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摩诃阿弥陀经

魏居士叙曰。莲池大师舍大本弥陀及观经。而专宗小本弥陀。固已偏而不全矣。及云栖法汇刊大本弥陀经又专用魏译。且谓四十八愿。古今流通。夫天亲菩萨无量寿偈。已言誓二十四章。是西域古本如是。故汉吴二译宗之为二十四愿。自魏译敷衍加倍。重复沓冗。前后雷同。是以唐译省之为四十六愿。宋译省之为三十四愿。是古不流通。今亦不流通也。加之五痛五烧。冗复相等。惟宝积经唐译无之。故无量寿经。至今丛林不列于日课。使我佛世尊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大愿。不章于世。岂非净土经教之大憾哉。谨会数译以成是经。无一字不有来历。庶几补云栖之缺憾。为法门之善本矣。或谓据子别本经注。仿云栖弥陀疏。一一销归自性。且爱不尽不出娑婆。彼玻璃。砗磲。珊瑚。玛瑙。黄金。白银。真珠。宝树。楼阁。璎珞。天乐。何预性分中事。而经言极乐世界。津津道之者何。曰。此法身报化之自然也。娑婆世界。本华藏世界第十三重。众生视为坎坑土石者。世尊以神足摄之。立地皆为琉璃宝地。及摄神足。还复如故。此生佛因果之异感也。众生无不有六根。有六根。即有六尘六入。是以目欲极天下之色。耳欲极天下之音。舌欲极天下之味。鼻欲极天下之香。身欲极天下细滑之触。心欲极天下快意之法。其求而得之者。为诸天福报。不知天福享尽之易堕也。其次为人道。人道终身为形骸妻子所役。苦乐相半。且富贵溺人。易入三途也。在家之难如此。即出家之僧。宗教二门。自智者永明宗教合修而外。余皆大乘自命。欲由初地以登十地。动经长劫。且菩萨有隔阴之迷。云门青草堂五祖戒。其前车之鉴。此竖出三界之所以难也。是以大圣觉王悯之。辄于竖出三界之外。创横出三界之法。即妄全真。会权归实。揽大海水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一声唤醒。万德洪名。人人心中有无量寿佛放光动地。剖尘出卷。自衣获珠。乃知欲为苦本。欲为道本。欣不极则厌不至。厌不极则三界不得出。如是向往。如是取舍。如是出离。而后一礼拜。一观想。一持名。念念仰弥陀如慈父。如疾苦之呼天。如逃牢狱而趋宝所。虽欲心之不专。不可得矣。不然者。口持洪名。心悬世乐。欲其竟出三界也。不亦难哉。菩萨戒弟子魏承贯谨撰。梅叔公记曰。大部阿弥陀经。古译有五。得失互见。皆非善本。至南宋舒龙王氏。乃成大阿弥陀经二卷。义例虽颇胜古译。犹不免疏漏之嫌。近世邵阳魏居士复本云栖大师之说。遍考诸译别为一书。包举纲宗。文辞简当。乃得为是经之冠冕。顾仍曰无量寿经。适与曹魏康法师译本同名。则当正者一。经书佛名。或作无量寿。或作阿弥陀。使读者靡所适从。转不如龙舒旧本之画一。则当正者二。其余字句亦多未安。是皆后学所宜审。无取依违也。今荫福再事校雠。俾归严整。且定全经为二十四章。既本文义自然。亦法弥陀庄严净土愿数。定经名为摩诃阿弥陀。悉从梵文。以别龙舒旧号。庶几此经之定本矣。问有校语。皆随文附见。以谂读者。辄先书大恉于篇首。以志岁月。

同治十二年癸酉。冬十一月。净宗弟子正定王荫福记。

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 源会译

菩萨戒弟予元澍正定王耕心衷论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国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其名曰。憍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如是等诸大弟子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此诸菩萨。皆具无量行愿。植众德本。具诸功德。行权方便。游诸佛国。普现一切。供养诸佛。化导众生。达众生相。通诸法性。譬善幻师幻诸男女等相。于彼相中。实无所得。入空无愿无相三昧。而能具足总持无量百千三昧。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于一念中。遍游佛土。分别众生语言。哀愍如己眷属。誓成诸佛无量功德。超诸声闻缘觉之地。又有比丘比丘尼五百人。清净优婆塞七千人。清净优婆夷五百人。欲界天子八十万。色界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十万。梵天一亿。如是无量大众。一时云集。

右第一章。如是至上首一。魏居士曰。罗汉诸名。各本或用梵语。或用华语。今止酌列五尊者。以例其余。荫福按佛在旧作佛住。舍国旧作舍城。今皆从汉译订如文。以后经文字句间有未安。皆从诸译订正。义例仿此。不具述。又有至之地二。魏居士曰。此赞菩萨功德一节。宋译无之。今从四译。而节其冗辞。又有至云集三。魏居士曰。此九句。各译无之。从汉译增。盖此经普被上中下三根。宜首列凡圣男女。在家出家四众。以表当机。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浮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甚奇特广大之法。住诸佛所在最胜之道。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惟愿宣说。利益一切。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阿难。汝为哀愍利益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出世。难值难见。如优昙华。偶尔一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我当为汝演说。开化一切。

