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扬法云寺僧明空述

胜鬘经义疏

【疏】此是大倭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

【钞】此经前后两译。一云胜鬘经,亦云胜鬘师子吼一乘方便经,此是晋安帝世,三藏法师昙摩译。注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此是宋元嘉年,求那䟦陀罗于扬都译。并出刊定录。今上宫王疏所释,即是后译。经有二十一纸。其疏,唐大历七年,日本国僧使诫明、得清等八人,兼法华疏四卷,将来扬州,与龙兴寺大律阇梨灵祐。其上宫王,是安南都护晁衡姑也,相传云是梁南岳高僧思大禅师后身。禅师先造得金字大品法华宝函,盛之于般若台上石窟,无人知之。上宫王为国王,令五使来取岳山,具有取金经宝函时节,及安置金经石窟现在。

疏注云非海彼本者,或是疏主注,或是别人注,存二意好,即指此国及新罗国、日本国,指此二土,俱名为彼也。以新罗国有晓法师胜鬘疏,此间上代亦有此经疏,一卷十余纸,不题人名,为简异此二土疏,故云非海彼本也。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求那䟦陀罗译

【钞】疏文大分为二:先略释经题,次入经文。初文复三:先释别名,即是胜鬘、师子吼;次释通名,即经字;三、结得名不同。初文分五:初、辨胜鬘本迹,二、明其所说,三、释胜鬘名义,四、释师子吼,五、总结。初释本迹者,又二:先本,次迹。通云本迹者,本谓法身,迹谓应迹。诸佛、菩萨法身,理以之为本,能起十类之应迹。故法华云:应以佛身而为说法,乃至释等。经文虽有三十三身,所谓六道、四圣也。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经亦云:随其类音,大声普告。口轮既尔,心轮鉴机,身轮现应,亦复如是。于中,先本,

【疏】夫胜鬘者,本是不可思议,何知如来分身或是法云大士?

【钞】言不可思议者,言其位高下难测,不可以心思及言议者也。法云大士者,即第十地菩萨。华严三十九释十地云:佛子!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电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周旋往返,于一念顷,普遍十方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微尘国土,演说大法,随诸众生心之所乐,霔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是故此地名为法云。经文甚广,准此经本迹义足。大士者,安法师云:开士,心初开故。又云:始士,初始发心故。此从初得名,具存西音,应云菩提萨埵。什法师恐繁略提埵二字,但云菩萨,翻译不同,今存一释。菩提云: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言此人发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也。诸解不同,且存一释。

○次迹

【疏】但远照逾阇之机,宜以女质为化。所以初则生于舍卫国王,尽孝养之道;中则为阿逾阇友称夫人,显三从之礼;终则影向释迦,共弘摩诃衍之道。

【钞】但远照逾阇之机等者,明迹。法身悬鉴,故云远照。言菩萨在法身之地,悬照逾阇,一国有大乘之机,仍宜以女质为化也。故经云应以女身得度者,即现女人身而为说法。所以初则生于下,明垂迹之相。举始、中、终三处,略示其相也。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言初且兴起孝养之道。摩诃衍即一乘下,经文自释。

○二明所说

【疏】论其所演,则以十四为体;谈其大意,非近是远为宗。所以如来每说赞同,诸佛发言则为述成。

【钞】十四为体等者,一十四章是正说之体,一一章内皆对昔二乘之近情,显是今经之远理,悉用此意以为宗要。何者?且如第一赞叹如来真实功德章,且胜鬘因父母遣书,方闻常住远理,以为归依为是,异于昔日归依无常之近为非也。第二十大受章,归依既异于昔,戒亦应改于昔,所以今受十受,异于昔日小乘五戒也。第三三大愿章,归依受戒既殊于昔,故愿亦更发胜愿,远期常住法身,异于昔日愿身灭智亡也。第四摄受正法章,七地已还,及以二乘有功用行,此为近也;八地已上,一念三行,建立真应二身,出生五果因果,此为远也。第五一乘章,昔日别相三宝,五乘之别皆是方便为近;今日会五乘入一乘以为因,一体三宝以为果为远也。第六无边圣谛章,二种圣谛皆是修善之缘,而二乘但观一种圣谛为近,如来并皆已达为远。第七如来藏章,为叹八谛甚深,故言依如来说八圣谛;如来藏甚深,故八谛岂得不深?故立二种圣谛,唯在如来,非是二乘。第八法身章,只是明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隐显虽殊,即是一体,更无异体也。第九空义隐覆章,明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照此二藏,为二空智,此智本来常有,昔为无常等空义隐覆者也。第十一谛章,将明为依之极,简除七谛,唯取无作一灭谛为极也。是故此谛,非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第十一一依章,明此一灭谛,为众可依之极,故非二乘境界。第十二颠倒真实章,明无作一灭,即如来藏,生死神明,依如来藏相续,相续不灭,非但出惑言为依,从在惑中为依也。第十三自性清净章,明如来藏自性清净,虽在惑中,不为生死所染,但隐覆而已。第十四如来真子章,明三忍菩萨,御此乘而行,二乘凡夫,不能行之也。所以如来每说等者,胜鬘凡有所说,如来即赞同诸佛也。故下文云:所说摄受正法,皆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今得无上菩提,亦常说此摄受正法。发言则为述成者,经云: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汝已长夜,植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者,乃能解汝所说。

