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拈华寺贤宗后学达天通理敬述

嗣法门人(兴宗祖旺誊清怀仁祖毓较字)

第九总释名题者。谓名者实之宾。题者经之纲。一经大义。萃在名题。故言总释。谓总释一经大义于名题中也。又名谓能译人名。题谓所译经题。而言总释者。谓人名经题以总释之也。即分为二。

一经题二译人。

初。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释此经题。略作五义。一先会五名。二正释现题。三略备古法。四重申西名。五附释卷次。

初。

按经中佛自所说。有五种题名。一曰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正脉云。境智为名。谓大等是境。十方下属智)二曰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正脉云。机益为名。谓阿难性尼为机。得菩提等是益)三曰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正脉云。性修为名。以如来密因属性具。修证了义属修得)四曰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正脉云。要妙为名。盖上七字为显为最妙。下八字为密为最要)五曰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正脉云。因果为名。以菩萨万行为因。首楞严即果也)今此题者。于五名中略取十九字。择要该广。次第摄经。乃结集者善巧所成。

二正释现题四。一指法宗体。即大之一字也。所言大者。即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称为大。在华严即一真法界。而一真法界。该四法界。统摄乎因因果果。无量妙门。无边妙义。不其大乎。诸经或目为实相。或目为佛性。或目为圆觉。或目为真如等。其实皆一心也。在本经即如来藏心。而如来藏心。非一切法。一切法莫能收摄。即一切法。一切法莫能逃遁。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得已强名为大。非对小言大。以对小言大。则大有分限。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后大。以先小后大。则大有始终。非本大故。是知此大。十方无尽。三际莫穷。在迷为如来密因。在悟为修证了义。在因为菩萨万行。在果为首楞严王。一经要妙。不出此宗。十界纽枢。无逾兹体。以之冠首。良有以焉。

二显法胜妙。即佛顶二字。所言佛顶者。即肉髻相上无见顶也。肉髻相。为三十二相之一。在青螺绀发正中。如春山吐日。而顶不可见。如佛初降生。岚毗尼林神。为佛乳母。捧持谛观。不见其顶。又佛成道后。游波罗奈。东方应持菩萨。欲穷佛顶。上历沙界。终不能见。乃八十随好之一。无见顶好也。用斯显法者。略有二义。一佛顶最胜无上。显此法最胜。依之修习。直趣无上菩提故。二佛顶最妙无见。显此法至妙。唯佛究尽。一切所不能了故。又上但显大。此复显其胜妙。盖直指法体为大为佛顶耳。又佛顶亦可作喻。但不如直指之为亲也。

三别出义相曲分四。

一正因密熏。即如来密因句也。如来者。十号之一。仿同先德号。释有二义。一随相释。谓佛佛道同。后佛出世。宛同先佛再来。故名如来。二入理释。随教浅深。难尽多种。今据终实。谓如为本觉。来为始觉。始觉究竟。即同本故。亦仿同先德义也。对下菩萨。即是果人。乃诸菩萨道后之号。密因者。即正因佛性。众生等有。迷而不知。虽迷而不知。由内熏力故。遇缘信发。究竟可以成佛。正以可成佛故。名如来因。在迷不知故。复名为密。又因称如来。复名为密者。为遣两种人过。一如来二字。遣小教二乘。抱迷绝分之过。以彼不达即心即佛。自甘绝分。一向沈空。今闻因即如来。顿然梦觉醉醒。回小向大。成佛有分。二密之一字。遣圆教狂慧废置进修之过。以彼才信自心。便谓是佛。一向废修。今闻但是密具。自知非是已成。从性起修。冀果方能。然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至文中十番显见。且从眼根指出。以一例五。六根皆具。若扩而充之。不唯近具根中。实为远该万法。迨后会四科。融七大。明生续之因。示圆融之故。全彰三藏。不离一心。如来密因之旨。显发无余蕴矣。经文首从请定。至四卷前半。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如来重重开示。令修奢摩。当机方以信顺。四分中开示奢摩成信分。义齐于此。

