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章安尊者 灌顶 结集
陈隋天台 智者大师 说
唐荆溪尊者 湛然 述记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
今初。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虽俱法用。以偏望圆。偏差圆。会。会虽胜差。然会已非差。用亦成妙)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譬如偏举一指以目偏处。是举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释方。将用以释便。若总举指以目圆处。宜将秘以释方。妙以释便也(用偏法。如以一指。偏目一方。若用圆法。如以五指。遍示诸方)。举偏法释方便。盖随众生欲。非佛本怀。如经。令离诸着。出三界苦。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方便。
(僭补曰。以三权对一实共论。以未开故。秪论于权。是体外方便。非今品意)。
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如世之门。本为能通。三皆入实。故名为门)。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义但是入实之门。非今品意。
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于昔成秘。彼秘被开。于今成妙)。妙达于方。即是真秘(达即是开。用妙之便。以开秘方。妙外无法。故云即是)。点内衣里无价之珠。与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众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衣珠。自退已来。于彼醉客偏门。尚为偏门之名。何况圆所。若不开之。三权未显。如衣覆珠。今经开之。与果智一。作人亦尔。思之可知)。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初番释者。是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次释亦是体外方便。自行化他之权。亦是随自他意语。后释是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语。
(初释者。自有三文。简初文者。三教一向名他名权。权隔实故。释次文者。以三教之他。与圆自对辨。释第三文者。三俱体内。无非真实。但名为自。自外无他。他即自也)。
又初释方便。非能入。非所入。次释方便。是能入。非所入。后释方便。是所入。非能入。故知名同。其义大异。
世人多不见此意。浪释方便品。
(释初文者。且指三教。但是法用。尚非能通。况是所通。是故三教。非能非所。故三方便。悉皆为粗。释次意者。门是三教。得是能通。不云三教即是圆。故非所通。既其不即。故犹是粗。释第三文者。亦开前二。初非能非所。次则能通。并开成所。所中善巧。名为方便。故妙方便。异于方法。及能通门。故知下结斥)。
故正法华。名善权品。权即方便。无二无别。低头举手。皆成佛道。方便善权。皆真实也。当知今品。乃是如来方便。摄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纳流。岂可以一枝一派。释法界之大都耶。
今明权实。先作四句。谓一切法皆权。一切法皆实。一切法亦权亦实。一切法非权非实。一切法权者。如文云。诸法如是相性体力本末等。介尔有言。皆是权也。
一切法实者。如文。如来巧说诸法。悦可众心。众心以入实为悦。又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如来所说。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又云。皆实不虚。又大经四句。皆不可说也。
一切法亦权亦实者。如文所谓诸法如实相。是双明一切亦权亦实。例如不净观。亦实亦虚。云云(不净下引例。假想故虚。治欲故实。秪此一观。是实是虚。何妨一法。亦权亦实)。
一切法非权非实者。文云非如非异。又云。亦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非虚非实。如实相也。
若一切法皆权。何所不破。纵令百千种师。一一师作百千种说。无不是权。如来有所说。尚复是权。况复人师。宁得非权。如前所出。悉皆权也。
若一切法皆实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但一究竟道。宁得众多究竟道耶。
若一切法亦权亦实者。复何所不破。一切悉有权有实。那得自是一途。一一法中。皆有权实。不得一向权。一向实也。
若一切法非权非实。复何所不破。何复纷纭。强生建立。佛虽能于此不可说法。方便能说。而众生不堪。若发轸单说此法取众生者。即不能得也。故言不可说不可说也。
且置此事。以自行权实。共别教权实。共取众生者。大机利者直得。钝者曲得。小机利钝俱不得。盖华严意也。
复置此事。单用三藏权实取众生者。大机利钝者密得。显不得(佛初成道。第二转法轮。陈如一人证初果。八万诸天证无生法忍。二乘不知。故云密得)。小机利钝者。但保于证。取亦不得。盖三藏意也。
复置是事。合用四种权实共取众生者。大机利钝者曲直俱得。小机利钝者保证。俱不得。盖方等意也。
复置是事。舍三藏权实。用三种权实共取众生者。大机利钝俱得。小机利钝保证。俱不得。盖般若意也。
复置是事。舍三种权实。单用圆教自行权实取众生者。大小机利钝俱得。盖法华意也。如来智慧。靡所不达。明照时宜。用与可否。故释品云。方者。诸方法也。便者。善巧用也。巧用方法取众生皆得。是故殷勤。称叹方便(此约前四时三种法用。不能至实。故但成于初义释品。若至法华。纵名法用。亦成秘妙之法用也。即可以用释今经品。则方法之名。昔日通四。今无复三)。
又华严论教。但是满字。论时。但是乳。论法。是一自行。一化他。若对人。但是菩萨。二乘聋哑。若依今经文。未曾向人说如此事。
约三藏者。若论教。唯是半字。若论法。是一种化他。若论时。即是酪。若依今文。住立门外。着弊垢衣。执除粪器。二乘人耳。
约方等。若论教。对半论满。若论时。并酪明酥。若论法。有三种化他。一种自行。若依今文。心相体信。入出无难。
约般若。若论教。带半论满。若依时。挟生而熟。若依法。则有二种化他。一种自行。若依今文。出内取与。皆使令知。
约法华论教。废半论满。若论时。纯是醍醐。若论法。唯有自行。若依今文。开权显实。此实我子。我之所生。我实是父。付以家业。授记作佛。前教不说者。今皆发之。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是自行之权。故言方便品(僭补曰。经前品旨。文句有略解。广解。料拣等。此但撮其要。不能具录。智力有余者。宜自捡之)。
△二正释经文。从此品下。讫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或至偈后现在四信弟子文尽。凡十五品半。是正说分。若作两正说。从此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凡八品。是迹门正说。今且逐近。就迹门正说八品中。初方便品。更为两。一略开三显一。二广开三显一。
○略更为二。初略开三显一。二腾疑致请。略中有长行。有偈颂。长行中又为二。一寄言叹二智。二绝言叹二智。若不措言。则无能知者。虽复称扬。言不能尽。寄言为二。一叹诸佛权实。二叹释迦权实。诸佛道同。是故俱叹。上光照他土。弥勒横问。文殊引古。大众竖闻。正表于此。故发轸定起。即明诸佛道同也。就叹诸佛文为三。一双叹。二双释。三双结。就双叹中。先经家提起。次正叹。
今初。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
尔时者。文殊问答已竟。佛从定起之时也。佛常在定。何故言起。此有所示。往古诸佛说此经时。必前入无量义。即入法华。今佛亦尔。此示世界悉檀。哀从定起。冥真达俗。二俱审谛。说必不谬。增长物信。此示为人悉檀。哀从定起。佛寂而常照。尚须入定。方乃说法。况复散心。妄有所说。此是对治悉檀。哀从定起。入定缘理。安心实相。出定令他。安心实相。此是第一义悉檀。哀从定起。安此四法。故言安详而起也。
告舍利弗者。小乘中智慧第一。将欲因其破小智。显大智。开权显实。此乃经家提起之文。法华论云。佛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如实智观。从三昧而起。现如来得自在力故。如来入定。无能惊忤故。论与今义相应。第一义悉檀。出过世间。故无能惊忤。四悉檀无障碍。故得自在。
跏趺坐者。古往微尘恒沙诸佛。及弟子。尽行此法故。又跏趺起恶觉。尚生他敬心。况入深境界而不适悦天人耶。又非世受用法。不与外道共。能破魔军烦恼故。又能生三种菩提道故也(三种菩提者。一性净菩提。二离垢净菩提。三究竟菩提)。
△次正叹二智中二。先叹实。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实者。诸佛智慧也。非三种化他权实。故言诸佛。显自行之实。故言智慧。此智慧体。即一心三智。甚深无量者。即称叹之辞也。明佛实智。竖彻如理之底。故言甚深。横穷法界之边。故言无量。譬如根深则条茂。源远则流长。实智既然。权智例尔。
△次叹权。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权智者。盖是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为门(等觉已下是道前)。从门入到道中(妙觉道中)。道中称实。道前谓权也(此约四十二位因果。论权实也)。难解难入者。叹权之辞也。不谋而了。无方大用。七种方便。不能测度。十住始解。十地为入。举初与后。中间难示难悟可知。而别举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者。执重。故别破之耳。法身本意。元以自行权实拟之。无机逃走。故言不知。华严顿照。聋哑瞽聩。故言不知。方等弹斥。保住草庵。故言不知。般若转教。无心悕取一䬸之意。故言不知。今大机启发。放光动地。彼此今古。诸佛道同。由怀疑惑。故言不知。利根菩萨。节节能知。钝同二乘。是亦不知也。又方便智慧为门。得入方便智。即是三教。各各四门。齐教入证也。自有佛智为门。得入佛智慧。如上说圆因。称方便品。即是自行观智为门。即今经所叹。其智慧门。圆教四门。即其一也(圆教四门者。具如止观。即教智行理。言即其一者。谓智慧为门也)。自有实为门。入方便智。双照二谛。即其义也(以实为门。入方便智。双照二谛者。即此经开显之后。从体起用。即权即实也)。
△二双释诸佛二智。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至)名称普闻。
佛曾亲近。至尽行道法。是释诸佛实智。良由外值佛多。禀承至要。故实智甚深。良由内行纯厚。尽行道法。故实智无量。无量。则释横广。甚深。则释竖高也。
勇猛精进二句。是释诸佛权智。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良由勇猛精进。能入难入之门。既入门已。泽被无疆。物钦胜德。故名称普闻。
亦可分句。勇猛精进能入法门。即释权智深。名称普闻。即释权智广。观权文。无深广之语。例实智。此义则成(例实智此义则成者。以即实之权。权即实也)。
△三双结诸佛二智。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称理究竟。故言成就。到彼岸底。故言甚深。此结成实智也。称机适会。故言随宜。非七方便所知。故言难解。此结成权智也。
有时解成就甚深未曾有法。结自行权实。随宜所说意趣难解。结化他权实(叹诸佛权实二智竟)。
△二叹释迦权实二智。文亦为三。初双叹。次双释。后双结。
今初。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至)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吾从成佛已来。叹实智。若实智不圆。佛道不成。既云成佛。一成一切成。即是叹实智也。
