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杭云栖寺莲池禅师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净业弟子 庄广还 辑

净土起信章

大阿弥陀经疑城胎生分

佛告弥勒。汝见彼刹有胎生否。对云。见胎生者。何因缘故。彼刹而有胎生。佛言。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後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後世得福。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目见。口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诸善以悔过。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刹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於莲华中生。受身自然长大。饮食亦皆自然。其快乐如忉利天人。唯於城中。经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无由供养於佛。修习菩萨功德。以此为苦。示其小谪。是故彼刹名为胎生。当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众生。信受经法。奉持斋戒。作诸功德。至心回向。命终。即於七宝池莲华中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诸菩萨。安得名为胎生。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恭敬供养。命终。往於极乐世界。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自然即时见佛。安得名为胎生。

(还)谨按净业之人。自古虽有暂信暂疑者。而末法之中。殆又甚焉。何哉。良以净土法门。经论昭然。观者乌得不信。及闻六祖愚人愿东愿西之说。黄檗黄叶止啼之喻。天衣去则实不去之言。杨次公将错就错之颂。又乌得不疑。信於彼而疑於此。二者所以相持而无专据也。殊不知六祖三师。实为得道者。岂一无所为。而直为是谤经背圣之谈。以启万世之疑乎。故莲师於六祖之说。详为之辨。天衣之言。深为之解。於杨次公之颂。则曰蕴藉不少。盖有独观其深者。胡今人不逆其志而徒泥其词。遂以为诋诃净土。岂其然乎。虽然。六祖三师。可信可疑。姑置弗论。独永明净土文。有希从昔贤。恭禀佛勑。定不谬误之语。旨哉斯言。足为定论。更无可疑者。傥犹未释然。吾将西向合掌曰。疑城之设。正为是人。

考证

胎生

莲池疏云。问。下品之外。复有胎生。为实有否。答。表信力不坚故。实无胎生。如刹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内宫。处以华观。玩好珍奇。服御丰备。但鎻其两足。不得自在。此胎生喻也。若深自悔责。求离本处。即得往诣无量寿佛所。又菩萨处胎经云。西方去此有懈慢界。国土七宝。其乐无比。发意欲生弥陀佛国。而染着於此。不能前进。亦疑城边地类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经论昭然

疏云。经之专谈净土者。如观无量寿佛经。鼓音王经。後出阿弥陀偈经。大小阿弥陀经是也。复有诸经。虽不专谈净土。其中劝赞往生。如华严行愿品。以此十愿导归极乐。是也。如法华则云。诵斯经者。当生极乐世界。是也。又如观佛三昧。十住断结诸经。带说净土。层叠非一。是也。其余赞咏净土。为论。如十疑宝王等。为文。如龙舒无尽等。为集。如决疑指归等。为录。如净土自信等。为传。如净土略传等。为偈。如径路修行等。为赋。如神栖安养等。为诗。如诸家怀净土等。所有言辞。不可胜载。由此观之。净土乌得不信哉。

六祖

钞云。坛经曰。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又云。愚人愿东愿西。後人执此。遂疑六祖说无西方。故为四辩。一曰为门不同。盖晋宋而下。竞以禅观相高。直指单传之意。几於晦塞。於时达磨始倡。诸祖继兴。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无佛无众生。今西方者。正开示众生趣向佛故。此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国为境。发心求生故。是虽理无二致。而门庭施设不同。随时逐机。法自应尔。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由明矣。故六祖与净土诸师。易地则皆然也。二曰。似毁实赞。盖六祖东西之说。只是劝人要须实心为善。空愿无益。何曾说无西方。正经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国之谓也。恶得云毁。三曰。不为初机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视西方。妄说般若。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坛经者。慎勿示之初机。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诚可叹惜。四曰。记录有讹。盖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为极乐也。五竺震旦。同为娑婆秽土。何须分别愿东愿西。而极乐自去此娑婆十万亿土。盖坛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古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者。此也。况西方千佛所赞。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语。佛尚不足信。况於祖乎。则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弘赞流通。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罪可胜言哉。

黄檗断际禅师

黄檗心要曰。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又云。净土佛事皆成业。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师传直指。与六祖同方。正莲师所谓为门不同。与前坛经均一义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怀禅师

师语弟子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不观诸净土或问赞佛偈乎。心包太虗。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虗空。无量无边。被我心量都卢包了。看来十万亿国。在我心中。心无界限。去至何所。状其易秽而净。似有所往。岂曰从此向彼。如世间经城过邑之往耶。故曰。去则实不去。