右第二章。尔时至表里一。魏居士曰。五句参用魏唐二译。现大至百变二。魏居士曰。此八字依汉吴二译增。尊者至有心三。魏居士曰。以上二行。参用汉魏二译。即从至一切四。魏居士曰。以上三行。参用各译字句。尔时至之义五。魏居士曰。哀愍二句用唐译。汝今至脱故六。魏居士曰。此节用汉吴二译。阿难至一切七。魏居士曰。末七句用魏译。参用各译字句。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四十二劫。彼佛法中。有一比丘。名曰法藏。本是国王。闻佛说法。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智慧勇猛。无能逾者。诣世自在王如来所。顶礼佛足。向佛合掌。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诸佛净土庄严。令我于世得无等觉。成大菩提。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庄严佛土。汝当自摄。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惟愿世尊为我敷演。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善恶。国土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修习功德。发大誓愿。摄取庄严。具足五劫。往诣世自在王佛言。我今为菩萨道。欲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智慧光明功德。都胜诸佛国者。宁可得否。佛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至心求道。何愿不得。

右第三章。佛告至二劫一。魏居士曰。原本由世自在王佛。上溯住劫五十二佛。与然镫佛相首尾。唐宋二译皆逆数而上。汉吴诸译。则顺数而下。或谓然镫为释迦授记之师。不应法藏发心乃在五十二佛之后。或谓古佛同名者多。无可适从。且过去古佛。数不胜数。既非经谊所关。故今阙之。即从世自在王起。以息疑诤。彼佛至佛言二。魏居士曰。此下各本有偈。或四字句。或五字句。或七字句。惟吴译无之。今从吴译唯然至不得三。魏居士曰。以上十二行。用魏译。参取吴译。

时法藏比丘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惟垂听察。第一愿。设我成佛。国中无三恶道。设有地狱饿鬼畜生。乃至闻其名者。不取正觉。第二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亦无女人。其他国女人有愿生我国者。命终即化男身来我刹土。生莲华中。华开见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三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形色不同。尚有好丑。不悉金色身三十二相者。不取正觉。第四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皆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第五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六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第七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第八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九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得漏尽。住灭尽定。及决定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第十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悉得广长舌。说法善巧。辩才无碍者。不取正觉。第十一愿。设我成佛。光明若有限量。不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普胜诸佛光明。令彼十方众生触此光明。身意柔软。罪垢灭除。命终皆得生我国者。不取正觉。第十二愿。设我成佛。寿命若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第十三愿。设我成佛。国中声闻若有数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能知其数者。不取正觉。第十四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寿命亦皆如佛。无有限量。永无生死。除其本愿示现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十五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若不皆身具无边光明。照曜诸佛国土者。不取正觉。第十六愿。设我成佛。名声普闻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悉咨嗟称叹我名者。不取正觉。第十七愿。设我成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临终十念求生。若不见佛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设我成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度脱一切众生故。遍游佛国。修菩萨行者。虽生他国。终不受三途苦。永不退失善根。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虽住声闻缘觉之位。而能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若不能遍至无数无量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设我成佛。国中天人。衣服饮食。应念所需。自然化现在前。乃至于诸佛所种种供养。香华幢盖璎珞音乐。应念圆满。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乃至欲求诸佛就供。以佛神力。应念即得他方诸佛舒臂来此。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二十一愿。设我成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诸佛世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二十二愿。设我成佛。国中有无量道场树。高或百千由旬。或四百万由旬。诸菩萨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二十三愿。设我成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供养诸佛。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第二十四愿。设我成佛。所有他方佛刹声闻缘觉。闻我名号。不发大心。不得坚固不退转。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不取正觉。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尊。为诸天人师。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照。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斯愿如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真妙华。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右第四章。时法至正觉一。魏居士曰。魏译四十八愿。唐译四十六愿。宋译三十六愿。惟汉吴二译皆止二十四愿。而天亲菩萨无量寿偈亦云誓二十四章。则西天本同也。今遵汉吴。以免重复。至每愿中字句。兼取各译所长。以成完善。荫福按设我成佛旧本成作得。辞非雅训。今据唐译本改正如文。佛告至妙华二。魏居士曰。此偈汉吴二译无之。唐译每句七字。魏宋二译每句五字。今用魏译。略节数句。佛告至正觉三。魏居士曰。此用魏译。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于阿僧祇劫。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亦教人行六波罗蜜。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三昧常寂。智慧无碍。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众法如化。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诸佛。由成就如是诸善根故。随所生处。有无量宝藏自然涌出。身诸毛孔出无量香。普熏世界。无量众生闻之。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一切法。皆得自在。所说诸愿。靡不成就。如是无量百千亿劫。功德圆满。乃入佛位。现在西方。去阎浮提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佛名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围绕说法。

