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九通释名题中初正题然此一题凡二十字有唐梵具通别梵言摩诃此云大佛陀云觉乌瑟尼沙云顶此之三字即总指性净明心为一经正体也心性虽离名相为益物故须立强名夫名能召法寻名可以识体譬如因指可以见月又经云俗谛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今谈实谛立乎妙名其宜者哉法性常住周遍含容曰大下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本有灵知曰佛下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等本具出生妙用曰顶下云不动道场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此直指一心法体本具三德妙常是心佛众生之本性一切诸法之亲依是妙定之所显是现化之元基湛寂明圆常住平等包万有以无余吐十方而发现众生迷故目前不辨日用罔知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下经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由是迷之即为生死为烦恼为结缚悟之即为菩提为涅槃为安乐解脱名秘密藏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顶即解脱能超绝二死故以顶对解脱然此三字须约修性离合释之若约性者即离义谓本有三种三理元遍为性三也从如来下即全性起修如来密因修证即妙三观为三般若菩萨万行首楞严即妙三止为三解脱即修六也故不二门云离谓修性各三然此九法三三相冥秪是三法三无别三体即是一九一难思方彰秘妙故我如来四十九年说教盖为开示众生此之心性故下斥云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受轮转故知一经首题只是总明三法如是我闻已下即是别明三法若得此意一经之旨思过半矣若以大佛顶三字自论修性者即是合义大即性德法身佛即修德般若顶即修德解脱修性融通不思议一名大佛顶不二门云合谓修二性一如来已下即是别显圆顿修证之相以此二义释之理无不尽问长水何得不作此释答文异义同寻疏可解(云云)梵云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即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上冥下显三身备矣梵语散脂醯都斯云密因约教则秘密首楞严但处心诵持自然成德约行则圆修定惠非五乘七方便所知故曰果因又密是三德果因即圆定惠修圆定惠趣三德果故曰密因然初心能了森罗万像即空假中皆是自己心性故曰密因然则见有自己早隔十山岂况更存心外之法如斯体达至近至妙一经宗旨无出斯也涅槃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

△修证者修圆因证圆果也。

△了义者称实究竟之谈非是有余覆相之说。

△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此云大道心众生上求大道下化众生。

△万行首楞严者由修妙定万行自圆达事实相名事究竟法华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经即通号通一切故然具教行人理(云云)七种立题此从人法得名孤山以顶字为喻即具三为目。

疏二初总显意经有下假设难意云下问名中备显五名一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二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入遍知海三名密因修证了义四名大方广妙莲华王五名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何故题中不说大方广妙莲华王及救护亲因入遍知海之二名耶谓该下释通也所以但合三为题者谓该教等诸法足故了义教也密因修证万行首楞严行也如来菩萨人也大佛顶理也万行等因也如来佛顶果也了义为显首题严为密又咒辞名密今经是法华后说所谈教等圆妙与法华不殊教即惟有一乘法无三及二行乃即观之止解脱难思人则分证极果如实遍知理则法界中道性德含容因之与果诸法实相显即无覆无遍密乃惟圆无外如斯八法玄妙览者足见幽深。

二别释中。

△义含者经中虽无理果为大佛顶文而有理果为大佛顶义。

△明指者既云三摩名大佛顶岂非称行为佛顶耶既云佛顶神咒岂非以教为佛顶耶。

△悟修无妄者由分明宣示令所行如所说也又不历僧祇获法身即悟修也销我亿劫颠倒想无妄也。

△寂照含空者藏体寂而常照含育太虚岂非理有大义性觉妙明岂非理有佛顶义耶周遍法界即果有大义。

△明极即如来即果有佛顶义也。

△至极无上者如上教理行果四法皆至极无上也。

▲二若以下全约理法配体大即常住心体也起信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灵照等者心体本来灵明鉴照无有九界染碍之法故曰绝诸妄想。

△自性显照者当体鉴觉故起信云所言相大者谓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清凉不变义常乐我净义等。

