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隋天台 智者大师 说
明云栖寺沙门 袾宏 发隐
总释经疏大文分二 初经前演义。二正解经文。
○初经前演义(四) 初总明大意。二标显说人。三略释经题。四详解疏目。
○初总明大意。
发隐。天台疏经。每有五重玄义。此经不说。虽有经前演义。止是解释经疏题目。今仍其旧。亦无妨碍。此经本名梵网。卷有上下。今单出下卷。时所刊刻。安名不同。或云菩萨心地。则遗崇律之名。或云菩萨戒本。又滥别师之译。而单名梵网。类彼全经。又不可也。况加疏文。为名复别。今所据者。以疏主先释梵网经名。次释心地品名。次释菩萨人名。次释本戒法名。则经品人法明如指掌。况此疏本名菩萨戒义疏。今合而目之曰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次第浑成。无容异议矣。
○二标显说人。
陈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发隐。陈。隋。二国名。陈大建中。师弘道瓦棺。既而宣帝请住光宅。隋开皇中。炀帝方在东宫。请师授菩萨戒。道复大显。两朝帝主。乃至臣民。靡不尊崇。称陈隋也。天台。山名。师以梦符手接。瑞感钟鸣。魑魅望德而消。梵僧从空而礼。弘经螺水。示寂石城。缘着兹山。称天台也。智者。号也。炀帝受戒于师。因奉斯号。以经中说智者方堪作授戒师。美师之德。称智者也。师讳上智下顗。今不书者。以师号人所乐闻。故仍旧也。大师者。四众收宗。万代咸仰。如佛出世。称大师也。说者。比撰小异。撰繇笔作。说或口出。门人记也。疏主盛德大业。灵应休徴。具载本传。及与别录。兹取梗概。不暇繁引。
○三略释经题(二) 初赞戒。二释题。
○初赞戒(三) 初为益之大。二所被之广。三结广大意。
○初为益之大。
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
发隐。善功广大。创其首事为难。恶魔炽盛。破其先锐为难。此心地戒。非善非恶。而实以行善止恶为用。依持此戒。然后行善有方。止恶有道。故开通展布一切善功。此为初章。降伏破灭一切恶魔。此为前阵。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三世诸佛化导之常轨也。夫尘劫受生。源源不竭。良繇谬行邪道。迷背忘归故耳。今从此戒。止恶行善。是繇于正直之道。而息妄归真也。岂不能枯爱河之流注。干苦海之汪洋。而了证无生耶。至此。则善恶双亡。正本来心地之真戒也。
○二所被之广。
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众庶。委质虔恭。
发隐。戒有如上大益。故所被者广。内学外学。贵族贱族。罔弗遵之。声闻者举况。良以自利小乘。尚先持戒。况大乘兼利之道乎。题名菩萨戒。良有以也。委质者。委身为质。一心向服之谓也。
○三结广大意。
斯乃趋极果之胜因。结道场之妙业。
发隐。繇戒成佛。故曰极果胜因。运善意也。仗戒降魔。故曰道场妙业。却恶意也。厥功如是。一切咸遵不亦宜乎。
○二释题(二) 初明多品。二释本经。
○初明多品(二) 初原戒不同。二繇机有异。
○初原戒不同。
然经论所载。戒相有于多种。记传所辨。受法不无同异。
发隐。承上戒虽益大被广。然经载之相不同。人受之法亦异。
○二繇机有异。
良以机悟偏圆。宜闻详略。辞无双举。事不并行。
发隐。所以然者。诚繇人之机悟有偏有圆。是以相之示陈有详有略。随机逗教。安得混然双举。漫尔并行乎。
○二释本经(二) 初出名。二释义。
○初出名(二) 初明大部。二明单本。
○初明大部。
今谨按什师所述法相。出自梵网经律藏品。什师。秦弘始三年。来达汉境。光显大乘。匡维圣教。传译经论三百余卷。
发隐。什师者。鸠摩罗什师也。此云童寿。以年冲德邵。故符秦始请。才及中途。姚兴续秦。迎师归国。以其两通华梵。博极群经。号三藏法师。古云七佛以来译经师也。言今所述者。按肇序。秦弘始三年。什师于长安草堂寺。及义学沙门三千人。手执梵本。口翻解释五十余部。言三百卷者。五十部中有卷三百也。此梵网经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即其时所译也。
○二明单本。
梵网一本。最后诵出。誓愿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复。
发隐。按肇序。此心地品。当第十品。于时道融道影等三百余人。受菩萨戒。各诵此品。遂书八十一部。以广流通。今云一本。即此一品也。三复。言诵出之慎。语云。南容三复白圭。是也。
○二释义(三) 初出意。二明题。三举品。
○初出意。
特为文义幽隐。旨趣深玄。所以指掌晓示。令后生取悟为易。
发隐。所以殷勤三复者。特为幽隐深玄。是故叮咛烦悉。即后生之易悟。知先德之难忘矣。言指掌者。佛云观大千世界。如观手掌。儒云。如视诸斯。指其掌。皆明显易见意也。
○二明题。
经称梵网者。欲明诸佛教法不同。犹如梵王网目。
发隐。详见后释题中。彼兼说世界。此惟言教法者。因世界起教法。而诸佛利生。教法为重。且举重以释也。
○三举品。
品言心地者。菩萨律仪。遍防三业。心意识。体一名异。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也。
