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入法际智所谓四十辨才者。以诸辨才。巧入诸法差别边际。故言入法际智。四十辨才者。四无碍智有十种故。如十地论云。是四无碍智十种差别。一依自相。二依同相。三行相。四说相。五智相。六无我慢相。七小乘大乘相。八菩萨地相。九如来地相。十作住地相。自相者有四。一生法自相。二差别自相。三想坚固自相。四彼想差别自相。如经。是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故。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相故。以辞无碍智。知不坏说诸法故。以乐说无碍智。知诸法次第不断故。同相者有四种。一者一切法同相。二者一切有为同相。三者一切法假名同相。四者假名假名同相。如经。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体性故。以义无碍智。知诸法生义相故。以辞无碍智。知诸法假名而不断假名法说故。以随说无碍智。随假名不坏无边法说故。乃至广说。

次言一切功德行皆成就者。此四十辨才门中。一切德行无不摄故。心习已灭无明亦除者。此地名为心自在地。着心重习已断灭故。作得住地无明之内。迷心空者亦已除故。一切佛藏者。以诸多罗尼。得诸佛法藏。如彼经言。第九菩萨地。名为得诸佛法藏。能作大法师。得众义多罗尼。众法多罗尼。乃至满足十阿僧祗百千多罗尼门故。一切变通藏者。以得法明自在力故。遍于十方作变作故。如彼经言。是菩萨于不可说不可说世界。遍满其中。随心随根。随信说法。得法明故。求如来力。满足佛事。与一切众生而作依止故。

无量以下。重显上句十无碍智观。所谓无量法云雨[澍-士+上]及一切众生者。法云之义。略有二种。一能受诸佛无量法雨。二能注众生无量法雨。今约后义以显法云。如彼经言。佛子是菩萨住此法云地。自从愿力。起大慈云。震大法雷音。通明无畏以为电光。大智慧光以为疾风。大福德善根以为原密云。现种种色身为障色云。说正法雨。破诸魔怨。于一念间。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皆亦遍覆。注大法甘露善根法雨。灭除众生随心所乐无明所起烦恼尘炎。是故此地名为法云故。二习无明今已尽灭者。色心自在此地转增。微细二习已尽故。其本无明亦得灭故。受大职位者。如彼经言。菩萨随顺行如是智。得入受位地。即得菩萨名。离垢三昧而现在前。乃至十阿僧祗百千三昧。最后三昧。名一切智智受胜位三昧。而现在前。即有大宝莲华王出。周圆如十阿僧祗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广说故。神通无量不可具说现同如佛无相用故者。如彼经言。住此菩萨法云地。于一切界中。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乃至大般涅槃。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得智自在。乃至百千阿僧祗世界。乃至广说故。

如是以下第二总结。指华严经十地品也。无垢地中。文有三分。先心。次行。后即总结。初名入法界心者。入一法界之初门故。为究竟道之方便故。

次明行中有二。先显所依定。后明能依行。初中言勇伏定者。能伏佛地所断障故。从此定入法光三昧。登法界山顶。照诸法界故。次能依行。总标别显。若依前说三地相配者。此中明所依定。在百劫位。彼言住寿百劫修千三昧故。别明十中。前之四法在千劫位。彼言住寿千劫学佛威仪乃至神通化导之法故。后之六法。在万劫位。彼言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等觉诸佛二谛界外非有非无无心无色因果二习无习。无有遗余。现同古佛。但有应名。现诸色心。教化众生。常行中道。大乐无为。而生灭为异故。今前四中第三重习先所行法门者。谓前二门。仰修佛德。率成为难。所以重习。第四问讯。亦为学佛威仪所摄。五与无明父母别者。不生佛地故今先别。此位犹与无明俱故。六入重玄门者。谓空空门名为重玄。此空空门。唯佛所穷。今得少分。故名为入。七现同如佛现一切形相者。现同古佛。现诸色心故。八二种法身具足者。于因行中得具足故。九无有二习者。因果二习无有余故。法执为因。人执为果。此二熏习皆断故。是约最后一念而说。从此已前犹有余故。十登中道第一义谛山顶者。谓前四门。所显中道。于此位中得到顶故是故以下第二总结。于中四句。一举先行。二显今德。三示前广说。四结今略说。初中有二。先通举四十心。后别举十地身。四十心内之第四十。此是圣位。有二身故。经百千劫以下。今德亦经万劫。但略举耳。第三示广说中。第三禅者。华严经中。不现此会。应在彼经大本文也。第四略说。文相可知。

妙觉地中亦有三分。先心。次德。第三结明。初中言寂灭心者。寂照慧故。妙觉地下第二显德。略举四德。一常德。二智德。三不可思议德。四独在无二德。初中言妙觉地者。远离一切杂染之粗。亦离一切无明亦眠故。常住一相者。离诸生灭。无前后异故。第一无极者。无始无终。无中无边。若纵若横无穷际故。即由是义。湛若虚空。第二中言一切种智者。总举如来能照智故。下即别显。于中有四。一二谛门。二始终门。三杂染因果门。四清净因果门。初中无生者。达无谛故。有谛始终者。照有谛故。无始为始。无终为终。欲显照穷。假说始终故。第二中言众生根本者。谓四住地。有始者。以如来藏为其本故。有终者。二种生死为其末故。至后文处当更分别。第三第四中言一念知者。如来实无前后念异。但此菩萨无常之智。如彼一念顷。佛能遍知故。第三德中言住不可思议者。佛住无上菩提。有五不思议故。如无上依经言。一切如来住无上菩提处。有五种因缘不可思议。何等为五。一者自性。二者处。三者住。四者为一异。五者为利益。云何如来为菩提自性不可思议。即色是如来不可得。离色是如来不可得。受想行识亦如是。四大六根亦如是。即有法是如来不可得。无法亦如是。是名菩提自性不可思议。云何如来为菩提处不可思议。如来在欲界不可思议。离欲界不可思议。色无色界亦如是。六道十方亦如是。是名处不可思议。何者住不可思议。安乐住。如来住不可思议。寂静住。如来住不可思议。如是有心住。无心住。梵住。如来住不可思议。云何为一异不可思议。三世如来在一处住。何者一处。自性清净无漏法界。是诸如来。若一若异不可思议。云何为利益事不可思议。如来等一法界智慧神力皆悉平等。住于无漏清净法界。能为众生无量利益。是名利益不可思议。复次不可思议有二种。一者不可言说。过语言境界故。二者出一切世。于世间中无譬类故。是名不可思议故。第四德中。言二谛之外独在无二者。人王经言。超度世谛第一义之外。为第十一地萨云若。觉有非无法然清净。言世谛者。谓依他性及分别性。有无二谛。此中合为世谛。依他性中分别性无。所显。真如名第一义谛。如来归于一心之原。非有非无。非虚非实。非有为非无为。非差别非平等。故言二谛之外。是第三谛无比无对。名无二谛。名无尽谛。故言独在无二。如华严言。由信解力故。知非得无尽谛智故。吾先以下。第三结明。先指广说。后结略说。