种种因缘下。是叹权智。四十余年。以三种化他权实。逗会众生。故言种种因缘也。譬喻者。小乘中以芭蕉水沫为譬。大乘中以干城镜幻等譬。依诸论者。以小乘譬乳。大乘譬醍醐也。广演者。能于一法。出无量义也。无数方便者。即七种方便也。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者。说散十善。离三途着。说净十善。离欲界着。说三藏。离见思着。说菩萨法。离涅槃着。说佛法。离顺道法爱着。
△次双释二智。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如来半句。即是释实智。从真如实相中来而得成佛道。故名如来。即释成实智也。
方便。即是释权智。由于方便善巧。故能种种因缘。
知见波罗蜜者。即是双举权实知见也。一切种智名实知。佛眼名实见。道种智名权知。法眼名权见。悉到事理边底。故名波罗蜜。
皆已具足者。权实悉究竟也。若不作双释之意。那忽言皆已。皆已者。双释意显也。
△三双结二智。
舍利弗如来知见(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如来知见。如前说。广大明横。深远明竖。如此实智。非横非竖。寄言往叹。论其横竖。照无限极。如函大盖大也。
无量无碍下。即是结权智也。自行之权。道前方便。约诸法门。故知是结权智明矣。实智无若干也。无量。即佛地四等也。无碍。即佛地四辩也。能于一辞一义。旋出无量。乐说不穷。比别通菩萨。如甲上土方地。力。即十力。畏。即四无所畏。禅。尽禅之实相。定。即首楞严定。三昧。即王三昧。深入无际者。结成竖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结成横广(一寄言叹竟)。
△二绝言叹三。
初举绝叹之由。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至)悦可众心。
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者。即举权也。
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者。举实也。何以得知。上见他土说顿云。其声清净。出柔软音。下身子领解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据前后两文。知是举实智也。
前叹中。前实后权。今何意前权后实。明前欲寄言。故从实而舒权。今欲绝言。须卷权归实耳。
△次指绝言之境。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取要言之。是指实境。要者。莫过于实也。无量无边未曾有法。是指权境。
又举要是创指之端。无量无边。是指权。未曾有法。是指实。言此二法。佛悉成就。修道得故。此那可说。若单明一事。不应言悉。既双指权实。其意明矣。
△三正绝言叹为二。
初绝言叹。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
明此法深寂。言语道断。体不可说。故止而叹之。设慈悲为说。闻不能解。伤其善根。是故止也。
△二释止叹之意为两。一就佛是无上人。成就修得无上法故。不可说。
所以者何(至)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就佛成就下。明上人权实横满不可说。从唯佛与佛下。明上人权实竖深不可说。
成就对不成就。乃至难解对不难解。即是横明成就修道得故。故不可说。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者。初中分获。未尽其源。如十四夜月。光用未普。独佛与佛。究竟边底。如十五夜月。体无不圆。光无不遍。如此竖深。修道得故。故不可说。
△次明甚深境界不可思议故不可说。有二。初一句略标权实章。如文。
诸法实相。
(僭补曰。诸法实相一句两向。向前。即属前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也。向下。即是标权实章门。所谓诸法如是相等十如之文。释此一句也)。
△次十句广释权实相。
所谓诸法如是相(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今作四番释。一约十法界。二约佛法界。三约离合。四约位。经云诸法。故用十法界释也。经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故用佛法界释也。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用离合释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用位释也。
一约十法界者。四圣六凡。是为十界。世出世间。数不出十。一一界中。虽复多派。不出十如。十如者。谓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三涂。表苦为相。定恶聚为性。摧折色心为体。登刀入镬为力。起十恶为作。有漏恶业为因。恶爱取等为缘。恶习为果。三恶趣为报。本末皆痴为等。三善道。表乐为相。定善聚为性。升出色心为体。乐受为力。起五戒十善为作。白业为因。善爱取为缘。善习为果。人天趣为报。初后相在为等。二乘界。表涅槃为相。解脱为性。五分为体。无系为力。道品为作。无漏慧行为因。修出世善法为缘。四果为果。方便土为报。前后相在为等。菩萨佛界者。缘因为相。了因为性。正因为体。四弘为力。六度万行为作。智慧庄严为因。福德庄严为缘。三菩提为果。大涅槃为报。圆融无碍为等。又如地狱界。当地自具相性本末。亦具畜生界相性本末。乃至具佛法界相性本末。无有缺减。阿毗昙毗婆沙第七云。地狱道。成就他化天法。即是其例。余九法界亦如是。当知一一界。皆有九界十如。若照自位九界十如。皆名为权。照其自位佛界十如。名之为实。一中具无量。无量中具一。所以名不可思议。
(言自位者。虽明十界。界界各十。且照当界。以九为权。以一为实。故须结云。一中无量。一界具十。一一十如。若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无量中一。一中无量。不可以一说。不可以多说。不可以权说。不可以实说。因果。善恶。空有。大小。凡圣。渐顿。开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一切诸法悉皆如是。是知谭法界者。未穷斯妙。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
(○僭补曰。若照自位九界为权。佛界为实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各具三千法门。但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为易修观故。但观心法三千。故云自位也)。
须知一中无量。凡夫虽具。绝理情迷。二乘虽具。舍离求脱。菩萨虽具。照则不周。名不了了。如来洞览。横竖具足。
(先重立境云。一中无量。凡夫绝理等者。自鄙无分。故云绝理。随想异见。故云情迷。既绝且迷。徒具何益。二乘等者。即二教二乘。烦恼即真。舍而不观。避空求空。反资小脱。菩萨等者。藏通照六。别照次第。故云不周。皆迷己界。不达佛界。不了了言。尚该十地。故今应指别地及因。横竖具足者。一中无量为横。无量即一为竖。多一相即。故云具足)。
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不可宣示。止止绝言。其在此耳。
二约佛法界释者。佛界非相非不相。而名如是相。指万善缘因。故下文云。众宝庄校。即其义也。佛界非性非不性。而名如是性。指智慧了因。故下文云。有大白牛也。佛界非体非不体。而名如是体。指实相正因。故下文云。其车高广也。佛界非力非不力。而名为力。指菩提道心。慈善根力等。故下文云。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也。佛界非作非不作。而名如是作。指任运无功用道。故下文云。其疾如风也。佛界非因非不因。而名如是因。指四十一位。故下文云。乘是宝乘。游于四方也。佛界非缘非不缘。而名如是缘。指一切助菩提道。故下文云。又多仆从。而侍卫之。佛界非果非不果。而名如是果。指妙觉朗然。圆因所克。故下文云。直至道场也。佛界非报非不报。而名如是报。指大般涅槃。故下文云。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也。佛界非本非末。而言本末。本即佛相。末即佛报。是自行权也。佛界非等。非不等。而名究竟等。指于实相。故标章云实相。是自行之实也。即实而权。故言本末。即权而实。故言为等(问。此中佛界。与前十中佛界何别。答。前则在迷在因。通悟通果。今乃唯果。不通因迷。故一一法。皆用双非。非相非不相。虽出双非。意存三谛。下九准知。乃至本末究竟等也。如是方名究竟佛乘。是故皆以大车文结。此则于今品文。是佛果家之诸法实相。于彼譬说。即至道场之庄严大车。于彼宿世。即极果佛之开权宝渚。于彼本门。即久成佛之所契妙法。若正宗可识。岂迷流通。一句一偈之言。弥可信也。三德三轨之说。皎若目前。若得此意。广演于八年。不出乎一念。经五十小劫。讵动于刹那。例知一代逗机。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瞩目。法界根性。览而易通。随宜所说。咸指藏理)。此是如来自行权实。最为无上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横广竖深。而无有上。故标章云。诸法实相也。例亦应言诸法实性。实体。实力。乃至应言实究竟等。但略举一而蔽诸耳。如来遍照。横竖悉周。如观掌果。只为凡夫如双盲。二乘如眇目。菩萨夜视朦胧不晓。不可得说。止止绝言。其意在此耳。
三约离合者。若佛心中所观十界十如。皆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唯是一佛法界。如海总万流。千车一辙。此即自行权实。若随他意。则有九法界十如相性等。即是化他权实。化他虽复有实。皆束为权。自行虽复有权皆束为实。此即自行化他权实。随他则开。随自则合。横竖周照。开合自在。虽开无量。无量而一。虽合为一。一而无量。虽无量一。而非一非无量。虽非一非无量。而一而无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凡夫则诽谤不信。二乘则迷闷不受。菩萨则尘杌未明。为此义故。止止绝言。
四约位者。如是相者。一切众生皆有实相。本自有之。乃是如来藏之相貌也。如是性。即是性德智慧。第一义空也。如是体。即是中道法性之理也。是为三德。通十法界。位位皆有。
若研此三德。入于十信位。则名如是力。如是作。入四十一地。名如是因。如是缘。若至佛地。名如是果。如是报。
初三名本。后三名末。初后同是三德。故言究竟等。
初位三德。通恶通善。通贤通圣。通小通大。通始通极。虽在恶而不沉。虽在善而不升。虽在贤而不下。虽在圣而不高。虽在小而不窄。虽在大而不宽。虽在始而非新。虽在极而非故。故是不可思议。不可得说。止止绝言耳。
复次三德究竟等者。十界相性。权实开合。差别若干。以平等大慧。如实观之。究竟皆等。
若迷此境。即有六界相性。名为世谛。若解此境。即有二乘相性。名为真谛。达此非迷非解。即有菩萨佛界性相。中道第一义谛。若以此慧等于俗谛。俗谛非迷。等于真谛。真谛非解。非解非迷。双非迷解。但名平等。若双照者。权即是实。实即是权。虽二而不二。亦名究竟等也。
○又权实不二之境。七种方便。不能以不二智。等不二境。唯有诸佛。以不二智。等不二境。故言究竟等。
○又今大乘机动。不明九界性相。直说一切性相。悉入佛界性相。昔教不说。谓昔不与今等。今教说。知昔与今等。故言究竟等。
○初约惑解等。次约人等。后约教等。说此甚广。记者不能委悉耳。