发隐。戒律遍防三业。本合兼称。身口咸属一心。故惟单举。以胜该劣。名心地品也。言体一名异者。初惟一真凝寂之体。繇集起有心之名。繇筹量有意之名。繇了别有识之名。究其根源。无二体也。
○四详解疏目(三) 初释名。二出体。三料简。
○初释名(三) 初明人名。二辨法号。三明阶位。
○初明人名(二) 初表有多名。二出其得名。
○初表有多名。
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亦云开士。亦云大勇心。亦云善美。随行为名。
发隐。梵语菩萨。正译大道心成众生。言大道心已成之众生。亦言以大道心成彼众生也。随行立名。复有多种。开士者。内能开广己智。外能开导他心也。大勇心者。被弘誓铠。绍隆佛种。震摄魔军。勇健之至也。善美者。积德立行。人所赞说也。上皆随行稍殊。而名亦异也。
○二出其名。
以其运心广普。因斯立号。大品缘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坏。犹如金刚。从初发心。终至等觉。皆名菩萨也。又称佛子。以绍继为义。三乘皆从佛生解。尽是子义。法华云。若如我子。大士绍继为胜。称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尽有此义。二乘自通至小果。狭而且短。大士广长。自通通他。故受斯称。大经偈云。初发已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故言大心。
发隐。如上名号。皆因运心广普。即所谓大道心也。次引经以证。大品者。摩诃般若。言从初心以至成佛。大心更不沮坏。故浅深虽殊。总名菩萨。又称佛子者。当继佛位。有子义也。三乘同绍一佛。而菩萨独擅其称者。以所绍者一乘无上之嫡种也。三乘同修一道。而菩萨独专其美者。以所修者人己兼通之大道也。故初发心时。己师天人。胜二乘矣。何待成佛乎。云大心者此也。
○二办法号(二) 初总标戒义。二详陈戒相。
○初总标戒义。
法号即是戒义。梵音尸罗。大论云。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以其能止破戒热恼。从能得名。亦云波罗提木叉。译云保解脱。亦云净命。亦言成就威仪。无所受畜。未来生处离三恶道。净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恶。亦言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勒义。禁义。并是随义立名。大经云。如佛禁无常。汝犹说者。即破佛禁。舌则堕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况无上道。
发隐。梵语尸罗。秦言性善者。大智度论译自什师。故曰秦言。性善者。言性本自善。无所染污。戒体然也。随义立名。复有多种清凉者。破戒之人。欲火炎烧。戒能止之也。保解脱者。保持三业。离诸缚也。净命者。清净自活也。成就威仪者。威严可畏。仪轨可则也。无受畜者。不贪求而妄受。不吝啬而多畜也。未来生处者。报尽必离恶趣。生净土也。止邪命者。能止不净命。不以邪业自活也。防非止恶者。防闲过非使不侵。止息罪恶使不作也。约者。约束不放纵义。训者。训教。善规诫义。勒者。如马受勒。自调服义。禁者。如王禁敕。靡敢违义。或云勒当作勤。勤修三业。其义亦通。勒字为胜。如佛禁者。但释禁字以例其余。佛禁汝说。招堕舌报。如王禁汝犯。自取诛戮也。以上皆有戒义。故云随义立名也。
○二详陈戒相(三) 初略标多种。二结归三聚。三会通三谛。
○初略标多种。
今言戒者。有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为戒。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行人。肃然可畏。亦曰调御。使心行调善也。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也。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初果耕地。虫离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
发隐。律仪三义。遮止。正身也。威仪。化物也。调御。制情也。定共者。心寂则诸恶不行。道共者。心明则群妄自息。但修道定。戒即圆成。故曰与律僧并起。并者。共也。
萨婆多说律仪戒。禅戒。无漏戒。此名虽出三藏。今菩萨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仪。若菩萨定共道共。皆止三业。通称戒也。
发隐。律仪同前。禅即定义。无漏即道义。要誓者。凡举大事。必先立要。要者。期也。愿也。
若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仪。通止三业。今从身口相显。皆名律仪也。摄善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诸善。满菩提愿也。摄生者。菩萨利益众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广利众生也。