二了因显发。即修证了义句也。因信起观曰修。盖即以观行为修。非历事造修也。由行成解曰证。盖即以解悟为证。非历位取证也。良以圆顿行人。信时即兼解悟。解时已有证入。故前分末即许阿难等心悟实相。而此段即云修证了义。其实前方是信。此方是解。盖以行布不碍圆融。取胜为言。然谓之了义者。有二义。一者了悟前义。二者了无余义。了悟前义者。由前段当机信顺。虽知有如来密因。犹未能现量体悟。故自喻云。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请观门。求悟入也)如是如来为之分门以定二义。验证以释二疑。绾巾以示伦次。冥授以选本根。盖即令其以耳门三昧。修习证入。了悟前段。如来密因义也。了无余义者。谓耳根圆通。超二十四圣而独妙。依此修证。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了无余义可修可证。至下菩萨万行。亦不过圆融中略示行布之义。经文义分两段。首从四卷后半。请华屋之门。至六卷中十恒沙众。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等。为开示理观。次从六卷后半请安立道场。至七卷中顶光说咒。显示利益。两众愿护等。为开示事仪。总为令修三摩。四分中开示三摩成解分。义齐于此。

三缘因助修。即诸菩萨万行句也。菩萨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释有三义。一约自利。谓觉虽分证。尚有情识故。二约利他。谓觉彼有情。令他同己故。三约两利。谓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故。对上如来。即是因人。乃如来道前之号。而言诸者。通指禅那中分证诸圣。五十五位之数。历位所修。行应无量。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一具一切。主伴重重。缘起无碍。犹如帝网。今言万明多。非局定数也。准前释了义云。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了无余义。可修可证。今又言万行者。良以行布既不碍于圆融。圆融又何嫌于行布。前为推重初心。解时即言证入。令知理由顿悟。此为对治狂慧。悟后仍分阶差。令知事必渐修。但悟后之修。无劳肯綮。如彼鹏飞万里。培风于未徙之先。龙骤千江。奋力在将行之际。是知圆顿行人。功业惟在初心。干慧以后。即属任运流入。故后识阴文云。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于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然既曰超入。自非蚁山蠖树可比。(蚁子登山。尺蠖上树。皆用力难到者)经文自七卷后半。阿难请位。至八卷结示五名。中间历谈位行。皆为令修禅那。四分中开示禅那成行分。义齐于此。

四妙果究证。即首楞严三字也。梵语首楞严。涅槃经佛自释云。首楞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古德依此。遂明其为彻法底源。不动不坏。据古德意。言一切事毕竟者。即是穷彻诸法根底本源。如法华究竟诸法实相之义。或有翻为健相三昧者。亦以能究竟诸法实相故也。而得坚固者。谓事到毕竟。即性常住。故即明其为不动不坏。以既能穷彻诸法根底本源。法法无非实相。求于去来生灭了不可得。有何动坏。如法华所谓世间相常住是也。承上即是历前诸位。修练治习。至斯乃穷彻诸法。根底本源。不动不坏。证一切智。而成常住果矣。若以本经现文释之。与上稍异。谓凡一切事毕竟坚固。即名首楞严。故古德亦有直翻为究竟坚固者。良以如来密因。久沦七趣。修证了义。动招五魔。菩萨万行。多缘理障。由是如来精研七趣。而明其原无。详辨五魔。而教以预识。重明五阴。而示以渐修。知此则七趣不沦。五魔不扰。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禅那始终不坏。故直目之曰究竟坚固。所谓首楞严是也。是知首楞严义。通乎前之三分。以从前三离障得名。故初卷中阿难所请者。乃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而如来所许者。乃首楞严王。经文自八卷半请谈七趣。至正宗分尽。无非令其成就乎此。四分中当开示楞严成证分也。已上别出义相竟。

四结示诠体。即经之一字也。华梵名义。略见于藏乘分摄门中。杂心论出五义。一涌泉。义味无尽故。二出生。出生诸法故。三显示。显示教理故。四绳墨。辨析邪正故。五结鬘。结成文相故。佛地论有二义。一贯穿。谓贯穿所说法义。二摄持。谓摄持所化众生。此方训释有四义。一常。三世不易故。二法。十方同遵故。昭明太子意也。三径。修行径路故。四典。摄生定典故。隐士刘虬意也。此属能诠。以大佛顶等是所诠故。通收声名句文。故为体也。已上正释现题竟。

三略备古法二。

一立题法。谓诸经立题。人法喻单复具足。例有七种。一单人。如净名。二单法。如涅槃。三单喻。如宝积。四法喻复。如妙法莲华。五人法复。如胜天王般若。六人喻复。如佛说梵网。七具足三。如大方广佛华严。今例华严。谓佛顶亦可作喻。如来菩萨为人。余皆是法。然既法喻合明。足显幽深。况是如来菩萨境界。自非权小诸经可比。