南岳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也。天台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为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等。点空相性。名字施设。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等。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是中义也。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此之十如。乃十界上因果之法。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百法界。千如是。九界为权。佛界为实。细论各具权实。然此权实。不可思议。乃是三世诸佛二智所依之境。何法不收。此境发智。何智不发。故荆溪云。的指妙境。出自法华。正指此也(初叹二佛二智长行竟)。
△次偈颂。有二十一行为两。初十七行半。颂长行叹二智。后三行半。颂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
前又二。初四行颂寄言叹。后十三行半。颂绝言叹。夫偈颂长行。互有广略者。令义易显耳。长行二佛权实各叹。表化缘异故。颂中二佛合叹。示二智理同故。
初寄言中又二。初两行合颂二佛二智。后二行。合颂二佛释叹结叹等也。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至)无能测量者。
初世雄不可量一句。合颂上二佛实智。
次诸天下三句拣人。
次佛力无所畏下一偈。合颂上二佛权智也。力无畏等。颂诸功德是颂权智。余法者。即指化他之权。是实智之余助耳。正颂上种种因缘(云云)。言颂开合者。此有三异。一上举人。又标法。故云诸佛智慧。今但颂人。将人以美法。故云世雄。二者。上开叹。今合叹。以法别故须开。以人总故须合。三者。上云一切二乘不知。今言一切众生类不知。
△后二行。合颂二佛释叹结叹之意也。
本从无数佛(至)我已悉知见。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颂上诸佛释叹。佛曾亲近百千诸佛。尽行道法之文也。
甚深微妙法。颂上结叹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
难见难可了。颂上结叹权。意趣难解也。
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颂上释迦释叹知见波罗蜜。皆已得具足。上二句举因具足。次道场得成果一句。举果具足。
我已悉知见一句。颂上结释迦二智。如来知见广大之文也。(初四行颂寄言叹竟)。
△第二有十三行半。颂上绝言。文为五。初半行如是大果报。即颂不思议境。
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
但举初后。中间略可知。义字。兼颂究竟等也。大与种种。如玄义中说(但举初后者。仍先举后二。却举初二。故先云大果报。次云性相义也。义字等者。义谓义理。秪一究竟之言。有三谛三观义理也。大与种种等者。具如玄文)。
△第二半行。追颂取要言之佛悉成就也。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第三半行。追颂上止不须说也。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实相非方所。故不可示。非言语道。故云言辞相寂灭。
△第四颂举不知之人。有十行半。文为八。初半偈总拣不入者。即七方便也。
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
△次二句。拣能入者。即圆教十信。故云信力坚固者。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僭补曰。七方便。借藏教七贤位。名法华七方便。一两教二乘。二两教菩萨。三别教十信。四十住。五十行。六十回向。七圆五品是也。问。圆十信。未证法身。何以非方便。答。此品初。佛从定起。即叹二佛二智。无有知者。今偈云。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即圆教十信。故言信力坚固者。长行唯佛与佛知。颂中明十信知。互举耳。据此偈。佛金口亲许圆十信知。岂可雷同前三教。判入方便耶。以信邻初住。即断惑证真故也。华严经云。一切世界诸群生。少有欲求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难遇。趣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甚难。法华举七方便。与圆十信较量。华严举三乘。与圆十信较量。皆许十信能信此法。其义一揆。可互相印证也)。
△三一行半。拣二乘不知。
诸佛弟子众(至)其力所不堪。
△四一行。举身子不知。
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五一行半。举诸大弟子。
正使满十方(至)亦复不能知。
△六二行举支佛。
辟支佛利智(至)莫能知少分。
△七二行半。举发心菩萨不入。
新发意菩萨(至)不能知佛智。
发心语通。或可六度菩萨。三僧祗未断惑。名为发心。或可指上人天中。自摄得六度。而发心之语。别拟通别等发心也。
△八一行。拣不退菩萨亦不知也。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通教不退。断界内惑。是故不知。别教地前。亦有证位不退。行不退等。亦所不知也(第四八段竟)。
△第五一行半。颂上难解法。佛能知实相境。
又告舍利弗(至)十方佛亦然。
无漏不思议者。颂上结要。举权实所止之境也。甚深微妙法一句。颂上第一希有难解之法。我今已具得三句。颂上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明诸佛道同。同皆究竟。故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释不思议者。如如意珠。无毫厘之有。能雨众宝。实相不生。能生般若也。
(第二十三行半。颂绝言叹竟)。
(初十七行半颂长行竟)。
△后三行半。颂略开三显一。文二。初略开三显一。二腾疑致请。就略开显为二。初行半。颂诸佛显实。次颂释迦开三。互明一边耳今初。
舍利弗当知(至)要当说真实。
诸佛语无异者。此论诸佛化道是同。次两句劝信。后两句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显实也。动昔之执。生今之疑。将非魔作佛。正由闻此语也。佛既如实语劝信。何事翻疑。为防因疑起谤者。故须劝信耳。
△次颂释迦开三。文为三。初一行正明开三。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
将明二乘之非。故言逮得涅槃者。
又解。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即拟六度菩萨乘。何以知之。修六度行。即免四趣缚。未能入灭度。三僧祗百劫。乃得涅槃。逮之言。远乃及耳。
又六度行。前度他。故言我令脱苦缚。后取无漏。故言逮得涅槃。此义推之。知是六度乘也。
又以数推之。下句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若不指此。将何为三。不应重数二乘为三乘也。
△次半行。正明三乘是方便。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次两句出立三之意。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意是权引。离诸苦故。非为真实。但是方便门耳(初略开显竟)。
△二腾疑致请。由闻三是方便。故执动疑生(是诸声闻。闻三乘是方便。所以疑于方便。又闻要当说真实。所以疑于真实)。文为二。一叙疑。二正请决。叙疑又二。一经家叙。二正生疑。初二。先叙千二百疑。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至)千二百人。
△次叙四众疑。
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上云三乘皆是方便。叙疑但在二乘者。以其执重疑深。故偏举。若至下陈疑中。即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亦皆有疑。故知三乘佥疑。偏举二乘耳。
△二正生疑二。一疑佛二智。
各作是念(至)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
从何故殷勤称叹方便。即是总疑权实二智。从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者。是疑实智。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下。是疑权智。以闻诸佛语无异。要当说真实。从此生疑。何者。佛昔说三乘智慧。同证不差。但余习有尽不尽耳。今忽称叹如来二智。非我所及。是故疑佛二智也。
△二疑己所得。
佛说一解脱义(至)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从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下。此是自疑所得三乘圣道。是真出要。我修此理。亦到涅槃。而今忽言皆是方便。未知何者真实。故言不知是义所趣。此从上斥三为方便。而生是疑(一叙疑竟)。
△二正请决。文有三请二止。就前为三止。佛预知三周得益。前后不俱。故三抑。俟其三请也。
就初请为二。一长行。二偈颂。长行为二。一陈疑。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至)今者四众咸皆有疑。
△二正请。
惟愿世尊。敷演斯事(至)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二偈颂中。有十一行偈。文为六。初二句颂疑实智。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
△第二三行。颂疑权智。
自说得如是(至)诸佛之所得。
△第三三行。明三乘四众有疑。
无漏诸罗汉(至)愿佛为解说。
初一行。上句明罗汉。次句明菩萨。既云涅槃。何以言菩萨。上云逮得涅槃者。此中称及。及者。此菩萨自求涅槃。又以及他。故异二乘。知是菩萨。后二行明缘觉。出家二众。及八部等。皆中乘之机也。
△第四一行半。明身子疑。
于诸声闻众(至)为是所行道。
△第五一行。明佛子疑。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第六二行。总明同疑请也。
诸天龙神等(至)欲闻具足道。
夫偈颂长行。可以意推。如其非颂。即是长出。于义非急者。不能烦文分擘。故略耳。
△次明二止。恐惊疑故。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二舍利弗腾宿根利。是故更请。
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惟说愿勿虑。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
△次佛三止之。护上慢故。
佛复止舍利弗(至)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三身子述慧益多。牒疑三请。有二。初长行。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次偈颂。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至)则生大欢喜。
(一略开三显一腾疑致请竟)。