上来第一正明行德。此下第二诸门分别。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后一地者。谓如来地。法性身者。以依法性而生实智。故从所依名为法性。下文言实智法身。即此身也。

答中有六。一出世界门。二世间果门。三能治门。四所治门。五二生门。六二业门。初中有三。先显二身。次显二土。第三重显身土。初中有二。总标。别解。义如前说。文相可知。二土中文有三。谓标释结。释中有二。先兼显凡夫土。后正明圣人士。此中有二。先菩萨士。后如来土。是故以下第三结也。初地一念以下第三重显甚深。于中有三。一者二身甚深。二者法身甚深。三者因果甚深。初中有二。先明难量。后显假说。假说中言初地百身千身万身等者。二地千身三地万身等。有缚有解者。其摄报果限在百数。故言有缚。其愿智果出数量外。故言有解。又望未断故言有缚。望其已断故言有解。其法身处以下第二法身甚深。于中有二。先明理智无见。后显量智有见。亦可得言以下第三因果甚深。于中有三。先明假说。有因有果。三贤为因。妙觉为果故。次明因果绝言化道假说。汝应以下第三结劝。

第二世间果中有二。谓牒释结。第二释中有十五阶。前四阶中皆有五句。一庄严。二王位。三眷属。四受教处。五教化处。后十一中唯有四句。初阶中铜宝璎珞者。喻十住行庄严其身故。铜轮王者。受王位时铜轮来应故。有福子者。王有百子。皆有福德故。生一佛土受佛教行者。一时得生一佛世界故。教二天下者。于二天下而作王故。下下五句准此应知。第三中言入十方佛国中者。一时得生十佛世界故。欢喜地中四天王者。华严经说多作阎浮王者。此是佛成道处。为欲建立佛法故生。今此中言四天王者。上下阶降当此处故。是故二文皆有道理。诸余异说准此应知。千宝璎珞以下二地。万宝璎珞以下三地。乃至等觉三界王者。亦化无色界众生故。生在非想非非想处故。如十住断结经言。佛言与汝说无色定。四大造色所谓为色。彼无此色乃谓无色。夫色有五乃成四大。唯无形色故谓无色。痛色行色识色非是凡夫五通所睹。唯有如来阿维颜菩萨乃见彼色。不退菩萨。执权方便。往游有想天上。与彼微识说微妙法。妙觉中言法界王者。通化无边法界众生故。佛子以下第三总结。动止俱游者。外相宝轮随王俱行故。常随其身者。内行璎珞常随二身故。

第三能治门中有二。别明。总显。言三贤菩萨伏三界烦恼粗业道粗者。已伏三界分别起惑。亦伏恶道不善业故。相续果亦起粗者。八难之果亦不起故。是见道喜忍伏三道业道者。断三恶道业种子故。而未能离根本无明。故名为伏。上地诸伏皆作是说也。初地障有二无明中。第二恶道业无明也。离忍伏人中业道者。微细犯戒种种业行人道多起故。名人中业。第二地障有二之中。第二种种业行无明也。明忍伏六天业道者。六欲天中五欲分别。障第三地胜定行故。此下诸障思数相应通名业故。第三地障有二之中。第一欲贪愚痴也。炎忍伏诸见业道者。于诸教法如言取义。障第四地道品行故。第四地障有二之中。第二微妙净法爱因无明也。胜忍伏疑见业道者。为入生死。为入涅槃。如是犹预。故名疑见。第五地障有二之中。第一一意欲入涅槃。一意欲入生死思惟无明也。现忍伏因果道者。分别十二因缘行相。第六地障有二之中。第一行法相续显现无明也。无生忍伏果业道者。分别果法刹那三相。七地二中。第一微细诸相或现不现无明也。不动忍伏色因业道光忍伏心因业道者。着色着心现行分别。望可熏种。说名因故。永不现行。故名为伏。八九二地有二之中。皆取第二无明障也。寂灭忍伏心色二习业道无垢忍伏道果习者。第十地中能断二着之熏习故。无垢地中能舍二着之粗重故。依彼现因及与熏习所生粗重。相续不断。故说粗重名为彼果。就实而言。一一地中皆断三种。但为显其能治转深。故说先因次习后果。又粗重有二种。若烦恼品粗重。种子断时亦随断灭。若异熟品粗重。是彼种类而微薄者。种子灭后相续不绝。故言习先已灭而果不败亡。今舍此故为伏习果也。是故以下第二总明。总作三位以明伏断。三贤唯伏未能见故。十一地中。亦伏亦断。未拔根本故。已断种子。故妙觉忍中。唯断非伏。根本无明已永尽故。法界中一切无明者。异熟识中所起无明。于中生得佛地顿断。故言顿断。于中委悉后文当说。

