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大万圣佑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

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真觉

大师长讲沙门   文才 述

疏。涅盘者下。初略释通名。通名有三。谓圆寂.灭度.无为。后二如下论自释。唐译下。即唐奘公三藏法师也。常乐我净名之四德。此四且约翻无常等四倒以显之。约治惑业苦三障以显三德。然实具恒沙无尽性德。故清凉释之。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即第一义下。指体也。然涅盘之体或指三德。或指真如实际等。今依表中也。故大经二十七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等。佛性乃涅盘因中之名。如大经云。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盘。该通下。经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又云。佛性者即是无上菩提中道种子等。约位下。凡圣因果皆名曰位。二十七云。一切众生悉有十二因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未证者。二十一云。是大涅盘。凡夫未到。以有贪欲嗔恚愚痴故。三乘下。二乘涅盘但离烦恼虚妄。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二十七云。十住菩萨虽见佛性而不了了等。皆显三乘证未尽也。克体下。自性涅盘。体无不遍。法无不具。阐提。此云无性。依法相宗说五种种性有无道理。此一阐提。焚烧善根。谤菩萨藏。法尔永无三乘不定乘等入涅盘性。若法性宗。一阐提辈但是无有闻熏。非无本有佛性。故大经第九广斥阐提断善不得成佛。至二十一经以后广说阐提悉有佛性。故二十七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无上菩提故。二十一又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灭一阐提。然后得成无上菩提等。若尔。何以善戒等经说一阐提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邪。答。准清凉.生公之意。但是毁责之辞。令彼不作阐提。如世之痛骂不肖之子云。此无人性。虽强力学之终无所成。彼若回心。成人可望。如来亦尔。或曰。理性等有。行性或无。此亦曲会。未尽终极之唱。何者。彼经文云。善男子。佛性者谓其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一切众生悉有三种。破烦恼故然后得见。阐提亦尔。又云。一切众生悉有一乘。无明覆故不能得见。据此何独尔邪。不减者。二十二略云。阐提断善不断佛性等。极喜者。初地也。谓此菩萨初断二障现行。证二空真如。即是少分见佛性故。非增者。谓性本圆成。非新增故。出处者。易系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儒以仕进名出。守志名处。论主以有余名出。无余名处。如下云生名有余。灭名无余。此亦略辨涅盘种类也。准出现疏。此四之外更列性净方便净。或真或应等。然论皆有之。至文当示。彼疏又引唯识云。自性涅盘众生等有。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佛世尊独言具四等。体用者。显大般涅盘也。自性。体也本也。余三。用也末也。亦可无住体用兼含。言混成者。体时恒用。末时恒本。未有非真之应非应之真也。细求下。论自识其玄。四而非四者。谓约出处之迹非四而四。约真应之源四而非四。无名下。初释依秦主答安城侯书释之。所引即华严须弥顶上偈赞品。具云。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盘(云云)。二就下。约自性涅盘之体明也。涅盘下。二十七云。十相者谓生.老.病.死.色.声.香.味.触.无.常。远离十相者名大涅盘。亦离有无之相。如下论示。本经下。经说有有因之名。如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故云舍利弗。弗。子也。有无因之名。如萨婆车多。名为蛇盖。实非蛇盖。是名无因强立名字。如坻罗婆夷。名为食油。实不食油。强为立名。名为食油。是名无因强立名字。善男子。是大涅盘亦复如是。无有因缘强为立名等。释曰。有因无因二种之名。此方亦多物能捕鼠名曰鼠狼。此有因也。药名蜜陀僧等。有何因乎。皆是情想取相立名。名亦何真。依相立名尚入虚假。无相立名岂非强为。净名下。如常所闻。徧友下。即华严七十六云。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徧友答言。善男子。此有童子。名善知众艺学菩萨字智。汝可问之。当为汝说等。即徧友自不答也。首唱。先言也。发。越也。挥散也。谓论主演释无名之旨。发越挥散。共禀下。谓教中已有无名之言。秦主与论主举而明之也。述而不作者。论语文。自下释论多依本经及出现大疏释之。凡云大经。即大涅盘经。引他经则名之。

疏。表端等者。端。首也。谓君臣之礼。凡上章秦首必称臣。臣谓臣仆。男子贱称。谦礼於君也。僧则国君舍之为方外之人。是国之宾。非国之臣。如易之虫卦上九之辞云。不事王侯是也。古之沙门行业高者。天子不下诏。沙门不上表。但书相往来。如晋慧远法师.唐苑律师等。亦有不免而上者。如安公之谏符坚。支遁之辞晋主。表首但名而已。流之宋世。虽三藏施护亦自称臣。况其他乎。然儒之君子亦有肥遁。高尚其事。避色避世者。如子陵不臣光武。戴逵不友晋帝等。斯人亦多。论主时方年少。以方外自处。能以道宾秦。不以礼臣秦。故称名而已。其高可知。老氏者。即三十九章文。

疏。尚书等者。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恊於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东菜解云。浚者宏深。与浚川之浚相近。然多见睿字。睿与睿同。尚书尧典云。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等。环中下。彼篇次前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等。大意谓是非互指。彼此无主。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则是非皆虚也。彼此无偶也。无偶则一。一则为道枢。故是非往来彼此相向。如环之无穷。无是无非如环中之虚也。此亦少同吾宗法空之理。疑亦得乎吾佛之绪余哉。武以下。文武乃国之治。具武可以御外难。御。止也。文可以经内邦。四大即老氏第二十五中文。

疏。放舍等者。大经第四云。然后要於大般涅盘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盘等。水大貌者。正取广大之义。丛筠下。丛。林薮也。筠。竹也。法华第一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又云。无漏最后身。其数如竹林。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等。今云地满智云。即十地菩萨。亦最后身也。

疏。十有等者。什公在关辅仅八年。并去姑臧。十有余年也。

疏。论语下。即里仁篇。同声下。系辞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等。言感而会。庄子者。彼田子方篇。大意云。雪子。楚人。因使於齐而舍於鲁。所以仲尼见之。文多如彼。二人下。系辞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今谓秦主.什公相契。始能弘法利世。

论。夫众生下。初则顺流下转门。圆觉经云。欲因爱生。命因欲有等。若欲下。即返流上转门。爱欲之因若灭。则生死之果自丧。略同者。且约无相体遍之义为喻。然无知无觉不必全同。是故经说涅盘於世法无喻。

疏。美者。赞美也。王者下。谓富有四海。尊极一人。非独万姓之君。实亦三宝之主。执去留之柄。关盛衰之风。至于叹德景行。宜其过实也。

疏。谓所等者。子夏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论。津梁者。津谓津渡。如津处施之桥梁也。

疏。司马者。前汉武帝时人。撰史记也。易本下。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等。文王下。谓文王每一卦之下繇辞以明之。大意如乾卦云。乾。元享利贞是也。周公下。即文王之子。凡卦六爻。每爻各系辞以明之。如乾卦初爻云。潜龙勿用等是也。孔子下。谓上彖.下彖.大象.小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岂曰等者。亦谦也。

疏。末章等者。谓秦主答姚嵩之书而有两端。一答无为宗极。二破空寂无圣。今则后端也。不容有圣者。谓绝智沦虚。似小乘无余之说。庄子下。彼逍遥篇略云。肩吾问於连叔曰。吾闻言於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太有径庭。不近人情等。

疏。文借下。二十一文。借以显理。

疏。疑盖者。谓五盖之中疑为一也。扣。击也。宜用叩字。叩头也。然文法凡虚心求理皆名为叩。如论语云。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圭峰亦云。课虚叩寂是也。今用扣字。谓扣击玄关。义亦可通。但犯粗猛。恐后人参正之讹。

疏。作意下。传云。什亡之后。追悼永往。翅思弥厉。乃着涅盘无名论等。翘。举也。思谓哀思时举未尝放也。厉。严也。或排下。小乘以生死为界内。涅盘为界外。如下有名云。然则众生之性顿尽於五阴之内。涅盘至道独建於三有之外等。今大乘众生即涅盘。体无不遍。用无不极。何有界内外之殊也。

疏。条谓等者。谓将演论条段布列於文牒之十。缮。营也。班。布也。

疏。西来下。谓五天竺国乡音不同。如此方燕乡越里之殊呼。楚国秦邦之异说。

疏。十演等者。谓此论初略示名义。直谈自性清净之体以为宗极。然后折而演之。仿。法也。命。召也。彼云。开宗明义章第一。谓於此一章亦略张孝道之宗。明其孝为至德要道之本。然后述天子诸侯等五人所行不同。同归于孝。

疏。欲明等者。谓小乘教中唯说此二为究竟之果。未知此二应物之迹。故假有名为难。论主以一实之理破此二权。直示大方。故以无名为演。折者如水壅塞。演者如水决通。然九折之义或唯二乘。如初三折。或通三乘。则第四难差以下皆三乘义。至文随示。而十演之义皆一乘也。竟显下。谓有无之迹虽殊而自性之体无异。

疏。无为等者。料拣二名随义殊也。言无为者。谓四相不迁三际莫易。又性出自古。亦无作法及与作者。息障。即三障也。论略示惑苦生死大患也。欲见下。此四种惑名四瀑流。故本经二十七云。一者欲瀑。二者有瀑。三者见瀑。四者无明瀑。释曰。欲界之惑除无明名欲瀑。上二界惑亦除无明名有瀑。身等诸见名见瀑。三界无明名无明瀑。此四能漂有情入生死海。故云瀑流。

