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明元 较字

△二妙音忘情弘经(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宿世以音乐供佛。现在感天乐随身。且能随类说法。善应机心。故以妙音为名。供佛闻法。来往成益。事在经文。题难俱悉。特标人以摄行也。若明别义者。一为尽前品余疑。言前品当机。以药王游化娑婆为问者。原为娑婆秽恶。众生难化起见。世尊虽示以苦行。而娑婆难化之疑。犹未全了。今闻妙音菩萨。种种现身。在此娑婆。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始知娑婆不难化也。二为遣前品余见。以前品喜见菩萨。两世俱在净国。恐有滞执词句。未了筌蹄者。因此复立厌秽欣净之见。今闻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始知此见不可存也。三为防前品余执。以前品佛嘱宿王。弘护偏重阎浮。故嘱弘本品。则曰广宣流布于阎浮提。嘱护全经。则曰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恐不达举一例诸。因此通彼。反谓妙法。只堪此处。弘护不须远及。自生畛域。谬证佛言。今闻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复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又闻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沙世界中。亦复如是。始知此执不宜有也。四为证前品实闻。以前品喜见然身。光照八十亿恒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善。恐谓去此遥远。空赞奚闻。不知执尽闻通。法尔如是。今闻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众发来。始知闻性实能通也。五为显前品法用。以前品喜见菩萨。虽以普现色身三昧。雨华雨香。但彰供佛之用。未显应机之身。今闻妙音菩萨。或现梵身。或现释身等。始知三昧用无尽也。总言大法难弘。真信难发。行未全美。不足以风末世。疑未尽断。不足以契真乘。为磨微玷。以成完璧。故于药王品后。而说妙音品焉。

△(经文分四)一妙音忘情远来。二如来论其功德。三妙音事毕还国。四此众闻品获益。初二。一远来之由。二正明远来。初三。一蒙释迦光。二奉本师命。三应多宝唤。初二。一如来光照其国。二妙音蒙光欲来。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白毫光明遍照其国。

初放光东照。肉髻居众相之首。具斯相者。人中最胜。故称大人相也。光从此放者。为重其人。以妙音人近极果。故以此光照之。白毫处两眉之中。不偏不倚。故云眉间相也。光从此放者。为印其行。以妙音行契中道。故以此光照之。遍照东方等者。谓所经之处。皆于光中现也。

过是下。远至其国。国名净光庄严者。既属净国。必具清净光明。及种种庄严而为饰故。又以彼佛净行智光之所庄严而得成故。佛号净华宿王智者。华表因行。以是无漏之因。故置净言。智该权实。以能破生死夜。故称宿王。又前品表以智导行。故菩萨名宿王华。此品表以行成智。故佛号净华宿王。皆智行相依为名。菩萨大众。围绕说法者。独为大乘说甚深法故。又菩萨属大。大众亦兼余乘。若此则是权实并演。白毫光明。遍照其国者。放光虽为妙音。有缘自能蒙照。其犹日照高山。光映泉石。日岂有心于其间哉。不言髻光者。最胜顶光。惟妙音堪承故。

△二妙音蒙光欲来二。一经家叙德。二蒙光欲来。初。

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至)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大成云。植德供佛。成就深智。福慧两足也。得妙下。共有一十六种三昧。惟证能知。非思可到。不释则入证无由。释之恐鹿马错指。然古德既不避摸象之讥。而今解亦无妨说乳之似。据名寻义。约作八对。一断证对。妙幢相者。善摧妄惑故。法华者。妙证实相故。二真俗对。净德者。真智契理。绝妄染故。宿王戏者。俗智照事。得自在故。三悲智对。无缘者。大悲无私。不缘而应故。智印者。真智绝照。如水印像故。四闻修对。解语言者。耳意互用。声入心通故。集功德者。事理兼修。万善同归故。五体用对。清净者。全体出缠。二障无能染故。神通游戏者。大用现前。二死无能碍故。六智行对。慧炬者。正慧导迷。如炬烛闇故。庄严王者。妙行严果。如王最胜故。七现秘对。净光明者。外现清净光明。用之不竭故。净藏者。内秘恒沙性德。取之无尽故。八拣收对。不共者。别圆自住。不共余乘故。日旋者。同圆普收。如日还照故。然此十六三昧。其实皆一三昧。总惟一心。随相各别。若更推之。亦可无尽。故云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二蒙光欲来。

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初妙音蒙光。据前云白毫光明。遍照其国。岂惟妙音。今特言照其身者。应兼髻光。盖髻光独照妙音者。重其人以望其来教。

即白下。白佛欲来。默契光照之意。欲来此土。但既有本所事佛。不宜自专。故应即白。大成云。释迦乃运斤之师。诸大士亦抟风之侣。遇之有尽圣之功。会之有逍遥之益。可师可友。能不亲之近之。然此亦据妙音自道。其实来近释迦。及见文殊等。盖为利益此众。永作芳轨耳。蒙释迦光竟。

△二奉本师命二。一本师诫令忘情。二妙音奉命现相。初。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至)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初直言标诫。若轻于彼者。必重于我。重我者。同凡夫之下执。轻彼者。类二乘之劣见。故诫以莫轻彼国。生下劣想。然此乃本品要义。前后枢机。盖以前品当机。举娑婆为问。正由净秽之见不了。而喜见两世。惟净国是生。反令欣厌之情愈炽。是情是见。同碍道之荆棘。必剪之乃称康衢。分彼分此犹翳睛之狂华。若了之即同净目。所以妙音才言欲来。本师启口便诫。读是经者。幸留意焉。

善男下。示以相形。依报则净秽迥别。正报则胜劣特异。彼此相形。情见易生。故特示之。

是故下。承示结劝。如来意谓。正以彼此相形。情见易生。以是之故。汝今往诣。莫于彼起轻慢之心。勿任自生下劣之想。情见既平。净秽何异。形骸已脱。彼我无殊。其犹除器观空。虽一芥之空。与太虚而同体。开堤望水。虽渭沼之水。混清池而俱流。如斯而往。往斯可矣。

△二妙音奉命现相四。一奉命归功。二先现来相。三文殊推因。四如来指答。初。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至)如来功德智慧庄严。

