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沙门智旭述

 (子)八识食体。前约生灭分位。今约住位言之也。文分为二。初引经通明四食。二别显识食唯真异熟。(丑)今初。

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识食(之)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长养诸根资益身命之)食事。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以变坏时。色无用故。

段者。形也。分也。亦作搏。谓有形分可搏取也。变坏为相者。食于腹中变坏。方成资养事相。以初入口时。未见损益。故不名为食事也。欲界系者。色。无色界。俱不用段食也。

二者触食。(令心)触境为相。谓有漏触才取境时。摄受喜(乐)等(境。令诸根怡适)。能为食事。此触(心所)。虽(徧)与诸识相应。(唯)属(前)六识者。食义偏胜。(以所)触(者是)粗显境。摄受喜乐。及顺益(身之)舍(受)。资养胜故。

触。即徧行五心所之一也。有漏者触。简非无漏识相应触也。今人观戏闻乐等事。虽忘食而不倦。即是以触为食。

三(第六)意(识中)思(心所)食。(此思以)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别境中)欲(心所)俱转。希可爱境。(资益身命)。能为食事。此思(心所)。虽(亦徧)与诸识相应。(唯有)属(第六)意识者。食养偏胜。(以)意识于境希望胜故。

思。亦徧行五心所之一也。有漏思。亦简非无漏识相应思也。如昔有人避难。儿幼不能随行。悬灰袋于梁间。语彼儿言。汝若饥者。梁间袋中有食。小儿视梁念食。多日不死。后一人至。儿令取下。既见是灰。儿命即绝。此即思食之相。又望梅止渴。亦是思食。

四者识食。(以能)执持(诸根令不散坏)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执持身命)。能为食事。此识虽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一类相续执持胜故。

有漏识。亦简非无漏净识。盖无垢第八。虽亦执持无漏色身。亦得名为出世无漏之食。而此且约一切众生。皆依食住。则执有漏身者。必是有漏第八识也。一类。谓无记性。相续。谓无间转。

由是集论说此四食。三蕴。五处。十一界摄。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坏断。故名为食。段食唯于欲界有用。触(食及)意思食。(是徧行心所所摄)。虽徧三界。而依(相应之六)识转。(故)随识(而为)有无。

三蕴者。于五蕴中。段食是色蕴摄。触食思食是行蕴摄。识食是识蕴摄也。五处者。于十二处中。段食是香味触三处摄。触食思食是法处摄。识食是意处摄也。十一界者。于十八界中。段食是香味触三界摄。触食。思食是法界摄。识食是意界及六识界摄也。随识有无者。如初禅无鼻舌二识。则无鼻识舌识相应之触思二食。但有眼识耳识身识意识相应之触思二食。二禅已上。无前五识。则无前五识相应之触思二食。但有意识相应之触思二食。若从胜说。但名思食。无想天中。无第六识。则无第六相应之触思二食。虽有第七第八相应之触思二种心所。而食义不胜。但有识食也。初引经通明四食竟。

 (丑)二别显识食唯真异熟。

眼等转识。有间有转。非徧恒时能持身命。谓无心定。熟眠。闷绝。无想天中。有间断故。设(于)有心位(中)。随所依(根。随所)缘(境。而于三)性(三)界(九)地等。(一切时中)有转易故。于持身命非徧非恒。诸有执无第八识者。(将)依何等(为识)食。(而)经(乃)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非(可谓)无心位(中。现虽无识。而以)过去未来识等为食。彼(过未识)非现(非)常。如空华等。无体用故。设(谓识于过未自)有体用。(然既)非现在摄。如虚空等。非食性故。亦不可说人定心等。(能)与无心位(之)有情为食。(以)住无心(之)时。彼(加行之心及心所既)已灭故。过去非食。以极成故。又不可说无想定等不相应行即为彼食。(以)段等四食所不摄故。(且)不相应法。(离色心等)。非实有故。

此正简示转识无持身命之义。不可立为识食体也。若以转识为食。则无心位中。便应无食。若以过未之识为食。则过未既非现常。无体无用。犹如空华。云何可作食耶。量云。过未识有法。非识食宗。因云。彼非现常无体用故。喻如空华。恐有救曰。识于过去未来。各各皆有体用。云何无体用耶。今破之曰。识于过未虽有体用。而过去体用。自属过去。非现在摄。未来体用。亦属未来。非现在摄。譬如现前了无一物。名为虚空。虚空岂可为食耶。量云。过未识之体用是有法。非食性宗。因云。非现在摄故。喻如虚空。言入定心等者。谓定前加行之心及心所也。余可知。

有执灭定等。犹有第六识。于彼有情。能为食事。

此叙转计也。等者。等余四无心位。

彼执非理。后当广破。又彼(若谓第六识能为食事。则)应说生上二界(而起)无漏(第六)心时。以何为食。(以)无漏识等。破坏有故。于彼身命。不可为食。亦不可执无漏(第六)识中有有漏种。能为彼食。(以)无漏识等犹如涅槃。(决定)不能执持有漏种故。复不可说上界有情身命相持。即互为食。(以)四食(中)。不摄彼身命故。(且)又无色(界中)无身。(则)命无能持故。(若以无色界中众同分而持命者)。众同分等(但是假立)。无实体故。(安能持命)。由此定知异诸转识。(别)有(真)异熟识。一类恒遍。执持身命。令不坏断。世尊依此。故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此破转计也。后当广破。指下第九灭定有识章中。无漏心。谓生空观智相应之心。余可知。

唯依取蕴建立有情。佛无有漏(五蕴)。非有情摄。(不依食住。或时)说(佛)为有情(中无上。亦)依食(而)住者。当知皆依(权巧)示现而说。

此释伏难也。难曰。既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佛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以何为食。故今释曰。唯依取蕴建立有情。佛非有情。何须依食而住。又难曰。佛若非有情摄。何故复有经云。有情无上者佛是。又佛在世时。亦受段食。此云何通。故今释曰。皆依权巧示现而说也。

既异熟识。是胜食性。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此结成也。八识食体竟。

 (子)九灭定有识。前约流转门显。今约还灭门显也。文分为二。初破无第八识。二破有第六识。(丑)今初。

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第八)识。(则经所云。)住灭定者。不离身(之)识。不应有故。谓眼等识。行相粗动。于所缘境。起必劳虑。(本为)厌患彼(转识)故。暂求止息。渐次伏除至都尽位。依此位立。住灭定者(之人)。故此定中。彼(诸转)识皆灭。若不许有微细一类。恒徧执持寿等识在。依何而说识不离身。若谓后时彼(六转)识还起。如隔日疟。名不离身。是则不应说心行灭。(以六)识与想等起灭(必)同。(亦应说心行不离身)故。(又复)寿暖诸根。应亦如(六)识(之灭已还起)。便成大过。故应许(有第八)识。(犹)如寿暖等。实不离身。又此位中。若全无识。应如瓦砾。非有情数。岂得说为住灭定(之圣)者。又异熟识此位若无。谁能执持诸根寿暖。无执持故。皆应坏灭。犹如死尸。便无寿等。既尔。后识必不还生。说不离身。彼何所属。(以)诸异熟识。舍此身已。离托余身。无(有)重生(者)故。又(纵许后识还生。然)若此位无持种识。(则)后识无种。如何得生。过去未来(及)不相应法。(皆)非实有体。(前文)已极成故。诸色等法。离识皆无。受熏持种。(前文)亦已遮故。然灭定等无心位中。如有心位。定实有(第八)识。(以其)具根寿暖。有情摄故。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第八)识。实不离身。(非约后时转识还起。名不离身也)。