疏。义言宅也者。二十七经云。又涅盘者名为屋宅。能遮烦恼恶风雨故等。

疏。出现下。经有十门。第一名体性真常门。经说真如实际等为涅盘故。广引恐繁。初二对下。无声故寂。离名也。无色故寥。离形也。由双离故虚。虚则无所不遍。故旷也。旷。达也。大也。非有非无。微也。不出不在。妙也。离此诸相。故曰无相。妄知有心不能知也。前离下。用论即彼真如门中文。群有下。谓四洲四恶趣四空并四禅无想与净居梵王六欲天。以二十五有属三界苦果。故本经第十云。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等。量等者。齐等也。据永久亦常义。疏欲配成四倒。故云非空。非前下。踵去曰随。逆来曰迎。即过未也。余可知。此约下。明离四权。潜影四实。谓离苦显乐等。亦如下。彼二十五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等。释曰。逝。往也。言道之大无往而无也。往而愈极。故曰远也。非独於远。亦反於近。言无不在也。然论文亦多拟老氏。如彼第十四云。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等。故世之浅近者谓此论杂庄老之谈。未知乎假辞以明玄理也。问。庄老谈道亦数当矣。与内教何似浅深。答。佛教宏深恢懿。非予所尽识悟。姑以所得毫芒之见而拟之。吾宗玄妙。但说我之本心。此心之体虚寂也。之用灵明也。八万尘劳本离也。恒沙性德本具也。迷是心而凡夫。悟是心而圣人。迷唯转此心。心外别无一法。庄老言道。或谓道降冲相。万物禀之以生成。或谓万物自然而然。无张无主。率皆心外谈理。有外明无。细研二家。天壤自远。五眼者。一肉眼。见障内之色。二天眼。见障外之色。三法眼。了诸法之相。四慧眼。了诸法之性。五佛眼。则悉彻性相。问。肉.天.法眼不见可尔。慧眼.佛眼云何不见。甚违本经。如来了了见於佛性。答。二眼俱离见相。无能所取。故云不见。如无知论云。明逾日月而迷昏等。华严下。第二十八经。

疏。庄公下。后二句云。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

疏。通引等者。须菩提无说。释梵无闻。故云兼也。反证者。谓引无言证前言者失真故也。法华下。彼第一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大品。即第八九卷以来。该数品经。

疏。斯皆者下。谓唯内证圣智与之相应。言说转远也。论。不晦等者。谓涅盘之体离昼夜寒暑之相。亦可昭昭於心目之际不晦也。寂寂於名相之外不明也。余义如下。故疏义引等者。然经文皆广不能繁叙。今取义释之。准法华经。小乘以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一切解脱真解脱也。

疏。初二对等者。谓有境寻之而五阴萧然。非有也。无乡求之而灵鉴昭然。非无也。二种生死皆苦阴也。与理下。谓理智如如非二也。亦文摭老氏。彼云。抱一为天下式等。捐。弃也。亦本来弃离非适也。三事即三德秘藏。如前宗中。神而等者。由常湛寂亡照。故不居其功。由无功故至功之用立。无息者下。云亭毒苍生。疎而不漏等。经即第四卷义用也。若各下。体用各示超。取其文也。用可例说者。灵不竭故抱一。抱一故神而无功。无功故至功存。功存故非无也。自性涅盘体用融通。大经二十一云。如来涅盘非有非无等。

疏。四无色者。即空无边处等也。准禅法要解略云。一空无边处。谓观色是苦。若内若外分分析破。度一切色相等。二识无边处。谓知空中受想行识如病如痈。更求妙定则离空缘。知是虚空从识而有。谓之为真。但观於识等。三无所有处。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幻。不住情。不住缘。不住中间。如是思惟得离识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谓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痈。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入非想也。谓无下地粗想名非想。有当地微细想故名非非想。故云四空。九地者。谓欲界一。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初禅离欲界生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已离喜乐之念名舍念清净地。兼无色四。名九地也。治世等者。班固前汉艺文叙云。一曰儒流。即周.孔等。二曰道流。即庄.老等。三曰阴阳流。即尧师具茨等。四曰法流。即皋陶.甫刑等。五曰名流。即高辛氏师赤松子置五行之官等。六曰墨流。即墨翟.禽滑等。七曰纵横流。即苏秦.张仪等。八曰杂流。兼儒墨合名法。议国之事。九曰农流。即神农.后稷等。马迁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众圣所会者。智论云。鱼归於水。鸟归於林。圣归涅盘。法归分别。殊途等。系辞文。

疏。王宫下。托寄托也。谓示生净饭王宫。

疏。难测。用也。道约。喻也。

疏。三乘等者。以有余无余三乘之教皆有。释义大同小异。若小教菩萨亦唯此二。大心大行则别断证位。次则同有宗云身智未尽名有余。若大乘者。大钞引远公云。二死因尽名有余。若法相则通说四种唯识云。一有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烦恼碍。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盘等。此论有名者但折二种。不折所余。乘如下。谓乘运三十七菩提分法来至道树而成正觉。此释如来也。拣於下。谓二乘菩萨虽亦名觉。觉而未极。佛果觉圆。故称大也。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五分法身。依报下。毗婆沙第一云。色身是法身器。法身所依故。据此则以法身依报身也。八解者下。俱舍二十九云。解脱有八种。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无色定为次四解脱。灭受想定为第八解脱。八中前三无贪为性。次四各以本地定善为性。第八解脱即灭尽定等。谓念下。择法.精进.喜.念.定.舍.轻安为七觉支。大小下。大钞引小乘教。说菩萨别修六度各有满时。仍满在顶位。依四谛理发四弘誓。由苦谛故发度众生。集谛故断烦恼。灭谛故成佛果。道谛故修万行。至忍位中趋菩提树。世第一心已去。缘上下八谛发苦法智忍等一十六心。兼缘九地修惑起九无间九解脱。断惑证理。以菩萨根利故五门合断。此义极多。且略示一隅。大乘教理如常释之。

疏。三明者。俱舍二十七云。一宿住智证明。二生死智证明。三漏尽智证明。初心下。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

疏。弱丧者。弱。幻弱也。丧。失也。谓幻弱而丧失乡国也。北山录云。使弱丧知其所归。食椹怀其好音是也。以喻群生失本性地。入生死之野尔。凡二十已下名弱。二空者。谓我法二空。天乘之理也。八正下。持世经八圣道品略云。一正见。离诸边邪见故。二正思。惟断诸分别故。三正语。知言虚故。四正业。灭诸邪业故。五正命。舍资生贩卖故。六正精进。离相运行故。七正念。离诸邪念故。八正定。离诸定相故。然经文极广。义皆实相。与小乘八正乃别。今取意略引。以八正大小诸宗皆有。故引大也。庶孽者。庶众也。亦凡庶也。孽。贱之称也。亦妖也。五乘者。三归五戒人乘。十善天乘。四谛小乘。十二因缘中乘。六度大乘。化仪者。化生仪式也。

疏。初二句下。释如来随宜之应。意兼下。详下论意。如来本欲趣寂。但余缘未了。故住有余。据此。出生入死往来化物不在报身。在随类化身也。以化依报起。故就报身示之。化博者。八正之道普沾一切也。五衍者。谓说五乘之法以接五种之机。化母者。谓造化生物名化母。依道书即气也。彼初章云。有名万物之母。五十二又云。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等。若云道生之德畜之。则亦以道为母也。穷尽下。依天台判小乘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论中但言因缘始物以摄因缘终物。如马胜比丘云。诸法从缘生。缘离法即灭。

疏。初句下。所证之理喻虚宇之穷三世时。遍十方际。故云无疆。九止者。古译。如人本欲生经。

疏。通有等者。始自鹿苑。终至涅盘。十仙外道等皆余缘也。然皆小智所见。执化为报。以权为实。

疏。初二句下。法喻双明可知。意以灵觉独存通证缘迹未泯。

疏缘迹等者。顺论释之。若依成实。生死果尽名无余。若大乘则二死果尽也。唯识云。三无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求寂。故名涅盘。

疏。文有等者。初对厌身。身为大患生死本故。次对厌智。智乃勤劳之本。故老氏下。第十三文。然八大人觉亦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但欲对治我法二执。非如小乘一向厌之。以迷背之心而生恶觉。谓心为恶。

疏。欲养等者。世之声利养形之物也。非智虑之劳不能致之。故千思百虑晓夜孜孜。越分而谋。抵死而竟。未得起反侧之思。既得防劫箧之患。至於神疲情困死而后已。此则为其形而劳其智。故身者智之雠也。厌其身则雠亡矣。智既下。谓身之劳役由智使之。昼营夕为。春耕秋获。商胡贩越。轻风雷之千辛。航海梯山重锥刀之薄利。而形劳弗已。日入不息者。皆汝心智使之。而智者实身之冤也。与其存之而苦。不若寂灭为乐。相役者。心役身故令身口作业。身役心故令心智作业。十业既成。三报必感。故生死长途等如轮。金刚经疏序云。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

疏。至人等者。小乘依灭尽定化火焚身名灰身也。群有者。九有三有等。无为益者。以小乘涅盘是择灭无为故。究竟不退故。涅盘非无常故。

疏。灯火等者。约法分喻以成四物膏油也。以灯依四缘方起。一灯。二油。三炷。四火。谓以灯之总相喻身。灯之体性喻智。又以膏喻形。明喻虑。然法喻有少不齐。智者不难。

疏。五阴下。色蕴即身。四蕴即心.心所。心亦智也。

疏。初二句等者。谓名随理义而生。好灭者。清凉云。谓有一类厌生死苦。又闻佛道长远。心生怯弱。常欲趣寂也。怀德者。即小教中六度菩萨。据此二乘好无余。菩萨慕有余也。后之下。谓本之於教则教亦明示。求之於迹则古佛道同。

