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二从阿难如是去。返妄归真明他位之文也。此中位次。众说纷然。或以三渐次为横遍诸位者。或以干慧三渐次位圆家五品十信尽摄其中者。或以单复十二乃至妙觉为七者。或以经文但言五十五位而未许六十圣位者。或以金刚心为等觉别开者。今试以当机问词及吾宗六即定之。自无余议矣。尽当机问词有四。初通请云。未到涅槃。云何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次别请云。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得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如来答中。先明渐次。次明干慧四十四心。次明十地。再次始明等觉。故总结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次序条然无烦别说者。如吾宗六即者。凡夫本具圣位为理即。从此得闻为名字即。干慧为观行即。十信为相似即。十住至等觉为分证即。妙觉为究竟即。则知此中三种渐次。正名字升进之位。以其不独解名。且能修观。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若其修之不已。近能伏五住而登干慧。远能破三惑而跻分证。故经云因不流逸旋元自归。以至六用不行。是人即获无生法忍等。俱系如来悬示。后位功由于此。而非三渐次当位功行。何能如是。此乃大旨。不可不深知也。圆通流云。此法修之始于名字。成之登于观行。至哉言矣。干慧地中。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性实。故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而如来藏唯妙觉明。故云妙性圆明莹十方界。但欲爱初干。未与法流水接。判属观行无疑也。十信位中。能破界内见思。及破界内外尘沙。以伏无明住地惑。故初信即云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则后后胜前前。而十信又可知矣。谓非相似也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此诸位中虽浅深有异。而分破分证。位位具诸功德。则总属之分证。唯后妙觉乃名究竟即耳。况结文云。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则十二为能尽。此在于因。妙觉为所尽。而在于果。乌得并妙觉为七乎。当知三渐次干慧四加行等觉谓之单。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谓之复。不唯称谓无乖。亦且义意有据。则六十圣位亦从可识矣。其经言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例如吴兴渐次干慧非真妙觉非路。达者详之。分文为二。初正答。阿难如是去也。二结显。是种种地去也。初又分十。始于三渐次。终于等觉。次第可见。
初三渐次又二。初阿难等结前。二汝今等明今。
初结前中。如是等法也。指前十二类众生一一互具十二类也。前十二类。因十二颠倒之因。感十二颠倒之果。今以一一之果还资一一之因。如胎一类造余十一。乃至非无想类亦复如是。故云如是等也。犹如下喻也。妙净明体中。一念不觉即有十二类生各具十二。犹如捏自空华而发生也。捏目喻一念不觉之颠倒也。乱华喻六乱妄想而有十二类更各具十二类也。颠倒下合也。颠倒等者。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圆满者。因颠倒故。翻圆满为十二类缺陷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真实者。因颠倒故。翻真实为十二类虚妄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清净者。因颠倒故。翻清净为十二类染污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明了者。因颠倒故。翻明了为十二类昏暗矣。犹之乎清净眼晴明空。因一捏目。而虚空中狂华乱生。空华因捏目而有。十二颠倒因一念不觉而有。故云颠倒等也。良以真性不可思议。翻此性德而成乱想。业力亦不可思议也。
二明今又分三。初标举。汝今等也。二徴列。云何等也。三释明。云何等也。
