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藏经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唐 慧沼撰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四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

三科章  得非得章  空义章  十二支章  二种生死章  三求章

○三科章

三科法门。以五门分。一出体。二释名。三癈立。四假实。五类异。

出体者

有三。一约三性。五蕴唯有为。十二十八通有无为。若约漏无漏门分别。五蕴通二性。若约常无常门分别。唯依他。十二处中。法处少分。唯圆成。余十一处法处一少分。通二性。十八界中。法界一少分。唯圆成。余十七界法界少分。通二性。二约五法出体。五蕴中。色蕴少分名为相。识受想行蕴一少分。名为分别。行蕴少分色蕴少分。即名句文。名为名。行蕴少分。名为正智。十二处五根四尘全法处一少分。名为相。法处一少分声处全。名为名。意处全法处少分。名为分别。法处少分。名为正智。法处少分。名如如。十八界中。九色全法界少分。名为相。法界少分乃声界全。名为名。七心界全法界少分。名为分别。法界少分。名为正智。法界少分。名如如。三约百法出体者。色蕴中唯摄十一种色。识唯八心王。受即受数。想即想数。行蕴余者总是。唯除无为。十二处中。五根五尘各自处。收八个心王。名意处。余者总法处收。十八界中。五根五尘各自界。六识名六处界。末那及第八名意界。及等无间意。余者法界收。

二释名者

蕴者积聚义名蕴。处者出生义。界者自性义。能持自体故。亦是界义。

三癈立者

问五蕴何故诸色合为一。诸识合为一。受想分二蕴耶。自余心所。合为行蕴耶。答为对除五种我故。一对我具故。立五色蕴。五根五尘是我作具故。所以合色为一蕴。但是色而非我。二对除我受用故立受蕴。但是苦乐等受而非我。三对除我言说故立想蕴。但是想而非我。四对除我作用故立行蕴。但是思而非我。五对除我因故。但是识而非我。问何故立十二处中。色开为十。识合为一。答为对除一合我故。说十二处。所以开色为十。合识为一。问十八界中。何故开色为十。及心开为七。答为对除法执故。令知根境生识之本。非识能生於境等。此就小乘随转门说。又释。乐色少者说五蕴。开心为四。合色为一。乐色多者。说十二处。开色为十。合心为一。乐色心等者。说十八界。开心为七。又释。有情根上中下。利者说五蕴。中者说十二处。下者说十八界。

四假实分别者

蕴中色蕴通假实。五根实。五尘通假实。色中青黄赤白实。余假。声中明暗是假实。香味二种。论虽无文。今以理准。亦通假实。香中六种好恶等三。据性是假。论体是实。和合一种唯假。余二实。味尘中。据性是假。论体是实。触通假实。能造触是实。余总是假。法色中五种遍计所起等四唯假。定自在所生实。定境色是假。识受想是实。行蕴中。二十四不相应。及寻伺小随中随大随根本等随。应通假实。十二处五根处实。五尘如蕴。法处中二十四不相应寻伺假。无为实。余随所应意处唯实。十八界如处说。

五类异分别

有其十类。一无漏分别有三品。唯识第十卷。自当分别。二方便善。识蕴通加行善。色蕴中色声二尘。通加行善。五根三尘非故。瑜伽云。两法非自性。由表成善恶。三尘唯无记。法处中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加行善。余非。受想二蕴。通加行善。行蕴中寻伺。灭尽定。睡眠。十一善。遍行五。别境五。无想定等。并加行善。十二处中。意处色声二处。通加行善。法处中无为等加行善。余如蕴。十八界中。七心界。声色二界。法界少分。通加行善。余如处说。三生得善。识蕴少分。色蕴色声二。法处色中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受想二蕴。生得善。行蕴中十一善。遍行别境寻伺悔眠。四不善。五蕴中色蕴中色声二处不善。故名不善。法处色中受所引遍计色。亦名不善。受想识三通不善。行蕴中遍行别境大小随等不定。四异生性。皆通不善。处界随应。五覆无记。五蕴中色蕴身语业。如梵王起谄。遍计所起色。通有覆无记。受想识亦通有覆无记。行蕴遍行别境根本。除其随中小十忿恨恼嫉害不善。余五通有覆无记。中二亦不善。大八并通有覆无记。二十四不相应中随应。不定四。皆通处界随应。六无覆无记中。五蕴中色五根全扶根尘是异熟生。声即不定。依小非报。准大亦报。受想识中通除末那。行蕴遍行别境眠。不想应中众同分命根无想报三。皆是异熟生。处界随应。七威仪中。五蕴中色蕴。五尘中除声及无根。法处中引定果。受所引。遍计所起等。并威仪。受想识中。取缘发者是。行蕴遍行别境寻伺识等并是。处界随应。八工巧是五蕴中色蕴。五尘全。除五根法色定果遍计是。受想识三。取缘发者。行蕴中遍行别境寻伺与眠等并是。处界随应。九变化。五蕴中唯取色。界分别色蕴中五尘通变化。识中唯第六及眼耳。除五根及业果心心所。十二处中。五尘全法处少分。谓通果色意处少分。所余少非。十八界中。五尘全。法界少分。六识界中眼耳意三。所余非。十自性无记。色蕴中异熟长养。等流长养二。一处宽遍长养。二想续盛长养。等流有四。一异熟等流。二长养等流。三变异等流。四自性等流。但色蕴通自性无记。谓外五尘扶根四尘非报。问诸论说云。说有四无说。何故不说有自性无记耶。答除异熟无记外。非别有自性无记。随增说我事。为依正所行生持分广略。无别所依。缘我所依谓色蕴蕴是我之所依故。我所受用事谓受蕴。我言说事谓想蕴。起言故。我所造作事。思体造作故。我所为故。破此五执故说六根。所得故说六尘。能生六识根同能取。所得隐而不说。持自性分十八界。问何故无间以辨界。八识但名界。约界以分境。应当立二十四。答依缘无别故。所以不立二十四。

