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原译

武原无依道人徐昌治觐周氏逗注

○譬喻品第三

(以类比况谓之譬。开晓令悟谓之喻)。

 (道理精明我相空  相逢自不觉疏慵  尘尘五欲尘尘妙  法界何曾有异同)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

(内解在心。名喜。欣动形色。名踊跃)。

即起合掌。瞻仰尊颜。

(瞻仰尊颜。无余思念。表开佛知见也)。

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感伤者。闻褒大折小。内疑而外鄙。失如来知见者。失佛眼之见。失佛智之知也)。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是我咎者。由我迷权。何关理教。由我惑实。何关佛偏。追述昔非。是引过自归也)。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成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

(不解方便者。不知三乘是方便之权。辄便信受。取证小果也)。

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怀大欢喜

 疑网皆已除  昔来蒙佛教  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希有  能除众生恼  我已得漏尽

 闻亦除忧恼  我处于山谷  或在林树下

 若坐若经行  常思惟是事  呜呼深自责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  演说无上道  金色三十二

(自足轮。至手。至毛孔。两肩。两腋。身如师子。齿具足。咽中津液。梵音深远。眼色白毫等)。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自顶相。至眉。耳。身骨。指踝。面色。手足。仪容和悦。进止如象王。行法如鹅王)。

 十八不共法

(自身口念无失。至智慧。知过去未来现在等)。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独经行时

 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  广饶益众生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问世尊  为失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  称赞诸菩萨  以是于日夜

 筹量如是事  今闻佛音声  随宜而说法

 无漏难思议  令众至道场

(昔疑今问)。

 我本着邪见  为诸梵志师  世尊知我心

 拔邪说涅槃

(生死中有涅槃。即大乘意。若生死中无涅槃。即小乘意)。

 我悉除邪见  于空法得证  尔时心自谓

 得至于灭度

(邪见是凡夫着。入法性是二乘着。梵志即婆罗门。唯五天竺有)。

 而今乃自觉  非是实灭度  若得作佛时

 具三十二相  天神夜叉众  龙神等恭敬

 是时乃可谓  永尽灭无余  佛于大众中

 说我当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佛以种种缘  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  我闻疑网断  佛说过去世

 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  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

 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法轮  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

 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  谓是魔所为  闻佛柔软音

 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  我心大欢喜

 疑悔求已尽  安住实智中  我定当作佛

 为人天所敬  转无上法轮  教化诸菩萨

(广赞妙经。难逢难遇。当生敬仰。当尽心奉持。当熟思而有大觉悟)。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长夜受学者。昔虽大化未破无明。方便导引生我法中者。昔以大化。今生大解也)。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

(悉忘者。废大习小也)。

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忆念本愿。是得解不虚。先施权教。成中途小善。后显真实。遂本愿大心也)。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旁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身子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眼。唾而践。之身子瞋。退作凡夫。愿成佛日。开三乘法。故云本愿。身子即舍利弗)。

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以中道智。除二遍染。故国名离垢。以平等慧。断人我惑。故其土平正。惑断垢除。宜乎地如琉璃也)。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力等功德  证于无上道  过无量劫已

 劫名大宝严  世界名离垢  清净无瑕秽

 以琉璃为地  金绳界其道  七宝杂色树

 常有华果实  彼国诸菩萨  志念常坚固

 神通波罗蜜  皆已悉具足  于无数佛所

 善学菩萨道  如是等大士  华光佛所化

 佛为王子时  弃国舍世荣  于最末后身

 出家成佛道  华光佛住世  寿十二小劫

 其国人民众  寿命八小劫  佛灭度之后

 正法住于世  三十二小劫  广度诸众生

 正法灭尽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广流布

 天人普供养  华光佛所为  其事皆如是

 其两足圣尊  最胜无伦匹  彼即是汝身

 宜应自欣庆

尔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等大众。见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于佛。所散天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而作是言。

(上衣。即大衣。自回转。身子得记。法性自转。因果。依正。自他。悉转也)。

佛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尔时诸天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心佛众生三妙法之轮也)。

