为碍境也。名、句、文,十二处中法处所收,五蕴之中行蕴所得。以名、句、文是声上屈曲,意地所缘,故属行蕴及法无碍境。今家明教,具如玄文。今此实相一乘之经,诠于所证实相之理,永异众典,即其相也。
今但以句者对论,故云今也。又今一部之文,分为序、正、流通,名为三句;二十八品等,名为小句。问:今文何以不云身等乎?答:但云其句。一部之文,任运成身。何者?但是诸法聚集,名之为身。以一部经文,无非聚集,故不别云也。
成若干章者,目约序、正、流、通及大、小章为若干也。
疏:者,通意之辞者,谓以言辞而通文意也。
亦记也者,谓禀受前人,记其所受以为疏也,又及率己胸襟也。
镂者,如檀体虽香,必假工人雕刻,显出檀之妙像。古人亦尔,经体虽妙,必假巧辞,镂出文旨。今大小文义有序也。
二难之中者,于闻法难中,开出传译及自开悟;于能听难中,开出闻师及一遍记,其义相当矣。
正在时会者,此叙灵山当机之众,故云然等也。
言及以阿难者,谓若不因阿难亲承梵音,如来灭后,处众诵出,有可传译,此土方闻;若不因此像,末无犹得闻,故别指之。
故经多劫者,若以贤劫第九劫内,四佛相次而兴,不得云多;今通望过去三佛,及以中间不睹佛兴,故云多耳。
闻者尚难者,叹此土闻者尚已为难,况大师亲自修行,复于道场妙悟,为众解说,章安所记,流通后代,岂不难耶?
于中,初二至斥己者,前文通释;从此下,别释。斥者,指斥也。故三双相望名为一,一则六义,传传渐渐,后挍于前。
辄记者,谓谦己专辄,一遍记于大师言旨故。
若魔若外者,以佛力加于结集之众,使魔不得其便。千大罗汉皆是无碍解脱,降伏外歒,则令外道不能得便。
添削者,既云记大师之言,何故专辄添削耶?从添谓下,释所以也。
谓斥非以显是者,谓章安助破古师,以显大师之正也。
破古至我己者,明章安破古,并用大师义势以破古人,非全用已自任胸臆也。
加彼异见者,加谓添足,即章安更引古人异解之文,助成大师也。破文。
丹丘者,赤城山也,在国清南门。据时添削处,实国清丹丘名佳,故以标地。今国清寺属丹丘里。
须开三教等者。前二教一句,须开别教。教权理实,由存教道,是故别教果头之理须废,故名开也。故玄文云:别登地已上,须废高归下。即其事也。
言大小者,通别为大,三藏为小也。
初心之人者,谓法华前圆修之人,在名字位,虽信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而于方等、般若座席,犹属同听异闻。以随喜等位,观道未成,犹谓偏圆相隔。如此之人,须闻今教开显之说。故净名疏释菩萨品云:圆人失意,尚须弹片。即其相也。随喜已去,不须云开。若入初住已上,但论增进故也。
权人至此者,谓权到法华,一向须闻,不论圆也。
疏云:经题者,题者,头也。故字从是脚里作页,页训头,故以经首名之为题。若言经第,未善字义。
疏云:委释者,委,属也,曲也,谓属对妙题,曲细陈释,已如玄文十卷释。
总三法者,以题名是总,三轨是别,故玄记云:以总总于别,以别别于总。此之谓也。
超过诸说者,一则超于前十四品,二则超于一代教门。
即三之一者,谓览体、宗、用三以立名故,本地亦尔。
不与他同者,不与他人解释同也。
体非因果者,譬如虚空之体,非彼非此而游之者,还游于非彼非此之虚空。因果取体亦如是,还依非果非因之体,而成从因至果之宗。
若不先了能开者,以法华圆乘妙体宗用为能开,三粗即妙为所开。
故但分文句者,此明单用文句,消经不当,应须疏中随文解释以显理。
唯谈下,明单用玄义不可。