○得非得章第十六

得非得义。以十门分别。一明所依。二明得名。三明差别。四约识分别。五约位分别。六约内外分别。七约大小分别。八约三世分别。九约曾得未曾得分别。十问答分别。

一明所依者

一切有为法。皆得所依。所依是善。得亦是善。所依不善。得亦不善。所依欲界系。得亦欲界系。乃至所依无记。得亦无记。所依色无色系。得还依色无色界系。所依不系。得亦不系。择灭得唯属圣道。非择灭得属三。一以世间六行伏惑暂不生。此得属世间六行道。二若究竟灭者。属所依本识。三若缘阙暂不生者属种子。非得所依有二。一依圣道。二依有为法种子。若一切染污法不得。明依圣道及六行道。所有无漏法非得。依二障种立。若有漏善无记非得。依自种而建立。若一切染污法现行不起。名不得用。若种子亦断者。名不得体。若一切有漏善无记。若约离缘缚时。名不得用。若究竟佛位。非择灭者。名不得体。无漏法不得者。若现行不起。名不得用。有种姓者。无不得体。若无种姓者。体用俱不得。若三乘定性名相望。皆有不得他无漏体用。

第二释名者

瑜伽论说。云何名为得获成就。答谓若生缘摄受增盛之因。依萨婆多。得之与成就有别。若初得名得。若久得成就者。名成就。若大乘种子任旧而住名为得。增上盛果之时名成就。成就有三。一种子成就者。因循任旧。名种子成就。种子即成就。持业释也。二自在者。加行功用而得成就。名自在成就。自在之成就。依士释也。又自在即成就。持业释也。现行者。现行果显现而着。名曰现行。现行即成就。持业释也。

三明差别者

一切法略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今取有不取无。有法中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今取有为不取无为。何以故。无为常住。不熏成种故。就有为中。略有三种。一者染污法。二者善。三者无记。染污中有二。一者不善。二者有覆无记。善中有二。一加行。二生得。无记中有四。一异熟生。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三界染污法。皆名种成就。善中生得善。名种子成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全。威仪工巧少分。名种子成就。所余皆自在成就。此二种子。生起现行。名现行成就。何以故。种子隐而难了。所以分二。现行显而易了。所以合论。就三种成就中。初种子成就中。约染污法成就不成就有二。一约有漏道中见修二惑。唯能伏修。不能伏见。就修唯伏六识中。不能伏第七识。就六识中。唯伏贪瞋等四迷事烦恼。不能伏身边二见。就贪瞋等四中。唯能伏与瞋等相应四。不能伏与二见相应起者。就贪等四中。随取三界九地。唯除非想定。下之八地。地地皆有九品。一一品中。作无间解脱道。而折伏之。约小而言。种子现行。皆不成就。若大而言。唯伏现行。不断种子等。於一一品伏。名现行不成就。种子名成就。乃至伏欲界惑尽。名欲界现行不成就。上二界种子现行俱成就。於中随其所应。第二约无漏道。若烦恼障分别起者。三乘见道。种子现行。俱不成就。修所断者。若菩萨就十地位。七地已前。现行由有成就不成就。种子定成就。八地已上。永不现行。现行名不成就。种子金刚无间定不成就。所知障中。分别起者。种子现行。见道定不成就。俱生者。十地位第六俱生所知障。若种子若现行。地地之中。皆有不成就。第七识俱者。烦恼。七地之中。现行有成不成种子金刚道。永不成就。所知者。八地之中。现行由有成。种子要在究竟。永不成就。习气。六识中所有习气。若烦恼所知十地之中。皆有不成就。第七者。要金刚。约二乘断烦恼障中。见道种子。现行定不成就。於修道中有超果者。有渐次者。若渐次者。随何而三界中。品品种子现行俱不成就。乃得极果。随其所应。超果有三。超中二果者。三界修惑竖断。若欲界一品断。非想一品断。随其所应。成就不成就。有六行伏惑者。若伏六品回心入见道者。现行先不成就。种子。入见道时。随其所应。先伏者有多少品不成就。习气定成就。染污者。如是分别善中有二。一生得善。二加行善。欲界中生得善。若不起邪见。种子。现行定成就。若起邪见者。现行定不成就。若起加行善。自在成就。邪见者现行不成就。生上界。欲界生得闻思加行善种子定成就。现行有成不成就。约离缚断者。此诸善入见道有具一分不成就。种子不成就者。要解脱道。无漏加行善。种子定成就。现行有不成就。不在此分别威仪等四无记中。欲界中威仪工巧种子定成。现有不成。加行自在者亦尔。有成不成。变化定不成就。异熟生者。种子定成就。现行有成不成。约离缚入见道。亦有一分现行不成。种子在解脱道。定不成就。

第四约识辨界者

五识中欲界唯种子成就。无自在就。眼耳二有自在成就。色界中唯有三种子成就。无色全无。余通三界。欲界有七。谓染二善二无记三。色界中六。污一善二无记三。除工巧。无色有四。污一善二无记一。心数心欲界具除轻安。色界有染。无随中大八小三。不定中有寻伺。无色类此。随其所应成不成。第六中三界有自在。若无漏者。第七亦有自在成。第八唯种子。约因果以论。第八果唯自在。因但种子。第六七因具三。果唯自在。因中五识眼耳有自在。亦可。八地已上五俱亦有自在。三慧欲界有闻思。色界有闻修。无色有修。若定菩萨果定不。