○三、释胜鬘名义

【疏】胜鬘者,世以七宝严其肉身,而今以万行严其法身,故云胜鬘。

【钞】胜鬘者下,释名义,可见。

七宝者:一、金,二、银,三、琉璃,四、车璖,五、马瑙,六、珊瑚,七、真珠。鬘(莫还反)华,茸饰也。茸(如容也)草,藂生也。言万行严于法身,胜于世严故也。前五章自分、他分不出一乘,即是万行严于如来藏等八章之境,令显现也。故题名中总标一部,大意略尽。

○四、释师子吼

【疏】师子吼者,自宣大理,无所怖畏,义同师子,不畏众狩,故云师子吼。

【钞】师子吼下,四、释师子吼义。涅槃二十五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是故胜鬘所演一十四章,无非常住,自性清净,对佛阐扬,无所畏难。义同涅槃决定说也。

○第五总结称

【疏】胜鬘,就当体得名。师子,举譬为称。一乘大方便、方广者,举其所说之法。

【钞】一乘大方便等者,此等三名,不出一乘权实之法也。疏文总举而已,今略释三名,粗知旨趣。

言一乘者,夫乘之为称,出于运通,今经即以万善等流为能运,一体三宝为所通者也。故下经云: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即得阿耨菩提。下文广释,今且略销因果权实不二之理,故一一是无二之称,乘是运出为义,因中善品虽复不同,而流义一,故云一也。

大方便者,善权也。方,法也。便,用也。巧用诸法,会众生也。故下文云: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也。

方广,实理也。正无邪曰方,具德无边曰广。如世方物,无邪无偏,妙旨虚融,义无偏定。故经云:自性清净,如来之藏,是法身藏。常乐我净四波罗蜜,虽有为相,非虚妄法,是故灭谛是第一义谛。当知三法一体,从义立于三名也。且分于人、法、理、实为论。人即是法。何者?胜鬘从万善得名,师子吼从喻以显说。万善即一乘方便,方广无畏即决定了义,是故当知人、法无异也。故下经文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也。

○二、释通名

【疏】经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易俗,不能改其是非,故云常;亦为物轨则,故称法。而此是汉中之语,外国云修多罗。修多罗五义,亦如常释。修多罗虽有五义,要在涌泉、绳墨二义,即同经之法、常二义,故以此经代彼修多罗也。

【钞】次经者下,释通名。

不能改其等者,肇法师云: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俎,众生不能异,故曰常也。

修多罗五义者:一、法本,亦名出生;二、微发,亦名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出杂心论。一、法本者,金口所说,一言为本,流出无量言教,当时被物,闻即得道。故经言:一一修多罗,复有无量修多罗,以为眷属。二、微发者,佛所说法,言辞巧妙,次第诠量,初中后善,圆满具足,如大海水,渐渐转深。闻教之者,次第领受,分别法相,微有解生,渐渐增长,明练通达。又云:遍读诵异论,广知智者意,多闻强识,以至成佛。三、涌泉者,从喻为名也。佛所说法,文义无尽,法流不绝。闻教之者,于一句法,解无量句。故云: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次第知法说,月四月至岁,如风于空中,自在无障碍。四、绳墨者,佛所说法,裁爱之教,不为邪风倒惑,得入正辙,即同绳墨义也。五、结鬘者,如结华鬘,令不零落,结佛言教,不零落也。

要在涌泉、绳墨二义等者,涌泉则恒流不绝,可以同常;绳墨则除邪显正,可同法之轨则。故以此方之经字,代彼修多罗之称也。

○三结得名不同

【疏】诸经得名不同。今此经上言胜鬘师子吼是举人,下言一乘大方便方广是举法,双举人法为题,故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钞】三、得名不同者。如诸经之题,所从各异:或从法,如涅槃、大品等;或有就事,如枯树经;或有就人,如须达拏;或有就喻,如大云、宝箧等经;或具法喻,如法华等;或具人法,即如此经及净名等;或具人法喻,如华严等。

○从夫大圣至说法下,第二、入经文。疏文中,先分节经文,次释经文。

【疏】夫大圣应世,为物说法,不撰经卷之多少,不别明理之深浅,皆用三段为说:第一、序说,序是渐由为义;第二、正说,正者经之正体;第三、流通说,谓传之后世须此三。所以者?良由众生从来迷尘,加复神钝,若卒闻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谤心,还坠三涂。是以圣人先现殊常之相,令物生乐,于是众生因此序相,即发乐应闻深理之心,故即为说正体。序正既竟,必时众生皆得蒙益,而大圣垂慈说法,非但当时获利,远及末代,皆同令福,故末即为说流通以劝之也。三段文处者,从初讫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名为序说;从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以下,讫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以来,明为正说;从尔时,世尊放胜光明,普照大众竟,经为流通说。

【钞】初、分三段者。夫佛说法,虽复殊源,而初、中、后善,文必备矣。故安法师一切诸经,皆用序、正、流通而分之也。后见亲光菩萨佛地论,果有此文,冥合圣意。

更生谤心等者,非但不能受领而行之,更乃生诽谤,如来止而不说也。故法华云:止止不须说,若说是事,一切天人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大坑即三涂也。三涂之名,出四解脱经。地狱名火涂,小狱通寒热,大狱唯在热,从热边说,为火涂也。畜生名血涂,从相啖边说。鬼道名刀剑涂,从彼驱逼边也。涂者,大乎反,道路也,泥行也。

殊常之相者,如法华序品,即以天雨四种华,地摇六动,眉间光照万八千土,一一土中,佛转法轮,三乘受行,入涅槃等,以为表发。涅槃面门放光,表说常住佛性。大品支节放光等,各各表发。不同此经,即以内外缘以为发起也。

