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沙门法照

妙玄(三)。

十二因缘

涅槃经(二十)(五)云:无明有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如是中道,能破一切生死。

妙玄(二)(十五)十二因缘支,二是过去则止常,二是未来则止断,现在则显中道。推现三因,则说未来二果;推现在五果,则说过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为推因果故,作如是说。

签(三)(三)。言中道者,离断常耳(云云)。次推三世中,云三世皆有十二者,推因知果等,如今所说。三世俱名因果,而支数多少不同者,具如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如止观第三记。现在既望过未成十二,当知过未亦自相望,各有过未,故各十二。今且从现,故但十二。

辅行(三下)(十四)俱舍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初四句,是以略摄广。故论云:应知缘起虽有十二,而二三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因、果。就中又二:初两句正明相摄,下两句释妨。妨曰:何故过、未略而现在广?释曰:由中可以比知,现在名中故也。次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从惑生业,谓取生有及无明生行。从业生事,谓从行生识及有生生。从事事惑生者,谓从事生事,即识生名色,乃至生受。从事生惑,谓受生爱。

光句(中)(二十五)二乘虽复同观,观法有异。声闻观诸果,总作一苦谛观。观诸烦恼及业,总作一集谛观。又苦之与集,总是现在,所以名总相观。缘觉观苦为七,现在五,未来二。观集为五,过去二,现在三。别观三世,别开苦集,故言缘觉别相观也。

记(四)(十六)初明声闻。若望因缘,乃以七支总为一苦,仍以五支总为一集。又复苦集不分过未,总是现在,以根钝故,法相总略。二明支。佛开声闻,总成别相。现在五者,谓识、名色、六入、触、受。未来二者,谓生、老死,别相苦也。过去二者,谓无明、行。现在三者,谓爱、取、有,别相集也。又开三世,不唯现在,故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是则三世皆有十二,以福资智,故能别观。

光句(中)(三十)三世者,过去二因,破神常之见;现在五果,破神我之见;现在三因,未来二果,破神断之见,常途所用。

记(四)(二十三)初三世,过去破神常者,过去已灭,故非常也。现在破神我者,五果皆五阴和合,故无我也。未来破神断者,未来有果,故非断灭。皆言神者,外执身神有断常等也。此三世义,世共传之,故云常途所用。

十二因缘,不出三世,各有因果。虽辅行引俱舍文,有少不同,于义已具。故荆溪师云:因缘之义,佛法根本,背邪向正之始,入道修观之源。故习佛法者,不可全迷。

七种二谛

妙玄(二)(二十四)所言七种二谛者,一者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

释签:(三)(十七)云云。

涅槃疏(九)(九):今明智者大师有七二谛,名虽不同,其义可会。一生灭,二无生,三褝俗复真,四褝俗褝中,五复俗褝中,六复俗复中。七圆二谛,若依法华玄文,名相稍别,义意必同,读者应知。

指归钞(十一)(二十):别教中道在偏空外,故受复真之名。圆教达边即中,故云褝也。若法华玄通教二接并称复真,乃是一往细分,如今文也。妙玄藏生灭,涅槃通无生,别接通签,即是含中真谛。褝俗复真,圆接通签,亦是含中二谛。褝俗褝中别签,复俗单中复俗。褝中圆接别签,亦是复俗单中复俗。复中圆签,复俗复中圆二谛。

三法解源

妙玄(二)(二十四)幻有空不空二谛者,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着。何者?行人缘无漏生着,如缘灭生,使破其着心,还入无漏,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理。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又人闻非有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虚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又是一番二谛也。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谓着此空,破着空故,故言不空。空着若破,但是见空,不见不空也。利人谓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二谛也。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是瓶处。如又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又人闻一切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复真,或对不思议真。