第五约位者

资粮位中。染污现行。以闻思所伏。有不成者。不共无明等。加行位中。染污中分别俱生二见现行俱不成。生得善及加行善。种子自在定成。现行定不成。见道中所有分别染者。种子现行俱不成。生得善。现行定不成。无记现行定不成。於修位中。七地已前染污善无记。现行由有成。八地已上七识染由现行。六中无记生得善定不成就。佛位一切有漏善无记无漏劣者。种子现行皆不成。

第六内外分别

小乘内立得。外不立得。大乘内外俱立。

第七大小分别者

小乘为大得得诸法。小得得大得。不得诸法。大乘立大得。

第八约世分别者

萨婆多立三世有得。过去世立法后得。过去之法。虽无用起。而有得彼体不失。属行者。名法后得。现在名法俱得。现在法而有得。与彼法俱而不失。名法俱得。未来有法前得。得彼未来之法。令属行者。如是现缘。今当得得法不失。有得彼之法。今大乘立法俱得。若种子有当生现义。假立法前。容有此义。

第九曾得未曾得者

生得善名曾得。加行善名未曾得。又解有漏善。名曾得。无漏之法。名未曾得。

第十问答分别者

问见分缘於境。有证来缘见。亦应得得於法。有别得来得於得。

答见分依他。实量果自证缘得。是其假。得无别得来得。

问所得法有为。能得之法亦有为。亦应所得是无为。能得亦无为。

答有为体相顺。能所之得并有为。无为不相顺。不得同无为。

问异生性为通三界分别种立非耶。

答与异熟同地。如是如余。何以故无成就。三界异生性故。

问无性人无果可障。依何立异生性耶。

答彼极重故。总依二障立也。

○空义章

空义。略以五门分别。一数不同。二出体性。三明癈立。四三乘得。五显证位。

一数不同者

或说一空。般若经云。五蕴皆空。三解脱门中。空解脱门。或说二空。处处皆说。生空法空。或说四空。大般若五十一末说。复次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空自性由自性空。他由他性空。瑜伽第十二云。空性有四。一观察空。二彼界空。三内空。四外空。或说七空。四卷楞伽第一。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系着。复空无二性。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自性空。行空。无空。一切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或说十一空。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善男子。空者。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大般若经。显扬。瑜伽。辨中边论。十六空。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弄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或说十七空。大般若说。前十六上。加无所得空。或说十八空。般若第八九说。前十七上。加自性空。或说十九空。般若说。十六空上。加所缘空。增上空。互无空。或说二十空。般若第五十一说。十八空中。离无散空。为散空无变异空。离相空。为自相空共相空。或说二十二空。亦大般若说(云云)。