此下第四所治愚门。在文有二。先因。后果。因愚之中别明总结。别中先明根本无明。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者。不了一切法即是一法界。如起信论云。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故。次显技末。于中言戒盗见者。即是戒取。计邪因故。果盗见者。即是见取。计邪果故。谓于生死计乐净等。又有足上故名果见。如是二种名盗见者。邪取之义名为盗故。疑见者。推求道理犹预分别。是慧分别。故名为见。犹预之慧以为疑故。为显是义。故言七见。见一切处求故见。言六著者。开贪为三。障出离道最胜因故。淫欲名欲。余名贪爱。着现前境名贪。愿恋过去。希求未来。总名为爱。又于欲界外门所起名贪。色无色界内门所起名爱。于法界中一切时起者。谓如说。十三熏习。异熟识中恒流不绝故。所以是识名法界者。能持三界诸法种子故。界是持义及因义故。佛子以下第二总结。一切烦恼以十三为本者。随烦恼中大中及小。皆以十三为根本故。无明住地。与此十三而作本故。是以已下次明果愚。于中有三。总标。别释。后明相摄。别释中言见着二业者。见着二惑所发业故。如是惑业。迷异熟识之所摄持。诸色欲心所起之报分。为欲界。若离淫欲。但迷色心所起之报分。为色界。若离色爱。但迷定心所起之报。为无色界故。是故以下相摄分齐。于中有二。先明相摄。后显不摄。初中言不出法界者。皆为异熟识所摄故。第二中言唯佛一人出法界外者。唯佛能离异熟识故。来入法界藏者。以应化身入于三界故。人王经中名三界藏。彼言一切众生烦恼。不生。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此义具如一道章说。

此下第五明二生门。于中有二。别明。总结。别中有二。先明业生。后显变生。业生之内亦有二别。三贤位中伏粗无明。离于系业。而有细爱用。不系业故。善为缘子者。报因种子为增上缘故。爱为润业者。以现行爱润业种子故。故名息用而不断爱用者。息系业用故。异前凡夫。爱用润业故。异后圣人也。次言十一人亦伏法界中三界业果者。总举圣位。初地乃至七地三界果俱伏尽无余八地乃尽者。明此位中理以业生。用愿智力自在生故。故不起爱以为润业。乃至七地爱。最后身复不更受。故言无余。八地不受。故言乃尽也。从此以上示现作佛。此下第二显变化生。谓从八地以上四地。不受三界业种子报。故言无子爱三界之报。以三界烦恼皆伏尽故。法执无明未能伏尽。故言唯有无明习在。以是法执无明力故。发无漏业。受变易报。而其三界熏习种子。乃至金刚。相续不绝。是故说为不出三界。又其净土依止妙色。虽是无漏法处所摄。而皆依止于异熟识。是故不名为净土也。以大愿力故变化生者。谓于秽土王宫受生。及与六道受种种生。皆是变化不由业生故。以是故我昔以下总结。天中说者。第六天中说是义故。业生者。七地已还故。变生者。八地已上故。

此下第六明二业门。于中有二。别明。总结。初慧业中言无相无生智者。忘分别相及依他生故。心心缘法性者。证实性故。而生无照者。以离能取所取分别故。伏断等业亦是慧业。但前已显。故今不说耳。智出有谛中有为无漏等者。依正体智出后得智。于中俱有慈悲等德。上弘佛道。下化众生。所以通名为功德业。从初圣以下。重显功德业。以变易故。毕故不造新者。功德转增前变后易。故于生死有漏之业。但能毕故而不造新也。变化生一切者。七地以下虽有业生。而亦兼有变化生故。

○释义品

正明六入有三分中。初列名字。次辨观相。如是二分竟在于前。此第三依观行相。释前名义。训释诸名义。故名释义品也。在文有四。牒问。许说。总标。别释。初牒问者。学观品初。问言云何菩萨学观名字义相。及心所行法。复当云何。此二问中。后问已答前义相问。彼品略答而未广释。故今重牒言汝先言义相云何者也。所谓以下第二许说六位义相。佛子以下第三总标所释体义。菩萨体者。谓种性体义。名功德者。依种性起一切功德。有大义利故。有深所以。故佛以下第二别释。释六位义。即为二分。前三后三为二分故。

释三贤中。别明总结。初十住内释初有二。先明入住方便。后释正入住相。初方便中。八句示现。一牒所入位。二举能入人。三者发心。四者立名。五者修行。六者受报。七者得失。八者进退。发心住者。是牒所入。是人以下举能入人。言具缚者。在外凡位。不识者不识三宝故。不解者不解望人故。不智者。以迷好恶因故。不知者。不了苦乐果故。从不识以下第三明发心。值佛菩萨教法者。谓或值佛。或值菩萨。或值佛及菩萨教法故。中起一念信者。于三境起决定信。信有佛道修行可得故。发是信已名入内凡。发菩提心者。于大菩提发决定愿。愿我当成无上菩提。作诸众生一切义利故。此人以下第四立名。言尔时者。发心已后。言住前者。初住已前。是时名为信想菩萨。以能修行十信心故。假名菩萨者。心未坚实故。犹如轻毛故。名字菩萨者。行不称名故。未得义相故。其人以下第五修行。于中有二。先明十信。后显十戒。言十善者。谓遮十恶。五八十戒者。是摄律仪戒。六波罗蜜戒者。是摄善法戒也。复行以下第六受报。于中亦二。先牒十善及十信因。后显天报及人王报。铁轮王者。统领一州。如色蕰门总摄诸色。粟散王者。别领诸国。如界门中十色界别等故。如粟别故曰散。若依是义。自余诸王。各领别国。皆名粟散。如仁王经言。上品十善铁轮王。中下品十善粟散王故。今此经中。分粟散王以别二品。其中品者仍受本名。下品王者。别名人王。由发大心。故得为王。善根差别。故有三别也。具足以下第七得失。虽具诸惑而集诸善根。亦退以下第八进退。先标。后释。文相可知。