签(三)(十九)。次释接义者,即含中入真也。于中为三:初以一法标,次俗不下略以三法示,三其相下辨相。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无漏本是通法,为成接义故立双非。空不空本是别法,一切法趣本是圆法,于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机发故所闻不同。又通教菩萨由根利钝发习不同,故钝同二乘,直至法华方乃被会。利者尔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观幻有之俗而契真各异,所以别圆机发,对钝住空致成三别。是以释后二接须对通钝,共成三人同闻异听,故约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云云)。初文者,三人俱作双非之名而取解不等。于中为三:初依教立,次初人下明行相,三何者下重释。非无漏是遣著者,无漏无著由行者着心缘之,今破其着心故名为非,故云非无漏也。如缘下引例释成,复宗真谛离着云非,还归无漏。此初人意也,即通钝根次人,又人即利根二人也。圆人亦云双非者,带通方便是故尔耳。次引大经空不空例漏无漏,可以意知。次言三人闻趣者,初人云诸法不离空义,当一切法趣空,故引例云如瓶如等,如即空也。如瓶是空,十方界空不异瓶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即通人也。次人闻趣,知此但中须修地前一切诸行来趣向后,以发初地中道之理,即别人也。第三人闻,即具一切名之为趣。次结中言或对者,三真是能对,一俗是所对。

天台大师玄文三法解源分科示意云:漏无漏本是通法,为成接义,故立双非。又正释科云:初依教立。是知双非乃大师立也。

翻宗立识

摄大乘论上(曰字函陈译)诸佛世尊,有十胜相,所说无等,过于余教。十胜相者,一应知依止胜相,二应知胜相,三应知入胜相,四入因果胜相,五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六于修差别依戒学胜相,七此中依心学胜相,八此中依慧学胜相,九学果寂灭胜相,十智差别胜相。起信论疏(一)(末)梁朝真谛三藏,就名翻为无没识。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藏是摄藏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

<<pic>x28p0016_01.gif</pic>

妙玄(二)(二十八)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咸谓深极,使地论翻宗。今试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且用理妙比依止胜相,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岂留黎耶庵摩罗为依止耶?

签(三)(二十七)。言依止者,谓所依也。真谛所译,则依庵摩罗。后代诸译,并依黎耶。如其各计,成自他性。一论二译,尚生二计,况诸部耶?论师以黎耶依持,破于地论,故云翻宗。翻者,改也。令地论宗破,归我摄宗。次明今家斥中为八(云云)。初如文。次文者,且以迹中十妙之初境妙少分,比彼十胜相之初相全分。于少分中,尚有所漏。四句之中,但得自他一句而已。故上斥云有所漏也。况破则俱破,立则俱立,不同彼论唯计一句。故今文云不思议因缘,岂同论文黎耶摩罗自他因缘耶?文虽双举,计必偏执。如新旧两译,亦如地论南北二道,还成性过,各计不同。今不思议离四性计,岂同彼论各计不同耶?

玄(五)(二十八):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云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

四念处(三)(十)观此无明,为从无明生?为从法性生?璎珞及地论皆解云:从法性生。摄论云:从无明生,依阿黎耶识起。此识是无记,如地有金土,依染如土,依净如金,故言依他也。黎耶识依业生,故言依他也。若他依者,六识所起善恶业,六识谢灭种子,依黎耶摄持得生,故名他依。彼论偈云:此识无始时,一切所依止,

妙玄(九)(十)如地论有南北二道,加复摄大乘兴,各自谓真,互相排斥。

签(九)(十八)如地论有南北二道者,陈梁已前,弘地论师,二处不同,相州北道,计阿黎以为依持,相州南道,计于真如以为依持,此二论师,俱禀天亲,而所计各异,同于水火,加复摄大乘兴,亦计黎耶以助北道,又摄大乘前后二译,亦如地论,二计不同,旧译即立庵摩罗识,唐三藏译,但立第八

文句(六)(三十)妙乐(七)(二十)北人者,诸文所指,多是相州北道地论师也。古弘地论,相州自分南北二道,所计不同。南计法性生一切法,北计黎耶生一切法。宗党既别,释义不同,岂地论令尔耶?

