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真定府龙兴寺比丘 守千 集
赞曰今为有情结习所蔽。
注唯上二句。是迷执之因由。已下之文。并是迷执。有总有别。言今为者。即指赞时一期之益。如识论序云今造等。大意正同。言有情者。此是所为。情识爱情名情。是情之有。名为有情。言结习者。结谓系也。又其结缚也。习谓种子。又其现习。此有九种。谓根本六见中开取并嫉悭二。此三系缚有情偏增。所以别立。或非唯九。泛云结习。一切结使。蔽者障也。
疏信受耶教诽谤大乘。
注此是总彰信邪毁正。以下别彰迷执竞兴。旧科云何惑真起妄。随分获益。
疏于空有经(至)㸦生厌怖。
注不了本经。密意说之。随言总执三性空有。既为矛盾。㸦生厌怖。若知说有。虽总说有。但有依圆。说空。但是空其遍计。即成一味。无乖诤也。
疏设希出要(至)邪乱授学。
注其迷执者。时疑未了。或乐解脱。希其访求。然而师资俱未得中。师既邪授。资宁正学。方取边义。已上所显总迷空有。此下别彰于此迷谬详希悕字。
疏惧文诲(至)而不能了。
注怖大般若。始不受学。虽乐此经。而不能了。下辨不了。
疏于真俗谛(至)近生取舍。
注此下辨上所不了也。有其两门。一二谛。二心境。俗有真空。清辨一门。真有俗空。小乘之部。舍心取境。亦是清辨。舍境取心。安慧唯心。又非中道。是今空宗说。但由心。不假外求。余随宗配。已上并是所为根病。或此一段。不属前文。前言不了。唯此一文。此下辨益。
疏令正法义真谬具分。
注初今为字。贯至此也。为令有情了知真谬。谓真为真。谓谬为谬。并名正法。分谓分别。或知或解。
疏信学有情皆获利益。
注依上所令真谬具分。信而学之。皆获利乐。云何旧师说依二边随分获益。次前文上。宁彰益耶。
疏依先所受略赞中道。
注与上长贯。是大意。为令迷执分其真谬。信学获益。依前所受。赞中道也。显非自意。故云先受。此之二句。正是赞者能为之法。云何或者判属于后。若尔赞者将何法为已上所辨。依义略举。明正所赞。下至智者当了。已来叙教广明。标述两意。
疏如解深密经中(至)三无性也。
注本三时中。引解深密。先举次序。说无性已。初一行余。总会般若。次相生下。别说三无。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即是偏计依他圆成性也。重言性等。如余广辨。
疏时胜义生(至)安足处所。
注约正所被。唯为声闻。实兼诸乘。皆获利益。对说常我。虽是希奇。不显法空。由隐实性。教义未足。故犹诤论。谛轮等义。如余处说。何以设此三时等义。如余处辨。
疏次复唯为(至)安足处所。
注亦依正被。唯为趣大。实具三乘。总相密说一切诸法体义俱无。以显本常涅槃自性。虽过有教。名更希奇。不现依圆。理亦未明。犹招诤论。是安足处。问其趣大人。为是谁耶。答须菩提等。问既未回心。如何名趣。答今为令趣。名为为趣。有教虽然。未显大行。由远不说。顿人虽趣。非正为彼。设三时故。具捡般若。并无渐悟发大心处。思之详之。
疏今为发趣(至)安足处所。
注指解深密。正明名今。通被诸乘。一正余兼。虽与前同。谈教显说。唯依正被。亦须具明诸乘境等。故名普为。不同初二被。虽诸乘皆得利益。教非显说。谈由余机智慧之力。依略悟广。非教之力。故被不同。不名普为。有空俱显。故无上容。过前胜义名真了义。既无徴诘。故无诤论安处也。
疏金光明经(至)名转照持。
注上依深密。具说三时。下至未生乖竞已来。复引余教。释于上义。此引金光。释三别轮。或引二经。属辨三时。后由诸下。显为一味随机设别。旧师云何长科大分。此经所立转照持名。随增而立。转有照空。俱任为持。或初得总名。
疏摧破有空具遮表故。
注经有轮字。此初句释。或此二句。俱释轮义。遮摧表转故。初即摧故表有遮空。次即破有表空遮有。第三双破双表可思。或此唯释第三名持。前二偏明不得名故。初显人空。不言破空。第二不曾显表故也。