△随缘现益者即体具性德无方妙用也随彼根熟众生现真应二身作冥显两益故起信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诸佛所师之法者无一佛而不依此证菩提也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

▲二。

△如来下配下诸字。

△显了宣说者无覆相故。

△究竟利他者拣三无二有故又不令得权小之乐故然此八字即显圆人圆行圆理圆教即天台四一之义也(云云)。

△诸菩萨下约因修配后八字此定为诸三昧总领能摄一切行故故曰万行首楞严疏引下经双证上义也下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次广释中初标。

△当体者非是形对小法而受大称涅槃云譬如虚空名为大空不因小空名为大空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此是绝待之大故曰当体受称佛出无增佛灭无减曰常十方无外曰遍。

二释中初释名。

△拣小名大者彼欲拣异小乘故曰大乘百法论今言大者体性周遍无不含容非生非灭无去无来不挂唇齿不涉有无但以别无名目强受大名故起信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

▲二显义。

△竖穷三世者世是迁流造作为义但是有为皆被三世所迁今此常心穷彻三世而三世莫之能易。

△惟此先于诸法者依此建立诸法也下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今经常遍者下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又云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又云无为起灭等即常义也又云妙性圆明又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此皆遍义也。

△仍具三义者体相用也性即体净即相明即用又无始菩提即相涅槃即用元清净体即体诸可例知(云云)。

释佛顶初标。

△佛即觉也。

△顶即究竟也故曰佛顶究竟觉也。

▲初。

△本觉绝妄想者体既本来灵鉴即无无明暗昧无暗昧故绝诸妄想之法也此则本来清净非适今也故起信云从本以来不与妄染相应即空如来藏亦名自性清净心等。

△具足无量功德者本具性德三千之法也即起信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等名不空如来藏也寂故空藏照故不空藏寂照不二二藏体一名为本觉。

▲二。

△始觉依本觉有不觉者觉性本明由不如实知故忽然念起即成无明无明不觉也。

△依不觉有始觉者若无不觉无明何有始觉可得良由不觉流浪生死内假本觉资熏外由知识教道从此悛迷成悟乃彰始觉之名论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即始觉初起也。

▲三。

△究竟觉始本不二者谓极果之时惑障都尽智照无用遂合归体名究竟觉。

△藏性显现时者即前本觉藏性由始觉而究竟显也。

▲三结。

▲二约现事释既因佛顶放光而说教行故以现事目教行也三释如来。

△如者常也。

△来者合也即始觉智合本觉理故曰如来此报身如来然有三身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即法身如来若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即报身如来若云从真如海中流出即应身如来三身相即方是圆谈今虽约报上冥下应三身足矣。

△下说教行俱约诸佛者下云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又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又云十方普佛世界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汝欲识知无上菩提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等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斯显一心一智佛佛道同也。

四释密因约行中。

△具空假中者以此定是不思议妙三止一体真止是即空二方便缘止是即假三息二边分别止是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可思议止即是观名偏意圆故也斯圆三止圆照二谛空即三谛俱空一空一切空假即三谛俱假一假一切假中即三谛俱中一中一切中非谓先空次假后中故曰即是一心此定成时五眼三智一念开发故龙树云三智一心中得。

△非纵者不同点水之纵。

△非横者不同烈火之横。

△不并者非合也。

△不别者非散也。

△诸佛同此法门者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等。

五释修证。

△缘即缘教作理比度生解未能亲证三德密藏即是地前菩萨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真即分破无明亲证密藏依真如实理而修名为真修即地上已去菩萨也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然今疏中且约一代佛经总说故以地上地前对一修也若的就今经所论即前二渐次为缘修从第三渐次证法忍去为真修也天台圆教住前为缘登住为真地住至等觉皆名分果惟妙觉名满以远离微细无明故。

△所修所证俱大佛顶者因果俱法界也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如观音圆通者下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空所空灭即缘修寂灭现前即真修。