△二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有三周。共八品。一从此文。至第二卷。尽回向佛道偈止。为上根法说周。二从尔时舍利弗。我今无复疑悔下。乃至授记。凡四品。为中根譬说周。三化城喻等三品。为下根因缘说周。亦名理事行。问。三周为三根人。云何一周。通有三说。若尔。一说应具三根。答。法说非止逗上中之上。又有中下。从正略傍。故言逗上耳。余二周亦如是(答意者。许各具三根。法说自被法说中三。余二亦尔。但说三根。摄九即足。从正略旁者。上根中上根为正。中下是旁。亦应云。具论有三。且言上耳。若逗上根。上三俱被。但上根为多为正。中下是略是旁。中下三根。为正为旁。亦复如是)。夫众生心神不定。遇恶缘。转利为钝。遇善缘。转钝为利。先世值佛闻法。自有转下中为上。俱于法说得悟。自有转下为中。闻譬说得解。下者不转。三周乃了。如此转根。譬三刀斫木。利一。中二。钝者三下。利钝之名不失。木断之处是同(譬者。刀如根。木如惑。执者如机。佛令其斫。受教如闻法。运斫如用观。木断如证。曾磨如转。遇磨不同。故有利钝)。问。三根入初住。有利钝不。答。真修体显。则无差降。问。若尔。初住已上。更起缘修。有优劣不。答。此同位人。无复胜负。真修体融。宁得有异耶。
问。经中多明菩萨为上根。缘觉中根。声闻下根。若言菩萨上根。应并在法说中得悟。缘觉并在譬说中得解。声闻并在于因缘中得悟耶。然经中一往。判出三根。至于悟解。义未必然。今经但见声闻得解。不见支佛者。支佛是中根。既值佛出世。入声闻数。随根得悟。故不别标缘觉耳。故身子请偈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依此文。即知缘觉入四众中摄也。又法师品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支佛者。岂无缘觉得解耶。旧云。菩萨是上根。不必皆利。从多为上。而执心易转。原其域怀求佛。但执过三百已。即求近果。此疑易悟。三根菩萨。同在法说得解。上者或在略说。中者或在广说之初。下者与身子齐。今明菩萨语通。但使发大心。悉是菩萨。何必并是利根。及身子尚少。岂得初周之初。已并得悟。若尔。流通寿量。何意有诸菩萨。节节得悟无生忍者。发菩提心者。旧云。寿量中悟。皆是法身。增道损生。今言不尔。有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人。得无生法忍。此人始得此忍。当知寿量之前。未是法身。故知菩萨得悟。不可局在初周之初也。
问。菩萨得悟。通于始终。二乘得悟。亦应至后。答。三周定父子天性已竟。则皆名菩萨。设在后悟。同名菩萨悟也。
问。若三乘同悟。何意但见声闻领解。其二则无。答今明无佛出世。名独觉。闻佛说十二因缘法。名缘觉。既入声闻数中。得悟领解。皆不别出。大意可见。身子迦叶等。悉是中乘根性。故声闻领解。兼得缘觉。无劳别出也。又四众中。有发缘觉心者。其人得悟。即不一也。信解品云。密遣二人。追捉将还。即是其义。菩萨不领解者。声闻之教。不明得佛。今经开其归大之路。自恐解谬。故对佛述解菩萨不尔。故无领解。又其意有二。一菩萨本意求佛。设有异执而执轻。终归取佛。无有不得之虑。今闻三周之说。但是正其观慧。故不须领解。二菩萨悟大。处处有文。二乘作佛。始自今教。逐要流传。故略菩萨领解。梵文或有。汉略不书耳。
问。若同皆领解。何故声闻得记。不见缘觉菩萨受记。此亦三意。一者。昔明二乘入正位。不能发心。何由得记。今既悟大。欣斯别决。故为记劫国也。菩萨发心求佛。行成自满。故不欣急求佛。亦不促授。又前教处处授菩萨记。此是恒说。逐要传译。如前云云。
(僭补曰。逐要传译。如前云云者。即此三意中第一意。为声闻授劫国记。即是逐要。菩萨授记。乃是恒说。非此所急。况迹门流通。调达龙女皆授记。何云不授。即如次所引)二菩萨亦有别记。调达龙女。岂非记耶。又法师品云。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法华经。我皆与授记。当得三菩提。此岂非皆记耶。三二乘昔来未曾得八相记。故记其劫国。菩萨先已曾记。故不重明耳。浅近之记。初住已得。非菩萨所欣。菩萨所期。乃是圆极妙觉远记耳。故寿量品中。始从发心。讫一生得。妙因斯满。极果顿圆。此乃授法身记莂。何谓无记耶。
问。若小悟大。应同授法身记。那得授八相记耶。答八相是应记。既得应记。知必有本。欲使物知闻。共结来缘。故与应记耳。又此二乘。若闻寿量。即同损生。得法身记也。
又明待时不待时。尔前不悟。必待法华悟者。名为待时。法华前教已解者。名不待时。何故尔。佛有显密二说。若显说为论。法华之前。二乘未悟大道。要须五味调熟。会在法华。故云。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此即待时也。若密教为论。未必具待五味。在法华方会。尔前密有入者。故名不待时。此乃大判时不时。若就三周。亦是待时不待时。迹本二门。亦是待时。不侍时。致有前后悟入。即此意也(僭补曰。应在三周前后得记者。是待时也。不在三周之数。前后密得者。是不待时也。又迹门是待时。本门是不待时也)。
问。有一种根性。非密非显。二时不摄者。应是失时。永不得悟耶。答。余经或谓此为失时。今经不尔。此人虽于密显两时不悟。虽生灭度之想。而于彼土。得闻是经。故无失时。乃是待彼土之时耳。问。五千起去。应是失时。答。此等应以如来灭度后。弘经人受益也。
问。身子初周。为四众三根请。譬周为中下请。云何言佛各为三根人。三周说法耶。答。此语不便。请则普请。说亦普说。但上根智利。闻法得悟。中根处中。闻譬得悟。下根居下。闻三得悟。汝当随义。云何随语。
问。宿世是过去事。法譬是当现事不。答。经无文。义推应尔。引三归一。三望一。一则是当。举事为譬。譬即是现。准后望前。应如所问。
(僭补曰。三周差别之义。文句有十种料拣。广大精微。无疑不破。此但略撮其要。以便好略之机。不能具录。有志乐多闻者。宜自捡之)。
△初周法说。文为五。一从殷勤三请下。讫卷。正是法说。二从第二卷初。讫偈颂。是身子领解。三从吾今于天人下。讫佛所护念。是佛述成。四从汝于来世。讫宜应自欣庆。是与授记。五从四众。讫尽回向佛道。是四众欢喜。今初法说。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三。一许。二受旨。三正说。许文为三。一顺许。二诫许。三拣许。
今初。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
△二诫许。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大经明四善法。为大涅槃因。一善知识如来也。余者可解(大经四善法者。德王品释十功德中云。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听闻正法。三者思惟其义。四者如说修行。唯此四法。是涅槃因。若言苦行是涅槃因。无有是处)。
△三拣众许。
说此语时(至)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五千在座。故如来三止。今将许说。威神遣去。故名拣众。五浊障多名罪重。执小翳大名根深。未得谓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证无学。有如此失者。谓障执。慢。三种之失也。而不制止者。上闻开三显一。言略义隐。犹未生谤。足作系珠因缘。去则有益。若闻广开三显一。乖情起谤。住则有损。是故不制止也。此众无复枝叶者。枝叶细末。不任器用。此等执方便之方便(方便之方便者。四果是方便。更于暖顶妄计为极。是执方便之方便也)。于大非器。大品云。攀拊枝叶。弃于根本。是人为不黠。即是此义也。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复妨他大光。今退无谤法之愆。复无障他之过。故云佳矣。上枝叶未去。如来三止。贞实愿闻。故身子三请。师弟鉴机。非徒靳固也。
问。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闻。如华严中聋哑。何不增状毒鼓。如喜根胜意。答。各有所以。华严末席。始开于渐。未破小执。故在座而隔。今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正欲灭化城。破草庵。宜须拣遣。若去住俱谤。宜如喜根强说。今去则有益。那忽令住。住则有损。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强说。如来以悲故发遣。问。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何益。答。此非当机。是结缘人耳。已如上说。昔大通佛时。亦有无量众生。心生疑惑。世世与师俱生。今皆得度。此人亦尔。说大经时。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是人于未来。亦当得信。例此。益在不久。金光明中。时阎浮提有二种人。亦斯例意。
○汝今善听。即结许也。
(毒鼓者。大经云。譬如有人。以毒涂鼓。于大众中。击令出声。闻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无缘慈悲。打者。发起众也。闻者。当机众也。死者。无明破也。今世惑破近死。正当当机人也。来世惑破远死。此五千等。虽非当机。亦聊作系珠因缘耳。金光明第七云。二种人者。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訾。不生信乐不生信乐者。亦得结缘。故引为例)。
(○喜根胜意者。诸法无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言。世尊。师子吼鼓音王如来灭度之后。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是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嗔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嗔痴。以无嗔痴因缘故。逮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见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嗔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比丘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说若垢若净。尔时胜意比丘。瞋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乃至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云。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乃至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二万世。常返道入俗。亦以业障余罪故。于若干百千世。诸根闇钝。世尊。尔时喜根法师。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宝庄严。于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胜光明威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彼。其胜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门时。受如是苦。分别苦。颠倒苦。是故若发菩萨心者。若发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恼者。不应拒逆佛法。无有处所。可生瞋痴。佛告文殊师利。汝闻是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毕是业障罪已。闻是偈因缘故。所在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说深法。文殊师利。为谁力故。能忆如是无量阿僧祇劫罪业因缘。世尊。诸菩萨有所念。有所说。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从佛出故)。