杨次公

公将化。有颂云。将错就错。西方极乐。盖以唯心净土。自性阿弥。恐修净业者。但知西方之有净土阿弥。而不知吾心之净土。自性之阿弥。故言此以警之。非谓修净土之错也。故莲师谓次公参禅悟性。而复归净土。将错就错之言。蕴藉不少。

净土指归论十种信心

欲了生死。修行净业。当发十种信心。念念不忘。决生净土。一信佛所说法。金口诚言。真实不虗。二信凡夫在迷。识神不灭。六趣循环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轮回。四信未出轮回。虽生天上。不免堕落。五信极乐世界众生生者永无退转。六信众生发愿。愿生净土。决定往生。七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一刼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弥陀佛神通光明。摄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同以神力时常护念。十信既生净土寿命无量。一生当得无上菩提。於此十种。不能深信。生疑惑者。虽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考证

决生净土

归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畵蛇。作常山蛇势。及为蛇论。生身变作蛇。李伯时畵马。作打辊马势。活现马形。验此二事。显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净土。必生净土矣。

龙舒净土起信文

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由得出。故自以誓愿威力。招诱人生净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生。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於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此所以为佛也。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时心念要去。身则随去。心念要住。身则随住。是身常随念。然犹有念欲去。而身被牵系者。身坏时。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是以一念生净土。则必生净土。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

考证

不信之人

宗镜录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华严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至於宝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

招引往生

西资钞云。得生净土。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导。加以便风。必速到彼岸也。若无信心。不肯登舟。迟留恶国者。谁之过欤。

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恠也。盖拘於目前所见。遂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故处此娑婆浊世。不信其有清净佛土。所以生长於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於营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襍於忧恼。不知彼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也。况佛切戒人以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世人妄语者。非以规利则以避害。佛无求於世。何规利之有。佛视死生如刀斫虗空。何避害之有。是佛无所用其妄语也。世间中人以上者。犹不肯妄语以丧其行止。况佛乎。故先贤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为奸党者。刻之於石。天雷击之。今以金宝彩色。镌刻装绘。以为轮藏。贮佛之言。供以香华。严以神龙。使其言之妄。则又甚於奸党之碑。何为历千百岁而天雷不击之哉。以其言之诚也。是净土之说。更无可疑者。况自古及今。修此者感应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

考证

雷击石碑

宋徽宗时。蔡京以元佑党人司马光等二十余人。为奸邪。刻於石碑。而禁锢之。立之端门。而天雷击仆焉。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幸而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况世间无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觉知。不称意时。固为苦矣。如或称意。亦无多时。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恶。不止於食肉衣丝。不思则已。思之诚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积累既多。缠绵坚固。无由解脱。闭眼之後。不免随业(缘去)杳杳冥冥。知在何处。或堕地狱。受诸极苦。或为畜生。受人宰杀。或生饿鬼。饥火烧身。或入修罗。嗔恨所迫。虽有善业。得生天上人间。受尽福报。依旧轮回。漂流汩没。无有出期。唯有西方净土。冣为超脱轮回之捷径。色身难得。趂康徤时。办此大事。当常作念云。吾曾自无始已来。轮回六道。不曾知此法门。故不得出离。今日知之。岂可不即时下手。年高者固当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回视死入阴府。见阎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语矣。

考证

随业缘去

王居士曰。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哉。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随业缘而去。业缘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於人间。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罗之业。神则随之而生於阿修罗。若作三恶道之业神则随之。而生於三恶道。是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然则神者。自无始以来。投胎易壳。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业。非久而不尽者。故神之舍於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世所造之业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业。必受如是报。盖自然之理也。然则吾今世所为。岂可以不慎哉。欲直脱轮回。永离苦恼者。无如西方净土。故不可以不修也○净土指归曰。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业所造。四缘所生。若一念心嗔恚邪婬。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覔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覔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先须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漓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漓狼狈之患者。不至沉沦恶趣。受诸苦恼之谓也。且先覔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远行。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世有专於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迹。则实有极乐世界。佛丁宁详复言之。岂妄语哉。又或信有净土。而泥唯心之说。乃谓西方不足生者。谓参禅悟性。超越佛祖。阿弥不足见者。皆失之矣。何则。此言其高。窃恐不易到。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嗔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嗔无痴乎。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羣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得也。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华。易於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於地狱。况乃变作莲华乎。隔壁之事犹不能知。况乃见无尽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故修西方。见佛而得道则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参禅悟性。超越佛祖为甚难。况修净土者。不碍於参禅。何参禅者。必薄净土而不为也。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阿弥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悞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虗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又曰。参禅大悟。遂脱生死轮回。固为上矣。然至此者。百无二三。若修西方。则直出轮回。而生死自如。万不漏一。若不修西方。不免随业缘去。虽如青草堂。戒禅师。真如喆。惠古。皆汩没轮回。诚可畏也。