白其佛言者。既奉佛命。还覆佛旨也。妙音意谓。我之所以敢诣娑婆者。皆是承仗如来之力。我有何德。而敢于彼起轻慢心。任自生下劣想哉。末二句。乃转释上义。神通游戏者。无碍妙用。功德智慧者。无漏福慧。庄严二字。双通上二句义。妙音意谓。我之所以来去无碍者。皆如来神通游戏。庄严于我。我之所以身辩具足者。皆如来功德智慧。庄严于我。非如来之力而何哉。此妙音不以胜报自居。而归功于佛。以申不敢轻彼意也。

△二先现来相。

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者。就座敛容以成定相。无烦方便也。而入三昧者。准后文即是现身三昧。以三昧力等者。欲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先现如数宝华以为其兆也。宝华所以为菩萨之兆者。以华能成果。菩萨为成佛之人故。去法座不远者。为兆其不久即至也。茎兆定力摄持。叶兆慧轮开敷。须兆众行交成。台兆大愿圆满。是则人虽未来而德相先现。有智者自能识之。故向下文殊有是何因缘。先现此瑞之问。大成云。未来此土先现瑞者。示来相之前导故。启会众之景仰故。阎浮檀。约义翻为胜金。义见于前。甄叔迦。此云鹦鹉。此宝色赤如其嘴故。西域记云。甄叔迦树。其叶赤色。宝色如之。故名。

△三文殊推因。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邻极之兆。非大智莫测。故惟文殊能问。见是莲华。略已仿佛其人。但以时众不了。须待佛说。故问是何因缘。先现此瑞。问中下一先字。已显后有人来。又用一瑞字。足见不是常人。文殊岂真不知耶。不言八万四千。而云若干等者。以见华即问。未暇枚其数故。茎叶须台。有关其人之德。故问中一一具陈。

△四如来指答。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是妙音菩萨。指所兆之人。欲从净华等。答现瑞之因。末句言亦欲供法。亦欲听法。宜各别言之。盖省文言乱耳。奉本师命竟。

△三应多宝唤二。一多宝受请远唤。二妙音同众俱发。初。

文殊师利白佛言(至)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初文殊请加。必有深因。乃获胜果。故问种何善本。修何功德。有是神力。种何善本者。问以往昔供几多佛也。修何功德者。问以往昔作何等供也。神力虽由往因。发通必资现缘。故又问现在住何三昧。愿说其名。欲勤修行者。慕其神用。仿其入住耳。行此三昧。乃能见之者。显未造其境。虽来莫见。此语明是作家口角。固知文殊请加。非为己也。色相者。色身形相。威仪者。威仪仪表。大谓胜相。小相劣形。进谓前来。止谓住彼。盖文殊故推不知。而两言之也。愿以神力。彼来令见者。自谓未行彼之三昧。不能自见。请佛加被耳。尔时下。佛推多宝。佛不自召。而推多宝者。以文殊表信。多宝表愿。妙音表行。为显弘经。必当具足三资粮故。

时多下。受请远唤。彼国去此。百八万亿那由恒沙世界。而文中曰告曰来。宛若对面。盖以多宝音圆。妙音根净。根尘互遍。固如是也。示以文殊欲见者。以妙音意中。早有文殊。闻其欲见。将不速而至故。

△二妙音同众俱发。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至)百千天乐不鼓自鸣。

初没彼发来。于彼国没一句。与下普门品发端。以有没有出。妙应似未圆故。因中以若干宝钵奉佛。愿将来得法器随行。由此所以有若干菩萨。俱共发来。

所经下。中间瑞相。神德所至。天地效灵。故得六种震动。雨众宝华。因中于万二千岁。技乐供佛。愿将来得乐音与俱。由此所以有百千天乐。不鼓自鸣。远来之由竟。

△二正明远来二。一叙相标来。二具仪晋见。初。

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至)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广。青白分明。佛眼似之。今菩萨亦然。故云如也。言广大者。以身相既大。目亦相称。细华无能喻故。正犹即也。和合者。会聚义。准诸经赞佛。但云面如满月。今以菩萨面貌广大。一月莫匹。故喻以和合百千万月。虽和合百千万月。广大似之。端正犹差。故云复过。身真金色。体也。功德庄严。因也。威德光明等。果也。炽盛者。如火炽然。望之可畏故。照耀者。如月扬辉。即之可亲故。诸相具足者。虽居因位。妙相同佛也。那罗延。天力士名。其身坚固。不可沮坏。而菩萨身相如之。前云俱共发来。不言如何发。今云入七宝等。乃乘台缘空而发也。恭敬围绕者。主伴团圞。相向自若。非有奔走之劳。及失序之仪故。来此耆崛者。供佛听法。见文殊等也。

△二具仪晋见二。一先见释迦。二次见多宝。初。

到已下七宝台(至)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

初持璎供佛。妙音来意。为供释迦。故到即先供。

而白下。代师问讯。准前妙音欲来。彼佛但诫令忘情。并无嘱以问讯之语。想必有之。盖经家不叙也。问中先及释迦。次及多宝者。主客异耳。问释迦中。言分三段。初段中。外绝感伤。内离逼迫。即是少病少恼。动作偏宜。静止尤适。即是起居轻利。法道成立。魔外不兴。即是安乐行持。此粗略问也。次段中。言欲得少病少恼。须是四大调和。四大者。慈心普持。即是地大。悲心普润。即是水大。喜心浮升。即是火大。舍心无住。即是风大。调和者。谓慈不过爱。悲不过伤。喜不过恣。舍不过忍。由此所以法性无病。圣智绝恼。欲得起居轻利。须是世事可忍。可忍者。谓一一如法。无关圣衷。由此所以阅历自若。动静咸宜。欲得安乐行持。须是众生易度。易度者。谓依教奉行。不恋魔业。由此所以目无全牛。任其游刃。此处中问也。三段中。言欲得四大调和。须是众生无障。故问以无多贪欲瞋恚愚痴等不。欲得世事可忍。须是众生如法。故问以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等不。五情。即五情根也。纵逸五尘。莫知抵止。名曰不摄。欲得众生易度。须是舍离魔业。故问以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此详悉问也。问多宝中。先问来。次问住者。明知必来。恐尚未至。又恐既至而不忍久住也。释迦之道有托。多宝之愿无违。即是安隐少恼。如法证事。罢座方归。即是堪忍久住。