佛子以下明初住相。于中有二。先牒方便。始入以下正明住相。依人空尽门。得显种性。故言始入空界住空性位。始入空界。是发心义。依人空门初发心故。依人空智发有中行。依佛教法作意修习一切功德。是为住义。离诸分别不自造心。任运生起一切功德。是为地义。而今未得。是故不名为地。但得名住。此是简别住与地别也。治地中言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者。依六度法净尔许门。是义广说如贤劫经。彼有菩萨。名曰喜王。晏坐七日。作是思惟。菩萨行何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法门陀罗尼门等。过七日已。往诣佛所。请前所念。佛时对曰。快问是义。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行是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门等。何者是其八万四千。彼经中说。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种门。于彼三百五十种德。各修六度以之为因。便有二千一百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愚。便有二万一千诸度。言四大者。谓内四大。言六衰者。谓外六尘。六尘之贼衰耗善法。故名为衰。彼前二万一千诸度。各对众生四种心患。便有八万四千诸度。言四患者。多贪瞋痴及等分行。是谓八万四千法门。次言清净鲜白故名治地者。依前八万四千法门。能治四大六衰四患。所以心地清白。故名治地住也。修行中言长养一切行者。依前所治清白心地。长养诸行。故名修行也。生贵中言生在佛家种子性清净者。依所修行得生佛家。由佛教力空解转增。故名生贵也。多习无量善根者。巧便修习众多善根。以之故名方便具足也。成就第六般若者。对治邪执故。名正心也。入无生毕竟空界者。依般若力转入三空。有进无退。名不退也。从发心不生倒者。从发心来。远离颠倒。不起烦恼邪魔。可以破菩提心。以是义故名为童真。犹如年少沙弥生来不犯色欲。如央掘魔罗经言。尔时世尊告央掘魔。汝当受持童真。净戒子注中言。童真是沙弥别名。胡本云式叉。宋言学。亦言随顺无违。今此位中名童真者。从发心来随顺理教。而无违义也。当绍佛位者。由前童真随顺力故。从教生解。名法王子也。得无生心最上者。生空解中此最胜故。故名灌顶也。

十行中先总明。进入五阴法性空者。前十住中得内人空。此十行位得内法空。依法空解。亦行八万四千法门。是故通名为中十行。次别明中始入法空者。前得人空。而犹存法。今得法空。于内无遗。是故始生欢喜心也。第二中言常化众生者。内持戒行。外导众生故。名饶益也。于实得法忍心者。于法实性得法忍心。依法忍故得众生忍。无我我所。名无瞋恨也。常住功德者。精进无息。所以常住。常住不废。故名无尽也。不失正念者。依禅定力。深伏痴乱。所以临终不浊。是故名为离痴乱也。生生常在者。由般若力随顺觉者。所以常在佛土现生。故名善现也。于我无我者。依方便力。巧离二边。乃至诸法无所染着。故名无著也。常顺敬者。依愿度力。常能随顺三世佛法。故名尊重也。说法度人者。依力度动成物轨。离恶行善。故名善法也。二谛非如者。非二言下如言有二。故曰非如。所以然者。以非相非非相故。以非相故。非如有谛之言。非非相故。非如无谛之称。作如是解。离虚妄言。以是义故名真实行。是依智度以立其名。与前慧度有何异者。彼明遣相入空以顺佛法身义。此显亦遣非相涉俗离虚妄义。由是道理。二度差别也。

十回向中亦先总明。众生空者。假名人空。无我空者。五阴法空。无我之法亦性空故。二空平等。无别者。其人空观通遣自他亲疏之性。故言平等。其法空观遍遣内外差别之相。故言无别。一观相者平等观故。一合相者无别见故。上言入者。一时顿入内外人法二空观故。是名第三平等空观。即为见道三心方便。谓内遣有情假缘智者。十住人空为方便故。内遣诸法假缘智者。十行法空为方便故。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者。以十回向平等空观为方便故。从此方便。立彼三心故。学习百万亿乃至空观故。回易前后者。增前八万四千法门。以至百万亿诸法门故。回前空观。易后空观。展转增进不相离故。心心观唯者。前心观其诸境唯心。后心亦观诸境唯心故。明明寂灭者。前明不取生起之相。后明亦遣暄动相故。如是心明长养地上真明观法。故言长养。上地明观法故。回因向果。此中因者地前方便。果者即指地上正观。乃至佛地一切功德。即以是义名为回向。复以无量心者。以四无量心。受生三界。故言不舍。而无取着。故言不受。故十向法如是者。是总结也。

常以已下第二别明。常以无相心者。离众生相义。常行六道者。救护众生义也。观一切法但有受等者。释不坏义。不增假名而不住故。但有受者。是观受假。但有用者。是观法假。但有名是观名假。是三假义。后文当说也。三世诸佛法一切时行者。依教遍趣。故言等行。是释等一切佛义也。入一切佛国土者。即是至一切处义也。以常住三宝授与前人者。于一心内蕴三宝德。恒授与人而无穷尽。即是无尽功德藏义也。言相善者。涉事化物之行。无漏善者。忘相观空之解。解时不坏假名。行时不失空解。如是习行不相违背。故言随顺平等善根也。一切法者。有谛差别。一合相者。无相平等。平等是如。故曰如相也。诸法无二者。不着所取之境。般若无生者。不着能取之智。不着能所。是无缚义。有无平等三世一合。是解脱义也。觉一切法第一义谛者。是释法界义。中道无相。一切法皆一照相者。释无量义。是三十心以下。第二总结三贤位也。

此下第二释十二地。于中有二。总明。别释。初中言汝先言云何名地者。先总问名字义相。今于其中别牒地耳。持一切功德者。谓法界体周遍摄持一切功德。犹如大地持山海等。生成一切因果者。能生一切善因。成熟一切善果。犹如大地能生牙等。成花果等。以是二义名为地故。

此下别明初地中。言舍凡夫行者。得圣法故。舍凡夫性。舍者即是过凡夫义。下以十句显是过义。一者家过。如经生在佛家故。清净法界为佛家故。二者位过。如经绍菩萨位故。无所得心为菩萨位故。三者圣众过。如经入圣众中故。已入诸大菩萨数故。四者离邪过。如经四魔不到故。诸魔邪障不能坏故。五者正观过。如经无二边平等双照故。俱融有无而双照故。六者胜进过。如经大信始满习学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故。信学佛地中道观故。七者兼照过。如经常至二地三地乃至十一地故。兼照最胜等余门法界故。八者当分过。如经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一相无相故。遍满法中界心心恒流故。九者法身过。如经二身无方故。十者佛土过。如经通同佛土故。依十种殊胜功德。无不欢喜。故名欢喜地也。