疏由诸有情(至)中道实相。
注此显一味。先举根病。迷而招苦。大圣法王。强授法药。随应令彼三乘断障。各证中道一味实相。此即将教就理。理无别也。不证中道。如何获益。但浅深有异。偏圆有别。故云随获。科钞云何名为释妨。
疏故有颂言(至)无我无非我。
注此之一颂。证成一味。所说千差。咸归实相。实相即是中道所证。有将此颂以证三时也。初时之中。不说戒故。此言说我。是谈真常。或说假我。无我如常。此且言二。例余一切。上显一味。下兼随机。
疏余经复说(至)各得解等。
注此即法说虽本一味。随机显别。一味等义。如常分别。
疏既犹天鼓(至)如求雨宝。
注两喻重释。一味随机。义亦如常。
疏应物虽说(至)未生乖竞。
注前由诸下。显法一味。此下是显人无乖竞。云何科者大文判之。此初结前。兼生于下。亦可大分。然文近起。又如添改既字相乘。既者已也。是解已了。起下纵夺。
疏佛涅槃后(至)初封著有。
注先唯彰病。下纵兼益。纠乱。纷诤。封执。坚着。四义标也。
疏如有颂曰(至)择取其真实。
注此是教言。说四谛理。为真实也。宗轮疏云。余谤义理。诸部㸦执。是非不定。四圣谛理。犹似真金。不可以其㸦有乖竞。便排诸部。并各非其。此彰取也。采字同采。
疏圣龙猛等(至)究畅真宗。
注此先彰德下。不同大天。后有情下两句病生。非菩萨也。
疏如有颂曰(至)不起似空华。
注此亦教言。有为无为。各有一量。各以上句为宗。次句因喻。前有为量。先喻后因。如余广辨。
疏彼言世俗(至)一切皆空。
注此但二门。以似清辨。今恐亦别。胜义说空。亦隐密故。可思。
疏虽此真空(至)理皆空性。
注此纵俱非。谈离言性。或通清辨。故抠要中。喻出两俱俱不成失。下夺寄诠。即前胜义。
疏有情由是次生空见。
注菩萨虽悲除有谈空。热愈冷增。如之何奈。
疏无著菩萨(至)双除二执。
注此下中道。唯得非失。虽根有别。教未明。
疏而说颂言(至)是则契中道。
注初句依他。次句偏计。又次二句。显圆成实并与依他㸦相依有。复次二句。引经证成。后之二句。结叹所明。言有无及有故者。故字三用。寻义用之。言中道者。无漏智也。理会正智。名为契道。余如识疏。不能繁引。
疏彼言世俗(至)唯此二空。
注假有实无。为俗名胜。此唯现空。故与空宗。唯增望我。又唯字中见差别也。唯具拣持。唯二执空。依圆尚有。下四行文。并述中边。科者云何排安上下。应云此是密显二空。当二都无。或便兼有。次下之文。总申会通。子判如下。
疏虽佛为破(至)有空有有。
注此有四句。一总相说有。有依圆也。二总相说空。空遍计也。三说二俱非。约废诠也。四说有说空。约寄诠也。以解前三会归第四。何故尔耶。前中边论。俱谈有空以为文故。虽言俱非。在引证故。为翻证也。
疏故慈氏说(至)称之为无。
注下但证成。有有有空。正合中道二有二空。
疏非说有空法皆空有。
注上成双表。以显自文。下归双非。彰符引证。此言空有。文言不次。说有非定有。空非定空。故或文正次。非字长贯。非说有而法皆空。非说空而法皆有。既有有空。故非空有。
疏观斯圣意(至)假说有空。
注已上之文。并述昔典。此下赞者释归赞意。对前本末。大文科出。先释后归。此释三时圣意无违。法一味故。
疏后诸学徒(至)将为谬说。
注此释后学乖真㸦执。
疏今赞经义(至)智者当了。
注此上广显三时教意。正为赞者赞之缘由。为显两宗释此经故。不尔广叙三时何为。科者云何裁之于后。如绳断而引波。类冠折而严首。哀哉哀哉。问三宗何但叙二释经。答经说空故。有余处言幽赞无序者非也。述作之家。一时为文。非一准定。
疏般若波罗蜜者(至)属主为目。
注观此题名。有其四对。一总别中表对。二王臣局通对。三行果筏岸对。今此总别中表对也。大经总而如身。此经最要。名之为心。此虽言经。正判心字。文加经字。对已上文。即成第四能诠所诠对。或无此对。上名有财。目大经故。赞意如此。故心经应云第四拣大别藏对。也字之上离合已说。次下之文。料拣所归。六唯八转。如常可知。
