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真定府龙兴寺比丘 守千 集
疏戒即受学净戒三业。
注依瑜伽论第四十中。戒亦九门。此即第一自性门也。通受及学。三业为性。
疏凡修净戒(至)敬念无犯。
注此标四义。一从他正受。二自净意受。三犯已还净。四敬念无犯。初二是受。后二约持。
疏正受有犯(至)能还速出。
注此下料拣有其二门。一自他耻门。或云离恶作门。二犯不犯门。初中有二。初二别顾自他。后二由前离恶。五句初段。三句后段。四句后门。易为寻之。
疏即妙无量(至)胜利净戒。
注此即结叹。文有四义。一妙善净戒。二无量净戒。三饶益净戒。四能获大果胜利净戒。
疏在家出家俱修三种。
注此一切戒。标通二部律仪。七众随应受故。
疏一律仪戒(至)所受律仪。
注除此七众。名为处中。不入法律仪戒中故。其不律仪。约为活命。不为活命。即入处中。合此七众随其所受。期愿何时。至尽未来。命终不舍。
疏住出家者(至)如弃草秽。
注前略明体。下辨持相。论有十义。此第一也。论云不顾过直。约出家已。望前所舍。
疏不希天欲况余财位。
注此第二义。不求未来。其余财位。亦目未来。
疏尚厌胜果况卑贱事。
注此第三义。不着现在。言胜果者。即尊贵人。利养恭敬。
疏勤更修余非戒为足。
注此第四义。寂静无足。此中不引寂静之文。论云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不唯于是尸罗而生喜足(云云)。
疏离恶言念(至)正理言念。
注此第五义。涤邪言思。渐令皈正。
疏闻难行事(至)念已勤修。
注此第六义。不自轻蔑。警字传差。论云心无惊惧。亦不怯劣。恕字亦差。宜为念字。论云唯作是念。彼既是人(云云)。
疏不伺他非(至)悲心摄受。
注此第七义。性能柔和。由柔和故。自察忍他。
疏害触无恚勿行诃摈。
注此第八义。堪能忍苦。无返诃责。
疏有过悔除誓更勿犯。
注此第九义。五不放逸。一前际俱行。二后际俱行。三中际俱行。四先时所作。五俱时随行。前三于彼已犯中悔。后二预防令无所犯。前三后二配此二句。如何后际说言已犯。答如欲来日作煞生。虽加行心。亦名为犯。后二如何。答具如论释。今略其意。先令已后所作无犯。名先时所作。此是初发。如是之心。俱时随行。即随此后如是而行。
疏少欲喜足(至)诸邪命法。
注此第十义轨则净命。文有四节。由少欲故。忍苦寂静。并是轨则。净命如文。论前更有覆善露恶。
疏二摄善法戒(至)所集善法。
注此且约持及以别体。故唯说言受律仪后。此略辨体。有总有别。此是总也。上个为字。宜从谓字。论云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云云)。
疏依戒独处起闻思修。
注此下别解。有其三门。此文是依三慧解也。
疏尊所敬事(至)精勤护戒。
注此第二门。依三业解。八句九义。发愿供养。是二义故。余各一句。初之二义。敬田悲田。伦判唯身。今捡论文。初有问讯。可通身语。或正要身。次二说赞。唯是语业。随喜是意。回向发愿通语与意。伦判通三。是约所施。通三业也。供养情进。二通三业。
疏饮食知量(至)亲依善友。
注此第三门。依九善解。此但有四。无有前三正念正知正行。及无后二不犯能悔。寤寐传差。论云悎寤。
疏勿顾身财(至)住十度中。
注上文是引畏辨体中。此是后文。广辨持相。捡论具有十度渐次。此中亦具。初句施度。次之二句。合明次四。于犯戒中。于恚害中。于懈怠中。于定味中。皆不忍受。次下二句。是后五度。开慧为也。乃至超二。论云又于五处。如实了知。一因。二果。三因果倒。四因果无倒。五舍善法障。配后五度。随增可悉。旧科云何折为两下。
疏三饶益有情戒。
注前文略中。有十一相。论云当知此戒略有十一。一作善助伴。二说诸义利。三知恩报恩。四救诸怖畏。五开解愁忧。六救诸匮乏。七如法御众。八善随他转。九示善令学。十悲心诃摈。十一示现恶趣。广亦十一。下共是引广辨持中。
疏于诸有情(至)解他胜蔑。
注后文广持。具广十一。今此第一作助伴也。助伴有二。一者事业助伴。二者救苦助伴。病者下是也。于中有三。一救疾病苦。二救根缺苦。三救烦恼苦。于根缺中。有其五种。一眼。二耳。撝字呼及切。说文裂也。又手指也。今取指义。三舌。论云手代言者。晓以想像。是晓谕彼。只令想像。不须言也。四意。论云迷方路者。示以隅途。五身。身中有二。一阙力。二阙支。此文不次。其愚之下。烦恼有三。论更有多解。他胜蔑者。他胜所陵。解令不忧。或为意根。有科此下都为四摄。上为同事。下为爱语。守恩之下。至教诫教授。是其布施。后为利行。
疏劝断悭恶(至)尽结离苦。
注此是第二。说于义利。此中有六。悭恶为二。尽结离苦。亦二义故。
疏守恩思报(至)等增非劣。
注此第三义。知恩报恩。初句知恩欲报。余文正报。于中六相。一见赞。二欢慰。三说实。四言笑。五令坐。六非劣。随先蒙恩。今翻答彼。或过或等。无有劣先。有以此下。五为布施。此即报恩。次二无畏。一财。二法。如次可思。
疏怖者救护。
注此第四义。救诸怖畏。
疏忧者开解。
注此第五义。开解愁忧。
疏常备资财随求即与。
注此第六义。救诸匮乏。
疏初为依御(至)教授教诫。