灭定等无心位是有法。定实有第八识宗。因云。具根寿暖有情摄故。喻如有心位。

 (丑)二破有第六识。

若谓此(灭定)位。有第六识。名不离身。亦不应理。此(灭尽)定亦名无心定故。若(转计云)。无(前)五识名无心者。(则)应一切定皆名无心。(以)诸定皆无五识身故。(且)意识(本)摄在六转识中。如五识身。灭定非有。或此位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寿暖等。非第六识。若此位有行相所缘可知识者。应如余(有心)位。非此(灭定)位摄。本为止息行相所缘可了知识(而)入此(灭尽)定故。

此正破灭定有第六识之执也。立量云。意识是有法。灭定位中非有宗。因云。摄在六转识中故。喻如前五识。次或立量云。此灭定识是有法。非第六识宗。因云。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喻如寿暖等。次反申量云。若此位有行相所缘。可知识是有法。非灭定位摄宗。因云。本为止息行相所缘。可了知识而入灭尽定故。喻如余有心位。

又若此位有第六识。彼(第六识相应之)心所法。为有为无。

此下更约心所有无破也。今双征。下先破有心所。

若有心所。经不应言住此定者。心行皆灭。又不应名灭受想定。(救曰)。此定加行。但厌受想。故此定中。唯受想灭。受想二法。资助心强。诸心所中。独名心行。说心行灭。何所相违。(破曰。若如所说。则)无想定中。应唯想灭。(以加行中)但厌想故。然汝不许(但是想灭)。既唯受相资助心强。此二灭时。心亦应灭。(如何犹有第六识耶)。

救意谓但灭受想。不灭心王及余心所。破意先以无想例责。次明受想既是资助心强。则受想既灭。心无资助。安得不随灭耶。

 (救曰)。如(出入息之)身行灭。而身犹在。宁要责心令同(受想之心)行灭。(破曰)。若尔。(则)语行寻伺灭时。语应不灭。而(汝亦)非所许。然(加)行(之)于法(体)。有徧非徧。徧行灭时。法定随灭。非徧行灭。法或犹在。非徧行者。谓出入息。见息灭时。身犹在故。寻伺于语。是徧行摄。彼若灭时。语定无故。(今)受想于心。亦徧行摄。许如思等。(皆是)大地法故。(是故)受想灭时。(彼六识)心定(亦)随(之俱)灭。如何可说彼(受想)灭。(而六识)心(犹)在。又(既)许思等是大地法。(则)灭受想时。彼(思等)亦应(随)灭。既尔。(则)心等(诸余心所)。此(灭定)位亦无。非(可谓)徧行(心所已)灭。(而)余(心所反)可在故。如何可言有余心所。(若)既许思等此(灭定)位非无。(则)受想(亦复)应然。(以同是)大地法故。又此定中若有思等。亦应有触。(以凡)余心所法。无不皆依触力生故。若许有触。亦应有受。触缘受故。既许有受。想亦应生。不相离故。

救意谓出入息灭而身不灭。例如受想灭而心不灭。破意谓寻伺灭。则语必灭。例知受想灭。则心必灭。以受想同寻伺之徧行。不同出入息之非徧行故也。言大地法者。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徧于一切心。名十大地法。此余乘之所共许。故得例而破之。余可知。

 (救曰)。如受缘爱。非一切受皆能起爱。故触缘受。非一切触皆能起受。由斯所难。其理不成。(破曰)。彼救不然。有差别故。谓佛自简。唯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故若有触。必有受生。受与想俱。其理决定。或应如余位。受想亦不灭。执此(灭定)位中有思等故。许便违害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定。

救意谓受既不必尽皆生爱。例知触亦不必尽皆生受。破意谓受不生爱。佛自简示。触不生受。佛曾不简。既有差别。岂得为例。或应下更立量破云。彼所执此位是有法。受想亦不灭宗。因云。有思等故。喻如余有心位。已上破有心所竟。

若无心所。(则六)识(决)亦应无。不见余(眼识等)心。离(相应)心所(而得独存)故。余(五识相应之)徧行(心所若)灭。(则心)法(决)随灭故。(若谓有心王而无受等。则)受等应非大地法(摄。以不能徧一切心)故。(又)此识应非(有心所)相应法故。(若)许(此识无相应法)。则(既无触心所。根境与识。三不和合。便)应无所依(根。亦无所)缘(境)等。(便应)如色等法。亦非(可名为)心故。

此破转计灭定位中。但有第六识心王。无心所也。

又契经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触。与触俱起。有受相思。(今)若(许)此(灭尽)定中有(第六)意识者。三和合故。必应有触。触既定与受想思俱。如何有识而无心所。若谓余时三和有力。成(于)触(对)。生触(心所)。能起受等。由此(灭尽)定前厌患心所。故在定位。(根境识之)三事无能。不成(触对。不复)生触(心所)。亦无受等。若尔。应名灭心所定。如何但说灭受想耶。若谓厌时虽厌受想。此二灭故。心所皆灭。依前所厌以立定名。既尔。(则)此(灭尽定)中(第六识)心亦(决)应灭。(以第六心。必与)所厌(之受想)俱故。如余心所。不尔。如何(此定亦复)名无心定。

此亦更破有心王而无心所之执也。意。即是根。法。即是尘。二缘生识。三和生触。有触。则必有受想思。如何但有心王而无心所。若谓下。转救。若尔下。转破。次若谓下。又转救。次既尔下。又转破。既受想二灭。则余心所皆灭。而谓心王独存。可乎。

又此(灭尽)定位。(设许有)意识(者。为)是何(性)。不应是染。或无记性。(以)诸善定中。无此(染与无记)事故。余染无记(之第六识)心。必有心所(与之相应)故。(本为厌有漏善而修灭定)。不应厌善(而反)起染等故。(本为厌患劳虑而住寂定)。非求寂静翻起散故。若谓(此灭定中意识)是善。(则必有)相应善故。应(与)无贪等善根相应。

此更约三性破也。若执定中有第六识。为是何性。若云是染。则尚厌有漏善。岂得反起于染。若云无记。则本求胜寂静。岂得反起于散。若云是善。必有诸善心所相应。何得名为灭受想定。以无受想等徧行心所。不能引生诸善心所。设有诸善心所。亦必有徧行别境诸心所故。

此(灭定中第六识)心不应是自性善。或胜义善。违自宗故。(以第六识)非(信及无贪)善根等(之自性)。及(非)涅槃(之胜义)故。

此亦破转计也。恐彼救曰。灭尽定中之第六识。非相应善。但是自性善。或是胜义善耳。然无贪等善根。名自性善。涅槃名胜义善。今若谓第六识即无贪等。或即涅槃。非但大乘不许。虽汝自宗。亦所不许。岂不相违。

若谓此(灭定中第六识)心。是等(流引)起(之)善。(以是)加行善根所引发故。理亦不然。违自宗故。如余(位之)善(第六)心。非等起故。(以)善(第六)心无间(必灭。后便随缘)起三性心。如何善(第六)心。(可云)由前等起。故(大凡第六识)心(若)是善(者。必)由相应(心所之)力。既尔。必与(无贪等)善根相应。宁(可)说此(灭定中第六善)心。独无心所。故(若此定既)无心所。(则第六识)心。亦(必)应无。

此破转计等起善也。然据后文有云。无想定者。又唯是善。彼所引故。况今灭定。宁非加行善根所引。宁非等起善耶。须知谓灭定及无想定为等起善则可。谓灭定。及无想定。尚有第六识心。则断不可。以第六识。必相应善。非等起善。即彼余乘自宗。亦所不许。亦相违故。

如是推征。眼等(六种)转识。于灭定位。非不离身。故契经言不离身者。彼识即是此第八识。(以)入灭定时。(但为止息粗动劳虑)。不为止息此极寂静执持识故。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结示可知。九灭定有识竟。