疏虽此心经(至)故但名心。
注具云亦名般若波罗蜜多。彰契别殊。不得彼名。非持业也。
疏般若慧义。
注此句翻对合下筏岸。当第二对。
疏古释有三(至)谓真教。
注藏疏之中。有此三体。今指古释。未知无出在于何典。
疏今释有五(至)谓诸法。
注今解境界。取亲非疏。不尔应通诸杂染故。问何故下言摄一切法。答摄无漏者。少分一切。问无漏岂无疏所缘耶。答四分相缘。无亲不摄。故摄法尽。问实相文字。宁非境界。答除彼取余。故无相滥。或后但是诸法之上二空之理。非真别法。
疏福智俱修(至)究理解生。
注释成须五。眷属。境界。文字。实相。观照。次配。此显般若无离尔故。故须五也。修照寻究。并是智用。如唯识云。自性故识相应故。识所变故。识分位故。识实性故。问何故与前所引不次。答前约从本。向于末故。此依以兼归于正故。观照是此正所立也。余若四真从远向近。次第如是。或后二句。文字实相。四句但释须余四也。解生之言。连上而用。观照正体。不假释成。
疏慧性慧资皆名般若。
注此上别释须具此五。此下总显并名般若。此智为正。立以性名。余为兼助。遂彰资号。或释余四得名所以。理为慧性。余三慧资。俱从于慧。名般若也。如唯识云。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后解为胜。下言以慧为首。余性或资。皆般若故。
疏能除习障(至)摄一切法。
注已下之文。彰独立此。具四义胜。犹慧摄余。如唯识云。显胜义也。
疏波罗者彼岸义。
注此合蜜多。是第三对。
疏古说有二谓菩提涅槃。
注常多说此。果岸显故。又菩提中。岂不摄余。
疏今释有五(至)五果。
注于菩提果。开出前四。若依二转。实摄之尽。问所知与前境界何异。答彼因此果。果中可摄自法体也。问此理与前实相何殊。答彼当果中。此唯道理。或此亦通。问如是与前般若何殊。答通因唯果。故不同也。此言行者。果中利他之施等也。问下蜜多中。亦有此行。能所何殊。答对因名所。望余为能。己到名到。亦不相违。更如下释。
疏蜜多者离义到义。
注常但到义。向前至也。今并离义。皆所越也。
疏由行般若(至)故立此名。
注初之一句。总举由行。次之一句。总释离义。下之五句。次配上五彼岸之体。别释到义。初句贯用。并由行于般若故也。上为所由。升字正释离义举前。到义望后。是二别文。此解能到。举所到岸以明。下言体用。对般若体。而立能到。能离即是其用。有说波罗即蜜多者。是不了知举岸显到。有于果中分体用者。非也。
疏然所修行(至)波罗蜜多。
注此虽双言。在义蜜多。七义不在彼岸上。故于蜜多。子文科出。其理亦好。
疏一安住菩萨种姓(至)七不为二障间杂。
注性宜从女。上下详用。四约随应助度事业。五是三轮。大经列四。助是两三。所施及果。各合施受。故两三也。或初果合。不尔相违。七言二障。即三时悔。俱时障也。
疏若行慧等(至)非到彼岸。
注地阶所覆。壁席虚向。始终无变。方成大房。不尔不成。
疏此在初劫(至)大波罗蜜多。
注近果名近。已到名大。邻亦名到。故此三各本依因立。
疏佛果位中更无异称。
注在第三名。是已到也。其十千劫。准在初名。
疏今色因果故举通名。
注佛名已到。如前已解。然体相滥。或可今此虽举通名。意但取因。如增上缘。有不杂故。仍通为妙。色宜从包。
疏心者坚实妙最之称。
注今叙心义。总有三种。一缘虑名心。二积集集起名心。三坚实妙最名心。初缘虑心。心义易见。后二云何见其心义。字义训释。皆不见故。应解后二非训字义。但是从喻以得名也。解释之家。将法就喻。以义释之。且积习义。如世聚物所依之处。地必有心集起之处。亦复如是。又所集起。炎必是心。故得此名。是中心名心。今坚实义。如世择木。要坚用心。亦为最妙。又如人心五藏之统。最为要妙。诸表所卫。先托后舍。是坚贞也。不作此解。宁不难云何不积集名为意等。故须此解。上虽多义。亦附中心之训为训。今此但用第三义也。