考证

唯心净土

净土指归曰。欲达唯心净土。先了诸法互融。世人不解。遂执方寸之心为净土。以经中佛说国土庄严。悉是表显。皆无实法。自招谤法之咎。须知心外无法。故曰唯心。经云。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徧满。无坏无襍。十方诸佛。九界众生。色心依正。至於一尘一毛。随举一法。皆百千灯中之一灯也。行人一念如在东一灯。弥陀净土。如在西一灯。以其光徧满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此即事之理。唯心净土也。以无坏无襍故。此灯彼灯。不相混乱。心自是心。佛自是佛。净土自是净土。即此土众生。念彼土之佛。而求往生。此即理之事。西方净土也。虽分事理。实非两途。若局於西方。而不达唯心。则得事失理。虽未能称理。佛神力故。亦得往生。虽居下品。亦无退转。若局自心。而不求西方。则事理俱失。以不求生。故不得往生。此失事也。以不知心外无法故。定执此方寸为心。昧心法圆融之旨。此失理也。

青草堂

龙舒净土文云。宋时青草堂。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常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生子。使人看青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甞修福慧。故少年登高科。其後作宰相。虽然如此。亦悞矣。不生西方。见佛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失计甚矣。

戒禅师

又云。五祖戒禅师。乃东坡前身。此亦大悞也。若前为僧。参禅兼修西方。则必往生净土。何至生此世界。多受苦恼哉。闻东坡南行。唯带阿弥陀佛一轴。人问其故。答云。此轼生西方公据也。东坡至此。方为得计。亦以宿植善根。明达过人。方悟此理也。

真如喆

又云。有喆老者。坐禅四十年不睡。精苦如此。若修西方。必作不退转地菩萨。即生死自如矣。不知修此。乃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苦恼。可哀也哉。或云。喆老之精修。今生多受忧苦。何也。答云。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永嘉大师亦云。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喆老若生西方。则宿债不须还也。

惠古

又云。有惠古长老。亦名行尊宿也。死而生於宰相家。後生登高科。世固以为荣矣。然亦甚失计也。何则。楞伽经谓世间修行人。如澄浊水。澄之虽清。未去浊脚。搅之复浊。古老之谓也。如生西方。见佛得道。复来生此世间。则刷去浊脚。纯为清水。虽搅之不复浊矣。今生富贵家。後生登高科。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奈之何哉。故虽名行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古老足以鉴矣。

汩没

列子云。与齎俱入。与汩俱出○齎。水脐也。从上入下而没。汩。水泡也。从下泛上而出。故云汩没。

按楞严经云。有十种僊。皆寿千万载。数尽复入轮回。为不曾了得真性。故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是皆轮回中人也。世人学僊者。万不得一。纵使得之。亦不免轮回。为着於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云。饶汝得僊人。恰似守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近自数百年来。学僊者岂止千万。终皆死亡。埋於下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门。而学神僊。岂不惑哉。或云。净土乃闭眼後事。有何证验。答云。净土传备载感应。岂无证验哉。况神僊者。有所得。则秘而不传。佛法门唯恐传之不广。是其慈悲广大。未易测量。非神僊之可比也。

(还)谨按往生集云。後魏昙鸾。从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欣然自得。以为神僊必可致也。後遇僧菩提留支。问云。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汝可诵此。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虗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僊氏之长生也。弯深信之。遂焚僊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一日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西向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莲师赞曰。黄冠者恒言曰。释氏有死。神僊长生。今支公谓佛有长生。僊无长生。此论痛快简当。高出千古。鸾法师舍伪归真。如脱敝屣。岂非宿有正因者哉。不特此也。又按明宗集云。吕洞宾初参黄龙。言下顿契。乃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後。始觉从前错用心。呜呼。洞宾已得僊道者。而其言尚如此。则僊道之不如佛道。益可知矣。而今人犹不能舍僊求佛。如鸾法师焉。谓之何哉。

考证

金僊氏

或问。释迦佛成道记云。金轮作王。注云。金轮王统治四天下。由是淩虗。周游四天。一切国土。见金轮飞至。皆自臣伏。以此得名金仙。然欤。否欤。答。恐不重在此。还以法身金刚不坏。故名金僊。虽然。诸佛皆金刚不坏者。何独以金仙归之释迦佛。或者有取於金轮。亦未可知也。

