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上沙门 智铨 述

明实位。

○二处罗汉名同。谓藏通二处声闻。总名罗汉也。

○下辨体说。玄第九卷上。

○华则着身。维摩经观众生品文。

○三种意阴。宝性论云。住无漏界声闻辟支佛有四种障。乃至依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

○不名福田。须菩提章。维摩呵云。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云云)。

○意阴即意成身。亦名意生身。辅行十四卷引楞伽云。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二乘即彼三中之一也。后玄第六卷下明。

○借下成高。谓借别住而成圆高也。妙乐云。借别者。圆非无位。借于次第高下。以显不次第平等耳。若论圆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

○平等法界等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故云尚不论悟不悟。大乘因者等。普贤观经只有上因句。其下果句。准义而出。

○如止观中。止观第三卷明顿渐中。此下文。玄第九卷下明宗中文。

○圆闻妙理者。即圆妙三谛也。故一法一切法。即妙假俗谛也。一切法一法。即妙空真谛也。非一非一切。即妙中第一义谛也。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故不可思议也。止观第三记辅行十四卷。

○一行一切行。如前行妙文初。明不相须圆妙行。即一行一切行也。

○十法成乘。辅行二十卷云。又备此十。令观可成。故名成观。亦名成乘。前之四法。用无前后。通塞等三。成就前四。次位等三以判前七。能善用者。十如指掌。

○识一念平等。辅行云。山家所观一念。是非一非异一念。不同世人执着一念也。谓观此现前刹那一念。具足三千即空假中。故云平等具足。即初观不思议境也。次谓不思议三谛即无作四谛。无始昏迷。翻道灭而为苦集。今既觉知欲反苦集而为道灭。于四谛境起四弘誓。故云伤已昏沉等。即真正发菩提心也。次知此心。即一念心性也。谓此心性本是寂照常明常静。体达现前一念昏动。即是法界常寂常照。即善巧安心止观也。次用寂照不思议止观。遍破三惑等法。即空破见思。即假破尘沙。即中破无明。一心圆破。即破法遍也。次一心诸心谓上木能一心破遍。或起着心。或起余惑心。则有通塞当检校铨择。使塞者通。通者不着。即第五识通塞也。次道品调适。谓上破法遍中。已知一切色心等法。若未能悟入。当修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八正道。开三解脱门。入涅槃城。故云向菩提路也。次正助合修。正谓前六观法。行者若未证悟。复修事六度等。对治助开。故云解此心正助之法。次识次位。谓从五品相似至初住等。故云识己心凡圣心也。次能安忍。故不动不退等。第十离法道爱。故虽获此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则免顶堕而到清凉矣。故结云十心成就。

○目见种种色。谓观智增明。能见三谛理。如有日光见种种色也。

○弥勒论。即金刚般若论弥勒菩萨造。

○五法师。文句云。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又云大论六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圣人经书须解释。今经合受持为一。合解说为一。开读诵为二。足书写为五。

○于论二文等。二文即受持及读诵也。若准文句受持为一种。止可说读诵开为两。今云各开者。或兼大论开受持为二意。故云更加说法名五但没书写耳。

○安乐行疏释五法师。五种法师在法师品疏中广明。非安乐行疏也。安乐行品题中附上法师品文释耳。

○文意各别。谓此中只用说法解脱。随喜位初用听法。因文连着。故云相从来耳。

○菩萨少施等。在大论二十九卷中。

第五品行人。

○如随自意。即大师随自意三昧。亦名觉意三昧。一卷别行。

十信位。

○今比望竖。出其横相。此二句正明一信具十。是横对相。故云今比望竖十心。出其一信中具十心横相也。

○仁王般若经云。初发心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乃至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必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

○璎珞一信有十。璎珞本业经上卷。贤圣名字品云。所谓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

○行于五悔等。辅行云。由此五法。助开初品乃至入住远由。

○以信为本。谓圆信不思议妙三谛境。方能起不思议境观也。藉念力持。谓正念力持。真正发菩提心始不退失也。功由精进。谓止观善巧。全由精进。心方得安也。妙慧方遍。谓由妙慧破法方遍也。由决定力。谓于塞得通。若无决定心。通或复塞。故通不塞。由定力也。为求不退谓无作相生道品调适。向菩提路唯进无退。故云元修等。回因向果。谓既回因向果。亦能回事向理。正助合修。故能助开悟入。方能护法。谓不失不滥。故识次位。方堪护法。由善防非。谓有内三术外三术。为善防非。由此善防。非从何起。故内外悉不动名能安忍也。由大愿力。谓无愿力。更不前进便为顶堕。今于法道不起染着。入清凉地。故于法无爱。由大愿力也。