△二次见多宝。

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至)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初妙音求见。既承远召。宜在有缘。至此而不获一面。岂能自已。故求世尊示见。然妙音不能自见。必待佛示者。事论谓分身散后。塔闭如故。非佛力莫能重开。表法则行不自起。起必依真。若如此乃克符愿。尔时下。世尊代请。达妙音之情。以语多宝。盖欲其重示妙相。以符来意。

时多下。多宝现相。当赞善之时。即是现相时也。既能供佛闻法。又能近友取益。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供养释迦。并见文殊等。乃妙音欲来之时。自白本师之语。然此亦难行之事。况夫舍彼净光。远入秽土。是为甚难。故多宝举此。以显其所赞。非虚誉也。妙音忘情远来竟。

△二如来论其功德三。一先论宿世善根。二次论现在神智。三后论三昧名字。初二。一华德请问。二如来引答。初。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华有二德。一颜色妍丽。二香气清芬。菩萨色相端严。道德充溢似之。故以为名。文殊一见便识。华德虽见犹疑。故重问也。又妙音昔为净德夫人。华德昔为妙庄严王。历世以来。互相起发。故今仍示问。

△二如来引答。

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至)妙音菩萨摩诃萨是。

初先举本师。佛号云雷音王者。音出慈门。警觉聋瞽。故取喻云雷。摧邪应机。智辩无碍。故自在如王。国名现一切世间者。一土异见。净秽不同。如诸天同一器食。粗妙各异。劫名喜见者。当此之时。有佛住世。见者欢喜。此妙音本所事佛。及所依劫国名也。妙音下。次引本事。彼时即名妙音者。久博说法之号。非今始名也。乐至十万。可称钧天。况经万二千岁。其愿力之固可知。钵名七宝。允为法器。况有八万四千。其供养之盛可知。由此感得天乐随行。菩萨与俱。故云以是因缘等。此结答华德。种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之问也。华德下。结会古今。昔之妙音。即今之妙音。因果分明。无烦再问矣。先论宿世善根竟。

△二次论现在神智二。一极显因力。二详示果用。初。

华德是妙音菩萨(至)百千万亿那由他佛。

已曾供养等。谓雷音已前。早已供佛植德。不惟于雷音时为然也。又值等者。谓雷音之后。复值若干诸佛。亲近供养。则向下之神智无碍者。有由来矣。

△二详示果用二。一总标。二别明。初。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至)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准楞严观音应机现身。或为令脱其伦。或为随分增益。今妙音专为说此。此二士同一说法。而正兼不同。

△二别明二。一应化世间。二应化出世。初二。一别明现身。二总结神智。初。

或现梵王身或现帝释身(至)变为女身而说是经。

初现天众身。梵释自在。释见序分。天大将军者。大经云。八健提。天中力士也。毗沙门。此云多闻。北方天王之名。不言余天者。可例知故。或现转轮下。现人众身。二王可知。长者。谓年高德重。众所推尊。居士。谓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宰官。谓剖断邦邑。泽民辅政。婆罗门。谓净行高洁。山野自闲。四众。谓奉戒持身。依法修行。妇女。谓将身适他。随夫荣鄙。童男者。未冠之称。童女者。未嫁之名。然此等心行乐欲。各各不同。而菩萨神通智慧。皆能应现。或现天龙下。现八部身。而说是经句。通上诸身。以现身必说法故。诸有下。现难处身。众难处者。北洲长寿。佛前佛后等也。然此等以难缘所障。不得见佛闻法。而菩萨特为现身。救离难缘。文虽不言现身。无妨说现。以异类中行。从古有之也。乃至下。现宫女身。乃至者。超略之辞。凡一切有制之女。皆在其中。言女人虽非难处。但少为父母所禁。长为夫主所持。老为儿女所阻。终身受制。无自由分。况在宫禁之中。足难逾阃。若非菩萨神变智慧。将老死重闱。又焉能睹至人而闻妙法也哉。而说是经句。亦应通上。以救济原为说经故。

△二总结神智。

华德是妙音菩萨(至)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初正结神智。夫法身无相。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对缘而照故。照即无照。应物而形故。形即无形。形既无形。万机顿赴而不劳。于神何损。照既无照。千问殊对而无虑。于智何减。所谓纭纭自彼。于我何为者。此也。是菩下。以此例余。虽专弘法华。而开导随机。故云若干智慧。令无上菩提。而人人有分。故曰明照娑婆。应种者种。应熟者熟。应脱者脱。故云各得所知。然妙应不滞一隅。大化岂拣殊方。故云十方沙界。亦复如是。应化世间竟。

△二应化出世。

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至)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初别明现形。素重声闻之道。仰慕其人。是应以声闻形得度。若现余形。尚不愿见。又焉能感革其心。令进闻此经。故即现声闻形而为说法。辟支菩萨形。准知。若素慕佛道。欲见佛身。是应以佛形得度。设为现余形。反乖大心。故即为现佛形。如是句。结上已说。乃至句。通收八相。如云应以补处形而得度者。示现补处。应以入胎形而得度者。示现入胎等。为避繁文。故超略言之。若闻佛灭度。心生渴仰。便种善根。是应以灭度而得度者。设现住世。反起憍恣。令生厌怠。故即示现灭度。所谓虽不实灭。而言灭度是也。华德下。总结神智。前结应化世间。但云神智。此结应化出世。复置大言。其事如是者。指告华德。以及余众也。次论现在神智竟。

△三后论三昧名字。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初华德请问。文殊已问。世尊未答。故华德再问。意谓。闻佛所说。已知妙音菩萨。深种善根。有是神智。然虽由宿因。亦资现缘。但未知现在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尚祈为说。以便随学。佛告下。世尊示答。三昧之名。与喜见所证稍异。盖同一三昧。而业用尤胜也。如来论其功德竟。

△三妙音事毕还国三。一饶益事毕。二妙音还国。三对佛述成。初。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俱来菩萨。乃具体而微者。故因是说。皆能证入。此界菩萨。于前品已能仿佛。既闻此品。彻证无违。故云亦得。不惟得是三昧。且能获总持力。于佛所说若文若义。忆念受持。无有遗忘。以是而流通斯法。自然尘劫不坠。光照妙音之来。盖为此也。