右第五章阿难至如化一。魏居士曰。此处魏唐宋译皆有称颂法藏修行数十句。皆不出六波罗蜜之内。今用汉吴二译较简括。其庄严以下六句。兼取魏译或为至佛位二。魏居士曰。此参取各译字句。荫福按所说诸愿下。旧惟作皆悉得之四字。文率义略。殊不成语。今依龙舒译本增定为靡不成就至乃入佛位二十字。庶不失先佛开示净宗至道。郑重分明之意。现在至说法三。魏居士曰。又一向出生菩萨经。佛言。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说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剃发。而作沙门。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至不退地。尔时不思议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如来是也。此明法藏所修本行。足与经文互证。

阿难。彼佛所放光明。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由旬。或亿万由旬。或照一二佛刹。百千佛刹。乃至遍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是故阿弥陀佛。亦名无量光佛。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有缘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右第六章。阿难至佛刹一。魏居士曰。光明远近不同处。汉吴二译皆指他方诸佛。魏唐二译亦同。惟宋译属阿弥陀佛自身圆光。随意大小。最为得之。盖放光与圆光不同。诸佛成道说法未有不放光照大千世界者。岂有十方佛光拘止寻丈之理。至阿弥陀佛化身接引众生。则光亦有大小。随其所现。庶不碍诸佛功德平等之谊。是故至其国二。魏居士曰。无量光下。各本尚有十二种光明佛号。皆摄于无量之中。今节去。以省重复。众生遇光以下。用汉吴二译。

复次阿难。阿弥陀佛有无量无数声闻之众。譬喻算数所不能及。阿难。彼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假使百千万亿声闻神通之力。皆如大目犍连。一一声闻寿百千万亿岁。尽其寿命数彼声闻。百分之中。不及一分。复次阿难。譬如大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广阔无边。假使有人出身一毛碎为百分。细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较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声闻之众。尽其形寿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彼佛及诸菩萨寿量劫数。亦复如是。

右第七章。复次至海水一。魏居士曰。以上各译略同。其字句用魏宋二译。彼佛至如是二。魏居士曰。此寿量句。用唐译增。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真珠树。砗磲树。玛瑙树。或有二宝三宝四宝五宝六宝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所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玻璃为梢。真珠为叶。砗磲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诸宝辗转相互。亦复如是。行行相望。枝枝相对。叶叶相当。又阿弥陀佛有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微风吹动。演出无量妙音。流遍国中。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五根清净。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右第八章。又其至相当一。魏居士曰。各译皆将每树根柯枝叶华果与七宝辗转互配。演成七段。过于繁悉。无关佛法。今省并之。末三句。用汉魏译增。又阿至佛道二。魏居士曰。道场树一节。宋译无之。此用魏唐二译。荫福按。道场树一节。实见宋译第三十六章。惟与他译字句不同。魏居士以为无其文。非也。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无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黑山。雪山。宝山。金山。须弥山。铁围山。大铁围山。惟以黄金为地。尔时阿难闻是语已。白世尊言。若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四禅天色究竟天。依何而住。当知众生业因果报。不可思议。诸佛神力。亦不可思议。彼佛净土本无人天之别。惟顺余方。示有三界。

右第九章。复次至思议一。魏居士曰。此节魏唐宋三译略同。彼佛至三界二。魏居士曰。人天三界四句。宋译无之。此从魏唐二译增入。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虽无大海。而有泉池。处处交流。其水深广。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其水清净。具八功德。又水两岸。复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曜。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乃至欲至顶者。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令受禅定之乐。其宝池中。纯是莲华。有他方众生来生其国者。即于莲华中自然化生。结跏趺坐。又于水中出种种声。佛法僧声。止息声。无性声。波罗蜜声。十力四无所畏声。神通声。无作声。无生无灭声。寂静声。大慈大悲声。喜舍声。灌顶受记声。众生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与声中说法相应。无诸分别。成熟善根。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有不愿闻声者。即如定中。一无所闻。

右第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译。惟莲华化生四句。及不愿闻声二句。宋译无之。从汉唐二译增。

复次阿难。彼国菩萨。或于晨朝欲供诸佛。思香华等。作是念时。香华璎珞。幢幡网盖。及诸伎乐。随意即至。其所散华。即于空中结成华盖。或十由旬。或数十百千由旬。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供养诸佛已。即于晨朝还到本国。若思饮食汤药衣服卧具等。亦复如是。此诸菩萨所需之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其香味或有不欲闻者。即无所闻。又复思念摩尼宝等庄严。及宫殿楼观。堂宇房阁。或大或小。或高或下。或处虚空。或在平地。或依宝树而住。随意所现。无不具足。其诸菩萨阿罗汉。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经诵经者。有在虚空受经听经者。有在虚空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行道。莫不自在。

