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京外栴檀寺沙门 来舟 注

△四文殊启问心地用观佛果必成。

由二卷之首。正宗之初。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等云。我今演说心地玅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彼虽标定。未及详明。时有五百长者。不信大乘。佛为就机。一时权便。且说四恩应报。引入菩提。自尔已来。或因前起后。或随问释疑。或法或喻。短颂长篇。多讚出家。广明兰若。及种种观门行德。然心地二字。于彼诸品。虽义具而文隐。由是文殊大士。恐失大利。特问云何为心。云何为地。佛答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以完未了之公案也。故有此科。分二。一品题。

观心品第十

观心二字。诠尽全经。今略释大义。观指一切修行人能观无分别智。心为所观之境。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等。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曰。既云如理观察。谓如如理中。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今用妙智谛观。三界万法。一切染淨因果。皆缘生无性。当体即真。由是妄想化为真智。生死即是涅槃。万法全是真如。所以二障顿空。众生皆圆。菩提即证。未离寸步。本来是佛。且略释大义。备在经文。

△二经文二。一文殊问三。一经家叙置。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

△二正问心地。

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我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我今为是启问如来。云何为心。云何为地。

初六句。是文殊述佛开示之语。即二卷初。我今演说心地妙法等。其实正对弥勒。傍及大众。只因妙德等五百长者。闻大乘法。将欲退息。作发起之端。引起全部。故今文殊述之。不述告弥勒。且述告妙德等。亦文殊随便述之也。而此道场下四句。亦述大众仰慕之心。如枯渴之思饮。如赤子之望母也。我今下正问心地。

△三哀恳垂慈。

惟愿世尊。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别演说。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发心者。令得发心。未证果者令得证果。同于一道而得涅槃。

佛观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当作佛。不待结缘而后度之与乐。故曰无缘大慈。(慈能与乐)无碍大悲者。谓阻隔不通曰碍。如度有缘而不度无缘。是通于有缘而碍于无缘也。以佛慈平等。不择怨亲。皆与拔苦。故名无碍等。分别下。欲将心地二字。分释真妄。辨别因果。展演其旨。以尽其义。故曰演说。未离下正明演说之益。然此四句皆通凡小。谓凡夫未离四相逼迫之苦。(四相即生老病死)小圣未离变易生死之苦。(因移果易故曰变易)佛若开演心地。凡夫不为四相所逼。小乘不为变易所移。故曰令得离苦。未安下。谓凡夫离四相曰安。证涅槃为乐。二乘离变易为安。证菩提为乐。佛今开演。令彼凡小离二种不安获二种乐处。故曰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发下。或发厌离三界心。或发无上菩提心。欲佛开演令彼发之。未证下。或证二乘果。或证如来果。彼既未证。必不知修证之方。愿佛说与令其证之。以上义通权实。各随机故也。同于下。谓以上四事。言虽通权。义乃从实。故曰同于一道。一道即佛道也。涅槃亦即如来无馀大涅槃也。

△二如来答七。一答问仪式五。一经家歎德。

尔时薄伽梵。以无量劫中修诸福智。所获清淨决定胜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师利言。

薄伽梵含多义不翻。如前解。无量劫中者。远叙多生已经之时。数超意表。故曰无量。修诸福智者。因行也。如法华云。佛曾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释曰。既能亲近必能供养。即是修福。又曰尽行诸佛无量道法。释曰。此即修智。所获下由因致果也。纤尘不染曰清淨。一获永获曰决定。又彻了不疑曰决定。权实一体曰胜法。称体周徧曰大智。朗鉴真俗曰妙智。以智喻印者。印即天子之玺。百官之章。印之于纸则取信也。今以如来之智。印定文殊为诸佛母。令诸大众信为古佛。非释尊之弟子。今经家叙之。令取信也。

△二如来讚美。

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来在修行地。皆曾引导初发信心。以是因缘。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然今汝身。以本愿力。现菩萨相。请问如来不思议法。