○引二经证者。谓前开科。只有三普贤下引证。今言三引二经证者。以普贤观经说六根清净。指同法华经故。故遂言二经。

○无生忍前有十境界。普贤观经云。十方佛右手摩头授记。行者应时即入菩萨正位即无生忍位也。无生忍前。即十信位有十境界。集注云普贤释迦分身多宝四圣及六根清净。共为十种。经云行者持经得见无量普贤菩萨身心欢喜。白言。愍念我故。为我说法。尔时空中。无量普贤同音各说清净大乘经法(云云)。是名始观普贤菩萨最初境界。第二见释迦佛耆阇崛山说法华经。第三感十方分身佛现。第四见多宝塔多宝如来。第五十方无量佛及普贤空中为说六根忏悔法行者忏悔眼根清净。第六耳根清净。第七鼻根。第八舌根。第九第十身心二根十方佛普贤复教当忏身心二根。行者问。我今何处行忏悔法时空中声说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乐我净波罗蜜(云云)。

○十善菩萨发大心。仁王经波斯匿王所说偈在上卷末。仁王疏云十信善有三品上品善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妙乐云信信通皆具足十善。非谓专以人天不杀盗等用对十信。既云长别三界。当知须是断惑十信。

○仁王初后法华中间。谓发大心为初。别三界为后。六根清净功德在发心后别界前。故云中间。

引众多文。

○十种梵行等。正念天子间法慧菩萨答。修梵行时应以十法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佛法僧戒。乃至广推十法不可得故十梵行空。复应修习十智。所谓处非处智。三世业报智。诸禅解脱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修习如是十智。即入初住。

○唯住前观十梵行。唐译梵行品在十住品前。晋经梵行品在十住品后。今据新经言也。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一卷。

○若大品云。大品第四十五闻持品文。

○闻深般若等。皆略经文。非论文也。大论释云。大海水是无上道。平处无树无山是般若波罗蜜经卷等。又释云。树果是无上道。树华是阿鞞䟦致地。春时陈叶落更生新叶。是诸烦恼邪见疑等灭。能得般若波罗蜜经卷等。

○仁王偈。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

○具如经说。普贤观经云。既发露已。寻时即得诸佛现前三昧。见十方诸佛。普贤为行者说忏悔六根之法。如是忏悔一日至七日。以诸佛现前三昧力故。普贤说法庄严力故。得六根清净。如妙法华经。行者六根渐净。身心欢喜。无诸恶相。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更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复更广见百千万亿无量诸佛(云云)。又经云。十方诸佛摩头授记。行者即入菩萨正位。即授记入初住也。

○安乐行。文句云。夫安乐者。即大涅槃。从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从因得名也。

○行处。文句云。约三法明行处。一直缘一谛等。二约生法二忍等。三约不思议三谛等。妙乐云。当知行处即正行。近处即助行。近远两字。若对所近。应并上声。今明能行对所离法。故皆去声。约远而论近。亦是附戒门助观。约近而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约非远非近而论近。亦是附慧门助观。即指不动不退等一十八空。文句云。凡有十九句。初一句总。后十八句对大品十八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云云)。

十住位。

○首楞严。大论翻云健相。

○入理般若名为住。亦波斯匿王说。次句住生德行名为地。

○十种智力。即前引是处非处智等。

○迦叶叹初住。即迦叶菩萨。

行向地位。

○璎珞本业经。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祗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

○华严璎珞文意。华严虽兼别位。经正是圆。璎珞纯别。故云文虽次第。既借别名圆。亦可借用念念进入等言。本业经上卷云。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

○等觉边际智满。谓到诸法边不思议权智也。前签第四上有释。无明父母。楞伽经云。弑无明父。断贪爱母。

○妙觉位御车达到犹名为车。后明三法妙中文也。

○对大车喻。止观第七下云。是十种法。名大乘观学是乘者。名摩诃衍。如法华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云云)。

○或七或一等。辅行二十卷云。观法非十。对根有殊。虽复根殊。但是一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乃至离爱不离境故。故此十观。根三。意分远近近。期初住。远在极果。又次位下三虽非观法。并由观力相从名观名十观。次释疑中。耆婆为阇王说梵行品有多卷。此正在第二十卷中。世尊入月爱三昧放光清凉往照阇王身疮即愈。王问光因缘。耆婆答言。即是如来入月爱三昧所放光明。王问何等名为月爱三昧。耆婆答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优钵罗华开敷鲜明。月爱三昧亦复如是。能令众生善心开敷。是故名为月爱三昧。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人生欢喜。月爱三昧能令修习涅槃者心生欢喜(云云)。譬如月光初一至十五。光渐渐增。月爱三昧令初发心善根渐渐增长。具足大涅槃(云云)。譬如月光从十六至三十日光明渐减。月爱三昧光所照处。烦恼渐减(云云)。譬如月光既照郁热即除。月爱三昧能令众生除贪恼热。譬如满月众星中王。为甘露味。众生爱乐。月爱三昧诸善中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是故复名月爱三昧。即签云有六喻也。

○仁王十四忍。仁王经教化品云。是诸佛菩萨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又波斯王说偈已。佛即授记。乃至其所说十四般若波罗蜜。第三品末云。若有人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