△二妙音还国。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至)至净华宿王智佛所。

上科两众获益。显化他之功。此科供佛及塔。彰自行之美。自他两利。更无所事。故应还归本土。所经诸国等。如是而来。如是而去。既到本国等。如是而见释迦。如是而见宿王。从容自若。始终无移。所谓于神变智慧。无所损减者。于此益见。

△三对佛述成。

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至)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初述所作事。盖来既禀命。归当覆旨也。亦令下。述所成益。妙音事毕还国竟。

△四此众闻品获益。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至)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四万二千天子。目见其来。目见其去。瞪蒙瞻视。一念不生。继而并来去相亦不可得。不生灭性。朗然现前。是为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见其来无所粘。去无所滞无粘无滞。故不可谓之有。而来而去。故不可谓之无。不可谓之无。无无相也。不可谓之有。无有相也。二相俱无。妙证实相。是为得法华三昧。妙音忘情弘经竟。

△三观音遣相圆应(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别行玄云。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准悲华经。过去宝藏佛时。有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遂发愿云。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由是彼佛。字以观世音号。又楞严经菩萨自陈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今经寻声救苦。义同悲华。若究其能救之因。功自反闻。亦摄楞严。体备众德曰普。用所由现曰门。言菩萨自获真实圆通。恒沙性德皆悉具足。随机应现恒沙妙用。皆从此出。经中但显其用。题中兼出其体。合人与法。目曰观音普门。若明别义者。一为遣前品之相。以前品妙音菩萨。蒙照而来。事毕而去。似有去来之相。若果有去来。则赴应不广。为遣此相。故说此品。令知一念才举。众苦即脱。感应自尔。何去何来。二为拂前品之迹。以前品妙音菩萨。于彼国没而现于此。似有没现之迹。若果有没现。则彼此互遗。为遣此迹。故说此品。令知分身遍应。一真未移。十方俱在。何出何没。三为显拔苦之用。以前品妙音菩萨。惟显说法之用。虽诸难俱济。而略不明显。今则广显拔苦。以足前用。四为显救世之急。以前品妙音菩萨。专重现身说法。不言持名破惑。其如众生三毒炽盛。闻法良难。若无方便。反失利益。今此品以常念恭敬。灭贪瞋痴。尤为救世急要。五为显摄俗之易。以前品专弘法华。重在契真。其如众生儿女情重。佛法念轻。若不顺俗。并真亦失。今此品以礼拜供养。便生福慧之男。有相之女。尤为摄俗善权。总言菩萨慈悲广大。誓愿弘深。超二十四圣所证圆通。而独称真实。匹六十二亿恒沙菩萨。而持福正等。论应化之宏功。尽圆妙之极致。如斯流通。可为指南。故殿正修而说此品。

△(经文分三)一长行别示。二偈颂合显。三闻品获益。初长行别示(准楞严。菩萨有三种胜用。一三十二应。二十四无畏。三四不思议。今亦义具。但其中问答标结。文势断续处。与楞严多不相类。若定依彼科。则有碍现文。若全依此释。又恐违自语。今科依此经释兼会彼。庶两经符合。而文义俱得矣)二。一问答得名所以。二问答游化方便。初二。一当机举名请问。二如来备示感应。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菩萨名无尽意者。以最初发意。欲尽生界。生界无尽。菩萨之意亦无尽。故若愚赞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正修之终。示为当机者。以究竟流通。惟是意无尽故。袒肩以便执役。尽资道也。合掌以秉一心。敦请仪也。观音望尊法界。风偃群贤。名不自彰。彰必有由。故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盖欲如来因名示行。以为末世弘经者法也。

△二如来备示感应(此即楞严十四无畏。今依现文分二)。一正答得名所以。二广显称名感应。初三。一总标寻声救苦。二别示持名感应。三结答得名因缘。初总标寻声救苦(此即楞严苦恼无畏)。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初受苦称名。无量百千等。是众多不定之数。非谓只有如许众生也。楞严正脉疏云。苦恼虽通。分约身心亦可。盖苦楚其身。而恼乱其心也。又云。别列不尽一切诸难。皆摄此中。观世下。寻声令脱。即时观其音声者。寻其声在何处。而加被之。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释义。则不自观音。谓不似众生。一向循尘也。以观观者。谓就彼能观。反观自性也。自能如是修习。亦能令彼苦恼众生。闻名感发。称我名号。故云观其音声。不言称名。而言观声者。称名但属事念。观声亦兼理持。盖由菩萨慈力。加被。能令理事兼修。故今经一心称名。古德亦言有事有理。但以事修未必契理。理修无不摄事。故但言观声。即兼称名也。然事修称名。机心与圣心相交。理修忘尘。苦性与声性俱寂。故云即得解脱。两经所以不尽同者。以楞严偏重劝修。故观其音声。指在机感。此经惟为显用。故观其音声。指在圣应。同中有异。幸勿刻舟。

△二别示持名感应。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至)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初能救火难(此即楞严火难无畏)。楞严正脉云。证极法界。威神无量。故令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如入山阴。暑不能侵也。此盖自利余力。加以悲愿。故能如此。彼经云。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释义。则知见旋复者。谓六根互通。菩萨既旋闻复性。知见亦随闻。而旋复。所谓一根反元。六处解脱是也。然见觉属火。与一切火性相通。故见业交。则见猛火。今知见既旋。亦能随感旋彼余火。故令众生人火不烧。今经言威神之力者。亦由旋复功极。异中有同。应须善会。后皆仿此(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年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大风。必无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邻舍而灭)。若为下。能救水难(此即楞严水难无畏)。不言威神者。准上可知故。楞严云。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释义。则观听旋复。正旋闻复性也。然闻听属水。与一切水性相通。故闻业交。则见大水。今既旋闻复性。亦能随感旋彼余水。故令众生大水不溺(传云。道冏三人。同伴乘冰度盂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没。冏进退水上。必溺无疑。一心称名。脚如踏板至夜。遇赤光。竟达岸)。若有下。能免鬼难(此即楞严鬼难无畏)。大成云。入海求珍。结伴无定。虽无定数。终不可独往。故举百千万亿总数。不定言多少也。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贾千倍。仕宦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所以为求金银。乃至入于大海。风而曰黑。鬼怪风也。由此所以吹入鬼国。一人称名。众皆解脱者。名所在处。鬼不能近故。楞严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正脉释云。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故菩萨于反闻时。内灭妄想。外绝杀业。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全超威力。能令称名者免于鬼害(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忽遇恶风。漂堕鬼国。鬼欲尽食。合船称名得免)。