若相带下,明全用玄文入疏,全用文句入玄,相间杂说不可。何者?则使听者不识经文起尽,复令玄文大义不彰,故云无归。
寄行约教者,迹门约行次第以明五义,本门约教次第以明五义,玄文第一卷具辩其相,又观其文势安乐,行经约行等。
固蔽理观者,便斥世人不用止观,文意消经,成无观行,所以今家一一文下,皆以观心释之。
而但下,明世人不肯用玄义消经,但用诸论事相而已。
今问弘经者,令问弘教人心也。
自行暗于妙宗者,约行因果以片,故妙宗具足,应以三法斥之。
教行至相摄者。即以迹中四一,自互相收。何者?由禀开权妙教,则成一乘之人,行于实相之行,以显一乘之理。余三例尔。又以本中四一,摄于迹中四一故也。
不可恒尔者,不可句句之下,皆列名、体、宗、用、衣、坐、室三也。
广略适时者,序品、方便品迹门之广,余品是略;寿量普门是本门中广,余品是略。何者?只是广略释于妙法名、体、宗、用。若晓广已,略无异途,故圆乘大车开权宝所,与方便品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故云根源等。
今家随释者,今师随品解释,则成生起,故云通有四意等也。又慈恩每于一品皆作四释,今家不尔,须四则四,不必一概。二十八品一一皆四,若一概者,未为全当。
释妨者,如方便之名,与大小乘同,故须释出。今经即是体内方便,不同于权,诸皆例尔。
释文者,即是正释也。
或释名中即带来意者,如释安乐行品具有此相,及下流通分中多有此意,至文可见。
又释名至互有无者。如譬喻、化城、授记等,并于题中俱释其名,义皆未备。序品、方便、普门、陀罗尼等,题中及以品内,名义皆足。所以疏文而于题中解释名义,委悉皆尽。以此二类,名互相无。言义者,三车、大车,皆是名下之义。化城中说化及以宝所授记中别劫国,并是名下之义。余品准此。
或于义前别释者,如释序品,先约字训,次释字义。方便品约方法释名,则先从字训门及秘妙方便名,从义譬喻化城等皆有,先释其名,次方释义。
或带名以释义者,如序品云:序者即是其名,阶位等则是其义。方便品、普门品、陀罗尼等品,于题中解释悉之,故云带名以释义也。
此彼淆混者,若不晓今家释意,还成将于昔教以混法华故也。
复似从义者,只阶位等言,似从义也。
学舍养宫者,礼记。王制云: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庠,养庶老于西庠。此以国家东西两学为庠序,今此品于正宗如东西之学,故言序也。
别内外者,此指东西厢为墙,对于堂屋,以别内外也。
此可借用者,疏中既无异内外之言,故今申于文意,亦可借用别内外之言,以消二序故也。
又庠者,详也。谓之谛审。序者,叙也,舒也。于正宗前所列由致,皆谛并审,方叙而舒之。
通序异外者,此借下文对治悉中,阿沤二字对破外道,不同别序专异诸经。
亦可兼用者,谓通序非但异外,正是序于圆妙,故得同而别序,方异诸经,即是别于内外之相也。
亦二序共有者,只是通序亦具阶位安庠之义。若从义立,通序亦具申述二义。何者?如因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如来灭后,一切经初安何等言?佛答:皆安如是等五。因此五事,得为别序作由义,当由序也。述者,阿难述佛灭后,经初先安如是等五义,当述序也。是则二序皆具三义也。
必先证信等者,此从现文以说,诸经皆尔。
必先发起等者,此从佛在世当时以说,佛在世时但有别序,如来灭后方有通序故也。