 (子)十染净心。此总收上文染净九法而言之也。

又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之)染净心不应有故。谓染净法。以心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种故。

此引经先总略释也。因心而生。即是起义。依心住故。即是集义。所谓集起名心。故为染净诸法本也。心受彼熏。即所藏义。持彼种故。即能藏义。故亦名为阿赖耶也。

然杂染法。略有三种。烦恼。业。果。种类别故。

此下先释心杂染故有情杂染之义也。烦恼。谓见思二惑。性是烦动。恼乱有情。故名烦恼。业。谓善。恶不动三业。体是造作。有为之事。故名为业。果。谓三界。五趣。四生升沉苦乐。皆是酬答业因。故名为果。种。谓烦恼业果现行所熏种子。类。谓各别差殊不同。此中烦恼及业。即是集谛。果。即苦谛也。

若无此(第八)识(以)持烦恼(之)种。(则三)界(九)地。(离染而)往。(报尽而)还。(先在上界已)无(下地)染心(之)后。(重来下界)。诸烦恼起。皆应无因。(以)余法不能持彼(下地烦恼)种故。过去未来。非实有故。若诸烦恼无因而生。则无三乘学无学果。(何以故)。诸已断者皆应起故。

此正释烦恼种子。非第八识不能持也。

若无此(第八)识(以)持业果(之)种。(则)界地往还。(上下优劣)。异类法后。诸业果起。亦应无因。余种余因。前已遮故。若诸业果无因而生。入无余涅槃界已。三界业果还复应生。(即彼招业果之)烦恼。亦应无因生故。

此复释业果种子。亦非第八识不能持也。由烦恼故。造善恶不动三业。由此三业。故感三界五趣果报。约因果。则烦恼与业属因。果属于果。约能所。则烦恼为能招。业果皆为所招。故今业果合辨。意指业所感果。须知第八识中所藏业果种子。是业果之亲因缘。现行烦恼。是业果之胜增上缘也。

又行缘识。应不得成。转识受熏。前已遮故。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应说名色行为缘故。时分悬隔。无缘义故。此不成故。后亦不成。

此更约十二因缘中义。非第八识不能成也。谓设无此第八识持业果种。则行缘识应不得成。何以故。若云行缘转识。则转识不能受熏持种。前文已遮破故。若云行缘结生染识。则结生染识。非是行所感故。既不可云行缘转识。又不可云行缘结生染识。若无此第八识。则应直云行缘名色。然而行在先世。名色在胎。时分悬隔。安有缘义。此行缘识既不成故。后诸有支。亦不得成。不许有第八识。其过若此。岂可乎哉。结生染识者。即投胎时。妄于父母生憎爱之第六识也。此是润生烦恼所摄。非业感异熟生所摄。故云非行感故。

诸清净法。亦有三种。世出世道。断果别故。

此下次释心清净故有情清净之义也。一者世间清净道。谓一切所修事戒事禅。及有漏闻思修慧。二者出世间清净道。谓圣位所修无漏根本后得二智。三者所证断果。谓择灭无为。有余无余二种涅槃。此中世出世二道。即道谛。断果。即灭谛也。

若无此(第八)识。持世出世清净道种。(则于世出世道)异类心后。(更)起彼(世与出世异类)净法。皆应无因。所执余因。前已破故。若二净道无因而生。(则既)入无余依涅槃界已。彼二净道。还复应生。(何以故)。所依(身心)。亦应无因生故。

此正释清净道种。必须第八识持也。且如有人。既修出世道。若无第八识持世间道种。则从无漏观出。何故复起世间净道。又如须陀洹等。或时亦修世间净道。若无第八识持出世道种。则于世间道后。何故仍能起出世道。又净道若可无因而生。则无学圣人。如无余涅槃之后。亦可无因复生二净道耶。恐彼救云。入涅槃后。身心已灭。依何修道。今更破云。既二净道可无因生。则所依身心。亦可无因还复生故。

又出世道。初不应生。无法持彼法尔种故。有漏类别。非彼因故。无因而生。非识种故。初不生故。后亦不生。是则应无三乘道果。

此展转破救也。恐彼救曰。谁说诸法无因得生。今破之曰。又若无第八识持彼出世道种。则出世道初不应生。以更无别法。可能持彼无始法尔无漏种故。彼又救曰。出世之道从闻熏生。何须别有第八持无漏种。今破之曰。闻熏属于有漏。与出世无漏之道。其类各别。但是出世道之增上缘。非彼出世道之正因故。若许出世道从闻熏生。即是无因而生。以非从第八识中无漏种子生故。然既无出世道种。何由生出世道。初出世道既不生故。后出世道及诸果证亦不得生。是则应无三乘道果矣。

 (又)若无此(第八)识持烦恼种。(则)转依断果亦不得成。谓(出世)道(一)起(之)时。现行烦恼。及彼种子。俱非有故。(以)染净二(种第六识)心。不俱起故。(与出世)道相应(之第六识)心。(决)不持彼(烦恼)种(子)。自性相违。如涅槃(与世相违)故。(若夫)去来(识等。及圣道)得等。(决)非实有。(亦不能持烦恼种)故。(更计)余法持(烦恼)种。理(亦决)不成故。(是则)既无所断(之烦恼种子差别。则)能断(之出世道)亦无。依谁由谁而立断果。若(谓)由(于)道力。后惑不生。立断果者。则初道起(之时。便)应成无学(果)。后诸烦恼。(无第八识持彼种子)。皆已无因。永不生故。

此正释出世断果。必依第八识成也。二种净道。是智德。是所生得。故有种子。灭谛涅槃。是断德。是所显得。故但约烦恼种子有无。以立断德差别。不可谓断德亦自有种子也。金刚般若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约所证。则唯是无为。约能证。则三乘四果差别。譬如虚空非丈尺。丈尺显虚空。法喻泠然。智者思之。余皆可知。

许有此(第八能持种)识。(则)一切(染净因果)皆成。(以)唯此(第八识)。能持染净种故。

结成第十染净心也。二引经显理竟。

 (癸)三结略指广。

证此识有。理趣无边。恐厌繁文。略述纲要。

二别显教理竟。

 (辛)三总结劝信。

别有此识。教理显然。诸有智人。应深信受。

初释初能变竟。

 (戊)二释第二能变二。初设问举颂。二以论释成。(己)今初。

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一释名门)。依彼转。(二所依门)。缘彼。(三所缘门)。思量为性相。(四体性门。五行相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幷我慢。我爱。(六染俱门)。及余触等俱。(七余相应门)。有覆无记摄。(八三性门)。随所生所系(九界系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十伏断门)。

 (己)二以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二证有第七。(庚)初中九。初释释名门。二释所依门。三释所缘门。四释性相两门。五释染俱门。六释余相应门。七释三性门。八释界系门。九释伏断门。(辛)今初。

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以其)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末那。此云意。其义即恒审思量也。胜余识者。第八恒而不审。第六审而不恒。前五不恒不审。唯此第七。于未转位。恒审思量妄执我法。于既转位。恒审思量二空平等理也。