△三结答得名因缘。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得名因缘。尚有多种。如上所说。可知梗概。故就此结答。以释无尽之疑。疑断信生。故向下更为广显。正答得名所以竟。

△二广显称名感应四。一能脱四难。二能离三毒。三能应二求。四能得多福。初二。一别明脱难。二总结神力。初四。一能脱戮难。二能脱鬼难。三能脱刑难。四能脱贼难。初(此即楞严刀戈无畏)。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至)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临当被害者。或屈遭宪网。或误入仇门。顷刻身首异处。须臾性命不保。当此之时。犹能称名系念。则三昧之熟于平日可知。由此所以感圣遮救。令彼刀杖寻来寻断。段段零落。而铦利无所施也。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释义。则熏闻成闻者。谓以反闻力。熏修妄闻。以成究竟坚固之真闻也。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者。谓其余五根。销妄复真。亦同声家之听。以元一精明。销则俱销。复则俱复也。俱复故。究竟坚固之性。随感遍周。故能令彼刀段段坏。俱销故。毕竟空寂之理。遇事便融。故能令如割水吹光(传云晋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为贼。常供金像带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三斫不伤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放)。

△二能脱鬼难(此即楞严鬼见无畏。问。此与前文解脱罗刹何异。答。前约一类。此约多类。虽同为鬼难。而前后各出。又前因黑风漂堕。以足三灾。非正显鬼难。若尔。前文何不言风难耶。答。文言脱鬼。楞严无风。舍义从文。故亦科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至)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界满诸鬼。且欲恼人。极言其可畏也。圣号才称。威神即至。故诸鬼莫视。视尚不能。加害岂得。故云况复。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正脉释云。首二句。言反闻功极。发本明耀。圆照法界也。次二句。言鬼神阴隐想习。向暗背明。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是也。威摄众生。意准前知。下可类通。

△三能脱刑难(此即楞严枷锁无畏)。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至)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有罪者。自干非法。无罪者。被人枉陷。在手曰杻。在脚曰械。以木加颈曰枷。以铁练体曰锁。然此四者。总为束而缚之。令不自在。故云检系其身。持名感护。四刑皆断。执法者。原其情而释之。故云即得解脱(问。先王制法。用以恋恶。无罪救之。固所宜矣。设救有罪。岂不纵恶殃民。坏乱纲纪乎。答。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然既能称名。已知悔矣。况鲁肆大眚。圣人善庄公之补过。唐禁笞背。君子美太宗之存仁。曾未闻有议其伤于名教者。何独于大士一子之仁。而生疑乎)楞严云。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释义。则音性圆销者。谓声尘销灭也。观听返入者。谓耳根旋复也。离诸尘妄者。谓色等诸尘。亦随声而销灭。见等诸妄。亦随闻而旋复也。诸妄既复。以真护彼。能令枷锁断坏。诸尘既灭。以空融彼。能令禁系同虚。故云所不能着(传云。盖护。山阴人。有罪判决。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间。忽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四能脱贼难(此即楞严贼难无畏)。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至)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国满怨贼。极言其莫可避也。又贼而曰怨者。不惟图财。复欲致命故。商主者。善识贵贱。善解贸易。财丰智富。为众商之主也。主必偕伴。故云将诸商人。货蓄难得。故云赍持重宝。如此而入贼国。易招劫害。况又经过险路。宁复得脱。此九死一生之际也。大成云。或旷绝幽隘之处。或怨贼冲出之径。皆名险路。其中一人者。素奉佛法之人。素奉佛法。知有能救。故唱言勿得恐怖。教以称名者。令其知归。能以无畏等。示以堪救。闻言即称者。惧难迫迩。倾诚弗遑。称故得脱者。威慑怨贼。慈回恶念。盖以感应道交。捷如影向。故云即也。楞严云。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释义。则灭音者。声尘不隔。圆闻者。根性常遍。常遍故。寻声所在。遍生慈力。慈力故。随处护生。应缘化暴。故能令诸众生。遇贼不劫(传云。晋隆安年中。僧慧达。往北陇掘甘草。被羌人所获闭栅中。伺来日杀而食之。达竟夜称名。至旦。忽一虎跑吼。诸羌散。虎咬栅作穴。达竟得脱)。别明脱难竟。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楞严各有所因。不离耳根圆通。今经不出别缘。总结威神之力。异中有同。已标前疏。巍巍者。如山高大。可仰而不可及也。能脱四难竟。

△二能离三毒二。一别明离毒。二总结神力。初。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至)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初能离贪毒(即楞严贪毒无畏。问。火水等难。现是苦境。可说怖畏。贪等三毒。随自心行。何畏之有。答有二义故。可说怖畏。一者毒是苦因。能招苦果。二者对境数起。力不自由。盖约信因识果。知畏求离者言之)。贪欲中惟淫为最。故偏举之。多于者。赋性如是。数数现起。轻而损身丧德。重而亡躯失命。且招来世妻不贞良。眷属乖意。尤其甚者。铜柱铁床等报。临终现前。积寒坚冰等狱。从头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对治淫心。祈慧剑而斩我爱网。感应道交。故云便得离欲。楞严云。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正脉释云。反闻离尘。迥脱于色。而色岂能劫于家宝乎。能令众生离欲者。摄彼同己。空诸色故。若多下。能离瞋毒(此即楞严瞋毒无畏)。多瞋恚者。对境便炽。莫可禁制。轻则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且致来世被他求玼。为入恼害。尤其甚者。刀山铁橛。剑树剑轮等。相。临终现前。宫割斩斫。剉刺槌击等事。从头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制伏瞋机。仗慈风而拂我恚热。寻声蒙救。故云便得离瞋。楞严云。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正脉释云。纯音无尘。谓音虽不坏。而已离尘染之过。即心境一如也。根尘融为一法。故无能对之根。亦无所对之尘。无对所对。而能令脱瞋者。以瞋生于敌对违拒。今无对所对。瞋无由起。摄他同己。故令彼亦然也。若多下。能离痴毒(此即楞严痴毒无畏)。多愚痴者。迷正知见。起邪分别。小而事理错乱。大而邪正颠倒。且感来世生邪见家。其心謟曲。尤其甚者。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相。临终现前。勘问权诈。考讯推鞫等事。从头遍历。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正念而敌破邪执。邀慧日而照我迷云。随念现应。故云便得离痴。楞严云。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温陵释曰。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旋明则无覆。故外之法界。内之身心。凝莹朗彻。离痴暗矣。能令等。准上可知。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无始三毒。一称名而即灭。故云大威神力。根本既灭。枝末随销。故云多所饶益。有斯饶益。是可归依。故诫以常应心念。心念云者。且念且观。非止口诵已也。会通楞严。准前可知。能离三毒竟。