二序各有前后者,谓二序各具五义,自为前后。又前云必先证信,亦是各有前后也。
即宾主者,若以文殊是游方大士,则弥勒是旧住为主,文殊为宾。若据发问,则弥勒为宾,文殊为主矣。
冠即是首者,不同余文冠与身异,今文冠全是首,故云即也。
瑞疑由也等者。谓由光所见故疑问,述昔所闻故述答也。
疏云:胤者,继也。谓众物之子,如乌养子,羽翊方成,母以低飞而哢之,意在令成而峻飞,教飞助以飞兴,喻于述。
序义可知者,谓觉正体以之为序,即当序中唱于异名之意,故云哢亦得名引。
故字义则通者,谓序品义则通下诸品,题称序品,此则从别。
故出其人者,先出佛及以译人,则是能聚之人。若言聚者,谓物体已聚,名之为聚,可去声呼,今文即以上声呼之。
如心地品者,梵网经有六十品,心地等二品是佛自唱,如云持戒心地法门而去,故云佛自唱。余皆译人及结集者所置。
人如楼那者,以人类等非一,故皆云如也。
以无闻品益故者,此有文外之疑。疑云:既云诸品皆结集所置,何故无结闻品得益人耶?答:只是阙略,益人非无。如三周得记,其数非一人,何须置疑?二者、以无闻品益故,品后无结耳。
以通从别者,品是通,序名从,别品从序,皆具四释。下二十七品,皆以方便等名从,别品一字是通,通别相从,皆具四释。下去准此,故不重述。
或阙于一两者,迹门约教,定不可阙;本门谈远,亦不可阙;因缘观心,或存或没,亦无大妨也。
通皆除疑者,但见无阿伛二字,即知是佛经,故云除疑。
余三及别序者,此明妙经通序,即约教也;久远今日,即本迹也;五义悉具,观心释也;别序具四,例此可见。
得失者,处中方名为得。
至安公来者,自安公高悟,料节或兴,悬符地论之文。佛地论科判佛地经云:要唯三分:初、教起因缘分,此与安公序分同;二、圣教所说分,与正说分同;三、依教奉行分,与流通分同。
疏云:案说传之者,谓结集之家,结散为长行,结贯为偈颂,以传像末,故云也。
总别起尽者,亦可云大章为总,小章为别也。
阿难说经者,佛去世后,阿难登高座诵出,亦得名为说经。
契经者,契理契机名为契,贯穿缝缀名经。佛地论云:贯穿摄持,所应说义。
长多璎珞者,经中广破外道竟,说多譬喻,庄严佛法,故云也。
疏云:增一者,以一加,故云增一,累法增之故也。言明人天因果者,从多分说,但云明其苦集,非不说于道灭。今从略边,故但云耳。破邪亦尔。二、中阿含者,准祗律说,谓阿难诵取文中之义故,即是专明道灭矣。三、杂阿含者,或文义杂,或句义杂,根、力、觉、道皆说故,即是明世间禅、无色定等。四、长阿含者,谓明扩劫长远之事。见论云:集众法之最长者,故名长含。肇法师长含序云:所以通称阿含者,此译为法归,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围苑,众法之所归,故云也。
疏云:律开五部者,内善调伏名律,外禁身口名戒,举果望因名婆罗提木叉,此翻处处解脱。
五部者,大经云:佛告憍陈如:我涅槃后,有诸弟子颠倒解义宣说,名昙摩鞠多(此云法上)。为合法相易,凡所说法,先果后因,故云颠倒。一、昙无德部法,名四分;二、萨婆多部法,名十诵;三、弥沙塞部法,名五分;四、婆粗富罗部,律本未来;五、迦叶遗部法,名解脱,僧祗为本部分出。余五、八、十诵等者,优婆离一夏八十度,升座诵之,故得名也。
文中自引阿含六度者,谓毗昙是通名,文中正引六度为分章也。
逮度无极者,古翻经论六度,一一皆云度无极也。
镜中者,戒檀严也。
未必全然者,记家意云:镜中亦不须此破,以广摄略,有何不可?