(僭补曰。按诸法无行经。喜根胜意二菩萨所说之法。胜意是藏教事六度菩萨。断烦恼而证菩提。喜根是一乘圆教大菩萨。以三毒之性。即诸法实性。一相无相。是诸法实相。胜意以著相故谤喜根。即是谤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亦是谤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亦是谤十法界十如因果权实之法。本末究竟。皆与实相等。以谤大法故。生身陷地狱。从地狱出。复得人身。又若干劫。受诸罪报。谤法之罪。经有明文。所谓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读之。令人心悸毛竖。所以佛称种智。修假多闻。虽学三乘权教。依之修证。而一乘大法。不可不学。所谓自行权。本为实也。凡业是经者。喜根所说之法。当深究研穷。而即之于心。胜意著相谤法。前车既覆。后之来者。宜痛诫也)。
△第二受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如文(一许二受旨竟)。
△第三正法说。文为二。一明四佛章。广上诸佛权实。二明释迦章。广上释迦权实。上句逗少。是文略。总云诸佛。是人略。但开三显一。是义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广。明五佛。是人广。明六番。是义广。六者。一叹法希有。二说无虚妄。三开方便。四示真实。五为五浊施权。六拣伪敦实。叹法。令生尊重。说无虚谬。止其诽谤。开方便。使莫执小。示真实。使其悟大。举五浊。示必施三。拣伪。要显真实。于五佛章中。一一应备六义。而前后互出不具足者。盖如来巧说。使略而无阙。诣而不烦文耳。初四佛章二。一总明诸佛。二列三世。总章应具六。今但四。一叹法。二无虚妄。三开方便。四示真实。阙二义者。指后文也。
今初。
佛告舍利弗(至)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叹法中。法譬双叹。时乃说之者。诸佛同出五浊。必前施三。如今世尊。四十余年。始显真实。久久稀疏。故言时乃说之。久不说者。为人不堪故。时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已堪。时已至。五千已去。决定说大乘。故言时乃说之。优昙华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表三乘调熟已后。方说妙法。授法王记。又隔跨酪生酥熟酥三味已后。乃说醍醐。观心者。观心即中名为瑞。此观通一切法至实相名为灵(法譬双叹者。法喻莲华。此云优昙者。乃是优昙莲华。非寻常莲华也)。
△第二劝信无虚妄法。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不虚妄者。此理至深。理与昔异。此言至妙。言与昔反。此行至普。行与昔乖。此人至胜。胜于昔劣。还指客作四种之粗。而今皆妙。恐物生谤。故劝信也。信无虚妄人。说无虚妄法。
△第三施方便文三。谓标。释。结。
今初。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初明佛道随三种机宜说方便。故言随宜。而佛意在实。物莫能解。故言意趣难解也。
△二释。
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至)演说诸法。
释者。举今佛之权能。释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此释彼。云我以无数方便。谓诸佛施权。亦如我也。
△三是法非思量三句。有两义。或作结施权。谓佛意难知。唯佛与佛能了。禀教者谓三。诸佛知一耳。或作显实。即是次文。
△第四显真实。文为五。一标胜人法。二标出世意。三重徴起。四正显实。五总结。
今初。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标人法者。举无分别法。唯是佛所知佛以无分别智。解知无分别法。即是显实法也。
△二标出世意。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出世意者。为两。初总。次分字。总者。诸佛觉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只令众生。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现于世。曾无他事。除诸法实相。余皆名魔事。分字释者。一。则一实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其性广博。博五三七九。故名为大。诸佛出世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有此机感佛。故名为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之本意。而今说三者。为一弄引耳。如人欲取。先当与之。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即此义也。
△三重徴起。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至)出现于世。
重示者。将欲分别。更重提起。为解释之端。又此大事。佛所尊重。如释论中明。父王欲多闻太子名。数数说之。无有厌足。云云(如释论等者。文初适云。诸佛大事今复徴。云何名诸佛大事等者。佛所尊重。故数言之。故引为例。云云者。论更有文。亦云如王好施。所生太子。名数数与等一标胜人法。二标出世意。三重徴起竟)。
△四正显实。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法华论有四义。一者无上义。除一切智。更无余事。如经。开佛知见。为令众生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二同义。声闻。辟支佛。佛性法身平等故。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三不知义。谓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经。欲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四为令证不退转地。现与无量智业故。如经。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论言次第。初开佛知见为无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虽明佛智无上。但恐佛独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虽三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示其令悟。虽悟而不得不退。故第四令得不退。今师作四解。不乖论。论句句释。今一句作四释。论明证不退转地。今作四位释。论知如来能证实。今作四智释。论明同义。今作观心释。论明不知究竟处。今作四门释。今为显实。无量法皆一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义可知。玄义中十妙。则是十种一也。十妙者。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二智妙。智即全境所发之智也。以境妙故。智亦随妙。函盖相应。不可思议。经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也。三行妙。行即所修之行也。以智妙故。智导于行。行亦随妙。不可思议。经云。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是也。四位妙位即修行所历之位次也。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诸位。以行妙故。所证之位亦妙。不可思议。经云。乘是宝乘。游于四方是也。五三法妙。三法。即真性。观照。资成之三法也。真性是理。观照是慧。资成是定。此之三法。是佛所证。不可思议。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是也。六感应妙。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不可思议。经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也。七神通妙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彻照无碍。名为神通。谓如来无谋之应。善权方便。称适机宜。变现自在。不可思议。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是也。八说法妙。谓说大小乘偏圆之法。咸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一音宣演。不可思议。经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是也。九眷属妙。谓佛出世。十方诸大菩萨。皆来赞辅。或以神通而来生者。或以宿愿而来生者。或以应现而来生者。皆名眷属。俱不可思议。经云。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是也。十利益妙。谓佛说法。一切众生。咸得开悟本性。入佛知见。犹如时雨普洽。大地蒙益。不可思议。经云。现在未来。若闻一句一偈。我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也。佛为一事。依经。且作四一消文。一者理一。二人一。三行一。四教一。理一有二。一正释。二结成。
今初。
诸佛世尊(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理一复为四意。一约四位。二约四智。三约四门。四约观心。
一四位者。谛境不可知见。约于智眼。乃能知见。二智四眼。不能知见。唯一切种智。佛眼。则能知见。经云。为令众生。开佛知见。不论佛果。自知自见。若偏语佛果。即失众生。若语众生。则无佛知见故。不可偏取。三教行人。虽是众生。未有佛眼佛智故。不能知见实相。圆教四位。亦是众生。又分得佛眼佛智。则众生义成。知见义亦成。故寄此四位。以释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华。表万善同归。得入四位。乘四位华。以趣佛果。故约位显理也。开者。即是十住。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何者。性德之理。而为通别两惑之所染着。难可了知(通惑谓见思。别惑谓无明。通别两惑。同在一念)。初心能圆信圆受圆伏。而未能断。不名为开(随喜之前。初心圆信。名字位也。圆受。五品位也。圆伏。六根位也。将此凡心。即为伏断。故云能也)。内加观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别惑藏。显出真修性。知见朗然开发。如日出暗灭。眼目有用。故名为开。缘修破惑。故名使得清净(问。若入初住。方名开者。当知此经。凡夫绝分。何故论文云为凡夫。答。四释之中。约智约位唯圣方开。约观约门。乃通名字。况为令之语。令凡入圣。结缘之益。准此可知。所以四释。方显今意。不妨高位。不弃凡夫)。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入理之言。义通深浅。从初立称。故且云住)。住于十住小白华位也。
示者。惑障既除。知见体显。体备万德。显示分明。故名为示。即是十行大白位也。