二释题法。正脉云。古式有二。一作对释。二离合释。今作对有五。一法喻对。谓大字是法。佛顶是喻。二体用对。谓大佛顶是体。如来密因等是用。以有生信发解成行致果等用故。三性修对。谓如来密因属性。修证了义属修。四因果对。谓万行是因。楞严为果。亦动静对。可知。五通别对。谓经是通题。以修多罗藏。皆名经故。上属别题。以大佛顶等。非余经故。又诸经通五人说。故名为通。大佛顶等。局在佛说。故名为别。

离合亦五。一大字是法。约理故胜。佛顶是喻。约相故劣。佛顶上加之字。依主释也。二如来密因属性。修证了义属修。两别双举相违释也。下二句因果相违可知。三万字是数。行字是体。万下加即字。体挟数量带数释也。四经字是体。如来密因等是用。经上加即字。体持业用持业释也。五大佛顶等是经之所有。经上加非字。分取他名有财释也。邻近一释。文不明显。必欲作者。应云。大佛顶等是修多罗藏。故称为经。即居近邻强邻近释也。正脉云。此不废古释。略备参考。余不悉。

四重申西名。谓此经。亦名中印土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释曰此别行题目也。印土即是天竺。于下译人中释。那烂陀。此云施无厌。西域记云。此伽蓝南。庵没罗林有池。其龙名那烂陀。据此乃是以龙名池。依池名伽蓝。以其近彼池故。佛灭度后。六帝缉兴。园林绀宇。都建一门。主客万僧。住持高俊。印土名蓝。无过此者。故以大道场称之。经依道场。故即以道场名经。灌顶部者。彼经五部之一。此一部中。仍该多经。今此经者。乃于中录出。各别行持。尤见其为至精至要法也。

五附释卷次。卷者。对舒而言。谓舒之以便诵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经书。多以轴为卷。今易制未易其名耳。第谓次第。一者数之始也。此经文有十卷。以次第论。此卷为始。故云第一。(后卷次例知)经题竟。二译人四。

一主译人。二译语人。三证译人。四笔受人。

初。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首言唐者。纪译经时也。按译经图记。此经翻译在则天罢政。中宗嗣位。神龙元年时故。中天竺。标译人处也。灌顶云。天竺。或云乾竺干豆身毒印度等。皆梵音轻重耳。此云月邦。以其有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又以此大国。形诸小国。如星中月故。或云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如半月形故。地当阎浮中心。周九万余里。东西南北及中皆名天竺。译主乃中天竺人也。沙门者。释子通称。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故。般剌密谛者。译主别名。此云极量。谓自行化他。皆极尽其量故。或云到彼岸。或云成办究竟。皆极尽其量之义。末言译者。纪译经之事也。译谓翻易。谓翻易西梵之语。而为东华语故。正脉云。特科为主译者。以此经未来。盛名先至。天台西向拜求。一十八年。竟未谐愿。彼国禁为国宝。师潜匿航海赍来。于唐中宗初年。达广州。适遇房相。请于制止寺译成。速回以解责边之难。(国王因师潜过。罪责守边官吏故也)夫大师冒禁艰苦。志益此方。且具通方智辩。总统译场。虽功成身退。而名不可泯。故首标主译。以重元勋也。

二译语人。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乌苌。奘传名乌仗那。唐言苑。阿输迦王之苑囿也。旧曰乌场。或乌茶。在北天竺境。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以于内外魔怨。皆能降故。译语即是翻音言。西梵语字。与此全殊。若观梵本。非唯不知其语。兼亦不识其字。须先随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翻字之后。方可读之。然同于咒语。却须兼通两国言音者。变梵语为华言。名为翻音。今云译语是也。亦云度语。谓酌度两国言音。务使彼此相当定言词成章句故。不先列翻字人者。以私译不备员。亦此师代之耳。

三证译人。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摸象云。古本并有第三罗浮沙门怀迪证译一行。不知今本何以不载。后刻经者。宜增入之。灌顶云。迪师循州人。因住罗浮山南楼寺。故山寺俱称。令远近皆知故。迪者进也。循也。沙门名怀迪者。取其常怀精进。循道而行之意。证译者。谓于翻字翻音二中。总为参详较正。以师久习经论。备谙五梵。故于译场之中。独充此职。然前二师。身生西国。语精梵言。虽亦兼美唐文。乍来恐未尽善。经师参详较正。不唯不谬佛意。兼亦善合机心。佛法流通。厥功非细。愿诸后贤。各思报本。