 (问曰)。此(识既)名(为意)。何(以)异(于)第六意识。(答曰)。此(第七是)持业释。(犹)如藏识(之)名。(以)识(体)即(是)意(用)故。彼(第六是)依主释。(犹)如眼识等(名。以)识(体)异(于所依之)意(根)故。然诸圣教。恐此(第七)滥彼(第六)。故于第七但立意名。(不名意识)。又标意名。为简(第八名)心。(前六名)识。(以此第七。其)积集了别(二义)。劣(于)余(七种)识故。或欲显此(第七)。与彼(第六)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此问答料简立名之义也。若此识名末那识。即应翻为意识。则与第六意识何别。故曰。若第七名为意识。则识是体。意是用。体能持用。用不离体。意即是识。犹如藏识。持业释也。若第六名为意识。则识是能依之识。意是所依之根。根不是识。识依于根。犹如眼耳等识。依主释也。然诸圣教但名第七为意。不名为意识者。恐滥同第六故。以上但对第六拣异。又标下。次对余七拣异。谓若约恒审思量。则此第七独胜。若约积集名心。则第七虽亦有积集义。较第八识则劣。若约了别名识。则第七虽亦有了别义。较前六识则劣。故但名为意也。或欲下。复显第六近所依故。即是不共亲依。具如下释。

 (辛)二释所依门三。初正释此识所依。二傍论诸识所依。三结归本颂所依。(壬)今初。

依彼转者。显此(第七识之)所依。彼。谓即前初能变(之第八)识。圣(慈氏)说。此(末那)识依藏识故。有义。此意(唯)以彼(第八)识(中之)种(子)而为所依。非(依)彼(第八)现识。(以)此(第七识恒)无间断。不假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有义。此意(必)以彼(第八)识(中)种(子)及彼现识俱为所依。(以第七识)。虽无间断。而有转易。(亦)名(为)转识故。(亦)必假(托第八)现识为俱有依。方得生故。转。谓流转。显示此(第七)识。恒依彼(第八)识(之现及种子相续生起。即)取(所依为)所缘故。

释所依中有二义。后义为正。言有转易者。圣道起时。转染为净等也。二空智果现前。则第七便与平等性智相应。法空智果不现前时。则第七仍起俱生法执。生空智果不现前时。则第仍起俱生我执。故必须以第八现识为俱有依。若夫识中种子。则是因缘依也。流。谓相续。转。谓生起。余可知。

 (壬)二傍论诸识所依二。初略释。二广释。(癸)今初。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

对果名因。因即生缘。简非增上缘。所缘缘及等无间缘。故名因缘。即诸心心所各别种子。亦名种子依也。

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

但云增上缘。则所收甚宽。今既称依。则但局取六根。谓五净色根及意根处。以是妄情之所执受。故名为内。此亦名俱有依也。

三等无间缘依。谓前(念已)灭(之)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以)离(此前)开导根。必不起(于后念心心所)故。

但云等无间缘。则心心所皆得为缘。故亦稍宽。今既称依。则但取无间即灭之心王。望于后心。名为意根。此能开导后念心心所法。故亦名开导依。

唯心心所。具三所依。名有所依。非所余法。

谓色及不相应行无为法等。皆不用三依也。初略释竟。

 (癸)二广释三。初释种子依。二释俱有依。三释开导依。(子)今初。

初种子依。有作是说。要种灭已。现果方生。(以须)无种已(然后)生。(乃)集论(之所)说故。(又如世间之物)。种与芽等。不俱有故。

此先叙经部师异解也。

有义。彼说为证不成。彼(集论中。但)依引生(自类)后种(而说。非依引生现果)说故。(又)种生芽等。(是依世俗假说)。非(依世间)胜义(说)故。(又现见麦等芽种俱有。则)种灭芽生。非极成故。(须如)焰炷同时。(方可)互为因故。然种自类。因果不俱。种现相生。决定俱有。

此下大乘正释也。先破异解。次明正义。焰炷同时者。如炷生焰。焰生燋炷。炷之生焰。喻种生现行。焰生燋炷。喻现行熏种。若前炷后炷相望。即可喻种引种。若前焰后焰相望。即可喻现引现。是故因缘自有三义。一者种引种。因果不俱。以异念故。喻如前炷后炷。二者种生现。三者现熏种。决定俱有。以同时故。喻如炷生焰。焰生燋炷。若现引现。但名等无间缘。不名因缘。喻如前焰后焰。但能相引。而后焰实非前焰所生。以炷若尽。则前焰不能更生于后焰故。

故瑜伽说。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是因缘义。(其)自性(之)言。(即)显种子自类前为后因。(其)他性(之)言。(即)显种与现行互为因义。摄大乘论亦作是说。藏识(与)染法。(更)互为因缘。犹如束芦。俱时而有。又说种子与果必俱。故种子依。定非前后。设有处说种果前后。应知皆是随转理门。如是八识及诸心所。定各别有种子所依。

此引二论。以证种子依必俱时有也。无常法。通指诸心心所种子言之。以诸种子。虽复相似相续。不坏不失。体是生灭。故名无常。种子无常。则现行亦无常矣。以种子望种子。假名自性。以种子望现行。假名他性。犹言同类异类耳。染法。指有漏前七转识。随转理门。谓非一定不易之理。乃随宜方便之权说也。初释种子依竟。

 (子)二释俱有依。共四家解。第四为正。(丑)今初。

次俱有依。有作是说。眼等五识。(以同时)意识为(俱有)依。此(五识)现起(之)时。必有彼(意识)故。无别眼(根)等为俱有依。(以)眼等五根。即(五识之)种子故。(如)二十唯识伽他中言。识从自种上。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彼颂意说。世尊为成十二处故。(所以)说五识(之)种(子)为眼等根。(成内五处。又说)五识(所变)相分为色等境。(成外五处)。故(知)眼等(五)根。即(是)五识(之)种(子耳)。观所缘论。亦作是说。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彼颂意言。异熟识上。能生眼等色识(之)种子。(以能生眼识等现行。故)名(为)色功能。(即此功说)。说为五根。无别(有)眼等(五色根也)。种与色识。常互为因。(以)能熏(之现识现色。常)与种(子)递为因故。第七八识。无别此(俱有)依。恒相续转。自力胜故。第六意识。别有此(俱有)依。要托末那而得起故。

色识。即眼识。依根。名眼识。依尘。名色识。余四例知。此中。以意识为五识俱有依。一谬也。谓五识种子为五根。二谬也。谓第七八识无俱有依。三谬也。唯第六依末那一义。不谬。

 (丑)第二家解。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则)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然十八界。各别有种。诸圣教中。处处说故。(一违也)。

此下先破初家识种为根之谬也。十八界种应成杂乱者。若以根为识种。则识全无种。又识种为根。则根全无种故。

又五识种。各有能生相见分异。为执何等名眼等根。若(执五识之)见分种(子以为五根。则见分属心)。应识蕴摄。若(执五识之)相分种(子以为五根。则相分属境)。应外处摄。便违圣教眼等五根。皆是色蕴内处所摄。(二违也)。又若五根即五识种。(则)五根应是五识(之亲)因缘。不应说为增上缘摄。(三违也)。又(若)鼻舌(二)根即(鼻舌)二识(之)种。则应鼻舌(二根。亦如鼻舌二识之)唯欲界系。或应(鼻舌)二识(亦如鼻舌二根之)通色界系。许(此说者)。便俱与圣教相违。(又若)眼耳身(三)根。即(眼耳身)三识(之)种(子。则)二地五地。为难亦然。(四违也)。

眼等三根。通于五地。谓五趣杂居地。(欲界)离生喜乐地。(初禅)定生喜乐地。(二禅)离喜妙乐地。(三禅)舍念清净地。(四禅)眼等三识。唯通二地。谓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也。今若执眼耳身根。即是识种。则或根应如识。惟局二地。或复识应如根。亦通五地矣。

