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摄善戒及饶益戒。此中有二:初别释十,后悬指说处。第一、别释之中复分有二:初有五戒释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饶益。此即第一、释摄善报,为三:初一、忍报,次二、当慧障,后一、戒障。此即第一、释以瞋报戒,违忍心报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业道相,后而菩萨下,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
经以瞋报瞋下,第二、明业道相。文分为二:初明遮瞋,次明重释。此即遮瞋。次经若杀父母自下,第二、重释。谓若见他来杀我父母,而不得加报,何况故作七逆等众?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者,自有两释:一云:国主为他杀其父母,菩萨亦不以杀报杀。一云:若是国王被他处杀,亦不得报杀,住大悲心。次慈报杀,如师子王被他毒箭。以慈报杀事,如贤愚经?竖誓师子品说:杀生,生怨结,堕恶道故。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萨悲,制在家。言六亲者,父、母、伯、叔及兄弟也。
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经而出家菩萨下,第三、举过结罪。如瑜伽云: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释是慧障。释二为三,此即第二、明憍不受法戒。文分有二:初、释人,如言佛子;后、明业道。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经:若出家菩萨,自下第二、明业道也。文分有二:初、明恃自不受法;后、明嫌他不受法。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明恃己长;次、明不受法。前中有二:先、明未有所解;次、明恃己长。此即第一、明未有所解。经:而自恃下,第二、明恃自长。于中有五句:一、恃聪明有智;二、恃高贵年宿;三、恃大妊高门;四、恃大解;五、恃大富饶财。经:而不咨受,自下第二、明不受法。经:其法师者,自下第二、明嫌他不受法。谓咨受法,不观老少,不观高卑,恭敬法故。如说:有智法者,若老若少,犹如诸天奉事帝释。而菩萨嫌他卑下,不往听法,失传化益,故成犯也。如瑜伽云:怀憍心,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违犯,乃至广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慢心。倒说戒,乖教训之义,故制也。七众同犯。文有三:初明人,次明受戒,后明业道。此即标人。
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我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见好相。
经:佛灭度后至受菩萨戒时者。自下第二、明受戒法。先明自誓受,次依师受。前中,先明戒时节,次明自受法式。此即第一时节也。经:于佛、菩萨像前者。自下第二、自受法式。言忏悔者,应法师云:书无忏字,应云又磨。此云忍悔所作,半月半月增长戒根,谓自誓受。先于佛像、菩萨像前忏悔所作恶不善业。经:一七日,若得好相,是即得灭;不得好相,于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若不得好相,即不得戒。言好相者,如下经说:若有犯十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日六时诵十戒、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使得灭罪。经:若现前先者。自下第二、依师受戒。虽有二文,第二、明受戒竟。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一一不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经若法师身下,第三、正明业道。如菩萨地说: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广说乃至,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此由五缘得业道:一、有所缘;二、住本心;三、他未问;四、起烦恼,谓憍慢等;五、不称理。答: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习学异道戒。文分有二:初人,次行相,后即结罪。此即标人。
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鄣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经:有佛经律至瞋习者。此即第二、明业道。先明不习大乘,次明学异道。此即第一、不瞋习大乘。言正见者,如理所引慧。言正性者,谓理及行二种佛性。正法身者,谓前二因所得果也。舍七宝者,离释大乘经。反学邪见至书记者。此即第二、习学异道。先明习异道法,次显过失。此即初也。二乘、外道皆名邪见,乖违大乘相应见故。学二乘者,一向弃舍大乘经律,一向乐习二乘经论,是名有犯。伽瑜云: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向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非染违犯。学外道者,如瑜伽云: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所违越,是染污犯。具如前说。经:是断佛性等者。此即第二、显过失也。
若故作者,犯轻姤罪。
经故作者犯轻垢罪者,此即第三明结罪也。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有六戒,明饶益戒。初四同事摄障,次二是利行障。释初四中,即分为四。此即第一不善摄众戒,亦云用三宝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明应行,后举非结罪。此即初也。
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
经:佛灭后下,第二、明应行也。于中有三:一者、时,如经佛灭后故;二者、明能行人,如经为说法主等故。此有六主:一、说法主,谓能说法,名说法主;或能建立法之会,名说法主,非能说人。二者、法主,谓有智法者,名为法主。解云:法之主,名为法主;未必能说,方名法主;或能说法,名为法主。三、僧房主,谓修治房舍、处分房舍者。四、教化主。五、坐禅主,谓如有一,先知坐禅所有方便,能教据化,名坐禅主。六、行来主,谓对当客人,迎来送去。三者、应行,如经应生慈心,善和斗讼等故。此中意说:如上六主,如其所应,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守三宝物唯有三。第二、明应行竟。
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犯轻垢罪。
经而反乱众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过有二种:一者,乱众,不依教理,乱处分故;二者,恣心用三宝物,谓僧主故,守三宝物,亦处分用。用物之时,不白僧众,恣心用故,犯轻垢罪。问:用三宝物,岂不犯重?解云:此物主不由偷心,亦不为己,但为僧用,而不白僧,是轻非重。小乘教中,若斗诤者,是波逸提;于七灭诤,浂用药者,是吉罗摄。若为僧主,故不白僧,用三宝物,唯义而说,是伦兰摄。(勘文)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明独受利养戒。但制出家,非在家也。谓僧房、卧具,施主请僧,不得客主皆悉有分,而旧住人独受不分,旧他利分,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罪。此即标人。
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经先住僧房中下,此即明第二应行也。此后有三:初明房主,如说先住僧房中故;次明客僧来,如经又见客菩萨、比丘来等故;后明资承客僧。此中有三:一者,迎来送去,如经住僧应迎来送去故;二者,供给所须,如经饮食供养,乃至供给所须,悉与之故;三者,若有人请,依僧以差,如经若有檀越来请众僧,乃至应次第差等故。然差僧次,略有六种:一者,显能差人,谓满五夏,亦不犯重戒,不带行施,僧差授方当知事。不带行者,不带僧残。二者,明所差人,谓出家五众,不犯他胜,不被殡者。若带僧残,行与学行法,恒居下次。三者,差僧次处有三处:一、聚落僧房,如僧伽蓝;二、阿兰若处;三、僧所住处。除上二处僧住处,如是三处,必先结界,然后差僧次。复有说言:虽未结界,依自然界,得差僧次。此亦无妨。四者,差僧之法,从具戒僧,下至沙弥,一周而复。从上坐差,下至沙弥,若斋若会,若临受戒,安居说法,随遇得差。若导上坐,若讲席,僧次悉差现前僧。僧次乃是的请异名,不同十方。五者、书请早晚者。如书来前后,随次而差。若一时俱到,知幸人所道,远为前,近为后。若近远内一时俱到,知事人先着为前。若有书,虽前人界,未到知事处,自有两释:一云入界为次,一云先见为次。凡论僧次,不问声闻、菩萨,但是出家平等差次。若有[跳-兆+永]来请声闻僧次,唯差声闻僧;若请菩萨僧,应差菩萨僧。六、受舍请者。问:舍前人请,得受后所请以不?解云:自有两释:一云先作是意,舍一云请,故舍前请,受后所请,而复舍之,此亦无妨,分属我故。一云若先作意,我舍前请,故舍前请,不得受后,而复舍之。问:先受请舍,与人外不?解云:复有两释:一云对人舍前,方得受后,舍前受与界外之人。一云不得外人以差僧,以本约界故。问:舍前所请,得与无僧食分人不?解云:此不得与无僧食分人。一云佛许舍请,舍请已竟,得与无请无僧食人。余文可解。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经先住僧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具缘多少,准理可知。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