四笔受人。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菩萨戒。大乘戒也。梵网经云。欲受国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房相遵此受此。以菩萨为兄。以佛为父。故自以弟子称之。此法衔也。次下明世职。前者先也。以下官名。皆其先任旧职故。正议史称正谏。言官之名。大夫者。大正风化。扶树人才。有维持世道之任。举荐贤能之责也。同者兼同协理之义。中书门下。二俱内省。左右相府之名。中书省。多掌王言。门下省。多出政事。融乃权兼两省。故并书之。平章者。书曰平章百姓。平均也。章显也。谓均理政务。章显法度也。事即政务法度之事。不言现职者。为讳被谪事故。清河地名。房相之梓里也。房相名融。其子名管。父子俱相。而融事略出管之传文。笔受者。谓前三师已成草本。房相受之。秉笔润色。务使文质相当。雅俗兼利。故正脉以润文科之。夫如来灭度。佛法付嘱王臣。因缘会遇。遭际各殊。详融事。为相于武后末年。被谪于中宗元年。才至广州。便遇斯典。请译笔受。成此莫大功德。以世情观之。似可悲。以佛法观之。则庆甚矣。总释名题竟。

第十别解文义者。谓文分十卷。义派干差。若不解千差之义。难以销十卷之文。空说名题。徒诵词句。信解无以。行果安成。为此别解。不避烦分。然道安雄判。既雅合于亲光。而指掌新疏。亦承用乎三分。一叙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二。

一六成证信叙。二二缘发起叙。

初(六成者。六种成就。谓信闻时主处众也。六种阙一。大教不兴。故云成就。言证信者。谓标记主伴。指说时方。证法有所授。令人生信故)二。

一总标五成。二别列听众。

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如是者。信成就。为顺此义。作信顺之词。以信者言如是。不信者则言不如是故。此随相释也。又一切事究竟坚固名如。离生灭去来等见名是。此入理释也。又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名如。不诳不妄名是。此据文释也。又如佛所说。无有不是。亦信顺义。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为第一。若对下文。应作指法之词。即指者一部经说。

我闻者。闻成就。亦结集者自述法有所授故。夫圣人无我。而云我闻者。盖是随世假我。亦法身真我。拣非妄我。及于邪我。闻谓亲闻。非私淑读古者可比。下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为第二。若连上为句。应云如是一经。我从佛闻。

一时者。时成就。不纪年月。但云一时者。以如来说法。处无定方。灭后结集。传通异域。约东西正建不同。约上下延促不等。彼此差互。难以考稽。故总言之。盖取师资合会。说听究竟。为一时也。古德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故为第三。若对上句。应是追忆昔闻。漫言彼一时也。

佛者主成就。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十种通号之一。觉有三义。一自觉。拣凡夫。二觉他。拣二乘。三觉满。拣菩萨。者字训人。通指能觉人说。若就今经。别指释迦。以楞严会主。非余佛故。法华云。唯有如来。我等所归。故为第四。

在室下处成就。室罗筏。具云室罗筏悉底。旧云舍卫。或云舍婆提。此翻丰德。或翻闻物。谓国丰四德。(财宝五欲多闻解脱)为物所闻故。祇桓精舍。在室罗近境。祇即祇陀。亦云逝多。匿王太子也。此翻战胜。以太子生时。匿王凯旋故名桓林也。是其所施故。精舍给孤园也。园中置舍。最极精奇。舍园从舍称故。原园林俱属太子。给孤长者。买园建舍。请佛说法。不辞布金之费。遂感太子并林施之。君尊臣卑。故桓先舍次。诸经多言祇树给园。此称校雅。下云属诸比丘。休夏自恣。佛僧安居。非此不可。故为第五。(长者买园。事详涅槃阿含贤愚等经。非急不载)总标五成竟二别列听众二。

