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隆兴府百福院 宗镜禅师  述

曹洞正宗嗣祖沙门 觉连 重集

净心行善。休教点污。此法离凡愚。是法平等。万法皆如。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盖以无我人等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故以为名也。休教点污者既无四相点污。名为净心。所修之行自然清净。方得菩提也。此法离凡愚者。以明此经。是离凡夫小乘愚法声闻之教。以此声闻。虽无我执之情。愚于法执之病。故教离也。是法平等者。此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以此真理。在圣不增故曰无高。在凡不减。故曰无下。所以平等也。万法皆如者。既云。凡圣平等。高下不分。一切万法。皆如如理。故云。万法皆如也。

青山绿水。与我何殊。金生丽水。蟾光满太虚。

此是科家。发明前来。万法皆如之义。故指青山绿水是无情法。于我自性本来不殊。所以云。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昔僧问慧济和尚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济云。青山绿水。僧曰。未来时还有意也无。济云。高底高。低底低。颂曰。迷悟亲疏总不干丝毫动处便多端。乌鸦绿绿原非染。白牯驯驯岂用看得理任从骸骨碎。穷源须到骷髅干。青山绿水无穷意。多少禅流被境瞒。金生丽水者。在益州永昌郡。其水出金也。蟾有传云。蟾蜍似虾䗫。而祇三足也。张衡云。羿妻请西王母不死药。窃之奔月中为蟾蜍。寿八千岁。头上有角。颔下有朱。丹书八字。科家借此二事。以显情与无情。虽是一体。不可瞒预混滥。喻如丽水一星金。流沙混不得。又譬此理。不混分明。如蟾光月色。塞满太虚。无有留碍。任运而转。古德云。夜半金乌升碧汉。天明玉兔上青峰欲穷一点灵明处。力在随缘不住中。

 净心平等行  无下亦无高  善法非善法

 何须口叨叨

前二句。牒经之义也。心无四相故名净心。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云平等行。无下亦无高也。后二句。既离四相而修。故名善法也。复遣执着。故曰。即非善法也。法既无法。说亦无说。故云。何须口叨叨矣。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至)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注曰。此节经文。名净心行善分也。佛于此重复。次第招告须菩提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菩提者。意云。明此法身菩提。在六道意内。亦不曾减下。在诸佛心中。亦不曾增高是名平等无上菩提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佛意云。所以名为菩提者。以真性中本来平等。故无我人四相。是名菩提也。修一切善法者。若离四相而修善法。于一切事无染无著于一切境不动不摇。于一切法无取无舍。于一切时当行方便。随顺众生普令欢喜。皆悟菩提真性。此即名为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也。佛又呼须菩提云。所言善法者。牒上修一切善法。即俗谛也。如来说即非善法者。佛欲遣去执着善法之迹。即真谛也。是名善法者。以真俗无碍即菩提无漏之法。乃中道也。此答前今问义。菩提无得。今以正助修善。乃成正觉答之。正谓离四相成正觉。即正因佛性也。助谓修善法成正觉即缘因佛性也。达妄即真亦名助道也。傅大士颂曰。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岂亲疏。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入无余。

法无高下。故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相离我人。故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所以道。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至于念而无念。参而不参。洞明本地风光。了达唯心净土。溪山虽异。云月皆同。那里不是平等之法。要知纵横无碍处么。