三界六道

三界者。自阿鼻大地狱。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有情欲也。上有色界。止有色身。无男女之形。又上有无色界。亦无色身。止有魂识如鬼神。总名三界也○须弥山四傍。谓之四天王天。又上。则谓之帝释天。又上云层四重天。总名欲界也。又上云层十八重天。总名色界也。又上空层四重天。总名无色界也。诸天详于後○龙舒居士曰。欲明六道。先明十二缘。

十二缘

初门曰。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出大集经中○又曰。因缘者。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俱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

十二缘之图

因情生此十二缘。造成三界六道轮回之业。不得断绝。往西方。则情灭而性现。故永劫无轮回。

初门。

一无明

因眼见色而生爱心。即是无明。

二行

为爱造业。即名为行。

三识

至心专念。故名为识。

四名色

识其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处生贪。是名六入。

六触

因入求爱。名之为触。

七受

贪着心。名之为受。

八爱

缠绵不舍。名之为爱。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断。名之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断故。名之为死。

龙舒居士曰。无明。谓暗昧真性。行。谓动作。识。谓魂识。名。谓受想行识。色。谓色身。六入。谓六根。触。谓触六根者。因暗昧真性故。不能寂然不动。乃生魂识。因有名色。遂有六入。因六入。故有触。因触。故受。因受。故爱。因爱。故取。因取。故常有之。因此复受生。因生。故有老死。相牵不断。故名十二缘。

三界六道之图

有十二缘之业。造成三界六道轮回之报。不得解脱。生西方。则业断而报空。故永无坠堕。

六道

又名六趣。趣者到也。言我所作之业。运到彼处也。

一地狱道

四教仪曰。又名泥犂。而言地狱者。此处在地之下。谓八寒八热等大狱。各有眷属。其中最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者。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十恶五逆者。感此道身○佛祖统纪曰。四洲地狱者。南洲有正有边。东西洲有边无正。北洲边正俱无。正狱在地下二万由旬。边者。在地上铁围山间。三洲人造业。皆来南洲正狱。及东西南洲边狱。受其苦报。又云。地狱有三种。热狱八。受烧恼苦。寒狱八。受寒冻苦。三边狱。受别业报。名轻系。亦名孤独○五无间狱。在热地狱第八者是也。造十恶五逆。堕此狱耳。趣苦无间。舍身生报故。受苦无间。中无乐故。时无间。定一劫故。命无间。中不绝故。形无间。一人多人皆满故。

二畜生道

四教仪曰。此道徧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日*敢]。受苦无穷。作中品十恶五逆者。感此道身○僧肇曰。痴慢徧重。多堕畜生。

三饿鬼道

四教仪曰。此道亦徧诸处。有福德者。作山林塚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华严疏曰。有三种。重者。饥火节烂。不闻水浆之名。中者。伺求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僧肇曰。悭贪无福。多堕饿鬼。

四阿修罗道

四教仪曰。此翻无酒。或在海岸海底。宫殿严饰。常好战闘。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行五常。欲胜他故。作下品十善。感此道身○法数云。有四类。鬼畜人天也。鬼者。居大海边。胎生。天中降德贬坠。人趣摄。畜者。居大海边。卵生。护法乘通行空。鬼趣摄。人者。为人慢强无德。湿生。下劣生海水心。畜趣摄。天者。居半须弥山岩窟。化生。执得世界力无畏。天趣摄。

五人道

四教仪曰。四洲不同。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耶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命无中夭。圣人不生其中。皆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长水云。人四生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者。常人也。湿生。即奈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二禅福将尽。下生赡部州。是也。旁生具四者。如地行罗刹。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知有胎生鬼。余皆化生也。

六天道

二十八天不同。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也。初欲界六天者。一四王天。居须弥山腹。二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盖四方各有八天。四八三十二天。帝释善法堂天。总帅三十二天。共三十三天。总名忉利天也。已上二天。单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已上四天。空居。修上品十善。兼坐禅未到定。得生其中。次色界十八天者。分为四禅。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也。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也。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徧净也。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已上三天。凡夫住处。修上品十善坐禅者。得生其中。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处。上之九天离欲初散。未出色笼。故名色界。坐得禅定。故得禅名。三无色界四天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已上四天。只有四阴。而无色蕴。故得名也。上来所释。从地狱至非非想天。虽然苦乐不同。未免生而复死。死已还生。故名生死。

劫石

佛祖统纪曰。兜率铢衣拂青石○注云。石广一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人过百年。以六铢衣一拂。至石消尽。乃为一大劫。非辘轳小劫也。