疏。五音者。谓宫.商.角.征.羽也。

疏。出现下。略引。具云。然此文中虽明现身即是三德涅盘之中所流。用大亦涅盘摄。有无下等者。谓虚推涅盘出有无之外。无形无名。细求论旨不知归处。言无实也。措。投也。举也。

疏。日也下。以喻显理。疏以法问而释之。暗室无闻皆喻机也。

疏。外称等者。谓约出处之迹以名之。但谓涅盘尚亦强立。况有无迹名非外邪。

疏。由言等者。谓依言求理之士多封名。志存义相之人多着相也。引棱伽。即唐译第三卷偈。

疏。初二句下。谓名相之极尽在题目等。方圆即相也。易系辞云。以制器者尚其象。解云。天象圆。地象方。故制器者唯方圆也。象是写字者。写犹描貌也。貌音邈。

疏。初句等者。谓通许二种涅盘是化生之权用。此盖许其是权。下乃夺其非实。此中许者非许有名执实之谓。但许有无是权。故论云。信是等。纵有下。对机明权。宜约身明隐显。故成二也。

疏。夺也下。一一对破於前可知。

疏。显超下。谓四相之中生相为始。灭相为终。三际。过.现.未也。今已断之。混一非殊。故本经二十八云。涅盘无因。无所作故。乃至无处所故。无始终故。六入者。内六入也。根即情根。今言已过者。无漏善色不偶尘也。界系下。界内惑业已除。后报不起也。遮表下。方谓方所。不在方。遮也。古人云。道无方。行者莫能至。不离方表也。古德云。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亦遮表无违。出现云。佛子。如来身者无有方处。非实非虚等。非有为等。唯是双遮。皆影显其表。非有为表即无为也。余句例知。皆古下。今经亦广。阿閦佛品。略云。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乃至云非有相非无相等。大疏下。即出现涅盘第九。体离二边中疏也。

既承前等者。论之文势亦似论语里仁篇云。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非声下。显自性涅盘为应化之体。身非执受者。谓阿黎邪识总摄诸根。名持身之识。故身触违顺一一执受。今至人已破此识。非身之身何有执。受二执者。即我法也。无漏净识涅盘之性本自无故。无诤下。即前引华严。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盘。诤者烦恼之异名。导。引也。化也。疾前下。举喻谓因疾起药。

疏。显无住等者。谓依自性之体。显去来无住之用。疏初法喻对分。来实非来者。应不离真故。往实非往者。真即恒应。亦有无在机。二迹元虚故。亏盈下。潜用出现大疏。十门涅盘第三名出没常湛门。经云。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盘。而实如来无有出没等。第四名亏盈不迁门。文云。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间。於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普遍众处而无来往。或一器破。影便不现。乃至云。如来智日亦复如是等。此则亏盈在器不在於日。来去在机不在於圣。本经二十五云。如阎浮人。日入之时。众生不见。以黑山障。而是日性实无没入。众生不见生没入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

疏。生灭等者。谓显迹息迹示有生灭有无之名。又因生灭故知二名外称。应生之假号也。

疏。有无下。意云本则无名。依本示迹。迹则有名。名但名迹。不名于本。随迹立名。名有无量。又不但于有无也。故论云。于何不名。二十七经云。涅盘云何为字。有名称故等。如次论文。

疏。承前等者。涅盘之用无不应也。随应随迹有同类之名。故二十二经略云。如来非非天。非非人。非非鬼。非非地狱.畜生.饿鬼等。言随类之身皆遍也。经广多不引。无择下。俗智无思。感之心应。如普门一十九身。楞严三十二应等。本经即上二十二。

疏。正由下。非天非人涅盘体也。能天能人涅盘用也。谓体非一切。用方一切。故清凉释涅盘非虚非实云。身若是实。有不可灭。由非实故。起灭无恒。身若是虚。何能起灭。由非虚故。能无不现。皆此义也。

疏。现身等者。谓十重他报三类化身通名为应。此应万端皆感而形。圣不为之。所以如是释应施者。以一论前后多依言相显理故。如众生下。出现品太用。无涯经略云。佛子。如来应正等觉。示涅盘时。入不动三昧。入此三昧已。於一一身各放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大光明。一一光明各出阿僧祇莲华。一一莲华各有不可说妙宝华蕊。一一华蕊有师子座。一一座上皆有如来结加趺坐。其佛身数正与一切众生数等。含具下。初意犹云莫之与大。谓大之无二也。如春秋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京。大也。

疏。忘乎下。谓寄以小成。遣乎为大。假以无名。亡乎施广。显涅盘之道。用而恒体。体用一致。方曰大般涅盘。

疏。秘藏下。谓三德秘藏是大涅盘。菩提即摩诃般若。如出现品说涅盘为如来智日。普观法界等。准宣公论衡云。菩提。天语。则佛陀梵言也。今举一德通证三德。以此三法不并不别故。可思者。假令高而有顶。深而有底。可以图思。既曰无上无下。故图度绝矣。天地下。列子天瑞篇云。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等。

疏。执迹者。迹即二种涅盘。且略下。谓果分离言不容一字。但示其名以引悟入。正位者。净名菩萨品云。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等。亦但标其位次。无名呼召。今谓自性清净涅盘。名殊体同。

疏。几(平声)微者。迹之纤细。此尚不形。故云寂怕。

疏。初引下。彼经云。吾无生不生。虽生不污於生。无形不形。虽形不污於形。疏释颇细。不烦更示。忍辱太子者。报恩经第三。略云。过去世波罗捺国有王。聪睿仁贤。第一夫人生子。性善不瞋。名曰忍辱。乃至云太子既长。为六大臣所嫉。父王婴病。六臣谋损太子。向太子言。大王病愈须得不瞋人眼髓为药。太子闻之。舍己眼髓奉王为药。乃至云。尔时波罗捺王者。今现我父输头檀是。时母者。摩耶是。忍辱太子者。今我身是。雁王者。杂诵第一。略云。过去世时。波罗捺城边有池。池中多鱼龟鹅。雁中有王。名为治国。作五百雁主。雁王前行。右脚着猎师羂中。念言。我若出脚。余雁不食而去。食尽方现其脚。群雁飞去。有一雁臣名曰苏摩。不舍王去。王语臣言。汝代我为王。在雁前行。以偈答曰。我愿随王。死生不变。宁共王死。胜相离生。猎师闻之。遂解王脚。二雁俱去。乃至云。佛言。雁王即我身是。苏摩大臣者即阿难是。鹦鹉者。僧伽罗叉经上卷。略云。昔者菩萨现为鹦鹉。常处于树。风吹彼树更相切磨便有火出。火渐炽盛。遂焚一山。鹦鹉思惟。犹如飞雁躯止于树。故当反复起报恩心。何况於我长夜处之而不能灭火。即往诣海。以其两翅取大海水。至彼火上而洒於火。或以口洒。东西奔驰。时有善神感其勤苦。寻为灭火。如此者其类尤多。顶生者。本经第十二略云。过去有王。名为善住。其王顶上生一肉疱。足满十月疱即开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父王欢喜。字之顶生。时善住王即以国事委付顶生。七宝具足作转轮帝。乃至云。转轮圣王即我身是。手生者。涅盘三十三云。我於往昔作菩萨时。为顶生王及手生王。马鸣菩萨撰本行赞云。卑偷王手生。曼陀王顶生。当知人中亦有湿生也。涅盘下。具云。菩萨摩诃萨受罴身时。常为众生演说正法。或受迦宾阇罗鸟身。为诸众生说正法故。受瞿陀身.鹿身.兔身.象身。羖羊.猕猴.白鸽.金翅鸟.龙.蛇之身。受如是等畜生身时。终不造作畜生恶业。常为其余畜生众生演说正法。令彼闻法速得转离畜生身故。然但下。释虽生不生等也。疏有二义。一由感而起。机见生形。非如来实生。二涅盘之道即真而恒应。无生而不生。即应而恒真。虽生不生。形亦例之。此则就用则能生能形。在体则非生非形。不为有者下。论云。处有不有。

疏。初引下。即五十一。略云。善男子。我已成就不灭度际菩萨法门。住此法门故。普见十方一切世界去来今佛无涅盘者。除化众生方便灭度等。唐译下。六十八。略云。[鞥-合+(白-日+田)]瑟胝罗居士告善财言。我得菩萨解脱名不般涅盘际。善男子。我不生心言。如是如来已般涅盘。如是如来现般涅盘。如是如来当般涅盘。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盘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善男子。我开旃檀座如来塔门时得三昧。名佛种无尽等。正思者。谓不思之思也。故远公云。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正受。圆觉疏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皆谓心住定中。亡思亡受。亦非泯其知照之性故。又此下。大疏。十玄第九名十世隔法异成门。谓三世随一。摄三成九。九世不出。一念为十故。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盖约三世互起为十耳。是知下。即彼经云。善男子。我入此三昧。随其次第。见此世界一切诸佛。所谓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胜观即毗婆尸也。灵鹫下。法华第五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又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等。莫随下。即前引[鞥-合+(白-日+田)]瑟胝罗云。我不生心言。如是如来已般涅盘等。意云。生心则见有去来。不生则无也。本经二十一云。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盘者。出现品云。佛子。如来不为菩萨说诸如来究竟涅盘。亦不为彼示现其事。乃至云。於一念中见过去未来一切诸佛色相圆满。皆如现在等。