双歎善哉者。合佛志愿也。心地法门。是佛本志愿说者。由此一请。跃然而说。故深讚也。汝今下印证为佛母。一切下释佛母义。然母能生子。亦能成子。喻文殊以大智慧生人正信。亦成人果觉。故印之曰真是佛母。一切下正出能生能成之义。良以信之与果。皆从文殊开示。引之发心。导之修证。有此生成之德也。以是下结成佛母。十方国土者。皆指同居土言。成正觉者即是诸佛。意谓从等觉断生相。证妙觉究竟成佛。皆赖文殊引导之功。故为母也。华严文殊表根本智。以非智不能成佛。如非母不能生子也。然今下讚果后行因。本愿者谓本是古佛。现为菩萨相貌者。葢为辅佛扬化也。请问下明代众申请。然心地法门。离言相。脱意表。贵乎默契。岂容意路言说。故云不思议法。

△三诫听许说。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普为分别解说。

初二句诫听。次二句许说。应知普为二字。应文殊之请辞。曰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故世尊云吾当普为。分别下亦应文殊之问辞。云何为心。云何为地。及为诸众生分别演说。故如来应之曰分别等。

△四当机领诺。

唯然世尊。我等乐闻。

△五歎佛四智。

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

此歎平等性智也。妙善成就者。即转凡成圣。变化之功。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无有称而称之曰妙。转第七识心品。化为平等性智。故曰成就。一切如来为能证之人。最胜住持为所证之法。以尊重超表曰最胜。体证秉任曰住持。佛为最胜之人。成就最胜之智。然智称平等性者。以法性平等。智能称性故智亦平等。种种下。正显平等义。情与无情类多无数故云种种。由得此智。万法不以无情观。众生不以有情观。一味平等。唯佛所证故云希有。微妙功德者利他德也。谓既观一切众生万法真如平等。故随根示现开导证入。皆获平等。与己无异。

(微妙者不测也。谓众生根性不同。佛能随之。说三乘法。开示引导。然后会权入实。皆令证入佛乘。故曰皆获平等。与智相合。即权入实。不可思议。故曰微妙功德)。

(○唯识论云。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与经文别而义同也)。

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

此歎大圆镜智也。唯智印二字是镜智义。上三句显诸佛同证也。善获者非声闻之苦修也。以大乘教中但转第八识心品成智。不然而然故曰善获。最上法门。诸佛必证。故曰决定。镜智普照故曰胜法。智印者显镜智之功能。如圆镜悬于空中。森罗万象影印镜中。镜不离影。影不离镜。影即镜。镜即影。虽影镜相即。而不妨影镜各分。以喻显智。智照万法。全法皆智。是亦智法相即而条然。理智互融而各体。理事无碍。不可思议。故曰大乘智印(唯识论云。转第八心品成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淨。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亦与此经。文别义同)。

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

此歎成所作智也。已善下。即转前五识心品成智。一切下金刚为喻。取坚利之体用也。秘密即定体。如金刚之体坚。魔不能坏也。殊胜妙智者。即从体起用。因定起智也。已能下正出智之体用。安住即体之不动。大悲即用徧十方。神通变化随类利生。如空谷答响。皓月临池。故云无碍。救谓大悲拔苦。摄谓慈能与乐。有情即所为众生。乃圣人所应作事。故曰成所作智(唯识论云。如来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引诸众生令入圣道。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已善圆满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

此歎玅观察智也。已善下。即转第六识心品成智。圆满即是成义。既得此智。善能观机说法。故曰妙观等。不观下正释妙观察义。良以不观即是无心。而观即是能照。从无分别智中。起分别用。虽能观察。不被物转。亦如镜照相。镜亦无心。然既不观而观。观即无观也。不说下。不说即是无言。而说即是现言。亦如天皷无心。而能说法。所谓默即说也。然既不说而说。亦说即无说。所谓说即默也。可谓真妙观察智。(唯识论云。如来普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亦与此经义合)以上四智。非佛说。亦非文殊所歎。乃经家歎之耳。(结集之人为经家非译人为经家也)因四智义深。故分为四段释之。