河沙

恒河沙。恒河。亦云殑伽河。阿耨达池。四面各出一河。东银牛口。出殑伽河。南北西各出水流入海。惟恒河沙。极细而多。故以此喻寿数之多也。

永明寿禅师戒人勿轻净土文

设问曰。但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净土。答曰。真修行人。应自审察。如人饮水。冷煖自知。今存龟监以破多惑。诸仁者当观自己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况大雄赞叹。金口丁宁。希从昔贤。恭禀佛勑。定不谬误也。仍往生传所载。古今高士事迹。显着非一。宜观览以自照知。又当自度。临命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无始来。恶业重障。定不现前。此一报身。定脱轮回否。三途恶道。异类中行。出没自由。定无苦恼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滞碍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自失善利。将复谁尤。呜呼哀哉。何嗟及矣。

考证

贡高

净名经曰。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峯不停水。菩萨现力士伏贡高心。然後润以法水。

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虗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尘幻境。相与沦胥。生死轮回。穷劫不断。故释氏以禅教律假说方便。使之从门而入。俱得超悟。惟无量寿佛独出一门。曰修行净土。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截。一念之专。即到彼岸。不问缁白。皆可奉行。但知为化愚俗浅近之说。其实则成佛道捷径之途。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顽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则未免钻故纸之病。护善遮恶莫如律。非身心清净。表里一如。则未免自缠缚之苦。总而观之。论其所入。则禅教律。要其所归。则戒定慧。不由禅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净土之一门乎。方念佛时。口诵心惟。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华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缠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又何必疑哉。

考证

禅教律不如修净土

莲师疏云。禅教律三宗。无不求生净土。禅如永明。以宗门柱石。而上上品生。圆照以独秉单传。而标名莲境。教如僧叡。弘辅什师。而莲华出榻。四明中兴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灵芝。生事毗尼。而死生安养。清照大阐律学。而说偈西归。若广举之。不可胜数。以此观之。三宗之不如修净土可知矣。

因指见月

楞严经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应当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忘失月轮。人忘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惟忘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钻故纸

神赞禅师。一日在窓下看经。蜂子投纸窓求出。师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窓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得鱼忘筌

筌捕鱼竹器。

不施棒喝

明宗集曰。慈明禅师示众。以拄杖击禅床一下。云。大众还会麽。不见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且道祖师禅。有甚长处。若向言中取则。误赚後人。直饶棒下承当。孤负先圣。万法本闲。惟人自閙○善华严。问诸禅者曰。甞闻禅宗一喝。能转凡成圣。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为正宗。若不能。是为邪说。继成禅师振声喝一喝。问善曰。闻麽。曰闻。师曰。汝既闻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须臾又问曰。汝闻麽。曰不闻。师曰。既不闻。适来一喝。是无。能入始教。遂顾善曰。我初一喝。汝既道有。喝久声消。汝复道无。道无。则元初实有。道有。则而今实无。不有不无。能入终教。我有一喝之时。有非是有。因无故有。无一喝之时。无非是无。因有故无。即有即无。能入顿教。须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无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时。纤尘不立。道无之时。横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万亿喝。百千万亿喝。入此一喝。是谓能入圆教○观此二事。则德山棒。临济喝。皆可类推矣。

戒定慧

法宝坛经曰。六祖谓志诚曰。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静其意。名为定。祖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法。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永嘉集曰。戒中三。应须具。一摄律仪戒。谓断一切恶。二摄善法戒。谓修一切善。三饶益有情戒。谓誓度一切众生。定中三。应须别。一安住定。谓妙性天然。本自非动。二引起定。谓澄心寂泊。发莹增明。三办事定。谓水凝清。万像斯鉴。慧中三。应须别。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境像水月。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此说与秀师同意。但人非上智。当以此二说为始。

正法眼

明宗集曰。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付与迦叶○或问何以谓之正法眼。明宗集曰。人眼内不可容一物。金屑虽贵。入即为害。行人之心。亦犹夫眼。不可一有所着也。若最上乘。则心无所着矣。故谓之正法眼。

