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慈恩疏第三之一)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法有五聚。问无为既体是一。即非和集法。此文既言五聚法者。何故即言无为是和耶。答此云无为是和者。即随以萨婆多宗说。然萨婆多。即说虚无为。其体有一。若无为非择灭无为。其体皆多。如有漏法。有尔所量。其择灭无为亦有尔所量。若有为法。有尔所量。其非择灭无为。亦有尔所量故。无法有众多。所以名无为和。若大乘中无为。即非是和法。若大乘中。此文应言法有五种。不合言和。又此有五和者。谓令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问无为者何名和。答无为体非和集故。无为非五蕰。抄以合六无为一。更明种子六义。即摄得那披瑜伽七义。

疏简自处立余门第二遮等自处分别更别叙之者。然种子六义。一一义中。即为断简自种子处。更立第二门。即皆第一表种子。第二遮余法。如刹那灭中。第一表种子才生即灭。有胜功力。第二遮无为常法。次果俱有中。物第一表种子。与所生现行果法和合。第二遮前后及定相离。次恒随转中。初第一表种子一类相续。第二遮转识等。次性决定中。初第一类种子。随因力生善等三性。第二遮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次待众缘中。约第一表种子待余方能生现行。第二遮外道执自然因。次引自果中。初第一表种子。谓色心等种子。有有。自色心等现行。第二遮外执唯一因生一切果等。又前第一刹那摄。即是明种子自处。为更互简故更立余。亦如第一刹那摄。即简无为。第二果俱有。即简经部异时因果。第三简恒随转。即简七转识等。乃至第四五六门皆所简。为简余过故。所以立余五门。更互简也。

疏世亲即通然彼一一皆自释云者。即世亲摄论彼自有释。

疏于转变位能取与果有胜功力者。为因义生于现行名为取果。酬因名为与果。乃至生自类种子。有取与果义也。

疏十二缘起非是无为乃至无转变故者。此疏文不定。应言。彼经部师。十二缘起非是无为。我大乘十二缘起。即是有为。不是无为。无为无生摄故。

疏若谓彼时有胜功力乃至体一故如前位者。此正量部计言。后劫灭灭相时。有胜功能取果。乃至一期身。经百年已。临死之时。方能取果。乃行等威仪。言至灭相时。亦能取果。已下则是大乘。化二比量。破正量部。后劫灭坏时有。故云初亦应有体。如后后亦应无为体一。故妙初也有胜功力才生即有非要后时者。意说。难彼正量部云。长时四相。应才生即有灭。非要至后时方始有灭也。神我等常法为因者。问经前未若令外道执神我为因。答即如所执大梵时方乃至虚空我等者。即执神我为因。死生诸法。又如胜论师。执我为作。作者即是因。即执神我为因。言神者。即是我之异名。谓外道所执。亦名为我。亦名为神。亦名如如。即是我异名也。

疏由此无性人第七识不名种子果不显现故显现言简彼第七净者。有人难云。有性人第七第现行识。后时圣道。有其转易。不名种。如无性第七。现行灭已。彼必无为圣道。既恒随转。应无性人。第七现行识。应名为种子。今解言。夫言种子。种子因则沉隐所生现行果类现名不为种子。今无性人。第七现行识。所熏生种子异名沉隐。第七现行识。为能熏因。因则显现故。不可说无性第七现行识。以为种子。以是现行因显现种子果沉隐也。即自在生果在灭故者。即是胜军论师义。谓彼师计。生时引果灭时酬因。因在灭相果在生相者。即是上坐部计义。即生时酬因灭时引果也。即如且论文谓现在法极迅速者。由有初后生灭二时酬因灭时引果。问上文云。即因在生果在灭故。次言名因在灭相果在。生二文相违。答此上下二文。皆是上坐部义。即所望义别。非是相违。若下文云。因在灭相果在生相者。即约一个法体上。以辨生灭因果。然彼宗即说灭体是有。非是无体法。即如现在也。有一个法体。此法体在初生相时。即名为果。以酬前念灭因故。故果在生相。故下文云生时酬因也。若此现在法。至在灭相。即名为因。此灭相即名为因。此灭相为因。能引后念法。故云因在灭相。故下文云灭时引果。若文言因在生果在灭故者。即约两个法体。相望化法。谓前念法。至灭相时。即能为因。引后念法。至灭相时。即后念法。至生相。前灭相与后生相因在。即前灭相因。与后念生相果并也。故云在生也。果在灭者。即者返前应知。谓后念法上生相果。即已前念法上灭相因。而并显也。故前后二文。所望义别。亦不相违也。即有二趣并生之妨者。灭相是人趣。生在鬼趣。则有二趣并生之妨也。又经部因果亦是异时。即前念种子。生后念现行。