△二正答所问四。一总标心地。

是薄伽梵。告诸佛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

初五句经家叙置。诸佛依文殊成道。故曰佛母。无垢者歎洁白德。谓若存法执。染污性地为垢。文殊古佛现身早已尽矣。故云无垢。因是古佛故云大圣。既现菩萨辅弼世尊。故佛又称大善男子。此法下始标名目。为诸佛通修之法。故云十方。非时不传故云秘。非机不授故云密。凡得此者成佛故云最胜。灵明之性谓之心。轨持成道故云法。一切功德相好皆从心生故云地。悟此一心通入佛位故云门也。所谓诸佛之心印。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弘纲。禅门之要关也。

△二广演差别分二十五科。一凡夫顿悟。

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

一切凡夫者。乃皆有生死之类也。如来地者。即佛果位也。欲离凡夫生死。入如来果位者。须悟此心。悟者非知解可比。即止绝妄心。专住正念。忽然迷惑顿销。亲见本性。如大梦觉。是为真悟。若依稀瞒顸。便是野狐禅非悟也。顿者不待多时。亦无位次一念不生。正智忽现。是为顿也。楞严云。狂性歇处。即是菩提。始知生死本无。涅槃本具。博地凡夫本来是佛。据此则为顿教大乘。

△二菩萨正路。

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

菩提者佛位之智果也。凡得菩提者成佛。佛乃道后之果号。菩萨为趣向菩提之人。是道前之因号。惟菩萨证佛果。如鲲化鹏。理必然矣。真实正路者。路即达道。真者不妄。拣外道之邪执。实者非虗。拣二乘之权道。正者不偏。拣权教之未中。大者尊称。拣权小之未达。此谓菩萨为大机。菩提为大果。心法为大理。正路为大教。所谓由大机。从大教。悟大理。证大果。楞严云。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是也。

△三诸佛宝宫。

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

宝宫者为王之所依。喻心地法门为佛之所依。法乐即性具之德。唯证方知。故云自受。一佛如是。诸佛亦然。故云三世等。

△四有情宝藏。

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

宝藏者为盛宝之聚也。以多宝为藏。喻此法门。若有情得之则饶益无尽。然珍宝只益一世。法宝益之无穷(若换作饶益一切有情。则见文顺)。

△五菩萨智处。

此法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

菩萨虽为大机。须从此经引发也。到色等者。起信论云。十地菩萨。于色究竟天。现最高大身。究竟成佛。自在智处者即佛果。唯佛五住惑尽。二种死亡。亲证菩提智果。受享法乐。故云自在。智处之处字约义说。即真理。为智之所依。如人依处。约文说仍是色究竟天。

△六后身导师。

此法能引诣菩提树。后身菩萨真实导师。

前科色究竟天。为成报身佛处。此菩提树。为成化身佛处也。如释尊于毕鉢罗树下成菩提道。以菩提名树。故云菩提树。后身者。谓从无始已来。受身无量。至于今生成道为最后之身。一刹那间成佛。再不受二种生死。故云后身也(此约果报身说。莫以应化为难)真实导师即此法门。有缘斯遇。顿然发心。依之修证。归功于经。故尊此法为导师。

△七满愿宝珠。

此法能雨世出世财。如摩尼宝满众生愿。

雨音玉。自上而下曰雨。财谓法财。世间法财即戒善有漏禅定。出世法财。即无漏称性禅定智慧三昧解脱等。经为能诠。心地及法财为所诠。人若披览悟此。法财具足。如经中雨出也。摩尼此云如意。谓如众生之意也。凡有求者。此宝中即出。故云满众生愿。良以经中雨法财。摩尼雨珍财。法喻对看。文义可知。