二出体性者

夫论空者。空有二。一空境。二空行。境有三。一非有故名空。如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人法二我。故皆名空。依此义空。说相无性无生。如入鹿母堂不见马牛等。彼相果。如得无学果。已断贫等。彼界空等。或体性非有。皆成空摄。二空显故名空。如依他起。理有情无。体性非空。观此依他。不见所执。空显亦名为空。依此义故。说生无性。名自性无。楞伽亦云。谓阴离我我所。由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行体非无。无计所执。无显亦名为空。三空性故名空。如圆成实性。亦理有情无。体性非空。观此所执本性。有作於空行。观二我空。方证真理。真理即是空。空本性故名为空。依此义故。说胜义无性。楞伽亦云。谓得自觉圣知者。一切已过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即同诸论。或苦无生。总而言之。前之二空。名为舜若空。无故名空。遍计所执体非有故名空。依他之上。无所执性。空显故名空。前实是空。次假名空。后之一种。舜若多之本性。因空无门。而证空理。体实有性。空显故名为空。由此说言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我及我所。名之为空。能观空行。随其所应。观此三境。亦名为空。体实非空。三慧摄故。今此诸文说於空者。不起空境。及与空行。是一空中。般若经说五蕴皆空中。而说世俗五蕴。即胜义空。今依大乘。依空境说。辨中论有三五蕴。一计所执五蕴。二依他起五蕴。三法性五蕴。今依此空。略为三释。且论所执蕴。诸法本性非有。相无自起。所以称空。凡夫妄执有实五蕴。即空非色。灭已方空。依他五蕴。犹如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事。无如所执自然生性。故亦名空。法性五蕴。因观所执空无。方证空实性故名无。如彼所执真性故。此胜义无性亦名为空。由观空性。生死因果。或苦不生。故名为空。故说三境。皆成空义。又彼空者。唯真如理性。非空非有。因空所显。遮执为有。是空性故。假说为空。愚夫不知。执五蕴等实离真有起异。及相应散动分别。今破执推归本摄性。体即真如。事离於理。无别体性。故说五蕴。一切皆空。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遍自体故。一切法等。皆如是等蕴自性空。非灭无蕴方归真性。三解脱门中。说空解脱门者。此依所观空行为境。而说为空。成唯识第八云。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无相。如次应知。瑜伽七十四。显扬第六说。由初性故。立空解脱门。观我我所空故。由第二性故。立无愿解脱门。观诸有漏及有为法。不生愿故。由圆成性。立无相解脱门。观诸无漏及无为无相故。唯识依此各一故。说言随相各一。空无愿无相。如次应知。瑜伽第十二说。若於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彼依观遍计所执。而为三行。瑜伽七十三说。五法中相通三种。谓空无愿无相。亦三种境。故知依他亦有三境。谓依他无计所执。人法二我。因显成实。成实因空所显。此二即为空境。谓不於此起愿等故。为无愿境。有缘此空无愿之境为无相故。为无相境。是故三性。皆通三境。如三解脱门章。枢要等说。故随所应缘无及有。三种境界。即为三行。合名为空。此二空体者。境二空体。略有二种。一体非有。谓遍计所执。众生及法二性皆无。二体非无。谓圆成实性。因无显体。性是有故。诸论说二我。实无二我。有能观行。体实亦非空。有漏无漏二观之心。随缘证彼。为二空智。四空体者。般若经中。次自释言。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五蕴。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蕴生性。不可行故。除一法无性。谓无为。此无性由无性空。择灭等体性都无故。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为自性。由自性空。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法住法性法界平等性。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此说真如等体性非空。由无所执他性空。显此真如他性。名之为空。瑜伽论说。观察空者。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及我所等。若执法有常乐我净。生死沉沦。今观为空。除遍计所执。非有空。破忘所执。彼界空者。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得俱解脱法。贪等惑已断灭故。无故名空。内空体者。谓於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慢等一切僻执。此等内身断除。能执我等心除断。名内空。外空体者。谓於五欲空无欲爱。如说我已超过有色相故。於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此中缘妙欲相。名为色相。此相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亦断数缘。五欲贪等。名为外空。观上文意。由内外空故。有观察空。能执我心。及欲贪等。若不断灭。由何等。於境成观察空。即亦由内外空故有彼果空。执我等心。及五欲心。若不断灭。由何得有彼界空成就。论说言。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思内空。由观察。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谓复於此内身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由彼不为计我计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证会。此四空中。初观察空。空遍计所执。后之三空。空依他起。断灭惑执。名之为空。总是境空。能观此四有无漏智。即是空行。七空体者。楞伽经云。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相空观。属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此意说观一切法。唯展转积集而起。虚幻故。异其所分别自共二相。无实不同。凡夫及小乘。共所执有实自共二相。二相本无故。自共相不生。若自若他。若俱之性。并无自共相。故二相不住。自共二相。现无生住。何得有体。故名相空。即诸论说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随多少意释此义时。亦无有住。住生同有。故但说无。略无异灭。彼非有故。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前说诸法唯是展转积集而起。即执有实。展转积集。今破此执。此积集法。自己之性。无实自性。自性不生。唯有似法展转。似集本无。而有假立生。名有己暂停。假立住。称都无实性。故名诸法性自性空。不同两宗破。似因缘法。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果方便生。并名行空。此意说言五阴诸行为因所成。亦缘所作。由果方便。己有因生。都非我我所。此行之上。离我我所。遍计所执。故名行空。大慧。即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虽无行空。若说五阴因缘成。作业方便生。离我我所相。有执蕴为因缘。成有实体性。今破执此缘起阴自性。今无实自性。