发隐。戒兼三业。今律仪似偏属身口者。从相显也。戒以止恶为义。而曰摄善者。仅能免恶。无善可称。安曰菩提大心。即止恶处众善奉行。故曰律仪上起菩提心也言十一事者。一众生饶益事悉与同事。二看病。三说法。四报恩。五救苦难。开解忧恼。六给贫。七以德畜众。八安慰众生。九称有德。十折伏过恶令改。十一神通示现过恶。令人畏避也。
○二结归三聚。
戒品广列菩萨一切戒竟。总结九种戒。皆为三戒所摄。律仪能令心住。摄善自成佛法。摄生成就众生。此三摄大士诸戒尽也。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摄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也。
发隐。地持第十品明九种戒。一曰自性戒。二曰一切戒。一切戒中出三聚名。末结云。如上自性等九种戒。当知三戒所摄三戒指三聚也。复引璎珞者。彼经以十重为律仪。万行为善法。无量四心为度生。亦不出三聚耳。观此。则定道禅无漏等种种诸戒无不统括也。
○三会通三谛。
大论戒品列十种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著。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义推此十。不缺者。持于性戒。性重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也。不破者。持于十三。无有破损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经云。言语嘲调。壁外钏声。男女相追。皆污净戒也。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也。无著者。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着。此两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戒。自在戒。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此约俗谛论持戒也。随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前来诸戒。律仪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具足。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
发隐。缺者已全废坏。故属根本。破者损而未坏。故属僧残。穿者漏而未损。故属波夜。从粗至密也。身心俱摄。名曰不杂。则三失皆免矣。入理破见。纯真灭思。真谛戒也。允可佛心。纵横世法。俗谛戒也。灭定现示。则即真而俗。起动常净。则即俗而真。随定戒也。如是之戒。摄一切戒。又复入一切法。靡不周备。靡不圆融。故云具足。故云中道戒也。
○三明阶位(二) 初略标四教。二备释四教。
○初略标四教。
释尊一化所说教门。准义推寻。具明四教。谓藏通别圆。如大论引迦旃延明六度齐限。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王不妄语。是尸满。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进满。尚阇黎鸟巢。是禅满。劬嫔大臣分地息诤。是等智满。偏菩萨也。大品明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通菩萨也。有菩萨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净名中不思议解脱。变身登座。而复受屈被呵者。别菩萨也。发心即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圆菩萨也。
发隐。委在教义。大意勤修六度。铢积寸累而成者。藏也。不曰藏而曰偏菩萨者。以藏中具有声闻菩萨二门。而此经属菩萨戒。故独表菩萨。藏教菩萨。偏而未全。故曰偏菩萨也。前通藏。后通别圆。或钝但见偏空。或利则发心与种智相应。彻上彻下者。通也。下别藏通。上别于圆。离二。故变身登座。未圆。故受屈被呵。别为一教者。别也。初发心时。便能成佛度生者。圆也。问。六度满相。行所难行。功德如斯。云何属小。答。此是事六度。渐行渐满。有齐限故。尸毗割肉饲鹰。行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极矣。普明视死如归。以全其信。舍身不舍戒。戒斯极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动摇。忍斯极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干。心无退倦。进斯极矣。尚阇黎入定。而鹊巢顶上。出定乃知。禅斯极矣。劬嫔均分阎浮提城邑山川为七分。诸国息诤。智巧方便而至于此。慧斯极矣。然不出因果生灭之法。故属小也。