以正无相者。具足正戒。远离邪非。而不取戒及持犯相故。善入众生界现万佛世界者。随顺众生性。现诸佛土故。六通变化空同无为者。虽无所为而无所为故。内舍三轮之浊。外离二边之垢。以是义故。名离垢地也。

光慧信忍者。此第三地忍度增上。信忍三中居上品故。仰依如来十二部光。照诸众生十二支根。光光变通。故名明地也。

大顺无生起忍者。顺忍三中始入下品故。观一切法二谛相者。虽复大顺无生起忍。而恒观察有无相故。上观者上弘佛道。下观者下化众生故。是第三观慈悲喜舍。加三为七。七观照耀。故名炎地也。

顺忍修道者。顺忍三中修中品故。三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者。依诸谛观能胜烦恼故。八辨功德入五明论者。以是八五术胜诸世间故。所谓四辨因果内道外道辨者。是显八辨。于因于果各有四故。以是八辨胜内外故。因中四者。依菩萨地有四辨故。果中四者。依如来地亦有四故。如十地经言。复次法无碍智。知一切菩萨行法行智行随顺入。以义无碍智。知分别说十地义差别入。以辞无碍智。不坏说与随顺诸地道。以乐说无碍智。说一一地无量相。论曰是中菩萨地相者有四种。一智相。二说相。三与方便相。四入无量门相是中故。一切菩萨行者。法行智行。示现观智说故。十地差别者谓心说者。口言应知。不坏说与随顺诸地道者。不颠倒教授故。云何如来地相。经曰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于一念间得正觉。以义无碍智。知种种时事相差别。以辞无碍智。随正觉差别说。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句法无量劫说。而不穷尽。论曰是中如来地相者有四种。一法身相。二色身相。三正觉相。四者说相。是中时者。随何劫中成何等佛。事者以何等佛土随何等佛身。相者随名所记可得见闻故。随正觉者。依十种佛如正觉说应知故。如是二门各有四辨。是故名为八辨功德。内外者内明外明也。方道者医方也。因果者因明论也。宗名果故。鬼师者种种咒咀。是声明论。由是能胜世间诸道。总而言之。内即胜诸烦恼。外即胜诸世间。非彼所胜。故名难胜也。

上顺诸法观者。顺忍上品故。三世一合寂照无二。是观现行。故名现前地也。

无生忍诸法观者。无生三忍中。始入下品故。非有烦恼非无烦恼者。十地经言。住此菩萨远行地中。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现行故。贪求如来智慧。未满足故。一生一灭一果三界最后一身者。是明远至分段后边故。一入一出集无量功德乃至寂灭者。是明长时入观修行。以是二义。故名远行也。

言是故者。是前已受最后身故。此第八地舍三界报。既舍分段三界。故言变易果用。此是三种意生身中。大力菩萨意生身也。入中忍无相慧者。无生忍三中。始居中品故。出有入无化现无常者。恒出有谛常入无谛。任运并观化现自在。皆非常故。是依出入无异之义以释不动。如人王经八地中言。在有常修空。处空常万化故。自见己身当果诸佛摩顶说法者。己身相续所成当果。有二法身之中。果极法身无二无别。应化法身随缘众多。菩萨自见应化法身。故言诸佛。今此菩萨以众多身现诸佛会。故彼诸佛各为说法。此菩萨心遍彼诸身。随闻说法各别修行。故言身心别行。如是道理非思量境。故言不可思议。是依当果决定之义以释不动。以是二义。名不动地也。

复入上观光光佛化者。无生三忍中。复入上品。观智光色光无不妙故。以是二义名妙慧地。

菩萨尔时入中道第一义谛观者。是明能入第十法界。此是总句。下出别义。十句示现。一者行入。如经大寂忍下品中行。行佛行处故。二者受入。如经坐千宝相莲华。受佛记位故。三者学入。如经学佛化功故。四者断入。如经二习伏断故。五者信入。仰信佛智。如经大信成故。六者证入。通达自境。如经同真际等法性故。同者以离能所二分别故。等者其三世平等性故。如仁王经言。智慧虽起灭。以能无生无灭故。七者平等入。依内证智。成一味德。如经二谛一相。一切功德故。八者差别入。以外化智。善达机根。如经入众生根故。九者内教入。如经无量璎珞功德故。十者外形入。如经一时等示一切形相故。依此十种功德之法。润彼六道众生善根。故名法云地也。

无垢地中。在文有三。一者显德。二立人称。三释地名。初中言住大寂门中品忍观者。第五大寂忍有三品之中。今此位中住中品故。此是总句。此住有十种。一者满住。因行圆满。如经功行满足故。二者登住。登中道顶。如经登大山台故。三者心住。如经入百千三昧故。四者身住。如经集佛仪用故。五者有为住。有异熟识苦谛生灭。如经唯有累果无常生灭故。六者无为住。远离一切分别造作。如经心心无为故。七者过下住。下十地中因行未满。如经行过十地故。八者同上住。照中道顶。佛智不过。如经解与佛同故。九坐处住。恒坐如来座。为众生说法。如经坐佛座处故。十境界住。二谛一切法。二智无不见。如经其智见二常无常一切法境故。言见二者。今犹未出二谛外故。当知以下相形立名。于中有二。先立。后释。所以已下是第二释。大变力者。神通力故。百劫万劫者。略千劫故。八法轮者。为二乘转有作四谛法轮。为菩萨转无作四谛法轮故。乃至进止一切法同者。以是义故名为学佛也。住是以下正释地名。所言是者指前说故。入金刚三昧者。依前所住百千三昧乘。入最后金刚三昧。此时不为诸相所坏。故言一相无相。亦复不为诸垢所碍。故言寂灭无为。以是义故名无垢地。

