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即山居后学 大义 集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此品明菩萨深体妙法。以妙音声。随类演说。流通斯道也。四辩说法。显默投机。曰妙音。名虽妙音。实彰妙行。显形声二益。弘化无迹。有斯德业。故立品名。观其昔奉云雷音王佛十万种技。今游行他国。音乐自随。昔奉八万四千宝钵。今有尔许道器。眷属围绕。昔得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今得普现色身三昧。以妙音声。遍吼十方。弘宣此教。以献乐奉钵。蕲在妙音说法。妙行随应。故报在宿王智佛国。果能有是神力。欲令新得记者。体是妙行。随类演说。故说妙音品。

△四妙音说法。文分六段。初放光东照。二奉命西来。三十方弘经。四两土得益。五还归本土。六闻品进道。且初放光东照。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至)白毫光明遍照其国。

大人相者。大相海也。遍体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众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三十二相。从下向上。展转相胜。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佛有九十七种大人相。肉髻顶乃其一焉。开会及召分身。但放白毫光。今召妙音。兼放肉髻光者。肉髻是无见顶相。为最上果光。今将宣示妙音随类之行。乃极果行相。故以极果之光照现也。国乃妙音故墟。佛乃所师教主。国表所证理。佛表能证智。本觉体上。自具恒沙德相。故云净光庄严。始觉之用。能证果德。智行互严。因果合体。犹华果同时。故云净华宿王智。妙音妙行。依此示现。故光照其国。

△二奉命西来。分二。初明发来之缘。二明正共发来。初有六。初经家叙德。

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至)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植德供佛。成就深智。福慧两足也。得字贯下十六句。即证得也。摧邪表正。而不住相。故云妙幢相。深入一乘。证诸实相。故云法华。性德真净。物莫能染。故云净德。实智证理。权智照机。善巧逗会。得大自在。故云宿王戏。不求而应。应即无应。不说而说。说则无说。不缘而缘。平等大慈。故云无缘。一心三智。印一切法。故云智印。语言如前释。万德圆备。无不具足。故云集一切功德。六根无染。互用自在。故云清净。变化自在。游诸世间。故云神通游戏。平等大慧。如炬破暗。故云慧炬。性具万德。缘了庄严。融通自在。故云庄严王。性净照明。离诸垢染。故云净光明。具足权实功德。含摄一切。名为净藏。即二边之定。不共偏小。故云不共。实智功德。大千圆照。故云日旋。恒沙三昧。交彻融摄。重重无尽。皆妙音之所具。故云得如是等。

△二光照其身。

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

光透绝域。意在斯人。乃独照之。

△三辞师愿往。

即白净华宿王智佛言(至)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既蒙光照。默契圣心。欲来亲近。理非自专。故白本师云。我当往诣等。以释迦佛乃运斤之师。诸大士亦抟风之侣。近之有尽垩之功。会之有逍遥之益。可师可友。能不亲之近之乎。

△四彼佛垂诫。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至)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分别人我高下长短净秽。名下劣想。以正知正见本绝同异故。师及弟子。智断具足。师权现丈六。弟子身形亦小。依报国土。乃正报所感。慈临大千。宜须高须下。勿睹卑小之身形。秽恶之国土。生下劣想也。以六百八十万由旬之师身。四万二千由旬之资身。校之丈六卑小之身形。则长短迥异。以净光庄严之国土比之秽恶充满之世界。则净秽自别。夫两土净秽。身之长短。皆现识相分。若了唯心。自无分别。岂以净华之净光。而轻释迦之秽土乎。故诫之令除执情。然妙音乃法身大士。岂见秽而生劣想哉。恐其所将眷属。有未达者。故寄彼而规此耳。

△五妙音受旨。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至)如来功德智慧庄严。

如来既以勿生劣想为诫。妙音受旨白佛。即示无下劣想也。意谓我今所往。其力用。其神变。皆假如来之德。皆出如实之道。则于一切法。无不如矣。何复胜劣之异哉。是以不动彼土。游化十方。现种种形。说种种法。而于神通智慧无所损减。为如故也。