疏。四法者。有无言象也。教明下。法喻。对示可见。皆释论中断字。谓断无移者。以教如明镜等。喻合下。谓同喻也。如前云。幽谷之响。明镜之像等。符。符竹也。古者杀竹为符。剖而相合为信。如晋陆机云。入仕帷幄。出剖符竹。今取合义。契者。今之合同。契。劵也。袭。承袭也。

疏。此非等者。谓此前正答无余之难。此后并破劳患之见。此见下。谓以如来无漏常乐之蕴。同分段有为劳患之身。狭浅之见招深过也。以谤佛故。责非者。先泛责违其教理。下方引教会理。

疏。万机等者。谓遍法界中同时异处而感。涅盘业用之身亦遍法界同时异处而应。挠。乱也。水澄下。如前引出现文。摩尼下。如前释。行云由风气而运。虽行而非行。有余因机感而生。虽动而非动。谷神由呼歇而止。虽止而非止。无余因感谢而灭。虽静而非静。道经下。彼第六篇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谓空谷中能应人呼。速疾如神。正明下。谓此段论文若动若静唯明无心。

疏。初句下。以心例身也。

疏。蹑前等者。若有象而应。应乃不普。心亦义同。

疏。机有等者。谓众生是有身有心之感。如下云。有心者众庶是等。如来现非身之身等应之。故如来身心因众生身心而起。自性涅盘无出无没。非身非心。如本经广说。

疏。此身等者。谓非身之身无患。非心之心无勤劳也。出现下。亏盈不迁门中疏也。彼疏云。法身无相故无器而不形。圣智无心故无感而不应。相非我有等(云云)。金石下。彼说藐姑射(音亦)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乃至云。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今借其辞以显身之无患。

疏。八极等者。八方极远之称。意言极际非有极也。列子汤问篇。汤问革曰。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无极等。至于下。诸经多有。法华涌出品。下方菩萨至如来所。合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答云。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等。皆俯随世范。一往一来。修敬展情。盖礼之用和为贵也。岂曰下。净名经弟子品。略云。佛遣阿难问居士疾。阿难自谓不能任彼问疾。忆念昔时世尊身有小疾。当用牛乳。持钵诣婆罗门家乞之。时维摩诘来问我言。何为晨朝住此。我言。世尊身有小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阿难。莫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等。雷居士者。略钞第十一云。净名居士现毗耶离城。俗姓雷氏。於提婆城取妻曰金姬。男名善思。女名月上。示迹同凡。化在家众等。拟系辞者。彼云。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疏。长阿含下。彼经第三卷说。在文甚多。不能烦示。小乘涅盘经等皆说。亦大同小异。或说於纯陀家食旃檀木耳羹患腹痛。或说下痢下血。病困觅水至树下。令弟子四迭僧伽黎而卧等。然大经秪言背痛。大乘皆为示现。小乘执之为实。二十五经云。若我所有声闻弟子说言如来入涅盘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党邪见恶人等。岂同下。小乘谓如来俱厌身智。弃有余入无余。

疏。曲见者。二十一经云。云何名为声闻缘觉邪曲见耶。见於菩萨从兜率下。化乘白象降神母胎。乃至於此拘尸罗城入般涅盘。如是等见是名声闻缘觉曲见。谬执者。小乘谓有余依身虽出烦恼。尚有余苦所依。如疾时须乳。热时命扇等。故厌之而归无。无则无余苦所依。为乐也。殊未知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无为无漏。不堕诸数。执迹为实。故论主破之。会意下。谓因言得意。不守其言即听表也。表。外也。玄根下。玄妙根源。根以生长为义。谓众生等有佛性。遇缘则悟。故始修世善。终修出世善。事相下。谓有无纵迹名相本虚。采。取也。拔。抽也。出也。

疏。九折等者。切韵云。征。明也。亦辨明之义。责谓结责。义颇相近。苞举者。与包含之包通用之矣。儒老下。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孔颕达义疏云。一者何。无之称也。称(尺证切)。又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解者亦谓太极无也。两仪有也。又曰。神无方而易无体。老氏云。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利。又云。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又云。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等。流於庄列甚多。儒者太极太易之无。老氏虚无自然之无。名殊而理同。皆谓自无生有。自有入无。然儒宗亦举太极为生物之端而不设教。系辞略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无也。器。有也。只於有中以述三纲五常。论道洪范人伦。道家乃以虚无为宗。故弃圣智。绝仁义。蔑礼乐。见素抱朴为修。二家之源非太远。其流非太近。故互为奴主而不相入。今论中假问。皆简二家有无俗谛所摄。涅盘则出之。此折演之大理也。

疏。世典等者。孔子不述太古之事。但自唐虞以下成书。即尚书.尧典等也。北山录天地始篇具叙之。鸿蒙。广大之象也。穹窿。谓洼而高如穹帐者也。磅礴。亦广阔坚重之相。一生二者。一气也。亦混沌也。二即阴阳。亦二仪也。盘古者。即人伦之首祖也。盘古生天地之间。王万八千岁。头极东。足极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吐气成风云。吸气为雷霆。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生二。二生三。皆老氏四十二篇文。形分物兆者。谓盘古眼为日月。骨肉为山陵。肠胃成江河。衣毛成草木等也。万物下。谓三才生万物也。丛。繁也。亦杂也。三生万物。亦老氏文。次二对者。老氏第二篇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倾谓倾向。亦谓诸法相待而起。若无高则亦无下也。定数者。谓诸法相因而生。是自然之定数。

疏。幽显两途者。幽谓鬼神等。显谓人畜等。然皆属有境。恢。大也。内教说大身修罗身长八万四千由旬。摩竭大鱼.迦楼罗鸟背阔数十万里等。庄子说北溟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列子汤问篇说五仙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皆三万里。浮留海中。不得暂峙。仙圣毒之。诉於上帝。帝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释曰。三万里之山鳌首戴之。则鳌之首又大如山也。此海之东有大人国。名曰龙伯。有一人欲取其鳌。行数步而至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趋归其国。释曰。龙伯之人又不知乎大於鳌者几十万里也。恑。奇也。律中说过去世时有三亲友象.猕猴.鵽鸟。依一尼拘律树止。共相谓言。同依此树宜相恭敬。猕猴.鵽鸟问象言。汝忆事近远。象言。我忆小时行此。树齐尽我腹。象与鵽鸟问猕猴。猕猴答言。我忆小时。此树举手及头。象语猕猴。汝生年多我。象与猕猴共问。鵽鵽言。我忆雪山右面有大尼拘律树。我食果子来此便转即生此树。共相谓言。鵽生年多。象以猕猴置其头上。猕猴以鵽置其肩上。共游人间。从村至村从邑至邑。常说偈言。若人能怀法。必敬诸长老。现在有名誉。将来生善道。时鵽说如是法。人皆随从。法训流布。汝等於我法中出家。应更相恭敬。如是佛法流布。自今已去。听随长幼恭敬礼拜迎逆问讯。时诸比丘闻佛教诲。比丘长幼相次恭敬礼拜。又外纪说伏牺蛇身人首。神农牛首人身。史记说中衍鸟身人言。皆恑奇之相也。谲。诈也。世之谄诈之流其类尤多。但不任真而行者皆诈也。庄子田子方篇云。温伯雪子过鲁尤。鲁人多[竺-二+(单*斤)]见之。雪子每出见客。入必叹之。其仆曰。每见之客。必入而叹之。何邪。曰。人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导我也似父。是以叹也。然进退规矩皆形容儒者礼法。谓不任真矫激而诈怪者。春秋传郑杀大夫伯有。国人见伯有介甲而行。又齐襄公尝杀公子彭生。襄公出猎见野豕人立而啼。襄公曰彭生也。襄公堕车。妍。美也。如西施.孋姬.毛嫱之类。丑。陋也。世传无艳女者。齐人。白头深目。长指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跌胸。皮肤若漆。年四十不售嫁等。巨。大也。细。小也。列子汤问篇云。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又云。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蟭螟。群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可为细矣。庄子文者。齐物篇云。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莛。梁也。谓梁横楹。厉。丑女也。谓厉太丑。施太美也。亦谓物殊而道平等也。何晏等者。西晋纪云。初何晏等祖述庄老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王夷甫之徒皆爱重之。由是朝士大夫皆以浮诞为美。裴頠着崇有论以讥之。略云。夫利欲可损而未可绝有也。事务可节而未可全无也。盖有饰为高谈之具者。深列有形之累。盛称空无之美。形器之累有征。空无之义离检。又云。处宫不亲所职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又云。甚者至於裸形亵慢无所不至。士行又亏矣。论主下。谓有名所征之意。总括儒老有无之说。恐谓涅盘妙理亦不出此。故论主演超境一章以遣之。

疏。数名等者。谓慧数是尽惑业之缘。所显生空之理名为灭谛。无漏下。见道已去名为无漏净慧。择灭者。择谓拣择。体亦是慧。无为生空之理方是涅盘。通有余.无余。但身智存名有余。身智灰名无余耳。疏。论语文。即季氏篇。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疏。超越也者。以前云不出有无。今云超出有无。