初标举中。汝今等者。虽牒前请词。实统收前之解行二门也。盖修无所修。全以不生灭为本而修。则即于耳根返闻自性旋倒闻机以为能修之要。证无所证。全证众生本有。则即于常住真心中中流入以趋究竟之妙。故云汝今修证也。云佛三摩提者。拣非偏渐之修证也。本因元所乱想。即上一一类中各各互具者也。又即因动有声乃至因味知法等也。欲除此想当立渐次。故云立三渐次等也。如净下立喻也。喻行入因心。除去二字正喻三渐次功行。毒蜜喻十二颠倒。毒蜜能丧色身报命。此之颠倒能丧法身慧命。故喻毒蜜。汤水喻耳根法门之正行。灰香喻三十七品之助行。甘露喻所证也。所谓先净因心。后证果德耳。又可除去二字总喻三渐次。净器毒蜜同前。汤水等别喻三渐次。违其现业喻以汤水。刳其正性喻以杂香。除其助因喻以杂灰。以三渐次即修耳根三昧故。后贮甘露喻五十五位及妙觉也。所以下之结显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则知三渐次为能增进能成就也。五十五位为所增进所成就也。
二徴列中。初二句徴也。二六句列也。徴可知。列中每各二句。上句修。下句断也。言修习者。谓初于闻中不令循声流转。数数返闻自性。除其助因者。五辛为资助正性之因。然亦就饮食中一端。类而推之。凡五根所入生烦恼因皆可除之。为入证初门耳。真修者。谓返闻自性务以真三摩地渐次熏修。刳其正性者。杀盗淫为一切众生之正性。使入诸苦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今刳而去之。则生死轮回可息矣。增进者。即此反闻工夫增进其行。违其现业者。谓六根之中现前流注新新造业。违之使内六根不复流逸六尘。乃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如是所谓现前之业无不违矣。又违其现业及前除其助因刳其正性。一经所谈不出此之三句。何则。若果违其现业除其助因等三。圆解从是以开。圆行从是以成。圆位从是以证。便可请结圆经之名。乃至七趣自得乎精研。五阴自得乎详辨矣。所以谓一经所谈不出此三句也。此中虽列修习等三之所修除其助因等三之所断。下释明中正明所断之三。不言所修之三。以所修是能断。举所断能断见矣。又前来所修无非是修习等。所以但举断不举修也。
三释明分三。即除助因等也。次第可见。初除助因又三。初云何句徴。二阿难等释。三阿难下结。初徴可知。二释又三。初明因由。阿难去也。二劝断荤。阿难去也。三出过患。如是去也。
初科为因由者。为欲断五荤之助因。借此四食而叙来源。所以有食甘句结四食也。食毒句指五荤也。不能自全等者。谓其各有形命。非食则死。故必依食而住也。段食等四。若依经论所说不一。然此十二类生止在欲界。则知四食亦应就欲界而释也。一段食者。段即抟也。经论皆称抟食。以手抟取曰抟。今言段者谓分段也。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名段食。二触食者。触即对也。谓六根所对色等六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是以翻译名义云。见色爱者名食。岂非触义乎。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三思食者。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于诸根。如人饥乏。至有食处。望所得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四识食者。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二劝断荤中。正明食辛非行者所宜也。食甘二句。明食有利害。盖指五辛为毒类也。虽不致死。而发淫增恚。非毒而何。故求三摩地者当断此也。五辛如别释。言其发淫增恚。总是助火耳。
三出过患中又二。初如是下明说法人也。二是食下明坐禅人也。初可知。次中。大力魔王等者。魔王唯恐行人成就。时欲坏之。今既修禅。食其五辛。天仙不来守护。而魔王乘隙可入矣。故曰大力等也。现作等现身也。非毁等说法也。命终等者。既闻其说。命终之后为其眷属。受魔福尽还堕地狱也。非毁禁戒者。自不能除。反毁持戒者。曰何必斤斤两两以戒为持。若作是说。所谓法说非法也。赞淫怒痴者。因大乘经云。淫欲即是道。贪痴亦复然。便谓淫怒痴等不碍于道。殊不知此是全妄即真达性之言。若作错解。所谓非法说法也。
三结可知。
二刳正性。亦有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二释亦三。初直示功行。阿难等也。二正出方法。当观等也。三预明效验。禁戒等也。