故名无行空。无行空不遮有。假缘起自性不同。两宗破缘起法。前破法执。通说一切展转积集。此破我执故。说缘起内蕴法故。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云何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觉圣智。一切无边习气空。是名一切法第一义圣智大空。此空即是真如空性。佛自觉圣智之所证会。证会之时。一切分别能见心过失。及彼习恶。皆悉无有。此空即是惑苦无生空。本性空。此复二空。略有二空。一妄实分别。前为所执。后是真如无有名空。二俗真分别。前为世俗依他等法。后是胜义。圆成实性。前离言说空。后智内证冥。离言说故。名空之性。故名空。云何彼彼空。谓於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俱彼空。非舍舍性重。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无。是名彼彼空。谓於鹿母堂中。无彼羊马等。名彼彼空。非彼堂中无比丘等。及舍等性亦无。名之为空。此彼二空是空。鹿母堂。远离不须观察。前六空中。初二法空。次二生空。后二二谛。前二二中。初皆破彼异生小乘初起二执。后时皆展转。破有学大乘。后起二执。后二谛中。初妄实对。有无之空。初异生小乘。初业所执所证。已名空。后俗真对。为理之空。为后有学大乘后起所迷所悟。说之为空。此上六空。皆遣所执。说之为空。经云空空。真即是妄想自性处故。彼彼一空。泛说空空。非为除执故。观远离十一空体者。古相传释。前十相空境空。后真空。智空。真智空。异於妄分意情外有法。破之显空故。前十种。对境明空。据实以求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具真如。真如体寂故。后一种就智说空。故地说言。一切如说自体空。名智自空。今释不然。前十所观。虚妄无空。空无故空。后无大空。真如之空。空性名空。般若空故。不同显扬大空者。器世间空。不同大般若中五十一十方空。故名为大空。古释前十五中。初八以无破有。名之为空。第九以有遣无。名第一义。第十以共非有非无。双破有无。名为空空。是则有无。是则非无无。故与地说中十平等同。今释前九智所观空。第十能观空智亦空。亦中边说。能见非於此空。智亦空。故言空空。由此经云。如是空空。亦非同於声闻所得空空三昧。是名空是有是无。是是缚是是。能观之心。亦是妄故。故观察妄智。亦立名空也。然大般若第五十说。空谓一切法空。此空故名空空。由空无故。此空名空。所望义别。亦不相违。就前九中。前八空世俗。第九空胜义。无如所执。故名为空。大般若云。胜义谓涅盘处胜义。由胜义空故。就前八中。即於初七。明众生及法无性故空。后一明众生及法无相故空。因缘假中。而无实性。名无性空。毕竟空中。无因缘相。名无相空。今释不然。前八空中。初七有所得空。后一无所得空。般若名不可得空。前七之中。古释初六众生无性。即是生空。后一明诸法无性。即是法空。今释不然。内外等空中。皆言无如来法僧。所有财物。及有为无为。并无始空。遍观人法。何故唯得是彼生空。谓前六空。无如法执。人法二空。无性空者。大般若言。有无为法。非三乘圣。亦非所余作。此本性故。名本性。非自他俱之所作。故名本性空。显扬等云。本性即是无漏种姓。为此种姓。得清净故。而观於空。名本性空。不同涅盘。前六之中。古释。初五观现在空。后一观过去空。今释不然。诸无为法。非世摄故。应言初五观现法空。后一观彼无初际空。前五之中。初三依内外法以辨空。后二依有无为种类差别以辨空。释云。前三之中。众生名内。非情名外。内无神我众生寿命。名为内空。外空法体。外法非我我所。名外事。又观外法。假无实体。亦名外空者。空法体。唯此即是法空。名外空。今观了知此生归意。乃至无为非我我所。名无为空。俱是众生空。未空法体。不名法空。问何故内外。即离合观有无为。不尔。答不言唯说理亦无伤。内外二法。同是有为。合观即易。有为无为合观。即难是故不说。又执内外二法。离合有我我所。散观离合。此破彼执。有为无为二法不尔。是故无合。问有始空。何故不说有无终空。准义应得。故地持中。三世俱观。今明过去起过根本。无始着处故。论观之未来了知。准过去生心故。略不说故。於十六空中。说无散空。举根本末随。不说无终空。上来七空。是无性空。无所有者。见因缘相异所有。名无所有空。此无相空。是以下云。如人无别。名之为空。外是就子。名无性空。亦如有人无物名空。非是就物明无性空。亦或八空。以无破有。第九一空。以有破无。名前八空。为第一义。一切诸法空而常有。非是实无。非实无故。无第一义。自性可得。名第一义空。上来九空。别破有无别。第十空有无双遣。又前九空。遣有无性。第十遣者。有无别相。前有及无。二俱是空。故曰空空。因缘之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为无故无别。即非有非无故。故空空。此十空门。破遣前相以空理。第十一空。就实辨空。十地经中。就隐而说何梨耶识。以为大空。就显胜故。般若以为大空。即彼真识显为般若。非缘照慧。般若体寂。故曰大空。今释稍异。如前已辨。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能食及所食。(外空)此依(内外空)身所住。(大空)能见(空空)此如理。(胜义空)所求二谛空。(有为空。无为空)为常益有情。(毕竟空)为不舍生死。(无际空)为是是无穷尽。(无散空)故菩萨观空。为种姓清净。(本性空)为得诸相好。(相空)为清净佛性。(一切法空)故菩萨观空。补特伽罗法。(自性空)实性俱非有。(无性空)此无性有性。故别立二空。述曰。能食者六根也。由执六根能受用境。今观空相。无实能受用。空其遍计故。说为内空。所食六尘也。由执六尘是实所受用。今观六尘无实。空其遍计故。说为外空。此依者扶根尘也。由不是内根故。非内。不同外器世间故非外。非外故是内。非内故是外。由执为实。今观为空。迷器世间。有其遍计。故说为内外空。身所住者大空也。器世间有大胜用。大外之所依止。多有情类。名之为大。大有情之所住。故名为大。今观为空。故名大空。能见者空空也。即是能观智。由昔观其境是空。空其遍计执。能观之智是有。今观能观智亦空。故名空空。此如理者。胜义空也。真理是缘智之境。胜之义故名胜。亦可真理出过俗。名胜义。由遍计故彰理。今观计空显真。理就所显故。名胜义空也。所求二谛空者。有为无为空也。由执一切有为实故。今观为空。故名有为空。由执三无为九无为等为实。今观为空。遣其遍计。故名无为空。即真如也。又释。菩萨为求一切智。有菩萨为求菩提故。空其有为遍计。为求真空无为遍计故。说有为无为空。为常益有情者。异竟空也。由观有情毕竟空故。不见有情自他差别。故能常益也。不舍生死者。无际空也。由智观理。遣其遍计。由悲故广化有情。有情无际故。无际空。为善无穷尽者。不散空。亦名不空。菩萨所积。福智资粮。尽未来际。无有断尽。故名不散空。为种性清净者。本性空也。法本无染。为惑所弊。今观空际。惑显本性种姓。故名本性空。为求相好者。相空也。为求相好观理际故。名相好空。为净诸佛法者。一切法空也。由遍计一切三宝。今观遣执净诸佛法故。名一切法空。又一切法亦得。不但佛法。补特伽罗法者。自性空也。生法二执。体无自性故。名无性空。俱非有者。无性性空。由生法无性之性所得。明执无所得。为有还盛其病。今观无所得亦空。故名无所得空。言十八空者。前十七空中。开无性为二。加自性空。法执之自体。自性空。又有三释。一总故名生。别故名法。二本故名法。末故名生。三体故名法。用故名生。又体用故名法。非故名生。十九空者。前十七中。除无所得空。别加三空。一所缘空。一切识所缘境皆空。二增上空。所缘空。增上缘。一切俱空。三互无空。前说诸空。谓是互无空。牛中无马等。今观一切谓空。名之互无空。二十空者。前十九空。除后三空。取十七空。无所得。以成十八空。於中开不散为二。散空不散空。二乘善法。有其空故。为散空。又释。无漏名不散空。有漏名散空。又开相空为二。自相空。共相空。三十二相别故名自。八十种好共有故名相名空。今唯识观。於十六中。十四全一少分法。今所分名生唯所真。问但言真空。七皆唯识不。答得。但是唯识。必带生空。自有生空。不必唯识观。谓二乘生空。