疏。问以等者。两对中皆上句问。下句属。以证涅盘是真。有无是俗。仁王经者。初卷云。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着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疏。不待皆非者。若有无互不相待。亦互不生起。

疏。皆是缘有者。无虽无体。以有求之必有此无。故无亦缘有之法。岂足下谓有唯有边。无但无边。各偏互违。奚比乎非有非无之中哉。

疏。初句等者。谓色声等法是识所缘。故名为境。坌污净心。故名为尘。皆缘生下。但俗谛所收。

疏。彷佛等者。谓比拟其理法象之也。相绝者。释托情绝域。言亡者。释得意亡言也。但可下。意云谓涅盘是有是无。情计分别。非有非无令人亡情会理。是立言之本意。若云非有非无是涅盘。亦认指是月。服药成病。俱未免其知觉之妄。

疏。纷绕等者。谓纷纷绕绕。烦乱之貌。惑业皆然也。三有者。谓欲有.色有.无色有。引出者。法华第一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但假下。意谓无为。亦权指无实。故彼经第三说化城譬喻。但导师方便尔。广示如玄谈。故论云。借无以示虚。设令非其有者。令非斥弃逐三有生死而入无余。非谓非有是断灭虚无。恐儒老下。以二家谈有无似内宗有为无为之名。恐彼引内经为例。谓涅盘为无。故此简别以示小乘无余。假借而出有大涅盘。则两不在也。一拣者。大涅盘也。二拣者。假借而非无。

疏。初句等者。前论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据此。不出有无也。次句下。前论云。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等。据此。不在有无。

疏。二所等者。唯择后句。前二易。故不释。

疏。初明等者。释前三句。以前云。不出不在。求悟无处。又不许是空廓无体。既有其道。幽妙之路可寻。故千圣万圣同其轨辙而归涅盘。非虚归也。

疏。若方等者。谓无其体。言谁不在不出乎。其道既存。不出有无。必在有无。如何不出又不在邪。

疏。初三句等者。名能起於言说。相能生於名字。心能现於有无。诸相若顺显。云由心现相。因相生名字。因名字起一切言说也。涅盘不尔。非有无相。故无有无之名。无名故。亦无不出不在等。种种言说。主既无说。宾亦无闻。疏但略示一隅。

疏理事善恶等下。轨持为法。潜用大疏释大经法非法亦然之旨。有无为法者。亦各任持自性。轨则於人令生有无之解。无说下。二十一经云。不闻者名大涅盘。乃至非音声故。不可说故等。

疏。令忘名下。以不出不在互相违故。但寄名显妙。妙不在名。若执名求理。名违则理乖。何以取悟。故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予尝至此谬出偈云。照文见心理。心非文所筹。须知钩外鱼。不是鱼外钩。

论。虽然者。纵成前理也。善吉。须菩提也。心不缘相。无心也。耳不循声。无听也。此中最要妙识其旨。正思正听随闻随得。

疏。偈答下。华严离世间品。六十种境界无碍用第二云。在佛境界而不舍魔境界无碍用。亦如志公云。魔从佛境出。佛从魔境生。二头不相辨。混杂国王城。

疏。初句等者。谓虽不离烦恼。亦不即烦恼。此实难言。故云在乎妙悟。则即妄而真。非舍於妄尔。齐观者。即空色无碍。唯一真之境而已。详论齐有二意。一空有无二。二心境同如。

疏。文似下。齐物篇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

疏。同我者下。明唯同唯异皆失。亦同亦异不出不在也。亦应具有四句。此中但明不出不在。故唯约亦同亦异辨也。同我者蹑上与我同根等。唯取同义。事理相违者。潜用法界观理事无碍义中第九第十事理相非门。相非即相违也。不在者。以涅盘是理。理不在於有无事中。今若下。出唯同之过也。过乃有二。一不立有无。二不在不成。由同下。亦彼第七第八事理相即门。由相即故同也。不出者。涅盘之理即于有无。所以不出。今若下。出唯异之过。过亦有二。一乖乎悟同。二不出不成。然古释皆不如此。予详下。结文所以不出不在等。理合前后。连贯释之。断无余惑。宝性论初卷法宝品云。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亦非即於彼。亦复不离彼。彼谓有无也。

疏。初二句等者。且权实一槩而论之。由虚冥遍统所以玄也。次二句下。虽云照理。意显智玄。故但云灵鉴有余。则恢恢焉犹有余地矣。

疏。承前者。论之初句。即本智证真。次句。即后智照俗。玄根下。既以根喻理。故以拔喻证。理无始者。绝初际故。非照下。用生公义。意云以相应之慧尽生相时。似有其始。生相既尽。以始同本。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何始何终。故曰非照今有。起信下。证发心中之文。具云。又是菩萨功德成满。於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余文次疏。

疏。略至下。理应有至人二字。或简或失。双示不住者。谓即住而不住也。大疏释无住涅盘云。由双住故能俱不住等。

疏。初二句等者。初即心境对说。后显其同。同则无相无名。廓然无寄。如无知论以缘求智中广示。

疏。通叙等者。以前云菩提之道不可图度。又云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等。语出下。彼说卦中文。彼谓穷其造化之理。然后尽万物之性。能所以顺。至於天命。今借其辞。

疏。初四句等者。谓一则违三。三则又非究竟。意以一为究竟。三则小大差别非究竟。非究竟则属无常生灭。升降下。升降约人修进之说。高下约法以明。皆差别不一之义。

疏。理无等者。直据理以明之。尚无有二。何况有三。所以究竟。故本经二十二云。声闻缘觉所得涅盘等无差别。

疏。无有二上者。疑上是正字。即法华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正法华偈云。佛道有一。未曾有二等。疏引化城喻者以对论文可见。火宅者。彼第二略云。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其家广大。唯有一门。有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歘然火起。长者诸子在此宅中念言。我虽於此安隐得出。而诸子等无求出意。长者语言。此舍已烧。宜时疾出。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尔时长者更设方便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争出火宅等。释曰。三车如其次第即喻三乘。火宅喻於三界。故彼经云。而为三界火宅所烧等。

疏。三乘等者。如诸子差别。所乐各殊。同免火宅之患无差别也。所乘等者。依大钞释也。彼说三乘各有教理行果。今略就教行释之。教者下。法华方便品云。依一佛乘。分别说三。诠示四谛之法名声闻教。诠示十二因缘之法名缘觉教。诠示六度等法名菩萨教。行者下。略而言之。则声闻观四谛之行。缘觉十二因缘之行。菩萨悲智双施自他等运之行。广说如彼。统其下。即会三归一之义。广释如玄谈。

疏。习结等者。结谓结余。即习气纤细尔。三乘下。声闻能尽烦恼现行。不能尽习气。缘觉分断习气。菩萨位满种习皆尽。

疏。初句等者。谓一切众生本有之性唯一无差。夙熏之缘小大诚异。论随新熏故云不一。谓曾於大乘法中熏习成大乘性。识心乐欲亦唯大乘。余二例之。双照下。以大乘双断二障。故鉴二空之理为深。二乘唯断烦恼障。鉴我空理。故为浅也。

疏。由识根等者。亦承前以明差别在乎识根。识根则小大不同。智虑则浅深成异。余疏易见。为力下。智力有小大尔。

疏。由前等者。即难差中所引放光等。放光三差在三乘智力之浅深。非无为有三。智论则如人趣理升降不同。非涅盘有差也。今引下。约教则法随人异。分一成三。约行则人自熏殊。会三归一也。

疏。先定等者。乃先分定人法道理。然后从而难之。

疏。初二句等者。以法从人。人既有三。法亦定三。以相即故。又若下。三乘之智有为也。无为可知。有无超然。岂不滞於冥会哉。

疏。以人等者。释一亦无三。异则下。如放光云。皆以无为而有差别。今既相即。三乘从何而成差乎。

疏。无为例之者。谓至无为之彼岸。即同无为之乐。文拟下。彼二十三云。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得者得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然通下。克其能得。唯三乘之智。智依於人。故疏云人。

疏。理虽等者。用玄谈分教之词。彼云。理虽一味。诠有浅深等。亦如三兽渡河。河虽是一。不妨三兽所渡浅深各异。

疏。初四句等者。网喻三界。三鸟虽各出网。然力量有小大。翱翔有远近。反责下。责前一亦无三等也。

疏。三乘等者。诸蕴不一。名众和合。兆形名生。三乘在於界内即分段。五蕴在於界外即变易。五蕴虽胜劣有殊。皆有漏生死。未能转成无漏五蕴。相续心者。即六粗中第二事识心也。和合下。即本识心也。八地已去至地满足方破此识。如起信论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等。等觉已降者。谓等觉菩萨生相未尽故。根本无明未灭故。未能证极一法界心。皆名众生也。亦前下。成立无为是同。三乘是异。以人下。以人望法。人恒三而法恒一也。以法望人。法自一而人自三。

疏。承前等者。难中一亦无三。异亦无三。今以喻显法。但显三乘。即无为一亦有三者。在幽鉴之浅深。不在於无为。

疏。以未下。以三乘之智胜劣有殊。所断惑障厚薄不同。所证之理渐而未深。由此阶级故成三差。谁云下。有名折之如此。无名之家不云异而不证。有三异也。皆约方便净涅盘有此浅深。非自性净也。