悟者。障除体显。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摄大乘师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不二。故名为悟。即十回向小赤位也。
入者。事理既融。自在无碍。自在流注。任运从阿到茶。入萨婆若海。如摄大乘师云。如理如量。通达自在。如量知见。能持众德。如理知见。能遮众惑(于释悟入。并引摄大乘者。借别成圆故。释悟中云。理量不二。释入中云。理量自在。当知别中无此事也。若尔。前释住中。引仁王云。入理名住者。准例借别。亦可十住如理。十行如量。量即理故名住。理即量故名行)。即是十地大赤位也。
然圆道妙位。一位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秪开。即具示悟入等。更非异心。但如理知见。无有分别浅深之相。欲显如量知见故。分别四位耳。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既云难易。即知初心与毕竟心。应有明晦浅深之别。犹如月体。初后俱圆。而有朔望之殊(先开中云朔望者。朔。明也。谓月初明。望。谓相望。即圆满时。日月相望。月非朔望。寄于朔望。则有亏盈)。四位知见。皆明照实相。而说开入之异耳。
二约四智者。今欲以圆教四智。对于四位。不如般若中通教释也。
(僭补曰。四智之名。出般若通教。通于三教。今归一实。则三教俱圆。以示无浅深故引用也)一道慧。见道实性。实性中得开佛知见也。二道种慧。知十法界。诸道种别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见也。三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即悟佛知见也。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识。即入佛知见也(初文者。慧因智果。各具别圆。因果之上。各加种者。故得别名。各加一切。故受果称。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也)。又道慧如理名开。道种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二称悟。一切种智。理量双照为入。此亦约实理无浅深中。而浅深分别也。
三约圆教四门横释四句者。空门。一空一切空。即开佛知见也。有门。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见也。亦空亦有门。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见也。非空非有门。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见也。能通则四。所通则一。开示悟入。是能通之门。所知所见。是所通之理也。
四约观心释者。观于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此观明净。名为开。虽不可思议。而能分别空假中心。宛然无滥。名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为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齐照空假中。名为入。是为一心三观。而分开示悟入之殊也。
所以四种释者。见理由位。位立由智。智发由门。门通由观。观故则门通。门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见理。见理故。名为理一也。
△二结成。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如文(初理一竟)。
△二明人一。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
就昔方便。谓教化三乘。理实而言。但化菩萨。如彼穷子。自谓客作贱人。长者所观。实为己子。即是人一也。
△三明行一。
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三乘众行。名之为诸。为圆故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知见。即是行一也。
△四明教一。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至)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圆顿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说大乘经。即是教义也。自别教已去。皆名有余之说。即不了义。非佛一乘。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纯说佛法之圆教乘也。无余乘者。无别教带方便有余之说。无二者。无般若中之带二。无三者。无方等中所对之三也。如此二三皆无。况三藏中三耶(四正显实竟)。
△五总结。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如文(初总明诸佛章竟)。
△次三世佛章。各明教一行一。后总论人一理一。在文可见。若当章自作四一者亦得。而不及总文显也。菩萨璎珞经第十三。明九世佛。过去三世佛。现未亦尔。未来过去佛者。古佛慈悲。入未来作种种形度众生者是。未来现在佛者。当受未来记者是。未来未来佛者。当佛转次受记者是。过去准此可知。现在现在佛者。当化主者是。现在未来佛。次补者是。现在过去佛。古佛垂迹者是。
△一过去诸佛章又二。初开权。
舍利弗过去诸佛(至)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以无量无数方便者。明开权也。
△次显实。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至)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明显实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从诸佛闻法。法被众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一切种智。种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一。虽不次第。四一兼足也。
△二未来佛章开显如文。
舍利弗未来诸佛(至)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三现在佛章。正是化主。又三。初标佛出之意。
舍利弗现在十方(至)安乐众生。
如诸佛章中。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亦如是。唯为饶益安乐众生。而出于世也。
△次开权。
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至)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三显实。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至)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舍利下。总显人理也(现在佛章。从初即量开权显实。经舍利弗是诸佛下。即当总文。故前料简中云。三世佛章。各明教行。后总明人理。若尔。何不秪合著现佛章中为四一文。而用为总耶。以经文初自云。舍利弗。是诸佛等。故知是总)。
(一明四佛章竟)。
△第二广释迦章。于六义中。无叹法希有。但有五。一开权。二显实。三为五浊施方便。四拣伪敦实。五无虚妄。
今初。
舍利弗我今复如是(至)方便力而为说法。
我今亦如是。我即释迦现在。先三后一。如四佛不异。故言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即是五乘根性欲。过去名根。现在名欲。未来名性。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随宜开三乘权法也。
△二显实。
舍利弗。如此皆为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种智所知是理一。
△第三为五浊故施权。有二。先标意。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将举五浊。先标其意。上已说诸佛开权显实。未明隐实施权。其妙法清净。湛一如空。尚无带二带三之权。况有单三单五之权。秪为五浊障重。实不得宣须施单五单三之权。亦施带二带三之权。故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分别说于带二带三之三。及单五单三之三。
△次释五浊之相有三。初唱数列名。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至)见浊命浊。
△二明体相。
如是。
如是者。明体相也。体者。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文云。劫浊乱时。即此义也。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文云。众生垢重。即此义也。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
○相者。四浊增剧。聚在此时。瞋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饿起。愚痴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粗弊色心。恶名秽称。摧年减寿。众浊交凑。如水奔昏。风波鼓努。鱼龙搅挠。无一憀赖。时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欲。如忉利天入粗涩园。园生斗心。是名劫浊相(如水奔昏。谓水浊也。光音等者。世界初成时。此天初下。即第二禅初天。初下人间。身有光明。犹能飞行。无男女根。无所食啖。如是乃至食林藤。地肤。至粳米等。男女根生。具如俱舍劫章中明。地是恶缘。从缘而说。故云使然。如忉利等者。亦是举例。更显地生欲恶故也。帝释城外有四园苑。谓众车粗。杂。喜。诸天欲战。从粗涩园出诸战具。须车。出车苑。若欢喜园。入中生喜。欲界生欲。亦复如是)。烦恼浊者。贪海纳流。未曾饱足。瞋蚖吸毒。挠诸世间。痴暗顽嚚。过于漆墨。慢高下视。陵忽无度。疑网无信。不可告实。是为烦恼浊相。
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
众生浊者。揽于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胶。无物不着。流宕六道。处处受生。如贫如短。名长名富。是为众生浊相。
命浊者。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波转烟回。瞬息不住。是命浊相。浊相众多。不能具说。次第者。烦恼见为根本。从此二浊。成于众生。从众生有连持命。此四经时。谓为劫浊也。
料拣者。问。五浊若障大。华严中未除浊而闻法者。何也。答。此应四句分别。一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土华严。初闻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轻。三根钝障轻。他方净土。闻大乘者是也。四根钝障重。如此土身子等。除浊方闻大乘者是也。问。五浊障小不。答。此就小乘。应四句分别。小乘根利遮轻。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是也。根钝遮轻。亦不为障。槃特是也。根钝遮重此则成障。不闻小乘。不得度者是。