○十二支章

释名色互为缘中。观十二支有二。一杂染安立观。二清净非安立观。此二观中。皆有顺逆。

安立观者

谓行相粗浅。安立施设。名曰安立。菩萨将欲断除。先顺观之。从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处。乃至生生老死也。如是顺观生死相续。令生厌离。所以次第顺观。既顺观已。逆观其果。从何而有。於中有二。一观老死果由谁有。谓由生。生复由谁有。谓由有。有复由谁有。谓由取。乃至行支皆作四谛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行支集。即无明。不可更言无明由谁有。是故但作四十四智。於中别分。若唯作苦集观。老死苦果有二因集。一粗近即生。二者远细因。谓爱取有。观现生能老死苦果。谓观爱取远生当来老死苦果。如是观苦果。从集有己。即观集从谁有。谓由苦。苦果从谁有。谓识等五。即观苦果复从谁有。还由思业有。即爱取有。更不别观。无明行。不异爱取有。是故苦集二谛观。齐识退还。如是逆观苦集谛已。知是生死之源。将欲断除。方为灭道之观。先观老死灭。次观老死由谁得。谓由道。即观道能证灭。如是观灭道二谛。始从老死。至其行支。有四十四智。问何故苦集之观。至识而还。灭道之观。越识而至行。答苦集相续。一周便还。灭道断除。所以至行。

清净非安立观者

无分别智体合如理。心境二冥。非假施设。标以非妄立之名。诸惑永灭。示其清净之目。於中有二。一顺二逆。先顺观。由无分别智。见谛断无明。无明灭行不生。乃至老死苦不有。无明灭故慧解脱。相应诸惑灭故心解脱。无明灭故无发行。诸惑灭故无现生。业惑无故。后果不续。得无学。得无学已。逆观所灭生死苦果。由谁灭。谓由行。乃至行由谁灭。由无明。合有三种缘生灭。又作七十七智。观十二支者。一一支中有三智。一观因智。二审因智。三法住智。观因智。谓观老死从谁生。由生生。次审因智。更审观老死。从生生。此二智别观三世。一支上合有六智。法住智。总观三世。谓老死从生生。一支有一。除无明。取十一支。即有十一智。合前六十六智。即有七十七智。十二支。一一支逆顺观。各有四谛。如观老死。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总有四十四智。逆观十一支。一一中有二因。观推因智审因智。令知根本。过去现在亦尔。观十二支因缘故。名法住智。总有七十七智。

(已上开元五年。正月十六日。僧玄俨在缁州读之。以此功德。普及含生。共成佛果云云)。

已上法苑义林卷第四。

○二种生死章

二种生死义。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四差别。五依位地。六与四种生死相摄。七会释三种意生身。八问答分别。

一出体者

分段生死。以十二支中五果。及生死老七支为体。余支但为生死因缘。非正生死体也。此位但取异熟无记。通於色心。总别果报。若单别报。即非体摄。故论云。分段生死者。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变易生死。亦以异熟色心总别果报为体。不取无明及无漏业为体。此体但是无覆无记。唯有漏故。论云不思议变易生死者。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

第二释名者

言生死者。是相违释。生与死违。各别表故。胜鬘经云。有受报起名生。有受报没名死。此释总名。次释别名。言分段者。论云身命长短。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若分段属因。生死是果。分段之生死故。是依主释。若分段属果。分段即生死故。是持业释。言变易者。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如前分段通於二释。变易之言。属因属果。义皆得故。

三辨相者

於中分二。初辨分段相。后辨变易相。就分段中。有二不同。一散资。二定资。散资复二。顺受横受。言顺受者。即十二支。始从无明。次第乃至老死。轮转受任运果。随业修住。寿有长短。不假闻思为缘。舍财以资。故名顺受。言横受者。见其寿行短促。唯限三五十年。其人福行极胜。即以闻思二慧为因。或舍衣物施於众僧。或凭念诵。造经造像。由此福力。愿令长寿。皆以闻思二慧。为方便故。如其所愿。延令长。故名横受。此二合名散资。第二定资者。於中有三。一外缘资。二内缘资。三杂修静虑资。外缘资者。如初果人乃至第四果人。入边际定。后出定舍衣钵。资感现身。因令长时与果。此人或先入定。后方舍衣钵。或先舍后方入定。皆不遮之。二唯内缘资者。谓如第三果人。依未至定。或根本定。资受身业。令地地及处处。所受之身。得长寿故。然依未至定为正。或得根本方资何妨。三杂修静虑资者。初以有漏。资五净居以下四业。次以无漏。资助初念有漏。中间无漏。后念有漏。或初无漏。中间有漏。后念无漏。如是或多或少。资下古业。得彼受身。故名杂修。已上并名分段。次辨变易。於中有二。一回趣。二直往。初回趣中。若有学三果回心者。得以无漏资此。虽未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不用有漏。故所练身。名为变易。不同杂修业有漏间杂。谓若预流回心者。如佛地云。或有回心。即伏余惑。而受变易。或有至第七生。方受变易。其余二果。如应当知。若欲界中。经生圣者。无容更受上界身故。知资欲界所受身也。即以此身。至金刚心。后时身虽往自在宫。而所留身。即欲界摄。此菩萨第八无漏。亦以欲界异熟识。为等无间缘。若不还者。受上界身。色界四地中。随应受身。即练此身。至金刚心。若无学果回心者。亦以无漏资有漏业。虽未能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不杂有漏。是故不名杂修业也。直往人中。一类菩萨。七地以前。即受变易。此亦虽未得纯无漏心。而资业时。唯用无漏。故所受身亦名变易也。一类菩萨。至第八地。方受变易。此位唯以无漏资故。故所练身。定是变易。即资第四静虑旧业。仍以此身。至金刚心。虽最后身。更以十地胜无漏资。而非命终。更受余生调伏。光说。七地以前一类菩萨。分段变易。更互杂受。护法论中。无诚文也。

