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吉藏撰。
金刚品第十三亦名摩诃萨品
亦言摩诃萨品,此下第二四品,释摩诃萨义,随人为论。四人释摩诃萨即四:第一佛为毕定首故为摩诃萨,第二身子断见为摩诃萨,第三须菩提以菩提心无等不共二乘心为摩诃萨,第四富楼那以大誓庄严趣大乘乘于大乘为摩诃萨。若就品则应四品,而合离不同:初一人则一品,次两人共一品,次一人两品。又初则非离非合,次则合而不离,次则离而不合。佛自说一品,以非两人一品故不合,又不离为两品故不离也。次身子、须菩提两人共一品故,是合不离也。次一人说故非合,而离为两人,故云离而不合也。若遂义意分为三:第一叹其志大智深为摩诃萨,第二叹其无过不离为摩诃萨,第三叹其无境不修为摩诃萨也。
初以八心释摩诃萨,从初心坚固作,名之金刚也。为二:第一问,二答。上已问菩萨,故次问摩诃。摩诃云:外国云此,大萨云之,或名众生。十方三世众生中,此众生最大。又以此心是度一切,欲知一切法,故名大心也。亦是释众生胜众生等,妙心胜心等也。
佛答是三:初、标;毕竟众为首故,是摩诃萨;二、释;三、结。标中双标,谓次过二家、能过二人,释、结亦尔也。白佛下,释,为二:前问,次答。答中三:明所过之九众,次明能过过八行。毕竟众生:一、邪聚,必入三恶道;二、毕定聚,必得涅槃;三、不定聚。亦欲取此菩萨于毕定众生中尚为其首,说余三聚,此菩萨即为辟主也。论云:性地人即四善根,生长圣人种性中也。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