△六先现来相。又六。初妙音先现华瑞。

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阎浮檀金者。西域有河。近阎浮树。此河因树得名。其金出彼河中。故名之。甄叔迦。此云鹦鹉宝。赤如其嘴故。西域记云。甄叔迦树。其华赤色。此宝色似此华。因名之。未来此土。先现瑞者。示来相之前导故。启会众之景仰故。法法座不远者。为供养佛法故。又华以金银刚宝为茎叶须台者。表开示悟入教行理果也。意显圆妙之教。妙音所说。为开佛之知见也。圆妙之行。从妙行所行。为示佛之知见也。圆妙之理。从妙心所解。为悟佛之知见也。圆妙之果。从妙体所证。为入佛之知见也。是以妙音未来。将此全经。和盘托出于灵山会上大众之前。所谓妙音处处为诸众生说此经也。

△二文殊发问何缘。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问。妙音未现来相。即欲要见文殊等。若文殊位下。妙音不应求见。若文殊位高。相来那忽不识。答妙音乃法身大士。文殊是果后行因。二俱深位。那分高下。岂真不知。为会众见瑞不了。发起令知。故示问耳。又华表因行。妙音遣华。乃妙行之境。欲契此行。必假大智。故文殊发问也。

△三如来答以欲来。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至)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欲来此土。礼拜于我。供养是经。以是因缘。故现此华。

△四文殊请见其相。

文殊师利白佛言(至)彼菩萨来令我得见。

种何善根。文殊岂不知。欲众知故。勤修行等。文殊岂未修。欲众修故。令我得见。文殊岂未见。欲众见故。所以然者。欲令大众。法于妙音。深造实智也。

△五释迦推功多宝。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至)当为汝等而现其相。

文殊愿世尊以神通力为现妙音。而世尊归功多宝者。多宝以神通愿力。在处证经。欲假其神通愿力也。又多宝表法身。释迦表报身。楞伽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实相之理。须从法身边荐取。方乃相应。故迦文不召妙音。多宝一呼即至。

△六多宝命彼来会。

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至)欲见汝身。

多宝妙音。虽隔尘刹。宛若对面。此显从法身体。起应身用也。发来之缘竟。

△二正共发来。又六。初眷属经历。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至)百千天乐不鼓自鸣。

与八万四千共来者。示妙音随类演化。八万四千尘劳也。所历国土。乃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佛世界也。莲华遍雨。表妙行随类示现也。天乐自鸣。表妙音离于作意也。问。灵山去净华宿王智佛国。所隔国土。有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沙之多。所历程途。又不知几多。何多宝一呼。而妙音随即发来耶。答。的实而论。多宝乃实相之体。妙音是实相之用。宝相无相。无相不相。遍一切处。无非实相。多宝一呼。即具大妙音也。前云入此三昧。身不动摇。此中于彼国没。俱共发来。即实相无相也。多宝一呼。实相发妙音之用。俱共发来。妙音归实相之体也。

△二叙相登台。

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至)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肇师云。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眼目之相。故云目如广大等。和合犹积聚也。那罗延此云天力士名。端正殊妙。志力雄猛故。

△三问讯传旨。

到已下七宝台(至)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

问示居堪忍之事。贪瞋等。皆堪忍难度之事也。五情即五欲。亦即五情根。佛无病恼。同居施化。示同人法故。又顺世仪。法尔而然故。

△四请见多宝。

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惟愿世尊示我令见。

分身既散。塔闭如故。多宝居于塔内。故愿示之令见。又宝塔高远。仗佛求见。表尊敬耳。

△五世尊为通。

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

△六塔中称善。

时多宝佛告妙音言(至)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问。妙音未离本土。即云及见文殊。文殊请现其相。释迦推功多宝。多宝即云善男子来。文殊欲见汝身。妙音既至此土。问讯释迦。请见多宝。释迦转通云。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多宝塔内称善。并无文殊见妙音处。亦无妙音见多宝处。何也。答。约理而论。妙音未离他土。与多宝文殊相见已竟。文殊不问释迦。与妙音相见已毕。事论两土风俗不同。人事各异。故须一一请问。上奉命西来竟。