(央堀魔罗。此云一切世间现。婆罗门子。母䟦陀罗。幼失父。年十二。色力人相具足。慧辨聪明。师摩尼䟦陀罗婆罗门。通达四毗陀经。时师暂受王请。留世间现守舍。婆罗门妇。年少端正。于世间现。生爱染心。前执其衣。世间现言。仁今便是我之母。如何尊处。而行非法。内怀愧悚。舍衣远避。其妇怀惭。以绳自缢。足未离地。摩尼䟦陀罗。事毕还家。见妇自悬。以刀截绳。高声大叫。谁为此事。时妇答言。是世间现。欲行非法。强见凌逼。作如是事。䟦陀先知此人。有大功德。思惟是已。语世间现。汝是恶人。毁辱所尊。汝今非复真婆罗门。当杀千人。可得除罪。世间现奉命。即杀千人。还礼师足。师复告言。更当杀千人。一人一指作鬘。冠首而还。然后得成婆罗门。央掘即杀千人指少一。见母。即欲杀母。世尊现其前。舍母欲杀佛。佛示现避去。世间现说偈云。住住大沙门。白净王太子。我是央掘魔。今当税一指。世尊答偈云。住住央掘魔。输汝慧剑税。我住无生际。而汝不觉知。乃至世尊向央掘说偈言。汝来央掘魔。出家受三皈。央掘说偈答言。此乘是大乘。说名无碍智。是故我今日。归依于如来。乃至世尊叹言。善哉央掘。善来比丘。即成沙门。威仪具足。如旧比丘。尔时十方诸佛。遣大菩萨曰。今释迦牟尼佛。与大法将战。降大师子。度无量众。乃至央掘问佛。如来言。我住无生际。住解脱地。云何而复住此娑婆世界。愿说因缘。佛告央掘。汝当与文殊师利俱。往十方各过恒河沙世界。一一界中诸佛。问如是义。犹如雁王。从此而去。彼一一佛。皆答言。释迦牟尼佛。即是我身。汝还。当为汝说。央掘与文殊师利。即还本国。具述上事。请佛为答。佛即告言。央掘魔罗。涅槃无生际。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无生际。云云。此经有四卷。刘宋求那䟦陀罗译。但录其大概耳)。
(○槃特比丘。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诵帚忘苕。诵苕忘帚。一日连诵出曰苕帚。豁然心开。证阿罗汉果)。
问。自有不在华严。不在三藏。而得闻大闻小乘者。何也。答。此就四教。教教中作四门分别。根利遮轻者。闻非空非有门入也。根利遮重者。闻亦空亦有门入也。根钝遮轻者。闻空门入也。根钝遮重者。闻有门入也。两教四门。约小乘分别。两教四门。约大乘分别。细推可解。
若论因果。则二因三果(二因。谓烦恼及见。余三是果。义兼依正)。论人法。一人四法。人谓众生。法即余四。
论三障。二报障。二烦恼障。业在其间(二报者。即众生命。二烦恼者。见亦通得名烦恼故。业在其间者。烦恼润业。业能招报。故云其间)。
论三假。众生是因成假。命是相续假。相待假可知(众生下。中论三假门。相待可知者。即劫烦恼见也。劫即长短相待。烦恼违顺等相待。见即有无等相待。若通论各具三假。依正二报。莫不皆从三假而成。今从分别。且别说也。故别对之)。
问。既言五浊。何者是五清。答。准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浊。正是五清。他方净土。无邪三毒。则五浊障轻。此义可知(言正三毒者。他方净土。如阿閦国。亦有女人。无邪欲故。举一准余。诸可例识)。
△三结释。
舍利弗劫浊乱时(至)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第三为五浊释施权竟)。
△第四拣伪敦真文二。初拣真伪。二开除释疑。初又为二。一若不闻知。非真弟子。二闻不信受。成增上慢。
今初。
舍利弗若我弟子(至)非辟支佛。
如世弟子。随顺师法。继嗣传灯。若不闻不知师之正法。则无法可顺。何谓弟子。如来昔为五浊说三。汝随顺得涅槃。得闻得知。名为弟子。今五浊既除。为汝说一。何意不闻不知。不闻者。即不闻教一。不知者。即不知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也。
△二闻不信受成增上慢。
又舍利弗(至)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不信成慢者。此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谓是后身。身尚无量。实非后身。汝自谓究竟。犹余二百由旬。实非究竟。未得谓得。岂非增上慢耶。真罗汉者。浊除根利。知非究竟。信真实法。未是后身。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于究竟。即信理一。无增上慢。即成行一。信则信教。是为教一。是佛弟子。则人一也。
△第二开除释疑。又二。先开除。
除佛灭度后(至)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
除佛灭后。不成增上慢。次所以者何佛灭下。明好人难得。深经难解。亦不成上慢。若佛在世。正说此经。不信不受。非真罗汉。成增上慢。若佛灭后。方得罗汉者。偏执权经。不信圆法。听许非增上慢。又佛虽入灭。此经尚在。不信不受。应是上慢耶。即得开除。佛灭度后。虽有此经。解其文义者。此人难遇。罗汉不信不解。亦听许非增上慢。
△次释疑。
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若佛灭后。解经人难遇。得罗汉者。即永入涅槃耶。即释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舍命已后。便生界外有余之国。值遇余佛。得闻此经。即便决了。释论第九十三。释毕定品云。罗汉受先世身。身必应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罗汉三界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出三界外。有净佛土。无烦恼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即引法华云。有罗汉。若不闻法华。自谓得灭度。我于余国。为说是事。汝皆作佛。论既引经为证。今释经还将论解。南岳师云。余佛者。四依也。罗汉遇之。闻经决了。又罗汉修念佛定。见十方佛。为说此经。便得决了。又凡夫行人。苦到忏悔。见十方佛为说。亦得决了(第四拣伪敦真竟)。
△第五明无虚妄。止物谤心。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至)唯一佛乘。
文三。初劝信释迦实说。次诸佛如来下。劝信诸佛。三无有余乘下。结成不虚也(初法说周长行竟)。
△第二偈颂。有一百二十一行。分二。初四行一句。颂上许答。后一百十六行三句。颂上正答。上许答有三。谓顺。诫。拣。今不颂顺。但颂拣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至)舍利弗善听。
初三行半。颂上五千退。上慢。我慢。不信。四众通有。但出家二众。多修道得禅。谬谓圣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人智浅。多生邪僻。不自见其过者。三失覆心。藏玼扬德。不能自省。是无惭人也。若自见过。是有羞僧也。于戒有缺漏者。律仪有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无道定等故。内起恶觉。如玉含瑕。无律仪故。外动身口。如玉露瑕。覆罪自得。故名护惜。小智者。不得学无学智。而有世间小智。妄谓有漏以为无漏。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无无漏禅定润故如糟。无理慧故如糠。是五千等。有世间禅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文失旨。如糠无米。又糟糠譬其无大机。枝叶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须遣之。
此众无枝叶二句。颂上众已清净。舍利弗善听一句。即颂上诫许。诫令善听也。
△后一百十六行三句。颂上正答。又为二。初从诸佛所得法下。有七十三行一句。颂四佛章门。
二从今我亦如是下。有四十三行半。颂上释迦章门。
就初又为四。初三十四行三句。颂上诸佛门。第二有二十七行半。颂过去佛门。第三有六行半。颂未来佛门。第四有四行半。颂现在佛门。
今就初颂诸佛章门中文为五。初五行三句。颂诸佛施权。第二十三行。颂诸佛显实。第三四行半。颂上劝信。第四九行半。举五浊。第五两行。颂上不虚。今初二。初四行一句。颂施权。
诸佛所得法(至)优波提舍经。
诸佛所得法者。修道得于诸权法也。无量方便力下。颂上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演说诸法也。众生心念者。颂上随宜说法也。颂中广出随宜之相。即是照九法界机。说七方便。总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随欲之宜。应用世界悉檀。随性之宜。应用为人悉檀。随恶业宜。应用对治悉檀。现起希望名念。法门不同名种种。过去所习名性。现在欣乐名欲。或可习欲成性。成性生习欲。善恶业者。七方便传传为善恶(云云)。佛以权智。照诸方便性欲。然后以诸因缘譬喻随其所宜。说九部经。十二部。如玄义中说(九部经者。九部法为二乘说。从十二部经出九部修多罗。阙大乘方等。授记。及无问自说也。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余名可解。十二部颂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二一行半。结施权之意。
钝根乐小法(至)为是说涅槃。
前世根钝。今世无机。不堪闻大。故言不行深妙道。前世贪着障重。今世众苦所恼。唯可闻小。故言为是说涅槃也(初五行三句颂诸佛施权竟)。
△第二十三行。颂诸佛显实。文四。初三行颂理一。
我设是方便(至)以故说是经。
令得入佛慧。颂上一大事因缘也。决定说大乘。总颂开示悟佛知见。入大乘为本。颂上入佛知见也。
△二四行半。颂上诸佛但教化菩萨。以明人一。
有佛子心净(至)皆成佛无疑。
(僭补曰。此四行半偈。总颂人一。然更有三周差别之意。前三行半。明为上根法说及授记。与舍利弗同也。后一行。为三乘人作譬说因缘说及授记。与四大弟子等同也。初分为五。初一行。三轨行道。心净是入慧悲室。柔软是着忍辱衣。利根是坐法空座。无量诸佛所二句。是安住三法中。于无量佛所。上求下化。故云而行深妙道。谓修行实相妙法也。二为此佛子下一行。说法授记。明为说实相妙法。授记作佛。正与舍利弗初周闻法得记同也。三以深心下半偈。念佛修戒。深心念佛者。心佛一如。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文殊一行三昧。念实相佛也。修持净戒。兼得六度。是深心修六波罗蜜。度度到彼岸也。四此等闻得佛半偈。得记大喜。谓闻授记得佛。而得如来无量大喜。充满法身也。五佛知彼心下半偈。称机法说。明为大机。直说大乘实相。虽则为实施权。究竟开权显实也。初三行半竟。后一行明为三乘人。作譬说因缘说。一句偈皆为授记。与四大弟子等同也)。
△三一行三句。颂上教一。
十方佛土中(至)说佛智慧故。
假名引导。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显佛慧一教。无二者。无通教中半满相对之二也。无三者。无三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是假名字。引导诸众生。令入一佛乘也。
△四有三行三句。颂上诸有所作。常为一事。行一文也。
诸佛出于世(至)此事为不可。
事即是行。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即是颂上常为一大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度众生。颂上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后一行。释不以小度之意(第二十三行颂诸佛显实竟)。
△第三四行半。颂上劝信。有二。初二行半。举果劝信。举果中。初行半明内心。
若人信归佛(至)而独无所畏。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者。明佛心清净。无明悭垢。众恶已断。净心中说。故是可信。