疏难曰见分缘于见自体计同时者。如第六意识见分。缘前五识见分。意识见分。正缘彼五识见分时。二个见分体同时。有人。如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亦是同时也。

疏见虽同时因果即非因缘义者。问见望见如何名因果。答疏见分望见。虽如佛果上大圆镜智见分为果。以是能缘心故。若余三见分是因。以是所缘境。即能缘为果。所缘为因也。

疏若尔种望现起类亦应然者。见分缘于见分同时。非因缘种子也。生现行同时。非因缘。

疏故应更解种望于种许同时乃至不许后种更生果故者。此文意说。若种子生种子许同时者。即一念中。横生长后无穷种子。种子太多。既不许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果者。即种子既后念不续。其种子即绝也。故起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为其因缘。即种子不断绝也。其种生现行。许同时故也。种望于种许同时乃至不许后种更生果故者。此文意说。若种子生种子许同时者。即一念中横生长后无穷种子。种子太多。既不许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果者。即种子既后念不续。其种子即绝也。故起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为其因缘。即种子不断绝也。其种生现行许同时故也。种望于种类亦应尔者。此文即是外难也。外难云。若言于一念中。即从熏种而生现行。现行后熏成一新熏种。新熏种于同一念中。更不得生现行。以一念中。无二个眼识等现行并生者。亦应一念中。其新熏种子。与熏种不得并也。应一念中。无二个种子得并由如一念中。无二现行相似。答外曰。此虽不然。且如一念中无二现行并。即有圣教明文。谓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眼识并生等。其经中不意一念中。不得两个种子并。故知一念中。得有两个种子并也。

疏问若尔如何本有同念得生新熏者。此问意。欲生下师义。

疏如第一法乃至种生失者。此下疏文并是上古已成法法。门解也。谓谓欲入见道无漏种子。被世第一法资。此无漏被资故。则能傍引一新熏。入见道时。旧本有无漏种。及傍熏无漏种子。合生一苦法智忍现行也。即现行。又熏成一新熏种子。即一念中有四法。一本有种子。二本有种傍熏生一新熏种。三所生现行。四现行新熏种。故一念中有四法也。此是古师不正义。今释不然即本有种乃至故但三法者。此第一解。亦是不正义。此文即有本有种子。及现行望新熏种。皆是因缘。又解本有种乃至为因缘者。此第二解。方是正义也。

疏由此别解脱乃至定戒相似者。道定一念。唯有一现行。无有二现行也。但是用增故。别解脱戒。亦唯用增。而体不增。共道定定。戒相似也。

疏前解即与别解脱戒体用俱增义也者。即是前第二卷疏明无表色。阇梨化白弟子。虽住无心处。疏明得于时七支种子体倍倍增。即是此疏文明本有无漏。于一念中。傍熏起一新熏无漏种。彼前七支种子体增。即是此古师义。

疏何故尔耶能熏故者。何故取果俱有种。答若生现果种果。此种子先是能熏现行生也。今故简自相种。非能熏生自相故。别此缘文。且约增现行。能熏得新熏种。新熏种子为因而生现。据实而言。亦有本有种子。而生现行。摄论第二云不生现行名为类生现行时名为种子者。是疏文中解。亦不尽理。且论正种子。正生现行时。名为种子。若种子今时未生现行种。已后生现行说种子。是即名种类摄。胜军如何释非即刹耶乃至无种已生者。此文难胜军。以彼师既执因果同世。如何释瑜伽论。无常法。与自性为因。非此。即此刹那。若护法解。即是种子生种子义。非即此刹那故。即前后念相分。即因灭果生。问此疏文即言。胜军如何释。非即此刹那。以彼计执因果同世。其上文即言。此即胜军假明上坐非实用之。答用即是也。云何后释无种已生者。种子生种子。名为无种已生。若种生现。名为有种已生也。

论云一类相续至究竟位者。问若二部种。是可断。法。可言至究竟位者。问若二部种。是可断法。可言至究竟位。至有漏善。及无记种及无记种。及无漏种。皆是恒随转。种体非断法。如何言究竟位。答一解。即无漏种。得胜舍劣。即无漏种子。亦名至究竟道。其无记种子等。得至其道时。亦舍无记有漏故。亦至究竟道也。第二解云。此中唯约烦恼等种说。至究竟对治道。不约无漏种说。以至究竟对治道。不断无漏种故也。故此论中。但云可恒随转。其文即尽理。以有漏无漏法。皆名恒随转故。若有漏种常。第八识常起随转故。后至对治道时即舍也。若无漏常依第八识恒是随转故。后至尽未来际。常不舍故也。然摄论种子六义中。第三即名随逐者。对治际。彼论意说。烦恼种子。恒在第八识中。随逐有情。后时对治道之际。即舍却烦恼种子也。