又五识种。既通善恶。应五色根。非唯无记。(五违也)。又五识种。无执受摄。五根亦应非有执受。(六违也)。

第八识缘一切种子。但缘而不执受。今谓五根但是五识种子。则第八不应执受五根矣。岂不理教相违。

又五色根。若(即是)五识种。应意识种即是末那。彼(末那)以五根为同法故。(七违也)。

同法者。同为间转识所依之根法也。

又瑜伽论说眼等识。皆具三依。若五色根即五识种。依但应二。(八违也)。

识种子现行。是种子依。五根。是俱有依。前灭意。是开导依。若谓根即识种。是合俱有依为种子依。但有二矣。

又诸圣教。说眼等(五)根。皆通(有)现(行有)种(子。今)执唯是(识)种(而为五根)。便与一切圣教相违。(九违也)。

正破初家识种名五根竟。

有避如前所说过难。朋付彼执。复转救言。异熟识中。能感五识增上业种。名五色根。非作因缘生五识种。妙符二颂。善顺瑜伽。

此叙救也。谓五识所作善恶业习气。能感当来异熟果摄之无记五识。即此业种。名五色根。作增上缘。生眼等识。既以增上业种为根。则合二十唯识颂中从自种生之义。亦契观所缘缘论中功能名五根义。此种但为增上。不为因缘。又顺瑜伽具三依义也。

彼有虚言。都无实义。(业种由善恶熏。通善染性。若执以为五根)。应五色根。非无记故。又彼(五根)应非唯有执受。(以业种非所执受故。亦非)唯色蕴摄。(以业种非色。故亦非)唯内处(摄。以业种通内外)故。鼻舌(二根)唯应欲界系故。(以二识业种唯在欲界。二根不应通色界故。眼耳身)三根不应五地系故。(三识业种唯在二地。三根亦应惟二地故)。感意识(之)业(种)。应(是)末那(以五根为同法)故。眼等(五根。又亦)不应通现种故。又(业属思。若执为根。则)应眼等(五根)非色根故。又(眼等五识。皆通三性)。若(使)五识皆业所感。则应一向(总唯)无记性摄。(不通善染二性。又无记五识是业所感。可有眼等为俱有依。则)善等五识。既非业感。应无眼等为俱有依。故彼所言(业种为五根者)。非为善救。又诸圣教。处处皆说阿赖耶识。变似(五净)色根。及根依处。器世间等。如何汝等拨无(五净)色根。(既)许眼等(五)识变似色等(五尘外相分境。乃独)不许眼等(五根内相分是)藏识(之)所变。如斯迷谬。深违教理。

此破救也。此下通所引颂。

然(三十唯识论及观所缘缘论之)伽他(中)。说种子功能名五根者。为破(余部妄执)离识实有色根(故)。于(本)识所变似眼根等。以有发生五识用故。假名种子及色功能。非谓色根即(是)识(种及)业种(也)。

已上破初家者皆妙。已下自立业未全妥。

又缘五境(之)明了意识。应以五识为俱有依。以彼(明了意识)。必与五识俱(时起)故。若(使)彼(明了意识。可以)不依眼等(五)识者。(则)彼(同时意识。亦)应不与五识为依。(以)彼此(互)相(为)依。势力等故。又第七识。虽无间断。而见道(修道)等(位。有漏无漏间起)。既有转易。应如六识有俱有依。不尔。彼应非转识摄。便违圣教转识有七。故应许彼(第七末那。亦必)有俱有依。此(俱有依)即(是)现行第八识摄。如瑜伽说。有藏识故。得有末那。末那为依。意识得转。彼论意言。现行藏识为依止故。得有末那。非由彼(中)种(子。若)不尔。(者。彼论)应说有藏识故。意识得转。(以藏识中亦有意识之种子故)。由此彼说(以种为根。及说第七无俱有依)。理教相违。

此中所说明了意识以五识为依者非。所说末那以现行第八为依者是。

是故应言前五转识。一一定有二俱有依。(此应有四。今尚阙二)。谓五色根。(是)同时意识。(是)第六转识。决定恒有一俱有依。(此应有二。今尚阙一)。谓第七识。(是)若与五识俱时起者。亦以五识为俱有依。(非)第七转识。决定唯有一俱有依。谓第八识。(是)唯第八识。恒无转变。自能立故。无俱有依(非)。

第二家解竟。

 (丑)第三家解。

有义。此说犹未尽理。第八类余(七识)既同识性。如何不许有俱有依。第七八识。既恒俱转。更互为依。斯有何失。

此义全是。

 (又既)许现起(之)识。以种(子)为依。(则此)识种亦应许依现(行之)识。(以)能熏(之前七识。所熏之)异熟(识)。为(一切种子)生长住依。(谓)识(中)种(子)离彼(能熏。则)不生长。(离彼所熏。则无可依)住故。

此因缘义。非俱有依义也。

又异熟识。有色界中。能执持身。依色根转。如契经说。阿赖耶识。业风所飘。遍依诸根。恒相续转。瑜伽亦说。眼等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有色根身。若异熟识。不徧依止有色诸根。应如六识。非能执受。或所立因。有不定失。

异熟识是有法。非能执受宗。因云。不徧依止有色诸根故。喻如六识。或所立因有不定失者。将异熟识同六识之不徧依止。而不同六识之无执受。是犯二宗共一因也。然此但是能执受义。亦非俱有依义。以无色界无有根身。而第八现转故。

是故藏识若现起者。定有一依。谓第七识。(是)在有色界。亦依色根。(非)若识种子。定有一依。谓异熟识。(依之而住故非)。初熏习位。亦依能熏。(依之生长故非)。余如前说。

第三家解竟。

 (丑)第四家正解。

有义。前说皆不应理。未了所依与依别故。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不简亲疏胜劣能所)。如王与臣。互相依等。若(有)法(于此。一者)决定(同时而转。二者)有境(可照。三者自在)为主(不由他引。四者能)令心(及)心所取自所缘。(具此四义)。乃是所依。即内六处。余非有境。(非决)定(非)为主故。(故非所依)。此(所依)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非色等法。(以其)无所缘故。但说心所。(以)心(王)为所依。不说心所。为心(王之)所依。彼(心所)非主故。然有处(或)说依为所依。或(说)所依为依。(应知)皆(是)随宜假说。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五色根是)同境(所依。第六识是)分别(所依。第七识是)染净(所依。第八识是)根本所依。(如此四差)别故。(然诸)圣教。唯说(五识)依五根者。以(是五识所)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第)七(识。第)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然诸)圣教唯说(第六)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如伽他说。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

心即第八。意即第七。余转识。即前六也。余可知。

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又说藏识恒依染污。此即末那。而说三位无末那者。依有覆说。如言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此亦应尔。

三位无有覆末那。谓一阿罗汉。二灭尽定。三出世道。四位无阿赖耶。谓三乘无学及佛。

虽有色界。亦依五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摄。识种不能现取自境。可有依义。而无所依。心所(之)所依。随(其相应之)识应说。复各加自相应之心(王)。若作是说。妙符理教。

此破第三家以五色根为藏识所依。及破现依种依现之说。而结成正义也。二释俱有依竟。

 (子)三释开导依。有三家解。第三为正。(丑)今初家解。约相续义。

后开导依。有义。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必第六识所引生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由五识所引生故。以前六识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自相续故。不假他识所引生故。但以自类为开导依。

 (丑)第二家解约有力义。

有义。前说未有究理。且前五识未自在位。(及)遇非胜(之)境。可如所说(前后不相续)。若自在位。如诸佛等于境自在。诸根互用。任运决定。不假寻求。彼五识身。宁不相续。

此下先破初家五识不相续之义也。瑜伽论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此明余位必寻求而后决定。非谓自在位故。