一声闻众。二辟支众。

初三。

一举类标数。二明位叹德。三略出上首。

初。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初举类显胜。与者并与。兼及义也。大者拣小。非有学故。又三义名大。谓大多胜。大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故。多者内外典籍。无不博通。非寡解故。胜者超出九十六种外道。非劣器故。比丘名含三义。一乞士。谓乞食乞法。资益身心故。二破恶。谓破见破思。涤除诸恶故。三怖魔。谓出家出界。魔怖失党故。众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和合有二。一事和。谓戒见利身口意六事俱和故。二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法故。今但言众。不言和合者。以众则必和。不和非众也。

○下句。标数显同。报恩经云。初度陈如五人。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次度伽耶门徒三百。次度那提门徒二百。次度身子门徒一百。次度目连门徒一百。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减五人者。略零数故。俱犹同也。此等皆久修异道。空无所获。遇佛得益。感恩常随。今亦同听。故云与俱。举类标数竟。

二明位叹德。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初据迹明位。皆是者。无异众故。漏谓三漏。谓欲漏(欲界烦恼)有漏(上二界烦恼)无明漏(三界无明)也。具此者。如漏器不堪用故。又于生死中有漏落故。此众已断。故云无也。大有三义。一拣定性。能回心故。二拣实行。是权现故。三拣同类。称上首故。阿罗汉。亦三义。一应供。堪为福田故。即乞士果。二杀贼。杀烦恼贼故。即破恶果。三无生。永绝后有故。即怖魔果。小乘久擅斯名。故为迹也。

○佛子下约本叹德。明位据迹。叹德约本者。引小乘向大乘故。外现声闻。内秘菩萨。故称佛子。既称佛子。不屑逃形自守。故云住持。谓住世间持佛法化众生故。虽住世间。不为诸有所系。故曰善超。若一向沈空滞寂者。纵超非善。诸有者。略明有三。处中说九。广演成二十五。其中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国土王都也。繁华射眼。胜欲牵心。具威具仪。不易可得。曰能于曰成就者。自是尘中作主。非彼勉强诈饰者可比。从随也。佛转法轮。教化众生。此众常随引摄同类故。超有则不著于有。具仪则不沦于空。空有不羁。故以妙称。又以其从佛转轮。缘结有素。故堪遗嘱。谓遗命成佛。嘱累度生。二俱堪故。此上叹自利之德。虽兼利他。乃借物成已。仍属自利。毗尼者。戒律之总名。治身曰严。治心曰净。又事戒则严。理戒则净。今显理事双持。身心并治。故曰严曰净。然亦非徒自利。故曰弘范三界。谓弘开法范于三界中也。应身者。随机应现。无量者。机有无量。应身亦无量故。度脱众生者。不惟现身。亦兼说法。如法华妙音观音之类。未来者。总该尽际。尘累者。通摄尘劳。言众生尘劳累坠。轮转生死。如堕深渊。如沈巨溺。此众能挽之令起。渡之令过。故曰拔曰济。此上叹化他之德。虽兼自利。乃以己成物。仍属化他。此化他德中。初云弘范三界。似局一土。次云应身无量。则该十方。末云拔济未来。乃通尽际。则横竖无不可化之生矣。(问。法华叹德。显然声闻。此经叹德。明是菩萨。古德据此。判楞严在法华之后。似为当理。若在前者。此云何通答。结集善权。本迹互影。法华处处显本。故叹德惟迹。楞严在在皆迹。故叹德惟本。本迹原自无碍。互影方显不遗。若不尔者。则法华惟本。不显摄生之权。楞严惟迹。全迷实证之深。岂尽善哉。诸经亦有不尔。或但为一类机故)明位叹德竟。

三略出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舍利尊者母也。此云鹙鹭。以其母眼净口利。可比此鸟。故以为名。弗翻为子。尊者是其所生。连母为号。亦云身子。以其母身形端正。犹云端正身者之子故。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为第一。故今以大智称之。

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采菽而食。因以为姓。尊者其苗裔耳。名尼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以父母无子。祷树神而生。即以名焉。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以其有大神化。故不名其名。惟姓上以摩诃拣之。

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身子舅也。往论胜姊。姊孕身子。则不能及。知其所怀智人。生必胜我。因而发愤。游学南竺。读十八种经。无暇剪爪。世称长爪梵志。学优还家。诣佛索甥。佛令立论。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佛曰还受是见否。自思若受是见。自宗相违。(以立不受宗故)若不受是见。自宗则坏。(以不受故。还同众见。不应立是宗故)义堕词屈。向佛谢罪。佛令出家。证无学果。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辩才。触问能答者。拘絺罗为第一。