疏至究竟位名究竟者。分别别烦恼。至见道究竟即断。若俱生惑。至修道究竟即断也。故下文。如欲界中欲贪等。若得不还果。即断却欲界欲贪。乃至忧根。亦离欲断之。名名究竟也。即显前种生后之义摄论无此者。此疏文亦是不正义。即说种子正生现行时。名为种子。若种子今时不生现行者。立种子已后。生现行时。此种子还名种子。不名种子也。问第七识亦至金刚心方断何不名种者。若摄论无此者。摄论虽是有第三恒随转名。不一一疏条。有自类种子文。唯此论文具足也。此论文说种至究竟依胜。何以故。亦如见道烦恼。见道究竟对治位则断。若修道烦恼。至修道究竟对治则断。若言至金刚心种断者。可见道烦恼。至修道金刚心方断。或如二乘生得有漏善种。修道不断。故知至究竟位断时胜。即此论胜也。

疏答十地等中以转变故缘境易脱故者。其十地中。若五地已前。其第七识中。法空根本智。缘真如时。其第七识。起平等性根本智。亦唯缘真如。不能缘俗。其第六识中。若起后得智。缘俗事时。其第七识。还起平等性后得智。而缘阿赖耶识。若五地已去。第六识中。起无漏智。变缘真俗时。其第七识亦起无漏智。变缘真如。及缘第八识故。然十种平等。佛地论中。有其三解。一云初地已上。即得十平等。二云五地已上。方得十平等。三云八地已上。方得十平等。十平等中既言起喜爱平等故。第七识不唯缘第八。其第七识。亦能缘余有情等也。故言缘境易脱。有受尽相种子等者。且如者。受尽相种。由如沉府香等。初唯有香气。已后经于多时。香气即尽。善恶种亦尔。初虽有力。能治善根趣力。名言无记种子。生起善恶业。能治身业。势力既尽。即彼无常也。此善恶业种。自体常相续。能治灭身之势力既尽。即彼无常也。更不能治。名为有受尽相种子。无受尽相种者。由如在气。虽火烧水渍。在气常有不改不转。无受尽相种亦尔。此名言种。被善一名治生人畜趣。一度死已。此旧名言种。后时被业招灭。还生现行。如是经百回千回。重重生旧名言种子。此一个名言。重重百回千回生故。故名言无受尽相。受果无穷故。无受尽相种。即是等流习气。有受尽相种子。即是异熟习气。问如何名受尽及相。答相者相状法门义。即名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法门也。答曰彼据生果有分意乃至名言熏习名恒随转者。此文中唯二解。初约对治未对治解。若经主对治道。此种子即水断。若未得对治道。其种体即应在。解言若约异性者。名无受尽相。若与异熟果相感者。名有受尽相。亦不可说言异性故。名有受尽相者。亦如非福行招三恶趣名言种子。福行招人天名言无记种子。若不动行。招上二界名言无记种子。可说异性相招。名有受尽相。其加行位中。亦有漏闻思慧等。能资无漏种子亦名异性。应无漏种。名有受尽相。由此但约与异熟果相感者。名有受尽相。第二解中。即约下三熏习解。即有分别熏习。名有受尽相。名言熏习。名无受尽相也。此中所有文字者。亦无别解。即是简余法。非是种子也。

疏正以恒转生灭二理显种子义者。前六义中生灭。简无为恒随转显种子自类相引显子义。立自余门。但别遮余计也。故简去现行心第七识不是种子也。又此自类乃至亦不违相者。此疏文中第一解。总是不正义也。此文意说。若种子与余缘合。其种子即能生现行者。即得名为种子。若种子今时未逢缘合。其种子不能生现行。已后余时。能生现行。今时未生现行者。即名种类故。无性论云。显二位着别。若种子生现行果者。即名种子。若种未生现行者。即名为种类。今此约非现行谈其体说。总名种子者。即此论约种体说。若种子生现行。若此种子已后逢缘。即生现行者。若入见道已。所有女身种子究竟不得生现行者。此等种子。此唯识中。即总名种子。故与无性亦不相违。此解亦不尽理。若种子已后。可当生现行者。可得名为种子。如入见道无想定等。毕竟不生者。如何得名为种子。故此解不尽理也。

疏若缘具胜种子势增乃至无性显二位差别者。无性论意。种子缘合。生现行果用起之时。名为种子。若未有缘合。不生现行。纵已后能生现行。即今无者。名为种类。显二有差别。此解由来正。下文解为正。人解。显种子乃至无想定等者。此第二解。即是正义。即约若种子今时逢缘。即生现行果。若今时虽未生现行果。已后时能生现行果义者。皆名种子。意取生果义。即今时未生现行。虽不具六义。若已后逢缘生现行。即具六义。若毕竟不生现行者。即名种类。如入见道。无想定等毕竟不生。皆种类摄。无性有情乃至非是种子者。先言种子现行果俱有方名种。无性有情。第七识能熏种。唯有种果俱门相。无现果俱故。非是种子。问有性人第七识后得圣。可许有无漏转易。名为转识。其无情人。第七识恒常有漏。如何名转识。更问种见道断者。据实而言。种子体仍在。唯断却种子也。之上生果之势。即如得约果已。所有女身第八。有卵湿二生。三恶趣等所有种子。皆永不生。是种类摄。又如入初地已。所有三恶趣种子。及受变易身已。更不受分段身。所有分段种子永不生。皆是种类摄。