△三十方弘经。分二。初问答善根神力。二问答住何三昧。初又二。先华德疑问。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华德乃妙庄严王之后身。欲助扬妙音。发显妙性。成就妙果。故发此问。所问之车。皆文殊之所问者。

△次如来垂答。又二。初正答善根功德。

佛告华德菩萨(至)百千万亿那由他佛。

一音利润。开觉群动。故名云雷音。根身器界。皆能随应。故名现一切世间。由利润随应。故名喜见。十万种技乐者。有歌有舞。歌则味其辞。以声播之。舞则动其容。以曲随之。主于和。宣着人之德业。二南雅颂。皆古人之行事。本于心。关国家之兴衰。金石丝竹。通世人之娱耳。然妙音所献。必是钧天之乐。非雅颂等伦。其阳春雪曲之歌。高山流水之趣。备寓于中矣。钵云应量。乃道器也。妙音所献。非瓦铁之所成。乃七珍之宝钵。若之技乐供佛。今得天乐自随。昔之宝钵奉佛。今得眷属围绕。由奉钵献乐之功德善根。以是因缘。今得果报。有是神力也。华德下。结会古今。是妙音下。结答善根。

△二广明神力应化。又三。初总举。二别明。三总结。且初总举。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至)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二别明。又二。初应六凡。次应四圣。初又六。初应天众。

或现梵王身或现帝释身(至)或现毗沙门天王身。

梵王即色界天主也。帝释即地居天主也。自在天即欲界顶。梵云婆舍波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是魔王也。大自在即色界顶。摩醯首罗也。天大将军。大经云。八健提。天中力士。又称鸠摩伽。此云童子。骑孔雀。擎鸡持铎。捉赤幡者。又韦纽。此云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者。皆是天大将军。毗沙门此云多闻。以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即北方天王也。

△二应人众。

或现转轮圣王身(至)或现童男童女身。

长者有长人之德。居士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宰官剖断邦邑。辅政于王。婆罗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童男未冠之称。童女未嫁之名。

△三应八部。

或现天龙夜叉乾闼婆(至)人非人等身而说是经。

说是经三字。贯上诸种身。以现身必说法。说法必现身。妙音妙行。常相须也。

△四应恶趣。

诸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众难处皆能救济。

诸应皆言现身说经。独于恶趣不言者。恶趣方沉。无由闻经。但以神力救济而已。

△五应宫禁。

乃至于王后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

王宫禁地。为化良难。菩萨以神力。亦现身说经也。

△六结前广显。

华德是妙音(至)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菩萨种种变化现身说法。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损减者。明妙音所证自利之实智。谓证得此智。能观一切法。尽归真如。平等自性。不增不减。于一切法。皆如实知故。智慧明照者。方便开导也。各得所知者。随类各解也。是妙音所用利他之权智。方便开导。因缘譬喻。一音所说。随机得解也。

△二应四圣。

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至)示现灭度。

△三总结。

华德妙音菩萨摩诃萨(至)其事如是。

结显妙音。由昔献乐奉钵之胜因。感今神通智慧广大无边。其事如是。上问答善根神力竟。

△二问答住何三昧。又二。初问。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在所变现度脱众生。

承佛垂答。已知菩萨善根深远。福德广大也。世尊下。问菩萨今住何定。而能现十界身。说一乘法。如此自在利益也。

△次答。

佛告华德菩萨(至)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此虽答华德。亦答文殊行何三昧说其名字之问也。菩萨住此三昧。如净摩尼。随方现色。难思妙行。根于此矣。十方弘经竟。

△四两土得益。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两土菩萨。皆具体而微者。故因说是品。皆得发明。三昧与陀罗尼。体一而用异。寂用为三昧。持用为陀罗尼。又色身变现名三昧。音声辩说名陀罗尼。又舌根清净名陀罗尼。余根清净名三昧。皆是六根清净法门耳。