四辨差别者

胜鬘经云。如来为缘。有漏业因读后有者而生三界者。此辨分段生死。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罗汉独觉。自在菩萨。生三种意成身者。此明变易生死。准缘起经。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所起福不动行。非无明为缘。即四善根等。不造此生死业。又云四善根等。内法异生。亦得造此感生死业。若非是所感。此生死云何得福不动业。故涅盘云。如是暖法。亦是有法。亦是有为。是法根得色界五阴。如人乘马。亦爱亦策。暖心亦尔。爱故受生。厌故观行。是故虽复有法有为。而能与彼正道作相。又瑜伽等。但说圣者不造新业。不云异生亦不造新。若尔缘起经。何故不说无明为缘。彼但约不共无明。说不为缘。故不相违。此所感身。随业长短。凡夫二乘。所知境界。故名分段。非不思议。其变易生。八地以前。若回趣。若直往。皆以现种无明为缘。八地已上。回趣直往。皆以种子无明为缘。以胜无漏。所资助故。不随业势。长短有限。非是凡夫二乘所测。故名不思议变易身。七地以前。所受犹粗。八地以去。转胜微细。

五位地者

分段生死。既是凡受法。从无始三界九地。四生五趣。随其业因。报位各别。若二乘人。入无余舍。若诸菩萨。或初地舍。或八地舍。变易生死。若回心者。学无学位。随应初受。如初果人。若七生业。皆定受者。至第七生。方受变易。若七生业。皆不定者。即初生身。受变易生。若七生中。有定不定。定者皆受。不定不受。随所受身。即受变易。第二果人。有三品。或受一大生。若业定者。受此生。方受变易。若不定者。厌受生故。即此身受变易生死。第三果人。若经生者。厌受生故。上业不定。可於此身。即受变易。不经生者。或生色界。方受变易。上业定故。业不定者。容於此身即受变易。若第四果。下二界中。随在何界。即彼身中。受变易生。若独觉者。一向在欲。虽复出在无佛世界。然由种姓力所资故。必蒙诸佛教化回心。唯除一向趣寂种姓。如经所说。须陀洹果。经八万劫。发菩提心。乃至辟支。经十千劫。发菩提心。或言成菩提。或言到涅盘。然以发心为其定也。谓回心后。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尔乃方至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或有说言。至十信初。虽已回心。而乐寂心不能舍故。经八万劫乃至十千。於修加行。放逸不进。经尔许劫。后方觉悟。进修加行。至十信初。故瑜伽论八十卷云。问若唯住有余依涅盘界中。能发趣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答由彼要当增诸奉行。方能成办。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密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定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於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趣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乐涅盘故。不如初心始业业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於无余依涅盘界中。而般涅盘。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於此界瞻部州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彼於涅盘多乐住故。於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佛菩萨中。及於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被觉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解云。乐涅盘故。於遍游行。及修资粮。放逸时者。即是经八万劫。乃至十千劫时也。被觉悟已。不放逸者。即是发心进修之时。直往菩萨。虽具烦恼。极迟唯经万劫。得至十住初心。回趣二乘。虽断烦恼。八万十千。方至十信。故云迟钝。不如始业。上来辨回趣人。若直往人。八地已上。一切菩萨。一向决定。受变易身。七地以前。有二种人。一者慧多。二者悲多。前人受变易。后人即不受。为欲受生化众生故。

第六与四种生死相摄者

依无上依经。有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方便生死者。彼经云。如十二支中。无明生诸行。即是无明住地为缘。生无漏业初生死也。因缘生死者。彼经云。如无明为缘。所生诸行。即是无明住地为缘。所生无漏业。名因缘生死也。有有生死者。经云如行所招三有果。即是无漏业所得三种意生身。无有生死者。彼云如生缘老死。即是三种意生。最后身为缘。不可思议退堕。准经合喻。虽说四种。唯一正是变易生死。总据生死因缘及体。说四种耳。非是生死体有四种。所以者何。初一是生死缘。第二是因。第三正是所生果报。第四即是最后异灭二相。又如彼分段中。有四种难。一烦恼难。谓无明爱取。变易中。方便生死。无明住地亦如是。二业难。谓即行者善不善业。变易中因缘生死。无漏亦如是。三果报难。谓即五果及生支。变易中有有生死。无漏业所感意生身。亦如是。四过失难。谓即老死。又惑业生三种。皆有迁变行苦之义。变易中。无有生死。最后退堕。亦如是。或即前三迁变行苦。为过失也。然生死言。通即并取因果。皆是流转分故。别即唯取苦谛果报。上就别相。唯就果报。辨二生死。经就通相。总说惑业果报。为四生死。古德方便生死位。配初二三地。因缘生死。配在四五六地。有有生死。配在七八九地。无有生死。配在十地者非也。然旧摄论。约二十二无明。感十一粗重报。配四生死者。其义何耶。谓初四地。未得谛视。无漏业隐。虽有因缘。而没其名。故从方便立生死名。五六七地。是出世位。无漏因显。於中亦有未受果故。故从因缘受生死名。八九十地。已受变易。此三地中。虽已受果。而后更有第十一报。是故唯名有有生死。第十地出分。是最后身。此后更无受果报故。是故名为无有生死。是则配位义异。辨性义异。是故四生死。约十一报。配四三三一。於理无违。