 昔于波罗柰  转四谛法轮  分别说诸法

 五众之生灭  今复转最妙  无上大法轮

 是法甚深奥  少有能信者  我等从昔来

 数闻世尊说  未曾闻如是  深妙之上法

 世尊说是法  我等皆随喜  大智舍利弗

 今得受尊记  我等亦如是  必当得作佛

 于一切世间  最尊无有上  佛道叵思议

 方便随宜说  我所有福业  今世若过世

 及见佛功德  尽回向佛道

(亦如是。如身子之领解得记也)。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

(昔说三是究竟。今又说一为真实。昔三今一。同异不分。故言皆堕疑惑)。

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前三后一即因缘)。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

(化菩萨。若权若实。皆入佛道也)。

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此引接安慰也。前斥责既切。恐鄙怼自沉。今许其譬喻。使善解也)。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

(长者即如来。一化之主也)。

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

(年高。则博达今古。譬佛智德。衰迈。则根志纯熟。譬佛断德。财富无量。总譬万德也)。

其家广大。唯有一门。

(一门者。佛道门也。佛道。理一。理为教所诠。故名门)。

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譬五道众生)。

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

(堂阁。譬欲界。色无色界。墙壁。譬地水火风[树]根梁栋。譬性命意识。朽落倾危。譬三界无常。迁变不停)。

周匝俱时。歘然火起。焚烧舍宅。

(八苦遍在四大四生。故言周匝。并皆无常。故云俱时。歘然。譬本无今有。本无此苦。无明故有)。

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譬众生性欲不同)。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

(譬六道众生也。四面譬身受心法。于身起净倒。于受起乐倒。于心起常倒。于法起我倒。起此四倒。故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五阴盛苦)。

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

(为众生起大悲心。念其退大故惊。忧其起恶故怖。不为五浊八苦所危。名安。不为四倒所动。名隐)。

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着见名嬉。着爱名戏。不厌患者。不厌无常之苦。不患烦恼之集也。无求出意者。不修道。求灭度也)。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

(知见譬衣裓。无畏譬几。十力譬案。如来以神通。发动此三法)。

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

(一门。即一佛乘。微妙难知。故言狭小。大乘善根微弱。名幼稚。众生诸根钝。不堪闻大道难度也)。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是舍。云何为失。

(不惊畏者。不生闻慧。不生思慧。不识八苦五浊。能烧善根。如不知火。不识舍。不知丧失法身之由)。

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背明向暗。如东西。生死往还速疾。如驰走。于中起见爱。如戏也。不从大教。故言视父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

(上文于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今云若不时出。必为所焚。须知前得出者。即是法身出。今言若不时出等者。即是应身。示同众生有疾。若众生有善。乘机受化。则与应身时出。设方便。设三乘之权也)。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

(昔曾习小。是知先心。性欲不同。是各有所好。习小。故以小接。不同。故开一为三)。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

(羊车。声闻乘。鹿车。缘觉乘。牛车。菩萨乘。今在门外者。断见思。出三界外也)。

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是转法轮处。适愿者。机教相称。即闻慧。心勇锐。即思慧。互相推排。推四真谛理。排伏惑见。竞趣真道。速疾见理也。争出者。出三界苦。成无学果。断思惑尽。方出火宅)。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子离火宅。心即泰然。四衢。四谛也。三界思尽。为露地。住果不进。云坐。见思惑尽。真谛理显。故无障碍)。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大乘机发。志求佛道)。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璎。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等者。法等也。各随本习。四谛六度。无量诸法。开示真实也。车高广。譬如来知见深远。众宝庄校。万行修饰也。周匝栏楯。总持万善也。四面悬铃。譬四无碍辩。幰盖者。慈悲普覆一切。杂宝严饰。如来大慈也。宝绳交络。譬四弘誓也。垂诸华璎。悦动众生也。重敷婉筵。一切诸禅柔软也。驾以白牛。譬无漏般若。体具万德也。筋。譬五根。力。取摧伏。行步平正。譬定慧均等。其疾如风。到萨婆若也)。