【疏】就第一序说,初开为二:一、通;二、别。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故名通序。

【钞】释序中。通、别二序者。言五事至通序者,一切经皆安如是等五事故。亦名遗嘱序,如来遗言,令标经首故。亦名经前序,三世诸佛,经前皆然。故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亲属爱结未除,心没忧海。阿泥楼驮语阿难言:于未来事,若有疑者,乃时咨决。何为没在忧海,如世凡夫?阿难得念道力,闷心得醒,即以四事请问:一、问佛涅槃后,云何修道;二、问谁当作师;三、问恶口车匿,云何共住;四、问佛经初,置何等语。佛告阿难:若现在,若去世后,依四念处修道。解脱戒经,是汝大师;恶口车匿,依梵法治。我三僧祇所集法藏,初应作如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是故五义,名为通序等。别释者,如是等五,同是劝信之辞,所传之教理。我闻者,亲承音旨,明能传之人。一时者,能传、所传,会理之时。佛住者,的出化主,亦禀承之主。舍卫等者,闻经之处。故展转相证,劝信非虚,欲使将来顺而不逆也。于中,或五或六,由主处离合故。

【疏】遣书感佛,正为此经,非为余经,故称别序。

【钞】言遣书至别序者。经、经由各藉异,故名为别。教门机别,亦名现在序,佛在世时有此事故。此经别序者,波斯匿王与末利信法未久,遣书与胜鬘,略赞如来无量功德等是。已上释通、别二序之来意竟。

【疏】就第一,通序,即有二:一、明阿难所传不谬,证人是可信;二、有住处同闻,明说经之根本,证法是可信。人能弘法故先证,法由人弘故后证。

如是我闻:一时,

【疏】如是者,总举一教之始终也。两物相似曰如,一物无非曰是。如来与阿难谈其声口,必一八既殊,金肉非同,故于文曰如一八。金肉虽异,即其所明,即是一物,故于理曰是。

【钞】必一、八殊等者。一,谓一音。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在于佛。八者,八音:一、最好,二、易了,三、柔软,四、调和,五、尊慧,六、不误,七、深妙,八、不女。此在阿难。一音唯在大,八音通大、小,故将八音且目阿难。金,谓如来黄金色,身、口业所说。肉,谓阿难肉,身、口业所说。金、肉一、八虽异,而阿难传佛所说如,佛所说曰如。虽金、肉二说,而所诠只是一理,故云是也。一、八释教,一物喻理,教如理是故也。古来多云:如是文,如理是。文以巧诠为如,理以无非曰是。大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是者,善信之辞。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其信者,是事如是,即劝信之端。端,犹首也。

【疏】我闻者,言阿难亲从佛闻,所传不谬,且欲表异外道,我自然知之过。

【钞】我闻者,若传从他闻,多致伪谬;今亲闻,是则可信。群情承受,无所致疑。大论云:随俗说我,和合称闻。随俗说我者,学、无学人,传法利生;顺俗说我,外不乖宣,内不乖实。大论明三种我:见、慢、名字。凡夫三种,学人二种,无学一种。阿难是学人,无邪我,伏慢我,随世名字,称我无咎。和合称闻者,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意欲闻,情尘和合,耳识即生,意识分别种种所闻,因缘和合,故称于闻。阿难等,内则耳根聪利,外则对佛一音,领纳无遗,故称我闻。

且欲表异外道等者,言阿难所闻必有内外因缘,异外道不从因缘有执,自然之过捡故。萨婆多宗明我但有名,依昙无德说有假我,犊子部所计我在第五不可说藏,是等虽殊,悉破外人计神我性说假名我也,故云表异外道等。问:大论云阿难是佛得道夜生涅槃,明佛成道后过二十年方为给侍,自尔已前说经阿难不闻,云何皆称我闻?答:报恩经云阿难从佛求四愿,第四愿所未闻经愿佛重说,大论略经更有诸文,应须广引余三愿。涅槃三十六云不受故衣,不受别请,出入无恒,捡经

【疏】一时者,明如来所说经教,其数无量,而阿难得佛觉三昧,一时皆领,故云一时。

【钞】一、时者,肇法师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又四众感教得道之时。此亦助成,我闻可信。大论云:说时令人心生信故。

【疏】第二,举住处同闻,证法是可信。

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疏】舍卫是城名,梁云闻物。此城殷富,多有名珍,远闻四方,故云闻物。国名憍萨罗,今以城目国,故言舍卫,是十六大国中之一。

【钞】第二,举住处证法是可信者。言佛住者,佛是能说,显其化主;亦为助成,传闻可信。何者?九十六种不足归心,三乘圣人犹居不极,说非究竟。今明无师大觉,朗然顿悟,所言诚谛。从是闻经称物机缘,众情忻惬。旧云:佛陀,此言觉者。自觉觉他,名之为佛。智论云: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谓知三世众生数、非众生数,及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住者,大论云:四威仪住,故名为住。住有四种:一、天住,谓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二、梵住者,住四谛、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三、圣住者,住三空、四谛、十二因缘理也;四、佛住者,住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力、无畏等一切佛法,佛所得法于中住,怜愍众生,示住给孤独园。

今以城目国等者,此是中印度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异南憍萨罗,故以都城名为国之称。捡西域记,有南北两憍萨罗国。仁王经列十六大国,第一憍萨罗是南,第二舍卫国是北。南去北甚远,不相关涉。古今释者不同,此为定说。