○二备释四教(四) 初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
○初藏教(二) 初旦举声闻。二次论菩萨。
○初且举声闻。
四菩萨中行位深浅。今当说。最初三藏正为小乘。声闻有七贤圣。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次入内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过此入圣位。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七不时解脱。声闻如此。
发隐。身居有漏。圣道未生。皆号曰凡。外凡则未见法性。尚在理外。内凡则渐见法性。心游理内故也。外凡三者。五停以调伏为义。如不净停贪。数息停乱。慈悲停瞋。因缘停痴。念佛停障也。别念者。身念不净。受念是苦。心念无常。法念无我也。总念者。念身不净。亦念受不净。心不净。法不净也。次三念例此。内凡四者。即四加行。亦云四善根也。暖者。从总相念。生暖善根。具观四谛。修十六行。发相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木先热。将春先和。名曰暖也。顶者。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如登高远视。名曰顶也。忍者。堪忍。又忍可义。分下中上。下忍遍观八谛。修三十二行。中忍渐减。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二刹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从上忍二刹那心。一刹那尽。余一刹那。犹在忍位。更一刹那心尽。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间最胜。名第一也。此七方便。入圣之阶。过此则圣位。教义圣位分三。曰见修无学。今分七。随信乃至不时解脱是也。配之。则随信随法属见道。信解见得身证属修道。时解脱不时解脱属无学。盖随信为钝根。依他而起故。随法为利根。自以智入故。随信。故信解时解脱。随法。故见得不时解脱。唯身证则双具利钝。而为证各别也。问。此云菩萨中行位深浅。何举声闻。答。三藏正为小乘。傍为菩萨。又下云准望小乘而作深浅。故须先举。
○二次论菩萨。
菩萨不论阶位。不断烦恼。惟修六度。若论次位。祗可准望小乘作深浅耳。从初发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专修六度。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从释迦至罽那尸弃。名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一不生三恶道。二不生边地。三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识宿命。而自不知作佛不作佛。准望位在五停别总念处也。从尸弃至然灯。名二僧祇。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望位在暖法性地。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说也。从燃灯至毗婆尸。三僧祇满。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准望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若过三僧祗。种三十二相业。准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场。位在上忍。后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三菩提。则为佛也(罽那四教义作罽那。存考)。
发隐。声闻之法。怖怕生死。速求解脱。琐琐焉计阶位。遑遑乎厌烦恼。菩萨不以阶位为慕。不以烦恼为忧。广大其心。慵慨其志。锐然但知修行六度。救济众生而已。而亦有自然位次与小乘相望。道谛为初者。不专为自身避苦。故先道谛。即勤修六度等也。檀属饿鬼者。悭贪独食。不肯施故。尸属地狱者。十恶五逆。不持戒故。忍属畜生者。强弱吞[日*筮]。不能忍故。进属修罗者。贡高自负。不修进故。乃至人习攀援。失定意故。天迷欲乐。丧慧心故。故各以六度分度之也。初僧祗不知作佛者。未有证法信。位准外凡。圣凡太隔故。二僧祗心知作佛。口不言作者。已有证法之信。信己是佛。位准暖处。虽信未了不决定故。三僧祗心知作佛。口称作佛者。信分已极。位准顶处。见极明了。更无疑故。下忍上忍者。即忍位分三。不言中忍者。意含上下。六度种相好因。准下忍。登补处至坐道场。准中忍。一刹那准上忍。又一刹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结习。得三菩提也。