△八诸佛本源。

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本源。

诸佛皆悟心地成道。故以心地为本源。

△九能销恶业。

此法能销一切众生诸恶业果。

法依悟证。诸惑顿销。业果自无。

△十从愿如印。

此法能与一切众生所求愿印。

众生有愿必求。若遇此经。求之必得。感应道交。岂可思议。印者信也。谓有求则应。信之如印矣。

△十一能度险难。

此法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

众生不独凡夫。亦兼二乘。生死不唯分段。亦兼变易。人间八苦为难。诸天五衰为险。又界内生死为险。界外偏空为难。若依此法修证。皆能度之。

△十二能息苦浪。

此法能息一切众生苦海波浪。

苦海喻生死。以五浊逼迫不由自己。故云苦海。波浪喻烦恼。前念灭后念生。如波浪相续。又三界如苦海。生死如波浪。依法修行。皆能顿息。

△十三能救急难。

此法能救苦恼众生而作急难。

急难者。紧急之难也。如枷鎻囹圄等。但而作二字。于文欠顺。将而字当自字看则明矣。谓苦恼本无。众生自作。祸到临时。岂能逃遁。若有缘遇此。转恶从善。则急难化为功德。苦恼转为乐境。是为能救。

△十四能竭苦海。

此法能竭一切众生老病死海。

生老病死。人皆有之。皆约五蕴身言。谓蕴成曰生。蕴熟曰老。蕴危曰病。蕴坏曰死。不言生者。以生为众生顺习。馀三为众生违境。若能依此修证。则老病不生。死海顿竭。

△十五成佛种子。

此法善能出生诸佛因缘种子。

法为佛母。依法成佛。如母生子。故曰出生诸佛。然佛性为亲因。此法为助缘。种子犹为教法之所薰。谓由前生。或今世。偶闻此法。薰成种子。资发因性。复遇此法。为引起之缘。故从种子发起现行。遂能依教修行。圆满成佛。归功于经。故云善能出生等。

△十六破暗如炬。

此法能与生死长夜为大智炬。

生死场中无有智慧。如长夜不具三光。若遇此法。依之作观。则真智现前。无明顿灭。可谓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故云智炬(炬者火把也。然木生火。能破黑暗。喻依经起智。能破无明)。

△十七助勇如甲。

此法能破四魔兵众而作甲冑。

甲冑者临阵护身之具也。有二益。一能助勇。二能无畏。喻此经观法。助行人之勇。不畏四魔。四魔谓烦恼魔。死魔。阴魔。天魔。魔云杀者。能杀法身慧命故。若遇此法。依心作观。如被甲破敌。则烦恼顿销。生死亦尽。天魔远遁。不受后有。阴魔何在。

△十八标指如旗。

此法即是正勇猛军。战胜旌旗。

旌旗者军阵之标具也。正喻此法。战即交锋。谓生死惑业为人怨敌。行人破惑如正军讨贼。虽有勇猛之力。交战之势。必假标具为指挥。则战之必胜。喻此法之观门。为行人破惑之指挥也。

△十九摧运如轮。

此法即是一切诸佛无上法轮。

妙法如轮有二义。一摧辗义。能破惑故。二运载义。达彼岸故。人若乘之。则能成佛。故曰无上法轮。

△二十摧惑如幢。

此法即是最胜法幢。

依心作观。仍观自心。忽然顿悟。邪惑皆空。如幢摧邪也。

△二十一策进如皷。

此法即是击大法皷。

皷有催阵之功。法有策进之力。故云法皷。如来说法令人进道。如击皷摧兵也。

△二十二警众如螺。

此法即是吹大法螺。

螺有警省之功。经有启悟之方。大法如螺。故云法螺。如来说法如吹螺警众也。

△二十三尊如师子。

此法即是大师子王。

师子为兽中王。此法为法中王。取尊重义。

△二十四师吼降魔。

此法即是大师子吼。

师子哮吼百兽脑裂。此法宣演。魔外惊惶。故为喻焉。

△二十五赏罚如王。

法此犹如国大圣王。善能正治。若顺王化。获大安乐。若违法化。寻被诛灭。

国大圣王即是天子。善以正法治世。诸候及百姓。顺从其治者则称赏受乐。违则必罚矣。寻者疾也。谓不待其时也。然罚之必欲诛灭者逆罪也。法亦如是。法喻圣王。观喻正治。一切众生喻诸候百姓。若依法作观。究竟解脱。如大安乐。不能观者。则究竟沉沦。如违之遭诛也。以上二十五喻。广演差别。显法利之胜。先能警发人心。启人乐欲。后方正答。亦世尊之巧示。非好繁文。