注此第七义。如法御众。先依后济。后中有二。初摄受。后教之。初中有二。初依旧有无。有即便给。无即转求。后约现所得。现得同用。自无隐贵。藏隐枉费。
疏除无利行余随他转。
注此第八义。善随他转。昔科注错。论中有二。初总明二种。共住同行。此二句是。有以此下。为其利行。
疏非诃违犯终不恼他。
注论别有七。一生苦乐。二知忿心。三依谈论。此无上三。四无触恼。即此文是。除为治罚。终不触恼。
疏亦不轻诮(至)不自贡高。
注此第五义。顺护他短。此中有二。初不轻侮。后不现胜。下亦轻上。故二义别。
疏不极亲近(至)亲近于彼。
注此第六义。亲不亲近。于中三义。如文可知。
疏不毁他爱(至)不乖先诺。
注此第七义。顺他爱憎。于中有二。先人后物。人中又二。初顺他望他。如文可知。后顺他望自。彼人与我。虽非情契。亦不成实。说与令知。是恐远离。欲渐化也。后二句物。先他未许。不数往求。后自许他。必应先期。后二顺他之所爱也。十一义中。上辨八义。九赞叹相。十调伏相。十一神通相。文广如论。
疏是名无量大功德藏。
注此结三聚。上明所学三种戒藏。有略有广。已下是辨依戒受持。昔科宁五。
疏若诸菩萨(至)发弘愿已。
注下解菩萨依戒受学。初从他正受。后自净意受。初从正受资方便中。素疏科文。以为七段。一标举起愿。二礼足请师。三供佛及僧。四起殷净意。五谦下致敬。六蹲跪请师。七专念默然。此当第一标举起愿。伦疏科为两段。方便正受。方便有三。资远方便。资近方便。今无第三。只有二文。初远方便发愿。次乞戒。后供养念德。此当发愿。论云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释曰。上节标举受戒之人不过二分。当此疏之初句。下节发愿。当此疏之二句。问菩萨戒等。说通诸天。唯无地狱。及无色天。何唯尔耶。答此且约人。或随所应。在家品摄。问十八梵天。岂皆受戒。有五净居不发大心定姓者故。答伦引般若。非五净居。更有十八。初禅有四。一梵天。二大梵天。三梵辅天。四梵接天。二禅亦四。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四光天。三禅亦四。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四净天。四禅六天。一福生天。二福寿天。三广果天。四清净天。五自在天。六大自在天。问何故不同。答常说十八。随小乘也。问禅各三品。何有四天。答有菩萨人。非随旧业。故别为一。总天是也。其第四禅。凡三如前。其菩萨有定姓人。后之三地。决定生彼。复为三天。故有六天。更检问之。问其发愿文。何不具陈。复是何相。答于发心品。已具说之。故此不言。于受戒人。到来受戒。决已发心。故云已也。非指文已。是指其人已发心也。即菩提心。亦名为愿。但宽于愿。勿更异寻。出体会违。如前已说。
疏欲勤修学(至)如法请受。
注此当第二礼足请师。次乞戒。论云当审访求同。发。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是。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愿须臾顷。不辞劳倦。哀愍听授。释曰。上节择师。当此初二句。下节陈请。当此后句。言同法者。同其轨也。同见同行等。并名为同。今取戒同。问既言菩萨。何用此言。答有十善等亦名菩萨。非三聚故。此释三聚同法师也。智即聪慧。力即具信。瑜伽择师。慧信二故。又彼亦择六度无蔽。依行六度。亦是有力。又即下文能开授等。便是有力。下文只言智力二故。宜取后解。度无蔽等。在下等中。言语表义者。语所诠表。名语表义。不唯受人语表业也。乃至十发趣等。要能开故。问谁堪为师。答随受戒人。语所诠表。量其浅深。能者得也。伦叙景师。合云身语二作者。非也。授者与也。付之令行。开即开示。说之令知。亦非唯戒。羯磨之中。有学处故。学法能学并要知故。已上择师。于如是下。正陈请仪。言先礼者。请之前也。仍是人事之常仪故。才见须礼。今之作法唯为立仪非也。别行羯磨。亦有膝轮具地之语。在此之下。方为动发。或此文中。先礼之下。亦是动发。前解理胜。此处熏依。有俱时故。其此辞句。大同比丘之者。必须上品。发无表故。但要初念正因等起。熏戒依故。有说三番各说正因。非也。但说动发之初念故。虽有三番。但为圆满助成初念。非后二番。才发动故。有说论无三番之言。今谓别行羯磨有文。须要三番。彼文少别。大德忆念。我如是名。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问初唯身业。或语者宁立十支。答互立无失。不尔病者应不得戒。又立分限。在于祈愿。非熏时故。又非缺支。受时亦缺。不应缺支具三业故。次下请辞。一句告师。师有三名。随体言之。善男子名。甚宽须思。次句正乞。次二句祷。后一句劝。乞下受字。只是受字。末后受字。合此授字。云听我请。授我戒故。此请或在山林树下。非佛像前。未正授故。有准此理。未为戒依。非也。授时要凭。非薰依故。不同再请。要付授故。何以凭此。又准此文。此中正是动发之初。熏戒所依。不尔何缘不列后文蹲跪请师。问设尔何违。答明知彼是再覆前请。意不殊前。故不别列。或合前举。问何须再覆。答前请未在戒坛之所。供佛等已。至佛像前。临受再请。方令正授。不同声闻一坛集众随乞便授。不须再请。思之思之。