△五还归本土。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至)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所经国土等。于彼发来所经亦尔。示来往经行。不离是道也。菩萨举措。尚能傍益一切众生。况佛放光。傍照诸国。岂无利益哉。

△六闻品进道。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至)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无生法忍。得妙法之体也。法华三昧。得实相之用也。妙音说法竟。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楞严菩萨自陈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又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为菩萨耳。别行玄云。观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耶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观者能观之智。世音者所观之境。能观则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独存。返观独照。故称观也。所观则有正觉之音。众生之音。器世界之音。杂类之音。故称世音也。能所合标。境智双举。故云观世音。普是遍义。行弥法界。随心益物。称体而周。故为普。门是通义。出入无壅。法法全彰。事事无碍。故为门。此菩萨不思议神力。照穷法界。万像流动。殊音异类。普现色身。随机说法。妙行圆应。无所障碍。故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妙音现形说法。救济众难。与观音无异。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圆。观音不离是行。而能大千圆应。无去来相。所谓自在之业。普门示现。则进于妙音矣。其实二圣一道相为终始。故后颂观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圣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为普门。是知相为终始。欲体前法。须兼二行。从妙而普。有始有终。然后圆备。故继妙音而说普门焉。

△五普门圆应。分二。初问答显德。二闻品获益。初有长行偈颂。长行有两番问答。初番问答观音人。又二初无尽兴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此品因无尽意发起者。表普门圆行应现无尽也。若愚赞云。世间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观音之行亦若是矣。偏袒右肩者。此方以袒为慢。外国以袒为敬。露右者。示执奉为便。表事师充役之仪。故以袒为恭也。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彼国以合掌为敬。表不敢敬诞。专至一心也。向佛者。以万善之因。向万德之果也。世尊下。问观音人。意谓观音之名。望尊法界。风偃群贤。名不自有。因义而彰。观音之所以为观音者。果何因缘。有斯名也。因缘甚多。略言境智。以众生善恶两机为因。菩萨灵智慈悲为缘。大经云。具二庄严。能问能答。今无尽意具定慧二种庄严。故能问。如来究竟二种庄严。故能答也。

△二如来垂答。分三。初总答。二别答。三劝持名答。此三科。即楞严十四无畏功德。彼经菩萨自陈。此经如来所说。彼从因陈。此从果彰。彼经但明能应。此经双明机应。两经合论。方知大士名称其实也。且初又四。初标举人数。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十法界机。实是无量。而言百千万亿者。非谓十界共有此数。盖指一业有如许人。如一地狱。同受一苦。以苦验人。知同一业。以例诸趣。皆亦如是。故知此数。是标同业之意。此举境众机多。以显菩萨观深应大。

△二总明遭苦。

受诸苦恼。

此举现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今文百千万亿。多人也。受诸一句。多苦也。举多显少。多尚能救。况少苦耶。上言百千万亿。是业同者。共受一苦。今言诸苦者。一苦是一业。即有百千万亿苦也。上明数同。此明业别。用此意。历十法界。万机之徒。不可说。不可说数也。

△三闻名称号。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由过现恶。故遭诸苦。由过现善。复得闻名。此以善恶相带。合成机感也。一心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一心皈凭。更无二意。是名事一心称名也。若达事中一心。自他俱离。俱不可得。无心无念。定慧相应。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为理一心称名也。

△四即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上闻名即称。是机速。称名即应。是应速。皆得解脱者。即是蒙应利益。皆者非但显于多机众益。亦显圆遍之应也。冥显感应可知。问。十界机无量。云何一时令得解脱。答。喻如父母。念子心重。多智多财。具大势力。众子在难。即能俱救。菩萨亦如是。无缘慈悲重。权实二智深。圣财无量。神通力大。十界虽多。应有余裕。问。今见称名累年。不蒙寸效者。何也。答。一心称名。有事有理。二途无取。何能感圣。喻如临镜背照。对谷闭口。何能致影响哉。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以观观之体。闻闻之性。本无苦乐。众生不能返闻。循声流转。故受苦恼。菩萨离尘复性。诸妄自脱。能令苦恼众生。持名蒙观。亦得解脱。乃真净慈悲观力加被然也。琳法师称名七日。而免难于唐。孙敬德诵经千遍。而全生于魏者。是其验也。