论。万累者。惑业不一故名为万。滋益者。春秋传云。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今疏十一智者大品第六云。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为十一也。大论二十三甚广释之。今略引云。法智者。谓欲界四谛下无漏智。比智者。谓上二界智。他心智者。了知欲界.色界现在他心等智。世智者。诸有漏智。苦智者。观五蕴无常.苦.空等时所得无漏之智。集.灭.道三。各观本谛所得无漏之智。尽智者。我见苦已。断集已。尽证已。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无生智者。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无漏智见明觉。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证知。无有挂碍等。准论前之十智。三乘共有。如实一智。唯佛独有。今论云尔者。以大品十地中。始自乾慧至辟支佛地。则三乘共履。而二乘至此为极。故以尽智在二乘无学位。第九超出三乘。名菩萨地。故说无生智在菩萨位。不尔何故辟支佛外又立菩萨地乎。如实一智果位圆现。故论不说。请详疏中。皆依智论释之。今云下。然菩萨有二类。一直学法空者。二先小后大者。据经中十地施设多约先小后大。故论主以尽智为二乘。无生为菩萨也。尽智则尽见尽断尽证尽修。无生则印后不起。此则二智非太异也。故大钞或说小乘十智除如实智。又云尽.无生智二乘车体等。据此二乘亦有无生智。但望菩萨浅深有异。此中问意即大品通教中意。以此通被三乘。故菩萨亦藏教中傍化之大。如玄谈引天台智者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等。二者通教。即无生四谛。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菩萨断证行相多同二乘。故大钞第四云。丈六权智是牛车体。又辨三乘同修而有八同。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也。三者别教。即无量四谛。四者圆教。即无作四谛。广释如彼。问曰。若尔。何异二乘。答。四弘六度自利利他。乃至登见五门合断三十四心一座成正觉等。所以别也。

疏。放光等者。三乘之智许有浅深。究竟智体一而无殊。如华严说。十地证智即佛智故。况智因惑起。惑谢智亡。空亦平等。故经云尔。因边下。释智体无生。显空也。

疏。是唯等者。释不体则已。以三乘能证之智不相违背。所证之理平等无二。不证则置之而勿论。证则惑可以顿尽。理可以顿得(云云)。在疏。

疏。初二句等者。三乘之人於见道前。修五停心.苦无常等诸观。正伏四谛分别。兼伏九地俱生。至世第一出心。见道位初方断分别。至修道位起九无间以断九地修惑。九解脱道中渐渐证理。如何顿也。此依藏教五位释之。疏中依通教地位叙之。此教亦有十地。三人同历。一乾慧地。大论七十五云。声闻人独为涅盘故精勤持戒集诸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则暖位已下也。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亦有此名。二性地。声闻从暖位已去。至世间第一法。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三八忍地。声闻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释曰。谓世第一出心。缘下界上界四谛共一十六心。初缘下界苦谛。有苦法忍.苦法智。次缘上界苦比忍.苦比智。盖以法智缘下。比智缘上也。亦云苦类忍等。是下地类故。如是至道比忍有十五心。於中有八忍七智。今从忍名。故云八忍也。菩萨则无生法忍入菩萨位。释曰。仁王般若说无生忍七八九三地得之。即了法无生亦无有灭。如中论。诸法不自生等。如前具引。今以义准之乃七地下品无生忍。非二乘无生智也。四见地。即第十六心道比智见道。入离生正位。得须陀洹果。菩萨则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云不退。然论释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位宽。有云。初地已上乃至八地等。五薄地。声闻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断欲六品俱生烦恼。唯下三品在欲界之惑薄故。菩萨过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习亦薄。六离欲地。声闻已尽欲界三品。离欲界生。得阿那含果。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七已作地。声闻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菩萨成就佛地。八辟支佛地。准大论翻为因缘觉。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故名辟支佛。九菩萨地。从乾慧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释曰。准大论。前后菩萨道种智中。徧修前之八地而不取证故已作地。辟支地不指菩萨。论又云。欢喜地乃至法云是菩萨地等。十佛地。即一切种智。上依大论录之。中间难者亦唯以他文释之。然皆略示而已。

疏。古译等者。北凉三藏成八十卷。疏中引用皆前后论文。

疏。缘起等者。二十七经云。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皆前前为缘。后后生起。如是十二三法所摄。谓无明及爱取是惑。行及有支是业。余识等七支是苦。十二因缘论颂云。烦恼初八九。业二及与十。余七说为苦。三摄十二法。然此十二。三法互因。三世轮转。该摄三界。通於四生。今略示三世因果之理令识大况。谓过去无明为发业支。现在爱取为润业支。招识等五支果。复由现在爱取有支。感未来生老死。小乘三际两重因果同此。大乘或唯一重。则前十支皆因。后二支为果。涅盘经中亦依三世明十二有支。二十七经云。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色名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死也。是名十二因缘。略示如此。津谓下。如易之未济既济之义。四谛者。谓三界有漏色心皆逼迫性。名苦谛。即三苦八苦等。三界分别俱生之惑。增长生死。名集谛。断障所显无余之果寂静。名灭谛。总别念观七觉八正乃至一切菩提分智。於三界生死能出能离。名为道谛。於此四中。前三世间因果。后二出世因果。所以果先因后者。於世间中先示其苦。令起厌心。知苦谛之果乃集因所招。令断之也。於出世中先示其灭寂静永安。无形患智劳之辛。有无为无余之乐。令起忻心。知灭谛之理由道而证。令修之也。古人云。厌如是苦者断如是集。忻如是灭者修如是道。故如来始於鹿野为五俱邻等三转此法。盖此意也。涅盘下。亦二十七。具云。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智凡有四种。乃至下智观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得缘觉道。乃至上上智观者得无上菩提等。论语。即八佾篇。

疏。智慧第一者。谓十大弟子各居一长。如迦叶波头陀。目乾连神通。须菩提解空。迦旃延论义。迦宾罗历象。阿[少/兔]陀天眼。罗睺罗密行等。若准增一阿含第三卷中说。弟子中各有其能。略云。宽仁博识如阿若俱邻。善能劝导如优陀夷。恒飞虚空如善肘比丘。威容庠序如马胜比丘。精进苦行坐禅入定如离日比丘。广立斋讲如陀罗婆摩比丘。安造房屋与招提僧如小陀罗婆摩比丘等。故北山录云。若五百无学各以其能求之。咸居其甲而非乙也。所引涅盘尚云都不识知。况尽知乎。故比山录云。罗汉不识盐义。外党诸俗深以为诮。盖出朽宅则生死凡夫邈哉。何及语外事利。解脱圣智或不如凡夫也。然孔子域中之圣而能多知。楚王过江得物而不识。使问孔子。子曰。萍实也。可食。吾闻之童谣云。楚王过江得萍实。圆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吴治涂山得专车之骨以问孔子。子曰。古防风氏之骨也。大禹会诸侯於此。防风后至。禹戮之。防风长四十尺也。以孔子之多能尚有不知之事。如中庸云。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故列子汤问篇云。孔子东游见小儿辨日远近。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何以知其然哉。儿曰。日初出也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而远。日中时为近。何者。日初出则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小儿笑曰。孰为子多知乎。是知虽俗谛之事。非一切种智不能尽知。况出世下。经意以俗谛为世间。真谛为出世间。引此兼证下文。

疏。虚无等者。老氏云。致虚极。守静焉。又云。天地之间其犹槖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又云。三十辐共(音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窥。小视也。躐。践也。等谓等级。不可越级而进。阶升者。论语子张第十九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疏。例引等者。老氏四十八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损等。如见前下。即见道之前伏惑。见道已去断惑。性宗位次。广则三贤十圣等。如华严广说。略则信贤圣果。如起信.圆觉等说。寄位下。即贤首一乘义分齐中略云。谓寄信等四位以断灭等四相。如起信论中信位断灭。贤位断异。圣位断住。果位断生。又有断惑显位。如断灭相而显成信位等。广示如义分齐。

疏。阿惟下。古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此语。净名亦云。无以日光等比萤火。

疏。虽别下。引经虽别。然意中含有前来断惑之动。如下云等是也。所以下。明讥动之意。但欲演其动寂无妨也。事理下。事。动也。理。静也。清凉教迹云。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疏。方广等者。大乘经中此理攸同。入地者。初地已去至七地中。智相既亡。约本智合理。身心无相。谓言寂也。此据本智证理而说。非约分段变易而论。然细细而求。地地之中断障证真亦分分寂灭。今之论意不取如斯。但取初地已上已得寂灭之静。如何至於寂灭之静复存取舍之动乎。

疏。胜分者。然诸位之中当位之行名为自分。进后之行名为胜分。约增胜义边。以好尚是心。心未寂灭。涉求是身。身亦未寂。

疏。以此四者者。即取舍损益之四。文义下。谓寂灭与好尚等异。戾。乖也。即动静之行相违。

疏。南喻等者。前引法身已上。经文说寂。智论说动也。如疏可辨。南为朱明者。以五色布於五方。则青为东方。赤南。白西。黑北。黄中。以五行配之。则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故南为朱明。北为玄冥。又离卦属南象。亦明象也。

疏。然禀下。谓性宗修行必动静无违。止观俱进。事理双修。悲智平等。如物不迁云。不释动以求静等是也。

疏。寂也下。涉动名为为作也。舍动名无为。老氏亦云。无为而无不为。若云至理无为。则非四相所迁。名无为。故无为名一亦随义别。

疏。次四句下。以寂而常动。故动与寂非一也。动而常寂。故动即是寂。非异也。后四句下。冥真之心。理行也。涉俗之心。事行也。真俗齐照双流也。如儒童菩萨地地之中身心寂灭不失自分。亦地地中进求。后位不失胜分。岂云静而违动。不复进求。动而违静。不成寂灭。故二行无违。方成无住之修。