△三正教心地。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主者君领也。宰治也。以喻真心为圣凡依正之君主故。良以真心随缘能成三界依正万法。会诸万法仍是一心。故为三界之主也。能观下二句。谓智者遇此圣教。依教能观。即以无分别智。照见五蕴万法依正圣凡了不可得。则不为五蕴所覆。亦不为圣凡所隔。亦不被生死所缠。度过一切苦厄。故云究竟解脱。不能下反此。谓凡夫不觉。外道邪观。皆不能透脱。仍在生死。故云究竟沉沦。清凉云。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者是也。以上总出心字之义。众生下喻明地字。故云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下出地功能。五糓者黍(粟稷)菽(众豆)麻(芝麻胡麻等)麦(大麦小麦)稻。(粳糯)五果者核(枣杏等)肤果(梨柰等)殻果(椰子胡桃等)桧果(松栢子等)角果(大小豆等)谓地有生诸糓果之能也。如是下以心合地。谓心能执持。即心是法。故云心法。生世出世者。即心之功能也。谓心随染缘则生世间依正等法。随淨缘则生出世间依正等法。善恶五趣即世间正报。善谓人天。恶即三途。有学无学等即出世间正报。研真断惑为有学。即三果四向。真穷惑尽为无学。即四果罗汉。而独觉出无佛世。义兼缘觉。菩萨为道前因人。亦该贤圣。如来为道后果人。出世独尊。以是下指因结答。谓以是心能生道之因缘。所以云三界唯心等。应知三界义兼内外。以生世间善恶五趣即是界内。以生出世独觉菩萨等故该界外。既随染淨二缘。生世出世善恶凡圣等。故知三界内外依正。总是唯心。以心生圣凡故心为地。

△四断障成道。

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他。讚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凡夫既言一切。犹不独指界内。如天台云。别教十信菩萨为外凡。三贤位菩萨为内凡。亲近下。虽言善友。实乃求师。乃圆顿师友也。又师者非独凡类。亦兼诸佛也。谓师友有教授之功。故必亲近也。闻心地法者。法即此经。为成圣之缘。以非法不能轨持。故须闻之也。如理观察者即空观也。(谓理中无物。惟一真空)如说修行者。义兼诸行。即依教奉行也。自作教他者。两利之功也。讚谓美言歎法。励谓勉力劝人。加之庆己庆人。以法慰众。即假观也。又如说修行一句亦中道观。所谓涉有不碍观空。即诸法而证实相。良以如来所说意在中道。如说修行即行中道。故知为中观也。如是下显修行功効也。谓既修中观不著空。即断所知障。不著有。即断烦恼障。故曰能断二障。速圆众行者。速圆拣非渐修。众行拣非偏悟。所谓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成一切成。一证一切证。由是众行既圆。故疾得阿耨菩提。此皆圆顿上乘之旨也。

△三兼释转难四。一文殊转难六。初引佛所说。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

且牒佛语义在下科。

△二问心何为染。

心法本元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瞋痴。

文殊据真疑妄。谓心法本元。灵明洞彻。清淨湛然。故云不染尘秽。然尘秽即无明妄想诸烦恼等。此则判定一心本淨也。云何下述疑。谓既云心法。理应清淨。其贪瞋痴元是染法。与心相反。故问云何等。此因小乘教中。言六识三毒建立染淨根本。尚不言赖耶识。何况真心哉。今既言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则为心染三毒。与妄心何别。良以真心有不变随缘二义。文殊但知不变之体。不知随缘之用。故述之辩之。然非实不知。为诸众中有疑者。而故问也。