 (又)等流五识。(未自在位。设遇胜境)。既为决定染净(意识及)作意(缘)势力(之所)引生。(正当)专注所缘未能(相)舍(之)顷。如何不许多念相续。

宗镜录云。缘虑心有五种行相。一率尔心。谓遇境便起。二寻求心。谓于境未达。方有寻求。三决定心。谓审知境体而起决定。四染净心。谓于境欣厌而起染净。五等流心。谓念念缘境前后等故。当知前五转识。得有四相。但除寻求。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第六具五相。第七无率尔寻求二相。有决定染净等流三相。谓第七常缘现在。故幷无率尔相也。第八有三相。率尔。决定。等流。无染净寻求。有率尔者。初受生时。创缘三界三种性境故。

故瑜伽说。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等流眼识)。不由自分别力。(全赖意识决定染净引生)。乃至此意(但缘色尘)。不趣余(声音味等)境(时。随)经尔所时(候)。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是)彼(论)意定显经尔所时。眼意二识俱相续转。既眼识时。非无意识。故非二识。互相续生。(又)若(未自在位。遇)增盛境。相续现前。逼夺身心。不能暂舍。时五识身。理必相续。如热地狱。戏忘天等。

热地狱。苦增盛境。戏忘天。乐增盛境也。余可知。

故瑜伽言。若此(前念)六识。为彼(后念)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若(使)五识前后定唯有意识。彼论应言。若此一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以五识前。定唯有意识故)。或彼应言。若此六识为彼一识等无间缘。(以五识后。定惟有意识故。论文)既不如是。故知五识(各自)有相续义。(又)五识起时。必有(同时)意识。(即)能引后念意识令起。何假五识为开导依。

此上破初家者皆是。此后若破若立。皆未当理。

无心睡眠闷绝等位。意识断已。后复起时。藏识末那既恒相续。亦应与彼(意识)为开导依。若(谓)彼(意识但)用前(时)自类开导。(则)五识自类何不许然。此(五识)既不(许)然。彼(意识)云何(独)尔。

藏识末那。何得为意识开导依。一谬也。用前自类开导本是。而反破之。二谬也。彼不许五识自类开导本非。而反印之。三谬也。

平等性智相应(之)末那。初起(之时)。必由第六意识(入二空观)。亦应用彼(第六)为开导依。圆镜智俱(之)第八净识。初必六七方便引生。又异熟心。依染污意。或依悲愿相应善心。既尔。必应许第八识。亦以六七为开导依。由此彼(初家)言。都未究理。

染污意。即第七识。悲愿相应善心。即第六识。谓菩萨由此悲愿。长劫利生。不取涅槃。故异熟心。亦以此为开导依也。此义全谬。

应说五识。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开导依。第六意识。用前(念之)自类。或第七八为开导依。第七末那。用前(念之)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阿陀那识。用前(念之)自类。及第六七为开导依。皆不违理。由前说故。

谬处偏多。至下自明。第二家解竟。

 (丑)第三家正解。

有义。此(第二)说。亦不应理。开导依者。谓(一者必)有。(二者是)缘(虑)法。(三者自在)为主。(四者)能作等无间缘。(具)此(四义。能)于后生心心所法开辟引导。名开导依。此但属心。非心所等。

此正释开导依之义也。有者。简不相应行。非实有故。缘法者。简色及无为。不能有缘虑故。为主者。简心所依他。不自在故。等无间者。简异类得俱起故。

若此(前念)与彼(后念)无俱起义。说此(前念)于彼(后念)有开导力。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如何异类为开导依。若许(异类)为(开导)依。应(八种识)不俱(时)起。便同(小乘)异部(所执)心不幷生。又一身中诸识俱起。(或二或三乃至七八)。多少不定。若(谓此依唯遮多少。不拣异类。皆)容互作等无间缘。(则)色(根)等(与心异类幷生。亦复)应尔。(皆可互作等无间缘)。便违圣说等无间缘。唯心心所。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乃)是纵夺(之)言。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缘。(以)夺(其互为)因缘(之执)故(耳)。不尔。等(之一)言。应成无用。若谓等言非遮(力用)多少。但表同类。(故色同类。亦有等无间缘者。又)便违汝(先所)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矣)。

此破前互为开导之谬也。然摄大乘下。转释伏难。难曰。若等无间缘。唯心心所有之。则摄大乘论。何故说色容有等无间缘。今释之曰。摄大乘论。为破小乘妄执色心前后相续为因缘性。故纵许云。色心前后相生。但应容有等无间缘。无有因缘义也。设不尔者。等无间之等字。便为无用。以等乃齐等之义。一遮多少。二表同类。一遮多少者。谓心用多。色用少。故心但与心作等无间缘。不与色作等无间缘。色用既少。故无等无间缘之义。二表同类者。如前眼识。于后眼识。名为同类。若望耳鼻等识。便非同类。余可知。

是故八识。各唯自类为开导依。深契教理。自类必无俱起义故。心所(之)此(等无间)依。应随(相应之)识(而)说。虽心心所。异类幷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诸识(相则必)不然。不应为例。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于所引生。无主义故。

先承前破谬结成正理。次辨心所之开导依。应设难云。若等之一言必表同类者。诸心所法。与相应心王异类幷生。何容随识说耶。今释之曰。而互相应等故。事。谓所依体。业。谓所作用。如眼识相应诸心所法。定与眼识同依眼根。定与眼识同缘色尘。余可例知。言一开导时。余亦开导者。如眼识与触俱生之时。则受想思等乃至或善或染皆随生也。展转作等无间缘者。约诸心所互相引生也。诸识相望。幷无相应和合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之义。故不应以心所为例。妄许展转为等无间缘也。然诸心所下。简依缘义宽狭不同。若云等无间缘则宽。故心所可以互作。若云开导依则狭。故心王名依。心所非依。以其不能为主故也。

若(谓诸)心(相应之)心所等无间缘。(亦但)各唯自类。(不由心王及余心所异类引生。则)第七八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之)此(等无间)缘便阙。(以七八二识未转依时。无信等故)。则违圣说诸心心所皆四缘生。

有因前文等表同类之语。不许心所异类引生。故此释之。

无心睡眠闷绝等位。意识虽断。而后起时。彼开导依即前自类。间断五识。应知亦然。(问曰。既久间断。何名无间。答曰。但以)无异类心于中为隔。(即)名(为)无间故。(问曰。前念灭时。后念尚无。何所开导。今识生时。前念非有。何能开导。答曰)。彼先灭时。已于今识为开导故。何烦异类为开导依。然圣教中。(或)说前六识互相引起。(或)说第七八依六七生(者)。皆依殊胜增上缘说。非等无间。故不相违。瑜伽论说。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又(言。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意根者。言总意别。(故今所说)。亦不相违。故自类依。深契教理。

先申明无间之意。次会通圣教所说。幷可知。后简示瑜伽言意。盖此彼之言。似通自他。然其意但以自类前后而名此彼。故云言总意别也。二傍论诸识所依竟。

 (壬)三结归本颂所依。

傍论已了。应辩正论。此(第二)能变识。虽具三所依。而(颂中)依彼转(之)言。但显前二。为显此识(所)依(所)缘。同(是第八识)故。又前二依。有胜用故。(颂偏说之)。或开导依。易了知故。(颂故不说)。

前二者。初因缘依。即种子识。次俱有依。即第八现识也。二释所依门竟。

 (辛)三释所缘门二。初正释。二释妨。(壬)初中二。初略释。二广释。(癸)今初。

如是已说此识所依。所缘云何。谓即缘彼。彼。谓即前此所依识。圣说此识缘藏识故。

 (癸)二广释二。初释未转依。二释已转依。(子)初中有四家。第四家为正。(丑)今初家释。

有义。此(末那)意。缘彼(第八)识体及相应(之五心所)法。论说末那。我我所执恒相应故。谓缘彼体及相应法。如次执为我及我所。然诸心所。不离识故。如唯识言。(亦摄心所。故颂但云缘彼)。无违教失。