六释了义。

△了义者显了宣说也又了者究竟也即究竟称实说也。

△覆相者隐覆真实之相而不显谈也如般若经始自色心终于种智一向遣荡若今经则节节明示真实如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又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又云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等尽理极谈更无隐覆也。

△胜义中真胜义性者胜即空义也于空而见空实性故曰真胜义性也。

七释菩萨。

△具多义者以此妙定具一切定是故修之则无行不备。

八释首楞严中初翻名。

△究竟坚固者修此定时五蕴三科一切事法咸即实相故曰究竟不为烦恼动乱能尽微细无明故云坚固。

▲二释义。

△观法如幻者得如幻三昧也了九界法绝待如幻故。

△于法自在者即王三昧为诸三昧总领曰王不为六尘烦恼染缚曰自在一切众生为法所缚故于法不得自在下云从无始来迷己为物为物所转若能了物则于法自在下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二殊胜者于同体法性起慈悲二德也下云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佛母者诸佛皆依此修也。

△莲华者离染清净然并妙定之异名也。

▲初正出体。

△此三昧偏就妙止得名是解脱故以寂用为体既是圆妙三止必须寂照常俱岂不即是妙三观耶观即般若德即照用为体故知慧非定则无以穷其照定非慧则无以深其寂寂照相资方尽其妙。

△染净都尽者染即六道凡夫净即三乘贤圣今融九界咸会实际故曰都尽又九界为染佛界为净形对染法故说为净今九界之染既亡佛界之净亦遣。

△净用显者成圆明净妙也。

▲解能诠初。

△就事释法者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也苟非能诠住持所诠义理莫显。

△诠显性相者诠辨理事分明令众生亡其相而会其理也又相即性故诸法绝待性即相故法法摐然举一全收自在无碍经能持义令不散失似线贯华无飘散也。

△不颠坠者由经说故知恶堕苦知善受乐故无颠坠三涂二死之患也。

▲二约理释初惟就藏体释心性在缠出障无增无减曰常凡圣通为体性曰贯含容具足色心染净之法名摄论云是心即摄一切世出世间法二遍一切法但于一切物上起解悟心即为经也如古人见桃华而悟道因担柴以达性但取得意入解便名经也。

△亦具四义者良由理具方有事用理既具四事亦必然如水具德波亦具也若以义点示者但能于一切物上生于解心名法世间相常本无去来曰常于事达理见法实际曰贯一色一香三千具足曰摄是知法法法尔具四故得手不执卷常读是经矣。

▲二别号初释印度。

△月邦者又彼国贤圣继兴如月照世也。

△中印者彼国北背雪山画野分邪七十余国统论其要惟五印土今拣余四故曰中也。

△或翻为不至者此国兵马强壮所有怨歒皆不能至或翻为善胜亦云无害。

▲二释道场。

△施无厌者此龙能兴祸福凡有祈求雨水皆蒙殊应人感其恩施多宝物于池以报龙也。

△缉兴者自佛灭后六朝帝王相继兴建也。

△六帝者一帝日王为恋佛故造伽蓝二觉护王又造南伽蓝三三如来王建东伽蓝四幻日王又于北造寺五金刚王造南伽蓝六中印度王又造伽蓝。

▲三释灌顶。

△五部者以彼土密言凡有五部一东方金刚部阿閦佛为部主二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为主三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为主四北方宝部宝生佛为主五中央灌顶部毗卢佛为主。

三译人。

△中宗者隋封高祖为唐公因号大唐自高祖至景宗凡二十二主总合二百八十九年中宗即第五主名显即高宗第七子也。

△乙巳岁者是载岁星次于乙巳也。

△般剌密帝亦翻为极量。

△四方各有名者南曰象东曰纪西曰歒低北曰译今言通四方语曰象胥者善四方语者别受象胥之号也。

△正谏者以正道谏君也汉时名谏议龙朔改为正谏至中宗时复名谏议也。

△二省者中书省门下省也。

△润色者以其才力润饰使语言流美理味焕然也。

△乌长国者具云乌长那此云苑昔轮王之苑囿也。

△弥伽释迦正云弥伽烁佉或翻为云峰。

十别解文义疏二初分科。

△准常三分者始自道安法师判一代佛经总为三分即初中后三善也初善生人信心即序分彰说法之由致中善生人慧心即正宗分畅本意之玄门后善生人传心即流通分继遐方于万古此之三分冥符西域今古同遵也从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即序分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至不恋三界是正宗分从阿难若复有人至作礼而去是流通分。