初直示功行中。要先之句总明严持。承断下别明严持也。所谓使淫杀不生也。淫须从心止绝。不唯执身不行。亦且执心不起。到此不行不起之心亦不可得。故云永断淫心。酒能致乱。助欲性故。肉能伤慈。起杀心故。以火助食而不啖生者。防杀之至也。酒本昏性。行人若饮。其昭昭者翻为昧昧矣。其惺惺者翻为昏昏矣。则其慧命之失可知也。肉本丧慈。其形虽人畜之别。其体本同有佛性。若食其肉。即断佛性种子。则其法身之丧又可知也。所以不应餐酒与肉。是修行人等。反显劝持也。可知。
二正出方法中。当观等者。正示断欲之法也。犹如等者。世间毒蛇止杀色身报命而已。淫欲能丧法身及夫慧命。世间称怨贼者。劫财为贼。夺命为怨。今淫欲不唯劫功德法财。亦且夺慧命。故喻之以毒蛇怨贼也。所重全在当观二字。下之执身不动执心不起全由此中得力。先持等。复明持戒有序不可躐等。先持等比丘戒也。后行等菩萨戒也。近有谓比丘戒难持菩萨戒易持。然在比丘执身不动犹可把提。若其菩萨执心不起了无摄持。反为易者良可慨矣。
三预明效验中。禁戒等者。预序其效验也。若近在观行。远在相似。所以禁戒去叙观行也。是清去叙相似也。下之违现业之预明效验亦然。云戒成就者。谓于淫杀二种。执身不动执心不起戒当成就。永无相生。断淫故也。永无相杀。断杀故也。既无生杀业因。何有生杀业果报哉。偷谓窃取。劫谓强取。无负累者。无负债之业累也。不还宿债者。如以大妄语贪其供养。还当酬偿。今既不妄。不须还也。总而言之。淫杀盗妄四皆清净。故云禁戒成就。预叙将来得观行之效验如此。是清等。预叙相似之效验。即六根清净也。不须天眼。眼清净也。闻法。耳清净也。亲奉圣旨。舌清净也。得神通者。身清净也。宿命清净。意清净也。虽略鼻根亦可兼耳。若要释此。即于法华六根清净为对显之亦可知也。以叙相似之效验也如此。
三结可见。
三违现业。亦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释亦有三。初阿难下正出功行。二十方下预明效验。三从是下随行安立。
初正出功行中。以无贪淫等。若承前不止于无淫。乃至无妄语亦具也。又就文不唯无贪淫。凡六根所对皆无贪矣。所以云于外等也。外六尘不多流逸则贪淫无矣。盖流逸奔尘起现前业。今无贪淫而不外逸。则旋转欲流自归元觉。是以尘既不缘此境寂也。根无所偶此尘空也。根境双亡则入一亡六。故云反流等也。又可返句入流也。六用句亡所也。此乃违之极矣。然违现业。若欲详明。具如玄义十乘观法始尽其义。正出功行如此。
二预明效验中。十方下明观行也。身心下明相似也。是人下明分证也。以违其现业功行已去。近可得相似。远可得分证。若夫观行乃又近之近也。观行中。十方等者。乃所观之境。既是皎然清净。皆由能观之智也。以能观之智照所观之境。犹之乎琉璃内悬明月也。若所观之境发能观之智。犹之乎明月悬琉璃内也。以其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又可明月即全一之心琉璃即六尘国土也。相似中。身心一句。总标六根清净也。妙圆平等。非不二不异谓之平等。但至此际。圆明之理相应相似。如瓜比瓠如鍮比金。故云妙圆等。正显其清净也。亦应法华六根清净对释于此。以其十界无不圆见圆闻乃至圆知。故云一切等也。又可身心句根无所偶故也。妙圆句不起分别故也。获大句不为所转故也。一切等所谓法身理显性德圆明也。云分证中。证入无生。自初住乃至等觉。分分增进。可知也。
三随行安立中。从是等者。意谓预明效验过来。所有五十七位无不具在。随汝所发之行是观行即。安立于干慧圣位也。所发之行是相似即。安立于十信圣位也。所发之行是分证即。安立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妙四十六圣位也。所以下去。其始也干慧。其终也妙觉。及夫中间皆是三渐次所发安立之位。以故皆以三渐次为初基耳。
三结可知。问三种渐次。前已判属名字升进之位。何以释文。或指为观行。或指为相似。或指为初住已去。不唯自语相违。且更前所说者于经无所据耶。答前不云乎。三种渐次名字中修。近成观行。远通真似。故于世间永无相杀相生等者。此正圆伏五住。使杀盗淫不复发生。在观行也。于父母肉身见十方世界等者。此正六根净净见思先落。在相似也。已上第二渐次如此。第三渐次中。十方等。同前观行位也。身心等。同前相似位也。是人等。此正分破无明分证三德。在分真位也。如来巧施预为悬示。要使众生直下修习以为入证之本。故后文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亦犹功成九仞不忘一篑之意也。然言三渐次又言三增进者。所以初渐次但明过患。第二渐次。不唯明功行。且预明观行相似之效验。若夫第三渐次。不唯明观行相似效验。且更明分真效验。则知后后胜于前前。是为三渐次。亦云三增进也。