△二别答。分三。初免七难。二离三毒。三应二求。初又二。初正明七难。二结其神力。初又七。初免火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至)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此下不出三业为机。七难持名。口业机也。三毒常念。意业机也。二求礼拜。身业机也。若有设有等。皆不定之辞。经云。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见觉属火。知见旋。则离火尘。幻尘既离。真性斯存。所以无火害也。由菩萨离尘复性之威力加被。故众生入火持名。亦不能烧。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年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大风。必无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邻舍而灭。里人浅见。谓为自尔。因风燥时。举火烧之。三掷三灭。众方忏谢。

△二免水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云大水者。以小水不成难故。经云。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闻听属水。闻听旋。则离水尘。所以无溺害也。传云。道冏三人。同伴乘冰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没。冏进退水上。必溺无疑。一心称名。脚如踏板。至夜。遇赤光。竟达岸。

△三免罗刹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至)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入海求珍。结伴无定。虽无定数。终不可独往。故举百千万亿总数。不定判多少也。入海者。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贾千倍。任宦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故入海也。阿含云。风加以黑。怖之甚也。罗刹乃食人鬼也。一人称名。余人悉解脱者。以其同患难故。虽口不同唱。心助觅福。故俱获济也。经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由菩萨灭妄断杀。故远离鬼害也。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忽遇恶风。飘堕鬼国。便欲尽食。合舡皆称观音名号。中有一小禅者。不信不称。鬼索此禅者。禅惧甚。学称一声。亦得免脱。

△四免王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至)寻段段坏而解脱。

言刀杖段段坏者。明人执杀具。一折一来。随来随断。弥显大士拔苦之力也。经云。五者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刀兵。如割水吹光。性无摇动。既同声听。无复形碍。故使刀兵如割吹耳。传云。晋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为贼。常供金像。带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三斫不伤。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放。

△五免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至)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言满中者。假设之辞也。鬼所以畏者。菩萨有威有恩。若非怀恩。则是畏威。所以闻名。尚不能加以恶眼。岂兴害心。经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由闻熏精明。烁诸痴暗。故鬼不能视。断灭妄想。心无杀害。故害不能加。阿含云。有大力鬼。坐帝释床。帝大瞋。鬼光明转盛。此同其心行故。帝还发慈心。鬼光明灭。即去。

△六免枷锁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至)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有罪无罪者。或是推检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禁制。以明圣心平等。本救其囚执。不论有罪无罪。在手为杻。在脚为械。在颈名枷。连身名锁。三木一铁之名也。系名系碍。检是封检。系未必检。检必被系。今云检系者。显罪深怖重也。经云。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尘妄既离。则身相不有。故枷锁自脱也。问。先王制法。用以惩恶。阴有地狱。阳有囹圄。人神所共用者。若救无辜。理或容矣。释有罪者。纵恶坏纪。岂圣心乎。答。妙哉问也。鲁肆大眚。圣人善庄公之补过。唐禁笞背。君子美太宗之仁恕。未闻议其伤于名教。好生之仁。天下所同。何疑大士恤刑之慈乎。传云。盖护。山阴入。有罪判决。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间。忽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七免怨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至)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大千国土。标难处也。满中怨贼。正明难也。国旷贼多。圣力能救。以显功力之至也。怨本夺命。贼本劫财。今怨为贼。必财命两图。如此遍满。尚能救之。况少乎。有一商主。遭难人也。商者训量。此人择识贵贱。善解财利。商量得宜。堪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领商众。既涉险远。所赍者必难得之货。故言重宝。险路者。或是旷绝幽隘之处。或是怨贼冲出之径。皆名险路。勿得等。安慰止其恐怖。劝称设其上䇿。叹德奖令定胆。三义具足。俱时称唱。即得解脱。此中南无。翻救我。经云。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盖音闻两立。物我成敌。灭音圆闻。则内外无待。故能遍慈而却敌也。传云。晋隆安年。僧慧达。往北陇上掘甘草。被羌人。所获。闭于栅中。人多。择肥者先食。余人食尽。唯达并一小儿。意来日食之。达竟夜称名。至旦。羌来取食。忽一虎跳吼。诸羌散走。虎咬栅作穴而去。达将小儿逃走。