二随释经分三段初序分疏二初分文二随释二初证信序二发起序。

△证信者六成就也显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令物生信故亦谓之通序经经皆有此言故或云经后序以佛说时未有至结集时方安立故然亦可谓之别序以经经如是等言茂深异故。

△发起者则以事相表示发起正宗法义也或曰别序谓经经发起别故如法华放光金刚乞食涅槃劝人令问等或云经前序谓佛先自发起后方说故或曰通序以经经皆有发起故。

证信疏初立由。

△由阿难问者谓佛将欲涅槃倚卧双林告阿难言吾今背痛阿难闻语知佛涅槃闷绝愁恼有尊者阿泥楼豆(即阿那律阿难堂兄)告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如来今日即有明日即无汝当往问后事阿难言何谓后事阿泥楼豆教问四事阿难如教往问一问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佛令以戒为师二问如来在日依如来住如来灭后依何而住佛令依四念处住三问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佛令梵坛治之四问遐益后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令安如是我闻等言故云由阿难问佛令置之。

▲二立意。

△断疑者谓佛灭后诸阿罗汉各欲涅槃诸天王等心自念言众生有病谁当治者即礼大迦叶足白言大德知否法海欲竭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幢欲倒当以大悲建立佛法于是迦叶受请诸圣弟子得神通者皆来集会共一千人唯除阿难余皆罗汉迦叶牵出阿难苦言清净众中结集法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仍备举阿难六种吉罗之罪阿难惭耻一一忏悔求断结使靡不精诚朗然大悟三明六通作大罗汉却至窟中礼僧足已大众乃请阿难升座结集才升座已未发言间感得自身相好如佛于是大众遂起三疑一疑他方佛来二疑如来重起说法三疑阿难成佛才唱如是我闻等言三疑顿息。

△息诤者同是罗汉德业颇齐若云自言理宜喧诤才言我从佛闻即息诤也。

▲异邪者外道经首皆云阿忧阿忧表告今云如是等言即异邪也。

二科定经文初说经时处。

△经如是者所传之法也。

△我闻者能传之人也。

△一时者机理契会之时也。

△佛者说教之主也。

△在室罗伐城者说法地也向下与大比丘众等即同闻伴也然此六事亦随五教不同且就今经。

△如是者众生一念即佛为如三科七大无非中道为是如此如是是信圆融一实如是也。

△我闻者我有四种谓我我我无我无我我非我非无我闻亦四谓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不闻今经即以非我非无我不闻不不闻为我闻也圆人了我即空故云非我即空而假性具宛然故曰非无我即中道妙义也不闻不不闻者谓不闻不不闻即中道妙闻也又我即是闻以能闻所闻俱法界故故使我外更无能闻耳根也所以但云我闻。

△一时者亦五教异今取不思议一时也所谓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即中道双非双照也。

△佛者即应之法身佛也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以应即法故说即无说法即应故无说即说得则非说非不说事则而说而不说若得斯意即于应身能了三身圆妙。

△在者内住首楞严妙定迹住伐城精舍。

疏初释如是二初合释佛地论即阿难海与文殊结集诸大乘经也故云传法菩萨然有四种阿难一贤二持三典藏四海贤即结集小乘持与典藏对始教海即终顿圆也然人秪是一随教而立四名也。

▲初约人释。

△肇即肇法师也。

△顺则师资者信则师承资取其道不信则不师禀也。

▲二约法释如者䐇合之辞是者无非之称故云永离过非曰是。

▲二就此经克性说。

△不动曰如等者若有生灭不可名如良以藏性无动故得名如若有虚伪则不名是唯真实故方称曰是。

▲二会妄说。

△一切诸法本空无生灭等者下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乃至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净名云弥勒如草木如等。