疏大经随机(至)别出此经。
注此释别说此经之意。准此。但是结集之意。
疏三分二序故皆遗阙。
注三分阙二。二序俱遗。言二序者。证信发起。通别序也。此言遗阙。大经有也。
疏甄综精微(至)标真心以为称。
注此正释成坚妙二义。初二句标。见最妙义。末二句结。见坚实义。余文通用。释二义也。不过境智。故摄之尽。微犹妙也。贞犹坚也。甄拣。综糅。统摄也。
疏经者(至)极迷生之常范。
注上句契理。下句契根。上句摄也。摄则集斯妙义。下句三义。常则道轨百王。范者法也。极亦贯义。千叶庸生。并迷生故。
疏欲令修证(至)故以心目。
注此辨立意。具有三意。所证依说。并坚妙故。佛亦依先。方申说故。修即修作。修者长也。亦通作修。故俱得用。
疏如瑜伽论(至)十地等经。
注二教一喻。次证三意。彼意有多。如枢要辨。此且别证。亦不相违。
赞曰胜空者言(至)得二利。
注胜义皆空。名为胜空。问胜空如应。宗虽释别。科判云何二三有异。答胜空由恐乖宗。不现劝示所以。俱作显空。故但略广。如应解云。经虽说空不无修作。先示后拂。于理何违。故为三段。问其第三段。两宗何异。答至下当释。
疏大经言(至)不见有菩萨。
注此即引经。实有即执。是世俗谛。不见即空。是胜义谛。
疏令彼不见(至)而说生空。
注一句释语。二句结显。科者似暗。经虽举人。云何见破。答不见名观。故是破也。
疏如应者言(至)后离苦圆证。
注如理相应。名为如应。又或如应。是不定义。通四句故。不定空也。修行劝示。文段无别。陈机述理。文段有殊。学德及叹。文亦前后。又解劝示实是总名。标人修行。是为二种。修行之中。有得有离。故子为二。于此上三。并为劝示。是大意也。问练磨除障经文甚隐。何用此科。答经意深远。义意如下。
疏练磨有三(至)初练磨也。
注问劝示发心。后文不言。应唯此句。答能修示劝。发心学显。非不遍后。有将今标已下三句。当初番科。末之一句。当第二番。今将练磨有三一句。连下读之。都显初练。或练磨上。影取一句。劝示发心。练磨有三。此下别指。三句一句。各三之初。此是标人劝练磨也。菩提深广。屈引他况己练故举菩萨而况己经上无退。
疏谓闻菩提(至)而生退屈。
注初四句举退标练。次九句引他。后四句况己。颂云。十方无量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疏观者察义(至)拔济妙用。
注上依练磨。总释略之。下依劝示。别广明之。观即自在。慧悲为体。此下之文。便是西方来游此者。
疏诸有(至)名观自在。
注上标。下释。初之四句。应祈现化。次下之文。不请飞轮。无暇危苦。是所拔处。或八难处。无暇修善。或指恶趣无暇受苦。飞四轮等。后广具明。
疏又观者(至)成十自在。
注前解利他体用彰名。此解自利因果受称。观之自在。或相违释。望下菩萨。方依主释。四句为标。二句为释。既行六度。何但言慧。后二句通。兼标其果。或后四句。连前标后。如科。
疏一寿自在(至)由慧所得。
注初三由施。无异法财。次二由戒。作止如次生。自在即王等故。胜解自在者。谛察如幻。决而能变。后二如次。辞法无碍。余者如文。
疏位皆补处(至)词义俱失。
注科者长断。不知来意。应云此文举位。意要观用无幽不烛。云何古译但观音耶。或科名云。正别解。后结破古。
疏菩萨者(至)略言菩萨。
注随方生善。故略梵也。
疏菩提即般若(至)利益安乐。
注有云本后别目菩萨。宁引慈恩同依持业。若依本后。应作相违。今只后得。但是持业。下言此二作利乐故。由能决择有权巧故。依利他也。章作依主。如言明得。或如第六第七度名本智。远亦能安乐故。若依法华玄赞疏说。即二利用同依一慧。此离合已。更作有财。此要人故。
疏又菩提者(至)故言菩萨。
注前言般若。即目因智。此目果智。故不同也。此作相违。更有财释。如常易知。
疏又萨埵者(至)故名菩萨。