莲池禅师净土疑辩

或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禅宗。而今只管赞说净土。将非执着事相。不明理性。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子之所疑。当下氷释。昔人於此。递互阐扬。不一而足。如中峯大师。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语。尤万世不易之定论也。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而曰愿命终时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应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此皆人所尝闻习知。那得尚执偏见。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岂复更有七宝世界。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岂复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岂复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岂复更有披毛戴角等耶。又尔喜谈理性。厌说事相。都缘要显我是高僧。怕人说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何须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覔性。况土分四种。汝谓只有寂光真土。更无实报庄严等土乎。若一味说无相话以图高妙。则心为净土之说。新学後生。看得两本经论。便能言之。何足为难。且汝既心净土净。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噉否。还肯入丘塚。与臭腐屍骸同睡眠否。还肯洗摩饲哺伽摩罗疾。脓血屎尿诸恶疾人。积月累年否。於斯数者欢喜安隐。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未空。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又汝若有大量力。有大誓愿。愿於生死海。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由。虑忍力未固。不能於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忍後有。虑後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今但谛信。速宜谨言。毋恣口业。自[示*固][示*固]人。贻苦报於无穷也。

考证

土分四种

净土或问曰。先圣有云。唯此一心。具四种土。一曰。凡圣同居。二曰。方便有余。三曰。实报无障碍。四曰。常寂光也○一凡圣同居者。自分二类。初曰同居秽。次曰同居净。初同居秽者。娑婆之类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圣。而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圣。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则十住。圆。十信。後心。通惑虽尽。报身犹在。皆名实也。二权圣。谓方便实报寂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谓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秽土也。次同居净。且如极乐国。虽果报殊胜。非余可比。然亦凡圣同居。何以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经云。犯重罪者。临终念佛往生。故知虽具惑染。亦得居也。圣居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二方便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则。若修二观。断通惑。尽尘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余者。无明未断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实报无障碍土者。无有二乘。纯诸法身菩萨所居。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亦名果报国。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是也。以观实相。法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华严名因陀罗网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名其土者。一法二义。普贤现毗卢遮那住处。名常寂光○前二土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第四但是真净非应。般若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由是观之。所谓微尘国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

附因果篇(王龙舒云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故以此篇附之起信)

总论因果

大阿弥陀经曰。天地之间。五道昭明。业报相生转相承受。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屍转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可言唯修净土。直得超去。

宗镜录曰。起一念虑知之心。随善恶而行十道。一。火涂道。二。血涂道。三。刀涂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乾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前九种心。是生死。如蚕自缚。後一种心。是涅盘。如麞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皆由妄心。迷此真境。

考证

五道

六道中去阿修罗。即为五道○宗铙录曰。五道由心。心体常净。虽徧五道。不受彼色。则沦五趣而不坠矣。

十道

宗镜录曰。一者其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累。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之心。行火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虗比圣贤。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己。如鵄高飞下视。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折伏麤心。此上品善心。行於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顒顒。此发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犹如石泉。其乐内重。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圣贤所呵。破恶犹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五扇提罗。摩犍提。皆外道人也。魔罗道。尼乾道。皆外道名也。外道有九师。九十五种。此类是欤○调达。即诱阿闍世太子囚执父王。欲行篡逆者也。

楞严经曰。造十习因。受六交报。十习因者。一者婬习。二者贪习。三者慢习。四者嗔习。五者诈习。六者诳习。七者怨习。八者见习。九者枉习。十者讼习。六交报者。一者见报。二者闻报。三者齅报。四者味报。五者触报。六者思报。此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各各招引恶果。临终神识堕无间狱。见受明暗二苦相。闻受开闭二苦相。齅受通塞二苦相。味受吸吐二苦相。触受合离二苦相。思受不觉觉知二苦相。一一受苦无量。

宗镜录曰。十习因既作。六交报宁亡。皆是一念恶觉心。生颠倒想。起对境作因成之假随情运相续之心。不以智眼正观。遂陷凡夫业道。虽则一期狥意。罔思万劫沉身。

考证

十习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海。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虎。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避蛇[虺-兀+元]。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酖酒。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虗妄偏执。如入毒壑。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狂。如遭霹雳。讼习交諠。发於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万劫沉身

发隐曰。佛过瓜田。顾阿难言。爪上之土。大地之土。孰为多少。阿难对言。爪土至微。大地无尽。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又须达为佛营立精舍。蚁子在地。佛告须达。此蚁毗婆尸佛时。已在此地。今经七佛。恒受蚁身。尚未能脱。由此观之。人身难得如爪上土。宁不信然。所以者何。经云。五戒坚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绝。持戒难。则人身不易明矣。况作十习因。又甚於五戒之不持。临终堕无间狱。受六交报。又不止於人身之难得而已。万劫沉身。不亦宜乎。

(还)谨按十道所以广五道之未备。十习所以补十业之未周。是如因愈繁。则果愈密。业愈重。则报愈深。然则净业之士。勿以五道无依。十业无犯。而遽自足也哉。唯能观心实相。则万缘俱寂。万法俱忘。无道无业。何戒何犯。所谓不可思议之功德在是矣。惜乎凡夫贪着其事。此佛菩萨所以丁宁告戒也。噫。其可忽诸。