△离一切等者约遮照解是也遮故离相照故即是遮照同时中道方显。

▲更有余义者注法华云如是者感应之瑞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故言如是长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约佛明三世诸佛共说不异名如以同说故称是二约法明诸法实相古今不易名如如如而说称是三约僧释阿难所传望佛本教不异名如永离过非曰是等。

释我闻初释我。

△假者谓于五蕴身上假立我称要别自他。

△遍计者凡夫计身为我计诸法为我所有。

△外道宗计者各宗邪见为我也即十八种九十六种等备在止观净名。

△非邪慢者异外道故非邪异凡夫故非慢。

▲二释闻。

△听受者根境识三和合声在可闻处方为闻也若约瑜伽须具八缘方得成闻谓根境识空种子染净分别作意。

△废别者耳是身之别废耳之别从身之总故曰我闻。

▲二约空宗释。

△不坏假名者缘生之俗存故有假名也。

△不闻闻者达无闻故曰不闻不坏俗故而闻也。

▲三就法性释。

△非一异者非一故根境历然非异故能所泯绝即以中道妙耳闻第一义谛法故曰真俗无碍也。

三释一时总言一时盖不约四六十二等时亦不局成道以来若干年月等时但取根熟众生能感于佛佛即应之为说说毕听终为一时也肇公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

▲二出体。

△一言略周者但举一时之言略可周足。

▲三通妨。

△时分延促者此土四时西但三时又此十二彼六时等天与人间延促可知。

▲二据实释。

△心境泯者泯亡也能所都亡翛然无滞也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理知融者闻法之际亡情与法性妙理相应若以缘心听法非得法性。

△凡圣如者心冥平等之性故得凡圣皆如净名云众生如诸佛如等。

△本始会者始觉合本觉时摄用归体名究竟觉故曰会。

四释佛初正翻名。

△觉了真妄性相者了真本有达妄本空诸法皆空性也诸法缘生相也真心虽体无一物而体不空即了性也虽随缘成色等相而体非色即了相也真俗两亡中道究显故名究竟觉也。

▲二广辩相初约三义释。

△自觉者觉知遍计依他如梦幻如空华独显圆成实性也。

△觉他者悟知十界依正与己无异。

△觉满者自他俱究竟也。

▲二佛地下引十义十义中有自他法喻等。

△具一切智即根本智。

△具一切种智即后得智。

△出所知烦恼二障即二智所亡惑也然三智配对又别即一切智为空智断烦恼障道种智为假智断尘沙烦恼一切种智为中道智断无明随经论配释(云云)。

△诸法性相者义如上释又诸法性相即性相二执也计一切法从自生从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此四名为性执推捡四处皆无生故名为性空若计有此空可得名为相执推捡此空亦空名为相空。