△三能应二求二。一别明应求。二总结神力。初。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初能应求男(此即楞严求男无畏)。女人无子。有三种苦。一者为自夫所弃。二者为余妇所轻。三者为傍人所笑。为脱此苦。故须求也。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体夫存嗣。故欲求男。礼拜者。以身致敬。供养者。以财致享。仪真行实。乃致圣应。不同在难。惟须持名即得也。菩萨以法王之子。余福余慧。利及无子众生。故能令便生。有福有德者。富而贤。有智有慧者。贵而哲。四美具足。正以见圣惠之无涯矣。楞严云。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释义。则融形复闻者。谓融销幻形。以复真闻。所谓诸根圆拔。内莹发光。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此即事而理也。由即事而理故。无违真而应俗。所以不动道场。涉入世间。复由理事无碍故。事亦如理而广狭相即。所以不坏世界。能遍十方。复由事事无碍故。身亦随界而一多俱在。所以供养诸佛。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等义。已备现文随疏。

设欲下。能应求女(此即楞严求女无畏)。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不言礼供者。准上可知故。菩萨承顺诸佛。领受法门。余功余德。利及无女众生。故能令便生。端正以备女品。有相以主贵格。宿植德本者。亦显有福有慧。但变其文也。众人爱敬者。亲爱而不敢干犯。敬畏而不忍回避。正以端而有相。慧而多福。故致然也。楞严云。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释义。则六根互用曰圆。各各无碍曰通。互用故。明照无二。无碍故。含界无遗。明照无二故。立为镜智之号。含界无遗故。立以空藏之名。由镜义故。承顺如来秘密而明照无违。由藏义故。受领如来秘密而舍摄无失。柔顺即是智慧。以有智方能柔顺。尽坤道备女德也。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力即神力。同上。能应二求竟。

△四能得多福(此即楞严持名无畏。问。持名出自本心。何所畏耶。答。恐其无功。及不胜余名。皆畏也。今持观音。福多胜余。故无此畏)三。一举福劝持。二以余较量。三结显福多。初。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至)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心存恭敬。身行礼拜。不惟遇难能免。有求必应。而且因兹获福。终无虚弃。即或不暇礼拜。持名亦得多福。是故一切众生。皆应受持。然此中恭敬属于意业。礼拜属于身业。持名属于口业。意业为主。必不可少。身口为从。单复皆得也。

△二以余较量。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至)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初设言持余。六十二亿恒沙菩萨。据楞严皆现住娑婆。修法垂范。教化众生者。实由如来现量所知。非假设之数也。如数受持其名可谓众矣。尽形供养。其时可谓常矣。四事具足。其供可谓备矣。

于汝下。问答功德。雨滴虽微。聚地尚可成流。尘颅至细。积筐便足培岳。况复如许菩萨。依名受持。若干四事。尽形供养。所得功德。自应无尽。故如来故意垂问。为多与不。而当机菩萨。直以甚多答之。

佛言下。以此较量。受持观音。不及六十二亿恒沙之名众也。乃至一时。不及尽形供养之时常也。但行礼拜。不及四事具足之供备也。以二人之行迹论之。有类霄壤。以二人之福德论之。不异丝毫。盖以余诸菩萨。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而观音独得圆通本根。普摄一切。一根既可以敌诸门。一名亦可以等余号。其犹身附鹏翼。堪比庶鸟千翔。遍尝众水。无逾大海一味。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理应然也。楞严云。十四者。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释义。则观音圆通。独称本根者。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又以其能容能遍。故称为妙。此门已发。能通余门。通余门故。摄余门而同己微妙。亦同己容遍。故云然后身心等也。能令等义。已于现文疏释。

△三结显多福。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至)福德之利。

此福是无漏之福。而又独为最胜。故称无量无边。以具含容周遍。二种微妙义故。问答得名所以竟。

△二问答游化方便二。一当机进问游化。二如来备示。感应初。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如上所说。但显冥加之功。未彰显应之力。欲知显应。故问云何游此娑婆。云何为众说法。盖以菩萨以身涉世。必有方便之力。但不知其事云何。故为问也。

△二如来备示感应二。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答游于娑婆。初(即楞严三十二应。彼经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二。一明应显化。二结德劝供。初八。一能应三圣。二能应六天。三能应五人。四能应四众。五能应众妇。六能应二童。七能应十类。八能应力士。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初能应菩萨。若有句。文虽局此。义贯群机。以除佛一人。九界皆生故。楞严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入三摩地者。谓依彼反闻之功。上求佛果也。进修无漏者。谓渐次修治以期无漏。如云此根初解。及空性圆明等是也。胜解现圆者。谓无漏胜慧。不久即圆。如云先得人空。及成法解脱等是也。为对此机。故现佛身。为说胜进之法。令脱随分法爱。以至究竟成佛也。应以下。能应辟支。此有二类。一应独觉。楞严云。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二应缘觉。楞严云。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有学者。谓将证无学。犹未证也。温陵曰。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者也。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静妙明。缘觉者。禀佛之教。观缘悟道者也。知迷胜性。由十二缘。于是断之。自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则缘断而胜性现矣。性因缘断而显。故曰缘断胜性。正脉云。胜性。即因缘无生之性。然此二类。俱称胜妙现圆者。各指自类极果。于修道将尽时。预现圆满之相也。对二类机。现二类身。为说胜进之法。令离分段生死。名为解脱。应以下。能应声闻。现文可了。楞严云。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有学者。谓前三果也。得四谛空者。谓初于佛边。得闻四谛。及空无我理也由闻四谛法故。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分断见思。分证涅槃。故云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罗汉向中。最胜灭性。预现圆满之相也。现说令解。准上可知。