疏不尔便于一界断至义不成者。如瑜伽论种子成熟。若生色界。虽不趣上二界现行。仍得名为三界种子。皆悉成熟。若生上二界。二成熟三界种子故。约毕竟不生。名为种类。如见道黄一种是也。若种子今时未生。后有生义。亦名种子。名种类也。

疏遮萨婆多等乃至为同类因者。如嗔不差法。与身边二见为同类因。身边二见。是有覆无记。此解为正。故前疏中言。小乘善。与不善法。为同类因者。故起前疏中错也。

疏中又异熟因乃至为因亦然者。论言性决定。简萨婆多三种因。一异熟因。二同类因。三遍行因。彼宗执此三因。皆是因缘性。同类因者。则嗔不善性法。与有覆边见。为同类因。或有覆身边见。与嗔等不善法。为同类因。若遍行因者。即在集下十一法。能生五教。余烦恼乃至因缘。如前已解。若异熟因者可智。今言士用四种中。取所漏越士用有异熟因。是因缘性。不取余三士用也。遍行因等是异熟性果者。然遍行因。既是烦恼。即唯不善性。与不善性为因。如嗔与嗔为因不善性与有覆性为因。即如嗔等。与身边见为因等。又有覆性。与有覆性为因。即如身边见。与后念身边见为因。又有覆与不善性为因。即如前念身边见。与后念嗔等为因。俱有因取异熟无间士用果为因亦然者。然同念者。即是相应俱用因摄。若异念者。即是异熟因。亦是隔越因士用也。然萨婆多说。若善心或不善心起时同时。即为相应因。为俱有因。俱时即得士用果。若后念已去。即名等流果。亦得异熟果。若无记心心所同时。即为相应因。俱有因同念。亦得士用果。若漏念已去。名等流果。其无漏心心所起时亦然。又有四种士用果。一者俱生士用果。一者俱生士用果。二无间士用果。三隔越士用果。四不生士用果。若善恶心心所起时。同念即为相应。俱有因同时。即得俱生士用果。俱生士用果即实得士用之名。若渐次超越已去即得等流果。等流果亦有假名为无间士用果。实是等流果。若超多念已去。即得异熟果。异熟果亦假名为隔越士用果。实是异熟果摄。若无漏道起。能断烦恼。永不生故。得离系果。即于离系果。亦假名为不生士用果也。烦恼永不生故。问第四性决定。与第六引自果。有何别。第六引自果。可不摄得第四性名种子决定邪。更问。

疏故种自类非因缘合不名种子者。缘合生现行。方名种子。种子自类不有缘合。不名种子。但种类摄得。若有缘合有生士用果。亦得名种。

疏云三世有执体一切时有者。此破萨婆多宗。彼执恒有也。

疏若缘恒有应恒生果乃至故缘恒无者。此文即是大乘立理。

疏萨婆多以善色望四蕴为因者。彼宗由现在四蕴。能招未来色蕴。作因缘性。由色蕴为因。生余四蕴。为自缘性也。然萨婆多有五解。一云色与色为因。心与心为因。即是色蕴与色蕴为因。四蕴与四蕴为因。因二云四蕴与色蕴为因。以心法强感故。四蕴与色蕴为因也。又云四蕴为因。而色蕴不能与四蕴为因。以色法无缘虑等用故。三云色蕴与四蕴为因。四蕴不能与色蕴为因。四云即四蕴故。与色蕴为因。色蕴与四蕴为因。五云即五蕴与五蕴更互为因也。若谓然者。此现行望自类。既非因缘。非能熏者。此中既明种子生现行果。名引自果。如何间言非能熏习故。故知非也。又引颂云乃至分别不在外者。天者谓二十八天及星宿等。地谓大地。风谓空行风等。虚谓空界色。空界色者。即是识虚空。然前识及无为。不是此间识。实虚空也。以虚空无为。不是此中空色界故。地下无水之处名彼。若有水之处名他。方谓十方。此等皆是识所作。不是心外作也。言分别不在外中。分别者。即二解。一云分别者。谓心心所之异名。谓前天地等。皆是分别心所变故。二云分别者解释义。即解释天地等不在外也。问此言风者。以动为性。地以坚为性。风轮既是其体应动不坚。如何说体坚耶。既是体坚。应名为地。如何是风。若以经多分说者。亦应水以湿为性。火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