辅行(三上)(十)言三识者。真谛三藏云。阿陀那七识。此云执我识。此即惑性。体是缘因。阿赖耶八识。此名藏识。以能盛持种智不失。体是无没无明。无明之性。性是了因。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许此识云第九。乃是第八异名。故新译摄论。不存第九。地论文中。亦无第九。但以第八对于正因。第七对于了因。第六对于缘因。今依真谛。仍合六七。共为缘因。以第六中。是事善恶。亦是惑性。

止观(五)(十四)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摄大乘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

辅行(五中)(九)寄二论破者,论随教道,顺物机缘,恐迷者执权,即成性过,故寄破之,令成圆极。言无没无明者,即阿黎耶识,无始恒有,故云无没。没谓失没,恒不失故,不同俱生及现行等。

光明玄(八)云何三识?识名为觉了,是智慧之异名尔。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黎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大论云:在菩萨心,名为般若。即其义也。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槃,别而分之,是二乘识。于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识。

舍遗(上)(二十四)释别名中,存三梵语,逐一释义,即是翻名。言第九等者,出梁摄论,真谛所译。故辅行云(云云):若分别者,为易解故。以一念中所具之法,教道权说,分对诸位,且立远近。以第九识无染不动,故当于佛。第八属菩萨者,以十地位六七二识,以转成智,正以赖耶三分为境。虽是境界,而即用此,便为观智。如初心人,亦用现前第六王数,而为境观。故引大论,在菩萨心,名般若也。第七名阿陀那者,据真谛译。若新经论,皆云第七名为末那,今依古译。言诃恶生死等者,以二乘人,人执既亡,见思所薰,第六事识,转成无漏。既尘沙未破,正住第七法执之中。不了生死法空,故有诃恶;不了涅槃法空,故有忻羡。此识若于果佛位中,却复用之,而为权智。以二乘法,接引小根,着弊垢衣,执除粪器。故知诸识,破后自在,为机载用也。波浪等者,第六识也。楞严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而为波浪,乃当凡夫心心数法也。此约四人,各对一识。若就渐断,分别四相,粗必含细。凡夫具四;二乘具三,已破第六故;菩萨具二,六七已转故;佛唯有一,第八至果已转故也。

六七八九识以真妄分之,九识唯真,八识通真妄,七六唯妄。因果言之,六七八属因,九识属果。三惑对之,六识见思,七识尘沙,八识无明,九识是真如。事业二识分之,六识是事,七八属业,九非二识。以三观对之,七空、八假、九中。以三因对之,九正、八了。六七为缘辅行云:今依真谛,仍合六七为缘。梁摄既立第八阿黎耶生一切法,又立第九庵摩罗为真识。唐三藏译,但立第八,不立第九,乃云第九即第八之异名。若南北弘地论师,但立八识,南道计真,北道计妄。真者谓真如生法,妄者谓无明生法。问玄云:使地论翻宗,为南地耶?北地耶?曰:南北俱翻,以由十胜相义深极故。若尔,何故签文谓之助北道耶?曰:此语其梁摄计八识生法,与北地师同。问:唐摄八识,真耶?妄耶?真则签云:后代诸译,并依黎耶。妄则辅行明庵摩罗。后云:唐三藏不许此识,但云第九,是第八异名。既云异名,莫不八识亦是真耶?曰:唐摄八识是妄。签云:真谛所译,则依庵摩罗。又云:唐三藏译,但立第八。又云:唐三藏不许此识,皆立识文也。若尔,何故签三云:如新旧两译,亦如地论,南北二道,还成性过,各计不同。签九云:前后二译,亦如地论,宗计不同。莫不唐摄,同于南地论师计真耶?曰:此亦立识文也。梁摄立第九识是真,唐摄既云第九,是第八异名,则知是妄。如此各计,同彼地师,非谓同彼各计八识为真妄生法也。问:依持依止,同异云何?曰:依止从所依说。签云:依止者,所依也。依持从能依能生说。止观(五)依持者,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云云)。

教证

妙玄(二)(二十九)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法。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证法,即证道明义。今借用之。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地实义。道场所得法,即证道明义。是故妙也。