龙舒净土文曰。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夫因果乌可以不信乎。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语。何不以目前事观之。人生所以有贫富。有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其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於人哉。盖以人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谓之报身。报身者。报我前世所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世间官府。犹不以赏罚无故而加於人。况天地造化。岂以祸福无故而加於人乎。是知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而报之也。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福报。乃有富贵而苦夭者。有贫贱而乐寿者。有荣宠而悴辱者。其为果报。各随其所为。纤毫不差。故云。种桃得桃。种李得李。未有种麻而得豆。种粟而得黍者。惟种时少。收获时多。故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

又曰。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者。而遂以因果为不足信。殆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佛甞谓阿难云。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何。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何。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处先还。左氏谓栾武子(名书)。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虽为恶而可以免[示*固]。黶子盈为善。而黶之恶乃累之。故盈虽善及於难。止於世间目前可见者言之。善恶之报尚有如此者。况隔世乎。岂可以目前未见果报。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净土也。

(还)谨按此文。前论因果之常。後论因果之变。今人於其常者。忽之而不信。於其变者。藉之以为口实焉。宜其恣行十恶而弗顾也。哀哉。

考证

一粒万颗

藏经云。昔有恶生王游观林苑。见一金猫入西南地。遣人发掘。获一铜盆。盛金钱。渐至五里。皆是金钱。王见奇事。应当问佛。佛即答言。是王宿生福报。昔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於大道衢安鉢。而作是言。若复有人。能舍财宝入此鉢中。当来大富。有一樵人得三文钱。闻此语已。生欢喜心。诚心发愿。舍入鉢中。去舍五里。转加欢喜。时樵人。今王是也。缘施三钱。福报获五里金钱。又得国王位。受福无尽○宗镜录云。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後盖空器而百味具足。获金人而用尽还生。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後满阎浮提。於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由此三事观之。余可类推矣。所谓种一粒。收万颗。斯言讵不信乎。

晋栾氏

左传。晋栾盈被愬出奔。过周。辞于行人曰。昔陪臣书。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黶。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思黶之罪。臣戮余矣。将归死於尉氏矣○盈奔齐。齐人纳诸曲沃。其令尹胥午。伏之而觞曲沃人。午言曰。今日得栾孺子何如。对曰。得之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由是观之。则武子之德。与黶之恶。可槩见矣。黶之汰侈嗜酒。又何足言哉。至於盈之善足以感人。其或泣或叹者。又可徵也。然则武子之德。足以庇黶。黶之恶。所以累盈。不从可知乎。

小因果说曰。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上生。复何疑哉。

宗镜录曰。玉食锦袍。鹑衣藜藿。席门金屋。千驷一瓢。皆因最初一念而造。心迹才现。果报难逃。以过去善恶为因。现今苦乐为果。丝毫匪滥。孰能免之。犹响之随声。影之随形。必然之理也。唯除悟道。定力所排。若处世幻之中。焉有能脱之者。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则才命论云。贫者无立锥之地。刁[(雪-雨)/粉/大]则田逾千顷。饿者无担石之储。李衡则木号千奴。无礼必毙。跖何事而独寿。行善则吉。托何事而早终。

考证

才命论

史记云。孙叔敖尽忠於国。及自没。其子无立锥之地○汉书云。刁[(雪-雨)/粉/大]官尚书郎。不修德行。有田万顷奴婢千人○魏志云。华歆效官清贫。家无担石之储○晋书云。李衡植橘千株。号为木奴千头○庄子云。盗跖从者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而享寿考○论语疏云。项托七岁为孔子师。而早夭焉。

慈心功德录曰。佛言善恶报应有二种。一者果报。今生作善恶业。来世受苦乐报也。二者花报。今生作善恶业。今生即受苦乐报也。

(还)谨按果报。人所难知者。故冥然罔觉。花报。人所目覩者。而亦悍然不顾焉。谓之何哉。噫。可悲也夫。

论十业善报

净名经曰。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僧肇曰。命不中夭。不杀报也。大富。不盗报也。梵行。不婬报也。所言诚谛。不妄语报也。常以輭语。不恶口报也。眷属不离。善和诤讼。不两舌报也。言必饶益。不绮语报也。恚嫉邪见。心患之尤者。故别立三善。

(还)谨按恚嫉邪见。失不贪欲。必阙文也。肇云别立三善。其义未详。或曰。三业不行。邪变三善。未知是否。

论十业恶报

楞严经曰。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婬慾。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食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穷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杀盗婬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