根大见杂者,根谓根性,大谓四大,又加空识二大成六大,见谓见惑,杂谓七种之余名为杂。
佛在无出者,谓佛在出,诸法法具足,无有失灭;以佛入灭,法皆随去,恐法失灭,故会论师结集诸法。
一者、序成就者,从如是我闻至崛山,是论自释云:如王城耆山,胜余一切城山故。
二者、众成就者,从与大比丘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第三、成就,如记。四、从佛说是经已,论释云:依何等说法?依三种法者:一者、三昧,即初文是;二者、器世间,即雨华动地是;三者、众生世间,即尔时会中已下文是。
依止说因者,谓依中道智光,令见他土说。论释云:大众见异相不可思议事,如来应为我说。渴仰欲闻,名依止说(云云)。
六、大众欲闻法者,从尔时于弥勒菩萨作是念已下文是。以现瑞故,是说妙经由,故以问现瑞由,为欲闻法成就。七、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已下文是。
一、叹法胜妙分者。论云:一者、示现所说法因果相。谓佛曾亲近诸佛尽行道法为因相,成就甚深未曾有法等为果相。此经说佛所得之法,故以佛因果相为所说法。
二、叹法师功德分者,论云:二者、示现如来法师功德成就,谓能种种方便引导众生,知见深远,禅定解脱,巧说诸法,悦可众心等为功德。
三、智众定疑分者。论云:三者、依三种义示现:一者、决定义。有诸声闻,方便得证,作决定心。如经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等。二者、疑义。谓诸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是故生疑。如经而今不知是义所趣。三、依何事疑义。谓如来数数说甚深境界,而前后不同,是故生疑。如经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等。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已下是。
四、定记分者。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已下是。论云:四者、示现。依四事说:一者、决定心。已生惊怖者,令不惊怖故,如来有决定心故。二者、因受记。如经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等。以说妙法,必令二乘得受记故。因欲说此,而先止之,令生尊重,故名因受记。三者、取受记。如经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等。此谓因舍利弗等靳固欲闻,故佛许说,即以欲闻,名取受记。四者、与受记。如经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等。谓决定为诸声闻等开权显实,五佛咸尔,故云定记。
五、断疑分者。论云:示现断四种疑:一者、何时说?诸佛于何时等,起种种方便说法。为断此疑故,如经舍利弗!出于五浊恶世等。二者、云何知增上慢?如来不为彼人说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为断此疑故,如经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等。三者、云何堪说?从佛闻法而起谤心。云何如来不成不堪说法人?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等。四者、不成妄语。如来先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如来不成妄语?为断此疑故,如经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等。
疏云:其余品各有处分者,论云:法力者,五种法门示现: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三法如弥勒品示现(分别功德品也),闻法如随喜品说,读诵如常精进菩萨品示现(法师功德品是)。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一、出广长舌,二、謦欬声,三、弹指。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者,妙音菩萨品示现。凡此等是。唯以者,以对他故。余人非不亦美,唯光宅最得独擅之名,故云唯也。
吾钻仰者,东安钻仰也。
逵者,九达曰逵。
进退俱失者,进如光宅,退如古师。
疏云:二十七品者,达多品未入也。
疏云:理一说三者,谓于一佛乘分别三故。
但依权实本迹者,权实即迹门,本迹谓本门也。
果在本门者,今家若以本迹二门相对,则迹门因正而果傍,本门果正而因傍。若不相对,各有因果不同。古人二门偏立,所以破之,良由此也。
但合二、三为正者,于四段中合二、三两段为正,与今家从前三段消经,其意不别,故云甚符经文。
以气为臭者,西方以气为香,故云等香、不等香、平等香。此土易云其不得意者,其臭如兰故也。