妙觉地中。亦有三分。总标。别释。第三总结。初总标言妙觉上忍大寂无相观者。大寂忍三品中。妙觉在上品故。别释之中有其二句。初句显德。后句释名。显德之内有二子句。初显利他功德周遍。后显自利功德圆满。唯以一切众生缘生善法者。如来圆智无功用心。但由一切众生机缘。任运遍生一切善法。是为利他功德周遍。亦自持一切功德者。虽恒与他一切善法。而常不失自内圆德。是为自利功德圆满。以是二义故名佛藏。此下第二释妙觉名。于中二句。正释。简别。而寂照一切法者。虽无功用。而有遍照。寂者妙义。远离生灭起动之乱故。照者觉义。永断无明闇昧之眠故。以是二义故名妙觉。下简别言。自佛以下一切菩萨照寂者。但照本来寂灭之理。故名照寂。而其内心未离生灭。其能照智不离无明。是故未能寂照。不名妙觉者也。第三总结之中有二。先指广说。后结略说。

○佛母品

依广开门显经宗内。科其四品为二分中。正明六入竟在于前。此下一品显六入境。言佛母者。母是生长之义。三世诸佛一切种智。皆依二谛中道而生。此处显是义。故名佛母品。

尔时以下在文有二。一者正明佛母。二者诸门分别。初中亦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先举智问。后就境问。初中言二。初照智者。谓佛初智。菩萨初智。为问生义。故举初智。寂照照寂之义复云何者。寂照慧依何起。此是通问初后二智。就境问中亦有二句。先问二谛法性。后问第一义谛。答中次第答前二问。前问中。正答重释。正答二句。先明三谛为母。后显诸门为母。言乃至者。十六谛中。先举三谛。后显十三谛门。乃至一切法门无有不为智之母故。二谛以下是答后问。在文有三。谓牒释结。释中有二。别释。总明。别释二谛即有四门。一有无有门。二二无二门。三因缘门。四假名门。有无有门者。谓分别性有理有事。道理假有假有非空。名为有谛。事法实无实无是空。名为无谛。如经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有故。如是二谛常非不尔故不一。而实非然故不二。如经二谛常尔故不一。圣照空故不二故。此中二谛常尔者。假有不成假无。实无不成实有故。此是如量智所分别。圣照空者。假有不成假有。实无不成实无故。此是如理智所通达。所以假有不成假有者。依名假立。是为假有。所依名言不可得故。能依假有不得成立。所以实无不成实无者。遣所计有。以立实无。所遣实有不可得故。能遣实无不得成立。其如理智如是通达。故言圣照空故不二。是为初门二谛道理。此中不二正显真如。即是中道第一义谛也。第二二与不二门者。前说一谛有无差别常尔不变。名为世谛。有无俱空平等一味。是故名为第一义谛。如经有佛无佛法界不变故不空。第一无二故不有故。此中法界者。假有实无分齐不乱。故名法界。佛出世时。说是有无分界。佛灭度后有无分界不变。是故先言有佛。后言无佛也。第一无二者。是第一义无二相故。如是世谛有无差别。故与第一义谛不一。有无不成。故与第一义谛不二。如经无佛有佛法界二相故不一。诸法常清净故不二故。佛不出世之时。有无分齐不乱。若佛出世之时。有无如本无乱。不由佛出照无二故。有无分界生其差别。是故先言无佛。然后言有佛也。言诸法常清净者。谓随言相皆不成就。故与无相而不二也。第三因缘二谛门者。诸佛已出三界诸行。而赴机缘。还入六道。如是感应因缘集会。以知不无名为有谛。虽不是无。而不得有。不得有故且谓之无。虽谓之无。而不存无。有无俱无。名为无谛。如经诸佛还为凡夫故不空。无无故不有故。如上文言。因缘集故谓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缘散故谓之无。非曰有是无者。正谓此门之二谛也。人王经言。无无谛实无。寂灭第一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故。此中无谛之空是真实故。不与有谛为一。有谛之法本不生故。不与无谛为二。故言空实故不一。本际不生故不二。此门二谛即是中道第一义。所以然者。有不生故即为无谛。无亦空故即为有谛。所以二谛即为中道。如上文言二谛一谛一合相故。第四假名二谛门者。三假集有名为世谛。实相名为一义谛。如经不坏假名诸法相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故。人王经言。法性本无性。第一义空如。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正谓此门之二谛相。言三假者。所谓法假受假名假。此中名假是分别性。依名假立诸法相故。受法二假是依他性。似人似法皆非实故。此三假法。非是法故。不与第一义谛为二。虽非是法。非非法故。不与第一义为一。故言法非法故不二。非非法故不一。别明二谛竟在于前。

此下第二总明八不。释此文意。略有二门。一者通门。二者别门。言通门者。谓如前说二谛四门。各有此中四双八不。是义云何。此初一双不一不二。总释四门不一不二。言之与义不异前故。其第二双不常不断。通释四门不空不有。有即为常。无便断故。第三不来亦不去者。重显初双不一不二。有空不一故。有不从空来。空有不二故。空不遣有去也。第四不生亦不灭者。重显第二不常不断。不生故不有。不灭故不无。无是断义。有即是常边故。是故八不通于四门也。若就别义。释此四双次第示现。彼前四门。是义云何。此中不一亦不二者。显彼初双二谛离边。以有无常尔故不一。圣智照空故不二故。第二不常亦不断者。显第二门二谛离边。以法界不变故不断。第一无二故不常故。第三不来亦不去者。显第三门二谛中道。以因缘和合而无从来。因缘破散而无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灭者。显第四门二谛中道。以不坏假名而非有生。用显实相。而非有灭故。是谓别门八不义也。而二相即圣智无二者。前说四双皆不相离。故离诸边而不随中。谓如不一即是不二。乃至不灭即是不生。如是相即远离诸边。如是二谛相即不离。所以二智随境无二。是故无二之二谛境。能为无二之二智母。以之故言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然智母之义。略有三种。一者一切众生本觉之性。始觉所依。故名智母。能与始觉而作本体。二者一切菩萨当来佛果现智所依。故名智母。未得之时彼名佛性。已得之时名萨婆若。如人王经言。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即为萨婆若体。诸佛未来以当佛为智母。未得为性。已得萨婆若。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众生以此为觉性故。案云三乘以下。重显第一本觉之性。故言常住。亦名觉性也。三者二谛中道非本非当。能生圣智。故名智母。今此文中显第三义也。十方以下第三总结。正明智母竟在于前。