二从阿难是善男子去。明干慧之文也。正承上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观行位耳。自此去总酬当机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之请也。是善男子。即指能修三种渐次之人。由刳正性故欲爱干枯。由违现业故根境不偶。若有欲爱为因根境为缘。故有残质所生之法。今既生无贪欲而六用不行。则因缘双绝。更从何而续生现前残质乎。此就所灭之恶而言。乃指前也。执心下。正约所生之善以明今耳。盖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处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实性。故云执心等也。而如来藏微妙觉明圆照法界。故云慧性等也。金色外映为蓥。今之慧光外映亦如之也。干有下。结显名义也。法流水者。的指中道佛性说。流水二字约喻说。盖中道谛理源远流长混混不竭。喻如流水。言未与接者。谓欲习正在初干。以圆伏五住为初干也。虽是圆明圆照圆伏五住。若较后位。则今之位欲习犹未得尽。故未与中道理水接。在吾宗六即中。此正圆伏五住观行初成之位也。
三自即以此心去。正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十信相似位之文也。初信心中。所言信者。于中道佛性深忍乐欲确乎不拔之谓。此有十心。以信为首。故通名信。即以此心者。指前干慧心也。依耳根圆通用妙奢摩他等圆伏五住观行现前。是以中中流入。盖此心以常住中道而为其体。今从中道之中而流入也。亦可以中道观观中道而流入其中。故云即以等也。因此流入。见惑先落。而常住圆妙之理如莲华开敷而显现矣。故云圆妙开敷。已上明前干慧。从真去明本位也。谓从干慧本妙圆心。重发明似真妙信心。故云从真等也。心之与理冥契相似。见乎常住真心决然可信。故云妙信常住。八十八使悉皆净尽。故云一切等也。中道二句。受初信名也。盖能信是行者因心。所信是中道谛理。杂妄既尽。是以纯真意显。全所成能即理是信故也。然住即是信。有人云。十信即从十住开出。以故名住者多。此非然也。若尔位位应言为信。云何前后言住中间又言心耶。殊不知此是圆教相似之位。住即位耳。
二念心中。真信者。上云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即指初信心也。明了者。此位进断思惑。所有信心圆明常住更明了也。唯其明了。故一切圆通而念慧现前也。此句标。阴处下示圆通之相也。阴处不碍则横通诸法。三世昭然则竖通多劫也。舍身受身者。分段生死也。一切习气者。思惑正习也。皆现前者。由念慧圆明忆念无忘故尔。是以结名为念心住也。盖前是深信本有佛性。此是忆念近习种性。于五根中即念根也。
三精进心中。妙圆者指初信心。纯真者指二信心。言向之妙圆纯真。至此真精发化。故云妙圆等也。化即变也。谓诸习气纯成真明。故云无始等。此言其精而无杂也。以此精明之信。进趣中道真净妙理。故云唯以等。此言其进而无退也。是以名为精进心也。
四慧心中。心精句指前精进心。言其理益显也。纯以句明本位。言其智益圆也。如是能照之观慧。及夫所照之心体。理智一如。能所不二。是名慧心住也。
五定心中。执持智明者。前来纯以智慧。则慧多而定少。到此中来定慧均平。所有智行及夫理体悉以执持不失。是为执持智明也。如是则能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故云周遍寂湛。亦能境如智。智如境。境智一如。故云寂妙常凝。深契首楞严大定。故名定心住也。
六不退心中。定光发明者。谓其定慧并用也。此时思惑将断已尽。所有明性更得深入。唯有进趣而无退屈。故名不退心也。然此节五心亦即五根。五根既立则成五力。而五障可排。永无退转。是以明性深入。得不退名耳。
七护法心中。心进句。指前定慧并用也。保住句。明今。谛观不二而能保护摄持也。从是则与十方如来中道气分便能交接。是则名为护法住也。前圆伏五住干有其慧。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今见思俱尽。见相似中道之理。故交接耳。
八回向心中。觉明。即七信所获之法。保持。即七信能保之心。总指前护法心而言也。能以等者。前虽中道谛理十方气分交接。但诸佛来接于我。我未能应诸佛。到此见思既以断尽。更破尘沙。还能于前所接回而归之。所谓摄果回因以因趣果耳。言慈光者。八信菩萨修出假智有与乐之义也。亦可向来全本觉以起始觉之修者。今则回始觉之修以向本觉之性而安住之。若假喻发明。如双镜光之相对也。即本始二觉一合俱亡。因果二法两相回复。故得妙影重重相入不尽。即指修性所具之理。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亡能所。绝对待。唯自相应不堪说示。故称为妙也。以其回光向信。是名回向心耳。