右第十一章。复次至所闻一。魏居士曰。此节参用唐宋魏三译。又复至具足二。魏居士曰。此节用宋译。惟虚空平地二句。从汉译增。其诸至自在三。魏居士曰。此节用汉译增。又各译有乞人不如帝王。帝王。不如轮王。轮王不如忉利诸天。辗转相倍。不如无量寿国云云一节。但或赞宫殿。或赞威势。或赞菩萨容貌。各本互异。无所适从。且非义谛所关。故舍彼取此。较于行人观心有益。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每于晨食时。香风自起。吹动宝树宝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如比丘得灭尽定。复吹树华落放地上。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软妙如兜罗绵。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足举已。复还如故。过一时后。其华自然没入于地。随其时节。复雨新华。一日之中。如是六反。

右第十二章。魏居士曰。此章字句。参用魏唐宋译。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犹如佛声说法。普闻世界。皆是佛力化作。非实畜生。

右第十三章。魏居士曰。化鸟七句。各译无之。今从唐译。但彼在下文。今移于此。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劫数之名。亦无山川高下。林苑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示。亦无名号。亦无取舍分别。惟有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黄色黄光。紫色紫光。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各各安立众生于佛泥洹之道。

右第十四章。复次至分别一。魏居士曰。此节字句。参取诸译。惟有至之道二。魏居士曰。此节宋译无之。用魏唐译增。

复次阿难。不独我今称赞阿弥陀佛光明功德。东方过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亦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西方南方北方恒河沙数世界诸佛。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河沙数世界诸佛。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生彼界。得不退转故。

右第十五章。魏居士曰。此章用宋译。与魏唐各译大同小异。

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如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身出家而作沙门。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应时即得智慧。神通自在。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如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供养三宝。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于上辈者也。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如有至心愿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阿弥陀佛。愿生其国。若闻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彼佛者。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于中辈者也。

右第十六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译。视唐宋二译文义完善。此三辈。当观经上中二品。而无其下三品。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宿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力入生死界。度脱有情。随意而作佛事。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或千由旬。又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现居此界作大饶益。摄念佛人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得生彼国。其钝根者。见佛闻法。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除以宿愿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常识宿命。

右第十七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译。而参取各译字句。又此下各本有赞彼国菩萨功德数百言。宋译已省三分之二。今全省之。至此下。汉吴魏译皆有佛告弥勒劝进往生及五痛五烧数千言。繁冗复沓。不类佛语。唐宋二译皆无之。今从后二译。

阿难。汝起面西顶礼。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合掌面西。五体投地。而白佛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礼拜。种诸善根。即时阿弥陀佛于其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山。宝山。目真邻陀山。须弥山。铁围山。大海江河。丛林树木。及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尔时会中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及见阿弥陀佛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出于大海。尔时极乐世界过此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右第十八章。魏居士曰。以上皆用宋译。间取各译字句。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汝见极乐世界从地以上至色究竟天诸庄严否。汝闻阿弥陀佛大音演说妙法。宣布一切佛刹化众生否。汝见彼国众生游处虚空。宫殿随意。或遍至十方供养诸佛否。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一一皆见。世尊。云何彼土众生。亦有宫殿处地。不能游行虚空神通自在者耶。佛言。此乃彼国化城边地众生。由彼在世时。不了诸佛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最上胜智。但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人命终时。生彼国边界七宝城中。其城纵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舍宅宝树宝池。供养如第二忉利天。其人于其城中凡五百岁。不能游行虚空。不能见佛闻法。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若诸小王子得罪。幽此宫中。衣食供帐伎乐。如转轮王。而以金锁系其两足。此诸王子宁乐处彼否。弥勒言。不也。但以种种方便求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又如此土众生处母胎中。尚未出胎。一切无所见闻。此等众生亦复如是。虽处华胎。而不能见佛闻法。与此土处胎无异。由其宿命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妄生分别。视生佛国。如求人天福报。是故因果相感。生此化城。虽有余乐。而以不见佛为苦。待彼众生久知悔责。求离彼处。乃能往诣阿弥陀佛所。供养闻法。既闻法开悟已。乃得遍至诸佛世界。修其功德。此等众生暂离三界轮回。信慧未全。尚复如是。况乃世智聪辩。取相分别。情执深重。但求人天福田。增益邪心。永在三界狱中。云何得免轮回。出离生死。弥勒当知。众生在此五浊恶世精进一日一夜。胜在天上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天上多乐少苦故。在此忍界精进十日十夜。胜在他方佛国边地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佛界边地多乐少苦故。