【疏】祇树给孤独园者,树嘱太子祇达,园嘱给孤长者,二人共立精舍。今以两主标名,故云祇树给孤独园。

【钞】祇树给孤独者,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此云胜林,是给孤园。何者?胜军王大臣苏达多,此云善施。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施贫,哀孤恤老,时人美德,号给孤独,尊重如来,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处瞻揆。唯太子逝多林,园地爽垲(苦亥切),地高灿也。寻自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豁然,即出藏金,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往,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逝多即祇陀。已上出青龙疏。

【疏】同闻众,略无也。或云:说此经时,在乎后宫,上唯诸天,下唯彩女,阙无大士,不足以此证经,故阙之也。而此经下流通之初,既云放胜光明,普照大众,岂言复无众?且今言以住处同闻证法是可信者,岂其举彼逾阇宫处宫中采女哉?是即付嘱之时处众也,故知略即明矣。

【钞】同闻众略无等者。此是同闻法人,证法是可信,亦证非谬传,但经家略不出之。疏主意云:准经文下,合有。即取如来却还祇洹林,为阿难、帝释等重说此经,及付嘱流通之处,自有同闻,不取逾阇宫中之人也。验知古人释不当也,略义显矣。

【疏】就第二别序,亦开为二:第一、从时波斯匿王以下,讫敬授胜鬘,名外缘序;第二、从胜鬘得书欢喜以下,讫叹佛实功德,名内因序。言尊者遣书为说此经之外缘,云外缘序;胜鬘默念感佛为说此经之内因,故云内因序。

【钞】外缘、内因等者。父母遣书,但能发其内心,故云发其道意;默念感佛,机应道交,即合闻法,故云感以清净,心净故闻法。

【疏】就第一、外缘序,亦有三:第一、王及夫人共谈胜鬘,心明根利,宜闻深法德行;第二、从夫人白言以下,言毕,即作书赞佛功德,遣信令闻;第三、从使人奉书以下,明使人奉书至阿逾阇国而奉。

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慜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

【疏】时者,言胜鬘应闻常住之时也。信法未久者,谓信大乘法未久也。言王与夫人但信小乘法来久,而未信大乘。如来在一树下说法,时波斯匿王击鼓来奉佛,佛知故问:此何声也?阿难依实而答。时佛言:世王击生死鼓,我为法王,宜击法鼓。即说法鼓经。于是王及夫人始信大乘未久,即遣使告于女胜鬘也。

【钞】经云:波斯匿王,此云和悦末利夫人者。未曾有经云:元是王舍城耶若达多波罗门婢,名黄头,常知守园,因将干饭供佛之福。后波斯匿王游猎,入园见之,婢乃为王种种供给及按摩等,极称王意。王问:波罗门卖不?答言:贱婢何堪!王重问之,答云:千两金。王遂以百千两金从其买取,六万夫人中为第一夫人。

法鼓经等者,此经后宋求那䟦陀罗于东安寺译,有两卷,名大法鼓经。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百千菩萨、末利夫人等,十方无量诸菩萨众。尔时,如来于彼四众说如是法:有有则有苦乐,无有则无苦乐,是故离苦乐,则是涅槃第一之乐。尔时,波斯匿王击鼓吹贝,往诣佛所。世尊知而故问阿难:以何等故,有鼓贝声?阿难具答。佛告阿难:汝今亦应击大法鼓,我今当说大法鼓经。佛告迦叶:今此会众,虽复一切清净纯一,然于隐覆之说,有不善解。迦叶白佛言:何名为隐覆之说?佛言: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般涅槃者,非毁坏法。此修多罗,离覆清净,明显音声,百千因缘,分别开示。作是语时,众中有下信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自性不堪听受如来已般涅槃,而复说言常住不灭,从座而去。所以者何?彼人长夜于般涅槃,大修习空见也。闻离隐覆清净经故,从座而去等,经文甚广。

【疏】一云时者,是谓说法鼓经时也。解此信法未久,种种不同,然推寻本末,唯此应当,故不记也。是我之女者,赞重之辞也。言相子不过父母,知臣莫知君王,我子之称,不别自他,唯在于善。今胜鬘既为己子,且有明德,应闻胜道,故亦自称我子也。

【钞】我子之称等者,胜鬘以万行能严为名,故长表唯善哉。审知之,更无于恶,故云不别自他也。

【疏】聪慧利根者,耳善听曰聪,心明察曰慧,聪察爽明,谓之利根。通敏易悟者,闻表达里谓之通,善听之所致;照了深明谓之敏,善察之所致;遇理即解谓之易悟,利根之所致。前句谈其性能,后句言其功用,共相成也。廪教必由善听,故叹听为首。此明器已具。

【钞】爽者(疏两反),善也,贵也,明也。敏者(贫殒反),聪也,疾也。致(知吏反),至也,与也。利根是性能,易悟是功用。易悟必由利根而成,利根必由易悟而显,故云共相成也。此机器已具,堪闻常住故也。

【疏】必速解法者,一闻即悟,不待再教。心得无疑者,神情开朗,无小乘疑滞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时有二:一、年时;二、机时。皆不可失也。此明可纳实也。

从夫人白言以下,第二、遣信略赞。

夫人白言:今正是时。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

【疏】如来无量功德者,圣德无量,不可备陈,故粗标三德。

【钞】粗标三德者,准下经略赞文。

【疏】第三,明使人致彼,奉书可见。

使人奉书至阿逾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

【疏】此明正内实,可见。

【钞】正内实者,父母遣书,为正其内心,令生真实常住之解也。

【钞】从胜鬘得书以下,第二、内因,序分为五:第一、明得书欢喜,亦可见。

胜鬘得书欢喜顶受,读诵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而说偈言:

【疏】生希有心者,谓闻常住也。

【钞】谓闻常住也者,闻前略三德也。

【疏】二、初行偈欲修供养。

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疏】而胜鬘但见,通而为论。常住本然,但闻是希,故云希有。书那得言我闻佛音声者?声以传意,书以传声,故书义云闻佛声。又见闻觉者,从书得解,亦称为闻。世所未曾有者,言我理虽本然,但据故我云未曾,明一生未曾闻。常住真实者,圣体圆备,非伪曰真;至德凝然,无虚曰实。

【钞】我闻佛音声等者,无名疏云:传道声于书,故云我闻。圆备者,具三德也。凝者(鱼膺反),坚也。

【疏】有一行偈,明默念感佛。

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

【疏】言如来应世,为物无偏,我虽无知女人,亦入世数,愿垂慈心得见耶!

【钞】默念者,准佛,应如经文。

【疏】一行偈,明佛应其感。

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

【疏】而应于空中者,若在宫内,或履涉艰难,且欲表如来法身无相,犹如虚空也。如来顶后常光,但七尺而已,今欲表胜鬘将说一乘圆果常住之理,故普身皆放。

一行偈明三业供养,可见。

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

【疏】接足礼者,惟在空中以接足礼致敬,非适接也。

【钞】三业供养者,经除上句说,余三句对三业可见。

惟在空中者,惟思、惟念也。适者(尸赤反),乐也,往也。言但惟念在空,以申礼敬,非住空中而接足也。

【疏】从如来妙色身以下,经中之第二、正说。就中凡有十四章,大分为三:第一、举初五章明乘之体,言万善皆为乘体;举中八章明乘之境,言有作、无作、八圣谛皆为乘境;举后一章明行乘人,言三忍菩萨御此乘而行。就第一、明乘体中五章,亦分为二:第一、初三章明自分行,言胜鬘本是不可思议,但迹在七地,今初三章明七地行,故云自分行;第二、后二章明他分行,明八地以上之行,非其七地之分,故云他分行。自分行中三章:第一、叹佛真实功德章;第二、十大受章;第三、三大愿章。今第一、叹如来真实章。

【钞】第一、如来真实章。初五章明乘体等者。始从初信,终至妙觉。其乘万善,七地已还,有功用行,名为自分行;八地已上,无功用行,名为他分行。从有入无,笃善以为能运。至妙觉只是无作,灭谛出缠,名为法身。是故从初即用作,灭谛以为所缘。后之七章,亦是灭谛异名,但随隐显等义,立名异耳。故云有作、无作八圣谛,皆为乘境也。真子,即是乘善照境之人。至于八地,分证灭谛,建立真、应二身,出生五乘因果,化度五乘之人,终讫会归一乘,乃至佛地亦然。具如释迦一化,先三后一,更无有异。此意深矣,请为详之。

【疏】此章来意者,胜鬘前来未闻常住,但今因父母遣书乃得闻,所以叹今日常住真实,愿为归依,异于昔日归依无常。且行善之义,本在归依,今欲广明万行之道,故以归依为首也。所以优婆塞戒经云:若不依三宝受戒,戒不坚强,如彩色无胶。就此章中,又开为二:第一、有五行偈,正叹常住真实,愿为归依;第二、从哀愍覆护我以下竟章,请救。就第一正叹中,五行偈分为四:第一、初二行偈叹法身,次一行偈叹解脱,次一行偈叹波若,次一行偈总叹三德。而常言佛地万德圆备,何意但据此三德为叹者?法身是万德之正体,解脱是断,波若是智。然即万德之中,此三为要,若举此三德,即余德自显,所以但据此三德为叹也。且上父母相闻,既云圣德无量,不可备陈,故但略叹三德尔也,所以胜鬘亦从但叹三德也。释此意义家种种不同,而要在于此,故不记也。

【钞】举此三德,则余德自显者,法身则摄报、应二身,智慧则摄一切权实之智,解脱则五住俱断,能起一切神通变用。故涅槃云:诸佛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也。是故此三万德中,要

【疏】就第一、叹法身中,二行分为二:第一、一行半偈,叹应身;第二、举二句,叹真身。何即?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是以于诸叹处中,常为双叹。

【钞】非本无以垂迹等者。本迹之义,出自肇法师。彼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今文亦然,真身为本,应身为迹。非真身之本,无以垂于应身之迹;非应身之迹,无以显于真身之本。迹有显本之能,故须双叹,亦是体用及不二也。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疏】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者,叹无等,言梵天在上,莫能见佛顶。无比不思议者,比类,言众识非所思议也。如来色无尽者,言感者,言见应,谓有兴废,故云有感即应,无有穷已。此四句皆叹色。智慧亦复然者,叹心亦如上叹色,无比无尽也。是故今敬礼结叹应身。义家云此句应在第二行偈上二句次,而出经者,欲以结皆在偈末故然也。

【钞】梵天在上等者。梵天在色界,从彼天来,亦未曾见世尊顶相。

无比者,智论云:如释迦菩萨以一偈叹弗沙佛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众识非所思议者,且通而言之,据实为论,等觉菩萨亦不思议于妙觉。