△如梦觉即自行果圆。

△如华开即化他功着。

五释处所初总指。

△祇桓者梵语也若作方言释者应法师曰桓即林也即祇陀太子林也以古桓字与园字同用也。

▲二别解初释伐城。

△举城者拣南憍萨罗国也。

△丰解脱者多五通仙人得道故名解脱也。

△就胜易彰者城有胜迹易彰明也。

▲二释祇桓。

△战胜者即生太子时王与外国战胜也。

▲三释精舍。

△精舍者非粗暴者所居故曰精舍。

△须达买园等者须达即波斯匿王臣其家巨富为儿娉妇至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宅其家中夜而起辨诸肴膳须达问云大士欲请谁耶答云请佛须达闻已身毛皆竖问云何等名佛答云汝岂不闻释种太子号悉达多舍父出家无师自觉贪恚痴尽得大菩提号之为佛须达云善哉大士所言佛者今在何许答云在伽蓝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天忽大明犹同白日寻光遂至佛所头面礼足世尊即为如应说法得须陀洹乃请佛云惟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佛云颇有精舍容受我否须达云若见垂顾便当营办世尊默然受请时须达遍观何处堪起精舍唯祇陀林最好安立告祇陀言我欲建立僧坊惟仁者园堪任造立祇陀戏言应以真金遍布其地园即可买须达便欲取金祇陀云我园不卖云何取金时首陀天化作断事人云王既许卖决须与也于是取金唯五百步金未周遍祇陀云无上法王真实无上致使斯人轻宝如是语云金未遍者请于此处造立门楼使佛经游园中林树是我施之兴功七日一时周备即执香炉请云唯愿受我此处佛与大众如展臂顷至祇陀园今于此处说佛顶经也。

二引众同闻疏三初总叙天龙八部即说咒处明也。

△八部者一龙二神三夜叉四乾闼婆五修罗六迦楼那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王臣菩萨发起中说盖译人巧互其文也。

二科分。

▲三随释经文二节初声闻众初标类举数二初释标显四初释疏与字然大释论以七一释与字与者共也共一处时戒心见道解脱比丘及佛共此七一故言与也然今七一亦不与法华前经同以是开显之后唯共祇洹精舍处共最后无范时共大乘中道戒共常住真净心共圆融无漏见共三德涅槃道共一不思议解脱故曰与也。

▲二释大。

△内外者内即三藏教文外即四韦陀典。

△九十五种者外道有六师每一人有十六法以十五法教十五弟子师资合论有九十六内一道实故云胜出九十五若以小衍相对以衍为正以小为邪今经圆实亦可云胜出九十六种又七方便人恭敬故云大通达权实性门故言多于圆实众而为上首故云胜。

▲三释比丘。

△离邪正命者邪即四邪五邪四邪者如净目女问舍利弗云汝食净否答云净净目云下口食耶答云否乃至问仰维方食皆答云否舍利弗言姊我不堕是四种不净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因闻清净法食欢喜信解得须陀洹五邪者一作现异相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身。

△正命者不问净秽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也如是乞食名乞士众。

△又怖魔者发真归无能隳裂魔宫故曰怖魔。

△七支者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也。

△九十八使者即见思烦恼也约三界四谛见惑有八十八颂曰苦下具一切(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见取邪见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即身见边见及戒禁取也)道除于二见(只除身边二见四谛共有三十二使)上界不行恚(上色无色二界各除四使瞋惑每界但有二十八使)由是三界共有八十八使见惑此在见道门中顿断即证初果又三界共有十使思惑欲界具四(贪瞋痴慢)色无色各三(贪痴慢也)故见思合九十八也又若就今经应以九界烦恼即是菩提妙用元心无恶可破故名破恶。

▲四释众。

△说恣者说戒自恣也。

▲二释举数。

△五人者陈如頞鞞䟦提十力迦叶拘利太子。

△三迦叶者优楼频螺在火龙窟有徒五百那提在象头山有徒三百伽耶在希连河有徒二百。

二总叹行德疏总指。

△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也谓欲界四谛下各具贪瞋等十使烦恼合四十使除四使痴但三十六修惑于六根本中亦除一使痴但有五(六根本即贪瞋痴慢疑邪见也)见修合论有四十一名为欲漏又色无色界于前四十一使名除五使瞋(见惑四使修惑一使)每界但有三十六二界合有七十二使名为有漏三界共有十五使痴名无明漏共有一百二十八使见思此约大乘说小则如上九十八使由兹造业漏落三界然疏解罗汉三义且约小说若称今经应云害无明贼不受变易生应受十界供。

△此皆无疑者然罗汉有三一时解脱即信行钝根待时及众缘具方解脱故然有二种一慧解脱是人因中偏修性念处观不得灭尽定二俱解脱是人因中修性念及共念处观得灭尽定二不时解脱即法行利根此人不待众具随欲进修即得解脱(亦如上二种人得定不得定异)三无碍解脱即闻佛说三藏教法修缘念处观发四辩才能具一切罗汉功德然若称经实谈应遍解权实教文决定无疑名大罗汉。