法无高下者牒经之义也。下文解释。以诸佛所证菩提之心。凡圣平等。无有高下。悉皆具足。所以九法界众生。总在诸佛心内所含以众生所具之心。与诸佛所证菩提。本来无别。诸佛成道。即众生成道。以众生不曾在诸佛心外。故时时成道。此乃心佛众生。同一体也。相离我人者。亦牒经义。以众生既离我人四相。即得阿耨菩提。所以下文解释。众生所证之心。即是诸佛所证法界真心。此心四圣六凡。均秉同赋。故诸佛总在众生。所证心内所含。以众生心诸佛心。本来无别。诸佛证真即众生证真。以诸佛不在众生所证心外。故云念念证真。此乃众生所证之心。与诸佛之心同一体也。清凉曰。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也。所以道。念佛不碍参禅者。以念佛法门。开十六种观门而修。即思惟修。要在行人。收视返听专注一境观佛相好不得杂想。方契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参禅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以此心宁静能除思虑。亦思惟修。要令行人。单提一念屏却诸缘。外不见山河。内不执五蕴。十方世界独显一真心也。以此念佛参禅。名虽有殊。校其用心。皆是一也。故云。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优昙颂曰。参禅念佛本来同。看破分明总是空。功到自然全体现。春来依旧百花红。至于念而无念参而不参者。呈前参禅念佛。只要除妄妄尽即真。虽终日念佛。此真何曾有念。虽终日参禅。此理何曾有参。以此真心。离于参念也。古德云。念佛先须念自心。自心无念绝追寻。若言有佛有心念。笑倒南无观世音。洞明本地风光者呈前不念不参之义。若是参禅。洞明本地风光。得见本来面目。即是参而不参之效验所谓。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若是念佛。了达唯心净土得见自性弥陀。即是念而无念之效验。可谓自家一个弥陀佛。见了何须用念头也。溪山虽异者。以溪水。有湖海江河淮济之异。山有五岳泰岭之别。虽山水各异云月。皆同。但有水处悉皆现月。但有山处无不起云。所以道有水曾含月。无山不带云。以此溪山。喻如参禅念佛。名虽有异。云月喻如念佛参禅。见理皆同也。那里不是平等之法者。乃科家总结上文。参禅念佛不相妨碍之义。既是云月皆同处处普现此理。凡圣平等。有情无情。法法皆具故云。那里不是平等之法。古人道。教演三乘佛所宣。禅分五派祖师传。教明性海归真理。禅唱宗风达本源。会得禅宗须合教。但明教旨自通禅。禅教两般都拈却。万里无云一样天要知纵横不碍处者。是科家徴问。要人着眼。知道参禅念佛。见理不碍。性于诸法平等下文伸答显露也。

 处处绿杨堪系马  家家有路透长安

此二句。答上文不碍之义。分明指出随流得妙。如处处绿杨堪可系马。家家有路皆透长安。此喻一切诸法。普彰此理。古德云。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夜深人复静。此境与谁言。可谓。头头显现。物物全彰东西南北。岂用思量。所以道处处菩提路。门门古佛家。

 山华似锦水如蓝  莫问前三与后三

 心境廓然忘彼此  大千沙界总色含

前二句。引宗。喻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此言法身真理如山花似锦。湛水如蓝。皆是显扬此道。可谓。山河岂木扬真谛风月楼台演妙音也。莫问前三与后三者。科家分明指示。既是诸法显理。何必更问前三后三之义。昔无著禅师。游五台至中台之下。荒僻野处。文殊化一古寺。接他歇息。文殊便问。近离甚处着云。南方。殊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曰。有多少众。着云。或三百。或五百。无著却问。文殊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文殊曰。凡圣同居龙蛇混杂。着云。有多少众。殊曰。前三三后三三。无著不契。却坐吃茶。文殊举起。玻璃盏子曰南方还有这个否。着云无。殊曰。寻常将什么吃茶着无语至天明辞去。文殊令均提童子。送出门首。无著问童子云适来汝师道。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数。童子召云。大德。着应诺。童子云。是多少数。着罔措又问此是何寺。童子。指金刚窟后面着回首视。化寺童子。悉隐不见。唯存空谷。所以雪窦颂曰。千峰盘屈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科家意谓既是山花似锦一草一木。无非文殊。无著又问。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盖不明凡圣同居龙蛇混杂之道。故云。莫问前三三与后三三。此责无著。错过文殊也。后二句。显此法身。无有高下之义心境廓然者。若了此心平等。心无凡圣之执。境无高下之见。所以忘彼忘此。事理圆融能所俱泯方知心色太虚。量周沙界。故云大千沙界总包含。

 口里叨叨念弥陀  心头人我似干戈

 其心若不从头改  磕破骷髅当得么

前二句。科家意谓。如今目前之人。虽是吃斋念佛。其实人我之心未除。虽终日念佛。不明念佛之性。然有念佛之名。而无念道之实。外相虽善。内心实恶故云。心头人我似干戈。佛告狮子吼菩萨云。念佛参禅。有身寂静。心不寂静者。或有比丘静处坐禅远离四众。心常积习贪嗔痴。是名身寂静。心不寂静也。心寂静身不寂静者。或有比丘。亲近四众国王大臣。而常断绝贪嗔痴。是名心寂静。身不寂静也。身心寂静者。即诸佛菩萨也。身心俱不寂静者。即一切凡夫也。虽然口里念佛。其心之内人我干戈而不息也。后二句。科家诫勉学人。虽是念佛。须要断妄明真。其心若不从头改恶迁善。扫除人我。纵然磕破骷髅。礼佛念佛。终不得见性。亦有我人之心也。