签:(三)(二十七)初引文,次正明今意。初有两番意者,前文约行,次文约教。初言地持明地相等者,地相谓地前回向位中,道观双流,地相现前。登地已去,明真实法,称为地实。初地即是初住故也。次文言又教门等者,依教道义,以四悉檀说登地法,名为教道。故知初地已上,仍存教道。若说十地已证之法,即证道也。凡释别义,多用此意,具如止观第三记。次今意者,借于此文,证权实部。法华已前,如地相教道。至法华经,犹如地实及以证道。说佛自证,名为地实。约佛自行,故云证道。

释签(三)(二十):今文别教为游戏神通者,以存教道,让证属圆故也。

辅行(五)(二十三)前之两教,教证俱权;圆教,教证俱皆是实,此并易明。但别教中,教权证实,意稍难晓,人多迷之,使此别教,其义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证二道,以消别门。于中应须先知二意:一者约行,则地前为教,登地为证。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现前,岂有亲证,复存隔历?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何者?如云真如为惑所覆,或将十度以对十地,互不相收;或云须离二边,修真如观;或云等觉,入重玄门;或云五地,习学世法;或云八地,入无功用。等觉一位,或有或无,断十二品,称为妙觉。如是等例,不可具述,悉是权施。为引下凡,为入地方便,入地自证,权门自开,故云初地即是初住,入证道也。又云初地不知二地,菩萨举足下足。若约理说,名字观行,尚自知圆,岂有初地不知二地?若云下位不测于上,圆亦展转,迭不相知,何但别人教门方便?今文非专判教优劣,但存次第及不次第,迷之尚宽。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证二道,则别门可消。若依教修行,弥须善识,是故今文时时略用。若不晓者,初心明理,两说不同;若不识之,措心无地。如云初心知理即是,或云理具万德待行,或云解圆行须渐次,或云理有不用诸法。如此说者,非别非圆,非通非藏,教相不说,指与何耶?

妙玄(三)(十一)又别教四智,三粗一妙。圆教四智,悉皆称妙。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初心。学者仰信此理,如藕丝悬山,故说信行,皆非圆意也。故十信智为粗。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十回向始正修中。此中但理不具诸法,是故皆粗。登地智破无明,见中道证,则为妙。

签:(四)(八)今依地人以存教道,十地犹粗,何况十信?若且从登地而为证道,故二粗二妙。妙觉果头,本是实人,是故为妙。又亦可妙觉是权,故为粗;十地是实,故为妙。故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

四、教义(四)(二十四)故十地论师,作教道证道二道明义,或作地相地实二种明义,正是为修别教方便事相之文也。

义例(五)如教证二道,本在别教,今则通用,乃分两意,约证约说。

按玄文教证二道,盖借地持以显一实,而记主用是以消别门。粤有四种,谓约行教道,约行证道,约说教道,约说证道。对当地位,一如复宗。但两证属实,两教属权,复宗未闻也。辅行欲明教权证实,则初地已上,仍存教道,已是别教,一教俱权。约说证道,不须复说。签文指云,如止观第三记。辅行指云,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证二道,盖彼此相显也。若别教四智三粗一妙之文,则妙觉智,十信智,三十心智,俱为粗。登地智,破无明而为妙。记主云,今依地人以存教道,十地犹粗。则初地已上,是约说教道故粗。若约证道,则从登地证道为妙。又妙觉本是实人,亦得为妙。乃成二粗二妙矣。然十地之与妙觉,约教道说则为权,约证道则为实。北峰以约说证道,只是权说,不通于实。欲附会释签四种,作三种说,恐亦未详。义例两意,非谓别教教证,乃是对藏通教证俱权,圆教教证俱实说耳。故云准例用义。如教证二道,本在别教。今则通用,乃分两意。约证约说,三粗一妙,文最难看。

别教接俗

释签类集引

问:别教接俗不接真,何故签云复以圆中接于但中,及诸文皆明接但中耶?北峰曰:诸文从别教教道而说,故云但中。乃是如来为地前人,约教道说,中在果头。若约位行言之,地前空假,皆名为俗,故云接俗不接真。