○二通教。
通教菩萨。即三乘共十地。一干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观行心别。体阴界入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总相智慧深利。故称干慧地。二性地者。得过干慧地。得暖法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发隐。名同观异。体折别故。体色即空。故五阴十八界六入。皆如幻化也。总破者。对下别破。见爱者。即见思也。见思二惑共有八倒。皆总破也。八倒不行。正四念处。故曰住是观中。繇是备修助道三十七品。斯则已具智慧。但未入理性之水。干有其慧。云干慧地。犹蛟龙已具变化。未乘云雨。犹在土也。以上号外凡位。齐藏教五停总别也。进此入暖法。精勤不休。得入无漏性水。故云性地。顶至第一。皆属性地。但浅深异耳。以上号内凡位。齐藏教四善根也。
三八人地者。三乘信行法行。体见假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见地者。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五薄地者。体爱假发真。断欲界思。证第六解脱。烦恼薄也。六离欲地者。三乘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故言离欲地也。七已办地者。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无漏断五上分结。掉慢痴色染无色染七十二尽。三界事惑究竟。故云已办地也。
发隐。人者忍也。八人即八忍也。体见假发真者。体见即空而发起真理也。无间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断见之初后分。二地联络难间。云无间也。忍智断见。分类分法各有其八。今忍周智缺。故智少一分。单名八忍地。见地者。通前八人地。断八十八见。惑尽。名见地。齐藏教初果也。薄地者。体爱即空而发真。断思惑六品。齐藏教二果也。离欲地者。体欲界受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九品思惑。故云离欲。齐藏教三果也。已办地者。体色无色爱即真。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见思惑至此竭尽。所作已办。无复烦恼。名已办地。齐藏教四果也。
八辟支佛地者。缘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除习气也。九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无余。如劫火烧木。无复灰炭。香象渡河。到于边底。虽佛菩萨名异二乘。通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共归灰断。证果处一。称为通也。
发隐。声闻但断正使。不侵习气。渐除习气者。支佛也。将尽习气者。菩萨也。除习已尽者。如来也。道观双流。谓化道与空观双流。正从空入假也。色心无知者。染污不染污无知。今菩萨断色心二种无知愚也。法眼照万法。道种通俗谛。神通助化导。言净国度生者。如是乃能庄严国土利众生也。虽佛菩萨二乘名异而通者。言皆观无生。体法即空。皆无学。皆灰断。所谓同断见思。同出分段。同证偏真也。故云通也。又其中但见空者。齐藏教极果。故通前兼见空不空者。受别圆接。故通后。又二中进位不同。及真似被接迥异等。委在教义。文繁不录。
○三别教(二) 初位次。一料简。
○初位次。
别教阶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九戒。十愿。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一发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贵。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尽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内凡。尽名性地。第三。性种性。十行。一欢喜。二饶益。三无恚恨。四无尽。五离痴乱。六善现。七无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实。第四道种性。十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诸佛。四遍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一切坚固平等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著解脱。十法界无量。第五圣种性。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明。四炎。