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广州沙门释 弘赞在犙 辑
新安沙门释 弘丽罗峰 校
●律藏卷第四十七
○灭诤犍度法
凡为诤起。应依法灭。若人若僧。准律当除。原四大无主。五阴非我。谁为诤者。而兴斗竞。诸法本空。众缘假合。自他体同。我人何在。人我既虚。能所奚立。若此谛思。其诤自息。何假僧除。而烦众论。如是谛观。胜诸魔怨。况此痴诤而不灭乎。
佛本行经偈云。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他
若能归信佛世尊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人
若能归信法正真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他
若能归信一切僧 能胜于彼十六分
一月之中千过斗 一斗百倍得胜人
若能思惟法性空 能胜于彼十六分
阿夷罗跋提河
如三十事中释。
伽渠池
亦云伽伽河。如说戒犍度中释。
罪处所
亦云觅罪相。十诵云。若比丘。自言我犯是罪。后还言我不作。众僧与是人觅实罪相羯磨(是中七灭诤。如初分七灭诤法中释)。
六诤根
中阿含经。六诤本者。一瞋恼。二不语结。三悭嫉。四谄诳。五无惭无愧。六恶欲邪见。恶性不可制。十诵云。一瞋恨不语。二恶性欲害。三贪嫉。四谄曲。五无惭愧。六恶欲邪见。母经云。一瞋恚。二恼害。三幻伪。四悭嫉。五见取。六边邪二见。瞋者。面色变异。令人可怖。恼害者。能害他令恼。幻伪者。心不真实。诈作虚事。悭嫉者。贪前物。不欲与人。名之为悭。嫉者。见他所得生恼。是名为嫉。见取者。取己所见为是。他见为非。边见者。见续为常。见灭为断。邪见者。谤无因果(余如增一法中明)。
六犯所起
如律本第六十卷中说。
四诤曲解
言。言诤(或有言。即是言诤。或有言。非言诤)。言诤。言(或有言诤。即是言)。言诤(或有言。即是诤。或有言。非诤)。诤言(或有诤。即是言。或有诤。非言已上七句义如律文释)。
觅。觅诤(或有觅。即是觅诤。或有觅。非觅诤)。觅诤。觅(或有觅诤。即是觅)觅诤(或有觅。即是诤。或有觅。非诤)。诤觅(或有诤。即是觅。或有诤。非觅)。
犯。犯诤(或有犯。即是犯诤。或有犯。非犯诤)。犯诤。犯(或有犯诤。即是犯)。犯诤(或有犯。即是诤。或有犯。非诤)。诤犯(或有诤。即是犯。或有诤。非犯)。
事。事诤(或有事即是事诤。或有事。非事诤)。事诤。事(或有事诤。即是事)。事诤(或有事。即是诤。或有事。非诤)。诤事(或有诤。即是事。或有诤。非事)。是中觅诤。犯诤。事诤。句义如言诤七句义释。更无有别。故律文不出。读者。但依律本。以觅。犯。事。易言字。即得解也。
●律藏卷第四十八
除受欲已
凡僧羯磨作事。不来者应与欲。与欲已。后悔者。波逸提。若一二三人所作事。无受欲法。故云除也。余如僧法中说。
○比丘尼犍度法
窃闻诸佛御世。共启三乘。大觉出兴。同化四众。是故释尊。仿乎先迹。而提谓获称清信之首。善生得名净女之初。拘邻居僧上座。爱道处尼独尊。如来一代善众。斯其始也。自后龙象汪洋。非凡所纪。四族总归。莫识其数。可谓法海洪深。纳百川而归一味。性水渊澄。会众流而同一[泳-永+宅]。固得贫富无拣。贵贱靡分。老少均滋。女男被益。是以爱道奉尊敬。而舍夷齐沾戒品。华色受使。而法与得禀具足。其余现前秉受。戒体俱圆。二众作法。尼性方成。若非圣道虚融。孰能使之然耶。但须授受。互相顺法。法若不亏。戒得无疑。设有纤违。无作之体不发。秉者获罪。受者虚沾法位。然而戒事非轻。无宜造次。以招坏法之咎。若如律羯磨。受得戒已。当依圣制奉持。虽曰末季。遵之则正教常存。违之则法灭在迩。既而兴废托乎奉违。无容毫发慢于毗尼。遽使正法而疾灭欤。
八不可过法
过者。违也。谓如来为诸比丘尼制八法。比丘尼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修行勤学。不应违越。故此八法。或直云八不违法。或云八敬法。或云八尊敬法。净法师云。梵言窭噜达磨。窭噜是尊义。重义。师义。所恭敬义。此字既含多义。比来译者。利随其一。于理皆得也(八法如律文出)。按会正记。佛成道后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度。阿难为陈三请。佛令阿难传八敬向说。若能行者。听汝出家。彼云。顶戴持。述颂曰。
礼不骂谤不举过 从僧受戒行摩那
半月僧中求教授 安居近僧请自恣
佛告阿难。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譬如有人。于大水上。安桥梁而度。师子月佛本生经云。
若有比丘尼 不修行八敬 此非释种女
犹如旃陀罗 若有比丘尼 放逸犯八重
当知是一切 天人中大贼 恒处阿鼻狱
经由十八鬲 其余三恶道 为己林园处
百千无量劫 不闻三宝名 亦啖烧铁丸
寒冰抱铜柱 如是罪毕已 生于鸠鸽身
毒蛇与鼠狼 蚣蜈百足等 如是诸杂类
皆应经历中
五百岁
毗尼母经云。若女人不出家者。佛之正法应住千年。今减五百年。一百年中得坚固解脱。一百年中得坚固定。一百年中得坚固持戒。一百年中得坚固多闻。一百年中得坚固布施。初百岁中有解脱坚固法。初五百年中。得道者多。不得道者少。以多言之。故曰正法。后五百年。唯相诤是非。执竞盈露。得道者少。不得道者多。亦以多目之。名为像法。像而非真也。善见律云。由度女人出家。正法唯得五百岁住。由世尊制比丘尼。行八敬法。正法还得千年。问。千年已。正法为都灭耶。答。不都灭。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总得一万年。初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岁学而不得道。于万岁后。一切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袈裟法服而已。佛泥洹后变记云。我般泥洹后百岁。我诸弟子沙门。聪明智慧。如我无异。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三百岁时。若有出家作沙门。一日中便得道。四百岁时。数念佛及法以比丘僧。供养和尚阿阇梨。五百岁时。沙门。婆罗门。及人民。无不啼泣念佛者。六百岁时。诸沙门便行入山中。树下。蒙间。求道。七百岁时。便行内外学经。若有沙门婆罗门问事。无不解了。悉坏九十六种外道。八百岁时。便复念行作佛图垛。疾次作佛图。九百岁时。便念行治生求利害处所。千岁时。便行与国王相随。教习兵法战阵。自行屠杀。妻娶妇女。舍利弗问经云。舍利弗。复白佛言。云何如来告天帝。
