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云栖寺
宋咸淳临安志。寺名云栖。(出寺观类第十五叶)在钱塘五云山后。详具云栖碑记。治平二年。改名栖真寺。今曰云栖。复其旧也。
知所先后
大学圣经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守约施博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注。守约。是修身。施博。是天下平。
与知与能
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即本智而求佛智
华严玄谈云。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双修。即本智而求佛智。本智者。即众生本有之智。佛智者。即究竟果佛之智。
画虎不就
东汉光武时。伏波将军马援征蛮。遗书诫子曰。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反落一筹
筹。算也。张良云。请借前箸筹之。是也。又古人饮博。以筹记罚。杨纂怒尹君不同己判。欲更之。执笔沉吟。久之。曰。纂输一筹。
嫂溺援之以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倚门而望
王孙贾。齐湣王臣。淖齿弑湣王。王孙贾未有讨贼意。归宁其母。母曰。汝朝出而晚归。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汝今事王。王出走。汝不知其处。何面目立天下乎。贾于是兴国人攻淖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论语。
事必师古
傅说对商高宗。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父曰吾怙母曰吾恃
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覆冒之意。恃。倚赖之意。
劬劳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螟蛉异姓
诗经。螟蛉有子。蜾裸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怀慕终身
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左右无方
礼记檀弓篇。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定省不违
礼记曲礼上篇。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既竭心思
孟子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心之官则思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孟子。官。犹司也。职掌之谓。得。得其理也)。
精诚之极鬼神与通
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通之。精诚之极也。
孺子封侯
汉高帝初起时。魏无知荐陈平才可用。以为护军中尉。及得天下。封功臣。陈平封曲逆侯。平曰。臣非魏无知。何繇得进。愿让封。帝曰。陈平可谓不背本矣。乃更官魏无知。陈平微时。为里社分肉。甚均。社老称孺子善宰。平曰。使平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此知名。
用蠡测海恃管窥天
东方朔答客难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梃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浅深。发其音声哉。
蚁山风水
莲宗宝鉴云。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
田蛙井鲋
庄子曰。田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墟也。易经井卦九二爻。井谷射鲋。
曝腮
华严玄谈云。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积行菩萨。曝腮鳞于龙门。言积行菩萨不能入华严大道。如禹门三级。鱼跃不过者。曝腮而还。
永嘉拟之萤光
证道歌云。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
不净错施炉韝数息不利冢人
舍利弗教二弟子修不净观。及数息观。久之无益。心欲反道。往见佛。佛问在家业何行。修数息者曰守坟冢。修不净者曰治金器。佛令二人易观修之。不久。皆证道果。
三心圆发
观经上品上生章。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乾曰大生坤曰广生
系辞云。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宝镜遁妖
隋王度得宝镜。为县令。县中有大树。树有神。令至者必祭。否则为崇。度令人夜悬宝镜于树。其夜大雷雨。则晨视之。树粉碎。有大蛇死树下。又遇逆旅。见其家有女殊色。主人云。数月前有客携至此。云续当来取。迄今杳然。度心疑其非人。潜出镜。女即惶骇请死。曰。我乃狐也。惑人多矣。今死于君手。乞藏镜。即当受死。度曰。藏镜。汝得无遁乎。妖曰。神物所烛。何处隐形。愿得一醉而死。与之酒。大醉而寝。就视之。老狐死于床上。其余种种灵异。不可尽述。
七年之病
孟子曰。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如牛坏车
如牛以牵车为苦。便坏其车。主人复造。如人厌身为苦。速灭其身。不知此身虽灭。复受余身。