注菩提同前第二解故。更不言之。作依主也。但是精进。故更有财。或人得名。更不须作。
疏又修行者(至)故名菩萨。
注此解易知。
疏有具悲智(至)故唯标此。
注上总解已。下通唯此。慈悲虽遍。住西救此。偏有缘也。
疏或处上位(至)皆观自在。
注或通十地。或唯八地。妙慧释其观。成就释自在。具释不越前来二解。但宽故也。
疏或指示此令瞩曰观。
注此解观字。以目当机。正令观上而发心也。所观即是自在菩萨。与前解同。指示一切自在菩萨。令机观见。科者似昧。
疏非住西方(至)不别显故。
注遮前二解。似断为断为非。然而大经虽不别显。既亦在会。传法圣者。随机生善。标之何失。
赞曰胜空者言(至)般若名空故。
注举般若处。便是空故。故破法也。次名般若。下宜影波罗蜜多四字。自性空下。宜贯故字。此理下事。或体义别。或体及名。或是结文。
疏如应者言(至)第二练磨心也。
注所修法上。是初番科。已下五字。是第二番。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亦先所修。令省己也。
疏谓菩萨(至)不应退屈。
注初之四句。举退标练。次八句自责。次五句省己。仍亦举他己修方省。颂言。汝于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尚能超。少行苦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
疏彼舍利子(至)劝示练磨。
注偏举曾发大心之人。退练义显。问须菩提等。未发大心。舍利子同云何不尔。答此言先发。彼时退已。此未再发。何所相违。问若尔何言。恐今更退观示练磨。答此是预彼非即今练。呼舍利子。劝示菩萨。令舍利子后发心时。忆念现前。省己练磨。非即今也。问如此不应说言恐今。今即今时。何言后耶。答对过先佛。指此佛时。名之为今。非指教时今后时也。是指今佛。当第三时。说教了已。亦名为今。或指今身。恐后再退。预密示也。多凭此文。说渐悟人此已发心。违大般若及法华经。不可依也。
疏所言行者(至)即名为行。
注虽行空行。亦是世俗。唯世俗中。有断证故。
疏若依胜义(至)是名为行。
注此说定无故边执。何名为行。彼意亦是令得都无。故名行也。
疏无垢称说(至)无忆念故。
注若依正释。是无想念。此师无体。故成偏执。
疏大经亦言(至)无有性故。
注若依正释。无分别心。不自分别。名为不见。或是返显有彼行义。下句遮无所执性行。故名为无。此师直遮不唯无行。不行之体。亦是无也。或可双遮见之与行。见即是观。
疏今言行者(至)非有行义。
注空宗自解。实无体也。如前已解。
疏或有密取(至)非为行也。
注已前所解。犹分二谛。尚有所遗之所不行。于胜义谛。不行世俗修断等故。名此不行而为行也。今此所解。亦无所遗。但无所行。名之为行。所不行者。亦无所有。不唯有行不名为行。所不行有。亦非行也。问何名密取余义释耶。答密取中宗双遗之言。以归空释。或可下句是颂都行无所遗也。意云若无所行于诸行中。无有一行所不行也。若有所行。有所不足。若只重遗。何异胜空。前引大经。亦言不见不行者故。
疏复有异释(至)是名为行。
注唯瑜伽论。不念作意。彼论且先令其敛念。既息念已。渐次进修。此师只令绝其念虑。既无进趣。故为非也。
疏如应者言(至)曾无暂舍。
注三轮体空。但无执实。如幻待缘。修证无亏。
疏然无分别(至)非除法故。
注欲破空宗。先申正解。未是会经。下引证处。便当会也。三句举正。具无二取。当无智得。是此行义。次一句责。后二句结。
疏若本无法(至)深自毁伤。
注两句一难得前起后。难之常则。上依凡圣。下依法喻。
疏翳华体空(至)照华体空。
注二句牒华。返为道理。二句正破翳不假除。次下进难。令无能照。问彼胜义谛。有能照不。答说无违理。故此难成。或却归前凡圣无别。得成难也。
疏若无所行(至)何成觉慧。