言应有兴废者,有感则兴,机谢则废,机感无尽。是故如来遍法界,应未曾有尽,故云无有穷已。(末捡)故华严云:八地菩萨于一切不可说国中,随众生信乐差别而为现身。八地尚尔,佛地可知。亦如观世音普门示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又经云:妙色湛然应一切。(皆捡)是其例也。又涅槃云:佛性者,亦色、非色。云何名色?金刚身故。云何非色?十力、无畏非色法故。金刚身是三十二相。既是佛性之色,验知无尽常矣。疏家虽有二解,俱从二身以释,经文意含。若离二为三者,初一行应身,智慧即报身,常住即法身。应知二、三离合为异,异而不异,亦常住也。

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疏】一切法常住者,第二,叹真身。明应即随感而现,但真身凝然,常住者不动,且余德通在因地,故只就常住为叹。私释少异:初一行叹应身,后一行全叹真身。如来色无尽者,无尽谓是常住,叹真身无色常住。何即?既为色法,理为不尽;既云不尽,即非色常住自明,故云如来色无尽。亦可以智为色,亦可是应色之本,故云色。智慧亦复然者,正叹真身,言亦无尽常住也。一切法常住者,总真身诸法。

【钞】余德通在因地等者。言佛地四德,我、乐、净等;及余一切,通于下地;常住一德,唯在如来。是故今经偏就常住为叹。故缨珞云:古昔诸佛,二身道同,同是常住;一切菩萨,二身俱是无常。释曰:以等觉已下,有微细无明因,变易生死果。故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法性土。

私释:小异者,璎珞本业经云: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法鼓经云:常解脱非名,妙色湛然住,非声闻、缘觉、菩萨之境界。

【疏】次一行,叹解脱。

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

【疏】心过恶者,谓三毒、四倒。身四种者,谓四大。此二句叹脱三界内四住地恶。又解:谓身三恶,四种谓口四恶,离为十恶,明摄三界内恶尽。已到难伏地者,难伏地谓金刚心。夫魔有四种:一、天魔,二、烦恼魔,三、阴魔,四、死魔。金刚心不为天魔外道所伏,且结惑净尽,降烦恼魔,但未免行阴魔及生灭死魔,故云难伏地。一云:难伏地即是佛地,言佛地非四魔得伏,故云难伏地。此句叹脱三界外无明住地恶。又云:上二句叹有余解脱,下一句叹无余解脱。因尽谓有余,果亡谓无余。前叹离四住地,据因尽证果亡;后叹离无明,举果亡证因灭,则其实双亡明矣。法云法师云: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此言心者,是变易生死果;过恶者,是变易生死因。身者,分段生死果;四种者,分段生死因。前明断无明住地,变易果亡;后明除四住地,分段报灭,故言降伏。已到难伏地者,烦恼伏智,不出二种:一、鄣令不见法相,二、感使无常。金刚心起,断惑斯尽,照见法相,免于惑累,故言难伏地。犹有烦恼,感彼心起,不免无常,果累犹在,故不言不可伏。己之言过,过金刚心至佛地,免无常、生灭、果累亡,因果双亡,故解脱私意少异。金刚心所难伏者,唯是阴魔、死魔,如来已过此二境,故云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结叹

【钞】解脱德中,三毒,贪、嗔、痴;四倒,谓无常、计常。我、乐、净等,亦复如是。离为十恶者,离心过恶,为贪、嗔、痴,足为十恶。释难伏地者,初且释难伏,后私意中兼释已倒。金刚心是等觉位,此菩萨有一分不思议变易果,未免生灭死魔;微细生灭迁流故,未免行阴魔行,以迁流为义。璎珞经云:等觉菩萨超度三魔,未免生死魔;妙觉超过四魔,二身常住。盖经论异出不同。

【疏】次一行,叹波若。

知一切尔炎,智慧身自在,摄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礼。

【疏】知一切尔炎,智慧身自在者,尔炎,梁言智母。智母,谓真谛境空,为生智之本,故称母。空既无为,所生智慧故自在。此二句叹空智。摄持一切法者,谓照有参差,摄持万境。此一句叹有智。而世谛亦能生智,但生智劣,故不与母名。一解言:上二句叹实智,下一句叹方便智。尔炎者,即此二谛能生乎智,故通称智母。智慧身自在者,即是照二谛,分明纵任。下句摄持一切法者,明能以方便摄持众生,化令生善。是故今敬礼,亦结叹。

【钞】释般若德中,经云:知即是智,一切是诸境尔。炎即是一切境,本性空寂,此为真谛空也。此之空境既是无为,照此无为,故空智自生。参差万境,即俗谛境。照此俗谛,名为有智。俗谛少生空解,故不与母名。第二解中,双照真、俗,故云分明;真、俗无碍,故云自在。应知纵任释自在义,文中初以真谛为母,次以二谛能生实智为母。然璎珞经佛母品中,以三谛为母。故经:敬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佛及菩萨二:初、照智从何而生?佛言:弟子!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诸佛、菩萨智母,乃至一切法亦是诸佛、菩萨智母。所以者何?诸佛、菩萨从法生故。此疏但言二谛,则中谛合在真谛之中。离、合适时,诸经皆尔。

【疏】次一行偈,总叹,可见。

敬礼过称量,敬礼无譬类,敬礼无边法,敬礼难思议。

【钞】经总难中。过称量者,净名云:无有量,已过量。下文云: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无名云:无有终讫,故曰无边。无边之理,岂有中断?即常住之异名也。