减缘行

妙玄(三)(八)忍法观者(止),是名上忍。

签:(四)、(三)次释法忍者(止),即初果也。

或问:中忍缩观,既有二十四周减行,七周减缘,四教义(二)何云中忍十番缩观耶?曰:此缘行总说,即七周减缘,并苦谛下三行,共成十番也。又问:妙玄(八)(二十八)云三番缩观,进成上忍者何?曰:以上下合为四谛而说,既留苦谛,但减集道灭三,故云三番也。有云三界,有云三忍者,非是。又问:释签前文并㭊玄,皆云二行名中忍,后文何云一行名中忍?妙玄但作二心观,于一行名中忍,何耶?曰:二行言用观未减时,一行言用观已减时,已减二十四行,复起刹那心修观,则入上忍位矣。又问:中忍二刹那,诸文有云三刹那者何?曰:望世第一刹那,则上忍二,中忍三也。如㭊玄明之

起修(寿安法师云:修三性,三修性对论三。修九性,九修性对论九。六离四合,约名义偏强,若据法体,离合自在。)

妙玄(三)(二十四)此之妙行,与前境智,一而论三,三而论一。签(四)(十八)如此三德,在一心中,境即理性三德,智即三德之解,行即三德之观,始从观行,终至六根,无非妙法(云云)。一谓涅槃,三谓三德,境是法身,智是般若,行是解脱,当知只一涅槃而论此三。又境即理性三,智即名字三,行即观行相似三,当知九只是三,三只是一,一尚无一,岂有九三。

妙乐(五)(二十三)修性一合,无复分张,即是理性。三因开发,通名三性。句(三)(三十)

妙乐(十)(五)故知诸文约修以说,缘了各三。或但论理性,始终具三。如云三道、三德、三佛性等,具如修性不二门说。

签:(四)(十八)一行一切行者,须约六即以明三德。今言行者,多在住前,三法妙显,在于初住故也。

指要(末)一一具三,开合无碍,功成历位,虽有浅深,三九圆融,未始差别。

光记(二)(二十八)若境、智、行对理性等,住前三即,此乃从强,约修别对。若论法体,真位无缺。

拾遗(下)(十九)问:法身如何更冥法性?答:此文既云果上三身与法性冥,此乃修三冥于性三(云云)。修极三身与性冥故,故使三身各有三义。斯由性三互具成九,致令修三亦成九义。显无别修,故论二九。二无二体,只是一九。九只是三,三非定三。三只是一,举一不少,言九不多。修性圆妙,其义如是。

拾遗(上)(二十二):此三涅槃,约契理应机二种修义,对于本净一性而说。当知一性对修,故合约性常开。全修在性,故性具三。若全性三,起契理修,乃成三智。若全性三,起应机修,乃成三脱(云云)。

妙宗(中)(九)应知体宗用三,别明三法。乃从一性,起于二修。体是法身,所显性也。宗是般若,能显智也。用是解脱,所起力也。

北峰曰:圆论修性,须约全修在性,故性中具三。全性起修,故修亦具三。既全性起,故修中缘了发性德行,为彰妙智妙行,显发本性。但此三法,一必具三,三即是一。故须约离合圆融而说,方异别修。虽约互具离明,若克论法体,只是以妙行助智,显发本性也。若玄签虽亦有当位高深,而文义多从十妙生起而说,则显离合,唯局住前。是知净觉、孤山失究也。且四明记文,自具二意。盖依荆溪签文而说,既云须约六即,又云多在住前,与四明二意一也。辅赞曰:今禀圆顿者,识本体礼,具一切法。由解此法,解而行之,名曰起修。即是全体礼性,起宗要修也。若指修即性,宗要即宗本,宗本即体底,体底即所穷,所穷即体礼也。若体礼性,起自在用。指修即性,名为本用。本用即体达,体达即所依,所依即体礼也。故知自行因果之修,化他能所之用,皆依迷中体礼全具而起。以即性故,名为宗本体底,本用体达。此二贵极,名为体礼也。今评曰:宗用即体,即受性名。体即宗用,亦受修名。此则可尔。若体三、宗三、用三,既从离说,须互论相即。若例于体,宗用即体。既宗名体底,义当宗本。用名体达,义当本用。若体即宗用,应云体名宗本,义当体底。用名宗助,义当当用。体名本用,义当体达。宗名当用,义当宗助。如何直以体礼起宗,要自在用耶。若直以体礼起宗,要自在用,则但说合义,全非体三宗三用三离义也。若从离论,从性起修,应从修性三法本位而说。如何从所即而说。若从所即,则三中只一中,三空只一空,三假只一假。其三法离合,从性起修何在耶。又复体礼是佛,极证法身,何须更用起修。且不知起修,自是扶行别论生起之义也。若然,论其失者有三。一弃果从因失。今礼底达三,皆从果释。而弃佛祖果上之义,却从因中迷法起修耶。二弃离从合失。体等各三,既是离义,如何弃离从合起修耶。三弃本从即失。他既谓体中三法,皆在迷在性,所以从性起修,则应从性中三法本位而起。乃是性中法身,起修中法身。性中二修,起修中二修。方合妙玄从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因名字之三法,修观行之三法(五)(二十二)。如何乃从性中二法,即中即用中之一性起修。此则弃二法本位,从即中而起。故云体礼起宗要等。今问修中般若之体,是了因否。若是,岂非从性般若起修,般若是全性起修耶。若不是,则修性体别,别修缘了。是知广智之说非也。