△二能应六天。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至)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即是应以梵王身得度。欲为天主。统领诸天。即是应以帝释身得度。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是应以自在天身得度。欲身自在。飞行虚空。即是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是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是应以四天王身得度。今言毗沙门者。四王举一。以该其余也。准楞严此下更有爱生天宫。驱使鬼神。应以四王国太子身得度者。亦以四王摄故。然此中色天惟举梵王。欲天惟举上下。余非不现。义可准思。随类现身。而为说法者。虽不言说何等法。详楞严。盖是依果说因。令其成就。亦先以欲牵意也。下仿此。

△三能应五人。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至)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应以小王身等者。楞严云。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正脉释云。此必有德怀仁。不忍世乱。发愿世世为有道之王。以理邦国。菩萨为其现所欣之身。与说生贵之因。及帝王德业。以熏隔生之种而已。应以长者身得度者。楞严云。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正脉释云。西天称长者。非止年高。盖世臣大家。而兼有德望者之称。然亦非现生可得。应以居士身得度者。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正脉释云。此有德无位。或谈道论德。为人师范。或著书立言。垂教后世。名言。谓典章也。清净自居。谓隐沦不仕。如此方王通邵雍之类。应以宰官身得度者。楞严云。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温陵释曰。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号宰官也。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楞严云。爱诸数术。摄卫自居。释义。则数术者。谓和合占相。推步盈虚。摄卫者。谓摄生卫身。炼神调气。西域婆罗门。类多习此。

△四能应四众。

应以比丘比丘尼(至)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若有男女。好学出家。持诸戒律。即是应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而为说法者。说出家法。令其成就。如称扬持戒。赞叹梵行之类。若有男女。乐持五戒。即是应以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而为说法者。说居家法。如云不离尘劳而作佛事。不舍妻子而修梵行之类。

△五能应众妇。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至)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所应有四。能应不分者。收为一类故。若开之。则数过三十二也。楞严云。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音姑)。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正脉释云。内政。即泛言一切妇道。儒书云。教令不出闺门。故曰内政。言闺门为万化之源。故关于家国之治乱。家通大夫以下。国通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国夫人。如论语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妇。谓妻因夫荣者。大家如后汉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焉。今此中宰官之妇。有诰命者。即是命妇。长者之妇多德望。居士之妇多学识。婆罗门妇多数术。三者皆可以为大家。不言女主。及国夫人者。准上王身应有。盖译者略耳。

△六能应二童。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至)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若有众生。不坏男根。即是应以童男身得度。正脉释云。即有志一生。不犯女色者也。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即是应以童女身得度。正脉释云。爱乐处身者。愿常为处女。终不出嫁也。不求侵暴者。谓坚贞自守。纵有强施侵暴。亦誓所不从也。

△七能应十类。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至)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中八部。准楞严。皆是乐离本伦。以入人伦。而菩萨为之说法。令其成就。盖以整心虑。趣菩提。惟人道为能故也。人非人等者。统收前来不尽之众。如王臣长者居士等外。更有余人。天龙夜叉等外。更有非人。不置此言。恐谓妙应有遗。故此统收。以足三十二数。

△八能应力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第一夫人生千子。王置千筹。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拘留孙探第一筹。乃至楼至探末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佛说法。一愿为金刚力士。护千佛教。今云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是愿护佛教。乐为力士之类。以此力士。手执金刚之杵。故亦名金刚神也。而为说法者。大成云。说摧邪辅正之法。令其成就也。然此中三十二应。与楞严互为出没。如天中彼有四王太子。今经则无。妇中彼多女主。及国夫人。今经亦略。至若此经执金刚神。彼则不列。盖以菩萨妙应无方。神化莫穷。各取易信易见。以成三十二数。实各无尽。随说皆得。明应显化竟。

△二结德劝供。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一心(至)供养观世音菩萨。

初结德。菩萨以耳门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法尔具足自在业用。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虽曰以种种形。惟是一真。虽曰游诸国土。不离当处。亦如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尔。知此意者。方可与说三十二应。是故下。劝供。可知。广显应化诸国竟。

△二正答游于娑婆(此即楞严四不思议。彼经又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是也)二。一显示妙德。二应问结答。初三。一能施无畏。二能感供养。三能修供养。初能施无畏(此即楞严同体形咒。异体形咒。二不思议)。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至)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怖畏能解。急难能救。故云能施无畏。然究其所以能解能救者。由于菩萨同体形咒。异体形咒之力也。是故娑婆等。因德立号。正以见能施无畏之不虚耳。楞严云。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乃至救护众生。得大自在。释义。则初获妙妙闻心者。谓菩萨初得反闻之心。超出余门。为妙中之妙也。心精遗闻者。谓闻心既复精真之体。遗彼根中无始积习。虚妄闻性也。妄闻既遗。见觉知等。亦随闻而俱脱。故云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无分隔故。一真圆湛。故云成一圆融清净宝觉。圆融故。一多无碍。故于一身。能现众多妙容。清净故。真秘斯现。故于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慈威并施。定慧双行。故云救护众生。得大自在。此明同体形咒。能于急难之中。施无畏也。又云。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释义。则闻思者。六性举二。以元是一体。单举复举。皆各总摄。随便俱得也。脱出六尘者。谓六性圆湛。不受尘缚也。喻义可了。正以不受尘缚。故能对缘而现。现一一形者。对各机而各现也。诵一一咒者。于各形而各说也。见形闻咒。诸怖尽脱。故云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此明异体形咒。能于怖畏之中。施无畏也。然此二不思议。彼经既具。今经宁无。况有后二可证。故知定有。但以文略形咒。自古不察。以致两经不尽符耳。