九戒心中。心光句指前信也。获佛下明本位也。由前始觉心光凝然密运。故得佛之常凝本觉也。此之本觉。即中道第一义谛。离二边杂染者。是为无上妙净。今即安住无为之法不令少有遗失。而无明之恶自得堤防。故名戒心也。
十愿心中。住戒句指前信也。能游句明本位也。既能止无明之恶。而于戒体无往而非自在。故云住戒自在。而无明可得分破。中道可得分显。一入初住。便可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故云能游十方。以其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是名为愿心也。
四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住之文也。所言住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之为住。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从此中观现前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由初至十。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耳。初住中善男子。指十住成就之人也。以真等承前十信也。心精等正明本位也。云真方便者。有二意。一者从性起修谓之乎真。由修显性谓之乎方便。二者能达妄颠倒即无明自性。起一心三观。修耳根圆通。当未入流已前但可谓之似方便。若得一入流已便可谓之真方便。则知上之十信位次。皆从全性起修耳根圆通而发。故云以真等也。十心既发。更进破一品无明。向之十心精纯发越而有光辉。故云心精发辉。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网珠重重相入。将一一心各具十心。转相似以成分真。圆成初住一心。故云十用等也。如是十心所以为相似即。今初住之分真而为相似也。初住所以为分真即。今十心之相似而为分真也。从此所谓三因开发三德圆证。是名为发心住也。
心中下二住也。心中者指前初住。以前等明今本位。心中句。即此圆成一心中。智为能发明。理为所发明也。如净句。即喻上心精发辉也。内现句。即喻十用涉入等也。以前等者。谓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之心以作中观之智。加功密治。使其冥契于理。出生无量德用。是为履以成地。即名治地住也。
心地下三住也。初二句指前位。游履去明本位。云心地等者。心即初住所发始觉之智。地即二住所发本觉之境。始本一合。智境一如。故云心地等也。既得境智一如始本不二。至此智益深理益显。从是六度万行遍游十界任运而行。心境圆融如水乳合无有留碍。故云游履等也。则能度之化导益广。所度之众生更普。故名修行住也。
行与下四住也。行与句指前住。受佛下明本位。盖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如来之妙行也。菩萨既能如是与佛不二。故云行与佛同。其行既同。所有中道气分亦无不尽受之。故云受佛气分。如中阴下举事例明。凡人前阴既谢。后阴未生。中有阴身自求同业以为父母。故云如中等也。三缘和合。即揽遗体以为托生。此之中阴。凡夫之所不见。今四住菩萨。行之与理皆同诸佛。则与究竟权智之父实智之母两相冥契。故云阴位冥通。是以禀佛行理而入乎如来种以托圣胎。故云入如来种。盖世间以王种为贵。出世以佛种为贵。是名生贵住也。
既游下五住也。初二句指前住。如胎等明本位。既游等者。既始本冥符而入如来种。则道胎已成。亲为佛之胤嗣。故云既游等也。如胎等者。入此位来以权显实即实而权。克肖于佛无所乏少。如人克肖父母。故云如胎等也。从是圆通妙用具足一切善巧方便。故名方便具足住也。
容貌下六住也。初一句指前住。心相等明本位。上云人相不缺。故此指云容貌如佛。盖容貌如佛谓其功行与佛同也。心相亦同谓其理体亦不异也。体之与用既皆同佛。自得正乎其心。是名正心住也。
身心下七住也。初一句。亦指前。日益等正明今。谓其体用既与佛同。所有之心境及夫心智。自得合而为一不复可分。故云身心合成。从是理体益显智用益广。故云日益增长。于中自无退屈。故名不退住也。
十身下八住也。十身有二种。一者声闻身。缘觉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根身。众生身。国土身。二者如来身中自有十身。谓菩萨身。愿身。化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此之二种十身如来悉具。入此位来。由前身境心智日益增长。自当分证分得。故云十身等也。云一时者。所谓一成一切成也。但始本初合。具体而微。是以结名童真住耳。