华严经曰。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婬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慈心功德录曰。因果录云。杀生有三种恶报。一者正报。受三涂身。二者余报。若生人中。多病横死。三者冤报。若所杀众生。在毒虫中。必遭其螫。在人中。必遭其杀。

又曰。问。昔有众生常在刀山剑树之上。支节断坏痛毒辛酸。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宰杀为业。故获斯报。昔有众生。甞被牛头以铁叉。叉入镬中煑之令烂。还即吹活。而复煑之。何罪所致。佛言。前世屠杀众生。汤灌燖毛。故获斯报。

龙舒居士净土文曰。唐张锺馗。杀鸡为业。忽见一人着绯。驱群鸡来啄目四畔。两目流血。受大痛苦。又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头。作人言云。汝杀我。善和大恐。告妻云。便入地狱也(虽有僧劝念阿弥陀佛。即便徃生。此宿有善业所致。不可观为常法)水忏云。二戒偷。众生作贼。常在雪山。寒风所吹。皮肉剥裂。

律仪要略云。经载一沙弥。盗常住菓七枚。一沙弥。盗众生饼数番。一沙弥。盗众生。石蜜少许。俱堕地狱。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噫。可不戒欤。

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婬慾。自言婬慾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故经云。婬慾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上身三业恶报)。

华严经曰。妄言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敝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争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化书口业诗云。人生口业报非轻。莫把邪言作课程。妄言以虗为实事。绮辞增百作千名。血从砭石流无已。罪积阴司贯已盈。犂舌不须求地狱。眼前公案甚分明。

考证 本传云。龟城之民。祝期生。有口才。人小有过恶。则既传扬之。又增饰之。以无为有。以一为十。以疑似为端的。以偶然为故犯。以不得已为优为。以错悞为情实。至於面折之。众辱之。所习既久。不知其非。中年得舌黄之疾。使人砭刺出血。一岁之间。疾五七作。每作。出血一二升。率以为常。一日与其徒。语鬼神奠酹之事。皆诃骂之。忽自以手探舌出。以爪犂之。涎血淋漓。如屠猪狗。观者千百。乃自宣其过曰。人之口业不可作也。如此月余。舌枯。遂不能食而死。

律仪要略曰。经载沙弥轻笑一老比丘。读经声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罗汉。因教沙弥急忏。仅免地狱。犹堕狗身。恶言一句。为害至此。故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噫。可不戒欤。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有愚人。闻佛道守大仁慈。以恶来。以善往。故来骂佛。佛默然不答。愍其狂愚使然。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其礼如何。曰持归。今子骂我。我亦不纳。子自持归。[示*固]子身矣。

(还)谨按沙弥之事。则经言岂不信然。噫。以恶口加人。其[示*固]如此。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其罪如之何哉。夫恶口加人。人所明知。犹知所避。以妄言绮语两舌加人。人所不觉。其中人必深。而[示*固]之不从末减可知矣(上口四业恶报)。

华严经曰。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长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被他人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龙舒净土文曰。有官员二人。求梦於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人。梦见有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勾者。问勾之者何也。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项。此间勾一项。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更不敢妄取财。其後果至监司。又何仙姑时。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不识字画。往问仙姑。仙姑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

又曰。昔有二僧同修行。一人作福而多嗔。一僧常戒之。不从。後多嗔者死。戒之者。附客舟至江上[邱-丘+共]亭。其庙神甚灵。能与人言。谓戒之者曰。我是汝同修行僧。以多嗔故。堕於此为神。有人施绢十疋。可为我作追荐。次於洪州西山上见我。僧如其言。果於西山上。见死蟒一条。长一二里。嗔恨之报如此。

吕氏集云。昔有一人。与吕公同访一僧。其僧适卧床上。见一小蛇。从僧顶门出。顷之。复入顶门中。问。何为有此蛇。吕公答云。此人必性毒多嗔恨者。毒气已化成此蛇。身殁之後。其为蛇无疑矣(上意三业恶报)。

(还)谨按上士修行。善无不为。恶无不去。虽不昧因果。於因果奚容心哉。今净名之善报。所以为求福者告也。华严之恶报。所以为惧[示*固]者告也。其皆中下之信士乎。至於小人。则以不信之心横於中。无忌惮之行肆於外。拨因果而排罪福。善报不能为之劝。恶报不能为之惩。吾末如之何也已。噫。可慨也夫。

考证

不昧因果

明宗集曰。百丈禅师时。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曰。某非人也。於过去迦叶佛时。曾在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遂脱野狐身。

净土资粮全集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