疏。承前等者。为前文每四句中成一对。动静之义可知。

疏。据前下。疏中会身心互举。推验前文可见。亦无余义。

疏。义如者。然论之上下。释不有不无之名。出义各殊。今此释经又成一义。不若有心之有。非有也。不若无心之无。非无也。

疏。众庶。如孝经庶人章之庶人。即蠢蠢无知泛常之流。

疏。为斥等者。圣无妄相。故云不有。灵照炳然。故云不无。

疏。初二句等者。由忘绝故所以不有。次二句。由智存故所以契理而不无也。恒沙下。起信相大中文云。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徧照法界义故。乃至具足如是过於恒沙不思议佛法。随理者又曰。虽实有此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故。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后二句下。意云若心想未尽自有我相。心想既灭功自无相。清凉心要云。寂寂运无涯之照。此明寂而常动也。如何积德之动以乖寂灭之静乎。

疏。答问等者。文易不解。但出前后之意。本经二十一云。如来涅盘。非有为非无为等。

疏。智论等者。亦取意引之。智论但云。施头目髓脑。不云国财。盖举重摄轻。以内例外。乃至者。具云持戒忍辱禅定。时在山林中身体乾枯(云云)。在疏。释曰。下以儒童在七地中见然灯佛。依智论释。智相未尽者。前文已释。三轮者。一不念能施。二不念受者。三不念果报。本经二十四略云。不见施者.受者及施果报等。未或下。谓七地已前已断相续执取等心。由智相未尽灭。故三轮未得全空。住相下。金刚经云。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乃至云其福德不可思量。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等。以知住相行施则着我人等相。但为生天之福。不得无漏之果。施既下。例余行也。谓凡行诸行。一一皆须忘相。三轮空寂。方成出世之因。故清凉云。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施虽下。儒童得无生忍。而忍心施之。方契真也。故言不贵於多寡。中理为奇。施不贵於重轻。契真成要。鲜。少也。蹄涔下。蹄迹有水曰名蹄涔。施华缘者。太子本起端应经略云。定光佛兴世。有圣王名制胜。治钵头摩大国。我时为菩萨。名曰儒童。居山行禅。闻世有佛。心独欢喜。披鹿皮衣行欲入国。会五百道士论说道义。师徒皆悦。各送银钱一枚。菩萨受之。入城见民治道洒扫烧香。即问行者。答曰佛来入城。菩萨大喜今得见佛。当求我愿。王家婢名瞿夷。过水缾。密持七茎青莲华。儒童即探银尽用与之。女贪银宝。与华五茎。自留二枚。回别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不惜银宝。追呼男子。以诚告我。菩萨云。欲以上佛求所愿也。瞿夷曰。善。请寄二华。亦献於佛。须臾佛至。国王臣民拜谒散华。华悉堕地。菩萨见佛散五茎华。皆止空中。后散二华。住佛肩上。佛知至意。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当得作佛。名释迦文。菩萨受决。疑解望止。便逮清净。不起法忍。放光下。释空行菩萨由修三空故名空行。三空无相即成寂静行。五波罗即为动也。

疏。贤劫下。第三。具云。一切诸法无有与者而自逮得。以是劝助救诸穷匮。是曰布施。成具下。即成具光明定意经。颂云。不教令自行。不为而过为等。禅经下。坐禅三昧法门经下卷。具云。是慈三昧。略说有三种缘。生缘.法缘.无缘。诸未得道是名生缘。阿罗汉.辟支佛是名法缘。诸佛世尊是名无缘。思益。即第一云。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识等。

疏。初二句等者。责前有名动而违静。净名下。香积佛国品。略云。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乃至维摩诘化一菩萨。往上方界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到彼词曰。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与彼九百万菩萨须臾至摩诘舍等。至菩萨品云。尔时众香菩萨合掌白佛。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度众生故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於彼士。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大舍大悲乃至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等。释曰。此明菩萨具修有为事行。而无为之业修而不住。事行动也。理行静也。二行双修。动静何违。彼疏下。即四注睿公之言。慧心不明者。谓不修事行。寂而无照。缺一切种智。

疏。随一为源者。谓涅盘为源。有不因修成之过。众生为源。涅盘有始成之非。如下具示。

疏。反显等者。谓乘是车乘。故疏云。控御以明。反流向源。众生乃三乘之本。三乘属因修。涅盘即果证。

疏。有始等者。大经第二十八云。善男子。涅盘无因而体是果。何以故。无生灭故。乃至云。无始终故等。岂不相违。

疏。有不因等者。出过。细研有名之意。谓涅盘之理因修而生。即大经本无今有之义。权小之见也。未知此理是了因所了。非作因所作。故本经二十一云。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师轮绳是名作因。如灯烛等照暗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盘者不从作因而有。唯从了因。了因者。所谓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罗蜜是名了因。是知三乘之修但修了因之智。以尽集谛之惑。惑尽之时涅盘自显。岂涅盘之性修而后成哉。

疏。生公云者。依大钞引。即涅盘疏序。释大涅盘之义。称常下。续云。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尔。寂照。鉴公引涅盘心镜钞云。生公造涅盘疏五十余纸。唯解盘根错节难解之处。於是经宗大开奥藏。称为关中疏。演此下。谓方便净即三乘之智。智有净惑之能。为方便。涅盘智性本有。亦自性涅盘。以理智必相融摄故。

疏。圣人等者。谓三乘圣智皆有冥契之功。今言至人唯目如来。以三乘冥理未极。未免有象。如来冥极。可谓无象。心虽下。释无象而成象也。谓圣人以方便净契合自性清净涅盘。此性举体为一切法也。故论云万物无非我造。

疏。会证等者。谓圣人了乎万物本空即是自性。由证万法以成圣人。如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正与此义相符。大经二十五云。佛告生名婆罗门言。我今此身即是涅盘。楞严下第二卷文。清凉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石头者。即唐代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也。无己者。即无我也。靡。无也。然即万物而为心。故云无所不己。谁云下。言无自他之别。无非己之法身也。杜顺和尚法身颂云。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膞上。亦以法身体同。无自他之别故。圆鉴。智也。即寂之照故云虚照。体玄者。谓即心之性。即万象而非万象。故云体玄。自现者。以万象本虚。法身自现尔。评曰。诸祖拈示。依禅者断。例不容更注。恐转落情识。瞎人智眼。不如忘言体会。内悟为得。今且向流通会上略犯唇吻。令人速入。准林间录。永明师於天台韶国师会中。负柴至门。忽一枝堕地。闻乃悟之。说偈云。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非他物者。以身非外来。发己闻性。声性闻性无二性也。南北曰纵。东西曰横。言举声之相即我闻性。非是声尘。后二句。意云此声既尔。山河万象无非我之法身。

疏。初二句等者。如华严宗。不证大方广。何成佛华严。若非佛华严。亦不证大方广。人法相即。一体无外。

疏。初文等者。大品第九。具云。不应色中求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应离色求般若波罗蜜等。放光第九云。须菩提告拘翼言。般若波罗蜜亦不於五阴中求。亦不离五阴中求等。涅盘。即二十七。次云。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故。以缘起即如故。云见法即是见佛如智非异。皆证前云圣不异理也。

疏。前引等者。示论文前后血脉也。此文极难。故疏细示之。清凉下。玄谈文。性宗断证之理实异他宗。如大疏云。照惑无本即是智体。又云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钞云。若以智会如。非真如矣。冥真下。即教迹。叙体大也。佛用下。即宋高僧传说两种语。一苏漫多。谓泛尔平语言辞也。二底彦多。谓典正言辞。佛说多依苏漫多。意在於义不依於文。又被一切故。若底彦多。非中下所能解故。方便下。论主观机设教。中华之人尚文贱朴。文质彬彬始为可观。故此论文为千古希唱。高人达士宝而玩之。逗犹通也。封文下。谓封滞於文。不见其义之流。谓滥同儒道之理。赞宁者。即宋初时僧。作高僧传三十卷。彼传第三译经科谓云。若用外书须招彼谤。今观房融润文於楞严。僧肇征引而造论。宜当此诮等。评曰。房融文士。不当用书而润经。肇公通人。何妨征引而作论。以经是佛言。论是自语也。慧达者。即陈朝僧。尝序此论。彼序云。世谚云。肇之所作。固并成实真谛。地论通宗。庄老所资。孟浪之说。此实巨蛊之言。欺诬亡殁。街巷陋音。未之足拾。孟浪者。孟。大也。浪。虚也。愚琐者。愚谓愚昧。琐谓细琐。立言下。即论主立论之本意。不害下。不以辞故害意也。故今下。谓古释见文似庄老。多以庄老之义释之。如予则多出彼意。然后依内教释之。雅言者。毛诗有大雅.小雅。雅。正也。文雅也。令知下。论主本假儒者之辞以示佛理。非即文而雷同於老庄也。

疏。显前等者。此义前后多出。不复更示。一念下。亦心要文。依圆教者。彼经无古今之名。有三世之说。独李长者合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谓古今即三世也。二相即入者。乃十玄门中十世隔法异成门。依此以辨时世圆融亦有二门。相即乃诸法自在门。相入乃一多相容不同门。但十门之异通异体。相即相入十世隔法唯同体相即相入也。本末下。本即涅盘之理。末即万物之事。穷本即万法而皆涅盘。极末即涅盘而恒万法。情非情下。杜顺和尚颂云。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染谓染缘起。非染可知。