△二结其威神。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观音势力既大。加护亦旷。岂止七难。当知遍法界皆能救护。故言巍巍然。有如是神力也。

△二离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至)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此三称毒者。以能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有单复。今从复列。自爱为欲。爱他为淫。淫欲多者。不择禽兽。不避高墙。不顾德行。破国亡家。祸延其身。若能存念观音。即得离也。经云。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众生欲习合尘。故为色劫。菩萨离尘。欲爱干枯。根境不偶。虽有妙色。不能劫动。自忿为恚。忿他为瞋。瞋恚多者。今世人不喜见。如渴马护水。遗教云。劫功德财。无过瞋恚。华严云。一念瞋心起。障百法明门。经云。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瞋由违情而起。对境而生。圆融则无违。无对则不瞋矣。自惑为愚。惑他为痴。愚痴多者。邪画诸见。拨无因果。谤毁大乘。于诸谛理。不能明解。过于漆墨。经云。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朗彻则无覆矣。无尽下。结。

△三应二求。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至)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子则绝嗣矣。云何独标女人耶。盖女人以无子为苦。为夫所弃。妇之所轻。傍人所笑也。又妇有七失。容恶。邪淫。性妒。不事公姑。贪食。拙懒。无子。前六犹可。无子最苦。故独标女人。也。福慧男者。若有智无福。则位卑财穷。有福无智。则识劣见浅。必智与福合。弥相扶显。福则财位高升。慧则名闻博远。经云。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求男生男。是大士融形涉世。遍事诸佛。为法王子之力。加之使然。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无相者。则容恶形衰。有相不端者。则早孤少寡。今貌与相相扶。弥显其德。端正则招宠爱。有相则招录敬。故云众所爱敬。经云。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求女生女。是大士圆通含界。承顺如来。受领法门之力加之。圣力甚大。无所不与也。无尽下结。别答已竟。

△三劝持名答。又三。初劝持。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至)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心敬身礼。所获之福。终无穷尽。故曰福不唐捐。谓福不虚弃。而得真实之益也。上说观音得名因缘。其力广大。既不辩形质。但述名论德。若欲归崇。宜奉持名号。故举持名为劝也。

△二格量。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至)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六十二亿。举名号多。尽形寿。时节多。四事具足。福田多。若复有下。正格量。良以一多性不可得。无有二相。一则非一。多则非多。同入实际。正等无异也。

△三结叹。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至)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经云。十四者。此大千界。现在世间。六十二亿恒沙菩萨。修法垂范。方便利生。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含容法界。欲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由大士真得圆通。一多平等。彼我无异故也。

△二二番问答普门法。又二。初无尽兴问。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问何缘得名。佛答众生三业显机为境。法身灵智冥应。境智因缘。名观世音。今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佛答普门示现。三业显应。应众生冥机。云何游。问身业。云何说。问口业。方便。问意业。身业现相。口业说法。意业鉴机。无谋而应。遍逗一切。亦名三轮不思议化也。方便非道前。乃证后鉴机之方便也。

△二如来垂答。分三。初正答普门法。二劝兴供养。三总结神力。初又二。初普门圆应。二结略指广。初中凡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束为十界身。少菩萨地狱二界。结文以种种形该之。三十三身。其类分八。初圣人身。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具答三业之问。应以之言。答方便。意业问也。何以知之。意地观机。见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说何法。随而应之。现身答身业问。说法答口业问。经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应以佛身应之。大士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若诸有学。寂静妙明。断十二缘。胜性现圆。即现辟支身。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即现声闻身。