生身尊特犹待辩疑
有言六十万亿那由他之身。乃是生身。盖净土之身。胜于秽土。秽土生身丈六。净土生身。宜尔许高大也。知礼法师以十三重问答。辩此决是尊特身也(出妙宗钞)。
菩萨六念
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佛者。慈悲导师。念法者。三世佛母。念僧者。人天福田。念天者。长寿安乐。念戒者。清净身心。念施者。普济贫穷。
十心向往
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不贪利养敬重。净意乐心。六。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于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诸天共器食有精粗
净名经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食色有异。
三兽同河渡分深浅
永嘉集云。譬夫象马兔渡河。足有短长。而分深浅。
十门推本
一。音声语言。二。名句文身。三。通取四法。四。诸法显义。五。摄境唯心。六。会缘入空。七。理事无碍。八。通摄所诠。九。事事无碍。十。海印炳现。
香饭作佛事
净名经云。众香国中。香积如来。以香饭而作佛事。
尊者无说我乃无闻
空生晏坐石室中。空中帝释天散华供养。空生曰。散华者谁。曰。我天帝释也。何以散华。曰。以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本无说。帝释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乃真说般若也。
宗有十门
一。我法俱有。二。法有我无。三。法无去来。四。通现假实。五。俗妄真实。六。诸法但名。七。三性空有。八。真空绝相。九。空有无碍。十。圆融具德。
支娄谶等五译人
支娄谶。后汉时人。光武中兴。故名后汉。明帝。光武子也。康僧恺。魏人。曹丕继汉。国号魏。支谦。三国孙吴时人。宋法贤。赵宋时人。元魏菩提流志。南北朝魏人。拓䟦氏。改姓元。国号魏。
周有嬴秦南北朝有苻秦姚秦
周时有非子者。伯益之后。善养马。周平王爱之。封于陕。国号秦。是为嬴秦。嬴。其姓也。苻秦。东晋时氐种也。苻坚强盛。据关中。国亦号秦。是为苻秦。姚秦。羌种也。姚苌为苻坚将。后坚为晋所败。苌遂据关中。传子兴。是为姚秦。
周礼掌四方之语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皆官名。寄。言能寄寓风俗之异于此。象。言能仿象风俗之异于彼。鞮。则欲别其服饰之异。译。则欲辩其语言之异。周官通谓之象胥。而世俗通谓之译也。又译。释也。犹言誊也。谓以彼此言语。相誊释而通之也。
遣将吕光
秦苻坚建元十三年。使吕光伐龟兹。破之。拥众归。至凉州。因据州称凉王。光死。侄吕隆降晋。乃迎什师入关。居逍遥园。
孤山十疏流通
文殊般若经。佛遗教经。般若心经。瑞应经。四十二章经。不思议法门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阿弥陀经。首楞严经。世称十经疏主。
其丽不亿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宝王论
草堂飞锡法师。作念佛三昧宝王论。
龙舒等
龙舒居士王日休。作净土文。无尽居士张商英。有求生净土文。侍郎王古直。作净土决疑集。吴郡沙门大佑。作净土指归集。无功居士王阗。作净土自信录。慈云忏主遵式。作净土略传。
径路修行
善导和尚偈。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云云)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神栖安养
永明寿禅师。作神栖安养赋。
诸家怀净土诗
宋中峰本禅师。元西斋楚石琦禅师等。
枝低只为挂金台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惟有门前(云云)。
空谷毒峰天奇
皇明空谷隆禅师。有空谷集。毒峰善禅师。有语录。天奇瑞禅师。号㷀绝老人。有㷀绝集。
群星悉皆拱北
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圆照标名莲境
宋。宗本。常州无锡人。初参天衣怀禅师。念佛有省。后迁净慈。雷峰材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又资福曦公。至慧林。礼足施金而去。人诘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华。人言以俟禅师。盖师虽在宗门。兼修净土。后临终坐逝。谥圆照。
僧睿莲华出榻
僧睿。从罗什法师。禀受经义。后预卢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众曰。吾将行矣。面西合掌而化。众见睿榻前一金莲华。倏尔而隐。五色香烟。从其房出。
文潞公苏长公
文彦博。为宋宰相。封潞公。苏轼为翰林学士。兴弟辙俱有盛名。故号长公。
岐黄
岐伯与轩辕黄帝问答。作内经等书。为医家祖。
清照说偈西归
宋。慧亨。住武安。称清照律师延寿。初依灵芝习律。专修净业六十年。临终。集众念佛。为说偈曰。弥陀口口诵。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决定生安养。
舍仙学而回心净业
宋。葛济之。句容人。世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因投杼。仰瞻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面佛作礼。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半身。俄而隐没。祥云五彩。亲里咸睹焉。自是归佛法矣。
焚仙经而专修观经