疏。二文互影者。前文但言不离诸法。不言无边。后文但言无边。不言不离。故云互影。

疏。如智等者。心境双亡名曰玄寂。玄寂无名。故假寄无极之名以显玄寂之理。故疏云非别等。

疏。三乘下。意谓三乘等人先证涅盘名进。后证涅盘名退。故非先后。已证则冥同故。

疏。净名下。即第二观众生品云。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以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云云)。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邪。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等。释曰。天女之意以时无实体。妄心所现。久非定久。近非定近。如梦所度。何长何短。故示云如耆年解脱。时相本虚。即解脱故。身子又谓解脱是久远之法。以法取时而云久也。故天女(云云)。评曰。准净名疏。天女即居士之家神。所在皆随主人之高下。摩诘既圣人示迹。故家神亦菩萨权形。此经本抑小扬大。故身子亦示其言屈。令慕小者得速返也。

疏。九折等者。总叙折意也。所以下。叙一论之始终也。谓始示涅盘之体。次乃一折一演判决简择。令人识悟。有余无余。权应假号。大般涅盘。无名无相。非有非无。不出不在。而妙道存焉。三乘之人同修同归。直由智力浅深乃成三异。非谓无为三於三乘。次明三乘断证之道。重惑不可顿祛。无为不可顿证。要损之又损之而方净。益之又益之以渐圆。而积德涉求不违寂。身心寂灭不违动。动静不违於妙行。则有无不系於灵台。三乘建入证之深因。一理获圆成之妙果。心境冥会。终始如如。进之弗先。退之弗后。至此究竟乃问得之之方。存阴尽阴等。故今折之也。

疏。初二句下。谓五阴即众生之体。阴外无别众生。故论云极於五阴之内。

疏。顺经等者。以前引经得涅盘者五阴都尽故也。有内者。谓三有之内也。

疏。存阴等者。以阴存故有能得之人。故为顺理。又却违经。以圣教是定量故。违经谈理令谁服从。一应下。亦依假设也。阴外何有众生之性。以经云五阴都尽而得涅盘。故今论云果若有得则众生之性不止於五阴。此则顺理违教。二恐违下。顺教出理也。尽粗下。亦随理而释之。无别教证。谓有名之意必要有能得之人。得所得涅盘。五阴苟尽。谁为能得。故疏云尔。此意下。明折演之意。折意是三乘权渐。必存能得所得。演意即一乘终实显本来。即是能所双亡也。

疏。前演下。明承前起。不存者。不存能得所得之相。方为玄得。下论云。然则众生非众生。谁为得之者等。

疏。忘得下。以涅盘但是修显之果。故疏云从此而显。疏。法真等者。法谓仿法。谓涅盘之真离一切相。智法仿真亦忘得相。妙契其真同於真也。依伪下。即妄想心也。妄想之心能所两分。智若有得即同妄想。

疏。有得者下。亦情见未尽不能契证。故云有得。无得者下。谓情尽见除。全忘得相。与理契合。故云得也。二十三经云。若使如来计有得相。是则诸佛不得涅盘。以无得故名得涅盘等。心经下。具云。无智亦无得。即能所双亡也。由双亡故。三世诸佛依无得之般若。得阿耨菩提等。

疏。言随等者。法谓诸法之体。谓一切言说皆随所说之法而生起。既谈下。释论中若即涅盘等。涅盘下。释论中谁独非涅盘等。起信下。具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悉皆如故。释曰。以真如即涅盘故。所以引证。故出现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欲知如来大涅盘者。当须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盘。如来涅盘亦如是等。此则自性清净涅盘也。

疏。融冶故等者。疏意间而释之。由融冶二仪。所以天人一理。由荡涤万有。所以一异同源。约见闻下。谓色性声性即自性故。不见不闻者。即前云五目不睹其容。耳听不闻其响。

疏。如来非众生者。真妄异故。非非众生者。性无二故。如来涅盘者。亦经正文。

疏。生死等者。圆觉经金刚藏略云。譬如幻翳妄见空华。乃至云生死涅盘同於起灭等。释曰。谓生死无实随缘起灭。如翳眼见空华也。阳焰者。谓春月阳气发生。渴鹿认之为水。楞伽等经皆说。一云地中水影有时而现。实亦无水。疏取前论。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以释之。以是自性清净涅盘故。生死如空华。四流如阳焰。若方便净者。空华虽虚亦须除翳。阳焰虽假亦须灭想。故圭山云。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以众生处幻梦之乡。受虚妄生死。生死虽虚依然流浪。烦恼元假法尔烧然。岂其独恃天真便云了道。全忘进习即谓还源。故起信云。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疏。此以义等者。予遍寻放光。并无成段之文如论者。故知论主合集经义而引之。萨婆若即一切智。准此经义。论云从有得邪从无得邪等四句。皆答云不。后文第五云不逮正觉。犹云都无得邪。亦答云不也。文少左右。旨中无违。

疏。无得等者。冥忘得也。通。同也。谓方便净同自性也。释论中谁独不然。若云新得。何时失之。故楞伽下。魏译云。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即大悲菩萨。大慧问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盘。佛告大慧。谓大悲菩萨。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盘。是故不入涅盘。非舍一切善根阐提等。如是下。即圆觉如来责刚藏三问之言。

疏。此有等者。据论意。约境说得。约心说知。约形言见。约声言闻。疏意约玄得之意以辨之。故云皆。下句辨得也。谓得知得见得闻也。绝域者。非世间.出世间故。如何云独建三有之外哉。故前表云。排方外之谈是也。非俗者。无分别心。非缘虑也。大象大音。文借老氏。不存相下。即性而见。见见为普眼。不循声下。不循声而闻。闻闻则普闻。是故下。即庄子天道篇。如前引。离朱乃古之善视者。见秋毫於百步之外。观音下。即楞严第五说二十五圣圆通。观音菩萨於耳门得之。经略云。返闻闻自性。闻复翳根除等。慈觉禅师颂云。返闻闻处不闻闻。无限劳生入普门。瀑落断崖听不尽。鸟啼猿笑又黄昏。

疏。显涅盘下。疏中叙论之前后血脉可知。出现下。谓出现品中示涅盘用大。如经云。佛子。如来住於无量无碍究竟法界虚空界。真如法性无生无灭。及以妄际为诸众生随时示现。本愿持故。无有休息。不舍一切众生。一切剎。一切法。大疏释曰。初住实际故不住生死。后不舍众生故不住涅盘。由双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后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所以名为无住涅盘。又云。自性涅盘众生等有。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佛世尊独言具四。故就无住总以结之。即安住涅盘建大事也。今此论中四种二种涅盘之理随义发明。或前或后。末后依证得之体。起广大之用。有余无余既皆应生之用。则无住之义亦含具也。可思。至哉下。美论成立之巧也。清凉谓论主宗出现之经而作此论。细揣其旨。良有所以。故今疏钞皆引大疏之义断之。三语者。即上语中语后语。记录下。北山录宗师议篇云。或说什门四圣。即生也。肇也。融也。睿也。生公十四科等玩味无斁。若骊龙之戏玄珠也。今古下。谓肇公独绝。无人继者。方之宝藏。相去实远。断非法师所作。后世依仿而托之者也。名德下。准裴公休清凉碑述大师所好之法云。肇公四绝论。融才解英绝。学博外内。尤能闻持。故有题之昂昂。道融师精识不可挫。日诵十万言。经目不再过。僧睿谦虚内敏。学与时竞。深为秦主赏识。称是四海标领也。清凉好之尚且如此。其他可知。囊括者。易坤卦六四云。括囊无咎无誉。彼意谓人之慎言不出。如囊括其口也。老书者。七十三中文。有本云。疎而不失。谓人之善恶上天必以吉凶应之而无漏失。即尚书云。福善祸淫是也。吾经亦云。诸天善神记人罪福毛发无遗。

疏。八师下。准支谦所译。亦名邪旬。邪旬问佛所事何师。佛言。然有八师。即不杀等五戒。及老病死。经意睹老病死持前五戒。故通为八。与人天八戒有殊。

疏。九折等者。通示大义。有名以三乘自宗之理折之。无名以一乘自宗之义通之。有名疑滞。通则三乘之路开。一实之理显也。论主用法华之意以成其辞。但言三乘之路开者。影取一实自显之义。舍小者。令舍小乘执有余无余为实。卑生死尊涅盘等之狭见。引权下。准大疏释法华略有二义。一破小显大。即是会二归一。如方便品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等。二会权归实。即是会三归一。彼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惑者。佛当为断除等。则昔大乘亦有权义。今论兼之。如大疏广说。无名下。谓无名所演一乘之义。契於中道一实之理。故真也。有名所折。依名取相。乃至有得。皆伪也。分文下。瑶疏释此段为总结四论。三乘之路开。指此论三乘三位开也。真伪之途辨。彼云结物不迁论及不真空论。物不迁世谛故伪。不真空第一义谛故真。贤圣之道存。彼云结无知论。以般若是贤圣所修之因。故无名之致显。彼云结涅盘也。云庵疏云。三乘之路开。结难差等四章。真伪之途辨。结论初七章。贤圣之存。结诘渐等四章也。无名之致显。结穷源等四章也。若大钞意。即但结此论。亦无分文之义。

肇论新疏游刃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