△次一行明外色。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身相炳着。光色端严。内无闇惑。外有光明。则口无欺诳。为众所尊。说大乘印。则可信受。
△后二行举因劝信。此亦为二。一明昔誓。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我昔誓愿。非但自誓菩提。亦誓众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说。是亦可信。
△二明愿满。
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今菩提既满。众生亦入。汝既自证佛慧。亦验我誓不虚。结成举因劝信也。问。本誓既普。今众生尚多。愿云何满。答。佛三世益物。今明现在。论愿满也(第三四行半颂上劝信竟)。
△第四九行半。举五浊。上明五浊在释迦章后。今颂文在总佛门末。释迦门中。又更重出。此明诸佛同出五浊。皆先三后一也。此文为四。初一行。总明五浊障大。
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若我遇众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正法念云。十种众生。谓长短方圆三角青黄赤白紫。云何众生生死长。在地狱时。身受不可思议苦。心念无量无边恶。在畜生时。身迭相吞啖。心迭相逼恼。在于鬼时。身若烧山。心如沸镬。邪见炽盛。抵突痴凶。在人时。身口意常作不饶益事。以自劳苦。身口意常念不饶益事。以自牵缠。在天时。耽染六尘。纵逸嬉戏。不闻正法。杜塞福源。是名众生生死长。
云何众生生死短。在地狱时。能一念寂静心取戒。在畜生时。能一念静心皈依三宝。在饿鬼时。能一念静心静诸根。在人时。能修六度。养父母。敬三宝。以善严身口意。在天时。能舍天乐。持戒乐禅。教化读诵。梵行少语。是为众生生死短(言梵行少语者。欲界诸地。法尔多语。以有言语。皆由觉观。以少语故。觉观少。烦恼渐薄。故云短也)。云何众生方生死。如郁单越。于一切物无我所。舍身必上天。从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处。是名生死方楞(方者。犹如方物动静定故。于此死已。定生天上)。云何众生圆生死。唯在三途四趣中。团圞圆转。如旋火烟回是也。云何三角生死。谓善业。不善业。无记等是也(角者。聚也。诸律论文。多以聚名角)。云何众生青生死。恒入闇地狱。常怖怕是也。云何众生黄生死。饿鬼饥羸萎黄是也。云何众生赤生死。畜生迭相食啖。流血赫然是也。云何众生白生死。谓人中天中。白业善道。如诸天临死时。余天语言。汝生人道去。南阎浮提是汝作福处。若人临死。知识语言。汝向天中去。当知两处。是白生死。又第五云。心画地狱黑色。鬼鸽色。畜生黄。人赤。天白。此义云何。答。上说五道果报。今说五道造业。故其不同耳。如是等众生。若与佛相遇。众生以苦恼自煎。诸佛以大悲济物。悲与苦相对。故言相遇。又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天性相关。故言相遇。夫大悲恒愍众生。若以人天教。我则堕闇惑。止免青黄赤紫等生死非教佛道。若遇众生。令修小乘。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只出二十五有。若遇众生。教令通别。我则堕偏僻。失佛知见。今皆令众生得实相妙慧。体达一切。皆是佛法。无非正道。此则尽教以佛道。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但众生根钝罪重。不可如愿。过去有佛。号住无住。发愿使己国众生。同日同时成佛。即日灭度。又贤劫前有佛。号平等。亦愿己国。及十方众生。亦同一日成佛。即日灭度。今日有佛。复有众生。云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得人身者耳。颇有发愿。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无上道。要先化三趣。令得人天。然后乃可如愿。三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宝聚。不于空中求。
△二六行。别明五浊为五。初二行明众生浊。
我知此众生(至)备受诸苦毒。
善本者。真如实相也。不依此种善根。故不感大也。坚着五欲者。即诸恶之本。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二一行别明命浊。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观心释者。一念心起。即为未来作业。业即胎。胎业无穷。世世不断。不断即是增长也。受胎之形。形即五阴。阴名世。寿命连持诸阴入世。初从薄酪已至老死。故名世世增长。是命浊受阴身经说。凡夫受身。初七未转异。二七有生相如薄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酥。五七如坏。六七如肉抟。七七于肉抟生五疱头手脚等。八七又五疱。一头。两膊。两腕。九七续生二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为二十指。十七转现腹相。渐渐皮骨分解。作诸异相。生七百筋。七千脉。随所须相。用一风染之。须白相。白风染。乃至余风亦如是。香风故。安隐端正。臭风故。不安隐。则丑陋邪戾。后出胎食五谷。则生八万户虫也。
△三一行是见浊。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五见交加。如稠林密茂。若有是常见。若无是断见。因此二见。生六十二。或云。外道计我有四句。色即是我。离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小。色住我中。四阴亦尔。是为二十。三世为六十。并根本为六十二。如大品中说。
△四一行颂烦恼浊。
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五一行颂劫浊。
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长时无佛法。即是劫浊。又上来四浊。集在时中。故名劫浊。如是人难度者。五浊障故。不信一乘。则不可度也。观解者。念念恶觉。永无正观自觉。即不见佛。心无八正。即不闻法。此心难度。
△三一行。为五浊故。即权为说小。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四一行半。即是终令入大。
我虽说涅槃(至)来世得作佛。
析三界妄尽。灭色取空。则非真灭。若体达无明本无常寂。即是真灭。虽本无常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故言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也(第四九行半举五浊竟)。
△第五两行。颂上不虚。上云。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劝信前已颂讫。不虚今更颂。
初二句。先明释迦先开三。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
△次两句。明诸佛后显实。互现耳。
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后一行正明不虚。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前权后实。诚言不虚。勿生疑也(已上三十四行三句颂上诸佛门竟)。
△第二二十七行半。颂上过去佛章。文为二。初二行颂说三。
过去无数劫(至)演说诸法相。
△二有二十五行半。颂显一。上文显实。兼有四一。今偈具颂。于中又二。初一行。略颂上三一。
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皆说一乘法。即是颂教一。化无量众生。颂人一。令入于佛道。即颂理一。兼得行一。
△二有二十四行半。约五乘广颂显一。就文为二。初一行半。总约五乘以显一。
又诸大圣主(至)助显第一义。
天人群生类。是举诸乘以明人一。更以异方便。举诸行以显行一。兼得教一。第一义是正因佛性。即是理一。又异方便者。若用圆妙正观。此即实相方便。不名为异。若用七方便观。助显第一义者。名异方便。
△二有二十三行。别约五乘以显真实。即为三。初二行明菩萨乘。
若有众生类(至)皆已成佛道。
若作五乘释者。但是六度菩萨乘。若作七方便释者。兼得通别菩萨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而运心有异。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萨。无相。即通教。非相非无相。次第行六度。即别教。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属谁。寻上文云。更以异方便者。非独六度菩萨。即三教菩萨方便。昔闻法。皆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已成行一。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人一。皆已成佛道。皆已理一也。
△二一行明二乘。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从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一行。开声闻缘觉。皆入一乘。何以得知。大品叹阿罗汉。心调柔软。又净名云。住调伏心。是贤圣行。是以知之。昔善软心皆成行一。诸人等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
△三二十行明人天乘。不彰是人天。但明造像起塔。专至散乱。故知是天人业。问。人天小善。应住果报云何皆言已成佛道。答。此应明三佛性义。大经言。复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者。即是人天小善。低头举手。为山始篑。合抱初毫。昔方便未开。谓住果报。今开方便行。即是缘因佛性。能趣菩提。成显实之义也。就此为二。前十九行。约天人小善。成缘因种子以明显实。后一行。约了因种子以明显实。寻文可解。前十九行为十。初三行半。约造塔明天乘。
诸佛灭度已(至)积土成佛庙。
因时至心。倾财舍宝。果时任运。自然受乐。故是天乘也。木樒者。长安有木名樒。亦任造像。金光明云。以佛舍利。如芥粟许。置小塔中。三十三天。已有自然果报。即其义也。
△二一行。童子戏砂作塔。即是人业。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因时泛泛。悠然作善。果时作意。勤求得乐。故是人业。成佛道。则是理一人一。
△三四行。约志心造像明天业。
若人为佛故(至)皆已成佛道。
优婆塞戒经。不许用胶。得失意罪。而此经用者。古师云。外国用树胶耳。光宅言。或有处必须于像。听许用牛皮胶。若有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可代胶清。然牛皮终是不净物。后得不净果报。不净钱不任造像。可换取如法净钱造像。地持不用雌黄臭物。戒经不许造半身像。得失意罪。善相不起堕落生死中。然造像各有所拟。若当堂佛。必须坐。消息佛。或坐或卧。行动佛。必应立。而弟子于塔殿立像前不得坐。此处定属佛故。若白衣舍。余处坐像前。不能久立。乞坐者得。立像前。即不得坐也。造像功德经。略明十一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洁。二者生处无恶。三者常生贵家。四者身如紫磨金色。五者丰饶珍宝。六者生贤善家。七者生得为王。八者作金轮王。九者生梵天。寿命一劫。十者不堕恶道。十一者后生还能敬重三宝。又云。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