右第十九章。尔时至皆见一。魏居士曰。以上皆用宋译。间取各译字句。世尊至生死二。魏居士曰。此节参取魏唐二译。其汉吴文亦相仿。惟宋译不指边地化城。而指生天为胎生。则天上亦属化生。且佛与弥勒问答语气。亦太浅近。故不从之。惟末数句。略参取其意。又案菩萨处胎经云。佛言。过此西方十二亿那由他刹。有懈慢国。快乐安隐。人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从此国过。人多染着。即愿生其中。遂不得到弥陀佛土。若人见此不贪不爱。即得越过至安乐国。又宝积经。有一比丘闻佛赞扬东方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着。而白佛言。我今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彼国不以爱着而得往生。惟有植诸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国。此二经皆可与此相证。即十六观经之下品往生。不得见佛也。此经三辈往生。皆上中品。而以下品属疑城边地。弥勒至苦故三。魏居士曰。此节各译相仿。惟此土为善胜于极乐也。世界。当指疑城边地言之。诸译未免以辞害意。故酌增边地二字。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有几多菩萨得生极乐世界。佛言。弥勒。我此娑婆世界。有七十二那由他菩萨。已曾供养阿弥陀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其诸小行菩萨。修小功德。当来得往生者。不可胜计。复次阿难。难忍佛刹。有十八亿菩萨生彼国土。宝藏佛刹。有九十亿菩萨生彼国土。火光佛刹。有二十二亿菩萨生彼国土。无量光佛刹。有二十五亿菩萨生彼国土。世镫佛刹。有六十亿菩萨生彼国土。龙树佛刹。有千四百亿菩萨生彼国土。无垢光佛刹。有二十五亿菩萨生彼国土。师子佛刹。有千百八亿菩萨生彼国土。吉祥峰佛刹。有二千百亿菩萨生彼国土。仁王佛刹。有千亿菩萨生彼国土。华幢佛刹。有一亿菩萨生彼国土。光明王佛刹。有十二亿菩萨生彼国土。得无畏佛刹。有六十九亿菩萨生彼国土。此外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昼夜一劫。说不能尽。

右第二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译。惟末四句。从魏译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深心信乐。至诚归依。无所疑惑。当知此人夙世已曾于诸佛所种诸善根。非小乘比。若于此经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他演说。乃至于一昼夜思惟彼刹。及佛身功德。此人命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无上菩提。随意成就。

右第二十一章。魏居士曰。此用宋译。参取各译字句。荫福按。菩提记。旧本误提为萨。殊胶。今依宋译改正如文。

佛语弥勒。我悲此土众生。尽其形寿。为心走使。无田宅。忧田宅。无财宝。忧财宝。无眷属。忧眷属。适然得之。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日夜怔营。无有休息。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又或于所怨仇。更相报复。于所恩爱。互相贪恋。世世转剧。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惟己之神识。独生独死。独往独来。苦乐自当。无能代者。或有勉修福田。情执深重。但求人天有漏果报。祗增生死。不出轮回。永劫以来。流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胜言。变化殃咎。异处善恶。自然追逐。去无所至。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此皆不了佛智。不信佛语。不拔生死轮回根本。迷没愚痴苦海。无有出期。当知众生处此五浊恶世。长受五痛五烧。于诸世界中。最可怜愍。何谓五浊。劫浊。命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是为五浊。何谓五痛五烧。生时痛。老时痛。病时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淫欲火烧。瞋忿火烧。贪盗火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我今于此五浊恶世。劝导众生。出五浊。离五痛。断五烧。说此易行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当知众生或闻阿弥陀佛名号。悲悚信乐。深心归依者。皆是宿种善根。已曾供养诸佛。若闻阿弥陀佛名号。不敬不信。不乐受持者。皆由恶道中来。不种善根所致。

右第二十二章。魏居士曰。汉吴魏三译皆有佛告弥勒劝进往生。及五痛五烧等数千言。唐宋二译皆无之。固较简净。但于我佛悲心苦口觉迷之恉。又恐有缺。考汉吴译。皆有生老病死苦五痛之语。窃意当初佛说五痛。不过如此。后人辗转附益。故失其真。今故于前三译中。决择精粗。存此一节。以资持诵。而起悲信。惟中间人天福田五句。各译无之。今采宋译增人。

佛语弥勒。如来出世。难值难见。诸佛经法。难得难闻。若闻此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过是以往。阿弥陀经亦灭。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汝等皆当受持我语。广流末法。毋令断绝。

右第二十三章。佛语至得度一。魏居士曰。此节皆用魏译过是至群生二。魏居士曰。此四句。各译无之。今从大集经增入。使人知此净土法门。为末法第一律梁。且使人免法灭之惧。又瑜伽师地论云。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世间无能念全。或能一字。或能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人师。是知法愈末则根愈钝。又法苑珠林言。饿鬼地狱。有菩萨悯之。教以念佛。皆不成声。或以佛号写其手掌。字不能现。是知业障愈重。则信受愈难。故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况净土横超三界。至易简。至难信。经末丁宁告戒以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读者当发深庆幸。深悲恐。方不负金口属付之苦心也。