天台名如止观记等者,古老所传,以其山绝岭之形,似三台星布列之状,因号天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高可登而升天也,后人讹转为台字耳。智者因为晋王授菩萨戒,王曰:大师传佛法灯,当加尊号。故称智者。举处显人,故云天台。
天台分文为三者,若但为三段分节消经,则通别二序俱通本迹,故于序中二文义皆具四释。若本迹各分三段,序中只得密有本迹之意,所以疏中或时但约体用,本迹消文良由此也。
疏云:约本开权显实者,谓权迹实本,久近虽殊,开显同故,故云不思议一也。若分二别者,本门约身,迹门约法,权实之称,唯在迹门。
问后何妨者,此助申问词意,文中既存两节分文,但后段分文,问起亦应无妨。
不专后释者,申于疏中,何不依第二节分文消经,由本门正说之前,立于流通,非须大途,且是一往从前三段消经,不从于后。
处会。如释签者,旧经七处八会,新经更加普光明殿一会:一、摩竭提阿兰若菩提场会,旧经云寂灭道场;二、摩竭凞连河曲普光明殿会,旧经云普光明法堂;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自在天;七、重会普光明殿;八、三会普光明殿;九、逝多林会。
住处庄严者,彼经每一会处,皆先说于住处庄严,以为序分,方始王说。然须至之妨者,应先出妨云:阿含同一经,何故多通序?从阿含兼别下,释阿含妨也。
疏云:今怙文者,怙谓消怙也。此之四意,是消经之方轨也。
尚异诸见者,明今师通途消一切经,尚异诸师之见。
预为四重等者,谓例数等四也。消释四意者,以四重消释因缘等四也。
疏云:而今略书者,书者,记也。意云大师释经,一一皆具四释,章安存略,故云而今也。
答中一文者,我今处中说是也。
一者、总明四义。所以者,只此四义,正是处中故也。
不失不差者,四释无过,名为不失;皆契机理,名为不差。
疏云广则令智退者,则令中下退耳。
如十妙等者,引例也。彼具十妙尚得名中,何况今四而非处中?故彼一妙皆具四释,谓先分别,次判,三、开四观心。
亦入四者,谓不思议因缘所显之妙境,一乘能诠之妙境,久远所证之妙境,一心三观所契之妙境。余九入四,准此可知。
尚不殊外计者,意云:若无三藏因缘,尚不异于外计,况圆妙四悉,永异诸经,故云尚也。
中间顿渐者,谓十法界皆须顿渐之化,故云佛慧等也。
人理至准说者,依一乘教行成一乘行,成一乘人显一乘理,故云可知。
以此至始末者,因缘具四为始,乃至观心具四为末。
约教等三者,开显之教,一道无外;开显感应,非余四悉。开显之本,诸经所无;开显之观,一观遍收。
所谈身土者,如寿量品云我净土不毁,及常在灵鹫山等文。
信宿者,二宿也。
先愚密教者,谓迷于显密之密,犹为权覆,故名为愚。
守株尚昧者,若更守于法华前教,则昧今经本迹二门,今弘教者多有此执。
能诠教功者,约教也。
久成行本者,本迹也。
小及钝根者,两教二乘名小,三教菩萨名钝也。
理是而迷者,众生阴界入,全是真如实相,故云也。又理是近而迷故。
慈亘始末者,下种为始,得脱为末也。
事理不同者,众生在理,诸佛在事,感应未交,故名为远。
无谋而会者,非但诸佛无谋而会,众生修行亦是无谋而会也。
浅深差别者,权浅实深故也。若兼谓华严,若独谓三藏,盈即方等,缩谓般若也。
明时不差者,谓契教行根理也。
相通事别者,以无缘神通,遍被一切,故名相通;机缘不等,故名事别。
如止观第六者,彼明中观修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乃至十二因缘、七觉、八正道、十力、无畏、诸佛神通,无不皆以慈为根本,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又如提婆达多教阿阇王杀害如来,我于王舍大城乞食,时王即放护财醉象,令害于我及诸弟子。尔时蹈杀无量众生,象闻血气狂醉倍常,见我翼从被服赤色,谓呼是血而复奔趣。我弟子中未离欲者四散驰走,王舍城中一切人民,同时举声号哭流泪,作如是言:怪哉!如来今日终没,如何正定一旦散怀?是时调达心生欢喜。我于尔时为降伏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举身投地敬礼我足。我时手指实无师子,乃是慈善根力令彼调伏。乃至举石空中,力士惊怖现作庄严,降诸外道令狂女人见如己子,患疮女人得药平复。一切善法慈为根本,一切应现皆慈所为。慈即如来,慈即佛性,慈即三宝,普遍诸法无非是慈(云云)。
九界等者,等取七方便故,又复让佛界为尊,故但云九耳。
故事广等者,神通之事则广,神通之体是中故也。
通于地住者,依璎珞、华严二经判位也。
义非广略者,中道神通,非广非略,只此双非,体本中故。
疏:若十方至广者。应例余三,皆对十方为广。何者是略耶?答:若娑婆土中不及此不思议妙感应,四悉不及此声教,乃至观心者,皆名为略。若及此者,则名处中。是故四义,广、略、处中,悉皆备足。
权实理定者,偏圆之理也,定不可互为故也。
浅深义通者,圆则行位阶降不同,权则诸教不等,故云义通。
若以信行为乘下,举解迹问也。
及知下,举解本门也。
华严经偈者,彼经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譬如盲瞽人,本习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