【疏】从哀愍覆护我以下章中,第二,请护,就中分为四。

第一,一行偈,直请护。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

【疏】言我虽叹佛真实归依常住,若佛不相随救,即归依不尊,故就佛请。护法者,法身万善为种。

【钞】即归依不尊等者,若佛常随救护,则我归依之心尊重也。

经:法种者万善,为能严法身,为身无所严,万善若增长,法身即显现。

【疏】次一行偈,如来许护。

我久安立汝,前世已开觉,今复摄受汝,未来生亦然。

【疏】请唯二世,许兼往世,明护之深远。

【钞】请唯现未,许兼前世者,明护之久远。

【疏】次一行半,因佛许护,重请致敬。

我已作功德,现在及余世,如是众善本,唯愿见摄受。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

【疏】言如来久远救我者,我必已作善。余世,谓未来。若三世常护者,即作善无息,故更请赐记。

【钞】更请赐记者,唯愿见摄受之文,是请救文竟。无名释云:胜鬘赞叹,美善尽矣。以今证古,知开觉之不近,乘此善根,因获尊号,不亦宜乎?

【疏】第四,从佛于众中以下,明佛赐记,亦分为六。

第一许因

佛于众中即为受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祗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

【疏】第二,从当复供养以下,许果。

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祗佛,过二万阿僧祗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

【疏】第三,从彼佛国土以下,许其国无秽。

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

【疏】第四,从彼国众生以下,记其纯净。

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生皆集于彼。

【疏】第五、从胜鬘夫人以下,明人天发愿。

胜鬘夫人得受记时,无量众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

【疏】第六、明佛赐记人天,皆可见彼。

世尊悉记,皆当往生。

【疏】从尔时,胜鬘夫人闻受记已以下,明自分行中之第二十大受章,叹佛真实求依常住,本为修善。且归依即异于昔,戒亦应改于昔,所以今受大受,异于昔日小乘五戒也。就中开为三:第一、明受戒方便;第二、从世尊,我从今日以下,正明受戒;第三、从法主世尊以下竟章,立誓断疑。将欲受戒,故先修容仪,以静其志。修仪静志,要为受戒,故第二即有受戒。受戒既竟,即大众疑胜鬘既为女人,所志应弱,而今其所受甚重且远,恐将口不当实,是以第三立誓断疑,以成其受。

【钞】第二十,受章,以静其志等者。静(疾郢反),净闲也;净(疾正反),洁明也。甚重三聚,净戒且远,即乃至菩提。

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

【疏】恭敬而立者,常时受戒,必须着地。今佛处空,若着地,即言接奢远,故立而为受。受十大受者,上受是能受之心,下受是所受十戒。昔日虽复五戒,所求者小乘,今以常住菩提为期,故云大受。

【疏】就第二正受戒中,凡有十戒,亦开为三:第一,初五戒名为摄律仪戒。律者,类也;仪者,容仪。此五戒止于意恶,而容仪之类,自不失法。第二,从不自为已以下,有四受,名为摄众生戒。第三,从摄受正法终不失以下,有一受,名为摄善法戒。

【钞】十、受束为三者,璎珞亦有此文。彼大众受学品云:佛子!吾今为诸菩萨结一切戒根本,所谓三受门: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经文广。佛子!是三摄受三种受戒: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是诸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入是正法戒门,得无上道果、空平等地者,无有是处。此三种戒,不通小乘,是大士律仪,通上三业。今从身、口相显,名曰律仪。于律仪上起菩提心,能止一切不终善事,勤修诸善,满菩提愿,名摄善法。菩萨利生,行四摄法:大慈与乐,大悲拔苦,摄救众生,能止自济,兼为益他,名摄众生。是故此三通名戒也,即是菩萨三聚净戒。方等、涅槃、地持论等,并有广文。

【疏】将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所以先受自行。大士正己,要为化物,故次有摄众生戒。化物之道,非但止恶,要修福善,故第三有摄善法戒。然第一以自行为本,兼显化他;第二以化他为宗,仍明自行;第三合明自行化他,即备举大士之行明矣。

【钞】将欲化他,要必先正己身等者,经云:自既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故云兼显化他。第二,菩萨化他,仍资己行,故一一戒中,皆云乃至菩提。

【疏】就第一,摄律仪中,五戒分为三。

第一,初一受,明昔日所受小乘五戒,犹不起犯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疏】小乘戒法,但制身口,不制于心,今又更精其先所行,明清净之极也。此戒既防昔日,故在初也。

【钞】言精其先所行者,于昔五戒,今加制于不犯之心也。

【疏】第二,有二受,明于尊卑二境,誓不起恶。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慢起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疏】于诸尊长不起慢心者,三处为尊,兄帙为长。于诸众生不起恚心者,通言含识之类。然所以尊上止慢,于卑禁瞋者,解有三种:一云:凡人之情,于上乐等故起慢,于下求遍故起瞋。二皆非道,所以尊上止慢,卑上防瞋。二云:尊上多生瞋而慢少何?即尊者冯其高贵,好凌群下,故下多生瞋,而其德自可敬,故慢生少。卑上慢多生而瞋少何?即为己在下,理自可凌,故生慢即多,纵横随我,故生瞋少。言今于尊上少慢尚不起,况乎卑上多生慢?又卑上少瞋尚不止起,况乎尊上多瞋?是皆举轻况重。三云:尊长是可敬境,恐慢与敬相违,故尊上止慢;卑是可慈境,恐瞋与慈相违,故卑上止瞋。