尔时佛说此经。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百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光明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雨满虚空。佛说是经已。尊者阿难及弥勒菩萨。天龙八部。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右第二十四章。魏居士曰。此用魏宋二译。

衷论一

佛说摩诃阿弥陀经。解脱生死之渊源。大部弥陀诸经之第一本也。先佛遗教。以发明生死之故为全体。以开示解脱生死诸方为大用。生死。病也。诸方。药也。众生苟不知生死之为病。先佛亦奚以药为。如已能知生死之病。则先佛必揭至神之药以为贶。可知也。度生之方。虽有禅净教律诸宗之别。而若禅若教。获效至艰。度生未广。惟净土一宗。普被三根。靡所不统。上上根不能逾其阈。下下根亦可涉其藩。但具至心。皆可转凡入圣。故净土一宗。实足兼诸家之长。而诸家所长。不足以握净宗之要。以此先佛既遍寄其说于大乘教典。复专说净土诸经。以定普度众生之极轨。此大小两部弥陀诸经所由来也。夫先佛心源所寄。恻怛如此。诸经所陈。精切如此。而至今世谛家犹不知生死解脱为何事。即禅那家亦或妄肆讥弹。何欤。此无他。既疏典坟。复争门户。其智不足以知此。其仁遂亦不足以任此而已。龙藏至言。浩如烟海。虽非若辈所能窥。即先圣格致之方。亦不解其精意所存。毫无闻见。辄直趣三途。悍然不顾。亦可哀矣。考净土一宗。流别虽多。终以持名念佛为上第。而持名诸经。复有大小弥陀两部之别。大弥陀经。古译有六。其第一本三卷。曰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三藏法师支娄迦谶所译也。第二本二卷。曰阿弥陀经。亦名阿弥陀三邪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月支三藏法师支谦所译也。第三本二卷。曰无量寿经。魏三藏法师康僧铠所译也。第四本二卷。在大宝积经内。曰无量寿如来会。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所译也。第五本三卷。曰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三藏法师法贤所译也。第六本二卷。曰大弥陀经。宋龙舒居士王日休所会译也。以上六本。并见乾隆三年 钦定龙藏汇记。长洲彭居士绍升以龙舒译本。义有未安。复校订魏译无量寿经。着起信论三卷。经文丰缛。论亦精当。是为此经之第七本。咸丰中。邵阳魏居士谓诸家及龙舒译本。犹未尽善。乃会译众本。别为一书。仍名无量寿经。则为此经之第八本矣。彭氏魏氏成书。皆在重订龙藏之后。故藏本缺焉。每进益上。亦净土家所宜知也。小弥陀经。译本有二。第一本一卷。亦名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也。第二本一卷。曰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也。二文大同小异。而秦译尤精。故明云栖大师袾宏为作疏钞四卷者是也。先佛说经。义有详略。故分大小两部。而大部之文。足该小部。以其具述阿弥陀佛创建净土之正因。非小部所能详备也。魏氏会译本。复上援汉译。订四十八愿为二十四愿。以祛诸家译本之误。其文亦简切不支。故尤非诸家所及云。同治中。先世父梅叔公尝言。魏氏经文。足以冠冕大部诸经。而当校正者。犹有数事。一日正名。谓经名无量寿。与康译无别。而文辞回殊。适以滋后学之惑也。二曰正实。谓经书佛名。或作无量寿。或作阿弥陀。为例已疏。而古今修净业者。惟念阿弥陀佛。未尝有念无量寿佛者。则经书佛名。当仍依龙舒旧文。以作阿弥陀佛为是。其余文字。亦尚有可议者。因博考众本。手自校雠。且定经名曰摩诃阿弥陀。摩诃。华言所谓大也。大义改从梵文。所以别龙舒旧本也。校订既讫。且议行世。公遽归道山。厥志未酬。亦是经之缺典矣。耕心年二十余。偏好方策。颇究汉宋诸家学术之要。空腹高心。不可一世。又闻昌黎韩氏排斥佛老。号称大儒。心尤慕之。其后虽习闻先曾王父椒园公尝以谤佛罹神谴。及悔过自新。乃深通佛乘。遂以循吏名当世。而为意气所蛊。殊不谓然。且隐事腹诽。然实不知佛乘之是非为何如也。及先世父参宛平瑞安法师于江宁。因具通红蠡宗恉。家居习静。时以教授子弟。于小子耕心期许尤切。耕心因得尽窥大乘诸经论。乃知至道微言。本非世谛所能解。而举世梦梦。颠倒是非。尤非六道天人之福。及光绪初。复闻扬州省一大师现证念佛三昧。为海内净业宗师第一。乃竭诚参叩。更备悉净宗得失之奥。既归。辄身体力行。渐有证入。更遍徴藏典。益知讲师之空言。不足敌大师之实行。其后以身膺世网。不欲蹈位卑言高之咎。默默自将。用辞讥病。迄今已二十余年矣。近以年将迟暮。颇虞衰朽。且方值国家多难。邪说横行。或儒或佛。几无税驾之所。明发不寐。时切隐忧。乃取先世父所校经本。系以衷论若干万言。以示后学。其文上援教乘。下抒心得。尤必举现证三昧之心传。以为修持归宿。意在发挥实际。不欲徒尚空谈。由是此经此论。非同非异。亦同亦异。即经义所遗。亦旁推交通。无所不具。庶期上报佛恩。下缵净宗几绝之绪。即儒佛之倾危。亦欲藉是以奏拨乱反正之绩。知我罪我。惟愿上质十方诸佛。无暇与流俗竞短长也。如有阔疏。则补缺拾遗。仍以俟真修实证及博通大乘之至人。不敢自是也。先曾王父。讳定柱。初授云南知县。道光十年。终浙江按察使。先世父。讳荫福。故江南沛县知县。

