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天台 智者 疏 并记

四明沙门 道威 入注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第二达多一品。引昔弘经。彼我兼益。以劝流通。先释品目。次消经文。释品目。具注四释。初因缘者。生时人天心热。因此立名。即因缘感应也。问。恶人出世。何名感应。答。令无量人。不敢造恶。则世界益也。因行逆而理顺。即圆顿教意也。本地清凉。迹示天热。同众生病也。故大经云。达多必不破僧。报恩经云。若有人言达多实恶人入狱者。无有是处。大云经云。达多不可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并本迹意也。宝唱经目云。法华凡四译。两存两没。昙摩罗刹。此言法护。西晋长安译。名正法华。法护仍敷演。安汰所承者是也。鸠摩罗什。此翻童寿。龟(音丘)兹国人。以伪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长安逍遥园。译大品竟。至八年夏。于草堂寺。译此妙法莲华。命僧睿讲之。睿开为九辙。当时二十八品。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在内。江东所传。止得二十七品。梁有满法师。讲经一百遍。于长沙郡烧身。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彼自私安。未闻天下。陈有南岳禅师。次此品在宝塔之后。晚以正法华勘之。甚相应。今四渎混和。见长安旧本。故知二师深得经意。嘉祥三义。全不可依。委如记释。言提婆达多。亦名达兜。此翻天热。其破僧。将五百比丘去。身子厌之眠熟。目连擎众将还。眠起发誓。誓报此怨。捧三十肘石广十五肘掷佛。山神手遮。小石迸伤佛足。血出。教阇王放醉象蹋佛。拳华色比丘尼死。安毒十爪。欲礼佛足。中伤于佛。是为五逆。生时人天心热。从是得名。故言天热。此迹也。若作本解者。众生烦恼故。菩萨示热。同其病行。而度脱之。此品来意。引古弘经传益非谬。明今宣化事验不虚。举往劝今。使流通也。文为二。一讫生佛前莲华化生。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成道。二从于时下方多宝所从菩萨下。明今日文殊通经。龙女作佛。禀教尚然。宣通之功。益岂不大矣。故提婆达多受记。文殊可以意知。第一有三。一明往昔师弟持经之相。二结会古今。三劝信。第一有长行偈颂。长行有四。一明求法时节。二于多劫中下。正明求法。三时有仙人下。明求得法师。四王闻下。明受法奉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初明求法时节。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此上是第二正求法中。初明发愿也。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第二修行中。初明欲满檀那。勤行布施也。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次明为满般若。推求妙法。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三明求法得师。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第四受法奉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有七行半。颂上长行。为五。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初二句。颂上求法时节。

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推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

第二一行半。颂上正求法。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

第三一行半。颂上求得说法师。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须。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