【钞】三、处为尊等者,尊谓君、父、师。帙者(直质反),俸禄也,兄之品位也。

于下求逼,故起嗔者,下于己者,好逼恼之,故下于己而起瞋。好之与求,绮文互说。纵横随我者,言不敢不随于我,既相随顺,故于下生瞋少。

【疏】第三,有二受,明于自他二境,誓不起恶。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疏】言于他不起嫉,于自不起悭,可见。

【钞】经于他身色等者。身色是正报,众具即依报,见他胜己而不生嫉。内谓头、目、手、足等,正报也;外谓国、城、妻、子等,依报也。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疏】就第二摄众生戒,四受亦分为二:第一有二受,同明慈心与乐;第二有二受,亦同明悲心拔苦。就第一有二受,自分为二:初受明与乐果。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就贫苦众生。

【疏】不自为己受畜财物者,明止善;从凡有所受以下,明行善。

【钞】与乐果中,止其自畜也。凡受财物,济彼贫苦,毕竟成就,令得乐果。

【疏】后受,明与乐因。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碍心摄受众生。

【疏】不自为己行四摄法者,明止善。从为一切众生以下,明行善。以无爱染心者,谓无贪心;无厌足心者,无瞋心;无碍心者,无痴心。

又云:以无爱染心者,谓不以爱见悲。若有爱见,即化道为漏,亦于生死有厌足,且化物有碍。又云:无以爱染心者,说不同凡夫;无厌足心者,不同二乘;无碍心者,同于大士。

【钞】与乐因中,止自行四摄也。行善中,化众生有厌足者,即有不喜心也;有痴心者,即有碍也。慈悲心有三:一、法缘,二、众生缘,三、无缘。出涅槃经:法缘者,五阴等法空故;众生缘者,缘于众生得乐之相故;无缘者,缘如来故,缘一切众生,与诸佛理一体无二故。故云一切众生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夫如者,不二不异故。今爱、见、悲,即众生缘,但缘众生得乐之相,故于众生有爱染心。既有爱心,即化道为漏,于物有碍。故净名云:菩萨以无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作法中,而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四摄者,此度众生四,通名摄者。众生情所爱者,即是此之四法。若大士用此同情接引,则物之所归焉;若众生依附,乃导以大乘正道而度脱之。故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一、布施摄者,菩萨以无所舍心,行于二种布施,能摄众生: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若为乐财众生,即以财施而摄取之;若为乐法众生,即以法施而摄取之。以此二施,能利益一切众生,既蒙恩利,因是生爱心,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也。二、爱语摄者,菩萨若以善软之言,随顺一切根情,安慰开喻,则一切众生之所乐闻,因是生爱心,依附菩萨,而随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者,菩萨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各沾利益,众生既蒙利,以欣所得利故,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者,菩萨用法眼,明见众生根缘故,一切随有欣同之者,即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既巧同其事,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涅槃,故同事利益,名为摄也。

无厌足心者,厌(于盐反)饱或作厌(于艳反)。

【疏】第二,有二戒,明悲心拔苦,亦自为二:初、明拔苦果。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稳,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

【疏】从若见孤独以下,明止善。从必欲安稳以下,明行善。少无父曰孤,老无子曰独。在囹圄为幽,有枷锁曰系。刑恼曰疾,疾甚曰病。在我称厄,谈彼曰难。自衅曰困,外逼曰苦。以义饶益者,义,犹理也,以理济十苦也。然后,谓令至菩提乃舍也。

【钞】若见下,明止善。在囹圄者(上力郎反,下鱼举反,又鱼据反),狱也;危者(鱼为反),高也,不安也;难者(奴旦反),患也;衅者(许觐反),罪也:皆顺也,道理齐,拔十苦也。

【疏】后明拔苦因。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疏】就拔苦因,亦有止行。从若见捕养以下,明止善;从我得力时以下,明行善。外求曰捕,内畜曰养。众恶律仪,谓十六恶律,见涅槃经。及诸犯戒者,言违其本誓者也。恶律仪,发始更恶;犯戒,初善后恶者也。我得力时者,力有二种:一、势力,二、道力。于彼彼处者,若不行善,即诸道皆闭,流转生死,迁移六趣。所以大士于彼彼处,皆见此人,重恶即以势力折伏,轻恶即以道力摄受。息恶修善,即圣化久住;圣化住世,即善来恶去。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道器既增,即佛法轮恒可转

【钞】疏:拔苦因中,止行者,止其弃舍。折摄,止也。行其折摄,即行善也。捕养者(上补故反,提也;下余两反),安也。畜者(许六反),养也。

十六恶律者,大经二十七云:善男子,云何复名修习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令其永断,是名修戒。何者十六?一者、为利养食黑羊,肥已转卖;二者、为利买已屠杀;三者、为利养食䐗豚,肥已转卖;四、为利买已屠杀;五者、为利养食牛犊,肥已转卖;六者、为利买已屠杀;七者、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者、为利买已屠杀;九者、钩鱼;十者、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违其本誓者也者,由未受戒前,恶遍法界,欲进受时,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今既犯戒,违初要期,故言违本誓也。初受为初善,后犯为后恶,恶律仪在受之前也。势力者,王力及天龙力也,诸无漏善道皆闭也。

法轮者,轮具二义:转义、摧碾义。何者?佛证四谛法,有可转之义,故名为轮;能摧坏烦恼,亦名为轮。如轮王宝,能坏怨敌;佛法轮宝,能坏烦恼。是故佛初成道,趣波罗捺,为五比丘、八万诸天说四谛,转入彼心,坏彼烦恼,故名转法轮也。乃至涅槃,随有三乘之道器,法轮常转。故法华云:昔于波罗捺,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故云恒可转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