求通是经者。第一当知生死之故。第二当知解脱生死诸法。第三在修净业以超生死。第四在持名念佛以超生死。第五在现证念佛三昧以超生死。今悉本此义为文。且益以或问终焉。经所详者略之。经所略者详之。合者离之。离者合之。所谓非同非异。亦同亦异也。不如是。则先佛度生之弘愿无由明。此经不尽之宗恉亦无由具。且无以统括诸宗。为至道之根柢云。乌呼。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岂托空言昧实效者。所能悉哉。志在出世之哲人。苟欲取法乎上。其毋忽诸。

生死之实有二。一曰分段生死。二曰变易生死。分段生死者。四大和合谓之生。四大分散谓之死。轮回六道之生死也。变易生死者。因移果易。易粗为精。谓之生。舍所住位。谓之死。进趋一乘之生死也。分段生死。固有生死之生死也。变易生死。本无生死之生死。以度生无已。乘大悲弘愿以入界内。故亦假名生死也。犹滞分段生死。是为界内。是为六凡众生。已证变易生死。是为界外。是为四圣正果。犹滞界内。是为处世。已超界外。乃为出世也。界内六凡。惟趋生灭。本情以造业。本业以受生。其轮回六道。或荣或瘁。或苦或乐。而卒无实乐之可凭。苟不能进趣真如。其苦与瘁终无已时。故曰固有之生死。界外四圣。分证真如。本性以进道。皆乘大悲弘愿。以遨游三界拯济众生。其来也。必有所为。其往也。必有所证。驯至十地等觉。上极无上正等正觉而后已。故曰本无之生死。固有之生死。有升有降。且升一而降九。虽至生天。犹不能超然于分段之外。所谓轮回之苦者此也。本无之生死。有升无降。进止自由。且每进益上。以度生酬愿。乃有此生死。故不得以生死论也。已超生死之外。仍入生死界内以度众生者。是为菩萨。是为大乘。既超生死之外。遂证相似涅槃。不生不灭。惟蕲独善。不复以度生为念者。是为声闻缘觉。是为中小二乘。中小二乘。适为诸佛所诃。以其无意度生。显悖大乘。必不能进证无上正觉故也。变易生死。如贤哲之擢官。虽有迁移。每进益上。分段生死。如流民之就食。即有荣枯。终无依据。总核十界之究竟。永证涅槃之乐者。惟有一乘诸佛。长罹生死之灾者。惟在六道众生而已。众生轮回。虽有六道之殊。尤必以人道为枢纽。人道众生。积善业者。百无一二。积恶业者。数逾恒沙。即以善业论。如不能修出世福慧。惟积界内善因。极其所至。不过生天。天道寿命虽长。果报虽胜。终在分段生死之内。福报既终。仍当沦坠。既从沦坠。则三途之害。终不能免。天道如此。余道可知。善业如此。恶业可知。即无善无恶者亦可知。故凡不能超脱于三界之外者。无论善恶。三途之害。皆不能翛然无累。以已生复死。已死复生。生必有来。死必有往。生死相缠。莫知所极。纵修善果。不过一生两生不失善道。稍一失足。复从沦坠矣。以一隙有漏之明。心不敌无始业习之厚。势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怪也。所谓了生死。即了此分段之生死。所谓解脱生死。即解脱此分段之生死而已。而界内众生。以不通二种生死之故。因不知修证之方。既不解修证之方。上焉者。不过经画太空。自辟门户。以成其处世之学。下焉者。必致固执惑业。力竞三途。上或上升。仅成浅喜。下至下降。遂抱深忧。历劫茫茫。共沦长夜。诸佛所谓可怜愍者。正在此辈。岂不悲哉。夫讳疾忌医。固可骇怪。即当壮健时遽嘲卢扁。不知壮健之人。亦有衰病之一日。得失虽异。谬妄不殊。贤哲苟具真知。不识何以自处。生死之故。至道之源。大略如此。蹈常袭故。及甘食悦色之伦。亦可以爽然自失矣。