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第六等觉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邻真极圣。众学之顶也。第七妙觉地。即见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发隐。此教独菩萨法。故前别藏通。因历次第。故后别圆教。名为别也。五十二位出璎珞经。诸经惟璎珞最详。故用之也。束为七科。始信终妙。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地等妙为圣位。信者。随顺常住。信之不疑。名信。住者。会理之心。又师言信立之后。慧住于理。得位不退。名住。此为习种性者。信与住皆研习空观故也。行者。前既发真悟理。从此进趣名行。此为性种性者。行中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向众生。名回向。此为道种性者。回向能通中道故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此为圣种性者。地地证入圣境故也。等觉者有二义。一云与佛无间。一云犹去一等。今兼之。言虽齐等。未极于妙。犹稍隔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也。以上诸位名相。或与华严一二差别。名殊而实同也。详解具见教义。
○二料简(三) 初性习相先。二解行详辨。三习种不退。
○初性习相先。
性习二性。若据位分。习种在前。性种在后。若据行论。性习同时。故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寻用取体。先习后性。与教证二道相似。就位以论。教道在前。证道在后。据行论之证教同时。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证后教。寻用取体。先教后证也。
发隐。据位则先住后行。故习在先。性在后。据行。则体用互相先。故不定。依体起用者。依中道理。起观行用。则性先。寻用取体者。从自行用。取中道体。则习先。教证者。引喻也。据位则繇教入证。故教在先。证在后。如习性也。据行亦同前不定。依体起用者。因望证道体。乃起教道用。故证先。寻用取体者。繇寻教道用。乃证中道体。故教先也。若通古难。则地前习种。登地性种。用地持意。
○二解行详辨。
就解行中。复有四种。一名解行。二名发心。三名回向。四名道种。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于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发心。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当分之中。如观道立。故名为道。望后佛果能生曰种也。习种性能生报佛。性种性能生法佛。
发隐。道种者。现前则依中观之道而立。望后则生妙觉之果为种也。自行修习生报佛。自体证性生法佛也。
○三习种不退。
旧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难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为义。云何退作二乘。其由。一答性是不作一阐提。不妨退大向小。终是难通。止观师说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比释论师。及金刚般若论师。皆作此解。是信习十心中六心耳。七心以上。永离二乘。尔时设为利弘经。不无轻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萨之名也。
发隐。此承上接下。言习种以去。能生佛果。焉得退。故法才退心。或难非住位六心也。其繇者。揆厥所繇。一师言性本不作阐提。不妨退作小果。此意终强。而南岳止观师云。是法信六心。及释论诸师亦云信习十心。则此信者。是六坚中信坚。习者。是六性中习种性。六定中习相定耳。三俱正当住位。则法才之退。是住六心明矣。本业璎珞经广明见思惑等。恐繁不引。言为利弘经者。正明轻漏不失大心。在七住始然。而所谓习种不退。乃习种七心。非六心也。良以别住非圆比故也。今人宜应自反。已登习种七心。则逆顺弘经。无不可者。如或不然。菩萨之名未必恒有。可弗慎诸。
○四圆教(二) 初明位。二证成。
○初明位(二) 初列五品。二明七位。
○初列五品。
别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圆教圆修。一心具万行。异于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初随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也。