富楼那。此云满愿。尊者父也。弥多罗尼。此云慈女。尊者母也。尊者是其所生。称谓从略。故但云满慈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广说。分别义理者。满慈子为第一。

须菩提。此云空生。以尊者生时。其家库藏皆空。父母疑之。库藏复现。故又名善现。相师占曰。既善且吉。故亦名善吉。常修无诤三昧。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观尘性空而得道故。又云近少。白骨微尘色将尽故。自陈圆通文云。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余众不能俱列。故置等言。并是法门头角。大众纲领。故云而为上首。声闻众竟。

二辟支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初正叙无学。楞严听众。非止声闻一类。故云复有。数称无量者。极言其多故。辟支。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一独觉。出无佛世。随时观变。体物自觉者。二缘觉。出有佛世。禀教观缘。缘断证真者。慈恩云。释尊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出无佛世。住山待佛者)仁王云。八百万亿缘觉大仙。皆来集会。今二类俱有。故存梵言。无学者。真穷惑尽。于自类中无所学故。

○并其下兼明有学。师偕其资。故云并也。初心即是有学。谓初发取证辟支心故。同来者。资随其师。亦风行草偃义也。

○属诸下总陈来意。属附也。言此众既非常随。许于异处安居。今相将而来。意为附诸比丘。作自恣法耳。诸比丘指常随众。以是声闻律仪僧故。休竟也。佛制比丘。夏月安居。一为结制办道。一为护生避嫌。今当竟夏之日。即九旬解制时也。佛制于七月十五或十四十六日解制。考劾九旬德业。自知己过者。自己陈说。自不知过者。恣任僧举。故曰自恣。盖恐稍有瑕玼。即玷清众故也。然此中辟支。与上科声闻。俱属当机。以此经原为融其小心。成就大志。古德云。子期不遇。伯牙绝弦。法若无人。说将谁听。故为第六。(此上六种成就。亦名通序。通于诸经故。亦名经后序。结集建立故。结集建立。有因有意。繁见诸疏解中不录)六成证信叙竟。

二二缘发起叙(诸教兴起。各有感发之缘。或多或少。各有取意。今具二缘)二。

一菩萨发起二声闻发起。

初二。

一略示类引。二新旧机发。

初(咨决心疑。引发戒学。敷座晏安引发定学。宣示深奥。引发慧学。盖如来将示真戒定慧。先以一类之缘。引动本机。至正说时。自如时雨之化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即时如来敷座晏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初妙机冥啐。菩萨奉命度生。各据一域。故以十方称之。离佛既久。就正无缘。于诸大乘律仪。未能心无疑惧。今当休夏。归来自恣。故云咨决。谓咨问于佛。请求决断也。钦敬承。奉遵依也。佛具折摄二门。于所咨决。应析伏者。则如父之严。应摄授者。则如母之慈。而菩萨敬承遵依。无敢违越。以本为自恣来故。自恣已毕。妙机冥动。故曰将求。将求者。存诸心未及言也。密义者。定慧均等之义。良以二乘人等。不达自性本定。纵修禅寂。俱堕偏枯。及乎般若。却又惟尚虚慧。遂令定慧均等之学。转成密义。菩萨知此。欲为引发。口虽未形。而意已彰着。故直记之曰将求密义。

○即时下深应时啄。佛智鉴机。应不失候。故云即时。真啐啄无违也。敷座者。敷具而坐。晏安者。晏静而安。盖将有所说。少时入定。审机观法。为物示轨耳。又晏而云安者。从容自然。不假造作。即天然本具之定也。出定酬机。故云为诸会中。会中亦兼声闻。谓能引所引两俱为故。宣示者宣演指示。深奥者。深微奥妙。即应前密义之求。而说定慧均等法故。准法华发起叙初。先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定。而为正说类引。今经先定后说。但未出经定名目。以义揆之。必是楞严一类。所谓先以定动。后以智发也。略示类引竟。

二新旧机发。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初旧住机发。敷座设筵。为众说法。故曰法筵。清众者。常随众及先来众也。已经自恣。故曰清众。对下新来。因称旧住。密义深奥。向所不说。故曰未有。菩萨极领妙旨。二乘方闻绝唱。故云得也。迦陵。具云迦陵频伽。此翻妙声。鸟名也。音声微妙。和雅不伦。故以仙音称之。正脉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