 (丑)第二家释。

有义。彼说理不应然。曾无处言缘触等故。应言此意但缘彼识(之)见(分)及相分。如次执为我及我所。相见俱以识为体故。不违圣说。

 (丑)第三家释。

有义。此说亦不应理。(以相分中)五色根境。非识蕴故。(又相分中器界。乃是外境。若使末那缘之)。应同五识亦缘外故。应如意识(同前五识)缘共境故。(既缘根尘生我所执)。应生无色者不执我所故。厌色(而)生彼(天)。不变(为根尘之)色故。应说此意。但缘藏识及彼种子。如次执为我及我所。以种即是彼(第八)识功能。非实有物。不违圣教。

 (丑)第四家正释。

有义。前说皆不应理。(以)色等种子。非识蕴故。论说种子。是实有故。(若谓是)假。(则)应如无。非(可为诸法之亲)因缘故。又此(第七)识俱(之)萨迦耶见。任运一类恒相续生。何容别执有我我所。(譬如第六意识)。无一心中。有断常等二境别执俱转义故。亦不应说(第七识之我及我所)二执前后(别转。以)此(第七识从)无始来。一味(恒)转。(无前后分位之差别)故。

萨迦耶。此翻积聚。萨迦耶见。即身见也。正执我时。不能别执我所。正执我所之时。亦不能别执于我。故此二执。喻如断常二执。决不俱起。今此第七识相应之身见。既是任运一类恒相续生。所以但有我执。更无我所执也。

应知此意。但缘藏识见分。非(缘)余(相分及种子心所等)。彼(第八识之见分)。无始(以)来。(微细)一类相续(不断)。似常(似)一故。恒与诸法为所依故。此(第七识)唯执彼(第八见分)为自内我。(论中但是)乘语势故。说我所言。或此(第七)执彼(第八见分)是我之我。(即以能执为我。所执为我所)。故于一(我)见。(约)义说(我及我所之)二言。若作是说。善顺教理。多处唯言(第七识)有我见故。我(及)我所(二)执。(从来)不俱起故。

相续。故似常。一类无记。故似一也。初释未转依竟。

 (子)二释已转依。

 (然第七识)未转依位。(则)唯缘藏识(见分。若夫)既转依已。亦缘真如及余诸法。(以)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知诸有情胜解差别。示现种种佛影像故。(今)此(颂)中且说未转依时。故但说此缘彼藏识。悟迷通局。理应尔故。无我我境。徧不徧故。

十种平等性者。一诸相增上喜爱平等。二一切领受缘起平等。三远离异相非相平等。四弘济大慈平等。五无待大悲平等。六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七一切众生敬爱所说平等。八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九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十修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此中证得十平等性。释缘真如之义。知诸有情胜解差别。释缘余诸法之义也。平等性智是悟。故所缘则通。染污末那是迷。故所缘则局。平等性智缘无我境。故其境周徧。通摄真如及余诸法。染污末那缘我法境。故其境不徧。但是第八见分非余。初正释竟。

 (壬)二释妨。

 (问曰)。如何此(第七)识。(乃)缘自所依(之第八识耶)。答曰)。如有后(念意)识。即缘前(念已灭之)意。彼(前意是等无间缘。得与后识作所缘缘)。既(已)极成。此(所依藏识是增上缘)。亦(可作所缘缘。又复)何咎。

三释所缘门竟。

 (辛)四释性相两门。

颂言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行相。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思量)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末那之)别名。(以)能审思量。(乃)名(为)末那故。未转依位。能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辛)五释染俱门。

此意相应。有几心所。且与四种烦恼常俱。此中俱(之为)言。(是)显相应(之)义。谓从无始至未转依。此意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见。幷我慢。我爱。是名四种。

且者。未显其余。先明此意之过失也。

我痴者。谓无明。愚于(自心所变之)我相。迷(于)无我(真如之)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第八识见分。本)非我法(之上)。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著。故名我爱。(颂言)幷(者)。表慢爱有见(得俱。见)慢(亦得与爱)俱。遮余部(所)执(见爱慢三)无相应义。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所作施等)。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

此正释四烦恼相。幷显其过患也。内心。即指第七识。外转识。指前六识。由第七识妄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遂使五度诸行。不能忘相。咸成有漏。故名杂染。若欲出离轮回。必先勤观无我。然此第七识之俱生我执。细故难断。必先用第六识。与相应之正慧心所。依于大乘教理。如实观察。俾无我正解种子。渐熏渐著。至成熟位。方得无漏实智现前。又即以此无漏实智。数数勤修。然后四烦恼种。方得永断。今人辄谈六度万行。而于破执法门曾不究心。求出轮回。不亦难乎。问曰。既由第七。令前六识恒成杂染。理须直用第七修我观。始为灸病得穴。伐树得根。何故先用第六识耶。答曰。第七我执。元由第六之所资熏。故仍以第六为病之穴。为树之根。况第七识。从无始来至未转位。一味有覆无记性摄。不与信等诸善心所相应。又无欲解念定之力。何能自修无我观哉。是故吾人发大乘心。须于唯识相性深生信解。然后修习菩提资粮。可名顺解脱分。否则纵修诸行。但是人天有漏之因而已。

 (问曰)。彼(根本惑。共)有十种。此(识相应)。何唯(有)四。(答曰)。有我见故。余(二取边邪之四)见不生。(以)无一心(之)中(而容)有二慧故。

此下皆问答释疑也。诸见皆以慧为体。故不俱起。

 (问曰)。如何此识。要有我见(而非余见。答曰)。二取邪见。但(从)分别(而)生。唯(属)见(道)所断。此(第七识所)俱(之)烦恼。唯是俱生。(必)修(道)所断故。(是以无有二取邪见)。我所(见及断常二种)边见。(皆)依我见(而)生。(今)此(第七识)相应(之我)见。不依彼(我所断常见而)起。(是故无有我所边见)。恒内执有我。故要有我见。由(我)见审决。(则)疑无容起。(由)爱著我故。(则)嗔不得生。故此识俱(之)烦恼唯四。(问曰)。见慢爱三。如何俱起。(答曰)。行相无违。俱起何失。(又问)。瑜伽论说。贪令心下。慢令心举。宁不相违。(答曰)。分别俱生。外境内境。所陵所恃。粗细有殊。故彼此文。义无乖反。

谓彼瑜伽论。乃指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惑。贪于外境。陵于外人。行相粗故。不容幷起。此唯识颂。乃指第七识相应之俱生惑。贪于内境。恃于内已。行相细故。自不相违也。五释染俱门竟。

 (辛)六释余相应门二。初未转依。二已转依。(壬)初中二。初正释颂义。二例论受义。(癸)初又二。初问答举颂。二别释颂义。(子)今初。

 (问曰)。此意(相应)心所。唯有四耶。(答曰)。不尔。(颂云)。及余触等俱故。

 (子)二别释颂义二。初一家无余心所。次四家有余心所。(丑)今初。

有义。此意心所唯九。前四及余触等五法。即触。作意。受。想。与思。意与思遍行。定相应故。前(颂既)说触等(与)异熟识俱。(今)恐谓同前亦是无覆。显此(第七相应心所)。异彼(第八相应心所)。故置余(之一)言。及(之一字。即)是集义。前四后五。合与末那恒相应故。(问曰)。此意何故无余心所。(答曰)。谓欲(心所)。希望未遂合事。此(第七)识。任运缘遂合境。无所希望。故无有欲。胜解(心所)。印持曾未定境。此(第七)识。无始恒缘定事。经所印持。故无胜解。念(心所)。唯记忆曾所习事。此(第七)识。恒缘现所受境。无所记忆。故无有念。定(心所)。唯系心专注一境。此(第七)识。任运刹那别缘。既不专一。故无有定。