 世上愚人无智慧  唯知爱欲及贪财

 何如一笔都钩断  好念弥陀归去来

始初二句。言众生愚迷无有智慧。唯知爱欲贪财。心上不生智曰愚。意内不发慧。曰痴。情染五欲。曰爱。执着财宝。曰贪。故云。唯知爱欲及贪财也。末后二句。科家诫勉离贪。若是念佛行人。而看不破财欲二事。现世皆为枷锁缠缚。过去必入三途受苦。故教将此恶业因缘。一笔钩断。专心念佛。愿生净土归去来也。

福智无比。二法周圆。尘沙结良缘。功行累劫。果满因圆。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名为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盖以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为福。不及持经四句之福。此福无比。以持经显般若之智成就佛果。斯智无比故立名也。二法周圆者。以福智二法周圆。成两足尊。此名自利也。尘沙结良缘者既是二法周圆自利。得成佛果。然后分身百亿。入于尘沙世界。教化众生广结良缘。此名利他也。功行累劫者。呈前福智既已周圆。而又自他俱利。则知功行同佛三祇劫尽果满因圆。即同佛之用也。

智烛普照。一月当天。圆明朗朗。无心鉴大千。

智烛普照者。既具福智二法。即同佛用教化众生。如智烛之明。能除黑暗。似月当天。高低普照。此是平等之义。即平等性智也。一月者。能除诸暗为世光明。即成所作智也。圆明者。明之又明。故名圆明。即妙观察智也。无心鉴大千者。此是佛果已证三身四智。无功用地。以无心利物。即大圆镜智也。

 般若真空性  福慧两双修  四句无为法

 持念片时周

前二句。牒经之义。般若者。即智也。性。即理也。以如理智能断烦恼。得证法身。即慧也其余五度行檀。即福也。若复有人。以七宝布施为福。能持此经为慧。若人福慧双修。受持四句无为之法。直下明了自性。即得成佛故云。持念片时周。以总持般若一念。即具足三身也。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须菩提若三千大千(至)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曰。此节经文。名福智无比分。因须菩提。前来闻佛所说。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起疑云。今佛所说善法。是无记性。岂得菩提耶。佛恐有疑。故乃断之云。若复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中。诸须弥山。皆七宝聚。以用布施。校之持说四句之福。胜前七宝布施。百千万亿分所不能及。故其福无比也。又诸佛所说法。虽属名句文身。似无记性而以四句般若之智了名句文身。皆悉体空即无漏善法非无记性。成菩提因。其福德胜此智无比也慈民偈曰。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真宝此说之义非唯是菩提因。亦由前来诸义胜故所以四句倍胜也。又以七宝布施。所得功德皆为住相。不出有为终须退堕。不如受持般若四句之偈。所得功德无有住相。得证无为成就佛果故胜前功德百千万亿。乃至不可以算数譬喻所及也。傅大士颂曰。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欲证无生忍。要假离贪嗔。人法知无我。逍遥出六尘。

福等三千。施须弥之七宝。经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能令识浪澄清。顿使义天开朗。弘慈普济。广利无边。夜半正明。还在何处。

福等三千者牒经之义。经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七宝之聚布施。所得之福。故云。福等三千也。经持四句者。亦牒经义。经云。若人以此般若乃至四句受持。为他人说。胜前之福。如耀海之明珠。以般若大智犹如大海。广无不容。深无不纳。世出世法无不包罗。又如明珠十方俱照。般若之光。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不照明。故云。受持四句功德胜也。能令识浪澄清者。呈前受持般若四句功验。喻如明珠能清浊水也。若是行人。以般若智现前。能令八识心海。波浪澄清。顿使第一义天。普现开朗。映彻。所以云。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此言第八识为海。前七识为浪。被无始以来习气境风。鼓动心海。故有波浪。今此般若神珠。投人心海。变浊为清了妄即真。方成智海。亦名萨婆若海。此第八识。至八地菩萨。方舍此识。始得澄清。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可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复以般若智珠。照诸法空。第一义天。朗然开现也。弘慈普济者。前是自利。此是利他。复以弘慈运四无量心。酬四弘誓愿。普济众生。故云。广利无边也。夜半正明者。玄中铭云。夜半者。子时也。彼时黑白未分。借为正位。正明者。即子时。正午月明。表正不坐正。夜里虚明。借为偏也。科家意谓。夜半正明。还在何处者。欲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