三界诸天。下及地狱。分段生死之境也。六道升降。分段生死之果也。十二类生。分段生死之相也。或升或降。轮回不息。分段生死之险巇也。一堕三途。动经尘劫。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地狱之惨酷。鬼畜之沉沦。亦不可思议。分段生死之钜灾也。生已复死。死已复生。累经胎狱而不辞。屡换面具而无愧。虽欲径归断灭。不知本无断灭之事。亦无断灭之理。分段生死之大累也。方生方死。莫能自由。亦终不肯自由。分段生死之妙因也。或愚或智。或贤或不肖。或富或贵。或贫或贱。无一得免。且终不肯自蕲解免。或反深恶出世大圣人之望人解免。吾不知其何说也。所谓生死之故。如是焉而已。诸佛菩萨之所悲念。念此辈也。诸佛菩萨之所化度。度此辈也。然而此辈若闻非闻。若见非见。若知非知。方赪面戟指诟谤不已。且力拒出世大圣人之悲念化度焉。乌呼。吾不知其果何说也。

求通生死之故。当先知方量。次知心量。不知方量。则聪明局于一隅。不知心量。则智慧霾于世谛。生死之故且无由通。或至历劫不知其所以然。终从沦坠而后已。可哀也。心量源也。方量流也。心量因也。方量果也。然心量之说。近取诸身。稍具超世之识者。或能知之。方量之说。每以为非耳目所及。莫不疑为荒诞。或视为庄列之寓言。不知诸佛及等觉菩萨。已圆证真如。故能遍通其理。遍履其境。因以开示众生。不辞精悉。彼诸佛菩萨悲念众生。化度众生。犹日不暇给。乌肯向小儿虫豸辈妄作寓言。翻成戏论哉。然而大惑者。且终身不解。不愚者。且终身不灵。每持此见为障道之具。本经所陈。几成虚设。则推阐方量之纲要。以通其狂惑。谅亦先佛所深许矣。所谓方量柰何。法界有十。统分四土。十界者。一佛界。二菩萨界。三缘觉界。四声闻界。五天界。六人界。七阿修罗界。八畜生界。九饿鬼界。十地狱界。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诸佛所居也。二曰实报庄严土。十地菩萨所居也。三曰方便有余土。缘觉声闻所居也。四曰凡圣同居土。寄报诸圣。及天人以下众生所居也。自诸天以下下至地狱。统名三界。亦曰六道。天人修罗为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为恶道。三善道。为善业众生受生之处。三恶道。亦曰三途。皆恶业众生退堕之处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由地狱以上。上极六欲天。统为欲界。以皆有男女情欲也。由六欲天以上。以次递上。复有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统为色界。以惟有色身。并无男女情欲也。由色界天以上。以次递上。复有四空天。统为无色界。以并无色身。惟有魂识如鬼神也。是为三界二十八天。六欲天之下。复有地居三天。以次递上。复有空居一天。空居天以上。即欲界之初天矣。是为三界三十二天。则诸天之全也。诸天之名。具如大佛顶首楞严等经所纪。兹不具述。修罗有四。或摄人趣。或摄鬼趣。或摄畜生趣。惟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天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惟修天福。不修天慧。其所卜居。邻于日月。为天之附庸。故为天趣所摄。亦得别为一界也。寂光实报及方便有余三土。为四圣界。以皆出世圣人所居也。天人以下下至地狱。为六凡界。虽曰凡圣同居。而圣为寄报。故仍谓之六凡也。娑婆同居界内。凡圣各二。凡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四趣。谓三途及修罗也。修罗有天福。无天德。故亦谓之恶趣也。圣二者。一实圣。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尽。报身犹在。皆名实也。二权圣。谓寂光实报方便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度有缘众生。示现同居。皆为权也。权实诸圣。或寄报三界诸天。或示现人世。故名是土曰凡圣同居也。所谓圣。谓声闻四果以上。已出三界分段生死诸圣人也。所谓凡。谓天人以下六道三途。未出三界分段生死诸众生也。以心有迷悟。故有圣凡之别。既别圣凡。遂有四土十界。四土虽恢弘无际。要皆此一心所感召而已。如无分段生死。及界内界外之异。诸佛菩萨且无所用其悲愿。无所用其化度矣。此方量之大纲。三界之实义也。凡一天一地。一日一月。一须弥山。上自初禅天梵天以下。下自铁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