注难初异师。若并所遗。亦为无者。如言无明所无明。其明既无。说后明者。明体亦无。应从无始一切皆明。应续难云。应尽未来一切不明。无始与今。无差别故。又返对之教说凡暗。后圣方明。若后有明。前可不有。后明既无。前位应有。若先未明为体未有。今时明者。明体是谁。若有所属。即有所遣。上言不明。不犹无也。下难同外。外无所遣。不同佛法有遮止故。言不为者。即所遮也。又解前言无所不行。即翻皆行。今难无明。应皆是明。无所不明。若尔无始一切皆明。若先无明。今言皆明。无所不明。是指谁耶。或先未明。今时始明。是谁人耶。无始无明。无差别故。无明而明。须指无始。如是明暗。既无别相即同。瓶沙国之外道。为暗即明。为明即暗。为此即彼。故名无所不为者也。
疏若绝攀虑(至)疾除邪谬。
注难后异师。应只修习无想之定。余之修作。皆虚设也。后二句劝。
疏今言行者(至)非无行义。
注依中道解。但无分别。名不见也。不见实行。非无幻行。
疏由此经说(至)是名为行。
注会已为证。或只为会相违来也。不见实行。是有假行。不见不行。非常无行。是名为行。故契中道。
疏不尔(至)有何诠理。
注胜空前来。只引后句。转遮不行。宁难无诠。答彼既是无。何须遮也。
疏是故定应如后所说。
注质已结劝。不应三段。
疏此所行法云何名深。
注随空非空。亦名行法。
疏胜空者言(至)故名为深。
注空为妙理。故与后别。
疏如应者言(至)应勤趣证。
注此常途智境难知。名之为深。或境离言。名之为深。作依士释。
疏或此一切(至)故并名深。
注此依般若五体各难。名之为深。先现五种。各有深义。后归般若。方入经中般若深也。
疏云何名时。
注时即时分。三劫时也。于此时分。而行之故。下并叙此时中所行。以显其时。胜空可思。
疏胜空者言(至)总名为时。
注世俗之时。即在求位。胜义之时。自悟至竟。总名行时。科结注错。应从事字。
疏如应者言(至)无由证得。
注此立三劫五位理也。
疏故依此义(至)渐次修行。
注依前立理。此标举也。应科此云。初立理总标。后次第别明。此中虽标人位及修。但要于此之时位也。前言广大。正要时大。三大劫故。此当五位。不同唯识三门俱正。准菩萨地。有四瑜伽二十八品。初三瑜伽二十七品。嗢陀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授地行。建立最为后。初持瑜伽。有十八品。复分三持。种性发心。各有一品。在三十五。行方便持。有十六品。自他利。真实义。威力。成熟。菩提。力种性。六度。摄事供养等。菩提分。功德。第二随法瑜伽。有其四品。相。分。意乐。及住为四。第三究竟瑜伽。有其五品。生。摄受。地。行。建立为五。第四次第瑜伽一品。名发无上正等菩提心品。已下随应用之。应捡。
疏二种姓者(至)熏习所起。
注初种姓品。当此初一。力种姓品。当此第二。第二性字。宜从于女。标中亦尔。上下详之。性姓传差。其数颇多。唯识疏第九卷。解本性住种姓云。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姓。若准此文。即本性来。住在本识。是此菩萨种姓类中。本性住之种姓。习种准此。此辨体也。
疏云何应知(至)大菩提因。
注此问相状。令人验知。即发心修故。问应知准瑜伽论第三十五。菩萨地初。持瑜伽处。初种姓品。先叹胜己。后辨此相。彼有别问六度之相。无此总问。捡之可知。
疏若性乐施(至)心无耽着。
注伦判初句。为其性乐。下对境行。于三施中。论文具三。此但财法。财中论有多财无财少财。赞劝在于无财之中。次二句法。他债不抂已下之文。伦判以为六句分别。此但三句。有义。有信。无著。都是无贪。初之二句。与论不次。第三不欺共财。第四解他玩好。第五受用大业。
疏若性成就软品恶业。
注此下是戒。伦亦判此。本性恶耎。今宜判为律仪之相。总具十支。
疏不极损他(至)常行慈爱。
注伦为不煞。二句果离。一句治离。