△三述心法本空。

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

此言三世不可得心也。谁说为心者。即是说谁为心也。虽狐疑不定。而言活意决也。过去下正述三世不见心。言过去求心。过去之时已灭。若未来求心。时尚未至。若现在求心。时则不住。谓念念迁谢新新不住。石火电光眨眼便过。求三世尚不可得。心何所表焉。

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

此又显三处不可得也。诸法不出十八界。随拈一法。皆有体相。体中曰内。体表曰外。性相二字皆约真心说。若谓诸法之内求心之体性。奈诸法之体坚实无空。真心何在。故曰性不可得。若向诸法之外相求心。然所见皆物之相。非心之相。故曰相不可得。若向诸法内外两楹之中求心。奈何物里仍内。物表仍外。表里求中且不可得。而中间尚无。真心何依哉。故曰都不可得。(都者言中既不可得。而心亦不可得)然则不可得者非断灭见。乃心法纯真不受染污故。

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

此则结无形处也。本来无者谓非今所辩始无。以其本来当体元无。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是以形相住处皆不可得。

△四述五目不覩。

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馀人得见心法。

心即如来全体法身。如眼有见不自见眼。心即是佛。安能自见。虽佛眼犹不能覩也。馀人非独凡夫。乃至菩萨。谓凡夫全迷。菩萨带惑。故不能见。良以馀人不见。犹非如来之不见也。如来全体即心故不自见。馀人为无明所障故不能见。便是地上等觉。见真如犹隔罗縠观月。实未了了见之也。问。心既无形。何又言见。答。此非眼见。以大觉为见。又问。经云初地菩萨为真见道。何得不见。答。由断异生性障。无有分别。所显真理初能觉之。是为见道。乃分见也非全见。以法执俱生尚在故。

△五明从妄生法。

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

初二句标妄。三句承妄。末三句归妄。是知文殊与佛唯心是同。其义各别。文殊谓真不容染。亦不生法。能生法者妄想也。故曰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妄想为生法之因缘。据此则知今为众说三界唯心者。乃是妄心非真心也。而佛义全归真心。以其随缘现相为生。如镜体无尘。亦随缘现相。虽万相纷然。镜体不动。亦无染著。真心亦尔。虽万境全彰。一心不动。何妄想能而真心不能耶。故后有种种喻法。显真心随缘之用也。

△六哀求解说。

愿佛哀愍如实解说。

如实等者。如真如实际分解而说。毕竟云何生法不碍真理。

△二佛以喻释二。一牒前所问。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

文殊所问但言心。未言心所。今佛言心所者。谓心王心所同一类故。是则心王心所。皆真心随无明转变而现。体即是真。如汝所问本性空寂者。即述诸法内外性相不可得。以不可得。即本性空寂也。

△二诸喻类释。

我说众喻。以明其义。善男子。心如幻法。由徧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水流。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蹔住故。

心如幻法者。如绾巾所成之兔。呪草所成之龙。为幻成之法故名幻法。喻上幻法本无。由幻术所成而见有。幻术者成幻法之缘也。以随缘成相故有幻法。心亦如是。本来无相。由无明徧计为缘。生种种心。(即八种识及诸心所)心想为徧行心所之一。义亦兼馀。受苦乐者。即有情众生随类受报。所谓无众生处见众生。无苦乐处受苦乐。皆真心随染缘义也。然正随缘时。真体不变。依旧澄湛。荡无纤尘也。心如水流者。水喻真心。流喻诸法。然水本不流。随风缘等而妄见流相。故前灭后生。无蹔时之停住也。心亦如是。本无生灭。由妄想缘。见诸生灭。亦无蹔住故也。

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虗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蹔住故。

此下诸喻。俨然似妄心作用。但妄心无体。忽起忽灭。体即是真。妄为心上之迷。若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唯一真心。今所喻者。皆随染缘。有种种用。生诸万法。所以佛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有随缘义故。若会妄归真。始无二法。当体是真。学者知之。风者大块之噫气。刹那间者时之促也。历为经历。方所即所过之处也。谓风本无形。有时而动且徧也。心亦如是。本自无形。亦有时而现。尽其所感无不徧也。心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