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浙水慈云沙门 灌顶续法 集

△九佛身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初标境。此句结前。次句起后。佛身。即佛地论说。生身非法身。为物生成故。形有高广量故。亦光明经谓。应身非化身。应正等觉故。寿有始终数故。此乃应生净化土也。法身清净如虚空。居法性土。无始无终。自报相好无边量。居自受用土中。他报随地见胜劣。居他受用土中。皆有始无终。化身随类变大小。居通净秽二变化土。有始有终。法界身普融无尽。居无障碍法界土。亦无始终。故此遍观三圣应真具足身相。余法报等并不谈也。其实祇此一应身上。亦化亦报。亦法亦法界。但随五教机宜所见成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须如理思之。

阿难下。二明观。二初直令中上根总以身心观。二。先观佛身三初别明身相七初身色。夜摩天金。超过日月而倍万亿。辉艳叵思矣。

佛身下。二形量。那由他。垓数。此云万亿。由旬。此云限量。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较二大士。少二十万亿那由他而多恒河沙矣。

眉间下。三眉毫。须弥山广八万四千由旬。三百三十六万里远。其高亦尔。白毫旋转。五倍于此。

佛眼下。四绀目。须弥东面一海。阔八万四千由旬。合南西北。共三十三万六千由旬。须弥山外。七海环列。一海如此。余六例然。共二百三十五万二千由旬。会玄引百法钞云。娑竭罗海。阔三亿二万二千由旬量。彼一咸海尚尔。况此四面七香海耶。青白者。山南海水。同琉璃色。青也。山北海水。同颇梨色。白也。

身诸下。五毛孔。光如须弥者。具众宝色故。

彼佛下。六圆光中。先形量。大千世界。复有百亿。圆遍量大可知。于圆下。次化佛。一下。三化众。

无量下七相好四。一相。一下。二好。一下。三光。皆八万者。转尘劳成智德故。一下。四益。佛念众生。如母忆子。故相好中光明一一照摄念佛人也。

其光下。次总判难思。化佛相好光明。离言说相。真空观也。从于一心想中。观佛无量相好。理事观也。由旬身眼。广狭自在。八万相好。隐显俱成。周遍观也。此唯根熟大乘智眼知见。非是初机凡小心力能及。

见此下。三结显观益。先显益。昔普广问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独赞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令其专心一境。乃得见佛往生。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即是念一佛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作是下。次结观。

以观下。次观佛心。先举观。身全悲心应现。故云观身见心。亲爱欢念曰慈。与乐德也。怜愍恻怛曰悲。拔苦德也。各有三相。一生缘慈。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六亲。二法缘慈。缘一切诸法。皆从因缘生。三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悲三例知。佛心无形。依性德显。故云大慈悲是。运同体慈。度诸众生。而亦不取众生相。亦不限劫数。故云无缘慈摄众生。三昧经言。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既诸佛以众生为身心。则如来外身内心。众生皆可随顺而观矣。观心亦三。谓如来藏心。性本空寂。离心缘相。真空观也。具恒沙性德。摄诸众生。无碍观也。一一德性。遍满法界。无坏无杂。含容观也。

作此下。二明益。诸。助语辞。佛慈悲心。即与真如。平等无二。遍一切处。一切众生。不念彼此。究竟寂灭。众生依于三昧观之。现前尚能见佛得忍。况他世耶。如势至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是故下。二转为下钝根从一相好入二。初即一明多。从一入者。多则境繁心散。难成三昧故。眉间白毫者。指前白毫宛转五须弥相。自然现者。一光中现八万。相好。二一毫相现。一切相好皆现。

见无下。二即此见彼。益有二。一见佛。楞伽明。诸佛有四平等。谓字。语身。法故见一佛身。即见诸佛身也。二得记。见佛闻法。自得心开而受莂矣。身上明现益心中明后益者。交互言耳。

是为下。三结成。

作是下。四拣显。

△十观音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先标境也。见句结前。次句生后。观听十方圆妙明音。自行号。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利他号。

此下。次明观二。初别显十。一身形。初量较佛身短少恒河沙者。例如东方净光庄严界中。净华宿王智佛。身长六百八十万由旬。妙音菩萨。四万二千由旬。此土释尊丈六。人身八尺。

身紫下。二色。

顶下。二顶髻。

项下。三光明中二。先项光又三。初形量。十方面各十万由旬量也。其下。二化佛。皆如释尊丈六金身。具三十二相。

一下。三侍者。

举下。次身光。合修罗在人天中名五道。开之名六道。色相通二。一五道身色。二青等五色。又正法念经云。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