此下第二诸门分别。于中有二。先问。后答。初问之中即发三问。先问能觉之顿渐。次问所断之一异。后问修时劫数久近。答中有二。一者赞问许说。二者对问正答。此中次第答前三问。先答初问。于中有二。正答。结答。初中正明是顿非渐。然此渐顿有二义。一者依人渐顿。二者对境渐顿。依人渐顿者。若依一人相续始终。即渐净诸漏。其智渐增。若依诸人众多相续。即顿净诸漏。顿成正觉。如楞伽经言。譬如奄摩罗果。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慧。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清净非为一时。又言大慧。譬如阿梨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间等。一时而知。非是前后。报佛如来亦复如是。一时成就诸众生界。置竟天净妙宫殿修行清净之处。乃至广说故。第二对境明渐顿者。若对十重法界。伏除十种鄣等。即须渐除。其智渐增。若对一法界门。永断生得无明。直是顿觉。亦为顿断。以金刚以还唯是仰信未能见故。如仁王经言。从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一切烦恼。而无相信灭一切烦恼生解脱智。照第一义谛。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是故我昔以来常说唯佛所知见觉顶三昧。以下至于信忍。所不知不见不觉。唯佛顿解。不名为信。渐渐伏者。慧虽灭以能无生无灭。此心若灭即累无不灭。无生无灭。乃至广说故。今此文中。通就二门以显顿义。初言一亿八千无垢大士即坐达法性原者。是依诸人显一时。达一心原而成妙觉也。次言顿觉无二一切法一合相者。是对境界以明顿觉。一合相者一法界故。是前二句明自觉义。从法会下显觉他义。是故以下第二就答。于中有二。结顿结同。先结顿中即有二句。无渐觉世尊者。是结众人一时达义。唯有顿觉如来者。是结顿觉一合相义。三世以下结同说也。

此下第二答一异问。于中有二。先遮其义一。后许其义异。初中有三。一者总遮。二者别释。一过三者。举人结过。初中言无明者。谓无明藏。即是无始无明住地。所言心者。谓自相心神解为性。于中委悉后文当说。自相心神终至佛地。其无明者是所断法。是故不可以为一也。别显过中。即显四过。一凡圣非二过。二大味不异过。三者举正显邪。四者以近况远。初中有二。正显。重释。正显中言解者。身相神解。乃至证理慧解。言无明者。根本无明。言诸见者。七种见等。若使神解与无明一。即其慧解与诸见一。故无缚解。凡圣为一也。释中有二。直释。转释。中言而共一心者。无明诸见共一解心故。生灭一时者。非前后共是一刹那故。不别者。结前一心。不异者。结前一时。大味不异过相可知。一切菩萨已下。第三举正显邪。复以已下。第四以近况远。无相心中有无明者。彼师执言。凡一切法是非无定。有所善者必有不善。有所知者必有不知。如一圣智。望下为知名为智慧。望上不知即是无明。作如是执。故成大过。而言以下第三结过也。

我法以下第二许异。于中有二。一者略简是非。二者广显异相。简是非中即有四句。初句许其同一行者。行者即是假名众生。众生之用总御诸法。众生之义处处受生。纵即迳于三世。横即揽于五阴。揽五阴故。善恶皆属一人。迳三世故。前后相续百劫。是为佛法之正义也。第二句遮同一心义。心是阴法。法是差别。善恶不同。前后不一。是故不得同一心也。第三句者。引佛证别。第四句者。举果责一。略简是非竟在于前。

是故以下广显异相。于中有四。一者简别善恶因果。二者重显善因善果。三者会通教理不违。四者精释果因无差。初中言一切善受佛果者。谓生得善及作得善。皆为正因。受佛果故。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者。生得无明作得无明。皆为正因。受生灭果故。是故以下举果结因。顺理因果通名为善。违理因果通名恶故也。故名以下第二重显善因善果。于中二句。初句直明。后句重释。初中言善不受生灭之果者。善非无明。亦寂静故。唯受常佛之果者。善是随顺寂静性故。重释中言凡圣一切善皆名无漏者。是释唯受常果之由。由其随顺寂静之性。违逆诸漏。故名无漏。所以然者。由因缘故。言由因者。谓生得善随顺本觉。正从性净本觉而来。从是转成诸作得善。所以凡夫一切善法。皆顺本觉寂静之性。违返诸漏。故名无漏。是义分明出受学。觉品也。言由缘者。凡诸世间所有善根。皆依诸佛无缘大悲平等福田而生长。所以随顺如来福田。违逆诸漏。故名无漏。由是二缘性是无漏。故不得已还归寂静。归寂静故受常住果。如大悲经言。佛言阿难。若人乐着三有果报。于佛福田若行布施诸余善根。愿我世世莫入涅槃。以此善根不入涅槃无有是处。是人虽不乐求涅槃。然于佛所。种诸善根。我说是人必入涅槃。案云此中入涅槃者。谓入如来大般涅槃。由佛福田之所引故。还同此经常佛之果。而余处说有漏善者。望傍缘说。故不相违也。而言以下第三会通。于中先会权教。后通实理。初中而言受漏果者。谓经。说五戒十善受人天果。如来为化下劣众生。畏三途苦求人天乐。背三业恶行诸善法。故约缘因作如是说。言缘因者。谓十善等若望佛果即为正因。望人天报但为缘因。报因直是增上缘故。此是会教。次通道理。言非为漏因者无明业受果故者。前说诸善不受漏果。世间所有生灭漏果。正是无明业所受故。所以不为善业正果。此中无明业受果者。由无明力不觉心动。心动之相名为业识。无明与业以为正因。遍生一切生死之果。是谓如实因果道理也。会通教理竟在于前。此下第四精释果因。于中有二。先果。后因。果中言是名三受三苦者。谓无明业之所受果即是三受。亦名三苦。苦受在于恶趣。二在于善道。于中乐受三禅以下。其舍受者四禅已上。苦受说名苦苦。乐受说名坏苦。第三舍受名为行苦。通即三受皆是行苦。此是显果差别。下即对因分别二受。善缘因果者。乐舍二受善业增上缘因之果。苦苦恶因果者。三途苦苦恶业因缘所生之果。一切皆苦无明为本者。一切三受皆是行苦。齐由无明为本因故。良恶有轻重三品故。果有三途苦别。善有粗精二别故。果有乐舍不同。粗善有散有定故。乐通欲色二界。精善爱心故。舍贯色无色界。如是善恶轻重。三界精粗。齐以无明业识为本。是故三途诸苦。三界诸受等。以刹那行苦为体。以其因中无明无厚薄。业相无粗细。是故其果行苦无轻重。刹那无奢促。故言一切皆苦无明为本。当知因果道理。毫厘无差违耶。