形成下九住也。初二字指前十身具足而言。出胎等者谓本位。从体起用绍隆圣种为佛真子也。从是法王家业直下承当。故立名曰法王子住。
表以下十住也。表以成人者。上虽出胎为法王子。年尚幼稚。名未成人。今则年齿方刚。当以表显成乎道品堪应化于法界也。如国下引例也。世间国王。见太子长成。集诸臣僚。取四海水注金瓶内而灌其顶。表以成人。令出青宫。委诸国政。分摄教令。今十住菩萨亦复如是。诸佛智水以为灌之。堪行佛事。受大智职。故云如国等。是名为灌顶住也。如法云地亦名灌顶菩萨者。当知名同义异。以此同是分得深浅异耳。其言世子太子者。诸候之子为世子。天子之子为太子。今就通途泛说。而非异其文也。
五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行之文也。所言行者。正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翻智断。进破十品无明。是为之行。然有横竖二义。论竖。初行不如二行。乃至九行不若十行。论横。行行之中具有十行乃至无量行。所谓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任运流入。萨波罗蜜法尔生长。自行化他所有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初行中。善男子。亦指十住成就之人也。成佛等。指十住表以成人为法王子。则具有如来无量妙德。妙德即十身等也。十方句。明本位也。乘此妙德随顺十方。如法华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上具下顺得大法喜。故名欢喜行也。
善能下二行也。上之初行自行化他二俱随顺。故生欢喜。今则善推妙德使诸众生无不利益。故云善能等也。众生既得丰饶利益。即名为饶益行也。一往全属利他。自行未尝不具也。
自觉下三行也。自觉等者。既曰自觉。必上求乎诸佛。于诸佛教法自得无少违背。既曰觉他。必化乎众生。于众生机宜亦得无少拒绝。故合举云自觉等也。倘教法机宜少有违拒。于心未免瞋恨。今既得无违拒。自无瞋恨。故即名无嗔恨也。
种类下四行也。种类者。指上自觉觉他之中所有理智无非一理体也。从是理体自得出生力用。竖彻三世。横周十方。故云出生等也。既竖彻乎三世。三世平等而无去来。其化导自无尽也。又横周十方。十方通达而无远近。其化导亦无尽也。故即名无尽行也。
一切下五行也。一切等指上种类出生。穷乎三世。遍乎十方。得平等而无去来。得通达而无远近。悉皆融会成一理体。故云一切等也。虽一理体。不无分别以致差池失误。故云得无差误。既无差误。自免痴乱。故名离痴乱行也。
则于下六行也。则于等者。前无尽行可谓同中现异。然未能现同。离痴乱行可谓一一异相各各见同。然而现同未必现异。今于同中现异。故云则于等也。又异中现同。故云一一等也。从是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故名为善现也。
如是下七行也。如是二字承上同异也。由上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故此中现尘现界事事无碍。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此现尘也。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此现界也。虽曰小现乎大大现乎小。乃大小相容而不相陵。故总显云现尘等也。则知以微尘含世界而世界不小。以世界入微尘而微尘不大。周遍含融不可思议之者。故名为无著行也。
种种下八行也。种种等者总收前来。或于同现异。或于异现同。或同异一如。界尘不二。无一而非般若真空。故云种种等也。既皆般若性德。总是无作妙力自然成就之者。故名尊重行也。
如是下九行也。如是句指上同异等四种现前也。设若有一不是般若则非圆融。今皆般若。故云如是圆融。至此无一而非诸佛轨则。故云能成等也。如是悉皆全性起修之善法矣。故即名为善法也。
一一下十行也。一一二字亦指前也。皆是清净等者。有二解。若约当体。无漏即般若。无为即解脱。本然即法身也。若作因缘。清净无漏。谓非贪染于凡外欲有无明。一真无为。谓非劬劳于权小肯綮修证。性本然者。作二句之由意明。从性起修。不妨全修在性。所以清净不属诸漏。本然不堕有为。如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名为真实也。统上八九十行。与前四五六行相承而显。盖前之四行是修三观。今之三行明成就也。盖亦就一往而言耳。