后魏昙鸾。性嗜长生。受陶隐君仙经十卷。后遇菩提流支。乃问曰。佛有长生不死术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观经。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也。河沙劫石。莫能比焉。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昙大喜。遂焚仙经。而修净业。
冥君敬礼
永明寿禅师入灭后。有僧自临安来。经年绕师塔。人问故。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致礼敬。密询其人。则曰。此杭州永明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冥府。此师已径生西方上上品矣。王以其德。故敬礼也。
罗刹休心
有罗刹在一聚落。其民人日送子与食。有子归信三宝。一心念佛。遂不能食。得归。
拟议
易云。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唐太宗为秦王时。与太子建成相忌。欲举兵。众议恐不胜。命卜之。张公谨取龟投地。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第二卷
天台六即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二。名字即佛。知识经卷。闻名知字。三。观行即佛。依教修行。即五品位。四。相似即佛。相似解发。十信位。五。分证即佛。分证分破。初住至等觉位。六。究竟即佛。智断圆满。妙觉位。
华严明十身佛
一正觉佛。二愿佛。三业报佛。四住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九本性佛。十随乐佛。
当暗中有明当明中有暗
南岳石头和尚参同契曰。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读古
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曰。君之所读者何书。公曰。古人之书。曰。古人存乎。公曰。往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也。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生。无说则死。曰。请以臣之业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疾不徐。得之心而应之手。有数存焉。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夫古之人。其不可传者已往矣。然则公之所读者。其古人之糟粕也已。
瑜伽四义
瑜伽第六云。略繇四义。故称我闻。一为世间语便易故。二为随顺世间故。三为断除定无我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得失。令生决定信解心故。
弘广菩萨之所流通
涅槃经第四十卷。佛告文殊师利。阿难比丘。是吾之弟。给事我来。二十余年。所可闻法。具足受持。喻如泻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顾问阿难。为在何所。欲令受持是涅槃经。善男子。我涅槃后。阿难比丘所未闻者。弘广菩萨。当能流布。
阿难求三愿
一。不受佛故衣。二。不随佛受别请。三。二十年法请重说。
周正建子夏正建寅
今之正月初昏时。斗柄指寅。十二月指丑。十一月指子。夏时取人生于寅。故以建寅为岁首。商取地辟于丑。故建丑为岁首。周取天开于子。故建子为岁首。而建寅为正。
三三昧
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
百八三昧
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子游戏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乃至离着虚空无染三昧。
孔恩周急
论语。孔子云。君子周急不继富。
岐政先㷀
孟子举文王治岐之政。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曰。哿矣富人。哀此㷀独。
四邪命食
一方口食。曲媚权势。通使四方。二维口食。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三仰口食。仰观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种植田园。和合汤药。
千里面谈
唐太宗为秦王时。在军中。使房玄龄入奏事于高祖。高祖笑曰。玄龄为吾儿奏事。虽隔千里。犹如面谈。
久在泗濵相依陈蔡
山东泗水之濵。有杏坛。是孔子兴弟子谈道处。孔子将适楚。道过陈蔡。陈蔡大夫发徒围之。此时十哲皆从。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十六大国
五天竺国。如舍卫王舍等。
颜闵无文游夏缺行
颜闵。即颜渊闵子骞。列在德行之科。游夏。即子游子夏。在文学科。
目连化身降龙
难陀。䟦难陀。兄弟居须弥边海。佛尝飞空上忉利宫。是龙瞋恨。云何秃人从我上过。后时佛欲上天。是龙吐黑云闇雾。隐翳三光。诸比丘咸欲降之。佛不听。目连云。我能降是龙。佛即许之。其龙以身绕须弥七匝尾拖海水。头枕山顶。目连倍现其身。绕山十四匝。尾拖海外。头枕梵宫。是龙瞋盛。雨金刚砂。目连变砂为宝华。轻软可爱。犹瞋不已。目连化为细身。入龙身内。从眼入耳出。从耳入鼻出。龙受苦痛。其心乃服。
外道移山制之不动
外道师徒五百。用咒移山。经一月日。簸峨已动。目连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损害。即于山顶结跏。山还不动。外道相谓。我法山动。计日必移。云何安固。还若于初。必是沙门使尔。自知力弱。归心佛法。