△二能感供养(即楞严破悭感求不思议)。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初当机兴供。钦风仰德。代为众生祈福。故云今当供养。在颈璎珞。即是身之所著。解而施之。已为甚难。况是众宝所成。价直百千。若非观音不思议力。又孰能舍己奉人。而作如是之供养哉。既以与之。恐其不受。故言仁者受此。然珍璎本属财施。盖以称性回向。义同法故。时观下。观音不受。不受之意有二一。谓既对于佛。佛不命受。不敢受故。二谓现从颈解。受之非义。不宜受故。无尽下。当机重请。重请之意亦二。一为表诚恳。望佛转致。令其必受故。二为众而施。为众而受。无伤于义故。楞严云。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温陵释曰。本根清净。则一切无著。故令众生舍诸悭着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施作佛事也。据此。则彼经乃观音自陈。今经乃现见其事。正由今经。方见自语之不虚。复由彼经。始知感供之有因也。下仿此。

△二能修供养(即楞严供养佛生不思议)。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至)一分奉多宝佛塔。

初世尊转致。言无尽意既为众而施。若不受者。令所愿不满。利益不成。岂仁者之所为乎。故世尊劝以当愍故受也。即时下。观音愍受。不言愍无尽意。而言愍诸四众等者。显无尽意乃为众而施。观音亦为众而受故。分作下。转奉二尊。既已受之。而又转奉二尊者。有二意。一为显为众故受。本无所著故。二为令所作施福。得为佛因故。楞严云。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释义。则我得佛心者。谓入流功极。妙悟同佛也。证于究竟者。谓亡所功极。妙证同佛也。悟证同佛。不见一法为我所著。故能以珍宝等物供养如来。所作施福。回施一切。故云旁及法界。六道众生。令彼所求。无不果遂。故云求妻得妻。求子得子等也。然今经愍众故受。受已转奉者。正供养如来。旁及法界之意。显示妙得竟。

△二应问结答。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游于娑婆世界。

自在神力。指上四不思议。以是任运显现。任运感行。非假有为作意。故云自在。楞严所谓无作妙德是也。然此虽十方俱化。惟娑婆偏宜。以娑婆怖畏既多。急难尤广。人习悭贪之风。物少福慧之严。菩萨以四不思议。自在神力游之。则怖畏可离。而急难可救。悭贪可破。而福慧可致矣。长行别示竟。

△二偈颂合显(此颂什师不译。后来诸师。皆谓梵本中有。因依随本补入)二。一重问得名所以。二合显得名游化。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至)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世尊妙相具者。赞佛万德庄严。为过来人故。过来之人。自能知来者行履。故重问也。

△二合显得名游化二。一显得名所以。二显游化方便。初三。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至)能灭诸有苦。

初极显行愿。具足二句。经家叙置。汝听句。总以诫听。善应句。显化他行广。弘誓句。显化他愿深。历劫二句。显自修行胜。言菩萨因地修行。所历之劫。已至不可思议。所侍之佛。已至多千亿数。其行可谓胜矣。发大句。显自修愿纯。清净者。惟期成佛无余愿也。然此二种愿行。乃涉世之极致。实成佛之真因。恐其问所不及。故先示之。我为下。正以总标。自他行愿。莫可殚述。故云略说。谓略彼自修。且说化他行也。闻名必称。以口业为感。见身必礼。以身业为感。心念必观。以意业为感。三者皆能致应。故不空过。盖以诸所有苦。皆能灭也。

△二别显二。一能免三灾。二能脱八难。初。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至)波浪不能没。

初能免火灾。假使者。谓设或有此。称名即得免也。下或漂或在等。准知。

后四句。能免风水。海即水灾。漂兼风灾。长行所谓黑风吹堕是也。长行但显鬼难。此兼鱼龙。然此亦属水中难事。故合明之。波浪不能没者。水难既脱。而余难无恙矣。此偈大同长行。但开合稍异。

△二能脱八难(长行惟四。今加四成八。以补长行不足)四。一怨贼刑戮难。二枷锁毒药难。三罗刹恶兽难。四毒虫暴雨难。初。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至)刀寻段段坏。

初能脱怨贼。必约须弥为言者。以须弥上临虚空。下瞰大海。此上能救。余者可知。亦举难况易之意。为人推堕者。是人非怨即贼。以推堕欲致命故。暂时如日住空。若怨贼既去。则如日还升也。恶人准上。金刚山能坏一切。堕落其上。自应身同齑粉。而乃一毛不损者。弥显大士救护之力也。值怨贼而执刀绕害。必无免理。闻圣号而咸起慈心。因兹得脱。此亦大士真慈所及。化暴为仁。不期然而然耳。末四句。能脱刑戮。准长行可知。

△二枷锁毒药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至)还著于本人。

初能脱枷锁。囚禁者。系缚义。释然者。解散义。余同长行。咒诅下。能脱毒药。咒诅者。咒诅鬼神。以祸福之言相要也。然毒药即能害人。况加以咒诅。自应百发百中。而乃还着本人者。一则以见大士摄授之慈。一则以见大士折伏之威。倘本人因还着急悔。改革持名。自亦蒙救得脱。二俱无事矣。或有说言还着伤慈者。是独许菩萨以摄门成善。不许菩萨以折门转恶也。坡公戏语。勿类痴人闻梦。

△三罗刹恶兽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至)疾走无边方。

智光所照。慈力所护。故罗刹龙鬼。不敢加害。名号才称。威神即至。故恶兽解围。疾走远方。

△四毒虫暴雨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至)应时得消散。

蚖蛇蝮蝎。积瞋毒而气同烟火。念彼观音。蒙慈力而性自善驯。故云寻声回去。澍大雨而加以雷电。顷刻报人之恶。念观音而济以精诚。须臾回天之怒。故云应时消散。雷鼓掣电者。谓雷震如鼓击之声。电飞如牵掣之形也。别显竟。

△三总结。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总结众生。或被贫穷所困。或被疾病所厄。乃至无量苦楚。逼迫其身。而观音以圆通妙智之力。莫不寻声救度。此其所以名观世音也。显得名所以竟。

△二显游化方便二。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显游于娑婆。初(准长行。此前应有当机进问之语。今不待请问而自说也)。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至)灭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