六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回向之文也。云回向者。回是转义。向是趣义。转自万行趣向三处。如自行已满当度众生。即回自向他也。度无度相。即回事向理也。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即回因向果也。亦即向众生向实际向菩提也。亦即大悲心深心真心也。下去诸位例皆有之。是为十回向也。
初向中。善男子。亦指十行成就之人也。满足神通。牒上初行至八行。成佛事已。牒第九行。纯洁精真。牒上第十行也。远诸留患者。盖十行功成。自他平等。空有圆融。一切诸患不相留碍。悉皆远离。此总摄十行而结定也。当度等明本位也。当字有二义。一是劝勉义。谓自行既圆当度众生当灭度相当回无为当向涅槃等。一是正义。谓正度众生即灭度相。表非前后也。此与金刚意同。盖回向之行悲愿最深。故须度生。若有能度所度即名有为。而非涅槃路。所以修回向者。当救护一切众生而复离众生相也。又当度句。是回自向他。灭除句。是回事向理。回无等。是回因向果也。如是炽然度生无生可度。无生可度又炽然度生。故名救护等也。
二向中。坏其可坏者。若度生有生相。此相是可坏也。今虽度生无生可度。乃坏其可坏矣。故云坏其可坏。上虽坏其可坏。然能坏之心不空。亦复可坏。今更坏其能坏。故远离诸离。到此唯是一真法界永无可坏。故名不坏也。以有二义。一是不妨终日度生。一是执情既遣其理自彰耳。
三向中。本觉句。谓上之坏可坏离可离。则本觉之理自显。本明之智自彰。故云本觉湛然。则我觉体与佛平等不二。故云觉齐佛觉。诸佛之所以为佛者唯此觉体。菩萨既与佛觉平等。是以即名等一切佛也。
四向中。精进句。即上本觉湛然也。地如句。谓上智如佛智。今则所证之理亦如乎佛。故地如佛地。如是因地果地不思议一。故名一切处也。所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耳。
五向中。世界等。指前二位而成互融也。盖世界即所至之处。如来即所等之佛。又可世界即地如佛地。如来即觉齐佛觉。则智照于境境照于智。境智互融不相挂碍能所不二。故云互相等也。如是则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或一微尘中有无量如来。妙用难思。功德无尽。故云无尽藏也。
六向中。于同等者。于本觉实际理地。起为清净妙因之心。以此清净妙因。还克乎无上涅槃。则知前是从果生因。此是乘因克果。故云同时等也。如是所有善根。无不随顺。无不平等。故名随顺等也。
七向中。真根等指前。谓平等善根既能随顺。则真根已成。一真一切真。将见佛心众生全体显现于前。故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本性成。一成一切成。所谓悟则俱悟。而三千在果同名常乐。故云性圆等也。如是心佛众生三皆随顺平等而观。故名随顺等也。
八向中。即一切等指前二向也。盖依因发挥取涅槃道。离一切相也。此即是空。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即一切法也。此即是假。唯即乃中道双遮。是本位所进所显也。如是则以唯即唯离皆无所著为真为如。故名真如相也。
九向中。真得句。牒前离即皆无所著亲证真如。故云真得所如。然虽离即俱离。不妨离即俱即。故云十方无碍。此正双照。以显中道。故名无缚解脱也。
十向中。性德句牒上三谛具足也。法界句正明今也。法界秪是三谛俱遮泯然无迹。不妨三谛俱照修性宛然。遮照同时。思议莫及。故云量灭。唯其量灭则无量矣。故名法界无量也。统上十种回向一往而分。初二及七向众生也。三四五六向菩提也。八九向真如也。十向乃总摄于法界耳。若再往之。一一皆有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之三义也。
七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四加行之文也。分二。初阿难下结前生后。二即以下正明加行。
初结前生后中。尽是等结前也。次成等生后也。是善男子。指十向成就之人也。云尽是等者。结干慧为一。信住行向为四十。合而言之四十一心也。云清净者。以全性而起修了无妄染。更以伏断之力除诸位无明。是为清净也。云加行者。加行之名通于大小偏圆。故特言妙圆以拣之。盖十地难发。故于地前加修四行。以造理既深功用愈密。必须更为研习。始堪登于圣地。故皆以地而为名耳。
初暖地中。即以等者。以初地佛之觉体作我因心。还以此因而克初地佛之觉体。故等即以等也。若出未出者。谓初地之理将显。故云若出。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未显。故云未出。犹如下喻也。如彼钻木而取火者。虽未得火而见暖相。虽见暖相实未是火。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犹如等也。从喻得名为暖地耳。