谓此第七。缘彼第八。能缘所缘。皆悉刹那生灭。前不似后。后不似前也。

慧(心所)即(是)我见。故不别说。善(十一心所)是净故。非此(染污)识俱。随烦恼生。必依(根本)烦恼前后分位差别建立。此识恒与四烦恼俱。前后一类。分位无别。故此识俱无随烦恼。恶作(心所)。追悔先所造业。此(第七)识。任运恒缘现境。非悔先业。故无恶作。睡眠(心所)。必依身心重昧。外众缘力。有时暂起。此(第七)识无始一类内执。不假外缘。故彼(睡眠。此识)非有。寻伺(二种心所)。俱依外门而转。浅深推度。粗细发言。此(第七)识唯依内门而转。一类执我。故非(与)彼(寻伺相)俱。

缘六尘等诸境。名为外门。缘藏识之见分。名为内门。浅推度。粗发言。名之为寻。深推度。细发言。名之为伺。

 (丑)次四家有余心所二。初斥前总标。二四家别解。(寅)今初。

有义。彼释余(字之)义非理。颂(中更)别说此(第七是)有覆(无记性)摄故。又阙意俱(之)随烦恼故。(根本)烦恼必与随烦恼俱。故此(颂中)余(之一)言。(正是)显随烦恼。

 (寅)二四家别解。第四家为正。(卯)今初家解。

此中有义。五随烦恼。徧与一切染心相应。如集论说。惽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于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应。若离无堪任性等(五法。则)染污性成。无是处故。烦恼起时。心既染污。故染心位。必有彼五。(以)烦恼若起。必由无堪任。嚣动。不信。懈怠。放逸故。掉举虽遍一切染心。而(于)贪位增(盛。故瑜伽论中)但说(掉举是)贪分。如眼与悔。虽遍三性心。而痴位增(盛。故)但说为痴分。

无堪任。即惽沈。嚣动。即掉举也。余可知。

虽(瑜伽论中)余处(复)说有随烦恼。或六或十徧诸染心。而彼俱依别义说徧。非彼(或六或十)实徧一切染心。谓依二十随烦恼中。(其)解通(于分别之)粗。(及通俱生之)细。(通于有有覆)无记。(及通)不善。(又能)通障定慧。(此等)相显。(故)说六(随徧诸染心。又)依二十二随烦恼中。(其)解通(于分别之)粗。(俱生之)细。(又通不善及有覆之)二性。(故)说十(随徧诸染心)。故此(所说唯五随烦恼与)彼(六徧十徧之二)说。(各依别义)。非互相违。然此意俱心所十五。谓前九法。五随烦恼。幷别境慧。我见虽是别境慧摄。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故开为二。

二十随烦恼。即小十。中二。大八。具如下文所明也。解者。行相也。二十二者。加邪欲。邪胜解也。义有差别者。我见唯染。慧通染净也。余可知。

 (问曰)。何缘五意无余心所。(答曰)。谓忿等十(种小随)。行相粗动。此(第七)识审细。故非(与)彼(小处得)俱。无惭无愧(二种中随)。唯是不善。此(第七识是)无记故。非彼(中随)相应。(大随中之)散乱。令心驰流外境。此(第七识)恒内执(第八识之见分)一类境生。不外驰流。故彼(散乱此识)非有。不正知者。谓起外门身语意行。违越轨则。此(第七识)唯(是)内执。故非(与)彼(不正知)俱。无余心所。义如前说。

 (卯)第二家解。

有义。应说六随烦恼。徧与一切染心相应。瑜伽论说。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恶慧。一切染心皆相应故。忘念。散乱。恶慧。若无。心必不能起诸烦恼。要缘曾受境界种类。发起忘念及邪简择。方起贪等诸烦恼故。烦恼起时。心必流荡。皆由于境起散乱故。

此加忘念。散乱。恶慧三心所也。邪简择。即恶慧。

惽沈。掉举。行相互违。非诸染心皆能徧起。论说五法徧染心者。(乃约)解通粗细。违唯善法(而言。盖以)纯随烦恼。通(于不善有覆之)二性故。(瑜伽又)说十徧(之)言。义如前说。

此泛明掉举与惽沈相违也。论说下。通妨可知。

然此意俱心所十九。谓前九法。六随烦恼。幷念定慧。及加惽沈。此别说念。准前慧释。幷有定者。专注一类所执我境。曾不舍故。加惽沈者。谓此识俱(之)无明尤重。心惽沈故。无掉举者。(与)此(惽沈正)相违故。无余心所。如上应知。

此更加念与定。简去掉举也。此别说念准前慧释者。谓忘念虽即以念为体。而义有差别故。

 (卯)第三家解。

有义。复说十随烦恼。徧与一切染心相应。瑜伽论说。放逸。掉举。惽沈。不信。懈怠。邪欲。邪胜解。邪念。散乱。不正知。此十。一切染污心起。通一切处三界系故。若无邪欲。邪胜解时。心必不能起诸烦恼。于所受境要乐合离。印持事相。方起贪等诸烦恼故。

邪念。即忘念。不正知。即恶慧。于所受境等者。谓可爱境。邪欲于中乐合。非可爱境。邪欲于中乐离。更以邪解决定印持可爱事相。方起贪心。印持非可爱相。方起嗔心也。

诸疑理者。于色等事必无犹豫。故疑相应(心)。亦有(邪)胜解。(即使)于所缘事亦(有)犹豫者。非(是)烦恼(中之)疑。如疑人杌。(不名烦恼)。余处不说此(邪欲邪胜解之)二(心所)遍(染心)者。(谓)缘非爱事(中之邪欲)。疑相应心(之邪胜解。此之)邪欲胜解(微薄)非粗烦故。(略不言之。非全无也)。余(处说随烦恼或五或六。各)互有无。义如前说。

此释邪胜解不遍染心之难也。难曰。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疑以犹豫为性。此二相违。云何邪解得遍染心。答云。诸疑理者。于诸谛理虽怀疑惑。于色等事。必无犹豫。故仍得与胜解相应。设或于事有疑。亦复不名烦恼。故疑事时。虽无胜解。而邪胜解。不妨与疑理之烦恼相应也。余可知。

此意心所有二十四。谓前九法。十随烦恼。加别境五。(皆)准前(文之)理(而)释。无余心所。(亦)如上(文)应知。

 (卯)第四家正解。

有义。前说皆未尽理。且疑他世为有为无。于彼有何欲胜解相。(是故邪欲胜解。非徧染心)。烦恼起位若无惽沈。应不定有无堪任性。掉举若无。应无嚣动。便如善等。非染污位。若染心中无散乱者。应非流荡。非染污心。若无失念不正者。如何能起烦恼现前。故染污心。决定皆与八(种大)随烦恼相应而生。谓惽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其)忘念。不正知(二种。若以)念慧为性者。(则)不徧染心。(何以故)。非诸染心。皆缘曾受有简择故。若(忘念。不正知)。以无明为自行者。(则必)徧染心起。由前说。(若无失念不正知。如何能起烦恼)故。

染心非皆缘曾受境。故以念为性之忘念不遍。染心非皆有简择。故以慧为性之不正知不遍也。余可知。

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幷别境慧。无余心所。及论三文。准前应释。若作是说。不违理教。

论三文。谓集论明五遍染心。瑜伽明六遍染心。十遍染心也。准前应释。即解通粗细等文也。第二能变。释相应门未转依中。初正释颂义竟。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