第七会释三种意生者

三种意生。有其二门。一通就三乘。如上所引。唯识之文。依胜鬘经。谓阿罗汉独觉。及得自在菩萨。自在菩萨者。或初地上。已得无漏生自在故。或七地上。入无生忍位故。或八地上。得无功用故。法华论云。初地已离分段生死。故知初地受意生身。入楞伽经第四卷云。大慧。说寂静法。得证清净无我之相。入远行地。入远行地已。得无量三昧自在。如意生身。故知七地。亦得意生身。然未一向。二遍就菩萨十地。建立三种意生身。如入楞伽第五卷云。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於初地。如实修行。得上上地证知之相。何者得三昧乐三摩跋提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静。行种种行。大海心波转识之相。三摩跋提乐。名意识生。以见自心境界故。如实知有无相。是名意生身相。何者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谓於八地中。观察觉了。得诸法无相。广说乃至得如意自在。随入诸佛国士大众。是名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何者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自界内自证一切法。如实乐相。法相乐故。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解云。初二地中。亦得三昧乐意生身。但以未得定自在故。略而不说。又释云。初二意生身。举中摄初后。谓初意生身。举三四五地。即摄初二。及第六地。第二身者。举第八地。即摄第七。及第九地。若不尔者。所不举者。名何意生。初二既举。中摄初后。第三意生。不举自显。是故经中。不列位也。

第八问答

唯识第八。有四问答。彼具显故。此不更述。

○三求义林

三求。略五门分别。一名。二体。三暴流。及相相摄。四七随眠。五诸论不同。

一名者

求者求义。则持业释也。

二体者

即欲界一切烦恼。及俱时心心所法。身语业。除邪教力起。及正见执。或生得善等。诸如上俱为欲求体性者求。即色无色界。除无漏。及正见方便善。顺无漏者。及邪教力起。余一切法。为有体性。若唯言梵行求。即欲色无色。三界正见。及生得善。无漏身语业等。皆梵行求体性。若言邪梵行求者。即三界邪教力起。并身语业等。是第三求体性。今解不同。已会释。如六十五有文会此。觅不见文。错勘籍也。

三暴流

有四。谓欲。有。见。无明。解云。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及见。皆欲暴流。即五门下。除无明见。计体可知。是欲流体。有流则色无色五门。计体如上。所余更除瞋。是有流体。无明即三界无明。见则三界五见。如大论八十九云。欲界上品贪。未离欲者起。是欲界流。已除身在上贪者。是有流。外道从门论。有余二起流。恶见名流。即六十二见。五见中四见。见因缘云何。无明为一名无明流。则识见。此据增上多分语。如实知前说。及六十五有。今此三求差别。若准对法第七卷初云。初流是欲求。第二流是有求。即通色无色界。后二流则邪梵行求。则通三界等。今此文欲求。摄欲流不尽。则除三恶趣。以唯摄三欲生故。有求不摄第四禅及四空处等。虽然理亦无违。如对法第七卷。与此互有宽狭。彼欲求上五趣。即简无明见。此虽在人天。即兼取无明见。是欲求论趣宽事狭。此论趣狭事宽故。然约趣约界别。二边俱得。如对法第六卷。则欲界五趣。一切种皆欲求故。论由欲求力。不脱欲界。招欲界苦者。是有求。此论不通第四禅及无色界及第七。初兼第四及四无色。则除彼无明见。彼地宽趣狭。此乃趣宽地狭。如彼第六末。通地种论。即由有求力。不说二界。招色无色苦。论梵求如此论文。唯在第四四无色。则顺外一切求烦恼。皆邪求体性。如第七卷。即三界无明见。皆邪求体性。如第六卷。则招三界生死。皆是邪求体性。彼第七界。地宽趣狭。此论趣宽地狭。唯在第四定。及四空。不在下故。如第六卷。即三界皆是。此乃实论。如此论。虽言四无色。未必即取一切。取一切种。有求虽别贪慢等。在下故。约种言三。初流欲求。第二流有求。第三四流。是邪梵行求。约界言之。欲求在欲界三趣。实通五趣。有求在色。除第四定。实亦通。邪梵行等。在第四禅。及以无色。论云不约言。即第四禅辨无色界。此论约三欲乐生与论。故不同。此则第三暴流及扼。扼明体性。与流无别。六十四初文。复此不同。彼说三漏。

四七随眠分别者

欲求摄二。谓欲爱瞋恚二随眠。有求摄有爱一。则同通上二界。邪求即摄慢无明见疑四随眠。

第五释文不同者

准此文。邪梵行求。即通三界。慢见无明。皆是与前暴流不同。欲暴流有流中。约种皆是邪求。以慢疑随眠。是邪求摄故。此等摄实也。第七卷。约摄流。约摄有是。今此约外道所起慢疑。亦须后邪求故。故邪求摄。邪体则非。以各别性。体非见故。若尔无明如何。无明必见俱。疑慢不定。故不为例。前皆可复说之。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