二顶地中。又以等者。前以初地佛觉作我因心。今以己之因心而成初地佛之觉体。故云又以等也。若依非依者。亦是初地之理体似显。故云若依。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非依。故云非依。如登下喻也。如彼登高山者。虽未入乎虚空。身已在山顶矣。是为身入虚空。若云已入虚空。犹未离乎山顶。是为下有微碍。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如登等也。亦以喻名为顶地耳。
三忍地中。心佛等者。盖指初位。以初地佛觉作己因心。次位以己因心作初地佛觉。到此位中。心佛相即而无二相。固不即佛亦不离心。可谓善得中道矣。故云心佛等也。如忍下喻也。如忍事之人。虽有事忍无形可得。是为非怀。虽曰无形实有事忍。是为非出。若夫菩萨则亦然也。谓其有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生。犹之乎忍事之非怀也。谓其无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灭。犹之乎忍事之非出也。故云如忍等也。亦从其喻名忍地耳。
四世第一地中。数量句。谓暖地以佛觉为己心。顶地以己心为佛觉。及乎忍地心佛相同。皆有数目与涯量也。若夫此位。不唯非心。非佛亦非。心佛相同。尚无数目安有涯量。故云数量销灭。迷觉等。释数量之所以也。暖顶位。一以佛觉为己心。一以己心为佛觉。是皆迷乎中道者也。忍位。心佛相同而无二相。是为觉乎中道者也。正是有数有量。而非数量销灭。故云迷觉中道。唯若此位固不可谓心佛双即。亦不可谓心佛双离。即离之间皆无名目。故云二无所目。如是则最尊最贵之者。故名为世第一也。其世第一。在藏教。将破见惑将显偏真。乃是世第一。此中将登初地为出世。地前为世间耳。此之四位。约四句料拣。暖地是即佛是心。顶地是即心是佛。忍地即心即佛。世第一地非心非佛。有人云。四加行藏教之内凡也。此经既是圆顿。又在十向之后。何有藏之内凡名耶。殊不知。此经虽是圆顿。所有之名全借三教。四种加行是藏教位。今地前加功用行亦列四位。是借藏明圆意也。如前干慧地是通教位。今于地前开列。谓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欲习初干。是借通明圆意也。至信住行向等。其间行布圆融圆融行布。虽复始终不二而位位竖进。似与别教无殊。此则借别明圆意也。是以此中位次。较仁王缨络等经各不同耳。近见有称当下即佛无复位次之异。而云位位不同。何以为纯圆之教。嗟嗟谈诸理则始终平等。言诸教则因果历然。孰谓圆无位次浅深哉。但以名虽借显义无不圆。所谓借名不用义。统上是答云何名为干慧四十四心竟。
八自阿难是善男子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地之文也。所言地者。地以坚实为体。发生为用。自干慧来。种种行法修持。悉以称乎本性。无不究竟坚固。至于成实。而一切佛法一切功德从此发生。故谓之地。若一往论。初地为因妙觉为果。再推则地地因地地果。又不但此。前初住已来。是位位因位位果。则初为因。究竟为果。中间传传为因果耳。
初地中。善男子。指十向后能修四加行之菩萨也。于大等者。菩提即智德体。即三谛不可思议。唯佛与佛始能证得。到此位中。亦能通而不塞达而不碍。故云于大等也。言善得者。以十向复加四行。从此而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也。如是智同佛智。故云觉通如来。以其通达大菩提果智故也。理同佛理。故云尽佛境果。以其通达大菩提理体故也。云尽者。以一即得一切故也。初心所期。期此智理。今始得入欢喜无已。故名欢喜。自能荷负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故言地。下去例地义可知。
二地中。异性句指前地。同性句明今也。云异性者。如前之己心佛觉谓之异性。心佛不二谓之同性。心之与佛及夫不二。数量销灭。二无所目。及觉通如来。尽佛境果。谓之入同。到此中来。己心佛心两果不立。及夫不二之二亦无所目。更至初地。觉之与体及乎欢喜皆不可得。故云同性亦灭。如是实际理地之中。异性固是垢。同性亦是垢。同异之二皆无所目。亦是垢。正以有欢喜在亦是垢也。今既同性亦灭而全灭之。故名离垢地也。
三地中。静极明生者。上来方以离垢。未至离离。今离垢之离亦复远离。是为静极。从是真觉益显。是为明生。如古镜离尘之后更加拂拭则静而生明。所谓静极光通达也。故名发光地。
四地中。明极者。承前明生而言。盖前位如火始然光明未满。此则如火炽然成大猛聚。称乎觉性。故云觉满。所谓寂照含虚空。故名