△二天王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至)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心清净。即现梵王身说法。欲为天主。领统诸天。即现帝释身。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现自在天身。欲身自在。游行虚空。即现大自在天身。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现天大将军身。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现四王身说法。

△三王民身。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至)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众生乐为人王。即现人王身。令其成就。爱主族姓。世间推让。即现长者身。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即现居士身。爱治国土。剖断邦邑。即现宰官身。爱诸数术。摄卫自居。即现婆罗门身。

△四四众身。

应以比丘比丘尼(至)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男女好学出家。持诸禁戒。即现比丘比丘尼身。乐持五戒。即现塞夷身。

△五妇女身。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至)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内政立身。以修家国。即现命妇贤媛等身。

△六童男女身。

应以童男童女身(至)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众生不坏男根。即现童男。不求侵暴。即现童女。侵暴者。谓女不贞淑。以行多露。乃为他人之所侵暴也。

△七八部身。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至)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八部乐脱其伦。菩萨皆现身。说其本伦脱离之法。

△八金刚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梵语䟦阇罗。此云金刚。梵语波腻。此云手。谓手执金刚杵以立名。正法念云。昔有国王。夫人。生千子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故。拘留孙探第一筹。乃至楼至探末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佛说法。一愿为金刚力士。护千兄教。彼经多有形等四类。无金刚一类。此一即护佛教之正神也。众生志愿勇猛。护持佛法。菩萨现其身。说摧邪辅正之法。令其成就也。

△次结略指广。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至)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成就功德。结略。种种形等。指广。以菩萨随类变现。何止三十三身。应化逐缘。岂局娑婆世界。种种形。身广也。游诸国土。所化处广也。度脱众生。得益广也。正答普门法竟。

△二劝兴供养。又二。初劝供。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至)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佛答前问后。劝持名。众生仰荷菩萨。真身冥应。但可持名秉字。故劝受持。答后问末。劝供养者。众生既荷菩萨。三业显应。见色闻声。故劝供养也。是故汝等下。劝供养。是观世下。出供养意。由救七难。免三毒。应二求。普门圆应。随类说法。真应二身。俱为能施冥显二益。皆得无畏。是故下。结叹称美。

△二受旨。又五。初奉命兴供。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至)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众宝等者。众宝间珠。共为严饰也。问。依璎珞经。初住铜宝璎珞。乃至等觉摩尼宝璎珞。今无尽位既高深。璎珞合用无价。岂可止直百千两金。答。言百千者。但举数多。如云百姓万民。岂局百万哉。璎珞本财施。言法施者。拣住相也。当解璎之时。奉璎之际。三轮体空。即此一物。细不立一尘。大则周法界。贯四十二位之功德。统八万四千之妙行。双存俱泯。错综交罗。非法施而何。

△二观音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不肯受者。谓无尽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辄受。亦是事须逊让。施受有义。以有余奉不足。施受两当。此璎俱有。用以施我。我有余。彼不足。义安在哉。

△三无尽重举。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至)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我为四众故施。仁愍四众故受。以无所施而施诸物。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也。

△四佛劝当愍。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至)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

此劝受也。物元表礼。恶可辞乎。辞其物。则绝其人。受其物。则纳其情。故曰当愍。即愍一切众生也。正以菩萨为物故施。为物故受也。夫无尽施璎。意在今时。观音不受。意在实际。如来劝受。欲显无所求而求之。无所受而受之。施受皆从寂灭中来。显一璎之福。周济无涯。门庭施设。胜也何如。阳春一曲。和者谁乎。赖有持地聊知分晓。所谓逢场作戏。斯也人欤。