发隐。此明随喜者。妙悟圆理。该罗圆行。非偏闻浅信之谓也。一多相即。不可思议者。中道圆理也。于此信解。是为圆信解。则知一念具十法界。十复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界成三千世间。故曰。介尔有心。三千具足。推之无尽。不离一心。微尘大经。又何疑哉。依此而修。岂非圆行。且圆心虽不可分。略举亦有十种。一解平等心。二伤己愍物。三知心寂照。四妙观破惑。五知心通塞。六具足道品。七明晓正助。八了达圣凡。九安心坚固。十不着知见。此十心成就。岂不念念皆圆。度一切苦厄耶。初心顺理。庆己庆人。故名随喜。此十心亦名十乘观法。详见止观教义。
二诵诵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涉事纷动。令道芽破。惟得内修理观。外则读诵大乘。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如日光照。见种种色也。
发隐。此明读诵者。外假薰闻。内资理观。非文字口耳之谓也。圆心乍发。力尚尪羸。若非圣教冥资。恐为动境惑乱。相藉者。繇心契教。假教明心。丽泽交滋。云相藉也。前虽喜悦在怀。孤明未广。今则见闻增益。开阐无穷。日光喻圣教。见种种色。喻法法皆明也。世有小获轻安。大纵欢喜。拨置圣教。碓守痴禅。盲瞽一生。诚可叹矣。又或偏耽卷帙。不复禅思。估毕终身。空数他宝。大集月藏第一。经云。若有众生。惟依读诵。欲求阿耨菩提。是人多喜著于世俗。尚不能调己心烦恼。何能调伏他人烦恼。是故善星比丘诵十二部经。提婆达多诵六万法聚。而此二人不修方便道中真佛性观四念处等。起大逆罪。俱入地狱。此又读诵者所当知也。
三说法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薰动。更加说法。如实衍布。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终令悟大。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三倍转明也。
发隐。此明说法者。广演大乘。普积功德。非无解谬说之谓也。本圆解以说法。故如实相理开衍流布。彼以小来。此以大答。纵有时答小。乃逗机方便。权为按引。终令舍小得悟大也。然说法利人。何关自己。良以说法净。则智慧净。纯说大乘。无有杂说。名说法净。夫人心口往往相资。辨论日益精明。则知见日益增长。外宣妙义。内照灵心。互相资也。闻说得道。虽属听人。以法成人。功归说主。是则诵教明心。已超随喜。弘经利物。弥益光辉。过前二位。故曰十心三倍转明也。问。止观诫勿领徒。台衡皆曰损己。今之说法。何以成益。答。有师言三轨具足。方许领徒。四安乐行。乃可说法。此固一义。但南岳天台恐狂愚妄效。借己警人。未可以是而少二师。而说法一端。自分二种。一者证理而说。二者解理而说。末法未必尽证。要在说者何如耳。如其内守观心。自当获益。设使外贪名利。必有重愆。其害不可胜言。岂特为他损己。正法念处三十一。经云。不以善心为人说法。惟为财利。不能自身如说修行。如是法施。纵生天上。作智慧鸟。口说偈颂。是名下施。为名闻故。为胜他故。为欲胜余大法师故。如是法施。生人天中。得中果报。是名中施。以清净心。不为财利等事。惟欲众生住于正法。增长智慧。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名上施。又大威德陀罗尼经。谓求食说法。名为贩卖佛语。愿说法者择于上中下三。母为贩卖。戒之戒之。
四兼行六度。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事相虽少。运怀甚大。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事福资理。十心弥盛也。
发隐。此明兼行六度者。事偏心圆。行一该万。非傍门小道之谓也。内观之时。无暇外涉。故云未遑。今正观稍明。堪宜涉事。惟明也。不可不利物。惟稍明也。不可全利物。故曰兼行也。般若谓离相布施。福如虚空。故小施能等大空也。当尔之时。一切法皆趣于檀。盖法界为万法所归。施既等空。施即法界。是故以戒趣即曰舍戒。舍诸毁犯故。以忍趣即曰舍忍。舍诸刚暴故。以进趣即曰舍进。舍诸懈怠故。余各例此。以大怀运少施。如饭犬投醪是也。正行理观。傍兼事相。则前惟讲说其言。今乃践履其实。理得事彰。十心弥盛也。
五正行六度。圆观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权实二智。空了通达。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发隐。此明正行六度者。理事圆通。权实无碍。非有为事相之谓也。事理欲融者。以圆观稍熟。故事理欲融。言虽未能浑化。而其势两相和合。将融会为一也。是以涉事则百为纷若。而一理恒如。与理何妨。入理则一念湛然。而万法俱备。与事何隔。其于六度。非少分兼行。乃全体具足。言施则三轮空寂。财法无畏。身肉手足。三界依正。一切舍故。言戒则不见戒相。性遮止作。五部重轻。威仪细行。悉无犯故。余各例此。是则终日世法。终日实相。佛之知见通达无碍也。前兼行如火始然。今正行如火大炽。前之十心至此。则资力强盛。妙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