疏时彼菩萨(至)专念长养。
注准乞戒已。其羯磨师。或教授师。略教示也。别行羯磨。生殷净心。次下有此文云。若诸菩萨。欲授菩萨二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理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以受戒法如应正授。若依素疏。此当七中第四第七。若依伦判。当近方便。伦判随其所有已下。为资近方便故。前有供养。伦不为段。殷净谦下。势连于后。故只四文。资方便也。今准赞意。自彼供养。至殷重心。相连一意。于供养处。生净心也。别行文段是尔。恐义不明。今具引之。论云既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释曰。现前已上。是素第三供佛及僧。现前已下。是素第四生殷净心。此准文势。是连于上。上言功德。次言随故。又于别行羯磨之中。无此随其所有因力两句。如何别段。故是相连一段之文。所言少者。非为戒依。通下品故。又境有二。可生二心。别行羯磨。无此一句。次下论云。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净戒。释曰。此当素疏第五第六。今观文理。勿为四段。前节但是标威仪故。令如是请。何别为段。谦下即是自卑之理。身谦屈躬。语谦藏德。意谦离慢。如是恭敬再陈请也。昔来相传。前请在初。未见曾许。立而为法。此既见许。恐将不成。遂更谦下。或双轮据地。或一蹲一跪。非立请也。此二义。量人临时。便宜即设。今观文意。但云先礼双足如是请言。不言立等。别行羯磨。更有三句。偏袒右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如是请言。别行羯磨。前后同无。蹲跪坐言。详此前后仪可同矣。或后无立。三名逆次。思之。何为此个受字授字用何。可以思之。今此赞文无此一段。或亦在前。如法请摄。说其二请。只无供养。又或供养。又或供养。本要净心无杂染间。既为一段供养净心。故不具言。何须如此。答外求加护。内无悔故。无染间故。又次论云。如是请已。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义。默然而住。释曰。素为第七专念默然。伦只都为资方便。当赞专念长养一句。别为一段。准赞判论。以为五段。多伦一段。仍更少别。伦以供养念德为一。殷净属后近方便中。赞合供养乃至殷净。都为一故。恐义不明。更列幽赞所为五段。一标机发愿。二择师请乞。三供养净心。四谦下请付。五专念待授。配论可知。赞前一节。谈其两段。或谈三段后之一节。但说二段。如前已解。
疏为正开授。
注此之一句。略举师法。开即随机解说。授即正付其戒。亦有方便。及以正授。论云。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释曰。坐立二仪随像。如何不得像立而自坐也。又量师体。如何为便。受者准此。论云。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释曰。此惊䇿也。不言女众。或义得名。或略故也。论云。汝是菩萨不。应答言是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释曰。已上并是师方便也。此之二问。初问种姓。便名菩萨。未受戒者。必自知故。不知者非。或先验讫。故令答是。后问发愿。未发不堪。若答未发。便须令发。或不与授。故须答是。不尔即非。准此发愿。不唯受时。若只受时。不须问故。论云。自此已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释曰。此为正授根本得戒。羯磨难思。相传办事。以得其名。文多不解。今略指陈。初呼其受名。次牒欲正授。后指例问答。示与三世诸菩萨者。令如是受。其具及学。有差别者。受而具已。方学之也。如瑜伽文。学处境宽。具即戒体。如是于是。名别义同。又学约境。故置于字。具直指体。故云如是。具中现在。置普于十方之言。余句无者。余方不现。故偏言处。以过未二世同不现故。学处既次。故更不言。于自受中。具学皆言普于十方。是相均也。或相影照。更思。问能。上第一番。仍未增长。论云。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释曰。此后二番。至第三番境。戒用备增。方成无表。有所增长无所知故。非沉种子此名也。前乞戒中。已后满前。但取初念。今此羯磨。已前成后。直至后增。次下藏本。及镇府本。更有六句。论云。能受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净戒已。能授菩萨。作如是答。释曰。此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