第四二行半。颂上受法奉行。

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第五一行半。结正劝信。

△下去第二结会古今。复二。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初正结会古今。

△下去是第二明师弟功报俱满。初明弟子。中复为三。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

初明弟子因满也。言具六度者。度义甚多。委如大论。故知诸家取舍。不任证据。不知何者是释迦所行具足。今一家立教。则体相可识。迹示四相。本行唯圆。初明三藏中略释。直明六相。舍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骂不报名忍。为事始终名精进。四禅八定名禅。分地息诤名般若。次约束十善为六度者。不杀至不妄语是檀。不两舌是尸。不恶口是忍。不绮语是进。不贪瞋是禅。不邪见是般若。又约分别。初明对治。菩萨善戒第十云。六波罗蜜有三种。一对治。谓悭。恶。瞋。怠。乱。痴。即所治。二谓相生。谓舍家持戒。遇辱须忍。忍已精进。进已调根。根调知法界。三谓果报。富。具。色。力。寿。安。辩。又余经云。施报富。戒报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报破烦恼。如是等例。皆三藏小菩萨六度也。次约大乘衍门。若施。受。财物。三事皆空名檀。不见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名忍。身心不动名精进。不乱不味名禅。非智非愚名般若。如此流例。皆通教中六度也。又约别教世外菩萨六相者。若言檀有十利。伏悭烦恼。舍心相续。与众生同资产。生豪富家。生生施心现前。四众爱乐。处众不怯畏。胜名遍布。手足柔软。乃至诣道场。恒值善知识。此乃檀中十利。次戒有十利者。满一切智。如佛所学。智者不毁。誓愿不退。安住于行。弃舍生死。慕乐涅槃。得无缠心。得胜三昧。不乏信财。此是戒十利。忍有十利者。火。刀。毒。水。皆不能害。非人所护。身相庄严。闭恶道。生梵天。昼夜常安身。不离喜乐。精进有十利者。他不能折伏。佛所摄。非人所护。闻法不忘。未闻能闻。增长辩才。得三昧性。少病恼。随食能销。如优钵华增长。禅有十利。安住仪式。行慈境界。无悔热。守护诸根。得无食喜。离爱欲。修禅不空。解脱魔罥。安住佛境。解脱成熟。般若十利者。不取施相。不依戒。不住忍力。不离身心精进。禅无所住。魔不能扰。他言论不能动。达生死底。起增上慈。不乐二乘地。又四事应修檀。一修道者破悭贪故。二庄严菩提故。三自他利益。欲施。施时。施已。皆欢喜名自利。饥渴者得除。是名利他。四得后世大善果。后世获大尊贵饶财。四事应持戒。自修善法灭恶戒。庄严菩提摄众生。卧觉安不悔恨。于众生无害心。后受人天。得涅槃等乐。四事应修忍。修忍除不忍。庄严菩提摄众生。彼此离怖畏。后世无瞋。眷属不坏。不受苦恼。得人天涅槃乐。四事应修精进。进破懈怠。庄严菩提。摄众生。增长善法。是自利。不恼他是利他。后得大力致菩提。四事应修禅定。定破乱心。庄严菩提。摄众生。身心寂静。是自利。不恼众生是利他。后受清净身。安隐得涅槃。四事应修般若。智慧破无明。庄严菩提。摄众生。智慧自乐。是自利。能教众生。是利他。能坏烦恼及智障等。是大果。如此流例。是别教明六度。后约圆教者。月藏第一云。若众生唯依读诵。求菩提。是人为着世俗。尚不调己烦恼。何能调他。是人着嫉妒。名利。富贵。高心自是轻慢毁他。尚不得欲界善根。况色无色善根。况二乘菩提。况无上菩提。如星火不能干海。口气不能动山。藕丝不能称岳。何者。世俗心不能满菩提。何者是第一义。谓造一切福事。若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义熏修。则速满六波罗蜜。若行若坐。舍攀缘想。是檀。舍攀缘不犯是尸。于境界不生疮疣是羼。不舍于离是进。于事中不于逸是禅。于诸法体性无生是般若。复次于阴舍是檀。不计念阴是尸。于阴无我想是羼。于阴不起怨想是进。于阴不炽然是禅。于阴毕竟弃是般若。于界舍是檀。于界不扰浊是尸。于界舍因缘是羼。于界数数舍是进。于界不起发是禅。于界如幻想是般若。如是等是名第一义谛。善巧方便。甚深法要。能满六波罗蜜。以此法自为为他。三世菩萨。悉修是法。成菩提。故非世俗也。此法息众生烦恼道苦道。安置菩提道。华严七地。方明念念具十波罗蜜。修习一切佛法。以求佛道。善根与一切众生。是檀。能灭一切烦恼热是尸。于一切众生无所伤是忍。求善无厌是进。修道心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禅。忍诸法不生门是般若。能起无量智门是方便。求转胜智是愿。魔邪不能阻是力。于一切法相如实说。是智。是十波罗蜜具故。四摄道品。三解脱。一切助菩提法。于念念中皆具足。诸地皆念念具足。此地胜故。此借华严教道深位。以证今经圆人初心。验知华严。存于教道。别义明矣。若圆极说。岂至七地。方具十耶。故知地持中。念念具十。六之与十。开合不同。若念念具十。何行何念。而不具十。一行一切行。斯之谓也。经中以持般若校量。过舍恒沙身。乃以实行。对事舍耳。若六皆法界。此则不然。故不可以三事皆空。及以次第出生诸行而比之。又此六度。上下诸文。非不略释。观其文意。随事各别。若序中横见。但是现相。发弥勒疑。文殊引古。种种之言。为引同耳。过去佛章。为开五乘。菩萨之文。六度甚略。药草喻中。三菩萨位。不语行相。意在辨于差与无差。分别功德。略举五度。为校量本。亦非正意。故无行法。唯此中经。文虽略列。而正明行因趣果之相。故释者委列。使一切行会入一乘。方是此中释迦所行。圆教本迹六度之相也。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次明释迦为弟子果圆也。然三十二相。诸教所列。修得不同。多在教道。若实道者。但是发得。不须各修。如下龙女叹佛偈中。自非深达。安能具相。委如止观第一见相中说。三十二相者。足下平如奁底。足趺隆如龟背。两相共一修。坚固布施。千辐轮但一修。安慰怖者。足跟长。手足指长。圆直身。三相共一修。谓不杀戒。七处满。肩。颈。臂。脚。一修。恒作施主。手足合缦。及柔软两相一修。谓四摄。足跟直。踝不现。毛右旋。三相共一修。恒以善法。饶益众生。鹿腨(市兖)肠相一修。以经书教人不吝。皮肤不受尘垢相一修。如问而答。黄金色相一修。忍辱好衣施。阴马藏相一修。和合诤讼。梵身圆等相。手摩膝相。共一修。慈心等教导。肩圆。项光。师子臆。三相共一修。恒令施得增长。万字相一修。不恼众生。绀眼。牛王睫。二相共一修。不恙爱视众生。顶髻。青发。二相共一修。诸功德。在众人前。一孔一毛。白毫。二相共一修。不妄语。四十齿。白齐。二相共一修。不两舌。广长舌。梵音声。二相共一修。不粗恶语。师子颊一修。不绮语。四牙一修。离邪命。一切众生功德。等佛一毛。佛诸毛功德。等一好。诸好等一相。诸相等白毫肉髻。白毫肉髻百千万亿。乃成梵音声。三十二相。因虽各各。论其真因。持戒精进。精进无戒。尚不得人天身。况余相耶。此则三藏教佛相本也。空无生。是通教相本。道种智。是别教相本。实相。是圆教佛相本。八十种好者。二十指。手足表里八处平满。踝。膝。䏶。六处好妙。肩。肘。腕。六处满。两髂。奇中三处好。髋尻二处。马藏一。两髆二。腰脐二。胁腋乳六。腹胸背项四。上下牙。上下唇腭。两颊。两鬓。两目。两眉。两鼻孔。额。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