△五受已奉佛。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至)一分奉多宝佛塔。

以一璎作二分者。表于一行。必具二因。理则正因。事则缘因。事理不二。名曰妙因。奉二佛者。二因趣二果也。劝兴供养竟。

△三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游于娑婆世界。

如是神力者。指普门示现三十三身说法也。正答云何游此世界之问。长行竟。

△二偈颂。文后重颂。什师不译。诸师皆谓梵本中有。后方添入。有二十六行。分三。初一行。双颂二问。二二十二行。双颂二答。三三行。双颂二劝。且初一行。双颂二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世尊妙相。万德庄严。叹相即美德。问彼。兼含次问。

△二二十二行双颂二答。分二。初二行。总叹行愿。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至)发大清净愿。

具足二句。经家叙置。汝听二字。敕令审谛。观音行者。一心三智。观彼类音。令无量苦。一时解脱。即观世音成利他之行也。不动真心。现种种形。故云善应。一切国土。处处现往。故云诸方所。弘誓者。四弘愿广。历劫者。经劫难量。以誓深故长时不退。以时长故值佛惟多。随佛作为。修诸佛行。方名侍佛。一一佛所。皆发净愿。由菩萨行愿深大。故真智遍拔众苦。应身普度一切也。

△二二十行。别颂二答。又二。初十四行。颂初答观音得名。二六行。颂次答普门示现。初又二。初一行颂总答。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举要言之。故云略说。闻名故称。口业机也。见身故礼。身业机也。心念。意业机也。诸有即二十五有。闻名注念。见形礼拜。皆不空过。悉灭三有之苦也。

△二十三行颂别答。又二。初十二行。颂七难。曲分十二。初一行颂免火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此下颂。与长行事相不同。又增几种。谓十四无畏。特举大略。实具一切功德。能救一切急难。故加颂之。

△二一行颂免水难。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三一行加颂堕须弥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四一行加颂堕金刚山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五一行颂免怨贼难。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一行颂免刀杖难。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七一行颂免枷锁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八一行加颂咒诅毒药难。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还着本人者。凡咒毒药乃用鬼法。欲害于人。前人邪念。方受其害。若人正念。还归本人。如譬喻经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后时衰老。多有废忘。尔时山中有渴梵志。从其乞水。田家事忙。不及与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招得杀鬼。敕曰。彼辱我。往杀之。山中有罗汉知之。往田家。语言。汝今夜早然灯。勤三自归。诵守口莫犯偈。慈念众生。可得安隐。主人如教。通晓念佛诵戒。鬼莫能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杀。即便欲杀。但彼有不可杀之德。法当却杀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罗汉蔽之。令鬼不见。田家悟道。梵志得活。东坡云。还着失慈。当云两家都没事。吾不意东坡之高明而出此鄙俗语也。还着一言。有事有理。事则邪不胜正。慈能制㐫。今以正念观音。自然还着。喻如含血喷天。返污己身。将头触火。反焦己额。不期然而然。非菩萨加罚于彼。亦非行人起心愿着彼也。理则三毒十恶。皆出当人妙心。今正念观音。以智照神力。旋流反闻。复归元真。彼毒恶等。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不还着本人。而谁着耶。

△九一行颂免罗刹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十一行加颂恶兽难。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十一一行加颂蛇蝎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十二一行加颂云雨难。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二一行颂三毒二求。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三毒炽盛。众苦逼身。男女皆无。困厄孤伶。妙智之力悉能救之。颂初答观音得名竟。

△二六行颂次答普门示现。分四。初二行。明身业普应。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至)以渐悉令灭。

能应之由。由神力及智方便。若非千如全体之用。不能具足神通力也。通虽性具。复由广修妙智方便。照性发通。故得普门示现自在也。常论恶趣。但局三途。今种种之言。通指九界。望佛皆名为恶。别举三途极恶故也。虽三恶方沉幽昏。未应得度。悉令渐灭其苦也。

△二二行意业普观。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至)普明照世间。

真以息妄。净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与乐。以此五观。加被群迷。妄染惑苦。应念息灭。故一切众生常愿仰而依之。大士之所以应身示现者。实赖于此耳。无垢下。叹上五观。无垢慧日。叹观智之体。伏灾普照。叹观智之用。

△三一行口业说法。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