遮照

妙玄(四)(八)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若尔,则四非四。四既非四,无量亦非无量。无量既非无量,则假非假。假非假故,则空非空。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双亡正入,即寂照双流。大品云:一切种智,即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寂灭相,即是双遮双亡。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流双照。无心亡照,任运寂知,故名不可思议,即无作四谛慧。

签(五)(三)道灭下相即,可知。迷解在人,体恒相即。次释四者,体既相即,虽复名四,体实非四,故言四非四也。圆融四谛,只是一实。于中二:初正明四谛体即,次四既非四,无量下融通地前。初如文。次文者又二:先融,次结成三谛。初文者,收地前诸行无量亦非无量,何但无量亦非无量,则住中空亦非空。次何但下结成三谛,先结,次引证。初文者,揽前二谛非二谛,故成中道。双亡双照,即结成三谛也。双非即亡空亡假,故名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云为照。而亡而照,故曰双流。不同通教但空偏假,立双流名。与而言之,四教俱有双流之位,而行相各别。次引大品文者,先引,次寂灭下释经意。初文者,即是三智,显前亡照。经文初总标一切种智即寂灭相。从种种下论文释也。名一切种智者结。次从寂灭相去今文释经意也。遮流约智用,亡照约智体。从无心下转释智体。智体成就,不须作意亡照,而常任运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依次第义即在初地,不次第义应明六即。

签:(四)(十三)前约智体说,今约智用说,得此一番,则识智体得名所从。

观经疏(四)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也。寂灭相者,是双亡之力。种种相貌皆知者,双照之力也。

妙宗(上)(二十八)不明智果,观法无归,故示观成,惑灭理显,豁然妙证。三种智慧,实在一心,或具论三智,或从胜说,只但名为一切种智。寂灭等者,论自解释,一切种智,双寂二边,无明之相,双照二谛,种种行类,始自初心,圆修三观,妙观中道,念念双亡,而即二边,念念双照,一心三观,法尔如然。今入分真,本智显发,全由始行亡照之功。

不二门(五)故须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终日双亡,终日双照。

指要(下)遮照者,空中名遮,一相不立;假观名照,三千宛然。复令三观俱亡,三谛齐照,乃亡前遮照。照前遮照,故各名双;亡照同时,故云终日。此则同前,即空假中,无空假中也。

按罗什译摩诃般若经二十七卷九十品,咸字函第二十三卷,三慧品第七十,须菩提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种智?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大论八十四正字函引,无一字差。今签云种种下,论文释也者,论字误,盖经自释也。此约圣行,竖论初地一切种智。大师释经意,智体智用,相融相即。即用之体,故曰亡照;即体之用,故曰遮流。非谓体外别有用也。不可以前寂照双流,及空假双流遮照等语为妨。签四(十)(三),智体智用,亦可例之。摩诃即大品,三慧即三智。

读教记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