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

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世间说有我相。谓有情命者。等圣教假说我相。谓预流一来等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谓蕴处界等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颂中以假说二字释彼说有二字之疑问意。谓无则不宜说。答意谓虽说但是假问意谓说有不应无。答意谓非有但假说也。既无实我实法。但是由于假说。所以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彼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此能变之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谓一者第八名异熟识。二者第七名思量识。三者前六总名了别境识也。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广明三能变相。次有八行广明所变唯识)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初阿赖耶识(一自相门)。异熟(二果相门)一切种(三因相门)。不可知执受。处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门执受处三字五所缘门了字六行相门)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心所相应门)唯舍受(八受俱门)。是无覆无记(九三性门)。触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门)。恒转如暴流(十一因果法喻门)。阿罗汉位舍(十二伏断位次门)。

此以十二门释初能变识之相也。一名阿赖耶识者。此云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即约当体自相言也。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四言不可知者。谓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也。五言执受处者。即指此识所缘相分。执受二字指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处之一字。指依报世间。此三皆是第八识所缘境也。六言了者。即指此识能缘见分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也。七云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者。谓与此徧行五心所。恒相应起也。徧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释。八云唯舍受者。受有三种。谓苦乐舍。今第八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唯与舍受相应也。九云是无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就无记性复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十云触等。亦如是者。谓触等五个心所。亦如第八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也。十一云恒转如暴流者。恒谓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转谓此识无始以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恒则非断。转则非常非断。非常因果法尔。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喻如暴流长时相续而非断常也。十二云阿罗汉位舍者。烦恼断尽名阿罗汉。即声闻乘之第四果。缘觉乘之譬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菩萨。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执。皆名为阿罗汉。尔时此第八识不复名阿赖耶。但名异熟及一切种。若至如来位中幷舍异熟识名。但名一切种识。亦名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

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一释名门)。依彼转(二所依门)缘彼(三所缘门)。思量为性相(四体性门五行相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幷我慢我爱(六染俱门)。及余触等俱(七余相应门)。有覆无记摄(八三性门)。随所生所系(九界系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十伏断门)。

此以十门释第二能变识之相也。一名末那者。此翻为意。二云依彼转者。彼指第八识。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谓相续生起也。三云缘彼者。谓此第七识即缘彼地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也。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末那也。六云四烦恼常俱等者。谓此识从无始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藏识见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一者我痴即是无明愚。于自识所变我相迷于无我真如之理。二者我见即是妄执。谓第八识之见分本非我法妄执为我。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倨傲高举。四者我爱。谓于所执我深生贪著也。七云及余触等俱者。谓徧行五心所定得相应及八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亦得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大随烦恼释见百法论中。八云有覆无记摄者。由与四烦恼等相应。隐蔽真理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也。九云随所生所系者。谓随其所生三界九地。即系属于此界此地也。十云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者。谓此我执相应之末那二乘无学方得。永断菩萨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罗汉无有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故云灭定无有声闻。初果以上菩萨登地以上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亦暂伏灭。故云出世道无有也。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一差别门)。了境为性相(二体性门三行相门)。善不善俱非(四三性门)。此心所徧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五心所相应门)。皆三受相应(六受俱门)。

此以九门释第三能变识之相而先举前六门颂也。一云差别有六种者。谓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发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也。二云了境为性者。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三云了境为相者。六识即以了别尘境为行相也。四云善不善俱非者。谓此六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即善性摄。若与无惭等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即非善非不善无记性摄也。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第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余皆得相应也。六云皆三受相应者。谓前六识皆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领顺境相。名为乐受。领违境相名为苦受。领非顺非违境相名不苦不乐受。亦名舍受也。

初徧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此覆解徧行别境二种心所也。触等已如初能变释别境。则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欲缘所欲。观境胜解。缘决定境。念缘所曾习境定。慧缘所观境。故云所缘事不同也。余如百法中释。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此覆解十一善心所也。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五无嗔、六无痴此三名为三善根者。以能生一切诸善法故。七精勤、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俱如百法中释。及之一字显余翻染诸善心所。谓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恼、五不嫉、六厌、七不悭、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诳、十一不谄、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乱、十五正见、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然皆不别立者。为显少善能敌多恶。又显悟解理通。不似烦恼之迷情事局故也。

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幷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此覆解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也。亦如百法中释颂中与字及字幷字显随烦恼。非但二十如邪欲邪解及染污寻伺等。

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此覆解四不定心所也。悔即恶作。眠即眠睡。寻即寻求。伺即伺察。亦如百法中释。言二各二者。谓悔眠为一。寻伺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依止根本识(七共依门)。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八俱转门)。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九起灭分位门)。

此明第三能变识之后三门也。七云依止根本识者。谓前六转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而为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前六转识种子为各别亲依也。八云五识随缘现等者。谓前五转识皆仗众缘方得生起现行。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多少无定。水喻第八藏识。涛波即喻前五识也。九云意识常现起等者。谓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却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者生无想天。二者入无想定。三者入灭尽定。四者极重睡眠。五者极重闷绝也。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