一城释种举之梵天
琉璃大王灭释种。目连欲救。佛以定业难逃。不允其请。目连以神力。将钵盛五百释种。托至梵天。琉璃王灭释之后。举钵视之。唯血水而已。故知业力。佛亦不能救也。
止车烧堂
耆域善知方药。生忉利天。目连因弟子病。乘通往问。值诸天出游。耆域乘车不下。但合掌而已。目连以神力驻之。耆域云。诸天受乐。匆匆不暇相看。尊者欲何所求。目连具说来意。答云。断食为要。目连放之。车乃得前。帝释与修罗战胜。造得胜堂。楼台七宝。庄严奇特。梁柱支节。皆容一綖。不相着而能相持。天福之力能如此。目连飞往。帝释将之看堂。诸天女皆羞目连。悉隐避不出。目连念帝释着乐。不修道本。即以神通烧得胜堂。赫然崩坏。仍为帝释广说无常。帝释欢喜。后堂俨然。无灰烟色。
子系母故
尊者幼丧父。母欲改适。因子系故。不遂其心。犹绳系扇。故曰扇绳。
马麦之报
佛与弟子。三月在毗兰邑食马麦。以偿宿报。独憍梵于天上受供。
尸利沙国
大国名。
塔犹却贝
阿育王礼诸罗汉塔。次至薄拘罗塔。而说偈言。虽自练无明。于世少利益。因供二十贝子。而贝子从塔飞出。来着王足。诸臣惊怪。以生平闲静少欲。其塔犹有是力(又外国用贝。如此土用钱。人以贝供尊者塔前。贝即落地。以示不受)。
不假玑衡
璇玑玉衡也。注。璇。美珠也。玑。机也。以璇饰玑。所以象天之体转运也。衡。横也。谓衡箫也。以玉为管。横而设之。所以窥玑。而齐七政之运行。犹今之浑天仪也。
比之螺蛤
阿㝹楼䭾听法之次。多昏睡。佛责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难兄难弟
东汉太丘长陈实生二子。曰元方。季方。俱有俊才。二子之子。各论父功德。诣祖决其优劣。实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文殊十瑞
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娩龙豚。七。马产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十。象生六牙。
详有五名
一云尊重。一名威猛。一云降伏。一云一云。
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无著禅师礼五台。遇文殊化老翁问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云。末法僧尼。少持戒律。无著云。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云。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命在呼吸
四十二章经云。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答言。数日间。曰。子未知道。又问人命在几间。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又问人命在几间。答云。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
十种权实净土
华严合论。第一阿弥陀经净土。第二观无量寿佛经净土。此二是权未实。第三维摩经净土。是实未广。第四梵网经净土。是实未广。第五摩醯首罗天净土。第六涅槃经净土。此二是权未实。第七法华经三变净土。亦是权未实。第八灵山会所指净土。是实非权。第九唯心净土。是实净土。第十毗卢所居净土。是实净土。
楞严深呵
楞严破想阴文云。都指见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
多岐亡羊
列子载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子共追之。杨子曰。一羊。何追者之众。曰。多岐路。已而返。竟不得羊。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不知所之故也。故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专注中鹄
鹄。皮革中之的也。射候用皮。其中画鹄以为的。
见卵而求时夜
庄子曰。且汝亦太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时夜。鸡也。见卵而即望其报晓。甚言欲之极也。
体露金风
僧问云门。树雕叶落时。如何。门云。体露金风。
瑜伽一百一十苦
详具论中。
二十四乐三十益
详具彼钞彼论。
圣解还成魔境
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佛见早堕铁围
经云。佛言文殊昨夜起佛见法见。被吾贬向二铁围山。
牛羊绝牧
孟子曰。牛山之木。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谓牧养牛羊。而戕其芽也。
过迦旃邻陀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
庭前柏树
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
槛外药栏
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门云。花药栏。
八种清风
世间八风。谓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然彼土无四时。或应八方。或对八卦。或自有八种。不必强为之说。
尧处茆茨
唐尧为天子时。宫室俭素。茆茨不翦。谓以茆茨草盖屋。而不翦齐其檐。极言其朴陋也。
箕谏象玉
箕子。纣之叔父。纣作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则远方珍怪之物至矣。遂入谏。纣不听。囚之。
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