▲二别叹疏。

△从佛口生者从言教生也。

△从法生者从理作意之所生也。

△得法分者受用无漏法财也。

△二十五有此出涅槃经超地狱有得无垢三昧超饿鬼有得心乐三昧等总即欲等三有然有界内分段三有界外变易三有如华严说阿僧祇香云即变易欲有百千禅定无量心尘即变易色无色有细开即二十五有所谓四洲四恶趣无想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须超变易二十五有方称善超。

△不为界系者不被三界业惑缚也。

▲二叹利他五。

△无利不现者即竖入实报方便同居横遍十方诸刹随彼彼根一一现益也此经诸大声闻已证三德故能应物现形也照而常寂故不损灭定寂而常照故现诸威仪。

▲二智堪遗付。

△随从者常从如来转大小权实法门广大利物故于今经堪可遗付也。

▲三戒可遵依。

△断割重轻者十方僧物招提之物或犯罪心境一一皆能决断判割体用轻重使织毫不滥或此开彼遮等无不明白也。

▲四定能现化。

△化复作化者入无记化化禅于化体上复化种种形类皆如幻也。

△令彼度苦即除报障业即业障惑即烦恼障。

△内秘外现者即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其实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方为至说。

▲五结悲济无尽令脱分段变易二生死苦令证菩提涅槃二无上乐故云脱苦得乐。

三列众上首疏。

△六菽即豆也。

△胡豆即菉豆也。

△大膝者膝盖大也。

△佛令立论者汝若论胜甥可还汝遂立云一切论可破一切法不忍忍安也佛问汝见忍否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着我于二负中从兹负愧低头得阿罗汉意云我答忍即违自宗以我立云一切不忍故若云不忍如何破他于是心调柔软得法眼净。

二缘觉众然有独觉缘觉独觉生无佛世然有大小不说法名小说法名大缘觉亦然以利根故不须制果能断正使兼除习气也。

△不叹德者皆为机设自有希高慕远沾迹扬名即以多知识引之自有藏名隐德退让为怀即以少知识引之也。

二发起序疏二初指诸经。

△放光如法华般若法华云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般若云尔时世尊放六百八十万亿那庾多光等。

△微笑者报恩经尔时如来熙怡微笑。

△乞食金刚经尔时如来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等。

△入禅如光明经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等。

△自唱位号如梵网经我今庐舍那方坐莲华台等。

△劝人令问即涅槃云普告大众大觉世尊将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问等。

▲经四初夏制圆成众求密义。

△自述等者违犯禁戒述不自知恣任众僧举其过失此则内表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又自陈三法之词恣举七聚之罪欲令知过必改省己增修皎洁尸罗凝清律海故也自恣凡有二种五德一举罪五德谓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二自恣五德谓不爱不瞋不怖不痴如自恣不自恣然自恣通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又修道安乐亦通延日自恣可延至八月十五日(云云)菩萨三释初全约所求觉果所度众生以得名即全取他名有财释次则分取他名有财释第三。

△觉悟智者分证真故。

△情虑识者惑未尽故即依主释。

△限内者九旬中也。

△将求密义者文通两势一则恣决心中所疑故曰密义二众来咨求法义意在欲闻楞严了义法也。

▲二教演真乘。

△非禅不慧者夫欲说法先须入定从定起说言无谬也。

△为后轨者释难也或曰佛常在定何用入禅答云要作后人轨则也佛有所为皆效效故金刚并缘入对面等。

△无量义为一乘本者欲显一乘先说无量义法谓从一法生二道(顿渐)三法(三乘)四果(四位)故一无别一即无量而为一故以无量为一乘本如净名先说普集经等。

△必有经目者但云深奥略故不言也。

△迦陵者具云迦陵频伽此云好声。

△仙者褒之也如云佛仙神妙等。

△卵壳者(苦观切)初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