此下第三答第三问。于中有二。牒问。答问。答问之中亦有其二。先明劫数多少。后显行道久近。初中亦二。先判三品劫量。后别众多劫名。初中言三铢者。六铢为一分。三铢即分半也。一切贤圣以下。次明行道久近。于中有二。先明行时久近。后显行法多少。初中亦二。正明。别显。正明中言一切贤圣入数量者。谓三贤初始入量理。乃至等觉为其后边。于其中间迳于百劫者。谓如前说万里之劫以为一数。至于百劫。故名百万阿僧祇劫。次简别言。若入是数得佛不久者。虽迳百万不以为久故。又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已知百万即入一念故。若不入者不名菩萨者。未得不退。非实菩萨故。法门者以下明行法多少。于中有二。先明转增。后结总摄。

○因果品

因果品者。如来为说有二分中。初广开门竟在于前。此下第二就略摄门以辨经宗。此中略立因果二门。总摄六位行德。四十二贤圣故。所由为因。所起为果。由起相待通为因果。此中显是义。故名因果品也。在文有二。先问。后答。问中二句。领前。问后。答中亦二。别答。结答。别中亦二。先因。后果。因中有二。先明能生根本。后显所出德行。初中亦二。总明。别释。总明之中有其三句。一者举人标行。言十般若者。十度皆以慧为首故。离慧不能忘三轮故。二者释本。三者结本也。别释之中。先牒。后释。华严经说。十度之中各有十种。今此经中略立三三。摄彼十十。于中前七文显可知。方便三中巧会有无者。因缘合故谓之有。非曰有是有。因缘散故谓之无。非曰有是无。若如是一一切难问无不会通。故曰巧会。不舍不受者。谓于生死涅槃诸法达如梦。非有非无。故不舍。非有故不受。故于一切无所障碍也。通力中言报通者。依无分别智力。任运自在故。修定通者。依修边际定力。作意自在故。变化通者。依通慧力十四变化故。不同其前二力也。第十中言无相智者。以分别智。观无相理故。第六慧度是无分别故。

此下明其所出德行。于中有三。谓标释结。标中言十智者。即是前说十波罗蜜。十皆名智。如前释故。此举能生根本。总标所出德行。七财以下别释所生。于中有三。一者正明所生德行。二者示彼所照之境。三者显其所除之障。初中有二。别明。总举。别明之内略显八门第一明七圣财。一切贤圣。用此七德。长养法身。资益慧命。用之成佛。终无穷尽。以是义故名为圣财。故言贤用成佛故说财。贤圣所用德行众多。所以取七为圣财者。良由信为众德之基。施为出信之利。戒能除劫财难。闻能采集诸珍。惭崇善而增长。愧拒恶而远离。慧能将导六财令其增进。六入贤圣丰饶。此七为要。是故说此名为七财。总说虽然。于中分别者。此中七财十度所生。所以但取殊胜信等。如是七中皆有十种。如十无尽藏品广说。彼言何等为菩萨信藏。此菩萨信一切法空无真实。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者。信一切法不实。信一切法无坚固。信一切法无量。信一切法无上。信一切法不可度。信一切法不生。乃至广说。案云是明深信其深法空。一信空无真实者。诸佛如来真实功德无所有故。二无相者。诸佛相好不可得故。三无愿者。大愿所度众生空故。四无作者者。法性缘起无能作故。五不实者。虚空无为不成实故。六无坚固者。涅槃常住无坚实故。七无量者。过去世空无可进求思量法故。八无上者。未来世空。无应当得增上法故。九不可度者。现在十方世界亦空。不可图度远近等故。十不生者。三世劫空。曾今当生不可得故。能信十种皆不可得。而不拨无一切诸法。如彼下文。言皆诸佛法不可思议。心不惊怖。乃至皆入一切劫不可思议。心不惊怖故。如说信财有十如是。后六亦尔。

第二明四摄者。瑜伽论菩萨地。云何菩萨方便所摄身语意业。谓四摄事。复何因缘唯四摄事说名方便。谓诸菩萨由是四种。于诸众生。普能摄受。调伏成熟。除此无有若过若增。何等名为四种方便。一随顺方便。二能摄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随转方便。何以故。先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为欲令彼听受所说奉教行故。次行爱语。于彼彼处有愚痴者。为欲除彼所有愚痴令无余故。令其摄受瞻察正理。如是名为能摄方便。若诸菩萨知彼有情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处。于其善处。劝导调伏安处建立。如是利行。名令入方便。若诸菩萨如是方便。令诸有情得趣入已。最后与其于正事业同共修行。令彼随转。由是因缘。令所化者不作是念。汝自无有圆满净信尸罗施惠。何赖于善。劝导于他。谏悔呵摈。与作忆念。是故菩萨同事摄事。当知是名随转方便。论说如是。今此经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