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

(数无量者。譬今经开显。若教若行。皆示实相也。各与不差别者。不移本习。而示真实也)。

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

(譬大圆因显知见。无缘尚度也)。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譬菩萨闻法。疑网皆除。三乘之人今得大车。善于变易。过本所望)。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

(小乘五分法身。入空慧命。则为已得玩好)。

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

(教小本在于大。而今获大)。

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

(此述长者本意。若小若大。俱有本心。小非究竟。不须更与)。

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二善哉者。述其免难不虚。以佛许三与一。自说为难。故以身子说不虚。取信也)。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

(神力者。深修禅定。能得神通。具足方便也)。

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

(三毒。即贪瞋痴。以其能坏出世善心。故名为毒)。

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

(明八苦之火。从四倒起。合上所见之火。从四面起也)。

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不观苦集。故不生厌。不观道灭。故不求解脱。不以为患。无求出意也)。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拔大悲之力。乐大慈之力)。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出三界。在门外也)。

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得无生智为自在。得尽智为无系。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名无所依。所作已办。梵行已立。名无所求。根即五根。力即五力。觉即七觉支。道即八正道。住于真空涅槃。故云安隐快乐)。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

(此佛施三乘教也。信受。闻慧也。殷勤。思慧也。精进。修慧也。争出火宅。不能化他。如羊不顾后群也)。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缘觉深知诸法因缘。是法行人。从他闻法少。自推义多。故取鹿不依人。犹有回顾之慈也)。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菩萨称一切智者。乃是佛智。望此修因。即是大乘兼运之意也。菩萨慈悲化物。如牛之安忍运载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一相。是实相。即法身。一种。是种智。即般若。能生净妙之乐。乐即无苦。名解脱。三德高广庄严。名摩诃)。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

(三车诱引。除其五浊。五浊既除。大善自全。故但与大车也)。

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明如来出世。本欲说大。但为小智乐着三界。故以方便诱引。还与大乘。即称本心)。

(不知何者是火。不知三毒四倒也。不知何者为舍。不知四大五阴也。不知云何为失。不知失足堕三涂也。长者以法界为家。诸子以五阴为舍。法界常安五阴常危。总是权名。但了自心。无法不得)。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弊

(三界无始为久。非今所造为故。无常卑鄙为顿弊)。

 堂舍高危

(头为殿。腹为堂。背为舍。念念相续无常。为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墙壁圮坼  泥涂阤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周障是六识。屈曲是六根。六尘遍染六根。故言杂秽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

 乌鹊鸠鸽

(以八鸟。譬八慢)。

 蚖蛇蝮蝎  蜈蚣蚰蜒

(此譬瞋使)。

 守宫百足  鼬狸鼷鼠  诸恶虫辈

 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  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  而集其上

(此譬痴使。即无明也)。

 狐狼野干  咀嚼践踏  哜啮死尸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  处处求食

(此譬贪使。野干类狐。夜鸣。怪兽)。

 斗诤揸掣  啀喍嗥吠

(此譬疑使。啀喍拒吻恶声也)。

 其舍恐怖  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

 魑魅魍魉

(总譬五钝使。五利使)。

 夜叉恶鬼  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

 诸恶禽兽  孚乳产生  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  争取食之  食之既饱

 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  甚可怖畏

(此譬邪见)。

 鸠槃茶鬼  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

 一尺二尺  往返游行  纵逸嬉戏

(此譬戒取)。

 捉狗两足  扑令失声  以脚加颈

 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  其身长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

 叫呼求食

(此譬身见)。

 复有诸鬼  其咽如针

(此譬见取)。

 复有诸鬼  首如牛头  或食人肉

 或复啖狗  头发髼乱  残害凶险

 饥渴所逼  叫唤驰走

(此譬边见)。

 夜叉饿鬼  诸恶鸟兽  饥急四向

 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  恐畏无量

(总结利钝使)。

 是朽故宅  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三界是佛化应之处。故云属于一人。由出去后。诸子无知。故令火起。喻起五浊也)。

 于后宅舍  忽然火起  四面一时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