释。及四天王云。我不久灭度。汝等各于方土。护持我法。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般叹。罗睺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佛言。但像教之时。信根微薄。虽发信心。不能坚固。不能感致。诸佛弟子。虽专到累年。不如佛在世时。一念之善。其极慊至。无复二向。汝为证信。随事厚薄。为现佛像僧像。若空中言。若作光明。乃至梦想。令其坚固。弥勒下生。听汝泥洹。又大阿罗汉庆友所说法住记云。佛般涅槃后。八百年中。执师子国。胜军王都。阿罗汉名庆友。化缘既毕。将般涅槃。集诸苾刍。苾刍尼等。但有疑者。应可速问。承告涕噎。良久乃问。我等未知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当住几时。时尊者告曰。汝等谛听。如来先已说法住经。今当为汝粗更宣说。佛般涅槃时。以无上法。嘱十六大阿罗汉。并眷属等。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时诸大众。闻是语已。少解忧悲。复重请言。所说十六大阿罗汉。我辈不知。其名何等。庆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罗惰阇(即宾头卢)。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名迦诺跋厘惰阇。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名苏频陀。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第五尊者诺讵罗。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第六尊者名跋陀罗。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第七尊者迦理迦。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迦茶洲。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拏洲。第九尊者名戍博迦。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第十尊者名半托迦。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名罗怙罗(旧云罗睺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名注茶半托迦。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如是十六大阿罗汉。一切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脱等。无量功德。离三界染。诵持三藏。博通外典。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乃至世尊。正法应住。常随护持。及与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若此世界。一切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若男若女。发殷净心。为四方僧设大施会。或设五年无遮施会。或庆寺庆像庆经幡等。施设大会。或延请僧至所住处。设大福会。或诣寺中经行处等。安布上妙诸座。卧具。衣药。饮食。布施僧众。时此十六大阿罗汉。及诸眷属。随其所应。分散往赴。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如是十六大阿罗汉。护持正法。饶益有情。至此南赡部洲人。寿极长至于十岁。刀兵劫起。互相诛戮。佛法尔时。当暂灭没。刀兵劫后。人寿渐增。至百岁位。此洲人等。厌前刀兵。残害苦恼复乐修善。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扬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令其出家。为诸有情作饶益事。如是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无息。后至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于此洲地。俱来集会。以神通力。用诸七宝。造窣堵波。严丽高广。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所有遗身䭾都。皆集其内。尔时。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绕窣堵波。以诸香华。持用供养。恭敬赞叹。绕百千匝。瞻仰礼已。俱升虚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已受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时俱入无余涅槃。先定愿力。火起焚身。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