三能变相指八识自证分。所变二分即相分见分也。相见俱依自证而起。故自证分是相见二分所依。此结上广明三能变相也。此下有八行颂广明所变唯识。又分为二。初一颂正明所变。次七颂广释外难。

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此正明所变唯识。而决无实我实法也。是诸识者。指前所明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也。转变者。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谓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色法十一即所变影像。唯识不相应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识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也。此下广释外难。又分为三。初一颂释分别由何难。次一颂释生死由何难。后五颂幷明唯识性之一颂。总释违经三性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此先释分别由何难也。谓由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成熟转变不一。又以此现行互相资助力故。彼彼分别而便得生。何假外缘方生分别哉。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此次释生死由何难也。谓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障种以为助缘。招于六道身命粗异熟果前尽后生。即彼界外不思议变易生死。亦由无漏有分别业种子为因。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细异熟果前后改转。是则二种生死皆由内识惑业所感。何藉外缘哉。二取即指烦恼所知。二障俱有执著义。故此下后释违经三性难中。复分为二。初三颂正释三性不离识。次二颂幷唯识性一颂转释无性即识性。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由彼彼徧计。徧计种种物。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此正释三性不离识也。初云由彼彼徧计者。谓能周徧计度妄执我法。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徧计。第七末那但计不徧。惟第六识为能徧计也。次云徧计种种物者。谓所徧计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诸法也。次云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者。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境。次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谓此心心所体及相见分。皆由分别缘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心心所法皆有缘虑故。若染若净。皆名分别。即以此分别为缘。展转复生染净心心所体及见相分。此明依他性不离识境。次云圆成实于彼等者。谓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于彼依他起性之上常远离前徧计所执故。此圆成实性与彼依他起性。譬如麻之与绳。水之与波。既非是异亦非不异。亦如无常无我等。蕴处界有为诸法与无常无我等性。非异亦非不异。盖若言异。则应蕴处界不是无常。若是不异。则应无常。不是蕴处界等共相。今圆成实与依他性。亦复如是。若言是异则应真如非彼依他实性。如水非波所依体性。若言不异则应圆成实性亦是无常。如波生灭水亦生灭。岂可乎哉。后云非不见此彼者。谓若未达徧计本空。未证见于圆成实理不能见彼依他起性。盖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等。故此明圆成实性亦不离识。以即识之实性故也。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转释无性即识性也。前二颂释三无性。后一颂释识实性。前意者。谓即依此三种自性。立彼三无性名。乃是为遣执。故密意说为无性耳。非了义极谈也。初依徧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次依依他起性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后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谓此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名无性。非谓全无胜义性也。既三无性。但依三性假立三性。皆不离识无性。又岂离识哉。已上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竟。次一行颂牒前圆成实性。此乃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即诸法之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净。常如其性。故即唯识之实性也。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依几位如何悟入。

一问谁人悟入。二问几位悟入。三问如何悟入。

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谓五位。

具大乘二种种性。答其谁人之问。方能悟入。答其如何悟入之问。何谓五位。答其几位之问。总征下文也。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为求无上菩提。修习无量福智。名资粮位。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名修大乘。顺解脱分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顺决择识。但以四弘誓愿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此位菩萨发起大菩提心。亲近真实善友作意勤求正觉修集福智资粮。以此四种胜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于我法二取随眠种子止观力微。犹自未能伏灭。但能伏于分别二执之现行耳。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为欲见道复修暖顶忍世第一四种加行。伏除二取名加行位。顺趣真实决择分故。亦名大乘顺决择分。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名为暖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名为顶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于无能取。亦顺乐忍忍境识空。名为忍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取。皆空名世第一位。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异生法中此最胜故。然诸菩萨于此四位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也。盖暖位顶位依识观空则境空识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识空世第一法双印二空皆带空相未得全除。彼相灭已。方实安住。真唯识理。名通达位。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相性。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真理亦名见道。谓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然真见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不变相故。名为挟带。若相见道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仍名变带。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颂但说真见道者。以真见道胜故。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其相云何。颂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无分别智离诸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断世间故名出世间烦恼所知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名为粗重。令彼永灭。说之为舍。舍烦恼障便能证得大般涅槃。舍所知障。便能证得大菩提智。菩提涅槃名为二种转依果也。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颂中此字即指前颂所说二转依果。此转依果诸漏永尽性净圆明故名无漏。含容无边希有功德故名为界。界是藏义能生世出世间五乘利乐亦名为界。界是因义。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语道故。此转依果又惟是善。谓清净法界四智心品皆有顺益相故。此转依果又复是常。谓清净法界性无生灭四智心品。亦永无断尽故。此转依果又是安乐。谓二自性皆无逼恼。又能安乐诸有情故。二乘所得择灭无为生空智品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永寂二边默契中道名大牟尼所得二果。永离二障即名法身。所谓清净法界四智菩提五法为性。具足法报化三身体用差别不同广如论释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音释

倨傲(上居御切下鱼到切倨傲不逊也)惛(呼昆切不憭也)闷(莫奔切)挟(胡颊切带也。在掖曰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