疏知恩报恩(至)不以非法。
注伦为无贪。意业道也。
疏乐修福业(至)过于自身。
注伦为正见。由知因果。轻罪重悔。由深了智。苦过自身。或由悲深。亦入正见。论有无嗔。今此不引。身二语四。亦略不引。
疏善事好同(至)常生赞仰。
注饶益有情。具四摄事。论无布施。此中复无利行摄事。纂疏但云三聚四摄。宜寻取之。两句同事。四句爱语。恤下敬上。此言善者。善正如法。通婚姻事。或于恶法乐远之中。兼有利行。乐令他远。即利行故。
疏若被他害(至)不久怀怨。
注此是忍辱。中有四义。初之二义。约忍身语。自辱藉缘。后之二义。约其意忍。都无不久。并是初忍。
疏若性翘勤(至)不自轻蔑。
注此是精进。中有六义。或是七义。于三于五。如何配释。伦配加行被甲无下。易知。今解乐为究竟。即是无退。及以无足。此言勇决。故是加行。不言勇猛。故非第三。此无利乐。或总利他。名利乐也。
疏若于法义(至)于怨慈愍。
注此是禅定。中有五义。初是思慧。修定近因。次二是处。即练若处。寂静离恶。故为二义。上是安住。后二不次。宿住随念。引发静虑之因性也。论云其性聪愍(云云)故也。于怨慈愍。是饶益也。
疏若性聪慧(至)有力思择。
注此是慧度。上之三义。与论具次。初之一句。成俱生慧。次句当论。入五明处。后之二句。即当次下。由不顽钝等。能离放逸等。
疏性不能起(至)断善根等。
注此下总文。在四十七住品之中。种姓品无。然前戒中。言性成就软品不善。今应翻彼立为义也。又下住品。亦是验相。故此亦引所言等者。论下却指。如种姓品。
疏设生恶趣(至)深生悲愍。
注下有四义。虽种性品。亦不在于慧度相中。是结前已。复总辨中。科文似昧。应将姓不能起之下科为总文。总中方分住品性品。或论文中。有其等字。性不起上。烦恼缠至断善根。当论等中。是由慧然。故为慧相。下方为总。或已下文虽在于后。亦是由慧。故叙于前。都为慧相。
疏若见有此(至)菩萨本性。
注与论有别。论云应知是名能化菩萨种姓粗相。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加中二义遍再覆前。静虑中云。性薄烦恼。诸盖轻微。粗重羸弱。或亦兼前性不能起。上缠之下。加缠字故。疏何故尔。欲现染净二相别故。
疏然由未过(至)故处生死。
注此有四义。释未速证。论文次前更说由四随烦恼故。如是白法。皆不显现。一由放逸猛长烦恼。二由愚拙依附恶友。三由拘逼不得自在。四由匮乏顾恋身命。
疏若入五住(至)名习所成种姓。
注此虽言五。然但取初。初位亦名入五位。故前十千劫。亦是此性。今且约位。或通初二。宜通四位。性宜从女。
疏五位者何。
注今正用此。
疏一资粮位(至)皆此位摄。
注此文太总。应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除十千劫。此至邻至。远趣菩提。修集福慧二种资粮。勤求解脱。亦名顺解脱分。
疏一信等十心(至)十回向。
注并是初住。常言十信。从初彰名。此有等字。或别得总名。准菩萨戒第十名顶。准首楞严第七名回向。如双镜光明相相对妙影重重。名为回向。与下者别。
疏二十住(至)十灌顶。
注前十发心。净治自业。修胜理观。入如来种。为救众生。毁赞不动。闻邪不退。少而行实。是佛法子。如王太子。是十略义。
疏三十行(至)十真实。
注行施欢喜。戒不损他。无恚是忍。精进无尽。正念无痴。现善三业。佛法无著。具胜善根。教化自穷。成真实语。是十答义。后之六种。是后六度。
疏四十回向(至)十法界无尽回向。
注回向众生。得不坏信。学佛施佛。施一切处。无尽善根。随善皆施。等施众生。心如真相。自在解脱。行广无息。是十略义。
疏二加位(至)四无间定。
注加功用行。顺入见道。亦名顺决择分。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